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大全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1)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是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具体在某一学习阶段、某一单元、某一课时,我们就必须具体考虑该任务的目标是什么。如我在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版” )《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时,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目标及学生的知识情况,我就为本阅读课设计了如下的总体目标:1.语言材料的输入(in-put):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意思,找出文章的主题,并能找出特殊的信息。2.语言材料的输出(out-put):能用英语叙述故事。而围绕这总任务所设计的任务环则为:初步获取信息―获取详细信息―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学习并初步掌握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

二、巧妙设置导入,激发接受任务热情

引入话题的方法是没有具体固定的模式。在外研版《英语》的阅读课文中,好多的阅读材料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问答、讨论、听有关材料、看有关插***或片段并提问等引入话题。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阅读材料是可以采取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的方法来导入的。如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10 Lao She Teahouse时,鉴于学生对作家老舍的了解得甚少,故对老舍茶馆以及话剧《茶馆》那就更不用说。在教学时,我先介绍这位在对中国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老舍、老舍茶馆,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话剧《茶馆》中的一幕,让学生迅速进入所要学习课文的情景中。

三、精心设计阅读过程,促使阅读目标的达成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材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有任务。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为例,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下列的学习活动:1.引导学生从题目及插***中获取信息,通过讨论***片导入故事,激活学生脑中既有的相关情节,为阅读作好铺垫。2.快速阅读,理解文章的大意。3.仔细阅读,掌握文章的细节。4.组长带领组员理顺文章的网络脉搏,根据故事情节画一组***,并选派一名组员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解说。5.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答题的答案,老师巡视指导,并对疑难问题进行释疑。6.话剧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形成师生互动。

四、积极设计阅读拓展,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还要设计拓展性任务。再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为例,我布置给学生这样的拓展任务:故事新编,4人小组内把整个故事改编。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势必把本课所学到的语言知识,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活动结果使我惊讶:不同的小组新编的故事有不同的出发点,有的小组改编了故事的结局,有的小组从网上***原版再改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积极开展反馈评价,内化任务阅读教学成果

(一)任务型阅读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比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更快。

为了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课的运用的有效性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作了一个实验:以教学班为单位,实验前,实验班和对比班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同,经过一年的任务型教学,实验班学生不仅在阅读能力,而且整体的英语水平都比对比班提高得更快。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全区统测,实验班的英语科及格率为96.49%,平均分为82.1,其中阅读部分的平均为22.8分,而对比班的英语科及格率仅为89.29%,平均分为75.29,其中阅读部分的平均分为19.07分,仅阅读部分实验班的平均分就比对比班高出了3.73分。

(二)学生对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2)

一、引言

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而实际上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的成绩又是相当重视,这就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成了两个互不干涉、又矛盾重重的奇怪现象。很少有人敢于大张旗鼓地宣传等级考试,更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语言考试纳入人才培养当中。因此,把人才培养与语言考试相结合的研究势必很少。结果,学校的尴尬导致了学生的无所适从,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试验研究,我发现成绩测试原本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测试标准是一致的,这种考教相结合的理念可以运用到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上。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法改革、师资建设等,都可以客观上为语言考试提供有效的推进作用。

二、成绩测试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现代语言测试(Language Testing,LT)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语言测试涉及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测量学、计算机科学等。语言测试的种类按测试用途可分为: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语言学能测试(language aptitude test)、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其中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查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试(educational test)。成绩测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世界著名语言测试专家Arthur Hughes曾说,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Hughes,1989),存在着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况,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拨作用,但也存在教学不合理而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拨作用(positive backwash effect)。作为外语教师,我们一直想提高教学质量,但我们的注意力只放在了教学方法及教材方面,而忽视了测试在了解与改进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和利用考试及考试结果是检验学习与教学的基础,也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挥棒。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考试,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是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攻打的最后一个堡垒,能否通过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层次。同时,专八考试通过率也是检验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重视专八的通过率,并不意味着把英语教育搞成应试教育,而是要积极发挥专八考试的良好的反拨作用,结合专八的测试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合理的构建课程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专八考试就是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成果的一个综合检验,是对各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考查。教学与成绩测试二者都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好的测试所必备的条件是与有效教学的特点相一致的,因此,应当扩展教学计划,把测试计划包括在课程设置当中。

三、架构全新专业培养方式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的专八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的要求。新大纲的修订明显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以及对应试者知识面广度和深度的检验,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听力由原来的四部分改为三部分,将Note-taking放在第一题;Reading comprehension去掉了原来的fast reading,保留了normal reading;Writing方面字数要求增多,从原来的300字增加到400,而时间则由原来的60分钟缩减为45分钟,此外还增加了包括语言、语音、文化,英美概况等Humanities知识。专八试题取材较为广泛,语体正式,尤其是有较多的文学类文章,因此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大的词汇量(15000左右为佳),而且词汇涉及的领域要广。专八对词汇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要求,词汇的学习不能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背词汇表就可以了。对于一个单词的把握,正如环球时代学校语言学教授吴中东老师课上指出的:“不仅要了解单词的中文释义,更应该了解词汇的用法以及与其他词语的细微差别。而且,词汇学习并非仅仅涉及单个词语,它离不开语用意义及其与语境的关系,要重视它们相互之间及在句子、语篇中的组构作用。这里面要特别注意两种关系,即词汇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这两种关系是高级英语考试的出题热点。”

至于每一个具体题型,大纲考核的要求也都很具体。改错是考核最全面的一个题型,要求考生一定要在平时多做积累,主要是对原版英文材料的阅读,这样可以不断学习地道的表达和连贯的逻辑思维;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涵盖面广,人文、社科、文化等均有覆盖,而且信息量很大,是对英文原版信息量掌握的杰出挑战;人文知识大多都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应该了解的常识性问题,但涉及的范围很宽泛,英美文学、文化及语言学的每一章的基本概念都是考核点,要求学生都要清楚,善于高度提炼;专八翻译也是考试的一大难点。在“信、达、雅”方面,更强调“信”,即翻译的准确性。翻译要讲究翻译技巧,在保证量的基础上再对质作进一步要求。要求学生做翻译时,可以先按照字面意思将其通篇翻译,然后再做修改和润色。修改过程中要注意用词恰当及句式多样,最好避免都是同一句式,要长句、短句相互搭配,才不至于使你的译文看起来毫无色彩。还要注意要在译文中的表达要符合习惯表达法,不要让人读起来中西结合不伦不类;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作文部分在大纲修改之后有了重大调整,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为45分钟,但字数要求却从300字增加到400。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示对英语的驾驭。专八写作不仅要求结构合理,更要求遣词造句的准确、语汇句式的丰富,总而言之,更加重视细节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多背名人名篇,如散文课本中丘吉尔的演讲,罗素的文章都是典型的八级作文素材,用在文章里会使你的作文更显流畅、地道且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专业八级新大纲不仅对考核内容提出了修改,更是从学生准备专八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规定,即如何结合课程,甚至具体课程的推荐教材,来准备专八考试的每一个考核项目,夯实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向课程要专八成绩。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把一些专八考核的内容进行分解,融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然后在课程设置中,把合适的课程构建在合适的学期阶段,假以恰当的课时。将原来已有的课程进行调整,涉及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把原来培养计划中没有的课程补充进来,同步对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进行调整。比方说世界地理、散文欣赏、文体学等。与此同时,把原来已经做得很不错的课程再深入研究,做精做细,做成精品课,把课程改革研究引申到文化教育研究,把课程体系研究纵深入核心课程研究。

其次,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把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在结合现有的课程考核大纲的前提下,结合专八考试要求,进行改革。比方说改错这个题型,它就是考核英语综合能力的,是细节考查,也是逻辑考查,更是语言能力考查,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是从语法、句法、词汇、篇章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比方说在高年级的《高级英语》考试中,改错就应该是一个必考题型;再比方说人文知识,在高年级的各个课程考核中,都应该相应地增加各种形式的人文知识考核项目,有选择,有问题回答,有判断对错,有填空等。至于翻译,更是要千锤百炼的一个项目。在高年级的课程考核中,应该在原来的句子翻译的基础之上,增加篇章翻译。阅读和听力历来就是广泛考查的项目,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结合专八考核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由于英语专业改革与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一个上在探索阶段的课题,由文学教育到语言学教育,到今天的语言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中国的高等学校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国情,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办学之路和办学方向。在这个大环境中,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重点类及一本类院校,由于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越,因此专业考试和培养方案的关系不是很大,学生的整体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专业八级考试的水平;但是其他一些二本类院校,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生源的基础差异和教育历史差异等因素,就很需要把专业测试和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提高测试成绩来提高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所以,我们下一步研究目标将是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科学的科研统计方法,记录改革后的课程教育下学生的成就,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合理地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利用专业语言考试来促进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戴炜栋.第二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划,外语界,1998.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

[6]郭蔷.从学生就业竞争力看英语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8,2,20,(10).

[7]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9]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3)

前言:近年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习资源,这为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向外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因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念和实践而步入了最“辉煌”的时期;相比之下,英语专业的多媒体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缓慢,凸显了英语专业的“尴尬”。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英语专业有必要像大学英语那样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吗?改革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改革?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构想。

一.改革轨迹

首先,简单地回顾一下过去30多年来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作者参加过的一些重大事件,且作为一种历史的轨迹吧。风雨几十年,我国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1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订

我国第一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制订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编写始于1984年,由***英语专业教材编审组负责制订,1987年完成,于1988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审查通过,1988年正式颁布实施。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始于1988年,1989年结束,1990年正式颁布实施。与此同时,由笔者主持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级教学理论与实践”也被列入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并从1990年起在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中进行分级教学试点。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各界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国家教委组织并审定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和研究,制定了第二版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并在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

1.2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控制:从阶段性结果到教学过程

为了监控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确保教学质量,英语专业4年的教学按学期自然划分为8个级别,在本科教育的中期和末期进行测试,这就是现行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这两个考试分别于1990和1991年正式开始,所有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四级考试,八级考试则自主参加。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组”是先开始考试,后制订考试大纲的,所以四、八级的考纲是在1992年后正式制订和出版的。随后进行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效度和信度的研究(具体报告见邹申等1997)。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口试在1996年开始试点实施,考点设在南京大学的外语学院。2003年,由于实施了第二版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纲进行了修订,主要是测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加了新的考试项目。近年来,由于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科学性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信度,参加这些考试的人数猛增。同时,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作为学业考试,也严格将考试对象限定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2005年,***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彻底贯彻***这一文件的精神,将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中,***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教司的领导下,开始了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的准备工作。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订的《英语专业的教学评估方案》开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5大主要环节提出明确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把对英语教学的监控切实地贯彻到教学的过程中。

二.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2.1 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英语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一直为国家***门所重视。2000年***颁布了重新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监督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规定从1990年起所有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八级考试则自主参加。此举有效地保证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近年来英语专业发展飞速,是国内各大学扩招较多的专业,也是一些院校申报的主要办学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英语本科专业点多达900多个,英语专业硕士点增至200多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也大幅增长。英语专业教学规模快速发展固然有助于英语专业建设,但也带来师资比较匮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堪忧等现实问题。如何保证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2.2 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理论中所谓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该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导”;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动”。教学的本质就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师生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结语:

现代教育提倡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变化将成为实现外语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外语教 流共享等多样化的有效互动途径组织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多边深层互动,在互动中感知、理解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4)

一、引言

get作为一个高频词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很频繁,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探索提高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王立非,张岩(2007)通过对中国学生高频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就get一词而言,中国大学生过多使用动词get,过多使用get+宾语结构,而且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现象。吴志芳(2008)通过对get的语料库对比研究,发现学生在get的各类链接的使用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频繁重复使用个别词语;对不同义项的使用和掌握不均衡;搭配不当。并发现造成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受到母语迁移、中介语发展和当前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以上研究主要借助书面语语料库进行的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只能解释中国学生书面语中get的使用情况,目前为止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get使用特点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试***通过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对比研究,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get的使用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get这一高频词,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频率如何?是否存在使用过度或使用不足?

(2)get在本族语者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料库(SECCL)中的用法有什么区别?

2.研究工具

本文以SWECCL 2.0(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的子语料库――英语专业四级口语库和八级口语库(SECCL 2.0)――为基础,调查英语专业学生get的使用特点。该口语语料库来源于2003~2007年间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试,计约100万词。本文选择英语母语语料库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口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参数。BNC语料库是以来源广泛的书面语言和口语为样本,词容量超过一亿,主要呈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英式英语,其口语语料占10%。

3.研究手段

使用检索工具软件AntConc,对get|gets|got|getting在SECCL 2.0(即英语专业四级口语库和八级口语库)中进行检索,在四级口语库中,检索了2852个文件,779731个词。在八级口语库中,检索了916个文件,286583个词。使用BNC口语语料库对get|gets|got|gotten|getting进行检索,共检索了9963663个词。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英语专业学生get的使用频率情况

在SECCL的四级口语语料库中,get出现的频数是5572,按百万词频计,为7146次。在八级口语库中,其出现的频数是537,按百万词频计,为1873次。在BNC语料库的检索中发现:在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学术文章、非学术文章、以及其他各种用法中,get在口语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其出现的频数是95511,按百万词频计,为9586次。表1是三个口语语料库中一百万词中get出现的频率。

表1是对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母语者get口语中使用频率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了英语专业学生四级和八级口语测试中,get的用法与英语母语者都存在显著差异(P

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母语者get的使用情况对比

孤立地看待语言中的词有着显而易见的不足,这是语言学界广为接受的看法(梁茂成,2010)。要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母语者get的用法存在的具体差异,就必须对get在两个语料库中的用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get的搭配情况对比

Firth认为,搭配是词语之间的“结伴关系”。研究词语的搭配对提高语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梁茂成,2010)。我们在SECCL和BNC语料库中,对比了get左右两边出现频数较高的搭配词,具体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四、八级口语测试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get的常用搭配词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总体与母语者差异较大。从统计频数可以看到中国学生get的用法主要就集中在表2中的几种搭配上,用法比较单一,而母语者get的用法则多种多样。这可能与学生get一词用法掌握不够全面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对get的口语用法不够熟悉所致。另外,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母语者在get的左边用了中国学生口语中从未见到的词“nae”“ta”。母语者虽然会用“nae”,但频率不高。但母语者在get右边常用“ta”,其出现的频数是3483,百万词中出现4.61次。说明此用法使用得比较普遍,常见用法如“it’s got ta come today…”,“and you’ve still got ta pay…”等。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也未见到如此用法。如果在母语者中常见的用法而英语专业学生几乎不用,那有可能我们的学生无法理解这种用法或讲出一口地道的英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词汇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词汇的意思、主要用法、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重视词汇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的用法区别,尤其口语中高频词常见用法的教学不可忽视。

(2)get的主要用法对比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学生get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本文调查了三个语料库中get的四类结构(Ringbom 1998),即:“get+N”“get+Adj/PP”“get+Adv”“get+to do”的使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到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测试中,学生用得最多的结构是“get+N”,其次是“get+Adv”,使用最少的是“get+to do”。而英语母语者用得最多的结构是“get+to do”,其次是“get+Adj/PP”,再次才是“get+N”。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四级学生与母语者在“get+N”这一结构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P=0.308,P>0.05),其他的结构都有显著差异(P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口语get与写作中get的用法存在很大差异。在写作中中国大学生过多使用动词get,并且过多使用get+宾语结构。而在口语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get使用不足,同时get+宾语结构与母语者在使用频率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其它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多接触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练习。另外,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词汇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掌握词汇的各个含义及其主要用法,不能让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否则就会导致词的某些用法或结构使用过度或使用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总之,口语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Ringbom,H.1998.High-frequency verbs in the ICLE Corpus[A].In A Renouf (ed).Explorations in Corpus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 1-200.

[2]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10-116.

[3]吴志芳.高频动词GET的语料库对比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93-97.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5)

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外语专业教育始于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1年同文馆并入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1922年以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是模仿日本,1922年后,转向模仿英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在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向着国际化方向迈步前进。

一、新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学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语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较强,但语言交际能力较为薄弱。在此期间一些外语高校逐渐兴起,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如1954年,北京外国语学校改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6年,上海俄专和哈尔滨外专增设了英、德、法语专业,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年,西安的西北俄专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59年,重庆的西南俄专,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学院。196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招生,北京外交学院分院改建为国际关系学院。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外语教育改革九字方针。1962年,***按照关于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来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指示,要求上海等地筹建从小学三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外语的寄宿学校。随后,一批外国语相继开始招生,如1963年,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正式开始。

十年期间,中国的外语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处于低谷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的恢复阶段。1977年恢复高考,此后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外语教育处于恢复阶段。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恢复为重点学校,同年,辽宁外语专科学校改名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自1978年开始,国家***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赴英语国家进修英语,许多高校开始同美、英、加、澳、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交换留学生和教师,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1984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外语出版事业也在此期间得以快速发展。1978年前,中国外语教材的出版主要由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光华出版社等负责。为适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于1979年批准成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专门负责编辑出版各类外语教材。1983年和1984年,***又相继批准成立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和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

1979年,高考外语成绩开始按10%的比例计入总分, 1980年、1981年、1982年分别按30%、50%、70%计入总分,自1983年起,高考外语成绩开始以100%计入总分。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到2001年是中国外语教育的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前后,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沉浸法、暗示法等国外教学法被大量引入中国,外语教学逐渐由读写领先转变为听说领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在英语系开设新闻、经贸等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其他高校也先后有此举措。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200多所高校开办英语专业,2010年已经超过1000所。2001年秋季开始,我国各小学英语逐步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

1949年至1985年,大学英语一直被称为公共英语。1985年,正式使用“大学英语”替换以往的“公共英语”。 1986年,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也更名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1985年,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也是我国首次召开的关于英语教学的国际会议。1991年,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成立。2001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建立了“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

1987年,全国首次举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02821人参加考试,合格率为61%,考试题型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写作。1989年,中国首次举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1995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又增加了英译汉和听写填空等一批新题型,随后的1996年,又增加了新题型简短回答问题和复合式听写。1993年全国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心成立,统一负责考试。考试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专家命题,四、八级考试办公室负责考试的实施。1994年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2000年开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一直沿用至今。

1985年,中共中央撤销***,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后又在1998年更名为***,受***领导。国家***于2000年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首次将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成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同年颁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提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2002年至今,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03年,***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4年,国家颁布《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同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和《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得以出版,次年按新版考试大纲组织考试。2005年初,***提出要开展专业评估教学。同年,将原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100分制改为710分的计分制,不设及格线,只发放成绩单,不颁发合格证书。2007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23%,已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同年起,***专门颁布了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引导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此期间,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进取,外语教学成绩突出。200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了高翻学院,与联合国、欧盟一起培养高级会议口译人才,成为上海的亮点。2005年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世界各地共建设了11个“孔子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7年新建了两个“孔子学院”。 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学校共有45种外语非通用语的本科教学。

教师也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 如2007年外研社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研修班”。2008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受外指委委托,成功举办为期八天的“首届英语专业讲师高级研修班”。各类外语教学培训和会议组织对外语教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主要应用语言,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围绕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事实,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各外语院校注重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创造学理论认为,作为人才,需具备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见解和创新的能力。《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提出21世纪外语人才应具备的五方面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各高校以培养高级外语人才为目标,各显其能,大显身手。北京外国语大学以语言种类多、专业教学力量强为特色,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以旅游英语为主要特色。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经济专业的学生外语强、经济知识应用性好,毕业生英语水平基本都达到了专业八级,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经无障碍济事务交流;一般院校尽管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知识面更宽,理论性更强,但外语只达到公共外语四或六级水平,涉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

(二)外语院校突出凸显区域服务特色。外语院校逐渐凸显以外语为基础的区域服务特色,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地处首都***治、文化与经济中心,以输送外交、外事、外贸等各类人才为主,尤其是外交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更为突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地处上海这个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服务,致力于输送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涉外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积极培养大批涉外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通过在岗培训、出国进修、在职读博、教学奖励和引进人才等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如北外:中青年骨干教师比重加大,30-59岁教师占75%;高级职称比例厚重,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约占50%左右,教学、科研实力强大;高学历师资占三分之一,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近80%;近80%的教师都有一次或多次出国进修机会。

(四)外语教学中的观念转变。建国60年来尤其是近10年外语教学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由“教师为中心”转为 “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注重“实践教学”;由“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

逐渐由 “一言堂”, “填鸭式”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转向向讨论式、研究式、学生自主式和合作式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和科研能力。

由培养单一专业或单一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培养外语专业“双料”人才,目前外语教学主要有六种模式:外语+专业知识、 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非通用语种+英语和双学位。

三、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高尖端外语人才供不应求,低水平的则供过于求。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更为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低水平的外语人才供过于求,能从事同声传译工作、高水平的外语人才短缺。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但是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员仅5%。

(二)外语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尽管近年来英语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突出的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缺乏学科领***人物。外语教学的功利性和一些其他因素致使部分教师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学校的教学上,造成了师资力量的“隐性流失”。 由于扩招,90%以上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0学时以上,多数学校的教师平均周学时都在16至20学时,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这对教师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的一些师资培训的内容仍以理论介绍和讲解为主,对课堂教学实践重视不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高帮助不大。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长期的积累过程和教师的不断自我反思总结。

(三)双语教学和“一条龙”教学难以实施。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的两种主要方式:习得(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前者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使用该种语言。而后者指有意识地研究并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

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方式主要是“学习”而不是“习得”,因此长期以来外语学习的结果是“费时低效”。由于条件不足,“双语教学”一直未能在中国有效展开,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外语教学也难以实现如印度一样的教学效果。我国要求学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词汇量要求达到3000词左右,而同样是非英语国家,日本和俄罗斯分别要求5900个和9000个。

四、对中国外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现代大学早就应该走出幽闭的象牙塔,全面为社会发展服务。而我国高校实行严密而僵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对社会知之甚少,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

因此,各高校应通过实习、实训、社会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把学生的外语学习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入社会、了解外语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状况,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外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打造优秀外语师资队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佛大学老校长科南特也有经典之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

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良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及责任感较强是一名优秀的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性格外向,乐于与他人打交道、积极参加行***管理工作、为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出谋划策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各学校应通过培养和引进师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促进教学,将前沿知识带入课堂,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多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师,打造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培养外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外语教育事业。美国的教育投入居世界之最,约占GDP的7.7%以上。以色列也是一个重视知识的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列基本维持在8%~12%之间。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约占GDP的4.9%,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国家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视和资金投入都需进一步提高。

(四)使用合适的教材教学。好的教材不应从国外原版引进的,而应由中国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目前我国外语教材可选择的余地较少,尤其是“双语”教材更少。实用型外语教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氛围。我国在步入21世纪后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法国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如愿意继续学习,可以不经考试直接注册学习硕士课程或博士课程。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实力进入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不少学校,只要高中毕业且经济条件许可,学校不追究入学者其他条件。为了适应社会,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来选择专业,入学一年后,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换专业或学校。在有些学校(如哈佛大学),学生可以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为自己组织一个专业,并专门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体系。校方为此提供周到的服务,学生选课、调换专业和转换学校都极为方便。这样开放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当前的中国难以实施,我国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还是一种类似工业经济时代“批量生产”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外语人才的培养尤是如此。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府、社会和学校共同进行关注,多增加教学投入,培养出高水平师资,努力创设“双语”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有合适的教材和最佳学习环境,才能有更多的高水平复合型实用人才来满足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束定芳.中国外语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1949~2009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 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 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 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6)

《英语(新目标)》的改编》,坚持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并以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例如:八年级下的unit 5就介绍了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为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及权利的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生前赢得美国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尊重和爱戴,为世界所关注;让学生了解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详细叙述了美国的摩天大楼即“世贸中心”被劫持的两架民航客机先后从不同方向撞击,两栋塔楼随后在2001年9月11日相继倒塌。历史毕竟成为过去,学生也无法理解和体会,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地感触,我结合我们国家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进行讲解,而2008年那时有的学生才七、八岁,根本没什么印象,我又结合2011年日本的海啸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来学习本单元的时态―过去进行时。但仅仅这样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疲惫,所以我利用幻灯片一一把这些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身临其境,感触颇深,不仅透彻、牢固地掌握了过去进行时态,还学习了中外历史,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意识在学生中得到了升华。

新教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面向学生,又关注并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教材的阅读材料编写体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密切联系我国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学习特点,将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最典型的是八年级下的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文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和童话故事,例如:《西游记》 《愚公移山》 《睡美人》 《灰姑娘》 《小红帽》《韩塞尔与葛雷特》《皇帝的新装》,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孩子们耳熟能详,但用英语来表达每个句子,叙述每个故事时,学生就无法开口了,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总是欲言又止,这样很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我就放英文版的节选电影给学生看,看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1、请学生记住英文版的故事内容,2、对于难以表达的句子,老师会点暂停,学生要把句子抄下来,看完后请程度稍好的学生来叙述。当打开教科书来具体学习时,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边玩边学,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检测学生掌握了本单元内容后,我还让学生用《皇帝的新装》来演话剧,以便巩固和再次检测所学的知识点。但有一个缺点,之前4、5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果要这样上,如果学生都是这种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本单元至少需要7个课时才能结束。所以,本教材确实增加了趣味性,也贴近了学生,但老师的教学任务更繁重,需要的教学时数远远多于以前。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7)

三是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体,因而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借助情境创设,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提升参与程度,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英语学习与使用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Unit6(仁爱版)表达天气的课文时,我将学生实名加入多媒体课件所插入动画的角色中,然后提问“What’stheweatherlike?”由涉及到的学生根据课件中***片提示做出相应的回答,如It’srainytoday或者It’ssunnytoday等,然后由学生每两个一组进行问答练习并作适当拓展与自由发挥。又如在学习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即要求学生自告奋勇到讲台上进行跳远比赛,做情境演示,然后直接发问“Whojumpsfar/farther/farthest?”学生们的回答自然踊跃,并使接下来学生对话练习也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本文来自于《校园英语》杂志。校园英语杂志简介详见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8)

关键词:朗读时间 专八成绩 正相关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把英语放在重要地位,众多学习者潜心苦学,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比比皆是。许多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虽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过了四级、八级考试,却无法进行英语口头表达。因此,重视朗读已经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显然,获取信息是学习的第一步。离开了获取信息这一步骤,其它的均无从谈起。众所周知,人们获取信息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受器官来完成的。人们必须通过最全面地利用人的各种感官获取信息,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对朗读教学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研究,他指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那么,他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4 年) 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 小时(包括课内和课外)(苏霍姆林斯基,1981)。研究表明: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 小时后能记住70 %;纯听觉学习,3 小时后能记住60 %;而视听觉并用,3 小时后能记住90 %。3 天之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 % ,15 % ,75 %。可见,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视听并用则效率更高。

要重视朗读,特别是有表情的大声朗读。大声朗读可以训练口腔发音器官习惯于外语的语音语调,并可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领会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语气神态、风格文采,以至纯正地道的外语独特的语感。

认知法也称“认知――符号法”,来源于皮亚杰的“***式理论”和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从认知法来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应该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行为主义(创始人John Broadus Watson)强调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不断的强化过程和习惯的形成而产生的,学习者是通过周围说话者和他们正确的重复和模仿而接受语言输入的。这种行为是通过习惯的养成而学会的。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习者会逐渐对语言知识的某方面做出快速地自动反应,以至他们甚至意识不到他们正在做这一点。

此次研究之前,本文作者已对学生进行过段落背诵对英语口语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背诵段落对英语口语水平有影响,尤其是在口语的流畅和准确性上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朗读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朗读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否相关。具体研究的问题是:是否学生每周朗读英语的时间越长,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与朗读时间的长短是否相关。

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直辖市某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共819名。这819名学生所学的英语专业课完全一样。所在学院要求学生每周有四天每天统一进行30分钟的英语朗读。819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因病休学或出国学习没有参加调查,其余803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调查,有效人数为803名,收回有效数据803份。

3.研究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用数据收集形式收集学生每周朗读英语的时间。

虽然所在学院要求学生每周有四天每天统一进行30分钟的英语朗读,学院也鼓励学生自行安排英语朗读。在收集数据时,不是以简单的每天30分钟,每周4天,每周总共120分钟进行计算,而是学生的实际朗读英语的时间。803名学生分属34个教学班,因此,此次数据采集共用了34名协调员,每一位协调员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数据采集工作。他们分别就此次试验的目的召开班会,向学生讲明此次调查朗读时间的目的,同时声明朗读时间的长短与判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关系,解除学生的顾虑,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是中文。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1.5软件包处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R值为.402,朗读时间与专业八级成绩之间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学生投入朗读的时间越长,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高,反之亦然;因为相关性研究并不反映因果关系,因此,此结果还表明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好的学生,投入朗读的时间越长。

4.讨论。克拉申指出,语言学习学要有大量的输入(Krashen,1993)。朗读可以使语言学习更多地接触目的语,从词汇量的增加、写作、语法使用和阅读理解多方面得到改进。

朗读时间的长短是怎样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呢?朗读是把视觉文学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的一种活动, 既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 生动地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加深听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 得到美的体验、情感的升华。声音的识记和运动分析器(发音器官) 的作用可强化信息在大脑中的储存。因此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字、词的发音, 对文句朗读快慢、轻重、停连、语调的掌握, 还能帮助他们记忆大量的词汇和段落, 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以及深入体味文章内涵的能力, 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英语、熟悉英语的目的。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朗读训练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好语言很关键的因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在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过程是识记。朗读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准确地表达出纯正的英语。

另外,朗读英语的时间也长,记忆容量会不断增加。随着长期记忆容量的逐渐增加,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也越熟练,因而应用外语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将信息转入长期记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便是操练,通过操练,对信息的认知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容易转向“自动化”,这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

三、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语言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朗读是必要的,并且朗读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此次研究仅考虑了朗读时间的长短与外语学习是否相关。学习的效果还受情感因素、个人兴趣、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学习者的性格心理, 语言心理及交际心理等情感因素也会对学习效果有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从上述方面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 娟:《英语朗读技巧初探》,《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

[2]李四清:《段落背诵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语言学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美国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11。

[3]邵欣欣、黄 能:《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9)

一、问题的提出

1.美育的内涵及作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它不仅可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强化英语的审美教育功能,增进对各国文化背景的了解,使中学生体会到不同语言及不同的人文之美。

2.电教手段的概念界定。

本文中的电教手段包括磁带、录音等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软件、广播影视资源等,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把***象、音响和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人文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和具体化。因此,借助电教手段进行初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形象、直观、方便的显著效果。

3.电教手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行性。

(1)“以W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电化教育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优化学习环境融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为一体,能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人教版现行教材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灵活的阅读材料。江西初中英语现行教材采用的是由***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5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Go for it!现行教材中,阅读材料渗透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教育内容,为美育提供了充足、鲜活的材料。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际操作

1.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动态审美。

动态审美教学指将言语与动作行为相结合的以活动为主的美育教学。

(1)游戏教学。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再课堂上作汇报。汇报的形式可设计为讲故事、说笑话、快速问答等,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美的快乐。

(2)角色配音教学。根据故事情节,播放相关影视或是听说材料,让学生先观看然后模仿影视中各种人物形象的角色。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课文教学的阅读后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动画片,让学生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说片中人物所说的话,做片中人物所做的事,体验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成功的角色教学可以让表演者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体验到表演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美感。

2.借助电教手段,理性思辨审美。

英语审美教学的高级层次是培养深层理解的理性思辨审美。理性思辨审美需要深层的推论性理解,即进一步理解和吸收文字没有明确表达,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信息与思想,即“弦外之音”。

(1)艺术形象美。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人生观、生活体验和审美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Unit5的阅读教学中,课文中“Mickey was like a common man,but he always tried to face any danger.”简简单单的一二句话,一个“little man”(小人物)的短语就让总是大胆正视困难、接受挑战的乐观坚强的米老鼠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激动与振奋。

(2)曲折情节美。叙事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活演变过程就是情节。它的内在构成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其外在结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英语教学重视分析其故事情节,可从中获得美的启迪。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Jane’s diary entries时,教师就可围绕女主人公Jane,以度假为中心,前后展开情节美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投影仪上出现What,How,Why等字眼。

(3)自然环境审美。山川园林、田野牧场、湖光海涛在课内外教材里应有尽有。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入境”,并努力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随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英语导游,想像自己是一朵流云俯瞰爱尔兰、苏格兰的田园美景;想像自己是一只飞鸟神游加拿大、游历广袤的澳大利亚,观赏澳洲特有的动物……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视频引领着学生来到澳大利亚和云南丽江“旅游”,边欣赏美丽的风光、奇妙的民风民俗,边学英语。

(4)异域、人文审美。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观看到用英语解说的多种自然灾害现象,如:飓风,龙卷风,地震,火山,等等。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美国感恩节和其后的“黑色星期五”的由来,第五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将美国和中国两国的卡通动画事业的蓬勃发展进行比较,第四单元介绍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BBC等等,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同时,感受异域文化之美。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10)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而应当是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与文章赏析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阅读真正起到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词汇、理清思路、激发灵感进而实现以读促写的作用。

1.注意在阅读前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应当将新词汇的教学放在阅读教学之前,以减少学生在阅读时的障碍,并在进行词汇教学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文本导入和***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以提前将学生带入阅读材料所设定的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2013版Go for it)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这一章节时,我就先将engineer,scientist,collge,education,physical,relationship等新词汇用学生所学过的句子和词汇串起来先行讲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文本导入和***片赏析的方式让学习猜测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扫清了学生阅读时的障碍,又提高了词汇学习的频率和效果。

2.注意在阅读时让学生掌握技巧。在词汇学习的基础上,就应该让学生进行多种模式的阅读,以切实把握文章内容。以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2013版Go for it)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的sectionB为例,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通读以粗略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再进行诵读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了解,并让学生在诵读之后总结文章大意、基本架构和写作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精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掌握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技巧,从而在这样递进层次的阅读中增强语感、熟悉句式、积累有用的短语和句式,感悟英语文章的表达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口头复述,以让学生在口头复述中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二、以读促写——融会贯通,水到渠成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一个被动输入的方式,而在阅读之后指导学生写作就是让学生将被动输入的知识转变为主动输出了。所以,教师在进行完阅读教学之后就应该着手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进行仿写和创新写作,让学生将阅读输入的知识进行及时转化。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篇(11)

 

1.引言

目前,提高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已经引起了英语专业学生的高度关注并为众多高校列为外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但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却不多。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汇量的重要性在高级阶段的英语测试中呈相应的下降趋势?

上文所指词汇量为消极词汇量(passivevocabulary),即学习者了解一个词最常用含义的能力(Laufer & Paribakht 1998: 370),这种能力的大小即词汇广度。关于词汇量与二语习得者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近30年里我国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不过这些调查以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主,如吕长竑(2004)对西南重点大学理工科新生在正式开课前进行测试研究,分别测试了被试总体的词汇量和语言综合能力,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的结果是,总体来说,词汇量对各项语言技能的预测力并不强;词汇量对阅读能力的影响而言,低语言水平学习者略高于高语言水平学习者。此项结论是否适用于TEM8测试的应试者,即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本文试***以英专学生为主体进行词汇广度与TEM8阅读理解得分关系的实证研究。具体讨论的问题是:在使用2004版八级考纲后,英专学生词汇广度和阅读理解得分率的相关性如何?词汇学习是否依然为高语言水平学习者提高阅读得分的学习重点?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华东地区某综合性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共64名学生教育学论文,涉及两个英语平均水平接近的自然班;研究进行时间为三年级第二学期;采用两个测量工具来获得所需数据:一是2010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试题,四篇文章共计20道单项选择题;二是笔者从上述阅读文章中挑选出的64个非高频词汇编制的词汇测试题,所选词汇未曾出现在该校英语专业课程中。测试分两组进行:实验组为一组自然班学生31名在阅读测试前两周拿到词汇测试题,被要求熟记词汇含义,两周后采用闭卷形式测试词汇,要求被试学生在10分钟内写出被测词汇含义。词汇测试结束后即刻进行阅读理解测试,用时30分钟。参照组自然班学生33名,随堂进行30分钟阅读测试,测试结束后即刻进行10分钟词汇测试。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表1实验组和参照组词汇和阅读测试分数之***样本t-测试

 

测试

组别

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T-值

P值

词汇

参照组

33

4.0000

3.22102

47.682

0.000

实验组

31

60.8387

5.98942

阅读

参照组

33

9.4848

2.70556

-.475

0.637

实验组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大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大全

学习

年中工作报告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年中工作报告大全,内容包括年中工作报告范文,年中工作报告大标题。1、建立和完善了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今年上半年,中心出台和转发了中心管理办法,窗口考勤管理制度,窗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及学习、考察、培训方案,实现了

学习

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大全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大全,内容包括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及流程,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范本。(一)***教处、教务处(1)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安排。(2)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班主任。(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

学习

财务出纳转正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出纳转正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财务出纳人员工作计划集锦11篇,财务出纳工作转正总结范文大全。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目标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

学习

考后自我总结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考后自我总结大全,内容包括考后自我总结,考后总结范文大全。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

学习

物流园招商部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园招商部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物流园区招商计划书怎么写,物流园招商方案的发布渠道。3.冷水镇泉下畈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有冷水镇引进的乌鲁木齐驰坤天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规模2亿元,占地面积19.3亩。《概念性

学习

珠宝营销策划方案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珠宝营销策划方案大全,内容包括实体店营销策划引爆客流珠宝,企业营销策划机构排行榜珠宝。2、促销品方面,i品牌选取的赠品主要为音乐盒、中低档化妆品与家电用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h省人口的收入状况。h省地处华北地区,本地

学习

餐饮业调查报告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业调查报告大全,内容包括餐饮市场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完整,餐饮行业调查报告题目。二、健全税源监控办法,提升税源管理质量1、分级监控。健全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分局、区局按照税源规模分别建立税源监控台帐,年纳税1万元以上

学习

新员工月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新员工月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普通员工个人工作总结20篇,电力员工个人工作总结20篇。(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这几个月中,本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

学习

科技咨询论文大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咨询论文大全,内容包括科技资讯论文,科技方面的小论文电子版。科技咨询有史以来都在为国家、地区、区域、行业和企事业法人主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提供科学论证、战略发展等决策咨询,为各层次、各行业的建设者提供可行性研

学习

交通土建工程论文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土建工程论文大全,内容包括土建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交通土建工程论文。在***提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背景下,交通土建方向需要更新工程教育理念,以多年积淀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基础,通过与行业和

学习

规划局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规划局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规划局工作总结,规划局工作总结范文。(二)强化规划监督管理,提高依法行***水平1、强化审批管理。加强规划的审查和批后管理,逐步做到了规划管理制度化、规划验收公开化、规划审批阳光化。在规划方案

学习

实习中期自我总结大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中期自我总结大全,内容包括中期实习小结怎么写,实习自我鉴定总结300字。在本次实习的两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自从来到这里,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我们转化了做事的方法,原

学习

初中数学学术论文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数学学术论文大全,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学术论文哪里发表,初中数学学术论文。2.1抽象内容形象化,知识点解释生动化。数学知识是复杂和抽象的,一些学生学习起来会有困难,而多媒体课件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优质画面

学习

隐藏技术论文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隐藏技术论文大全,内容包括学技术的小论文,实用技术最新论文。信息隐藏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兴起的一门集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与一身的新兴技术领域,它涉及感知科学、信息论、密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涵盖信号处理、扩频通

学习

年中工作报告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年中工作报告大全,内容包括年中工作报告范文,年中工作报告大标题。1、建立和完善了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今年上半年,中心出台和转发了中心管理办法,窗口考勤管理制度,窗口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及学习、考察、培训方案,实现了

学习

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大全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大全,内容包括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及流程,防暑降温应急预案范本。(一)***教处、教务处(1)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安排。(2)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班主任。(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

学习

财务出纳转正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出纳转正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财务出纳人员工作计划集锦11篇,财务出纳工作转正总结范文大全。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目标纳税筹划是一种理财活动,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在纳税筹划中,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

学习

考后自我总结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考后自我总结大全,内容包括考后自我总结,考后总结范文大全。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

学习

物流园招商部工作计划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园招商部工作计划大全,内容包括物流园区招商计划书怎么写,物流园招商方案的发布渠道。3.冷水镇泉下畈商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有冷水镇引进的乌鲁木齐驰坤天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规模2亿元,占地面积19.3亩。《概念性

学习

珠宝营销策划方案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珠宝营销策划方案大全,内容包括实体店营销策划引爆客流珠宝,企业营销策划机构排行榜珠宝。2、促销品方面,i品牌选取的赠品主要为音乐盒、中低档化妆品与家电用品。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h省人口的收入状况。h省地处华北地区,本地

学习

餐饮业调查报告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餐饮业调查报告大全,内容包括餐饮市场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完整,餐饮行业调查报告题目。二、健全税源监控办法,提升税源管理质量1、分级监控。健全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分局、区局按照税源规模分别建立税源监控台帐,年纳税1万元以上

学习

经营调查报告大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经营调查报告大全,内容包括商业业务调查报告范文怎么写的,经营情况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