临床技能论文模板

临床技能论文例1

1.1构建实习生临床技能复合式培训体系与传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相比较,本中心构建的“实习生临床技能复合式培训体系”具有如下特色:(1)依托“临床技能模拟培训”平台,引入“临床医学学习环”机制。即在医学生的实习岗前培训阶段、实习阶段和和毕业考核阶段这三个不同的临床教学阶段,对考核目标、指标、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重新构建。(2)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均以目标明确、指标量化为特点。(3)建立了以“临床病案、临床问题、临床教师”为核心内容的量化式等级仿真型临床技能多站考核模式。(4)为避免学员“考过即忘”、“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培训项目确保了临床技能培训贯穿于临床实习教学的始终。即培训合格方可进入各临床科室实习,而实习轮转期间相关科室基本技能考核合格方可出科。(5)加大了临床技能考核在毕业考试成绩中的比重。技能考核占40%、临床综合考试占60%。(6)对临床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做到了严格把关、考核,对考核未过关的项目给予了多次练习及补考机会。做到了“人人过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构建临床技能多站考核体系为与上述实习生临床技能复合式培训体系衔接和配套,我们构建和实施了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和临床技能多站考核体系[9]。该体系特色是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分别由临床技能多站考核完成,我们在临床技能多站考核中设置了8个站点。各站点考核内容设置如下:(1)体格检查站,负责除生殖器外的身体各部分的检查;(2)模拟诊疗站,负责模拟询问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做鉴别诊断和诊断,开医嘱,回答教师相关提问;(3)外科操作站,负责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缝合结扎拆线、器械辨认与使用等;(4)内儿科操作站,负责胸腔、腹腔、骨髓及腰椎等四种穿刺术;(5)妇产科技能站,负责妇科和产科常规检查;(6)实验检查站,负责心电***、X平片、CT、常见实验室检查报告单;(7)医患沟通站,设计情景模拟演示医患沟通并回答相关问题[10];(8)急救技能站,负责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等急救技能的考核。

1.3构建了临床技能多站考核试题库临床技能多站考核试题库的内容涵盖了量化式三级目标考核的所有内容。而且该题库系统能实施自主检测和阶段考核等功能,采用通用的试题库管理软件,适用于包含本科实习生的培训考试、三基考试(医师三基;护理三基)、职称考试等类别[11]。每项考试设计和建设了“***练习”和“***考试”两个功能模块。该题库的功能特点是:(1)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组卷灵活;(2)能提供强大的组卷功能,可在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题型之间任意抽取指定题目进行组卷练习,组成的试卷及答题结果可以提供***考试和word导出功能;(3)试题库不仅用于考试,也可大量用于教学、训练、复习,使试题库利用率大大提高,获得良好效果。

2科学实施并完成了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项目的实践研究

在上述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的指导下,对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共4届学员实施了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培训阶段分为岗前培训、科室轮转培训和毕业前综合培训3个阶段。具体培训内容包括:

2.1职业素质培训包括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三个方面的训练。目前由于医学院校没有针对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导致医学生缺乏文化素养,与患者相处时见病不见人。我们将职业素质培养与医患沟通技能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及从医生涯的始终[12-13]。

临床技能论文例2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从2001年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部分是理论探讨性文章,部分是简单病例的分析或诊疗体会,论文答辩偏重于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2010年起,对毕业生毕业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具体方式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技能考核,以检验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考核模式。

2.考核内容及方法

结合医学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巩固临床实践教学成果,课题组加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工作,在现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对2010—2011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相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

2.1 动员宣传和组织管理

分别在2届毕业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前,进行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动员与宣传,使学生带着任务走向实习岗位,重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系统一组织部署临床技能考核事宜,包括制定考核方案、遴选主考成员、组织考前培训会、监督考核过程及考核成绩分析等。同时,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发动全系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织考核题库,系部主任亲自把关,保证题库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

2.2 考核学生范围

中西医结合系2010—2011届全体毕业生,共计434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5级15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8级82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级13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9级64人。

2.3 考核内容和方式

本次考核参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多站点考核方式。因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进行论文答辩,同时上交20份不同病种的大病例,因此,我们不再组织临床答辩和病历书写环节。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经过专家对考核方式多次分析、论证,最终决定采取最能反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际能力的2站式考试。第1站考试为基本操作考试,考查学生西医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规范程度,学生现场任意抽取2道试题,每道试题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现场演示或作答,监考教师当场给分,满分50分。第2站考试为辨证论治考试,考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依据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完成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等,考试结束后由中医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满分50分。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析

2005级本科、2008级专升本、2006级本科、2009级专升本第1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91、42.78、42.62和43.17分。第2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31.73、30.35、31.46和32.00分。总评成绩分别为72.64、73.13、74.08和75.17分。

以上考核成绩显示,2011届总评成绩高于2010届。2011届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1.44分,2011届专升本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2.04分。同届毕业生专升本学生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本科生。4个班共同特点为:第1站考核成绩较高,平均成绩达到良好(40分),而第2站考核成绩偏低,平均成绩只达到及格(30分)。

4.讨论

4.1 学生重视考核程度有待加强

2010届毕业生第一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2011届毕业生考试前准备相对较充分,部分学生向往届学生探听有关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考核成绩总体上升。但是,总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则说明2届毕业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持平。此外,专升本的总评成绩高于同届普通本科班成绩,原因在于,专升本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和就业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历练,他们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认真对待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这一点在我系学生论文答辩时也有所体现,即专升本的同学对待论文答辩比普通本科班学生认真,论文书写质量较好。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引起学生对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足够重视。

4.2 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从考核结果看,学生对于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扎实,对常规的检体操作都能应付自如,考核平均成绩良好。但是,中医辨证论治平均成绩只达到合格,说明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是,传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核结果也提醒我们,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实际继续进行调整,适当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4.3 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以往我系毕业生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书写比较规范,认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随便摘抄一些文章内容,甚至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只要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毕业。我系组织的除论文答辩之外的临床技能考核,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4 为参加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核做好铺垫

目前,国家已推行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这是医科类毕业生从业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提前预演,学生切身体会考核的方式和难度,对其今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临床技能论文例3

[中***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48-02

临床技能教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教学阶段,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临床技能操作是医学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1]。比较突出的是异常体征检查的教学中,学生和病人数量上的矛盾,显示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问题。我院购进了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传统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不足

1.1 学生人数增多、实践机会减少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学医院实践训练资源相对不足,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

1.2 传统临床技能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传统临床技能课程设置未能形成系统整体的综合培养格局,只是把各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分散在不同科室教学,由于病人病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必定造成部分临床技能成为培育“盲区”,分散的单一技能培养脱离了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1.3 学生自身对临床技能学习缺乏认识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学生习惯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我国当前的医学考核偏重于书本理论,与医师这一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职业要求相差甚远,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忽视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

2 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优势

2.1 内容丰富,效果逼真

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是临床基础技能教学中采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仿真模拟技术, 着重于各个单一技能熟练程度的培养。它可以模拟正常和异常的生命体征、肺部听诊触诊、腹部触诊方面、气道技能训练、支气管光纤镜训练、气管切开训练、男女导尿模拟训练,外周静脉穿刺,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几乎涵盖了全部临床正常和异常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丰富,本系统从客观上克服了传统临床技能教学内容的局限性[2]。同时,针对不同的训练项目,使学生在多媒体仿真病人身上进行相关操作、训练, 可以模拟临床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够较真实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为进入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重复性好、实用性强

面对仿真病人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操作步骤及要求反复练习,加深理解。使其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不断熟练,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实际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及操作过程中的紧张情绪[3]。在临床教学前,该系统实施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并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开启,重复使用,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2.3 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医学理论知识是临床技术的基础,而掌握扎实的临床技术是每个医生的最终目的。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是医学生学习与实际运用的真正“桥梁”,是临床教学的一部生动教材。而且在使用该系统和教学过程中,可实现教师主控机与学生机双向互动,其功能与传统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明显,且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3 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3.1 反应出教与学两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实现了教学“双赢”

在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过程中,学生必须将自己的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全部综合地发挥出来才能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因此,通过观察医学生在仿真病人上进行的技能操作及各种表现,就很容易了解学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薄弱环节。这对于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和改进教学,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勤奋努力都有着明确的指导方向[4]。同时,因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具备内容全,功能多、可重复、时效好等优势,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三维立体式”的服务,实现教学互动,增强了教学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3.2 规范了临床技能教学模式

在我们现行的临床技能教学中,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少把临床理论和临床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并综合应用。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以较真实的临床场景将临床理论、临床技能、诊疗思维以及临床经验综合于一体,规范了临床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欲望。受此教学模式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在后来的实习中,抓住确立临床技能操作的学习要点,在实习中综合运用临床理论知识并掌握实践技能,较好地完成了临床技能学习任务。因此, 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具有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帮助学生掌握临床实践技能的功能。

3.3 改进了临床技能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该教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临床技能教学资源的不足。仿真病人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听诊、触诊,还可以让学生反复操作,这在临床病人身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教学内容***文并茂,较为直观,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系统随意选择考核内容,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我院利用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的新模式在临床技能培训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明显的缩短了学生的临床实习适应期,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仿真病人教学系统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成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学院校在临床综合技能教学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取得了较好效果。而且也会不断地提高医学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何晓峰,张存泰,刘文励,等.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158-160.

[2]施楚君.SimMan综合模拟人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52-153.

临床技能论文例4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32-02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重组DNA技术、杂交瘤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及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的相继问世都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发明,更使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生物技术应用学科为主,结合理、工、医、生物等其他相关基础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医学院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条件赋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特色,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渠道。

临床检验见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走向临床一线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在各级医院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学检验等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及***观察。而各项临床检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等与生物化学、免***学、微生物学等的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时,除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外,还应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及检验结果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最终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临床,解决临床检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经过几轮的临床检验见习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证明了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见习计划、目的明确,实行规范化管理

教研室设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临床检验见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见习计划,落实专业带教教师,联系见习医院,确认临床带教教师,沟通见习内容等。开课前首先让学生明确见习目的,了解见习内容、安排及临床科室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见习计划进行见习,严格遵守医院及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见习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带教老师全程参与,帮助学生从提高临床兴趣逐步过渡到真正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阶段,了解检验工作性质、临床检验工作流程等;第二阶段,根据理论课程的讲授进度,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参与实践,增加其临床思维能力及接触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职业道德

见习是高等学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专业从业人员的角色转换的开始尝试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期。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技术上过硬,思想作风上更要过硬。要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没有出校门、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作风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在见习的过程中带教注重强调组织纪律、遵守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通过见习过程的耳濡目染,同学们深刻领会到临床检验是一项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还要求检验人员谨慎细心,注重每个细节,检验结果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今后的学习道路任重而路远,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为将来胜任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专业教师和临床检验师共同带教,提高学习效率

见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活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专业教师对见习内容及学生最为了解,在参与带教时,可结合课堂教学,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式或设问式讲解,而临床带教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可以通过临床实例,生动讲述各种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弥补了专业教师无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的检验技术仪器不熟悉,难以生动深入传授知识的不足。学生通过临床检验见习,在教师辅导下获得感性认识,验证深化了理论知识,获取课堂上难以体现的临床知识。同时临床全新的氛围和应用性极强的实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进行临床检验见习,还可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作用,见习生与实习生具有相似的背景,无代沟,交流容易,既能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也能使同伴教育者自身受益,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有效沟通能力。

四、注重反馈总结,提高见习效果

通过见习结束后学生撰写的总结报告,对已开展了临床检验见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比较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认同率高达98%以上,35%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对见习学到的知识加以扩展,提出新思路。同时,部分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见习时间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安排更灵活,增加实际动手训练;带教老师是否能够更详细地介绍更多检验新技术、进展等。可见临床检验见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安排见习时间,采用先集中后分散,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见习等方式不断优化临床检验见习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切实提高医学院校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小卫.中等卫校生物化学科开设临床检验实验及见习教学分析[J].医学文选,2005,24(1):100-101.

[2]吴晓宁,林发全,李山,秦雪,莫武宁.临床医学检验课间见习的初步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64-166.

[3]张艳玲.加强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生[J].医学文选,2005,(241):102.

[4]林发全,罗群.以同伴教育形式进行医学沟通学教学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7):78-79.

临床技能论文例5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83-02

壮医学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一个民族医药原创性学科,2002年开始招收中医学(壮医方向)五年制本科生,2011年***批复设置壮医学本科专业。壮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临床实习模式和实习基地、教材编写、培养制度、课程构建教学方法、手段及师资安排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必由之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2]。如何更好地完善壮医本科生的教育,如何真正提高壮医本科教育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壮医学专业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确保壮医本科生培养质量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难题。本文就当前的壮医学临床实习与教学情况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关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特色临床实习基地。壮医学现在作为一个***的专业,没有实习基地,使得独具特色民族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于壮医学实习生对壮医的临床思维、逻辑分析、理论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不合理。壮医的临床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结构复杂,难以符合临床实习生的实际临床需要。如:壮医骨伤学、壮医外科学等学科,在临床学习中,实习生们很难在繁杂的内容中寻找突出壮医特色的临床技能,一定程度上消减学生的临床学习积极性。

3.实习生临床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兴趣是实习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学习壮医特色临床技能时有些实习生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对繁杂的临床实习积极性不足,也不愿接触病重患者等现象较为普遍。相当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实习生身份的转变,没有明确的实习目的,实习内容都不是很清楚,实习生一上到临床实习时脑海就一片空白,渐渐产生恐惧害怕临床的心理。

4.带教老师传授责任心不强。在临床上实习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临床技能,对于壮医学专业实习生,更需要学习具有壮医特色的临床技能,更需要从根本上掌握。但是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往往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或长期从事临床一线,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紧张度非常高,再加上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都怕医疗纠纷,实习生只能站在一旁观看,不能亲自实践和体会,所以带教老师并不能把这些特色临床技能的要点教给实习生。个别老师认为带实习生相对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因此带教积极性不高,甚至拒绝带实习生。然而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关系到实习生临床能力培养和提升。

5.师资安排不合理。带教老师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好坏,现在的带教老师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带教老师长期做临床工作,临床技能能力确实很高,但理论知识并没有达到与临床技能相匹配的程度,而有些带教老师则与之相反,理论知识很强,但临床知识却很缺乏。同时,教学意识不强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带教老师教学有所下降,教学意识薄弱,对教学缺乏耐心和责任感,欠缺奉献精神,不愿接受临床教学任务,使临床教学处于被动局面。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资安排存在的问题。

6.特色技能得不到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和实践如何更好地衔接是保证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的关键。然而临床特色技能的教学在实习中得不到突出强化,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不利于壮医特色人才的培养,以往的壮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模式对壮医特色技能强化不够。

二、提高壮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技能的解决途径

***强调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而壮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临床实习模式要从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入手,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才能提高壮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对壮医临床实习模式的方案做了四点主要改革:

1.加强教学质量和整合临床课程。要提高壮医临床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教学质量和合理优化临床课程。临床教研室安排教学严谨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或副主治医师担任教研室老师,专门负责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对壮医的临床课程如:壮医药线点灸、壮医诊断学、壮医内科学、壮医外科学、壮医妇科学等进行整合,合并成一门壮医临床课程,精化教科书内容,突出壮医特色精品课程。在突出壮医特色精品课程的前提下,合理筛选、组合中医和西医课程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课时,使临床课程内容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努力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2.探究“实习医生制”。为使实习生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壮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在临床见习课程学习后设立6人一组的实习小组,其中一组为7人,一共有十个小组。壮医专业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在医院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医生制。采取上午入壮医科室实习、下午分组学习壮医特色技能培训。进入临床实习后,让学生参与查房、常规临床操作、病例讨论、听讲座及书写病历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考核学生出勤率、临床技能及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情况。壮医学专业实习生通过多临床、反复临床,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把壮医理论成功衔接到临床实践,突出强化壮医特色技能,并了解疾病发展变化的特点,培养壮医学的临床思维。

3.跟名师学习方式。以跟名师学习、名师带徒的传统形式为前提下,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为壮医学专业实习生拜壮医药学院副教授或副主任资格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为师进行跟师学习,时间从实习开始,持续一个学期。师徒的关系,增加了双方的责任感,更能促进实习生发奋学习,并可以传承老师的临床经验。

三、期望

壮医药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正以其独特的功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壮医药广大壮族地区具有广泛的需求人群,尤其在基层更受欢迎。但是,由于受条件、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优秀壮医特色技能人才不愿意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基层工作,这也是制约当前基层壮医药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希望通过新的临床实习模式能够培养培养临床高层次高素质的壮医特色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攀.壮医本科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北方药学,2011,8(10):54-55.

[2]施建辉,袁波,石平等.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7(2):155-156.

临床技能论文例6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53-54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照临床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增加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高素质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能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

1.创新基础实验教学模式,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将医学基础课实验,按照功能相近、相关学科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四大实验模块,即:①人体机能学实验(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学);②人体形态学实验(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③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④病原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每一实验模块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统的基本验证实验(50%~60%);第二层次开设综合性实验,***开设跨学科实验(25%~30%);第三层次是设计性实验(或课题实验)(10%~15%)。三个层次的实验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基本验证—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相互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学院为配合实验教学改革,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将内容相关、实验手段相近的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为4个实验教学平台:①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②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③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教学平台;④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

2.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①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先进技术结合汲取或沿用传统经典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引入有实际价值的技术手段或者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如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或情景教学等。②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强调个性化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既包括实验室、实验场所的开放,也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和意向,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从实验设计、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的准备开始,从而形成了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良好机制。③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对于传统的基本验证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准备、操作、数据采集及报告编写等内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最后完成研究报告。

3.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重组临床技能培养内容,构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临床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成为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名医生从业的基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使得在患者身上进行医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困难与弊端愈加凸现,过去单纯依靠病人实施的传统的临床技能训练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要求,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重组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有必要。①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构建多学科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以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目的,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构建多学科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问诊和病例分析教学平台;体格检查教学平台;外科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妇产科和儿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其他临床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初级心肺复苏操作教学平台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平台。②重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构建临床技能课程体系,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指南为蓝本,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技能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包括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重组后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等临床技能。为配合教学我们编制了《临床技能实训教材》。③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方法训练运用模拟技术、多媒体等结合临床见习、实习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使临床技能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模拟性教学:体格检查部分,由单纯课堂讲授到采用“一对一”模拟病人结合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行训练;模拟触听诊在心、肺触诊和听诊的实验课教学中,采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及其电脑服务器、应用软件进行训练,增加异常心肺触、听诊学习的真实感,以激发护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识别能力,同时亦降低教学的难度;心电***部分开展实践教学即让学生相互操作练习,给学生典型的心电******谱,让其练习如何鉴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培养学生心电***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常见异常心电***的识别能力;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训练;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及腹腔镜虚拟装置进行训练。讨论式教学:症状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采用讨论式教学。病房实习:病史采集采用在医院见习,实习训练问诊、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通过晨问查房、晚问查房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训练。

三、实践教学保障和评价体系

1.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我们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性教学文件(如实验实训大纲、教材、讲义、技能库、考核大纲等)等建设。

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①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学生、督导专家、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②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其中学生学习效果由指导教师进行综合测试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③学期初、中、末教学检查制度。

上述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准备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实践,在注重应用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探讨。通过整体与局部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实践“边研究、边改革、边建设、边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临床技能论文例7

0引言

为了培养能胜任医疗岗位的合格医生,使医学毕业生上岗后能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必须对学生加强职业素养、非技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岗位胜任力[1]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以及相关专家论证等,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需求分析

1.1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自2014年湖北理工学院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医学院也成为了改革试点学院。医学院根据国际高等医学教育的经验、现状及发展趋势,参照国内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结合本校医学院实际情况,对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2]、临床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两加强一优化的课程体系、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等。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和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PLB教学、联组教学、实践性模拟教学、小班课床边教学法、理论课与见习课一体化、推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等。无疑,这些教学改革手段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非技术技能培养及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加强非技术性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教育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必须强调的指导思想。

1.2医学生非技术技能教育现状

非技术技能是一种重要的和工作有关的技能,主要包括合作、领导管理、情境意识和决策制定等技能。沟通贯穿于非技术技能培养的始终,是必要手段[3]。目前,医学教育中非技术技能教育现状如下。1)医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①对非技术性技能重视程度不够,日常教学中给学生们灌输非技术性技能的知识甚少;②在开展非技术技能类课程教学时,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少,忽视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2)由于人文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人文课程主要根据学校现有人文教师的能力或聘请校外专家来开设,没有经过论证和调查,造成人文课程片面化、零散化,不成体系。3)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教育脱节。人文社科类的教师大多没有医学知识背景,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目标及考核等相关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很难与医学生产生共鸣。4)对人文精神缺乏正确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由于人文素质教育不完善,对人文医师概念的理解不够充分,导致医学生毕业后在医疗岗位上暴露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短板,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如出现医疗纠纷,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技术性技能与非技术性技能同等重要。“医乃仁术,无德不成医”,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非技术性技能教育举足轻重,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3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的现状

为了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加强了医教协同育人模式。但现阶段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仍存在如下问题。1)医学生动手机会相对不多。因教学对设备的需求量增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改善不配套,原有的临床技能操作模型较少,且台套数相对不足,没有足够的教学模型对学生进行训练。2)由于各种原因,医学模拟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还未得到全面开展。3)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时间分配不足。①医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所花时间甚少;②医学生迫于就业压力,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找工作或考研,无暇顾及临床技能的学习或提高。4)临床教师对临床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一些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的临床技能操作欠规范,加上少数教师仍然存在“重医疗,轻教学”的观念,造成对临床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不严谨。

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我校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专业自开办以来,多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教育理念和观念不断更新。我校医学院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创新,将“以特色求发展”作为办学思路,努力探索以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1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

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为:①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②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③善于合作与沟通;④精于循证医学法;⑤拥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其中以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为核心要素[4]。

2.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整合课程体系

以市场需求和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查阅相关文献,组织广大教师讨论,经过医学教育专家论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即1236课程体系:①1个核心,即以医德教育为核心;②2个体系,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体系;③3个渗透,即人格培养与医德教育渗透、技术性技能与非技术性技能渗透、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渗透;④6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模块、临床基本技能模块、临床专业课与见习模块、非技术性技能及人文素质课程模块。

2.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标准体系

1)临床主干课程教学的同质化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考试、教学监督和质量评价的统一性和同质化。2)临床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如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质量标准,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规范,教学查房规范,病案讨论规范,临床技能仿真实训教学规范,临床实习出科考试规范等。

2.4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2.4.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不增加教学成本,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重新按功能设置实验教学模块[5-6],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2.4.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临床技能训练体系为了使医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医疗岗位要求,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1)临床教学基地互补体系。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规范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巩固现有临床教学基地规模,强化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适度新增大城市临床教学基地点,形成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与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互补。2)临床技能培养体系,即基本技能训练体系[6]+岗位技能训练体系[6]。3)非技术技能培训体系[3]。结合医学特点,制定符合医疗岗位胜任力的非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包括制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法、采用评估工具进行评估。4)骨干教师培训选拔体系。首先,教师自愿报名,且乐意接受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其次,教师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且要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教师。5)网络课程中心。2014年,湖北理工学院建成了网络课程中心,主干课程相关资源全部网上共享。临床学院计划将临床诊断思维教学软件进一步优化并实现***学习和培训,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信息技术支撑教育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6)“一对一”导师制。建立本科生实习期间“一对一”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术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非技术性技能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业导师制。

2.5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诊疗技术不断问世,许多“临床疾病指南”每3~5年就会更新。这就要求医学生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和技术。因此,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病例引导式”教学法,让学生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思考;采用“虚拟仿真训练”“床边教学”“标准化病人(SP)教学”“临床思维训练”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胜任医疗岗位。

2.6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临床技能论文例8

中***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41-02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针灸临床***等内容[1]。它也是一门集医学基础、过渡、临床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护理学专业授课学生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操作、熟练临床技能为主[2]。护理学教学强调护理技能的获得与形成,护理技能的教学重点和特点在于强调技能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患者的言语沟通和提供患者所需要教育的技能[3]。此外,对于护理技能的创新服务,笔者认为基于中医针灸推拿作为绿色安全无毒的传统疗法,其对于病症的***疗效确定,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护理实践[4],因而可以将针灸推拿引入临床护理中来,可以给予患者针灸推拿等的非药物疗法护理。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传授针灸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针灸学》教学中,个人认为思路如下。

一、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

经络、腧穴部分是《针灸学》的基础知识[5],也是《针灸学》课程性质之一医学基础课程的体现。经络腧穴部分是针灸刺法灸法和针灸***的基础,也是《针灸学》的核心之一。因而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的教学极其重要[6]。在经络腧穴部分的教学上,先多以基于授课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7],教师以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学生主要以记忆为主获得夯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同时期间也可穿插一些趣味记忆方法如谐音、串联等来促进学生记忆。另外,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虽然《针灸学》教学大纲对经络原文的不要求,但是也要求掌握经脉的基本循行,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以后的临床护理针灸操做铺垫。因而基于《灵枢·经脉》中的经典原文,选择行文简洁,诵之朗朗上口,或三五字一句,条理性比较强的文字进行重点讲解,如心经循行原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从心系,……。其直者……,出其端”,以原文讲授,让学生自己在体表描绘经脉循行路线,在理解并能够自行在体表描绘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尽量背诵原文,以便更好地记忆循行路线,为临床实践奠定稳固基础。

二、临床过渡课的提早进行

由于护理学的教学重点在于临床护理技能的获得与提升[2],因而《针灸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围绕这一中心开展课程。刺法灸法学作为《针灸学》教学中的临床基础课程,其主要担负着联系基础知识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作用,主要是对于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起过渡和衔接临床的作用。因为针灸***和传统常规中医有所差异,在理、法、方、穴的基础上,强调术,即针刺手法操作。熟练的针刺手法操作多是来自于长久不懈的练习,所以可以在整个学习的一开始,就提前练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练习针刺手法,能够更好地让护理专业学生掌握针刺技能[8]。本着提早获得、提早练习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提早进行针灸基本临床技能培训是有必要的。提早进行针灸临床基础课程的讲授,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针灸操作技能的感性认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9],最终有助于学生护理技能的获得。

三、临床课程引入PBL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或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围绕提出的问题来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的过程[10]。而《针灸学》中的针灸***部分,针对具体的疾病讲解针灸的穴法方术,是针灸对于实际临床问题的解决。因而,在针灸临床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能够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疾病的认识,使教师授课更有针对性,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养成[11,12],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PBL模式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满足护理学的教学目标,利于护理学生临床技能的养成。

四、结合护理学专业特色,引入杵针疗法

杵针疗法是李仲愚老先生家传十六世的针灸技能,其特点为不用药物,针具不深入皮肤肌肉,工具制作简单,取穴精简,手法简易,操作简便易学,无疼痛损伤之苦,无交叉感染之虑,兼针灸与按摩之长[13]。正因如此,将杵针疗法引入护理专业针灸学教学课程中,能够创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临床技能范围,创新学生技能素质,更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综上,护理学专业因其自身专业特色,其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要求决定了《针灸学》教学中针灸临床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中提倡以医学基础课程为基础,夯实针灸经络腧穴基本知识;通过早临床的方式,加深针灸临床过渡课程的学习;再结合PBL教学提高学生面对具体临床实践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补充创新型安全疗法——杵针***,能够综合提升学生临床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林婷,姜小鹰,郑翠红.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0):447-449.

[3]Bjork IT,Kirkevold M.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developing a model of Practical skill Performance in nursing[J].Clinical Nursing,2000,9(4):620-631.

[4]王***英.浅议针灸疗法的施术安全[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424.

[5]胡蓉.《针灸学》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针灸,2012,32(1):75-77.

[6]孙志.《针灸学》腧穴教学方法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5):448-449.

[7]申翔.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77-78.

[8]许予民,魏建文.《针灸学》“双前法”教改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57-58.

[9]刘红华.“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10]庞春江,王威,吴兆利,等.以问题为引导的PBL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3-14.

[11]陈力.论针灸临床教学创新[J].中国针灸,2011,31(9):834-836.

[12]夏勇,李艺,刘世敏等.PBL模式——针灸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4):4-6.

[13]钟枢才.杵针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

临床技能论文例9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以及***、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使得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长期以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且快速适应社会的临床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现今严峻的医疗形势背景下,培养实用型合格医学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 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技能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论是在象牙塔中学生时代的医学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参加的入门考试(执业或者助理医师考试)、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随着目前医疗保障的普及,逐渐开始向着基层医疗快速覆盖,因此培养可以快速适应于基层医疗环境的医学人才显的尤为严峻[2]。但在基层卫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临床医生继续教育不能很好的开展,后续临床技能培养的状况更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通过剖析目前高等院校中临床技能培养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临床技能培养质量,保证临床实习效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临床技能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至高考扩招以来,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也随着急剧扩大,而合格的培训基地却没有对应的增长,使得二者的矛盾日益增大;同时大城市综合性医院的岗位饱和,逐渐使得广大医学毕业生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今的医疗环境的严峻,对立的医患关系,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际机会大为减少,而且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临床地位显得更为尴尬,造成技能操作锻炼机会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以致医学生毕业后走上临床的胜任力直线下降。

2.1临床技能课程设置 目前临床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诊断学》和《临床技能学》,就《诊断学》课程来说,以体格检查和问诊为主,仍停留在大学理论学习的阶段,缺乏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考核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临床技能学》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显得分散而凌乱,缺乏很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体现。重要的是由于医学生在校内学到的临床技能是零星的,而且很少得到系统、正规、重复的训练,因此需要在大学中就建立一门完整的可以模拟临床实践的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来加强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2临床技能师资培养 临床带教老师是医学生临床技能实践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带教老师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及临床带教能力则与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践过程中,需要要求带教老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由于临床带教老师身份的特殊性,一般多由临床医生直接兼任。鉴于临床教师的工作多以临床为主,以教学工作为辅;一旦教学医院对临床教师的教学技能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就容易导致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同时带教过程中未能注意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学生带来了困惑。并且随着医学检查设备的快速更新发展,使得目前临床医生对传统操作技能的重视度降低,片面强调辅助检查,也将会对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功能的中心产生偏移,从而不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

2.3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至今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现状,临床技能教学工作的基本技术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及临床实际工作所需的其他基本技能等内容也只是当其中一点而不是重点心。因此只有确立了临床技能培养的重心地位并为之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临床技能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各大高校及附属教学医院关于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均在积极探索之中。目前开展较多的就是临床技能中心模拟医学设备的培训及标准化患者的应用[3]。

3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对策

3.1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临床医学是一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医学,而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现今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需要迫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完成基础知识到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过度。目前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在国内外效果显著,该中心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型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远程教学、计算机模拟以及医学软件系统等,为提高医学生临床症候的观察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方案制定与演练提供了全方位的模拟实践机会。同时这种仿真模拟教学具有方便、可控、可调、重复、记录等优点,节省人力资源,保证了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3.2 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 结合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考核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检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5]。主要的考核的方式有:①理论测试:检测医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理论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通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医学考试软件系统来完成;②技能测试:通过模拟诊疗系统或者标准化患者考核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实际操作能力;③综合测试:在临床医学专业结业考核中,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形式与真实病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能力考核,OSCE是一套严谨且高标准的临床力评估方式,被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采用[6],全面考核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客观评价其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水平。

3.3全面培养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技巧 目前医院高学历青年医师( 硕、博士) 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扎实,对临床前沿理论的发展比较熟知,但是也缺乏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传授技巧。因此要充分发挥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作用,加强定期业务能力的考核及培训,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技能培训效果。

3.4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临床见习、实习与技能培训相互融合贯通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是临床实践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属或教学医院是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学医院的规范建设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医学生培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医院学习过程中,除了定期临床病例讨论、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常规教学活动外,还需定期要求负责的带教教师组织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在科室阶段结束时,进行阶段性的临床技能考核及测试;同时积极开展院内或者校际之际的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达到在见习和实习期间不断渗透临床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更是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日常临床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带教老师整体素质,调动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积极性,辅以先进的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才能保证临床技能教学工作有序稳定有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桂庆***,游咏,尹凯,等.大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61-468.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临床技能论文例10

[中***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for medical students under clinical internship in our hospital,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internship for medical students,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Methods 50 medical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or internship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form group.Training and assessment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 and their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50 students(control group)who received regular training 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3. Result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refor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Internship;Target system of clinical technique training;Training

医学生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理论向实践、从课堂向社会进行过渡的关键环节,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生未来的发展。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大使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医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

作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本院每年承担着医学生实习的任务,医院已有较为合理的考核体系,2013年之前,本院学员毕业实习是采用全院各科室轮转实习的形式,每个临床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研究发现每年医学生考核成绩都差强人意,技能操作水平难以达到临床要求,其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弊端。提高医学生实习的质量,除合理的考核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制订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针对此种现象,本研究依据临床要求拟定了全新的医学生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探讨此医学生实习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的优劣,以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模式,向全院各科推广实施,以进一步规范本院医学生实习制度,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进入本院实习的医学生,以学号为标准,参照随机数表,随机抽取50名学员作为改革组,按照新拟定的医学生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考核,考核成绩与2013年前以常规模式培养的50名已毕业学员(对照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培养模式及考核方法

1.2.1 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的制订 学员内科实习分为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等,由各科室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组成教研小组,以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为基本内容,参照教学大纲要求及各学科临床实践具体特点,制订各学科的实习方案和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建立“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按照临床职业素质、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实践技能、综合指标评价等板块对实习生进行递进式的教育培训模式。以此为规范,对随机抽取的50名受试学员进行培养。

1.2.2 出科考核方法 为加强对医学生实习的监督管理及所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本研究制订了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即“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构建向医师资格考试模式靠拢,分为三站式考核:第一站笔试,即基础知识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第二站于医院模拟培训中心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考核,模拟中心依托医学生理及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2],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的方式[3];第三站医患沟通能力。每个临床科室实习结束前,对出科学生进行考核,由各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带教老师主考,分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等5板块,按照OSCE考试评分标准[4]进行量化评分。每个版块分值100分,分别取20%纳入总成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的比较

改革组及格率达9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各考核部分及总分均值的比较

改革组基本知识、临床技能、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医患沟通等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学教育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教育学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应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为主[5]。

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实行本科后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体制,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特别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6],这也是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所欠缺的。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本院对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培养,由于内科各临床科室普遍临床诊务繁忙,各级临床医师工作重心多在于临床工作,易忽视对实习学生的培养。各学科专家主任对实习学生未制订出明确的学科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和考核指标量化方案,实习生呈“放羊式”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化、标准化及人性化向更高水平发展[7]。近年来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临床实习进行了创新和改革,第三***医大学西南医院为适合新医改形式要求构建了新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了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和临床考核体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优化医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引入了PDCA循环法[8-9]。针对本院医学生实习教育现状,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已迫在眉睫。基于此种现状,在医院领导和各内科主任支持下,本研究拟定了全新的医学生临床培训指标体系,旨在对本院医学生实习的体制进行改革,探索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临床培养模式,并向外科、妇科、儿科及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内科各二级科室的协助,各科专家依据本学科临床特点,以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体格检查、病例书写、医患沟通能力为基本内容制订科室实习方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多学科融合、布局合理的临床技能教学平台。按教学资源的统一性、技能培养点一贯性和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建设思路构建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建立“一贯制、多模块、分层次、递进式”的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按照临床职业素质、临床基本技能、临床专科技能、临床实践技能、综合指标评价等板块对实习生进行递进式的教育培训模式。

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改变传统医学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教育模式[10],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推行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1]教学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贯穿基础和临床课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学习和协调能力,专业文献阅读和医学信息获取及评价的能力,自我学习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强调临床操作技能实训,本院建立了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开展技能模拟训练,采用标准化患者训练法,即运用经过培训合格后的标准化患者来训练医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这是一条与国际接轨的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的新途径[12],既增加了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解决了见习时病源不足、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问诊、体格检查技巧进行正规训练等确立了标准模式[13]。

改革前重医疗技术操作教学,轻医患沟通,改革后加强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广泛参阅国内外有关沟通技巧、心理学、人文医学的书目及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为医学生系统学习提供教材,教学采用场景培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灵活应用病例分析和标准化患者,建立理论学习与医疗实践相辅相成的医患沟通教学模式,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14]。

应选择爱岗敬业、医德高尚、以身作则、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行全面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15],提高带教老师服务育人的意识,严格按照实习方案进行培训管理,使实习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实习结束按照“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出科考核,将各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通过此种模式培养的50名实习生成绩明显优于往届毕业学员,改革方案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向全院推广提供了可能。

此临床技能培训指标体系以实习生为中心,更注重人性化的原则,强调学生的个体化培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习方案更加全面合理,使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今后走上临床岗位,成为合格医生奠定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分支,医学教育同样分享现代教育原则,并在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得到尊重和贯彻[16]。医学教育要立足现实,借鉴经验,深化改革,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医学知识的更新,不断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静.加强临床实践能力,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教师,2014,31(17):77.

[2] 李淑红,王涛.丰富的教学手段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8):944.

[3] 郑建惠,黄河清,易雪,等.腹腔镜虚拟训练系统在进修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3):42-44.

[4] 韩***,刘影,吴金庭,等.OSCE在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1(3):271-274.

[5] 刘木彪,潘颖,余杨.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4,37(2):117-118,121.

[6] Howarth-Hockey G,Stride P.Can medical education be fun as well as educational?[J].BMJ,2002,325(7378):1453-1454.

[7] 董桂华,区锏,何梅艳.医学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培训的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98-99.

[8] 刘刚,向国春,黄河清,等.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4,43(17):2244-2245.

[9] 曹静华,陈兴无,邓映霞.论PDCA循环法在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85-386.

[10] 孙筱雅,范耿.中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0(5):330-332.

[11] Winning T,Townsend G.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dental education:what′s the evidence for and against…and is it worth the effort?[J].Aust Dent J,2007,52(1):2-9.

[12] Whelan GP,Boulet JR,Mckinley DW,et al.Scoring standardized patient examinations: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istration of the ECFMG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CSA)[J].Med Teach,2005,27(3):200-206.

[13] 高苹,雷红,吴小燕,等.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4):106-107.

[14] 张宏.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8):51.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临床技能论文模板

学习

汽车厂实习报告集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厂实习报告集锦,内容包括汽车厂生产实习报告,汽车厂涂装厂实习报告。站在汽车厂家的角度,汽车广告新闻化的效果很明显,而且一旦使用,就会“上瘾”,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平面创意广告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软文广告”来

学习

中学体育教案集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教案集锦,内容包括中学体育优秀教案20篇,中学体育详细教案。二、关于初中体育教学兴趣选课及方案1.初中体育教学兴趣选课的内涵曹阳等在对体育兴趣的调查结果中筛选出对某项体育项目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兴趣与行为运算

学习

小学教师师德考核集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师德考核集锦,内容包括中学教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小学教师平时师德考核办法。3.导向性原则。坚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4.实效性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推

学习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集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集锦,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总思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思维导。(三)监管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器械大部分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高科技产品,涉及到多学科领域,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有效地对各种

学习

农村规划案例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规划案例大全,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案例的心得,农村村庄规划经典案例。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和舆论应对分信息案例、媒体服务案例、通达社情民意案例、正确对待和运用舆论监督案例、网络舆论引导案例5章,共有27个案例。昆明出

学习

干部管理工作计划集锦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管理工作计划集锦,内容包括干部管理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管理干部工作计划范文简短。四、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情况审查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应将计划生育情况纳入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年度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事

学习

致词与致辞的区别大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致词与致辞的区别大全,内容包括领导致辞和致词区别,开幕致辞和致词有什么区别。从表示文体角度看,“词”和“辞”又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词”,是由诗和歌谣发展而成的,起源于隋唐,兴盛于宋代,又名长短句、诗余等,与之相关的“词牌

学习

加强合同管理的建议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加强合同管理的建议大全,内容包括合同管理建议,供用电合同签订管理建议。(一)检察建议的法律属性检察建议的法律属性,实质上主要探讨的是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检察建议权属于公权力还是公权利、检察建议具有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效

学习

档案管理的意义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管理的意义大全,内容包括儿童保健档案管理意义,关于档案管理的知识。“有效管理”是经济学中一个理论,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以及追求的目标。有效的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分层管理,把管理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并且,对企业

学习

作风剖析材料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剖析材料模板,内容包括作风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怎么写。二是业务功底不扎实,文字水平不高。自己以前在在部队工作,虽然对材料工作有所了解,但也只是只知皮毛,文字水平、写作能力还处在一个低层次界面上

学习

升国旗演讲稿集锦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升国旗演讲稿集锦,内容包括升国旗演讲稿100字,***情期间升国旗演讲稿。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题,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学习

烘焙实训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烘焙实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烘焙实训周实训总结,烘焙实训的心得体会。

学习

信息系统范围管理集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系统范围管理集锦,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信息系统管理思路及方案。1.1信息化系统集成。由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并于2000年1月1日试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中,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进行了明确的

学习

工厂班长竞选演讲稿集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工厂班长竞选演讲稿集锦,内容包括竞选班长演讲稿500字左右,竞选工厂班长演讲稿400字。经理竞聘报告4篇本文目录经理竞聘报告公司副总经理竞聘报告公司总经理助理竞聘报告工行个人客户经理竞聘报告一、当前市场形势手机产品

学习

招商工作安排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招商工作安排模板,内容包括招商工作汇报模板大全,招商工作计划范文最新10篇。三、工作重点1.围绕优势资源,科学谋划招商项目。按照我县“一园四区”总体规划,围绕新能源、高载能、煤炭分质利用、商贸流通、装备制造、城镇化建

学习

财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财务工作总结ppt模板免费,酒店财务工作总结模板。其五、工作思路上没有创新意识,比如目标管理思路上不清晰,绩效管理上力度不够,出现问题后处理力度不够;以上几点是我部门与个人存在的最主要

学习

物理化学实训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化学实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实验总结心得体会,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心得1000字。二、物流实训中心建设原则(一)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在进行设备配置时要系统考虑整个物流链的流程,在设备型号、数量、控制等方面合理配

学习

双十一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双十一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双十一活动周总结,双十一促销活动模板。其中,河北隆尧、河南漯河、山东曹县、单县等地依旧是雅宝家具公司的销售冠***。平顶山、虞城等店则紧跟其后。而一些新店开业同样出手不凡,长葛、宝丰、太

学习

文学英语论文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英语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英语文学论文模板范文,文学论文模板。1)文史结合。由“文史不分家”可见文学与历史关系紧密。按当今的学科分类,文学和史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的主体。英美文学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学习

扶贫执纪问责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执纪问责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扶贫工作监督执纪情况汇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调研报告。各***(总)支部及镇村领导干部对照10个方面的问题和所附具体问题清单,主动认领、对号入座,深入查找不担当不作为和弄虚作假问题,列

学习

岗位竞聘演讲稿模板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岗位竞聘演讲稿模板,内容包括岗位竞聘演讲稿模板集锦10篇,合规风险部岗位竞聘演讲稿。在个人修养上,认为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修养不是凭空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不断学习,修炼培养而来的,所以,平时我只要有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

学习

心理健康研修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健康研修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研修心得100字,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研修小结。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本院230例行全口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其中男116例,女114例,年龄53~91岁,平均年龄(72.6±7.2)岁。纳入标准:①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