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士论文篇(1)
为了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包括肿瘤护理在内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护理的专科化是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3}。提升肿瘤专科的护理水平,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及配套措施来培训放疗科护士。而作为肿瘤放疗科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同的疾病所需要的护理是不相同的,为了给这种患有专科性很强的疾病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护士应该具有系统化的专科疾病理论和操作技能,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以期取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
1一般资料:2011年7月来,我院开始对放疗科100余名护士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
1.1熟悉放疗知识:放射源的辐射种类,放射源的基本照射方式,放疗种类,放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放射性的生物效应,放疗技术,常规分割放疗,超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X(r)刀立体定向放疗,粒子刀,重粒子***近距离放疗,热疗联合放疗。
1.2熟悉常用的放疗设备:X线***机和60Co远距离***机加速器,模拟定位机近距离后装***机,放疗计划系统,放疗计划及设计,***及固定技术,放疗防护,放疗配合。
1.3掌握放疗护理:鼻咽癌放疗知识及护理常规,颅内放疗知识及护理常规,口腔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喉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肺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食管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恶性淋巴瘤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纵膈肿瘤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宫颈癌放疗的知识和护理常规。
1.4掌握肿瘤并发症及护理:皮肤放疗性反应与损伤,口腔放射反应与损伤,食管放射反应与损伤,胃肠系统放射反应与损伤,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免***功能抑制。
另外包括护理肿瘤另外包括肿瘤护理理论,护理基本操作,护理法律,人文知识,教学科研及护理管理,临床实践培训肿瘤学基本知识,肿瘤护理概述,;肿瘤化疗护理,肿瘤外科护理,肿瘤心理护理,肿瘤康复护理等。课程要求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同步,采取集体授课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和口试考核。‘
1.5护理操作。操作培训包括PICC穿刺及维护、输液泵使用、呼吸机、除颤监护仪使用、心肺复苏、动静脉灌注,心电监护仪使用,血气分析,吸痰,气管切开套管护理,放射性皮炎换药,鼻腔冲洗等。
2培训形式
包括专题讲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示范操作、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专科进修、论文撰写等。外出进修学习以本专科为主,辅以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技能、知识,以熟悉和掌握本学科疾病知识、专科诊疗护理技术等
3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要求培训对象达到:3.1熟悉肿瘤学基本理论知识,3.2熟练掌握肿瘤患者护理技术,3.3熟练掌握肿瘤放疗科护理知识,掌握各系统肿瘤患者护理要点,3.4掌握肿瘤急诊、急救技能;3.5熟练掌握临床常用50项操作,3.6具备一定的护理科研及教学能力。
2 讨论
国外的专科护理开展较早,发展快,据悉,美国已经在200多个专科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这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医疗机构、社区保健、家庭护理以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国外确定的主要专科护理中就包括肿瘤护理和癌症疼痛护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专业在教育、实践、管理、科研等层面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我国专科护理水平相对落后,护理教育阶段理论架构上的不完整,造成护士专业知识不系统,护理教育培训不完善,护士学习新知、新技术的机会较少,以及护理管理者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不够,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4}。两年来,我们通过对放疗科护士培训,探讨放疗科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使放疗科护士尽快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及现代护理的需要,强调高素质的放疗科护士,实现对护理质量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志晶,夏海鸥,徐筱萍,等.建立上海市护理人员分级和能力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581.
2孟萌,姜安丽 临床护理专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护理研究,2007,21 (3)571-574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2)
随机抽取自贡市5所医院肿瘤科护士进行了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现状不乐观。本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平均分(107.1±24.1)分,中等率占50.5%,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李武平[6]调查有50%的护士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后果严重性的结果相似。可见肿瘤拉护士和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2 影响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分析
2.1现有大、中专的护理教材中缺乏系统的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有调查显示,临床实习前护生对化疗药物外渗造成最严重后果,回答正确者仅有19.6%[7],提示临床实习前的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知之较少。
2.2随着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抗肿瘤药品更新换代快,抗肿瘤新药在临床的应用极其广泛,对肿瘤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有69.35%的护士急需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8]。
2.3缺乏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此次调查发现,85%以上的护士未参加过系统、全面的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培训。目前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主要问题是在培训前缺乏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9]。
2.4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重视不够,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护理专科有糖尿病、iuc、造口等专科,而针对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刚起步。本次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均未参加专科资格认证培训,可见加强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非常重要。
3 对策
3.1 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本次被调查的210名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与verity[10]等调查发现英国伦敦地区只有27%的护士接受了应用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67%护士的化疗药物管理相关知识来自于临床实践的结果相似。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
3.2 增加专科学习时间
结果显示,每周专科学习时间1h以下者,与2-3h者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相差无几,而专科学习时间在4h以上者的得分明显高于2-3h者、1h者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希平[11]指出学习时间分配,直接影响学习主体的记忆过程。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是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前提条件,学习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肿瘤科护士学习专科理论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关注知识弱项、拓展专业理论深度
调查显示,肿瘤科护士对如何合理选择穿刺血管的掌握程度最好,这与我省一直以来不断强化护理操作培训密切相关。对化疗药物皮肤毒性分度标准的掌握最差,这可能与专科性强,肿瘤科护士在校学习、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内容中较少涉及化疗药物外渗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关。根据木桶理论认为通过“补短”,以提高整体水平,必须加强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知识的学习,提高全体肿瘤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张惠芹[3]等报道6例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后,由于未得到及时或适当处理,导致渗漏损伤更加严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肿瘤科护士具备有效防治化疗外渗的知识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强化肿瘤科护士有关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弱项专科培训刻不容缓。
3.4 开展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参加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可根据肿瘤科护士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在职学习方式,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讲授肿瘤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新理论、新技术,使专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知识的掌握,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肿瘤专科护士,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罗金凤,熊斌.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思考[j].家庭护士,2007,5(10):67—68.
[2]刘红丽,叶志华,职志威,等.肿瘤科护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6):117—118.
[3]张惠芹,邹本燕,袁秀红,等.化疗药物渗漏后溃疡阶段的伤口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3—1144.
[4]张敏,李武平.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4.21(4):45—47.
[5]langstein hn,duman h,seelig d,et al.retrospective gtudy of the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eutic extravasation injury[j]. plastic surgery,2002,49(4):369—374.
[6]李武平,张敏,钱皎月.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4.21(6):27—29.
[7]张敏,李武平,钱皎月.对临床实习前护生化疗知识掌握和需求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12):1373—1374.
[8]郭秀静,王玉琼.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9):2335—2336.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3)
本研究对北京市某二甲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二甲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34名。年龄:24~42岁,平均28.15岁。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调查。该量表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每项症状按1~5级评分,总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PEMS3.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国内常模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检验水准定为α=0.05,P
2 结果
本组调查共发出心理调查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分析标准:按全国常模结果,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可考虑筛查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总分超过160分:5份;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4份;因子超过2分:7份,其中2~3分:5份,3~4分:2份。总的阳性筛查率:41.2%。阳性项目大于75%的问题:忘性大(82.4%),做事必须反复检查(76.5%),这两题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容易烦恼和激动(76.5%),反映患者的情感上的敌对表现,见表1。
3 讨论
护士在工作中会面临着过高的工作压力,既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又会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肿瘤科护士,每天面对的大多是晚期肿瘤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肿瘤科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2]。
本组护士SCL -90 测评结果分值高于成人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一般人群。本研究症状自评量表的阳性筛查率达到41.2%,说明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不佳。肿瘤科护士在强迫和恐怖两项中得分明显高于成人常模。强迫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恐怖主要反映对孤独和公共场合的惧怕。目前化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认可,但是在***癌症的同时也对环境、患者和护士造成不利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在配制抗肿瘤药物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吞食3种途径而受到低剂量化疗药物的影响,具有致畸和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3]。在如此高压而又危险的工作环境中,本研究中的肿瘤科护士多数认为自己忘性大(82.4%),做事必须反复检查(76.5%),容易烦恼和激动(76.5%)。
肿瘤科护士除了要照顾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感受,还需要适当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大多数肿瘤科护士深感身心俱疲,内心充斥着恐惧和焦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导致身体应激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4]。
4 结论
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不佳,特别是在强迫症状群和自觉恐怖方面。她们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危险,因此更需要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关心,需要和谐的工作环境,需要有效的心理沟通和宣泄途径。这样既能保证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又能充分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园明.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25.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4)
2018年1月起该院在职肿瘤胸内科专业护士30名,年龄从21~45岁不等,均值年龄(38.6依2.7)岁。专科学历12名、本科学历18名。
1.2方法
1.2.1精细化分层管理
结合护理人员的能力、资质、职称与学历,对护理人员做层级确定,将其分成院执行护士、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与助理护士曰其中护理组长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可以在循证医学的思想指导下解决肿瘤科病区的疑难护理问题,同时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曰责任护士要求可以熟练运用各类护理器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等,能精准且***地完成护理工作,***解决科室常见护理问题。定期结合评估结果不断改动层级划分,实现竞争上岗,对工作能力强、表现优异的护士予以奖励。
1.2.2疼痛管理培训
培训之前,组织麻醉科主任、护理部主任、肿瘤内科护士长以疼痛管理理念为出发点,制定疼痛管理培训的内容和方案。具体内容包括院非药物镇痛方法、肿瘤疼痛基础知识、癌痛管理知识、肿瘤疼痛的评估、对待肿瘤疼痛患者的安抚与交流技巧等。委派有癌痛管理经验和授课能力的专家作为授课教师,按照计划实施表,采用多媒体教授、操作演示和自由讨论等形式,对护士进行集中培训(科室护士安排在1周内完成培训,每周设置3节内容相同的培训课程,提倡护士利用工作日积极参加培训工作,时间可结合护士班次自行调整),并发放有关培训资料,加强其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
1.2.3培养肺部听诊技能
由胸部肿瘤专科医生采用视频、文稿等形式,向护士讲解肺部听诊部位、正常呼吸音与异常呼吸音的特点和区别,结合科室收治患者其疾病特点,重点对疾病常发生的并发症的呼吸音特点进行讲解曰于不定期给护士随机播放呼吸音的录音资料,加强学习。
1.2.4加强护士风险意识管理
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叶执业护士法曳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曳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对肿瘤胸内科常见、多发的护理风险应急处理程序、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考核评估,并请专业人士专题讲解护理纠纷案例,强化护士履行法定职责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断强化护士的责任感、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于组织安全法制教育活动院对科室常发生的差错事故,组织科室护士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到最后的整改措施,对媒体报道的有关案例摘选出来进行讨论,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盂定期开展护理操作示范、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榆建立常见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与专科护理流程,结合肿瘤胸内科工作实际,对多发、常见的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以及相关疾病应急预案,常用的基础操作告知程序等进行强化培训。
1.3评价内容
分别在2017年7要12月(培训前)及2018年1要6月(培训后)这两个时间段内选出肿瘤胸内科患者200例,比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于护理管理前后两组护士癌痛控制护理活动评分[3]院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活动问卷进行评价,包括疼痛评估、药物镇痛管理、非药物镇痛管理与***沟通和宣教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表现越好。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依s)表示,进行t检验曰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字2检验。
2结果
2.1对比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5%明显低于管理前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护理管理前后两组护士癌痛控制护理活动评分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5)
国际动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1200万,死亡790万,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预测2050年新病例达2700万,死亡1750万。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因此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识癌、治癌意识。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指出1/3癌症可以预防;1/3通过”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获得治愈;其余1/3亦可通过积极措施获得缓解和延长生命。
现实状况:
肿瘤科编制床位62张,实际住院病人130余人,每月仅输液就2500人次以上。长期以来,科室护士少,工作量大,护士整天忙于基础护理,缺少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很多病人不能正确对待此内疾病,不知道放化疗对***此内疾病的重要性,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时机。为此,肿瘤科积极响应医院创建国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大胆创新,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
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医疗活动中。肿瘤病人也非常需要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使病人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维护健康的行为,并能更好地运用科学的知识增强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推动肿瘤专科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建立一种我国肿瘤科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肿瘤科健康教育重要作用的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意义
体现并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社会满意度。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卫生***策,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落实护士的社会职责:护士的工作场所不限于医院,更应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及家庭。
探索一种新的护理服务岗位和模式。
3、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选拔条件
从事临床肿瘤护理工作5年以上;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语言交流能力;具有娴熟操作电脑的能力;吃苦耐劳,不斤斤计较,有上进心,具有强的查新知识的能力。
4、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角色功能
角色包括管理者、咨询者、教育者、决策者、协调者、探索者。新岗位涉及知范围极广,涉及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传播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领域。
5、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病人入院到出院不同阶段的心理、饮食及用药及特殊***指导。
5.1建立程序
建立肿瘤科单病种健康教育程序表,患者入院后,专职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从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身体、心理、营养情况,根据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作出相应的健康指导。教育包括评估教育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和评价教育效果5个步骤。
5.2自行设计登记表: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针对肿瘤患者病程长、需反复多次化疗,化疗开始至化疗后2周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放疗及放疗副作用的观察等特点,将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实施、评价制成健康教育登记表,并作好相关记录。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完善。
5.3整编健康教育处方:肿瘤科护理骨干与医生按照肿瘤常见病种,以《肿瘤护理学》、《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饮食与癌症》、《肿瘤心理学》为蓝本,整理编写出10余种“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方法,化疗药物知识,放疗知识,饮食知识,活动,康复知识。以文档形式存放于计算机上,供专职健康教育护士选用,打印,发放给患者,供其阅读、参考。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完善健康教育各种登记表;整理、记录相关资料,查阅文献,总结经验,开展科研工作。
6、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工作流程
6.1为科室当日出院病人做出院指导讲解出院后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发放出院资料,征求病人意见并请其填写意见薄。
6.2为科室行放化疗的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发放相关资料。
6.3为将行特殊操作及特殊检查的病人讲解注意事项、查地点及检查时间。
6.4为科室情绪低落、有安全隐患的病人做心理疏导,做好记录。
6.5为科室一般病人行疾病常规指导,包括饮食、生活、心理等。
6.6编写科室健康教育资料,更新板报及宣传栏的内容。
6.7建立全院肿瘤病人健康教育档案。
6.8完成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并作好记录。
6.9设计健康教育调查表,并定期发放。
6.10准备申请肿瘤俱乐部的相关资料,并负责实施。
6.11完成科室相关健康教育的科研论文工作。
6.12负责组织开展病区健康知识讲座,并作记录。(每月一次)
6.13深入社区开展肿瘤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6)
【中***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18-02
本文对5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将我院肿瘤科于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未实施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前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跨度47.4-74.2岁,平均年龄为(50.1±8.3)岁。将实施了化疗安全问题对策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实验组。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跨度46.9-74.1岁,平均年龄为(50.2±7.7)岁。两组肿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我们将我科肿瘤科于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未实施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前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了化疗安全问题对策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观察未实施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前出现的相关问题,对比实施护理安全对策后两组患者的相关问题出现率、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我科所总结的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对策的实用价值。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对56例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相关问题出现率、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数据的比较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在本文研究中以P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过程中通常都会应用化学疗法【1-2】。化学疗法的效果虽然较好,但是这些药物也会伤害我们正常的细胞,降低肿瘤患者的免***力。我们要重视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进好辅助作用。针对肿瘤患者化疗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如剂量偏差、种类偏差、同病室患者用药错误、忽视医嘱、药物产生副作用时护理不及时等等。施行了如下措施:1.加强护理安全监控。这项措施我们主要针对剂量偏差、种类偏差、同病室患者用药错误这些问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一位护士单独负责多个病人,在每次出药、用药时,均由两名护理,对药品种类、数量进行检查、记录。护士长适时巡查各病房患者用药情况【3】。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素养。此项措施主要针对忽视医嘱、药物产生副作用时护理不及时的问题。针对我院肿瘤科室经常使用的药物,举办相关副作用、不良发应讲座。具体讲授不同不良反应发生后,可采取的护理措施。同时护士长也要通过正式会议与日常例会,强调护理纪律。叮嘱相关护理人员要重视主治医生所做的用药注意事项等。3.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也针对药物产生副作用时护理不及时的问题。因为通常在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前,患者常会有一定的预先反应,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教授患者相关自查方法,以更好的杜绝紧急情况发生【4-5】。
我科实施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后,这些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为(94.21±2.42)分,对照组为(74.45±7.12)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 陈海蒂,黄敏,袁德芳. 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J]. 四川肿瘤防治,2005,04:281-282,288.
[2] 王敏,崔江河,隗荷婷,李少华. 论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177-178.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7)
[中***分号] R9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038-04
[Abstract] Anti-tumor drugs can exert suppressive and cytotoxic effect on both human tumor and normal tissu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tumor drugs, the risk of the occupational contact with the drug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and the issues about drug-associated occupational hazard require more attention. Heretofore, we reviewed recent documents about the hazard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of the nurse occupational contact with the anti-tumor drug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isk of the drug contact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It would also help to establish and ***istrate a more timely and effective protectiv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against anti-tumor drug contact in hopes of ensuring the group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nurse population.
[Key words] Anti-tumor drugs; Nurse; Occupational damage; Tissue environment; Nursing management
从1940年后期抗肿瘤药物问世以来,已有50多种抗肿瘤药物用于癌症***,细胞毒性剂具有致突变、致癌及致畸作用[1]。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通常可通过多途径将药物吸收进入体内,成为潜在的身体损害因素。我国目前80%的医院未达标,导致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长期暴露于抗肿瘤药物的威胁中,多数医院并没有采取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及教育,暴露结果严重,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处于高危,对群体健康造成威胁[2]。现将近年来职业性接触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损害和防护研究现况综述如下。
1 抗肿瘤药物造成护士职业损害的原因
药物可通过多途径进入护士体内:①运输配置抗肿瘤药物过程中的针剂或安瓿瓶被撞碎、稀释时人工振荡使药物在稀释瓶内压力增高及排气不规范等导致药液喷洒,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污染似乎看不见,但时常发生(>30%),其通过皮肤、口及呼吸道进入人体[3]。②在给予抗肿瘤药物***过程中,药物静脉推注前的排空气体、针头在推注时连接不紧、在输液时药物从输液管道连接处外漏等,室内配药空气中所测的抗肿瘤药物浓度是510 ng/m3,以上均可使药物由呼吸道、皮肤吸收入体内[4]。③护理抗肿瘤药物***患者的护士接触到抗肿瘤药物***患者的呕吐物、汗液、尿液或被其污染的物品时,等于接触到含有低浓度的抗肿瘤药物[5]。
2 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健康损害特点
2.1 临床学特点表现为多系统损伤
抗肿瘤药物威胁着配置和执行操作的护士健康,护士在直接接触抗肿瘤药物后会产生部分早期不良反应及急性反应症状。早期急性反应是一种机体自身的防御反应,常表现为疲劳、头痛、脱发及焦虑等现象,变态反应、眼睛不适等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6-7]。抗肿瘤药物侵入人体后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常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增高、血清肌肝、尿素氮升高或轻度蛋白尿等。抗肿瘤药物还会引起心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胃肠道的毒性反应[8-9]。对综合医院的418名肿瘤相关科室的护士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示,接触抗肿瘤药物频繁程度不同的护士自身健康状况存在差异[10],主要表现在精神异常、外周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及妊娠异常方面。薛岚等[11]在类似的抗肿瘤药物接触前瞻试验研究中证实,接触抗癌药组护士的淋巴细胞DNA断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接触组),且DNA断裂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研究结论是长期接触抗癌药的护士有潜在的淋巴细胞DNA损害危险。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血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害的发生率及DNA损害的程度远高于正常值[12]。通过抗肿瘤药物对正常人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致畸变效应实验研究,从细胞水平认识及证实其损害DNA、抑制RNA、蛋白质合成的遗传毒性及致癌性[13-14]。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测定证实,接触组的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和异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染色体畸变率与工龄呈正相关[15]。
2.2 影响妊娠及胎儿发育
根据赵树芬等[16]对京津地区五所医院590名有生育史或已婚护士的715次妊娠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报告,证明护士在孕期职业接触抗癌药组,足月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及子代先天缺陷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子代先天缺陷率与接触抗癌药的频次、剂量呈正相关。有研究对北京、天津、包头24所公立医院873名护士的1021次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群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致护士妊娠剧吐、妊娠贫血、自然流产、先天畸形等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其不良妊娠结局与接触抗癌药水平呈正相关[17-19]。
2.3 全面降低机体免***功能
李茂莲等[20]研究中,选择接触抗肿瘤药物5种以上的护士为接触组,无抗肿瘤药物接触史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常规和血清免***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证实,接触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清免***球蛋白IgG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免***球蛋白IgA、IgM也有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护士在工作中缺乏防护意识或防护不当,抗肿瘤药物长期多途径进入人体内,从而导致一系列毒性反应,类同抗肿瘤***时的毒副作用,如脱发、白细胞降低等。徐世杰等[21]、张连珍等[22]用染色体畸变试验和胞质阻断微核试验来评价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导致的遗传毒性风险程度,结果证实,接触组护士的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且工龄与染色体畸变率相关,证实接触剂量与染色体畸变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类似的研究检测结果也显示,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科室护理人员的实验组与不接触组比较,血清免***球蛋白IgG、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含量明显降低[23]。
3 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
3.1 我国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防护现状
管理落后、防护设施配备不足是我国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防护的突出表现。调查结果示,国外在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研究方面比国内起步早,国内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及资格认证机构[24]。邓亚琴等[25]、刘瑞芝等[26]、周芳芳等[27]研究发现的问题:①领导对特殊职业损害相关问题的重视不足;②特殊岗位资金投入缺乏;③特殊职业防护管理系统不健全;④特殊安全防护用具方面指南有待完善;⑤化疗防护设备匮乏等。其次是护士岗前及在岗培训少,继续教育缺乏动力。研究表明,护理培训资料不足、培训师资缺乏,职业中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安全防护指引总量仅5.7%,二级医院占7.9%,三级医院占22.0%[28-29]。职业防护中普遍存在操作细节不到位,人为增加暴露风险的问题。
3.2 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对策
3.2.1 正确管理引导、加强干预措施 研究表明,在工作岗位、工作经验、分工类型、继续教育和意识水平、护理操作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呈正相P。因此,护士应接受抗肿瘤相关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依从安全条例的执行水平,从而降低抗肿瘤药物潜在危害[30-31]。徐波等[32]研究结果表明,岗前培训结合使用生物安全柜配制抗肿瘤药物可很好地预防护士毒副作用的发生,这与提前进行干预模式设计密切相关,经过培训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护士尿液里未发现抗肿瘤药物。同时做好全程污染水平监测,实验证实,选择氟尿嘧啶作为标准药物,通过取样法来监测其污染水平,被认为是有效评估预防污染和污染过程的方法[33]。
3.2.2 规范护士岗前及在岗培训,加强防护意识 为了使护士减少认知误区而导致侥幸心理,应当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加强学习接触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培养慎独精神,促使其主动认识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执行防护操作手册,主动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健康教育。作为医院和相关管理部门应予系统、完整的岗前及在岗培训,必要时可通过开设专项护理学习班;请有关专家及防护专管员传授抗肿瘤药物用药知识;纠正对防护用具使用仅了解不全的问题[34-35]。
3.2.3 强调和操作规章流程,注重防护细节 护士暴露在较为复杂、变动的多种类、多形式的接触抗肿瘤药物环境工作流程中,首先要求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熟悉抗肿瘤药物的防护措施,具有防护意识,操作谨慎,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在工作各环节均可造成职业暴露,多篇文献分析总结对策如下[36-37]:①加强对药物引发的自身不良反应无意识;②正确选择或使用防护用具;③严格按规章流程执行操作;④正确处理意外事故;⑤不遵守规章制度。
3.2.4 正确选择干预对象,建立护士体检档案 建议在临床***中接触化疗用药3~6个月的护士都必须尽早建立个人健康体检档案,而且12个月内再次体检一次,每次的存档内容应包括以下项目:一般情况和职业性接触化疗药物情况。一般情况指血液常规项目检查及临床体征的不良反应情况的检查,如刺激性咳嗽、眼睛黏膜不适等症状;消化道症状;口腔炎、溃疡症状;皮疹及皮肤反应;脱发、轻度头痛以及月经紊乱症状等。职业性接触化疗药物情况:接触药物种类、输药次数、配药次数、处理化疗药物溢出次数和剂量、处理化疗污染物及排泄物次数和剂量、使用防护用具情况、化疗药物使用管理情况、安全柜类型和保养情况等。
4 小结
综上所述,需要我们更多了解抗肿瘤药物对护士职业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现状,及时制订有效的接触抗肿瘤药物防护干预对策,提高管理、认识水平,增进接触抗肿瘤药物防护的规范性和自觉性,才能提高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健康水平,把职业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玉玲.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护理杂志,2013,30(14):46-48.
[2] 张丽芹.化疗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41.
[3] Rioufol C,Ranchon F,Schwiertz V,et al. ***istr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exposure in hospital nurses [J]. Clin Ther,2014,36(3):401-407.
[4] 黄晓林.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15,13(12):1121-1123.
[5] 丁建玲,张诚,曹晓林.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11):24-26.
[6] 石爱兰,任建兵,张秀兵,等.品管圈活动在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105-107.
[7] 马平.化疗药物对肿瘤护士的危害及职业防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247-248.
[8] 宋晴.浅谈细胞毒性药物在PIVAS调配的管理经验[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94-295.
[9] 王爽.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745-746.
[10] 丁建玲,张诚,曹晓玲.肿瘤相关科室护理人员自身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5):1576-1577.
[11] 薛岚,徐波,谢金辉.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对自身DNA 损伤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5(36):359-360.
[12] 关晶,高立.3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致畸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93-1095.
[13] Musak L,Smerhovsky Z,Halasova E,et al. Chromosomal damage among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volatile anesthetics,antineoplastic drugs,and formaldehyde [J].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2013,39(6):618-630.
[14] El-Ebiary AA,Abuelfadl AA,Sarhan NI,et al. Evaluation of genotoxicity induced by exposure to antineoplastic drugs in lymphocytes of oncology nurses and pharmacists [J]. Appl Toxicol,2013,33(3):196-201.
[15] Buschini A,Villarini M,Feretti D,et al. Multicentre stud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utagenic/carcinogenic risk in nurses exposed to antineoplastic drugs:assessment of DNA damage [J]. Occup Environ Med,2013,70(11):789-794.
[16] 赵树芬,保毓书,张秀池.护士孕期职业接触抗癌药对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3,11(3):139-142.
[17] 谢金辉,王建瓴,李海燕,等.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对护士的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2):87-90.
[18] 樊佳昱.孕期护士的职业健康危险因素及其防护[J].上海护理,2010,10(1):69-71.
[19] 曾秀群,S耀球,陈秋芳,等.妇科护士对配制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知识及行为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6-7.
[20] 李茂莲,张月英,王清馨,等.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血清免***球蛋白的变化[J].护理研究,2004,18(5):909-910.
[21] 徐世杰,王建新,杨东平.职业性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染色体损伤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119-120.
[22] 张连珍,陈保文,孟紫强.放射科和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1999,22(1):84-86.
[23] Ladeira C,Viegas S,Pádua M,et al. Assessment of genotoxic effects in nurses handling cytostatic drugs [J].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 A,2014,77(14-16):879-887.
[24] 杨智慧,张立力.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55-57.
[25] 邓亚琴,张娟.护理人员对化疗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5(4):92-93.
[26] 刘瑞芝,谢立琼,陈建芳.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29-130.
[27] 周芳芳,范植蓉,向永玉.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对抗肿瘤***防护的认知与执行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36-138.
[28] 罗淑兰,龚丽燕.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认知与防护现状的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46-149.
[29] Kudo Y,Hayashi S,Yoshimura E,et al. Fiv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nurs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public health [J]. Tohoku J Exp Med,2013,231(3):179-186.
[30] 贺连芳,郭红艳,王黎,等.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 13(5):336-338.
[31] 郝***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74-375.
[32] 徐波,黎贵,张淑香.规范化疗职业防护保障护士自身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569-572.
[33] Rioufol C,Ranchon F,Schwiertz V,et al. ***istr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exposure in hospital nurses [J]. Clin Ther,2014,36(3):401-407.
[34] 陈晶,吴贤翠.化疗药物使用中的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95-396.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8)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始建于1959年,是部级重点科室,1984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博士学科点,同年被卫生部评为临床重点学科。目前,该科室共设有6个病区,开放住院床位2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2人,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人。该医院的肿瘤内科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肿瘤***的新技术,如高剂量化疗、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TAK细胞生物***等,在恶性淋巴瘤、肺癌、***癌、消化道癌、泌尿系统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的诊治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每月有超过500例的住院患者和超过200例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病房和门诊病房接受***。
孙燕医生简介:孙燕医生是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内科学专家,是中国肿瘤内科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南洋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国际抗癌联盟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特殊津贴。孙燕院士1951毕业于燕京大学,1956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医科院肿瘤医院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是我国肿瘤内科学专业的奠基人。他将祖国医学中“扶正培本”的***原则与现代临床免***学相结合,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开展了扶正中药促免***作用的临床实验研究,并应用现代化手段证实了传统中药黄芪、女贞子、芦笋、仙灵脾具有促进病人免***功能的恢复、祛除T抑制细胞的活性、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功能等作用。近年来,孙燕院士主持并完成了数百项国际性试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著有《内科肿瘤学》、《肺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及《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等专著25部,曾荣获多种部级、省部级奖项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名医”、“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石远凯医生简介:石远凯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理事,享受***特殊津贴。石远凯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2获得肿瘤专业博士学位,曾赴日本大阪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M.D.Anderson(德克萨斯肿瘤中心)进修及访问,回国后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内科肿瘤,尤其在诊治恶性淋巴瘤、***癌、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储大同医生简介:储大同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享受***特殊津贴。储大同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肺癌、***癌、胃癌、肠癌、肾癌及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
放射***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射***科是部级重点学科,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由临床***室、放射物理室和放射生物室3部分组成,拥有一支由医护人员、物理师和工程师等150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9人。该科室拥有包括从国外引进的直线加速器(7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2台)、逆向***计划系统Pinnacle和CMS(9套)、近距离***机(1台)、热疗机(2台)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擅长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手段***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癌、直肠癌及软组织肉瘤等。
李晔雄医生简介:李晔雄医生现为该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研究协会委员、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理事、《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特殊津贴。李晔雄主任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安德森癌症中心获得博士后学位,曾赴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放射疗法***恶性淋巴瘤、***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和精原细胞瘤等腹部恶性肿瘤。近年来,李晔雄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余子豪医生简介:余子豪医生曾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放射***科主任,现为腹部肿瘤放射***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享受***特殊津贴。余子豪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对腹部肿瘤的放射***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种难治性肿瘤。
徐国镇医生简介:徐国镇医生现为该医院头颈部肿瘤放射***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医疗技术咨询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北京分会副主委,享受***特殊津贴。徐国镇教授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熟悉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临床放疗技巧及各种活检、内腔镜的操作,擅长诊治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在诊治鼻咽癌、上颌窦癌、喉癌和脑癌等头颈部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殷蔚伯医生简介:殷蔚伯医生现为该医院胸部肿瘤放射***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主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委员、国际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特殊津贴。殷蔚伯教授195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曾赴印度德里大学医学预防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进修学院 (汉默斯密斯医院)放射肿瘤科进修。殷蔚伯教授从事肿瘤放射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放射***技术及方法,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尤其在诊治食管癌、肺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胸外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诊治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胸膜及胸壁肿瘤的专业科室。目前,该科室下设有3个病区及麻醉恢复室、内腔镜室、透视室、心肺功能检查室、胸外科实验室等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43张。该科室拥有一支由9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的医疗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3人。数十年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诊疗水平使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信任。近年来,该科室的手术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已超过1700台/年。
赫捷医生简介:赫捷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赫捷院长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赫捷院长擅长做各种胸外科手术,如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心包内全肺切除术、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胸上段肿瘤根治术、食管胸中下段肿瘤根治术、弓上弓下吻合术、颈部吻合术及隆凸成型术、袖状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黄国俊医生简介:黄国俊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英国皇家外科医院院士,享受***特殊津贴,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黄国俊教授擅长诊治食管癌、肺癌及各种胸部肿瘤。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9)
妇科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为高发疾病,且死亡率极高,患病后对妇女生活质量有显著负性影响[1],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分层次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宫颈癌患者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3例,卵巢癌患者15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患者平均年龄(42.2±11.2)岁。已婚66例,未婚34例。33例小学文化,34例初中文化,33例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单纯化疗32例,化疗联合手术***68例。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利用QLQ-C30于护理前后调查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由责任护士在护理前通过询问交流及评估填写患者一般资料,评估生活质量得分,护理后由责任护士分发调查量表,由患者自行填写,若不具备填写能力者,由护士询问患者而填写患者真实情况。
1.2.2护理方法 实施分层护理的具体流程为:患者入院后各层次护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入院厚度健康宣教,在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单独健康指导、集体健康教育等措施,主要工作内容为:首先对患者个体化需求及疑问进行了解,如患者自身有强烈了解化疗相关知识的意愿,应对患者有详细说明;其次,健康教育主要针对诊治、护理、并发症、预后等知识展开宣教;此后对患者的营养均衡进行指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且给予心里疏导,同时可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患者在听取护理人员宣教内容时,也可借助手册进行理解。执行护士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用药方面,对于用药进行监督指导,且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对于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辅助护士主要工作是日常基础护理,对于患者衣食起居给予帮助,
如大小便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指导、卧位护理等。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做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
2 结果
功能子量表内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在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比较严重且预后不明确,其通常包括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其通常需要进行综合***,包括化疗,以及手术***等,如患者为宫颈癌,则需进行放射***。就妇科恶性肿瘤这种疾病本身,以及手术***和化疗等而言,其通常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具体的表现包括躯体功能改变,情绪和社会功能的改变等。在本组研究中,护理前患者的总体健康量表得分为(61.2±15.3)分,躯体功能得分为(86.9±28.1)分,情绪功能得分为(68.2±22.7)分,患者的总体健康量表、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的得分均较低,疲倦、恶心呕吐及气促等得分均较高,由此可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受到影响的表现主要包括社会功能,以及患者的情绪等方面,其生活质量被疾病而影响。
在本组的研究中,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了分层次护理,其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以及化疗之前,对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3]。在分层次护理过程中,主要强调基础护理工作的进行,其通常由辅助护士执行。患者的指导及检查,通常由责任护士执行,以避免发生基础护理工作出现替做的情况,进而从根本上确切落实基础护理。对于责任护士而言,一般情况下应由主管护师,或者高年资护师担任,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对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患者在进行手术和化疗之前,主管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访谈,以了解患者的相关需求,通过讲解肿瘤化疗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的护理和***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告知其***的成功案例等,使患者消除心理不良因素,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分层次护理可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进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确保患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分层次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利于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10)
中***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94-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众多疾病中,肿瘤往往与癌症联系密切。肿瘤是指机体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使局部组织的某一细胞在基因水平上无法对其生长进行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异常病变[1]。肿瘤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肿瘤的根治和放化疗也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不仅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健康,也要重塑患者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一切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人文关怀等,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2]。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肝癌32例,胃癌26例,肺癌17例,***癌13例,食管癌12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47.9岁;住院时间8~76 h,平均13.2 h。2012年1月-2013年1月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5~66岁,平均45.3岁;住院时间6~83 h,平均14.7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护理人员没进行过调整,均为10人。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强化基础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前提,也是护理人员理解患者病情的最好途径。在基础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熟悉了解患者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医患关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动态,及时告知医师。癌症晚期的患者大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由于患者长期输液、身体水肿的原因导致穿刺困难,护士要耐心、准确地进行穿刺,尽量一次成功,也可以选择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护士要指出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建议患者健康饮食,饮食遵循多样、低脂、均衡、易消化的原则。
1.2.2 注重心理护理 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心理受到了严重打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失眠、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患者的言语表情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士态度要亲切、柔和,表情自然、真挚,语言亲切、动听,护理技术熟练、稳重,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减轻恐惧心理,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加生活信心[3]。同时动员患者家属营造良好的氛围,理解、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积极***。
1.2.3 组织培训学习 护士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观和良好的素质修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因此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护理部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和护理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并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评定,与进修学习、升职和奖金挂钩[4]。科室内部也要自行组织学习,每月开展讨论会,大家共同探讨本月遇到的护理问题,检讨工作中犯过的错误。医院可印制肿瘤科护理的小册,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注意事项和工作安排等,简小、方便携带,帮助护士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躯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癌症患者不仅承受着的身体病痛,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对抗病魔的信心。因此肿瘤科的护士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情,也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重塑生活信心对抗病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优质护理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素质修养,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开展优质护理也会提高护士对自我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认可使护士心理得到满足,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和关爱患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对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5]。由本文可知,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以健康心态面对疾病,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娟.优质护理对肿瘤患者自我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50-351.
[2]姚海燕.优质护理对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2):3053-3054.
[3]陆爱琼.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3):278-279.
肿瘤科护士论文篇(11)
关键词 思维导***;肿瘤内科;化疗;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38
思维导***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行业、职业的学习、思考、作业、交流的思维“地***”。思维导***是将思维用***形思维表达并进行发散的思维工具,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其在简单的***文介绍中需要缜密的逻辑及真理相联络,充分发挥人脑技能,实现逻辑、理论与实际、发展平衡结合发展,在其他行业均取得较好效果[1-3]。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4]。随着医学理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肿瘤药物及肿瘤***方式不断增多,其中化疗已发展成为手术***及放疗外临床肿瘤主要的***方式,其***效果及成本已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5]。但由于化疗药物自身存在较强毒性,使用过程中会对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因此化疗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本组实验通过自行制订思维导***并据此进行护理,判断该方案应用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化疗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男67例,女43例。年龄36~75岁,平均(53.30±2.20)岁。年龄≤50岁45例,年龄>50岁63例。***癌22例,肺癌33例,肝癌32例,食管癌10例,淋巴癌8例,直肠癌5例。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肿瘤患者;对本组实验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患者预计生存时间大于6个月。排除标准[6]:严重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存在部分药物过敏史患者;精神状态异常、语言表达能力异常;晚期已发生扩散、转移肿瘤患者,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精神类疾病。随机将110例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思维导***的设计与制作思维导***由一个中心
关键词 向外扩散出多个知识要点分支,每个分支由符号、数字、词汇等构成,然后每个分支要点散发出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树枝状的结构***,可用不同的颜色、***像建立记忆链接。我科设计的思维导***由中心
关键词 “肿瘤内科化疗术后并发症”发散出1级分支:6种常见并发症(精神情绪异常、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心脏毒性、泌尿系统毒性、肝脏毒性)。每种并发症又分别发散2级分支:观察、处理、分析、预防,继续延伸细化2级分支的项目,下级分支隶属于上级分支且相对***。由护士长带领科室科研小组成员根据肿瘤特点,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查阅文献,综合国内同行做法,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共同设计,运用思维导***软件Xmind进行绘制,A4白纸打印封塑。思维导***将肿瘤内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成6个模块,每种并发症代表一个相对***的模块。
1.2.2应用思维导***的培训各科室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参照思维导***进行专科护理培训,特别是2级分支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的对策反复演示和讲解,包括经外周置入PICC导管、PICC换药、发泡类化疗药品外渗处理流程***、个人防护措施等。进行模拟演练-通过参与-导***载体-模拟并发症-准确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原因分析-有效预防-总结经验-护士感悟一系列环节,使所有护士建立综合分析的思路。
1.2.3思维导***的应用方法将制作好肿瘤内科化疗术后并发症思维导***固定放置在各责任组的床旁护理车上,根据各种癌症病理及***后并发症特点进行早期观察,记录患者实际临床表现,通过查找文献等方式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根据并发症发生特点进行预防干预,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导***,根据制定步骤指导临床护理。
1.3评价标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两***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有文献报道,化疗已成为临床***肿瘤的主要应用手段,但由于药物毒性及技术限制,化疗后易发生并发症,同时可导致患者心理、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出现消极、恐惧、紧张情绪,不配合***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化疗***效果[7]。而采用思维导***模式指导临床护理方案,采用***文并重形式,以早期症状观察、病情处理及急救、病因分析调查、制定防治措施为基本切入点,根据流程进行模式化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人员过程遗忘及操作错误,而通过化疗后各种并发症的特点分析制定针对性干预及预防手段,可从根源遏制并发症的发生[8-9]。同时,思维导***护理模式因人而异,通过调查患者的实际生活状态、以往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等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建立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最大程度提高临床化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态度,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0-11]。
综上所述,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导***可提高肿瘤内科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及术后护理质量[12],同时思维导***指导模式可推广应用于临床其他科室、部门,进行针对性模式改变,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邹静荷,严小红,梁素岚.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9-1330.
[2]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69-171.
[3]Gockel I,Kneist W,Heintz A,et al.Endoscopic adrenalectomy:an analysis of the transperitoneal and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es and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J].Surg Endosc,2005,19(4):569-573.
[4]王莉莉,王蓓,王开慧,等.思维导***在***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5-76.
[5]胡建萍,高茜,马晓洁.思维导***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15-517.
[6]Saltz LB.Managing 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J].Clin Adv Hematol Oncol,2006,4(3):203-204.
[7]韩云玲,魏秀红,田敏,等.思维导***训练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5C):1463-1464.
[8]张琼.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82-83.
[9]陈春贤,汪红霞,林克如.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38-39.
[10]李莉,胡定伟,敬雪明,等.思维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00-2903.
[11]Trerotola SO,Thompson S,Chittams J,et al.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l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J].J Vase Interv Radiol,2007,18(4):5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