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职的20名消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4岁~44岁,平均年龄(32.28±1.12)岁;护龄6个月~15年,平均护龄(8.25±1.25)年;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2名、本科/大专14名、高中/中专4名;职称:副主管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10名。所有对象在研究开始前均为消化科在职工作人员,排除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
1.2 方法
以2016年4月为节点,在之后的病房管理工作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设定层级。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副主管护师作为组长,主管护师、护师作为责任护士,低年资护士作为助理护士,依据各个层级制定各自负责的护理内容并明确相应责任。(2)弹性排班。依据本科室病区管理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实施弹性排班制,可分为2班(12h)或3班(8h),在闲暇时可自主设定工作人员轮休计划,保证高峰时段有充足的护士资源使用,闲暇时段护士得到充分的休息。(3)完善病区管理工作程序。结合消化科工作实际情况,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对消化科病区管理内容及流程展开探讨,进一步完善各个工作流程,例如:医疗器械养护、技术操作、抢救流程等。
1.3 观察指标
选取工作倦怠总分作为观察指标,内容包括人际关系、角色、工作任务、组织结构和氛围、工作-家庭冲突、职业发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BumoutInventory-GeneralSuvrey,MBI-Gs)予以测定,以Likert七点尺度计分法进行评定[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
2.结果
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模式应用前20名护士工作倦怠总分(84.75±5.25)分,应用后工作倦怠总分(45.50±5.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病区管理在整个临床***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管理内容日益多元化,包括患者的住院管理、探视与陪护管理、膳食调配管理、卫生隔离管理、病房物资装备管理、医疗护理技术管理、医务人员的工作组织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等[3]。m然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了324.1万人,无论是增长幅度还是增速均创下了历史新高,每千人口护士数量提高至2.36,却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护士资源与临床护理需求之间的缺口依然呈现出拉大态势,如何提高病房管理效率、降低护士身心工作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究证实,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模式应用前20名护士工作倦怠总分(84.75±5.25)分,应用后工作倦怠总分(45.50±5.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可显著降低护士工作倦怠感,值得在今后病区管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2)
[中***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5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ults of implement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junior nurses in GI medicine ward, so as to improve the nursing work leve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junior nurses. Methods 50 junior nurses entered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07 to Jul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ining objects, and give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which lasted for 1 year. And to investigate 50 junior nurs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009 to May, 2011 and July, 2011 to July, 2013 for 25 junior nurses assessment, respectively.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both groups' junior nurses was investigated 1 week before the test. Results In the first test, there were 18 qualified nurses, 7 unqualified, the qualified rate was 72%;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of the 60 patients showed that 43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71.67%; in the second test, there were 23 qualified nurses, 2 unqualifie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92%;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of the 60 patients showed that 57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95%. Comparing the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GI Medicine; Junior nurse; Standardized training 消化内科病房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消化内科病房周转率快,病人住院人数较多,因此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科室的发展,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由于护理经验不足以及护理技巧的不娴熟,难免会对护理工作总体质量造成困扰[1],因此安排低年资护士参加规范化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该研究将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将该科50名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参与规范化培训的研究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50例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年龄从21~24岁,平均年龄(22.9±1.3)岁,其中大专文化水平17名,所占比例是34%,本科文化水平33名,所占比例是66%。50名护理人员均刚参加工作,安排消化内科病房5名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导师。
1.2方法
50名低年资护士在接受规范化培训前先进行岗前培训,第一批25名护士的培训主要由医院的医教科和护理部统筹协调安排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此同时,科内制定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规定的培训时间,由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负责培训授课及操作培训,在长达1年的规范化培训后他们迅速熟悉病房环境,进入护士角色,熟悉各护理班次工作流程,掌握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2批护士的培训在经过了第1批的试验后各方面培训工作均有加强和完善,教导护士***协助医师完成抢救工作、***完成护理文书的书写,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康复,为科室的发展尽心出力。
1.3考核方式
由护理部及消化内科护士长、带教护士组成考核小组,自拟相关考核试题,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科理论及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病人应急情况下的处理,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总分以100分为计,若考核达到85分,则为合格,达到95分为优秀,低于85分为不合格。
1.4 满意度
采用笔者单位自行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并统计调查结果。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60~8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低于6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1.5 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χ2检验。
2 结果
2.1 考核结果对比
对比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和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培训的各25名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其中第2批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好于第1批,第1批合格率76.0%,第2批合格率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一直是医院工作中的重点,由于护理工作是直接面对患者,最容易引起患者满意或反感的一项工作[2]。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就是间接的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舒适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然而护理服务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很多时候尤其是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失误和差错[3]。因此如何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显得举足轻重,近年来开展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院内广受欢迎,不仅能够让低年资护士迅速定位自己,进入护士角色,同时也是低年资护士学习护理技巧和与患者相处的一条重要途径[4]。现在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医生的医嘱,很多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监护等做出及时的回应,这样才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5-6]。该次消化内科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处于尝试阶段,在初期培训结果不令人满意,通过表1可知,第一批合格率仅为72%,远远低于第2批的92%,同时患者满意度也从第一批的71.67%上升到第2批的第2批。这正说明了规范化培训的工作还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规范化培训工作将会越来越趋于完美。有文献报道[7],护士由新人向***护理人员的转变过程,采用先理论后实际,从简单到复杂,由统一培训向个别指导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培训过程,加强了培训的系统性及科学性,因此随着培训开展时间的延长,培训效果更佳,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目前该项培训工作的不足之处有①护理工作繁复,带教老师未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以及丰富的护理经验来指导低年资护士;②发展缓慢,培训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实际难度较多,例如容易出现断层[8]等。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对低年资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是必要的,该工作目前还不完善,应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速度,为该科室提供更多专业技能合格的护理人员,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素,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2] 谭丽萍,蒋银芬.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及提高途径[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61-1562.
[3] 夏淑娇,田伟珍,周莉雪,等.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洗胃知识培训效果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04-506.
[4] 丁春花,兰宝珍,陈碧,等.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64-65.
[5] 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8):73-75.
[6] 黄俊华,黄文霞,杨小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在职教育模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22-423.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3)
在医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呼吸消化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呼吸消化内科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各项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将20xx年上半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全面响应“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打造护士美好专业形象的“天使形象塑造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全科护士的语言、服务、行为、举止。
2、进一步规范了“无缝护理”:细化了护理服务内容,提升了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程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3、进一步完善了“限时护理服务”,通过晨会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的高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因此投诉率大幅降低。
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1、我们以核心制度为指引,保障了护理安全,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增强护士法律法规意识。
2、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并记录签字。
3、对科室重点用药、高危用药进行定期检查,严格交接,规范管理。
4、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对有安全隐患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并悬挂了警示标牌。
三、护士长带头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鼓励大家学习加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灵活运用了品管圈技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实行了弹性排班制度及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
合理的使用了人力资源,保质保量的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健康教育做到了规范化、普及化
1、每位护士与各自所负责的病人加强了语言沟通,认真的完成了宣教工作。
2、科室充分利用起了宣传栏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知识上墙,以此来加强健康教育。
六、加强了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危重和长期卧床病人的交接班带病例,跌到、压疮发生率降为零。
七、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拉开了奖金差距,最大限度的激发了每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八、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日对***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医学全***,搜集整,理病区***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总之,我们继续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到了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加强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重点加强专科建设,积极吸纳多科知识。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提高了科室的整体素质,打造最强科室。
消化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2
20XX年是我院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医保预付费、规范化诊疗、整治不合理收费等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实战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意想不到的多种挑战与困难,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科两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以及兄弟科室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全年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综合目标完成情况
1.医疗指标:今年1月~10月份,消化内科病区共出院病人2100余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出院诊断符合率96%,平均住院日期约7.6天,***有效率9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1%,疑难病症好转率93%,院感发生人数为11人。药品比29.5%,较去年同期的36.5%明显下降。
2.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今年1~10月份消化内科病房完成业务收入约1600余万元,另今年1~10月份1消化内镜诊疗部完成各类胃肠镜诊疗8400余例,其中各种内镜下***1670余例,完成业务收入约670万元。超声内镜诊断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已开展183例,创收近15余万元;高分辨食管测压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已开展43例,创收29余万元;高分辨肛管直肠测压在肛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已开展37例,创收28万元.
(二)科室管理工作
1.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按照医院20XX年工作部署,本季度之初就及时召开科务会多次,认真学习医院20XX年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医院全年中心工作,全科人员积极投入到医院的7S活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市场工作及新业务的开展。认真贯彻执行院部下达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20XX年的发展规划,使科内医护人员统一认识、团结一心,在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把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调整收费结构,增收节支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把工作目标细分,责任到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我们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级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人、死亡讨论制度等及科室大查房和主任教学查房制度,有效的保证了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时刻绷紧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这根弦。制订了各级医师培训计划,使年轻的住院医师迅速成长,能够较快地胜任临床工作,并使各专业得以发展。我们还认真组织学习2010版《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及《员工手册》,并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病历质控,在全科医务人员在病历书的内涵质量明显提高。
3.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细节
坚持为病人服务,创满意优质服务为中心。让全科员工养成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作风。把管理细化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工作环节之中。能针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短信提醒,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天气变冷时,及时提醒他(她)添加衣服;脂肪肝患者定期提醒他(她)注意饮食清谈;胰腺炎患者在节假日来临之前提醒他(她)切忌暴饮暴食。在患者生日的当天还会为患者送去生日祝福。在我科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本季度共收病人的感谢信50余封,锦旗8面,拒收红包及礼金共近万余元。
(三)大力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
技术创新是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抓技术创新,我们遵循“三统一”的原则,即新技术必须要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学术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尤其要体现“效益优先”,本着这个原则,我们已积极开展以下新技术新业务:胶囊内镜检查、ESD、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内镜下综合***、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下多种止血***、内镜下粘膜下切除术***胃肠道息肉及良性肿瘤、巴雷特食管的内镜下高频电及激光***、食物不耐受检测、胃肠动力诊疗等,已成功申报省级继教项目《超声内镜技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应用进展学习班》.这些新技术新业务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特点,不仅能满足临床需要,解除众多患者的病痛,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扩大我院消化内科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0XX年即将过去,对照20XX年工作计划,我们仍有部分工作做得不够完善,主要是:
1、对督促我科部分医疗核心制度和核心条款的落实做到得不够好。如部分医生的病历书写不够及时;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有时也不够及时。有部分医疗文书的书写不够规范,如特殊诊疗知情同意书上无谈话医师的亲笔签名等等。这些说明我们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2、借口临床工作忙,本科室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不理想,今年未有市级及以上的科研立项。今年上半年科内业务学习不够规范,有时一个月仅组织一两次学习,未很好的调动科室业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3、由于超声内镜和胃肠动力诊疗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在临床上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今后还需大量推进和广泛开展。
4、本专业的市场辐射及影响力仍不够,职保病人仍我们的主要就诊人群,大约75%,。说明我们在培育市场,抢占市场,以及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范围等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好。
三、20XX年工作计划
1、人才梯队建设
(1)继续派遣技术骨干及青年医师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鼓励年轻医师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2)鼓励科室青年医师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力争引进博士?名,硕士?名,鼓励护理人员继续深造;
(3)力争聘请院外知名专家作为医院客座教授,帮助和指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2、业务发展
(1)消化内镜下的微创***:近年来,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成为消化学科的重要***方法,我科近年来内镜下微创***发展迅速,如消化道息肉内镜切除术、巴雷特食管内镜***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癌前病变内镜***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粘膜下肿瘤EMR或ESD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干预***,胶囊内镜等。消化内镜下的微创***仍是我科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将在ERCP、染色及放大内镜、超声内镜、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肠道和胆道狭窄的支架置入、食管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内镜下胃造瘘术等方面进一步拓宽业务工作。
(2)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研究: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逐年增多,20XX年的临床开展工作中获得较好成效,我科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开展食管、胃肠压力测定,24小时动态胃、食管PH监测及胆汁监测,生物反馈***直肠肛管功能性疾病等诊疗手段,争取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将在胃肠动力方面进行进一步临床及基础研究,如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食管测压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进行胃肠感觉检查、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为将来科研立项创造条件。
(3)消化系疾病介入***:介入***是近年来消化系疾病的热点,如射频消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等,尤其是针对消化系统肿瘤效果显著。目前我科介入技术仍有待得高,仍将该项目作为我科发展方向之一。20XX年我科争取在射频消融、粒子种植***消化性恶性肿瘤方面开展工作,从而更好服务患者,为提高我院实力而努力。
3、教学科研
我院一直以来重视临床教学工作,20XX年我科在科教科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武科大实习医师的出科考试命题及临床实践操作考核等工作。20XX年我科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建设,在科教科指导下,继续努力完成各
级各类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科医师队伍素质。同时争取申报x科技大学消化内科硕士培养点,***或联合培养高学历人才。同时积极申报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普仁医院,提高消化内科的影响力。科主任和护士长要以身作则,争取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并鼓励各级医师参与科研,发表学术论文。
4、市场开发
我院历来重视市场开发工作,并多次深入社区调查,以组织义诊、授课等形式宣传普仁医院,提高我院知名度,取得了巨大成效。我科20XX年将克服困难,保证人员听从组织统一调配,继续支持市场开发工作,为提高普仁医院这一优秀品牌贡献力量。
5,业务学习
20XX年以来,我科业务学习上做了一些工作,因人员不足,故次数及内容仍显不足。20XX年我科在科主任带领下,拟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业务学习,如专题讲座、临床病例讨论、外聘专家授课等。争取做到周周有内容,人人能表现,个个有收获,进一步提高我科业务水平。
20XX年即将过去,20XX年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立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通过夯实学科建设,加快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挖掘我们自身潜力,充分调动我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为我科重点专科品牌的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消化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3
20xx年对于医院、科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经过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有了质的转变,快速的成长,明确了奋进的目标。
一、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学习,向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护士长学习,学习她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向中国医大一的护理同仁们学习,学习她们的先进管理机制、排班方法、工作状态;向科里的护士们学习,学习她们工作中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2、多与科护士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随时调整工作状态,跟上医院的步伐。
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科里的护士,有困难主动帮助。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一名护士的优点,调动护士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护理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
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3、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为患者解决难题。
2、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弹性排班,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更主要的是解决了患者晨晚间护理、上午处置晚、患者对责任护士不熟等实际问题。
3、设立温馨提示卡、健康宣教卡,方便患者,满足患者需求。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抢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训。人人达到面对重患不慌张,抢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严”培训及带教工作
1、按科室计划,每月进行两次业务学习,一次技能培训,并按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评、有总结。
2、更换新护理记录,严格要求护士按规范书写,及时检查并改正发现的问题、错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3、配合医院培训科计划,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并参加“远程教育”学习。
4、严格要求实习生,按计划带教。
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总结、记录。
2、按医院感染科要求,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六、打造消化内科自己的护理品牌---细微之处现温情
消化内科经常有肿瘤晚期的患者住院,这样的患者不但身体状况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虑。在护理这样的患者的时候,护士们往往会更加的小心和细心。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别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在这样的患者身上却要花上半个小时。每次护士都是一身汗却毫无怨言,带给患者和家属的都是善意言语和理解的微笑。一年来,我们已经收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多封表扬信,甚至有在患者过世后,家属为表示感谢亲自送来的锦旗。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护理质控欠缺
一是体现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两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2、培训方面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4)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护士工作总结。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5)
内科工作心得1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
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6、手术室严格执行了院染管理要求,无菌包内用了化学指示剂。
7、供应室建立了消毒物品监测记录本,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定期定点监测。
内科工作心得2按照院护理部的整体要求和部署,认真抓好科室分管工作,通过加强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医院规划和目标。科室护理工作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院方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加强护理人员职责制度管理
按照护理部的要求,科室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科室护理人员按工作量明确分工,实行责任制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责制度管理,使每名护理人员都能明确工作职责,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
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推动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温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重视病人的人格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首先,管床护士热情接待新入院病人,把病人送至床边,主动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等。在病人住院***期间管床护士将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宣教纳入护理工作重点。了解和关注病人的心理、生活状态与需求,把亲情化服务纳入工作之中。科室护理人员在生活中关心患者,帮助困难患者排忧解难。加强心理护理,用充满仁爱的亲情去慰藉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在护理工作中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以不歧视,尊重和关怀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三、加强病房管理,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为保证病房物品摆放整齐、整洁、有序,护士长每日带领护士为病人进行湿式扫床,整理床单元及物品摆放。加强对病区清洁工的管理,为病人做好卫生保洁工作,使病区环境整洁、优雅、病人感到舒。
四、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及发展
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操作中认真执行无菌技术原则。为病人处置,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日湿式扫床。每日用消毒毛巾擦床头柜及床,每日消毒擦拭***室台面,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月定期做空气消毒及空气培养,各种医疗垃圾认真做好毁形、浸泡、分装、并和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及时、认真地做好登记。病人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处理,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五、加强护理文件书写及各项护理工作的定期检查考核,提高护理质量,质量管理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科室针对本部门护理工作特点,结合护理部制定的检查与考核细则,每月制定护理考核重点,从护理表格、文件书写及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并认真做好记录。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上,加强对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强调和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在环节质量上,注重护理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与规范性。病历书写要求规范,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及时,真实,准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充实书写内容,提高护理病例的内涵质量。
六、重视提高护士职业素质,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让病人减少痛苦,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此科室注重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在院护理部的严格要求及组织下,积极参加全院的业务培训及讲座,科室每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一年来(1—11月)我科总收入37042220.00元,共收治新病人2048人次一级护理1981人次,危重病人493人,抢救病人518次,抢救成功505次死亡13人,静脉输液20426次,静脉输血337次,静脉注射2501次,肌肉注射1938次,中药灌肠313次,中药湿敷565次,穴位按摩492次,推拿477次,针灸671次,拔火罐344次。
以上是内科的护理工作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在管理意识上还要大胆创新,持之以恒;在规范化服务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仍有少数同志意识淡漠。因此在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科室护理队伍的建设,人人从本质工作做起,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已,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员。我们相信在院领导、护理部及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内科工作心得3医疗方面,本月由于病人数量激增,全院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我积极投身一线临床工作,每日进行教学查房,本月共计查房约人次,门诊约人次,完成胃镜约人次。成功诊断***了肝结核,颅咽管肿瘤脑室腹腔引流术后并发腹膜炎,壶腹部癌等疑难杂症,成功抢救了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多例危急重症病例,为科室临床工作贡献了力量。组织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1例,组织远程会诊2例。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先后投入近万元对原消化内镜室的扩建改造基本完成,目前已建成崭新的功能分区合理﹑流程规范、环境舒适﹑设备先进﹑技术过硬的消化内镜诊疗部。新设置了无痛苦内镜麻醉复苏区域,内镜清洗消毒区,预约候诊区等区域;新添置安装了消化内镜整体清洗消毒设备,新购买的内镜主机和内镜也已完成招标,预计三月份内镜设备将到位。同时进一步理顺了消化内镜诊疗部和消化内科的关系,消化内镜诊疗部正式整体并入消化内科,经济收入统一核算,医护人员统一调配,内镜诊疗部程介医生被正式任命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具体负责消化内镜诊疗部的工作。二月份内镜检查人数和内镜***数量创月历史新高,共计完成胃镜检查380例,肠镜检查70例。同时消化内科病房的专业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本月住院病人出院共计220人,其中消化内科专业患者比例约占80%以上,较以往有大幅度上升,为消化内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教学方面,每周二开展科室业务学习,本月完成了自身免***性肝病,胃镜操作常识,内镜下活检技巧和无痛内镜开展注意事项等业务讲座。
1月13日下午,消化内科在科室大教室召开了题为“回首20,激情20”的年终总结、动员会议。消化全体在职医生、护士,专科住院医师以及在临床轮转的消化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消化内科杨丽书记主持会议,各位主任、副主任分别就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年的工作思路。
会上,出国留学主任用丰富的照片和录像介绍了20年消化内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华西消化除了各项医疗指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的要求外,在急性胰腺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炎症性肠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等方面的转换医学研究使这些疾病的***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先进的诊治理念、精湛的医疗技术带动了西南乃至全国整体消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全国十个临床重点专科之一。这意味着华西消化代表了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西部的消化疾病患者在华西就可接受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此外,20年消化内科成功举办了第10届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参会代表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全国消化年会;创新地将严谨的学术交流与艺术氛围融合在一起,使参会专家、代表们耳目一新,好评如潮。办会质量及组织服务水平空前,极大地提升了华西消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全国同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再次点燃了全科同事的工作激-情。
出国留学主任对全国优秀学科的分析,使全科同事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科室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激励大家努力进取,也使大家更加关注对青年学生、研究生和住院医生们的培养。一名研究生导说:“我们都是从青年医生走过来的,都非常理解医学生的辛苦和压力,以后我会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设计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通过回首20__年走过的光辉历程,消化内科全体同仁对20__年充满信心,争取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内科工作心得4在医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内五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结合神经内科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各项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将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 一切为患者服务 的理念,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开展自我批评。
二.全科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核心制度全科护理人员能够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从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克服人手少、护理任务繁重、保证正常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查对制度:要求主班,服药班每日查对2次,每日护士长参加查对1次,详细核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测血压,各项护理,药物与***。并记录签字;护理操作时严格要求三查七对;严格病危病重患者,卧床患者床头交接班,并严格交接皮肤病情,***!加强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每日晨间护理,午间护理,为患者及时整理和更换床单元,营造整洁温馨病区。
三.注重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购买神经内科专业护理书,及时组织学习并随机考试。每月定期召开科会,组织业务学习,坚持护理业务查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落实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每月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7%以上,也多次获得患者的表扬信,锦旗。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制定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黑板报宣传,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预防,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常识等知识。提前每日输液***的时间,合理安排***,护理。陪同护送患者拍片,做B超、心电***,CT,核磁等检查,帮助病人办出入院手续,提供一次性纸杯,帮助无家属或年老的患者打开水。定期的电话回访。以细小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称赞。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日对***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病区***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光阴似箭,从4月份上任护士长近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回望过去,由一名普通护士到神经内科护士长的转型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推陈出新,积极配合科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增强科室凝聚力!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内科工作心得5紧张而有序的20年已经过去,在这忙绿的一年里,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付道春院长倡导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的指引下,在医务科、护理部的具体指导下,在消化内科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技术水平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医德医风和科室建设方面:
全科人员能够自觉遵守院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团结,高质量的保证了正常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按照“三级乙等”医院的标准顺利完成了各项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认真学习岗位职责,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严格按照职责、制度的要求工作,认真开展“三基”训练,“三基”训练全员参加,“三基”考核人人达标。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较好地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业务技术方面:
为实现我科成为医院重点科室的发展战略,我们消化内镜,消化介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消化内科专业的救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工作人员少、重病人多的情况下,全科医护人员,不怕脏、不怕累,以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到了社会各界及病人家属的高度好评。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特点之一是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因消化道大出血的的特殊性,我科已建立了一套颇为完备、高效的诊治方案,及时准确的急诊处理,急诊***,开辟了抢救病人的绿色通道。心电监护仪的常规使用,多参数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都与国内先进***水平相衔接,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达9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得到了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我科承担着单县市区乃至周边范围内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剂疑难危重病人救治重任,我科亦有足够能力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我科在科室不增加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实现业务收入331.8629万元,业务收入大幅度提升。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全年共做胃镜7200人次,检出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套扎***77人次,检出食管癌68人次,其中检出食管早癌2人次,行食管支架植入术12人次,检出贲门癌74人次,检出胃癌52人次,检出胃平滑肌瘤21人次,检出胃底静脉曲张27人次,行胃底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组织胶1人次,行胃巨大平滑肌瘤内镜下尼龙绳结扎3人次,检出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5人次,并行金属
止血夹急症止血3人次,检出胃幽门恶性梗阻13人次,行晚期恶性幽门梗阻内镜下支架植入术3人次。全年共做结肠镜823人次,检出结肠息肉并内镜下***188人次,检出结肠癌48人次,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7人次,检出伪膜性肠炎15人次,检出肠结核4人次、克罗恩病1人次。积极进行介入放射工作,完成肝癌肝动脉栓塞60人次,施行部分性脾栓塞9人次,进行***性ERCP42人次,其中行胆道支架植入术2人次,施行***肌切开***胆道切除术后综合症(SOD)2人次,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TH胶栓塞术3人次,行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2人次。以上***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科业务技术水平已处于全区的绝对领先地位。
三、业务学习和科研教学方面: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6)
医疗方面,本月由于病人数量激增,全院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我积极投身一线临床工作,每日进行教学查房,本月共计查房约xx人次,门诊约xx人次,完成胃镜约xx人次。成功诊断***了肝结核,颅咽管肿瘤脑室腹腔引流术后并发腹膜炎,壶腹部癌等疑难杂症,成功抢救了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多例危急重症病例,为科室临床工作贡献了力量。组织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1例,组织远程会诊2例。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先后投入近xx万元对原消化内镜室的扩建改造基本完成,目前已建成崭新的功能分区合理﹑流程规范、环境舒适﹑设备先进﹑技术过硬的消化内镜诊疗部。新设置了无痛苦内镜麻醉复苏区域,内镜清洗消毒区,预约候诊区等区域;新添置安装了消化内镜整体清洗消毒设备,新购买的内镜主机和内镜也已完成招标,预计三月份内镜设备将到位。同时进一步理顺了消化内镜诊疗部和消化内科的关系,消化内镜诊疗部正式整体并入消化内科,经济收入统一核算,医护人员统一调配,内镜诊疗部程介医生被正式任命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具体负责消化内镜诊疗部的工作。二月份内镜检查人数和内镜***数量创月历史新高,共计完成胃镜检查380例,肠镜检查70例。同时消化内科病房的专业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本月住院病人出院共计220人,其中消化内科专业患者比例约占80%以上,较以往有大幅度上升,为消化内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教学方面,每周二开展科室业务学习,本月完成了自身免***性肝病,胃镜操作常识,内镜下活检技巧和无痛内镜开展注意事项等业务讲座。
1月13日下午,消化内科在科室大教室召开了题为“回首20xx,激情20xx”的年终总结、动员会议。消化全体在职医生、护士,专科住院医师以及在临床轮转的消化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消化内科杨丽书记主持会议,各位主任、副主任分别就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xx年的工作思路。
会上,出国留学主任用丰富的照片和录像介绍了20xx年消化内科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华西消化除了各项医疗指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的要求外,在急性胰腺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炎症性肠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等方面的转换医学研究使这些疾病的***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先进的诊治理念、精湛的医疗技术带动了西南乃至全国整体消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全国十个临床重点专科之一。这意味着华西消化代表了全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西部的消化疾病患者在华西就可接受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此外,20xx年消化内科成功举办了第10届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参会代表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全国消化年会;创新地将严谨的学术交流与艺术氛围融合在一起,使参会专家、代表们耳目一新,好评如潮。办会质量及组织服务水平空前,极大地提升了华西消化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全国同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再次点燃了全科同事的工作激情。
出国留学主任对全国优秀学科的分析,使全科同事认识到我们存在的差距,科室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激励大家努力进取,也使大家更加关注对青年学生、研究生和住院医生们的培养。一名研究生导说:“我们都是从青年医生走过来的,都非常理解医学生的辛苦和压力,以后我会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人生设计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通过回首20xx年走过的光辉历程,消化内科全体同仁对20xx年充满信心,争取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消化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2
光阴似水,悄悄流逝。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我所学到的见到的其实远比在学校里接触的要多得多。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也丰富了我的护理历程。
小时候,总感觉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她们身着白大褂,头顶燕尾帽,优雅的在病房穿梭。总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她们总是美丽得像天使一般,她们的工作光鲜且亮丽。如今毕业了,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护士,才真的发现了其实护士的光鲜背后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首先作为一名护士,她必须拥有很强的责任意识。
在我看来,责任心是一个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护士,上班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因为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生了病的患者,是需要用严谨、负责的态度去对待的特殊人群。我们必须谨记一点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会正着的。有时候一点点的小失误,带给病人及家属甚至于医务人员本身的是不可挽回的痛苦。
其二,我觉得护士还得勤劳肯干。
有时候其实不止一个病人会叫你,病人家属当然希望有需要找护士时,护士能随叫随到,甚至一点都不能耽搁。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两条腿不够用,因此我们要经常巡视病房,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当然,我们也要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我们不仅要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主任常说“三分***,七分护理”。在我看来,干净整洁的***缓解,舒心愉快的护患沟通,安全放心的护理***,当然是大大有益于患者病情的。因此护士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帮助患者,去解除他们的痛苦。
其三,我觉得护士必须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做基础。
这样才能准确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宣教。“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是选择了一项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事业。
另外,我觉得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讲出来,差别都是很大的。一张会说话的嘴在护患关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往往祸从口出就是说话没注意引起的。
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家属,她们关心自己的亲人,甚至很紧张护士操作会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跟家属好好沟通,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方法以及意义,希望得到她们的配合,操作才能顺利进行。其实也许只要我们经常的换位思考,也许我们的护患沟通就更加有效的进行吧。
其实工作几个月了,再回首也会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毕业的各奔东西及工作忙忙碌碌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护理这份事业,也很感激三院接纳了我。初入职场,也许会迷茫,也许会不知所措,但我终究还是跌跌撞撞的成长着的。套用一句俗套透顶的话就是,今天我以三院为荣,明天三院将以我为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消化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3
我自6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经5个多月了,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我们医院对于内陆居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我认为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个就诊的患者满意,并以此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护理人员27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4岁,平均(35.7±5.32)岁;学历:本科9名,大专15名,中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13名,护士10名。纳入标准:身心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护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参加调查的依从性不高,以及进修和实习护士。
1.2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层级专科培训模式,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2.1组建层级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
由科室的护士长、主管护师及骨干护士成立层级培训小组,负责消化内科层级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考核等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以及以往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护理人员的岗位安排、学历层次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制定详细的层级专科培训计划,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与要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开展定向培训[1]。
1.2.2层级专科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士层级岗位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每个层级护士的专科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病房管理、沟通技巧、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每个层级的护士除了核心能力培训外,接受各自级别相应的岗位培训,只有在切实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后,才能进入下一级培训。
1.2.3层级专科培训的方式
护理理论知识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由科室评选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师及以上级别的护士,对下级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其中每周授课1~2次,并安排各层级护士相应的自学内容。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多变的,采用视频、***片等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利于护士理解和接受。分别由培训护士对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护理操作技能先由培训护士进行临床示教,下级护士不断练习揣摩,通过培训老师点评和护士之间互评的方式,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切实提高专科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的培训则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救情形进行模拟演练,锻炼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则通过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等方式,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点环节,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晨间提问、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2.4考核
考核方式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分为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势包括晨间提问、闭卷考试、情景演练等[2]。理论考核的成绩≥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的考核≥85分为合格。同时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护理质量的考核与护士的个人考核进行有机的结合。每次考核的成绩计入个人的分层培训档案,与护士每月的绩效工资、年底奖金以及个人晋升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补考并予以一定的处罚措施。
1.2.5定期评估和总结
护士长每月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修正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培训考核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护士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将发现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个月的重点内容进行培训[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统计培训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培训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消化内科护士的综合考评结果,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越强[4]。②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消化内科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分层专科培训前后护士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8)
[中***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8-2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the best metho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the group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that was,quality management team,equipment management team,business learning management tea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team 4 team management were established to manage them. Results The effect of group management model was more ideal on incidence rate of aseptic package,the satisfaction of other departments to the work of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room,the experience of nurses in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department in 4 aspects,compared with non group management mode. Conclusion The group management model in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Key words]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room;Group management;Nurse;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自1988年我卫生部第一次颁发《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以来,各卫生部门和医疗结构均十分重视院内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人员对感染控制的理念也在不断提高[1-3]。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我院对全体护士采取分组式的管理模式,效果较为显著。分组式管理模式与以往的管理模式有本质的不同,如消毒供应室以往的管理模式以护士长一人管理为主,随着护理工作复杂性的提高,护士长的管理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分组式管理模式与之不同,首先根据消毒供应室主要的工作情况和管理需求,分为质控管理小组和设备管理小组多个小组,再选择适宜的护士担任组长进行管理,以此分担护士的管理压力,同时提高管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参与参组管理模式的15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3.6±5.6)岁。其中本科学历护士12人,专科学历护士1人,中专学历护士2人。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4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4人。
1.2 分组管理方法
1.2.1 质控管理小组 质控管理小组有1名组长和2名组员组成。在人员的选择上,以工作细心和年长的护士为主要人员。组员的主要工作是对护士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因为消毒供应室具体可分为器械物品回收、分类浸泡清洗、无菌物品的发放和存贮等等。虽然以上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但由于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护士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若护士出现精神不集中等情况,很可能出现错误。因此质控管理小组组员每日对护士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在抽查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监督管理效果,首先明确指控小组成员与护士是平等的协作关系,即质控管理小组的组员是为了提高护士工作质量,而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另外在抽查时,要求检查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发现问题要即时告知相关责任人,共同对问题加以解决。组长的工作与组员有所不同,其工作任务如下:(1)制定质控管理的规章制度;(2)以星期为单位,组织全体护士召开质控管理总结会。会议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根据质控管理组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是征集护士对指控管理方面的意见,其中即包括具体的管理方法,也包括指控管理小组组员在工作时出现的不足,以提高质控管理小组的管理质量;(3)以星期为单位,到手术室和主要的临床科室进行走访,了解其他科室对本科室工作的满意程度[4-7]。
1.2.2 设备管理小组 消毒供应室内有大量的设备。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故障率逐年递增。因此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小组,小组由1名成员组成。主要工作为:(1)以星期为单位,定时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和即时排查安全隐患[8];(2)整理各种设备的院内器械科维修人员和院外厂家的联系方式,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沟通;(3)与护士长和科室主任共同探讨现有设备的剔旧和新设备的引进计划。
1.2.3 业务学习管理小组 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虽然以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为主,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将会对全院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科室护士的工作能力,成立业务学习小组。小组由1名成员组成。在人员的选择上,选拨业务能力最好的护士担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月为单位,在科室内选择各类操作优秀的护士单位培训教师的角色,向全体护士介绍工作经验和方法,并采取演示法,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9-10];(2)与指控管理小组组长联系和沟通,根据指控管理小组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由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教育[11-12];(3)负责科室护士外出培训的相关工作。培训工作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培训2种。主动式培训就是业务学习管理小组定时征集护士护理工作方面的培训需求,然后积极的与院内外相关单位进行联系和沟通,为护士的培训学习搭建桥梁。被动式培训工作就是广泛收集院内外的培训信息,在科室内,根据护士的表现和能力,选择适宜人员参与培训。
1.2.4 科研管理小组 在护士群体中,科研工作可以说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是由于护士的学历较低造成的。如与医生比较,护士的学历主要为本科和专科为主,而医生以研究生为主。二者不仅仅在学习时间和知识量有所差别,更主要的是医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导师会对其科研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当医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而在护士在专科或本科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该项能力的培养几乎为空白。科研能力对护士临床工作具有指导的意义和价值,因为需要采取成立科研管理小组,对护士的科研能力进行培训。在科研小组成员的组成上,由4名副主任护师组长,按着每名组长负责2~3名护士的比例,分别成了4个科研小组。各小组共同探讨科研工作的计划[13-14]。当计划制定完成后,组长定时检查组员科研工作的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即时加以纠正。
1.3 观察标准
实施分组管理前后,分别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和护士科研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在无菌器械包缺陷方面,主要包括包缺物品、包装装掉帖、外包装松散和湿包等;在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方面,选择手术室等科室3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种,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15];在对管理模式的体会方面,结果分为好、较好和一般3种,总满意率为前两者之和[11];在科研能力方面,分为具有科研工作思路和开展科研工作情况两个方面,每项均包括良好、中和差3个等级,良好率为前2项之和[1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分组管理前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比较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消毒供应室无菌器械包的缺陷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M管理模式前后,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调查结果在满意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护士科研能力调查结果
在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在具有科研工作思路和开展科研工作情况两方面的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以往消毒供应室采取的管理方法以护士长管理为主,近年来,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工作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使这种管理方法的瓶颈凸显。采取分组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如根据消毒供应室具体的工作需求,分为质控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业务学习管理小组和科研管理小组4个小组。每组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17]。
在分组式管理模式实际的应用效果方面,如以本次管理实践为例,分别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管理模式的体会和护士科研能力4方面进行比较,采取分组式管理后,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如在无菌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方面,在未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前,缺陷发生率为1.13%。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后,缺陷率降低为0.07%,进一步为其他科室***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保障;在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前后,满意度分别为72.97%和97.30%,有效树立了消毒供应室良好的服务形象。另外护士普遍反应对分组式管理模式为护士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管理和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可见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分组式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其他医院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香娥.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446.
[2] 惠玲.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4):111,113.
[3] 陈碧红.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214-216.
[4] 马丽明.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及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69-170.
[5] 冉秀云.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吉林医学,2013,34(11):2164-2165.
[6] 徐艳梅.基层医院供应室人员个性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35.
[7] 陈红.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全科护理,2011,9(2):537-538.
[8] 素珍.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6):113-114.
[9] 李秋玲.试析消毒供应室潜在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20-121.
[10] 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11] 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36):130-131.
[12] 沈秀珍.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19):100-101.
[13] 曾月莲.县级医院供应室开展科研的现状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33-34.
[14] 杨红叶.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科,2008,3(1):121-123.
[15] 王香莲.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问题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6):182-183.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9)
【中***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92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无明显症状,而进展至晚期后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其起病急、变化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严密观察、及时诊断、积极***、精心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有着重要意义[1]。护士作为临床接触患者最紧密的医务人员,其在该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但该病病情变化快,护理内容繁多,这对护士护理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思维导***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形思维工具,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巴赞(Tony Buzan)首先提出[2]。它运用***文并重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大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为了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我科将思维导***运用于该病的护理培训及临床实践中,效果令人满意。
1思维导***的原理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思维的自然方式之一[3],每种进入大脑的资料,譬如文字、数字、颜色、形状、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每一个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节点又能成为另一个思考中心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呈现立体放射状结构。而思维导***就是将这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其利用***文并重的技巧,把各个思考节点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表现出来,把思考关键词与***像、颜色等建立链接,方便理解、记忆及解决思考中的问题。
2思维导***的设计
***1
***2
我科设计的思维导***由中心关键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散该病四大常规护理方面。每个护理方面继续细化分级为该方面的护理要点,并继续延生出隶属于上级分支的护理内容。我们根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结合以往护理工作的经验,并通过数据库查找文献综合国内同行理念,运用思维导***软件mindjet 11进行设计绘***(***1、***2)。
3思维导***的运用
我们将设计好的思维导***打印塑封,在护士专科培训中分发于各个护士。向其介绍思维导***相关知识后,参照该思维导***详细讲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所有关键环节。同时,进行专科护理操作以及急救技术的演示和训练,包括心电监护、吸痰、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三腔二囊管置管等。使思维导***成为护士护理思维训练培养的载体,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以此为指引,全面评估分析患者病情,针对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明确护理工作的重点,并制定周密有效的护理计划。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思路,提高护理质量。并定期由护士长或质控组长利用思维导***考核本科护士对该病的护理思路,并对照护理观察记录单及院内护理标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评分。最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4运用效果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重症,该病病情急,变化快,护理涉及内容繁多,对护士护理工作不仅要求熟练过硬的技术,更要求有周密完善的护理思路。因此,培训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代价。面对科内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不同年资护士护理水平不齐的现状,应用思维导***发散性的思维模式[4],将繁多的内容利用思维的关键点进行梳理压缩,去芜存菁,保留节点,不仅加速了记忆,而且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对护士理清该病护理思路,快速全面掌握护理内容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通过以该病为例,使护士掌握并熟练运用思维导***这个工具,举一反三的自觉应用于平时其他疾病的护理工作,在提高了护士个体护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我科自应用思维导***培训以来,年轻护士成长迅速,把握护理工作的重点与方向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莫焱,刘彦,李建英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1.24(2):819-820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0)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即将结束。为自己能有很大的进步深深感谢我所在体外循环团队以及手术室全体同仁和老师。特别要感谢我敬爱的主任和x老师。
1、遵守各项操作的流程和工作制度,认真仔细完成每台手术的体外辅机工作从物品的准备到机器的装置。严谨工作,以患者的手术需要和医生的手术习惯为重,克服困难保证转机的顺利和安全。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化体外循环和心外科的专业学习不时总结不时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进步有目标有计划,用的学习心态来完成。
3、完成了局部手术的体外主机工作,主任和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这近60台手术的主机锻炼中,笔记每一次的收获和启发,严格剖析自身存在有利于专业要求的习惯和思维不足,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心学习才干逐步完善自己不论是心外科、麻醉科还是体外循环自己的同事,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好的习惯和工作品质,对待病人、对待专业、对待遇到问题都有过不同的处置方法,做个有心人,会思考会比较,才会进步。
5、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主任身边工作学习的心灵收获,主任转机时的严谨,细节决定成败。巡视各台手术时发现不足的眼力和速度,遇到手术困顿时主任诊断原因的准确和处理到位,这些的每一次经过都使我深受感动和震撼,因而激励我一定要让自己养成最慎密的工作态度,主任话不多但身教重于言教。
再次分拣收获和缺乏就像整理自己启程的行囊,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生长经历。为新的征途带来智慧和航标。
骨科护士工作总结2
今年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进一步强化“三好一满意”活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护理计划,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坚持查对制度,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或2次,并有记录。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危重病人重点交接,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接受每月护理部、感控科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重视检查结果。根据科室制定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每月工作小结,根据出现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以利于总结经验,便于次月更好开展工作。
每月召开科室护士会议,传达护理部会议精神,按要求进行学习,按时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护士长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100%,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程度的满足。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每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业务培训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培训率达100%,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并鼓励年轻护士自学,一年来,年轻护士全部参加了成教考试,以提高专业知识。科室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了穿脱隔离衣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全科护士经过平时认真主动的练习,考核时动作利落规范,操作熟练,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得到了监考老师的好评。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每月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五、加强了科室院内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每日对***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两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每半年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并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湿扫。
***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手术室严格执行了院染管理要求,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灭菌物品、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的监测,无菌包内化学指示剂合格,建立了消毒物品监测记录本,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定期定点监测。
骨科护士工作总结3
20XX年,我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尽职尽责,搞好护理工作。
俗话说:“三分***,七分护理”,经过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大方,用语文明规范,态度和蔼,礼貌待患。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千方百计减少病人的痛苦,安安全全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职工家属,还是地方患者,我都坚持视病人如亲人,做到态度好、话语亲、动作柔,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关于病情的咨询,以及家庭***、保健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没有发生一起与病人的言语冲突,没有发生一起因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1)
消化内镜室是从事消化系统内窥镜检查及***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1]。消化内镜室的护士工作专业性强,不但仪器清洗消毒保养责任重大,而且护理工作贯穿检查的全过程,且有别于一般的临床护理。消化内镜室的护理人员的培训、带教是保障消化内科业务不断壮大的根本。为了消化科护士尽快掌握内窥镜室专科理论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能的消化内科护士,我科自2008年起对消化科护士采取有计划、有目的、规范化的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消化内科35岁以下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有护理基础知识、消化内科基本专业知识、护理基本技能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培训。
1.2 方法
1.2.1带教老师的选择 护士安排到消化内镜室的时间不等,一般为2~3个月,时间短,带教任务重,专科带教老师在做好日常繁重工作的同时,还要能够带出高素质的专科护士来,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是热爱本职工作,热心带教,精通消化内科护理及内镜室护理业务,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有奉献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护理人员。
1.2.2带教任务的制定 培养熟练掌握内窥镜的清洗,消毒、维护及保养工作、熟练掌握消化内镜相关检查***及护理配合工作、掌握消化内镜室常见急诊及并发症的处理的护理人员。
1.2.3设定目标 直接目标:能胜任消化内镜室的日常护理岗位工作。间接目标:提高消化内科护士对内窥镜检查的认知度,培养集临床、教学、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消化内科护理后备人才。
1.2.4带教实施方法
1.2.4.1熟悉环境 包括消化内镜室的布局和配置;临床常用内镜的选择;内镜室的相关规章制度;每日内镜检查及***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本内镜室在本院及周边的影响及相关信息传递。
1.2.4.2思想带教 全面而正确理解内镜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科学性,培养护士"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态度和职业自豪感。
1.2.4.3业务带教
1.2.4.3.1消化内镜及相关配件的清洗消毒及防治交叉感染知识的学习:内镜是一种深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如果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将导致医源性感染,内镜使用前后彻底的清洗及消毒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2],所以认真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落实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是每个内镜室护士都应该必须做到的。
1.2.4.3.2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内镜室是为患者提供特殊检查、***、手术的特殊场所,医护人员经常会产生伦理困境,甚至发生复杂的法律问题。在护理活动中还普遍存在着法律知识淡薄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潜在的法律问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在患者内镜检查前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是患者的法定权利,告知是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3],我们的告知义务与患者的知情权在医患关系中是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地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1.2.4.3.3与内镜有关的消化科专业知识及内镜检查***并发症的处理 电子内镜检查不仅仅是一项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作出诊断,为后续的诊疗行为提供依据。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和医生一起观察和诊断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如对消化道的解剖知识的学习、常规操作及对疾病的认知等等。同时严密注意观察病情,以防并发症的出现,并备好应急预案,如内镜室设备应急预案,内镜检查中发生急诊或并发症的急救预案。
1.2.4.3.4与患者及及医师的交流技巧 护士的交流技巧很重要,实际工作中许多纠纷发生在护患沟通障碍和沟通技巧的欠缺。在检查前中后与患者的交流和与医生的交流要让患者有信任感、归属感和安全感。诊疗工作的效率和检查***的效果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是否和谐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加强与内镜室医生的良好沟通及配合尤为重要。
1.2.4.3.5风险教育、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 内镜室存在许多风险及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不利因素,因此,必须做好内镜室护士的风险教育、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医护人员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而且可以避免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1.2.4.3.6内镜室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求内镜室的护士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内镜室的很多工作是护士个人单独完成,所以职业道德修养 ,尤其是慎独精神格外重要。
1.2.4.3.7消化内镜室工作的统筹安排 内镜室的工作很繁琐,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敏捷,态度真诚,各项工作有有条不紊并且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要求护士必须要灵活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
1.2.4.3.8健康教育的意义 内镜检查前、中、后的健康教育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切实做好每个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优质服务的基本内容。
1.2.4.4分析测评带教效果 带教过程包括样板、协同、观察、纠正和强化等步骤。在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带教老师的工作样板下,护士协同带教老师一起配合医生工作,通过带教老师和医生的共同观察、纠正在协同工作中护士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找出现有工作能力和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具备的能力之间的差别,在下一步协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
1.2.4.5确认并强化带教差距 在强化带教的过程中,带教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一些,有些能力差距的原因并非被带教护士的原因,而是与带教老师或是内镜室的客观因素引起,应该予以排除或改进,让带教老师和被带教护士在目标下共同成长进步。
1.2.4.6评价带教效果 带教老师要对带教的护士适时进行考评,并客观、真实地将护士的考评情况汇报给护士长,每个被带教护士对带教老师也要进行综合考评,由护士长经过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准确的消化内镜室带教需求及效果,并进行总结、指导和规划从而保证带教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延续性[4]。
2 结果
通过这种有计划、有目的、规范化培训,加强了消化内科全体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窥镜室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对消化内窥镜检查及***知识的认知度,培养了一批随时能胜任消化内镜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实现了消化内科护理工作高绩效的目的,获取了消化内镜室的护理人员可持续竞争优势。同时也涌现出一批集临床、教学、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消化内科护理后备人才,战略性构建规划了消化科护理人力资源。
3 体会
严格控制了院内感染,提升了医护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消化内镜室服务及诊查效率,并且通过带教老师和学员的不断的总结和创新,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显著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基于我院内镜室这种带教方法的实施有其先进性和实效性,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Mulder C J J, Jacobs M A J M, Leicester R J, et al.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a digestive disease endoscopy unit: Report of the World Endoscopy Organization[J]. Digestive Endoscopy, 2013.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消化内科护士工作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