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工作计划范文1
工作重心:展开摸底行动,了解掌握整个公司的基本状况:包括人事人员情况,技术力量、能力与水平;营运状态;经营方向与思路;发展策略,企业文化。
新的工作场所、新的上司、新的员工和新的这些新环境对任何人来说不可不是一个挑战。快速适应是一种能力也是作为经理人的一种要求,了解自己直接领导的员工,清楚他们的能力、优点和缺点,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才能快速地适应新环境,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充满自信地面对挑战,才能有效展开沟通,制定工作方案,改进策略。
识人,用人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识人是为了用人,用人重在赏人,懂得欣赏人才的优点,运用人的长处,发挥认得长处,挖掘人的潜能。只有对人才充分了解,才能有效有法地使用人才。只有详细了解公司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才能实施卓有成效的管理监控措施,如此,才能确保公司日常运作有序高效,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熟悉环境,人事人员摸底行动
1.1查看人事档案,了解公司中高层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基本情况。
1.2走访各部门,观察各部门工作现状;从人员的工作情况、生产现场、办公场所来体味各部门的管理水平;现场状况、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效率,最能折射出该部门领导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1.3召开座谈会:一对一的单独会谈。会谈内容主要是会谈对象的工作经历与经验,个人的能力擅长,对公司现状,对公司文化和运作的意见,是否有建设性的想法;对其部门的现状是否能看到不足,是否有好的改善措施与设想,对自己部门工作是否有长远规划。 1.4非正式接触: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非正式接触交流,考察各部门领导的沟通能力,和其他潜在能力,增进个人情感交流,有利于取得工作上的支持与配合。
通过上面四种方式了解各部门领导的个人能力,个性特征,从而掌握公司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考究是否与现在经营运作需求相适应,能否满足公司现在及未来的经营发展需要,以便以后向总经理提出人力资源策略性意见,便于以后工作开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日常事物务中有区别地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
2.了解公司营运和生产运作流程与程序、流程与程序。
2.1查看公司运作程序文件和ISO体系文件:了解公司的体系建立的情况,运作程序规范程度;文件的规范与完善与否,透露出公司的管理水平,反映公司运作是否有序,一个杂乱无章的公司是肯等没有完备的有条理的程序文件的。程序文件是公司日常运作,事物处理的法律依据。拥有比较规范完整的程序文件并如是执行,是企业走向规范发展的第一步,是公司可持续经营的基石。
2.2实地调查程序文件,ISO体系文件执行情况,实际运作与文件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说的和做得风马牛不相及。不相符的程度,或切实执行的程度。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策略依据。
3.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技术积累与技术力量情况:
3.1主要了解现在的研发团队的人力资源情况,工作经验情况,产品研发发展历史。 3.2查看工程工艺文件的编制情况。工艺指导性文件的规范程度,可操作性,实用性。过程控制文件的规范齐备程度、实施的有效性、可执行性。
4.了解公司产品的客户和销售市场分布,把握公司经营走向。主要通过与总经理和销售人员的交流,查看接受的订单情况来获悉。为以后公司制定市场策略,经营方向,战略布局提供策略意见。
第二周计划
工作重心:进入生产现场细心观察,调查了解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控制状况。把握需要改善提高的薄弱环节。寻找与外企、同行一流企业的差距,与规范化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的差距。
1.身临问题发生的现场,考究生产运作中发生的问题。 2.车间生产状况摸底:
2.1查看以往的生产报表记录,了解日产量、生产力、人均产出率、合格率、生产能力,年度月度产出等生产情况;
2.2生产车间观察:现场劳动纪律,员工工作效率,半制品,物料临时性存放搬运的措施与方式,车间布局的合理性和便捷性与否,了解现场6S管理与看板管理,文化墙的建设情况。
2.3细心观察员工的操作,调查员工的质量意思。甚至可以“放苍蝇(”不良品放流水线),观察员工的反映便知一二。
2.4过程控制的了解:员工作业是如何进行指导的,有无标准化作业,过程工艺有无标准,过程控制有无标准,过程有无可靠性控制方法和手段。关键岗位管理如何,关键工序控制怎样。
2.5生产异常现场处理的了解。时候有异常快速处理机制,有快速处理团队。 2.6生产设备配备情况,配备的数量与精度,设备维护保养执行得如何,有无有效的点检制度并执行,有无TPM的培训,操作的安全性,有无规范的操作规程并执行到为。工装夹具配备如何,工装是否有质量保证能力,离精益生产的防错功能工装有多大差距。
3.产品质量管理摸底
3.1查看以往和现在的质量报表,了解质量问题集中出现的情况和车间生产的质量表现,查看报废率,不良率,一次合格率水平。
3.2实验室装备情况了解:安规测试、常规测试、工况测试、特性测试、环保检测等需要的设备配备如何
3.3产品与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情况:零件检测控制方法和手段,产品出厂前主要经过了那些检测,实施了那些检测和控制手段。
3.4计量器具与检测设备的管理情况:检测工具与设备管理制度,有无定期校验与鉴定管理,能否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3.5有无致力改善和提高生产过程质量输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无有效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稽核制度并执行落实。产品的首检,巡检、终检有无实质性起到作用。
4.物流供应系统管理摸底
4.1了解订单执行整个过程,寻找定单执行的过程障碍。
4.2了解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计划与进度的吻合程度。计划和进度变更的频度及根由。
4.3了解采购管理:目前采购的前置期,现有采购***策与方式;采购的应急能力;供应商的分布,供应商供应能力与水平;供应商配合合作程度;采购作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4了解仓储管理:目前库存***策,仓储数据的可靠性,物料查找的便利性;仓储与车间生产的供货方式,配合力度;呆滞物料处理措施;
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质量产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主要依靠行之有效的工程工艺技术,执行到位的环环相扣的监控程序作保证。同时涉及到源头的输入控制,源头控制主要分两块:其一是公司内部产品生产源头,就是产品的研发,产品是否有可靠的质量设计,产品结构与功能除了能满足客户要求外,能否适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工艺能力,能否满足生产上质和量稳定输出要求。这需要通过有效的试制验证。许多民营企业常出现的毛病就是试产验证只是走过程,没有实质性起到生产质量稳定性的预防保证作用,甚至有的产品刚研制出来,便要匆匆投产,应急订单。这其中可能有诸多因素,我想不可排除之一的因素是开发的速度,没有展开开发的同步工程技术管理。其二,是原材料供应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管控。常见一些采购与IQC老抱怨供应商这也不是那也不如意,仿佛天底下就没好的供应商。我们应当反思的是:当初供应商选择与评估的是否做到位,还是公司的供应商***策与策略有问题,这才解决这个源头控制的根本。
因此,我认为建立“靠制度管人,靠程序办事”的运行机制,是公司规范运作的基础。
第三周计划:
工作重心:制定改进方案书,争取公司主要领导层的达成共识;未能达成共识的制定培训方案。
1.通过对公司情况的了解,编制改进方案书:
2.改进方案书呈报总经理:与总经理沟通,在改进方案与措施上取得一致意见的制定实施计划。实施改进需要的支持与保证需求。考虑可能面临的障碍。
3.与个部门领导探讨改进措施:通过单独的一对一的方式,征询直接下属对其部门及公司改进意见。没有建设性意见,鼓励其思考,并确定再次会谈的时间。对有个人观点的,并与改善方案书相同或异曲同工的,进步探讨可能遭遇的障碍与阻力。
4.制定培训大纲与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主要是针对现状培训大纲主要是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教材和涉及改善方案中的内容一些教材。
第四周计划:
工作重心:确定改善方案与管理目标。
1.组织召开首次正式工作会议:通过单独沟通工作的铺垫,组织召开与直辖各部门的领导会议,邀请总经理参与,会议主要宣导本人的管理风格,管理思想,工作思路。进行工作方法上的工作沟通。会议要求各部门会后提交自己的工作思路,管理思想,改善建意与措施。
2.收集各部部门(中高管理层)改善意见书:让管理层的认识到这是公司的要求,非我这新来者个人要求,避免改善方案形成孤立的局面,有利于消除一定程度上障碍与阻力。 3.公布改进方案: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书收集完后,召开管理扩大会议(含一线管理人员,文员等),以公司的
第五周计划:
工作重心:实施培训,达成管理共识,思想共识。
1.培训前思想动员会议:培训的目的与完成培训基本要求。 2.选定培训方式:根据公司生产任务情况,选择培训方式
2.1分部门轮换式培训:不利于各部们的培训交流与沟通,但有利于处理各部门日常事物,保持生产正常运作。适用于生产忙季。
2.2集中封闭式:有利于部门管理者之间交流与沟通,便于形成管理共识,统一管理思想。适用于生产淡季。
3.跟踪和收集培训心得:要求参与培训人员必须提交学习心得,与实践方案。
第六周计划:
工作重心:组织变革小组,制定变革方案并展开管理变革,
1. 融入日常管理,坦诚胸怀,与直接下属建立信任,管理平稳过渡。
2. 观察调研,选定合适人才,组织成立变革小组:变革小组成员要求选用,富有工作激情,改善意思强烈的人员,并有方案涉及的部门之负责人。
3. 制定变革小组行动方案与进度甘特***,并落实实施。 第七周计划:
工作重心:推动变革小组的工作,展开具体措施,并跟进结果,检讨并修正推进行动。 1. 跟进变革的措施,解决生产运作中的障碍,确保生产运作顺畅有序。 2. 每天进行变革小组工作小结。
3. 建立生产质量问题日清制度:对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每日主要问题进行当日处理,制定改善措施并落实跟进。
第八周计划:
工作重心:制定并实施基础人员精益思想培训,推动全员改善行动,建立全员提议案制度。
1. 组织制定一线员工精益生产培训计划:
2. 建立和推动全员提议案制度:根据议案执行后的成效设立奖励等级。刺激和激发全员改善的动力。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共青团无锡市十六届六 中全会和共青团锡山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工作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时期团队工作新特点、新规律,加强团的能力建设,突出育人主题,强化服务职能,带领广大青少年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实现教育“两个率先”目标中的生力***作用。
二、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寒假工作总结,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2、 团队学期工作总结交流。
3、 健全各项检查组织,恢复晨检。
4、 规范各支监督队伍。
5、 青少年教育讲座。
6、 锡蓉广播站恢复播音
三月份
1、 开展“学雷峰、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2、 “无锡市十佳才艺之星”报名工作。
3、 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
4、 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5、 参加“畅游无锡”春游综合实践活动。
四月份
1、 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去斗山祭扫******墓。
2、 组织学生参加“十佳才艺之星”比赛。
3、 举办青少年团校。
4、 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系列活动。
5、 组织发动学生参加第十七届金钥匙科技活动。
五月份
1、开展第15个“全国助残日”献爱心活动。
2、 举行初一少先队员离队及新团员入团仪式。
六月份
1、 举行“六﹒一”庆祝活动。
2、 作好中考义务服务工作。
七月份
1、 团队、学生会发出号召,引导学生认真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 暑期青少年体验夏令营活动。
团委
东北塘中学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3
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抓规范求创新,加强团队基础建设。
1、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通过选拔干部、选拔国旗班、招聘红领巾广播站、组建鼓号队、重建少先队队室等活动,逐步建立规范、体制的学校团队活动机制,培养团队员关注少先队组织的动向,积极的投入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并形成良好的组织归属感,从而使团队组织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2、重点加强团小组和中队建设:每月及时更换黑板报,规范班队课,保证专课专用,每月开展一次有仪式的主题团队会,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建立争章足迹园地。
3、继续抓好假日小队工作:能充分挖掘假日小队自主的优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
4、积极推进团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充分重视互联网在传播团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积极用好团队工作网络平台,提高时效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增加信息量。
二、充分利用各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
各中队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10·13”建队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对广大团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泛开展团队员光荣感教育,帮助团队员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团队章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团队组织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明确团队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团队的组织生活,引导团队员愿意为团队添光彩。12、9举行全校歌咏比赛,元旦举行手抄报比赛和游园活动,让团队员们在活动中学知识,明事理,练本领。
三、继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展形象”主题教育活动。
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队日活动,提高少先队员对“八荣八耻”这一社会注意荣辱观和民族精神时代内涵的认识,让民族精神和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进而激励队员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知荣辱——与你同行”假日小队要深入校园、家庭、乡村开展体验活动等,营造出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浓厚氛围,进一步展现新时期少先队员风貌。
四、运用快乐体验理念,深化团队品牌活动。
1、以“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为主题,继续开展“红领巾手拉手”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高低年级同学手拉手,营造平等、互助、友爱的和谐社会氛围。在活动中要注重双方情感的交流,发现对方的闪光点,让结对小伙伴感受社会的温暖,让手拉手小伙伴体会生活的艰辛,从而引导团队员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积极开展红领巾献爱心活动,运用少先队员将废物再创造的价值,积极筹措红领巾基金,为需要帮助的手拉手小伙伴送上队员的一份爱心。
3、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卫生的检查监督,提高红领巾督导岗值日质量,严格执行“四项评比”竞赛,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4、开展光荣升旗手活动。各中队要积极推荐有特长、为校为班争光的队员为“光荣升旗手”,让全体队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具体工作
九月:尊师长,懂礼仪
1、各中队进行入学常规训练。
2、总结暑假生活,举行开学典礼。
3、各中队制订新学期中队计划,调整中队组织。
4、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5、庆祝第24个教师节,出版专刊板报,号召全体队员制作“心意卡”,各中队召开“尊师献爱心”主题队会。
6、各中队以“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组织活动。
7、大队干部改选。
十月:爱祖国,爱家乡
1、“知荣辱树新风展形象”活动:庆祝国庆节,举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卡制作比赛。
2、大手拉小手活动:高年级队员对新生入队前教育。
3、组织学生秋游活动。
4、红领巾献爱心活动。
十一月:手拉手心连心
1、高低年级第二次“手拉手”活动。
2、中队观摩活动。
3、出版第三期板报。
4、“爱我学校,人人有责”校园卫生检查评比。
5、各中队围绕“感恩节”开展活动。
十二月:歌声与微笑
1、法制知识讲座。
2、举行12.9歌咏比赛。
3、文明礼仪大考验。
4、筹备元旦庆祝活动。
一月:乐游园喜收获
1、各中队开展迎接期末考试的团队会。
2、庆祝“元旦”活动:a、手抄报比赛。b、游园活动。c、出版专刊板报。
3、评选“优秀督导员”“优秀广播员”。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4
2.组织开展“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忠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主题活动
3.启动开展“上好最后一节团课”活动
4.启动第“天津市五四奖章”评选工作3月少先队1.“***精神伴我成长”红领巾志愿行活动
2.开展“植绿护绿志愿行”主题活动
3.落实队前教育工作,做好一年级预备队的少先队知识普及工作
4.启动“庆六一”少先队礼仪风采大赛活动共青团1.“***精神伴我成长”3.5志愿服务活动
2.开展“植绿护绿志愿行”主题活动
3.依托团校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完成团课及入团积极分子的入团前的团务知识的普及工作4月份少先队1.普及少先队礼仪规范(第一阶段),教育局结合区少工委进行蹲点督查,以抽查的形式督查局直学校队礼规范、队标标准、队歌会唱、队知识知晓及队课的落实
2.启动“天津市优秀少先队员”、“天津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天津市优秀少先队组织”评选工作,具体见文件共青团1.筹备“十八岁”成人礼活动,制定下发活动方案及监督落实工作
2.“十杰百佳”评选工作5月份少先队1.普及少先队礼仪规范(第二阶段),教育局结合区少工委进行蹲点督查,以抽查的形式督查街镇学校队礼规范、队标标准、队歌会唱、队知识知晓及队课的落实
2.初中少先队开展年满14周岁集体离队主题队日活动共青团1.开展“五四——我的青春从这里起航”主题团日活动集体入团示范活动
2.开展中、高考前心理减压讲座6月份少先队1.开展少先队礼仪风采大赛活动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5
一、加强***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团支书,更应加强***治理论学习,组织青年团员定期开展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版权所有增强青年职工和广大团员的使命感、大局意识、公德意识、组织意识和团队精神、创造精神。同时带领青年团员紧紧围绕***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行学习。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与时倶进开创进取,为促进车队建设和发展发挥好后备***的作用。
二、加大团支部工作力度搞好思想宣传工作
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做文明职工”活动中车队团支部配合车队班子结合车队实际情况加强单位软环境建设,弘扬正气,表扬车队的好人好事,树立典型,经车队班子研究决定于今年6月1日创办“笛声”报。环卫车队“笛声”报创办后引起很大反响,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
三、开展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
1、从今年年初起,我车队团员青年有组织的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车队团支部与邻近安顺社区结成扶困对子,定期走防困难户。安顺社区有一位年迈八旬的孤寡老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车队团支部了解情况后,组织团员定期到她家里打扫卫生并给她带去了水果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使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号召,参加为愿建希望小学献爱心捐款活动。全车队21名团员青年,共捐款110元。
3、在“八一”***期间,车队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自编自演了舞蹈“为了谁”版权所有参加社区组织的“***民共建”文艺晚会,受到了一至好评。
四、配合车队******领导作好防“***”工作
今年的四月份,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的传播,我们车队不是坐以待毕,而是积极应对,领导班子先后召开大、小会议10余次,制定紧急方案,成立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支部为配合******领导作好防“***”工作,组织青年团员们利用周六、日时间到队里给所有车库进行消毒。对外来人员严格登记,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到垃圾场为一线工人送去了口罩、手套、毛巾等防护用品。发现问题,跟踪调查,及时汇报,做到万无一失。由于我们抗“***”措施得当。赢得了区、局领导的好评。
五、配合工会工作慰问一线职工
今年夏天,天气较热。气温时常超过摄氏30度,一线作业的职工十分辛苦,车队团支部组织团员配合工作买来茶叶和白糖沏成糖茶,送到垃圾场为职工解署降温,得到一致称赞。
六、存在的问题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目标管理 团队建设
中***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30
Excellent Engineers Cultiv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eam Target Management Theory
CHENG Sha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g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ims to promote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who are in possession of stro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ui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ased on the setting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e meaning and basic idea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m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the team target 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s from five developmental stages. With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rebuilding of management models, undergraduates will receive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get overall promotion, which can benefits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target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带来明显的人才效应。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加强和改进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本文提出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团队建设中,通过建立一套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来实现“卓越计划”学生培养目标。
1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意义
(1)强化团队群体动力,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首先要立足于“团队”,这是群体动力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的核心体现。群体动力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①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团队与个体互动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在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产生极强的内驱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因此,该体系强化了团队群体动力,提升了“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
(2)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卓越工程师”三自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学生,面对“卓越”光环和标签给予他们的压力,容易随波逐流,逐渐偏离原预设轨道。团队目标管理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管理的一个创新模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目标管理,明确了团队和个人的任务,强调“以目标指挥行动”的管理思想,
实现由传统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管理中渗透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简称“三自”) 能力的培养。
(3)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卓越计划”实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旨在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在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社会适应性和发展前景。“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其基本理念就是集合每个团队成员的思维观念、知识技能、智慧经验等,互帮互学。该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卓越计划”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缩短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
2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从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一群人,②可以看出,团队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塔克曼和詹森的模型中,团队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调整阶段。③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可以概括为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目标评估。④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遵循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发展理论,在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将目标管理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始终,构建了“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见***1)。
***1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
3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目的是为了发挥其1+1>2的团队效应,下面将从团队建设的五个发展阶段来探讨实现班级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形成阶段:把握角色特点,科学组建团队。形成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作为团队建构的发动者,要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等方面作出严格要求。首要的前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如自我陈述法、小组情景模拟法等,逐一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特点,建立相应的人才库,为组建团队做好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组建成(6~8人)的团队,团队成员的构成类型选择技能互补型,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合作性的团体里。
(2)震荡阶段:加强管理沟通,解决团队内部冲突。震荡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团队会遭遇到来自内部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高校学生管理者一方面要在团队内部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强化感情交流,协调团队成员间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有效解决团队内部冲突,帮助团队成功度过震荡阶段。
(3)规范阶段:制定团队目标,细化团队特征。在规范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明确团队目标来巩固团队建设。首先通过团体训练、小组交流、个人陈述等方式,帮助团队成员细化个人目标,并在共同的交流分享中,指导学生完成可行性与现实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制定本团队的发展目标。
(4)执行阶段:及时跟踪反馈,强化评价指导。在执行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可通过对目标实施过程进行追踪及反馈,确保团队目标管理的全面落实和学生个人目标的良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推行团队工作周点评制,每周定期召开班级短会,汇报与点评各团队一周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该制度既可强化团队工作的计划性,还可以形成团队间良性竞争,促进团队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5)调整阶段:总结经验,修正提高目标。团队运行到一定阶段,完成了自身的目标后,就进入了团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调整期。在调整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定期检验团队目标成果,考核管理绩效。当团队完成自身目标后,引导团队总结经验,修正提高团队目标,从目标制定、实施到考评,实现下一个动态循环上升过程。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需要看到并非每位学生都有融入团队发挥潜力和自我管理的需要,不能过分乐观估计学生的动机。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与团队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活动机制,保障团队有序、高效运作。
综上所述, “卓越计划”背景下班级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而在学生管理中推行的一种新的人才组织模式,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可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有针对性地提高“卓越工程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注释
① 邢戈,顶兆礼.借助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② 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4.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创新型社会,越来越重视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作为主要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的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创新水平、甚至是综合实力。而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则要受到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纷纷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来贡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科研团队的绩效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充分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
“团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风行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关于“团队”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乔恩•R•卡曾巴赫把团队定义为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高校科研团队也是就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团队,它是指在高等学校中由有着共同的愿景、技能互补、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并且拥有团队精神的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组建是学校为了培育和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以培养高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最终目的的。
2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2.1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例如湖南大学的汽车整车技术研究团队就是以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
2.2研究方向多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由于受到自身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
2.3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本校内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科研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2.4高校科研团队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国内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或者骨干,并且有3-5名核心成员,他们有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得科研团队成员间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3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团队健康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指导、考核、奖励和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记录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部分。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就是设定科研团队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通过目标设计来界定科研绩效,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来说的话绩效计划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全员参与和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每一个科研人员的个人目标和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并把科研团队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并由全体科研团队成员进行相互的敦促。3.2绩效计划的实施
高校科研团队在制定绩效计划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对绩效计划进行实施,科研团队的绩效计划其实质就是科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科研计划这是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高校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承担的各类资助项目等进行设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研计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应该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更,以使绩效计划能够趋于完善。
3.3绩效考核
(1)明确考核主体和客体。在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时,仅仅是对团队中的单个成员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团队总体层面的考核,或者仅仅重视团队的绩效而忽视团队成员中成员间的差别。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又要考虑作为个体的团队成员的绩效。
(2)明确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要明确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力求全面、量化、操作性强。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高校科技工作中发现,要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其中有五大重要指标必须进行考核,它们分别是: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高校科研团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来对科研团队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4)确定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应该以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为基础,根据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来确定考核时间,也就是每完成一个科研阶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进行月度或者季度考核,记录科研团队和团队成员进行考核的所有信息,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与考核,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3.4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并不代表绩效管理的终结,它还必须对团队成员绩效情况、考核结果反馈改科研团队成员,使得被考核者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并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与科研规划,从而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效率。
一般来说绩效反馈有助于被考核者提高工作技能和改进工作绩效,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完成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以后,绩效管理工作也还需要继续,因为这个时候绩效管理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运用,考核好的成员与考核不好的成员如果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整个绩效考核都是失败的,因此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
一方面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方案,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得到强化的作用,奖励考核成绩好的团队成员,处罚考核成绩差的成员;另一方面要根据考核的结果重新制定科研团队成员的发展计划和科研计划,甚至可以重新考虑科研团队成员的人选。
总之,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但是高校科研团队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在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全盘的运用与企业中对工作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办法,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更加注重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注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尚水利.团队精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8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创新型社会,越来越重视国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作为主要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的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创新水平、甚至是综合实力。而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则要受到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因此不少高校纷纷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来贡献。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科研团队的绩效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充分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
“团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管理风行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关于“团队”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乔恩•r•卡曾巴赫把团队定义为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高校科研团队也是就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团队,它是指在高等学校中由有着共同的愿景、技能互补、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并且拥有团队精神的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群体。一般来说,科研团队的组建是学校为了培育和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吸引人才、凝聚人才,以培养高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工作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最终目的的。
2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2.1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重点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例如湖南大学的汽车整车技术研究团队就是以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
2.2研究方向多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由于受到自身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
2.3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我国高校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本校内的科研人员组成的,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科研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2.4高校科研团队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都是以国内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或者骨干,并且有3-5名核心成员,他们有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得科研团队成员间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3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提升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水平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团队健康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指导、考核、奖励和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团队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记录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及合理运用等内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部分。
3.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就是设定科研团队的目标和工作计划,通过目标设计来界定科研绩效,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来说的话绩效计划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全员参与和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将每一个科研人员的个人目标和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科研团队的总体目标,并把科研团队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并由全体科研团队成员进行相互的敦促。
3.2绩效计划的实施
高校科研团队在制定绩效计划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对绩效计划进行实施,科研团队的绩效计划其实质就是科研计划,如何制定和实施科研计划这是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高校科研团队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承担的各类资助项目等进行设计,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研计划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应该随着科研工作的开展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更,以使绩效计划能够趋于完善。
3.3绩效考核
(1)明确考核主体和客体。在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时,仅仅是对团队中的单个成员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团队总体层面的考核,或者仅仅重视团队的绩效而忽视团队成员中成员间的差别。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又要考虑作为个体的团队成员的绩效。
(2)明确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要明确科研团队绩效考核的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力求全面、量化、操作性强。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工作高校科技工作中发现,要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其中有五大重要指标必须进行考核,它们分别是: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高校科研团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来对科研团队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4)确定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时间。一般来说,对于高校科研团队进行考核应该以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为基础,根据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周期来确定考核时间,也就是每完成一个科研阶段进行一次考核。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进行月度或者季度考核,记录科研团队和团队成员进行考核的所有信息,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与考核,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3.4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完成以后并不代表绩效管理的终结,它还必须对团队成员绩效情况、考核结果反馈改科研团队成员,使得被考核者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与改进的地方,并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与科研规划,从而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效率。
一般来说绩效反馈有助于被考核者提高工作技能和改进工作绩效,也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完成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以后,绩效管理工作也还需要继续,因为这个时候绩效管理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运用,考核好的成员与考核不好的成员如果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话,那么整个绩效考核都是失败的,因此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应用。
一方面要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方案,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得到强化的作用,奖励考核成绩好的团队成员,处罚考核成绩差的成员;另一方面要根据考核的结果重新制定科研团队成员的发展计划和科研计划,甚至可以重新考虑科研团队成员的人选。
总之,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意义重大,但是高校科研团队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在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全盘的运用与企业中对工作团队进行绩效管理的办法,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更加注重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注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尚水利.团队精神[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团队工作计划范文9
团队目标:每个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组织成员导航,使每个人都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团队也就失去了价值。
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人定计划,有人实施,有人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去工作,还有人去监督团队工作的进展,评价团队最终的贡献,不同的人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定位:团队定位包含二层意思:一是任务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谁负责。二是团队成员个体的定位,就是每个成员在任务中扮演什么角色。
权限:整个团队在组织中拥有的财务决定权、人事决定权、信息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