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核心论文大全

科技核心论文篇(1)

R069 压电与声光

N052 压力容器

G189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E047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U562 烟草科技

A50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E053 岩矿测试

E157 岩石矿物学杂志

C00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309 岩石学报

V574 岩土工程技术

V037 岩土工程学报

C004 岩土力学

E500 盐湖研究

T054 盐业与化工

G962 眼科

G554 眼科新进展

J025 燕山大学学报

H016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514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031 遥测遥控

Z543 遥感技术与应用

S024 遥感信息

Z006 遥感学报

G403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877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G514 药物生物技术

G977 药学服务与研究

G440 药学实践杂志

G008 药学学报

G527 药学与临床研究

M023 冶金分析

M047 冶金能源

M026 冶金自动化

C503 液晶与显示

N079 液压气动与密封

N035 液压与气动

G605 医疗卫生装备

G482 医学动物防制

G333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G545 医学临床研究

* G865 医学信息学杂志

G281 医学研究生学报

G480 医学研究杂志

G265 医学影像学杂志

G964 医学与社会

G860 医学综述

G844 医药导报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N074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N066 仪器仪表学报

F024 遗传

G455 疑难病杂志

U054 印染

T104 印染助剂

G089 营养学报

D014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G649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B008 应用概率统计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C109 应用光学

T949 应用化工

D016 应用化学

A58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R033 应用激光

A015 应用科学学报

F035 应用昆虫学报

C008 应用力学学报

E122 应用气象学报

Z018 应用生态学报

C052 应用声学

B011 应用数学

B020 应用数学和力学

B001 应用数学学报

F100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M014 硬质合金

L027 油气储运

L50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Z538 油气田环境保护

L033 油田化学

E051 铀矿地质

K020 铀矿冶

T916 有机硅材料

D025 有机化学

M036 有色金属工程

* M504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K580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M020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N907 鱼雷技术

H998 渔业科学进展

Y020 宇航材料工艺

Y008 宇航计测技术

Y024 宇航学报

H909 玉米科学

G51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H039 园艺学报

C108 原子核物理评论

Q008 原子能科学技术

C057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A038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65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9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A05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506 云南冶金

B013 运筹学学报

B522 运筹与管理

H989 杂草科学

H293 杂交水稻

Y057 载人航天

C100 噪声与振动控制

M043 轧钢

T569 粘接

X036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05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W010 长江科学院院报

Z02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科技核心论文篇(2)

G749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G83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G642 中国肿瘤

G133 中国肿瘤临床

G63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G255 中国肿瘤生物***杂志

N072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G667 中国综合临床

G529 中国卒中杂志

G29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G13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G502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G135 中华病理学杂志

G19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G136 中华传染病杂志

G408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G137 中华创伤杂志

G138 中华儿科杂志

G139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743 中华耳科学杂志

G140 中华放射学杂志

G141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G251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G474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G286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G142 中华妇产科杂志

G689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G26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G231 中华肝脏病杂志

G235 中华高血压杂志

G143 中华骨科杂志

G728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G691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G26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G335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G144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G145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G146 中华护理杂志

G55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G302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G17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G14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G159 中华精神科杂志

G579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G148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G280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G149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G639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G833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G87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G15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G692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G693 中华临床免***和变态反应杂志

G824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G15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G153 中华麻醉学杂志

G154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G282 中华男科学杂志

G15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G736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156 中华内科杂志

G157 中华皮肤科杂志

G254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G462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G158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G473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G463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G526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G515 中华全科医学

G505 中华***病杂志电子版

G472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G900 中华烧伤杂志

G197 中华神经科杂志

G976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G16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G446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G161 中华肾脏病杂志

G737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G16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G70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G163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G773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G367 中华实用诊断与***杂志

G848 中华手外科杂志

G506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G739 中华糖尿病杂志

G164 中华外科杂志

* G761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G165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学杂志

G296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G740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G793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G16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G16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G84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G285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G978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G168 中华消化杂志

G169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G89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G17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G171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G172 中华血液学杂志

G191 中华眼底病杂志

G173 中华眼科杂志

G873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G990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Q92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S590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G705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G307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G489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G915 中华医学***书情报杂志

G17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G176 中华医学杂志

G19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G59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G610 中华胰腺病杂志

科技核心论文篇(3)

H035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J016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H277 浙江林业科技

G433 浙江临床医学

H019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H201 浙江农业学报

A05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810 浙江医学

G479 浙江预防医学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488 针灸临床杂志

N086 真空

R032 真空电子技术

N025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038 真空与低温

G259 诊断病理学杂志

G615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Y010 振动测试与诊断

Y004 振动工程学报

N030 振动与冲击

E316 震灾防御技术

J012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A019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U003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G884 职业与健康

H577 植物保护

H014 植物保护学报

H052 植物病理学报

F039 植物分类学报

F007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H584 植物检***

F008 植物科学学报

F038 植物生理学报

F009 植物生态学报

F023 植物学报

F050 植物研究

H238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H89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Z55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N091 指挥控制与仿真

U011 制冷学报

U640 制冷与空调(四川)

N046 制造技术与机床

S023 制造业自动化

C034 质谱学报

S052 智能系统学报

N002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7 中草药

G520 中成药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546 中国CT和MRI杂志

G538 中国癌症杂志

G985 中国艾滋病性病

G129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Z55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F048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N103 中国表面工程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750 中国病案

G769 中国病毒病杂志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33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M053 中国材料进展

H213 中国草地学报

N830 中国测试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H294 中国畜牧兽医

G901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H939 中国稻米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098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E351 中国地震

E654 中国地质

R04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R511 中国电力

G234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H891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G825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G543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290 中国防痨杂志

V023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G320 中国肺癌杂志

G402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V568 中国粉体技术

M007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G456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G680 中国妇幼保健

G687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G475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G631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G337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X035 中国港湾建设

V036 中国给水排水

N089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N754 中国工程科学

G244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X031 中国公路学报

G103 中国骨伤

G249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G648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G857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G663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W021 中国管理科学

N104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C099 中国光学

G637 中国国境卫生检***杂志

H215 中国果树

L013 中国海上油气

E31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026 中国海洋平台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X039 中国航海

G973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科技核心论文篇(4)

T101 化工进展

T532 化工科技

T146 化工设备与管道

T007 化工学报

T009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D604 化学分析计量

T025 化学工程

T567 化学工程师

T076 化学工业与工程

T501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D506 化学进展

D011 化学试剂

D018 化学通报

D030 化学学报

D501 化学研究

D037 化学研究与应用

T931 化学与黏合

T553 化学与生物工程

Z017 环境保护科学

Z005 环境工程

Z021 环境工程学报

D024 环境化学

Z554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Z506 环境科技

Z004 环境科学

Z003 环境科学学报

Z002 环境科学研究

* Z521 环境科学与管理

Z025 环境科学与技术

H049 环境昆虫学报

Z035 环境卫生工程

Z019 环境污染与防治

Z031 环境与健康杂志

G882 环境与职业医学

G656 环球中医药

M631 黄金

Y040 火箭推进

N005 火力与指挥控制

N007 火炸药学报

X011 机车电传动

N069 机床与液压

N672 机电工程

R099 机电一体化

S004 机器人

N040 机械传动

M004 机械工程材料

N051 机械工程学报

N050 机械科学与技术

N057 机械强度

N047 机械设计

N054 机械设计与研究

N028 机械设计与制造

N053 机械与电子

N682 机械制造

N51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H245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R025 激光技术

科技核心论文篇(5)

R521 激光与红外

R028 激光杂志

E11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04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A03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R586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H24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H227 吉林农业科学

G719 吉林中医药

E007 极地研究

G452 疾病监测

G439 脊柱外科杂志

N038 计量技术

N014 计量学报

S05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S049 计算机仿真

S01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形学学报

S012 计算机工程

S034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S022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S02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S030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S520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S006 计算机科学

S085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S509 计算机系统应用

S018 计算机学报

S021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S029 计算机应用

S016 计算机应用研究

S00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S500 计算机与现代化

S014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S507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C003 计算力学学报

B014 计算数学

C094 计算物理

S718 技术经济

A656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2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A04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H240 家畜生态学报

G638 检验医学

G477 检验医学与临床

V051 建筑材料学报

V057 建筑钢结构进展

V045 建筑技术

* V523 建筑节能

V014 建筑结构

V044 建筑结构学报

S635 建筑经济

V005 建筑科学

V01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V047 建筑学报

Y564 舰船科学技术

A136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核心论文篇(6)

1.2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的科研生产,在高效毁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已有新突破,形成了企业核心技术[3]。有的弹药还不能装填高能量药剂,使我国现役弹药,特别是压制武器弹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4]。在研制大幅度提高弹药高效毁伤性能产品的同时,制定技术含量高的国家***用标准、兵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1)结合某工程的引进研制,根据企业多年装药实践经验,制定了兵器行业标准《中大口径榴弹铸装药通用规范》。这是我国首次规定注装高能炸药的技术要求和合格判定标准。该规范的制定,使高过载中大口径榴弹的射击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弹药行业注装高能炸药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事效益和经济效益。2)国家***用标准《金属药筒试验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统一了我国金属药筒在科研生产中检测和试验项目、程序和方法,使我国金属药筒试验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3)针对某大口径弹体毛坯新的成型工艺技术,兵器行业标准《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工艺规范》2012年已经获得科工局批准正式立项。该标准的制定,可使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的制造有一个统一的工艺方法,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4)企业要有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意识,广泛推广和使用专利技术,从而占有市场。笔者制定了《某产品设计规范》草案,申请了行业标准立项。该项目旨在规范设计工作,给出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数据和设计思路,完善弹药技术标准体系。

1.3标准的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在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将标准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进行标准化预先研究,以支持型号研制。通过制定标准,推动产品的研制速度,提升研制水平,缩短研制周期,保障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目前,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标准化工作在研制的方案阶段,标准化工作就应介入,同步开展标准的预先研究,及时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分析标准化需求。产品标准作为技术标准的核心,体现了产品质量,是技术标准的核心,决定了产品在用户中的形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例如,在某产品研制过程中,同步制定了国家***用标准《预制破片弹通用规范》和《舰岸炮半穿甲弹通用规范》。随微弧氧化技术在某产品上应用,同步制定了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标准《微弧氧化膜层通用规范》。标准的制定过程是结合相应产品的科研、生产而开展的,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今后类似产品科研、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引导新技术的应用。

1.4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企业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为型号研制积累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有效地指导了产品科研开发及制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设计、试验和工艺经验是企业的财富,通过编制三大规范,科技人员将多年摸索出来的设计经验与相关技术规范相结合,把个人经验变成企业财富并详细保留下来,既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又为年轻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能够尽快发挥作用,少走弯路铺平了道路。

1.5加强标准体系策划根据企业体系策划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为推进产品开发,促进技术进步,笔者结合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的研制技术,建立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框***,制定标准体系表,为企业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构建一个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科技核心论文篇(7)

X685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L587 节能技术

W567 节水灌溉

K553 洁净煤技术

V049 结构工程师

G869 结直肠***外科

G316 ******护理杂志

A121 ******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5 ******药学学报

G187 ******医学院学报

G048 ******医学杂志

G671 ******医药杂志

G315 ******医院管理杂志

G961 ******预防医学杂志

G507 解剖科学进展

G049 解剖学报

G358 解剖学研究

G050 解剖学杂志

G886 介入放射学杂志

N048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M051 金属功能材料

K022 金属矿山

N083 金属热处理

M012 金属学报

E599 经济地理

H266 经济林研究

N749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G953 精神医学杂志

T102 精细化工

T955 精细化工中间体

T542 精细石油化工

G677 颈腰痛杂志

Z553 净水技术

G553 局解手术学杂志

T512 聚氨酯工业

R016 绝缘材料

G052 ***事医学

J056 ***械工程学院学报

F018 菌物学报

M018 勘察科学技术

A645 科技导报

S812 科技管理研究

R588 科技进步与对策

A083 科技通报

A537 科学技术与工程

A075 科学通报

W514 科学学研究

科技核心论文篇(8)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核心期刊:

国内认可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书馆和北京高校***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每4年出版一次,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科技核心论文篇(9)

二、统计源期刊选刊标准与选刊办法

1.遴选标准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2.遴选原则

医药类统计源期刊(6张)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3.遴选办法

(1) 遴选范围。创刊5 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 遴选指标体系建设。(a) 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书馆收藏情况。(b) 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统计源期刊的评价

1.从1980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受国家科委委托每年对SCI、EI、ISTP收录的中国论文、对被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作为国家正式统计数字向社会。被中信所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简称为统计源刊或统计源。统计源每年约1200种左右,而且每年有所变动,统计源期刊的选择确定因照顾了学科及地区平衡,学术水平要求高于中文核心刊。

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2006年12月已是 “第十四届”会了,会上公布了本年度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及相关信息。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作为本次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公布了上一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科技核心论文篇(10)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 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 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 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 174、1 596和1 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 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 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科技核心论文篇(11)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科技核心论文大全

学习

贫困村帮扶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贫困村帮扶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贫困村年度帮扶计划怎么写,2022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计划。二、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因学13户、缺劳动力6户、因灾3户、因病10户、因残106、自身发展动力原因3户。(二)观念落后、人才匮乏。三、未来两

学习

线上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线上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线上运营客服,软件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安排。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子系统,必须从属于整个城市系统。由于其项目投资巨大,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深远,因此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

学习

幼儿园老师个人计划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老师个人计划大全,内容包括幼儿园新学期保育老师个人计划,幼儿园老师10本书阅读计划。1、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运用多种鼓励形式,激励幼儿在上课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话、不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按时完成等,从

学习

企业品牌管理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品牌管理大全,内容包括企业品牌管理过程步骤,企业品牌管理制度全套。品牌就是关系: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在人们购买商品时,买的不一定是买产品,而是在买品牌――就如一位很好的老朋友,有一种熟悉、舒服和信任

学习

音乐课教学论文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课教学论文大全,内容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论文题目大全,中学音乐教学论文10篇。二、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构建多维内涵学前音乐课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充分将音乐与文化融合为一体。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

学习

扶贫双到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双到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扶贫双到工作心得和感悟,乡镇扶贫双到工作汇报。为保证“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督导考评组,制定了《督察考评方案》和《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监督检查工

学习

物理模型论文大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模型论文大全,内容包括物理模型论文,初三物理48个解题模型。(三)动态模型Sequence(顺序***),描述的是参与者与对象之间的时间交互顺序。顺序***是对用例***的细化和扩展。参与者通过软件完成一项特定的功能,需要与相关的类

学习

居委低保救助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居委低保救助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关于城乡低保救助工作总结,街道低保救助个人工作事迹。2、为严格执行当前低保工作中的各项***策,规范低保管理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及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六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

学习

法律责任大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责任大全,内容包括法律责任书范本及原文,法律责任的种类知识大全。其二,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是危险责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来源于机动车这一危险物。机动车宿命的弱点是交通事故,它的使用会给社会带来损害,但它是以给人们带

学习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大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大全,内容包括中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策略,九年级数学中考答题技巧。熟练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是能够完整解题的前提。解题过程,可先将题目中重要的已知条件标注出,达到节约读题时间,有效防止做题粗心

学习

托班健康教案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托班健康教案大全,内容包括幼儿园健康安全教育教案,托班健康教案不挑食。3.标准化。各分校均统一VI形象,统一分功能区域的学习环境布置,严谨规范的托管教育教学管理流程。4.社区化。项目立足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家长和孩

学习

客房上半年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客房上半年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客房领班个人工作总结2021,客房年终工作总结4篇。3、受理客户投诉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积极响应集团员工五种精神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在工作态度上一是急,高度的客户意识,把客

学习

山鸡养殖技术大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山鸡养殖技术大全,内容包括山水相连山鸡养殖场设计,跑山鸡养殖加盟技术。对鸡场的选择,应科学化、合理化。选择的鸡场,最好安排在距离村庄500m之外的地方。同时,要求,背风向阳,无污染源,坡度适中,大于35°。此外,要有充足、洁净的水

学习

开拓市场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开拓市场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市场开拓个人工作计划,市场开拓计划书。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第五条各级外经贸部门和***门为市场开拓资金的主管部门,共同对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外经贸部门负责市场开

学习

贫困村帮扶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贫困村帮扶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贫困村年度帮扶计划怎么写,2022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计划。二、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因学13户、缺劳动力6户、因灾3户、因病10户、因残106、自身发展动力原因3户。(二)观念落后、人才匮乏。三、未来两

学习

线上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线上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线上运营客服,软件运营客服工作计划安排。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子系统,必须从属于整个城市系统。由于其项目投资巨大,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深远,因此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

学习

幼儿园老师个人计划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老师个人计划大全,内容包括幼儿园新学期保育老师个人计划,幼儿园老师10本书阅读计划。1、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运用多种鼓励形式,激励幼儿在上课时严格要求自己不说话、不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按时完成等,从

学习

企业品牌管理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品牌管理大全,内容包括企业品牌管理过程步骤,企业品牌管理制度全套。品牌就是关系: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在人们购买商品时,买的不一定是买产品,而是在买品牌――就如一位很好的老朋友,有一种熟悉、舒服和信任

学习

音乐课教学论文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课教学论文大全,内容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论文题目大全,中学音乐教学论文10篇。二、学前教学音乐课程的多维内涵构建多维内涵学前音乐课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充分将音乐与文化融合为一体。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

学习

扶贫双到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双到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扶贫双到工作心得和感悟,乡镇扶贫双到工作汇报。为保证“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督导考评组,制定了《督察考评方案》和《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监督检查工

学习

物理模型论文大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模型论文大全,内容包括物理模型论文,初三物理48个解题模型。(三)动态模型Sequence(顺序***),描述的是参与者与对象之间的时间交互顺序。顺序***是对用例***的细化和扩展。参与者通过软件完成一项特定的功能,需要与相关的类

学习

土木工程隧道论文大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工程隧道论文大全,内容包括土木工程隧道施工毕业论文答辩ppt,隧道安全施工与管理论文。(一)内容覆盖面广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彭立敏、刘小兵主编的《隧道工程》[7],同时参考了丁文其[8]、覃仁辉[9]、朱永全[10]等主编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