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1)
【中***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63-01
量化绩效考核又称为业绩考核,主要是针对团队中个人所承担的工作或所做的贡献,应用多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员工的工作实际效果和其对团队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1]。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文官晋级就采取了注重表现、看能力的考核方式,对员工进行多方面考核后以其结果优劣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升降[2]。随着企业对管理***策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团队选择了采用绩效考核模式,绩效考核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不断督促员工完成目标,改进管理方式实现企业总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利益与绩效挂钩,打破传统的均等分配、“大锅饭”等消极***策,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双盈的目标[3]。本研究以我院ICU护理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将其结果与过去一年未实施绩效考核是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证量化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ICU科室作为绩效考核的示范科室,实施时间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科室开设床位为36张,全科室护理人员共24名,均为女性,主管护师4人,护师9人,护士1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专学历17人,平均年龄29.37±3.59岁。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全科护理人员基本资料相比,所有护理人员在年龄、职称、学历人数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常规管理模式
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科室护理团队主要采用以往常规管理模式,即护理人员收入以基本工资加奖金计算,基本工资按职称衡量,奖金分配均为平均分配法。自2013年2月开始实施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3 量化绩效考核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全科所有护理人员均实行量化绩效考核制度。考核主要包括固定分工考核***策宣教、具体考核内容与实施、绩效计算。
1.3.1 分工与宣教
考核小组包括医院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根据以往分工或员工特长,将24名护理人员分为不同工作小组,负责相应的护理工作,根据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考核***策。同时在实行考核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策宣教,使其对考核***策具有充分的了解,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贯彻考核***策。
1.3.2 考核内容
根据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考核均采取百分制评分方式,由考核小组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整体面貌考核(10%),根据护理人员品格、性情、同时交往情况、上级命令执行力、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等方面,对多有护理人员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以分数计算,满分100分。(2)专业知识评分(20%),每月一次专业知识考试,以我院护理部自制试卷为考核方式,按总分评估,满分为100分。(3)工作质量评分(60%),由评估小组对每个护理人员当月工作质量就行评分,其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量、上级命令执行情况、应变能力、临时医嘱执行情况、护理程序和无菌原则遵循情况、个人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估,总分100分。(4)护理满意度(10%),采用我院自制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每个患者或家属进行书面调查,取平均分,总分100分。以上四项评分得分按所占比例折合后相加即为个人所得分[4]。
1.3.3 绩效计算
科内绩效总金额÷科室护士人数即为每人平均数。根据医院规定,护士长拿科室平均奖的1.4 倍,白班人员拿平均奖的 80% ,(绩效总金额―护士长和白班人员的奖金数 )÷所有人的总分数,就是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 个人的总分×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 = 个人当月总绩效金额[5]。
1.4 观察及评价标准
比较实施量化绩效前后所有护理人员在整体评分、专业知识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和科室护理差错发生总例数、科室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的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人员各项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ICU主要收治的对象大多是严重创伤、重症休克、大手术后生命体征需要探秘监护者以及多器官或组织衰竭的重症或者,其诊疗和护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和特殊性[6]。优质的护理工作是患者康复的前提,而优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科学、专业的管理方式[7]。绩效考核制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管理模式,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管理中运用量化绩效考核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责任到个人,赏罚分明,促使护理人员在中作中加强责任心和慎独精神。(2)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策实施以后,护理人员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不断完善自我修养,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绩效考核实施后,出于对某方面的追求,护理人员不再安于现状,只满足于日常工作,而是积极地、最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努力减少工作中的差错,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4)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于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也从中受益,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8]。
本研究比较了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制度后,护理人员平均整体得分、专业知识平均得分、工作质量平均得分别明显高于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前的得分,而护理差错发生例数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也明显优于未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前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获取的管理工具,有效的绩效考核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和不足,还能在人员管理方面提供信息反馈,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李艳.量化绩效考核在 ICU 护理中运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9):53-54. [2]付小霞,张亚娣,郭静等.ICU护理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73-274
[3]赵琳,许莉.量化绩效考核在ICU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医药前沿 ,2013,(23):287-288.
[4]唐丽.绩效考核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3):366-367.
[5]郑秋霞,杨峰桃,叶绿芝等.我院ICU护士绩效考核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59-660,680.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2)
中***分类号:R192.6/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12-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taff appraisal technology
archives in the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YANG Min, LIU Yingyan
(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nursing staff appraisal technology archives in the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1, the nursing staff examination technology files were managed for the all nurses in this center,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 The nursing quality examination, theory test and average operation test scores,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enhanced after using the nursing staff examination technology files. The number of errors and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were reduced remarkably. Conclusion: Use of nursing personnel evaluation technology archives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anager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technology archives;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护理人员技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业务成长的真实记录,是考核护理人员德、勤、绩、能的重要依据[1]。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在社区服务中心尚未普遍建立。我中心引入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理念,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制定了更适用于社区护理人员考核的技术档案摸板,并于2011年1月试用,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中心护士总数30名,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3.18±5.46)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5名,护士10名;本科2名,大专18名,中专10名;工作年限:≥10年21名,5~10年3名,2~5年3名,
1.2 方法
所有护理人员均建立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人手一册,统一存放于护理部。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包含工作质量、业务考核、职业素质、继续教育、加扣分和考核汇总5项。年终将各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满分为100分,并评定考核等级。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自2011年1月实施,2012年1月采用相同表格比较《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实施前后的考核结果。
1.2.1 护理质量考核
护理质量占总考核分的40%。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文件书写、分级护理、抢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护士长管理等,护士与护士长的考核重点不同。参照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修订的《护理质量工作标准》,质控分数按5~10分的标准进行分层,考核小组每月按项目评分,并将全年平均分计入“护理人员年度考核汇总”栏,扣分原因记录在该考核表下面的“具体内容记载”栏内。
1.2.2 业务知识考核
业务考核占总考核分20%。包括基础理论和操作考试,考试成绩取全年平均分,理论考按10分的标准进行分层,操作考按5分的标准进行分层,考核后给予相应分值,年终总评。
1.2.3 职业素质考核
职业素质考核占总考核分20%。内容包括:遵守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尊重患者权利、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负责等,每违反一项扣1分,如屡次发生或情节严重者加扣5分。
1.2.4 继续教育考核
继续教育占总考核分10%。继续教育根据职称和完成学时数换算成相应分值,护理论文根据不同职称,将上交或发表的论文数换算成相应分值,年终总评。
1.2.5 加扣分
加扣分占总考核分10%。加分项目包含:①在核心期刊;②参与课题研究;③评为服务明星;④获院级及以上荣誉;⑤获院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减分项目包括:①科内投诉或纠纷造成不良影响;②发生性质较严重的差错或事故;③严重违章违纪等。加扣分按项目赋予不同分值,同一项目可累计加分或减分,但不超过该项的最高分值;加扣分事实记录在“具体内容记载”栏内。实时记录,年终总评。
1.3 考核等级评定
将4项考核分及加扣分累计得总分,按总分评定考核等级。
年终总分≥90分为A级,推荐评先、深造、晋升、升职;81~89分为B级,不能参加各类评先;70~80分评为C级,不推荐参加技术职称晋升;
2 结果
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4项内容考核分值均比考核前提高,锦旗和表扬信数增多,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数明显下降(表1)。
3 讨论
3.1 有利于完善社区护理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人数虽然不多,但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内容相差大,考核标准也不同,如果没有一套完整周详的考核方法,很难管理到位。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对每一位护士都能根据其职称、岗位、工作表现、服务态度、继续教育等进行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考核与管理,从而使护理工作达到岗位责任化、操作规范化、工作程序化,提高了护理质量,构建了高效的管理模式[2],进而增强社区护理的竞争力。
3.2 为护理人员的评先、深造、晋升提供依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流动小,晋升职称的机会少,往往数人或十几人竞争一个晋升名额;医院内每年有评选优秀护士、先进医务人员的名额,以往都采用护士投票或护士长推荐的方法产生,主观性较强。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能真实、完整地记录护理人员业务技术信息、工作表现、个人业绩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提供了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3],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3 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有些社区护士长期在同一岗位从事简单而重复的护理工作,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明显减退。实施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全面考核后,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促进护士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护理和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全面考核,督促护士加强护理查对与观察,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4]。
3.4 强化了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学分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5]。社区护士接受院内外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医生少,观念落后及知识陈旧导致社区护理的水平不高、发展缓慢。实施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我中心护士积极参与各项院外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了撰写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了护理科学的蓬勃发展[6]。
我中心护理部通过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的使用,达到了对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管理者的能力,强化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促进了护士自身和中心护理事业的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说明护理技术档案是社区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姣姣, 王素美, 张颖. 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上海护理, 2005, 5(4): 57-58.
[2] 顾慧.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6): 106-107.
[3] 吴鸿珠, 李双凤.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手册的建立与使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5): 67.
[4] 魏志红. 创建护理安全文化的探讨[J]. 甘肃科技纵横, 2013, 42(6): 125-126.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3)
本科室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18~49岁,平均(29.7±7.7)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5名。护士长不参与考核。
1.2方法
比较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1建立绩效考核方案的意义
本科室自2010年10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自2012年1月起,本科室将考评内容分为四项(德、能、勤、绩),将每项工作完成时间、难易程度及技术风险进行测试与调查,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同时制定相应项目内容的质量标准,通过实行积分考评法实施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优、外出学习的主要依据。
1.2.2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1.2.2.1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
根据医院护理部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本科室护理工作特色,将德、能、勤、绩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定科室护士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对每项工作内容细化、量化、确定分值,制定百分制绩效考核表。经过全体护士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并一致通过。
1.2.2.2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加减分项目,总分100分。其中,德(10分),内容包括:规范执行、着装、隐瞒差错;能(20分),内容包括:理论操作考试、早会提问、综合能力;勤(10分),内容包括:出勤、劳动纪律、在岗情况、服从安排;绩(60分),内容包括:工作质、工作量。另外还有加减分项目内容包括:有超时工作、满意度、带教、文章奖励、比赛、夜班加分(与工龄挂钩)等。
1.2.2.3考核实施办法
分为4部分:(1)科室成立由护士长负责的4人考核小组,按月考核,每人分管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护士长全程全面监督并不定时参加各项考核工作。(2)当班护士每天记录当天工作量于工作量表上,并由考核小组监督。月末统计工作量总和。根据与平均工作量比较得出个人工作量得分。(3)护士长每天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登记在绩效考核本内,并登记护士个人的绩效考核表上,与奖金挂钩。每个月护理部、质控科、院感科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对应在当事责任人当月考核中。(4)每月发放一次护理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在考核中相应项目加减分。(5)每月统计全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总得分一次,最后分统计并制成表格,护士签名确认。
1.2.2.4核算方法
分为以下3个步骤:(1)护理绩效考核分值=德(权重占30%)+能(权重占25%)+勤(权重占25%)+绩(权重占20%)+加减分项目。(2根据护理人员层级不同设置相应的系数:N4:1.0;N3:0.8;N2:0.7;N1:0.5。(3)护士个人奖金=护理单元奖金总额/护理人员总人数岗位系数护士个人月绩效考核分值。
1.2.2.5考核结果反馈
每月底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会议,护士将每月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2.2.6调查工具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医院内部设计的调查表,患者满意度由医院职能部门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表的每项均赋予不同分值。
1.3观察方法及指标
收集消化科绩效考核管理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及绩效考核管理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数据。护理质量数据为本院护理部组织的病房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护士满意度数据主要通过医院护理部对本科护理人员发放自制调查表收集。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体现了护士层级差别
本科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士分层,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绩效薪酬分配系数,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异,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3.2工作量化使护理人员多劳多酬
本科的护理绩效考核实现了护理人员日常所做的护理工作量化,并且在量化打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个工作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耗时长短。
3.3质量细化使护理人员优劳优酬
护理绩效薪酬改革的实施,使护理人员薪酬的多少与护理质量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由他控变为自控,护理质量缺陷由2011年的4起下降至2013年的0起,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表1),在动态的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最显著变化是质量奖励增加,质量惩罚减少,护理质量提高,绩效随之提高,体现了护士工作的优劳优酬。
3.4绩效考核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2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每月1次由专业部门在住院患者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将患者满意度纳入护理人员绩效指标后,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投诉由2011年的13例减少到2013年2例。
3.5绩效考核增加了护士慎独的工作精神
绩效考核前,护理管理规定每班前需要检查无菌物品,清点器械数量,护士工作时走过场,造成下一班检查时可能出现无菌物品过期,器械数量不对等问题。开展绩效考核后,护士长、绩效考核小组成员定时检查每一班工作,存在问题要记录在持续质量控制本上,故护士都能认真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好自查。
3.6考核机制向夜班倾斜
本科考核机制中有夜班加分项目,并且加分的多少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使年制长的护士更愿意倒晚班,保证了夜间护理质量与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4)
【中***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20-02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我院绩效考核办法,并结合科室具体情况,结合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职称、满意度等方面,本着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而作为纳入全市“120急救网”且以专科***为主的民营医院,其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适应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医院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民营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我院急诊科自成立以来,采用量化考核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 护士绩效考核适用人员
1.1 科室工作满三个月,与医院签订劳务合同。
1.2 取得急救上岗证,取得护士证书二年的注册护士。
1.3 年度学分达到标准(主管25分,护师20分,护士15分)。
1.4 服从工作安排、按要求及时完成护理部及科室布置的各项工作。
2 绩效考核方案
2.1 绩效考核原则:以“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职称”三项主要考核指标与满意度情况等相结合考评原则进行绩效考核,其中各项考核指标所占比例为:工作量占40%、工作质量占50%、技术职称占10%,每月按百分制进行考核、统计。
2.2 绩效考核、奖励方法。
2.2.1 每月将个人工作量得分、个人工作质量得分、个人技术职称得分进行汇总,即为当月的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2.2.2 每月将科室护士的个人绩效考核得分进行汇总,即为当月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总分。
2.2.3 个人绩效奖励=当月科室人员绩效奖励总额÷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总分×个人绩效考核得分+综合考评奖励。
2.3 具体考核方法:参照卫生部《医院评审标准》中规定的等级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结合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订出《急诊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各班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量化考核标准及考核内容,量化考核内容分为:
2.3.1 工作量:按实际出勤天数、出诊、接诊、抢救等工作每天统计,月底汇总。
2.3.2 制定各班次基础分数:一线、二线、院内出诊、抢救班等,分别给对应各班次基础分。
2.3.3 工作质量:按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考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患者健康教育、各种护理文书写合格率等内容。
2.3.3.1 在医院三级护理质控中及医院感染控制检查中凡发现质量问题的,分别落实责任人,根据情况酌情扣奖。
2.3.3.2 根据科室制定的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每月统计个人岗位绩效得分,并与科室平均绩效得分相比较,每高出平均得分1分加1分,每低于平均得分1分扣1分。
2.3.3.3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主动汇报。又没有给患者造成后果的,给予教育引导,不予处罚。对迟报、瞒报的,一经查实严厉处罚,扣除当月绩效考核奖励。
2.3.3.4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给患者、医院、科室造成不良后果及影响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奖励20~30%,情节严重者报医院评奖委员会并根据医院的处罚决定,给予相应处罚。
2.3.3.5 工作质量得分计算方法:
出勤系数=个人实际出勤天数÷月人均实际出勤天数
个人工作质量=个人工作质量得分×出勤系数×50
2.3.4 根据医院规定的个人技术职称系数,作为固定基数予以相应得分。
2.3.4.1 根据工作年限及个人技术职称确定基数及职称系数(护理骨干个人技术职称系数上调0.1)。
2.3.4.2 技术职称得分计算方法:个人技术职称得分=个人技术职称基数×出勤系数×10。
2.3.5 满意度作为重点考核指标:根据医院、护理部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达标者参与绩效考核,科满意度未达到99%,护理骨干扣10分,轮班护士扣5分。
3 考核方法
3.1 实施全员参与的项目管理制:量化考核实施过程中全员参与,人人监督,按照项目管理制办法,成立考评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按照上述4 大类考核内容的主题分别安排项目责任人。
3.2 实施全过程考核目视管理制:建立护理组绩效考核登记本,并在科室公示,实施目视管理。登记内容按照量化考评细则,详细记录每名护士扣分与加分情况,并注明原因,每个人均可查到自己的得分情况;每月3日前,由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按照考核表以及考核登记本对每名护士在上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得出考核分值记录公布。
3.3 实施考核结果绩效管理制:考核结果直接作为月绩效奖金分配依据。绩效奖金=科室人均绩效基数(由医院根据科室经营情况核算)×考核分值%。
3.4 实施考核结果持续改进制:对考核中存在的个案问题要求各自寻找原因并立即改正;而对存在的普遍问题,则定期召开科室护理质量会议,集体讨论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由护士长跟踪评价,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4 主要效果
4.1 结果导向融入了过程管理。实施量化考核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的重***、轻护理,出勤不出力,做完***坐办公室聊天的现象;护士参与工作的力度增强,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有效地遏制了过去护士应付护理工作的思想。由于考核与奖金挂钩,激励了那些平时护理工作质量不高的员工学习护理理论和操作规范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努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氛围。
4.2 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通过量化考核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由于主要护理工作均有具体要求和分数,因而促使护士在各项工作中都有显著改善。
2011年我院开展绩效考核,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运行2年多时间,取得良好效果。
5 绩效考核目前存在的误区
5.1 认识偏差。护理管理者当中普遍以为对绩效进行了考核,有了考核结果就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以为这就是绩效管理,以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核心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忽略了其他环节,考核也仅仅是一种手段。
5.2 考核形式化。护理考核普遍都是护士长负责,虽然有质量控制活动小组参与但不能体现真实的考核结果。一般的考核只是常规月底进行,内容简单、笼统,难以反映真实的工作业绩,及时与激励挂钩也非常少,没有说服力,只是一种形式和说法。
5.3 考核不科学。护士的考核是考察护士在护理活动中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是对护士素质、护理行为、护理结果和护士工作职责外,促进护理工作完成所致的努力的综合性考核[1]。而实际管理过程中绩效体现不系统、不完善,存在缺失现象,如没有员工参与计划、管理者与员工沟通少,绩效无反馈。
5.4 绩效管理手段可操作性差。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手段,考核过程中评价者个人偏见心理原因造成评价偏差,导致评价不真实,不正确[2]。
6 结果
2011年实行绩效分配以来,与实施前比较,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合作满意度提高,在特殊时段及节假日、远途出诊时主动加班的人多了,突发事件以及随机性任务主动积极参与,科室互控力度加大,管理者无需强制进行,护士长管理压力减轻,愿意承担风险与责任,形成了人人参与管理的文化,护士上报不良事件积极踊跃,对科室隐患的排除起到了警示作用,护理缺陷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逐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习主动性加强,护士调科室现象减少。总之,通过绩效分配薪酬以来,激励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护士认识到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就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了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但目前绩效运行还在摸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 改革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外科;护士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5
为进一步发挥绩效管理的效能,提高病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医院“护理绩效分配方案指导意见”为参考,护士长多次组织全科护士讨论,在原先科室护理绩效二次分配方案的基础上,去除主班和***班岗位分值,以日班岗位分值代替,缩小不同年资护士值夜班的分值差距,确定护理工作量的考核维度,秉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积分考核法,根据不同岗位(层级)、职称及学历确定分值,绩效分配向夜班护士倾斜,实行同工同酬,根据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业绩予以奖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1],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定编床位61张,在岗护理人员16名,年龄22~44岁。学历:本科9名(56.25%),大专6名(37.50%),中专1名(6.25%)。职称:主管护师4名(25.00%),护师9名(56.25%),护士3名(18.75%)。护士分层:N3护士2名(13.33%),N2护士7名(46.67%),N1护士6名(40.00%)。设总责任护士1名,组长2名。
1.2方法改革前实施常规绩效考核,改革后实施新的绩效方法具体如下:
1.2.1实行积分考核法。病区绩效奖金总额分为基础奖和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奖两大部分。护理绩效基础奖占奖金总额的70%,护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奖占奖金总额的30%。
1.2.2护理绩效基础奖金项目包括岗位分值、层级系数、学历系数[2]。岗位分值组成:责任护士11.5分,组长11分,邦班10分,日班8~10分(≤3年护士8分,4~6年护士8.5分,7~10年护士9分,11~15年护士9.5分,>15年护士10分),夜班11~18分(≤3年护士:小夜班11分,大夜班12分;4~10年护士:小夜班13分,大夜班14分;11~15年护士:小夜班15分,大夜班16分;>15年护士:小夜班17分,大夜班18分)。层级系数:N4护士1.1,N3护士1.06,N2护士1.0,N1护士0.96。学历系数:本科1,专科0.95,中专0.9。
1.2.3护理工作量考核维度及分值统计。将护理工作量分为9个考核维度包括新入院病人、全麻手术、局麻手术、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化疗病人、PICC维护、包病人总数、出院病历质控[3]。每例新入院病人和局麻手术责任护士记1分,其他班次记0.25分;每例全麻手术和危重病人责任护士记2分,其他班次记0.5分;每例抢救病人责任护士记4分,其他班次记1分;每例化疗病人责任护士记0.5分;每例PICC维护责任护士记0.3分;责任护士每护理1个病人记0.2分,其他班次记0.04分;出院病历首次质控每份记0.2分,出院病历二次质控每份记0.05分。各护士下班前认真统计自己的护理工作量,如实记录量化项目的例数,相互监督,护士长核实无误后每月进行统计汇总。
1.2.4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考核。病区内部建立由护士长、护理骨干、护士组成的护理质量控制路径,严格按照质量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从护理服务、技术质量、护理科教研3大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加分项目有科研立项、、优秀带教老师,省市院级表彰、加班等增加分值5~40分;扣分项目有护理差错事故、服务投诉、违反劳动纪律、理论操作考核不达标等扣除分值2~20分[4]。
1.2.5计算公式。个人总分=个人每月基础总分×层级系数×学历系数;每分奖金额=奖金总额×70%÷病区总积分;个人绩效基础奖=个人总分×每分奖金额;个人考核总分=个人每月工作量总分+质量考核分;每分考核奖金额=奖金总额×30%÷病区考核总积分;个人考核奖金数=个人考核总分×每分考核奖金额;个人总绩效奖=个人绩效基础奖+个人考核奖金数。
1.3评价标准使用2012年自行设计的护理管理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病区绩效考核方案和护理质量考核方法的知晓程度,对现行的考核指标满意程度,是否需要改进,绩效考核方案能否真实反应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质量,对护理人员有无起到激励作用,考核结果是否与实际工作有差距,目前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目前的管理体制能否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护理人员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否满意。填写方法为在每个问题的相应答案选项中打钩,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新绩效考核方案在科室试行后,连续在2013年3~10月(改革后)利用召开质量分析会的时机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发放护理管理问卷调查表共112份,当场收回112份。抽取2012年3~10月(改革前)护理管理问卷调查表112份进行比较。护士满意度评分标准:总分50分,分值40~50分为满意;分值30~39分为基本满意;分值在10~29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改革前后护士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设定护理工作量奖病区以往的绩效考核方案仅拿出奖金总额的20%与工作质量单项考核挂钩,没有量化工作业绩,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缺乏激励机制[5-6]。新的绩效方法涉及到各班次的工作量考核维度,具有可操作性,直观明了,打破原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懒惰状态,改变以往少数护士不愿多护理病人、不愿配置化疗药物、不愿承担PICC维护等情况。通过这种客观真实可考量的数据给予护士公平公正的评价,鼓励护士积极分管病人,承担相关护理工作[7]。
3.2调整各班岗位分值既往绩效方案中低年资与高年资护士值一轮夜班分值相差16~25分,改革后相差8~12分,既保证了高年资护士值夜班的动力,也提高了年轻护士值夜班的积极性。病区形成了夜班护士新老搭配,老护士认真带教,严把护理质量关的良好氛围。既往绩效方案中主班、***班的岗位分值为10分,且不需要分管病人,工作相对单纯,导致大家的眼光都瞄向这两个岗。改革后的绩效方案去除了主班、***班的岗位分值,以日班岗位分值代替,主班、***班由护士轮流上岗,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权益,而避免了利益冲突。
3.3进一步强化管理效能提高了护士满意度护理绩效基础奖金分配方案促进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学历层次,力争护士分层稳步进阶,在全科护理队伍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8]。工作质量奖考核,实现了护理目标管理,通过正面激励的手段,辅以适当负强化,以规范护士的行为,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通过全方位考核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通过信息反馈,有效地控制护理质量,使质量管理真正进入制度管人,绩效激励人的轨道[9],从而有效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表1显示,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4借助信息平台持续改进我科运用绩效管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不足,比如工作量的考核维度不够细化,PDA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领域不够宽阔,未能将每位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记录在数据库内[10]。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借助信息平台,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实现科学、合理、有效、动态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力价值真正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黄正新.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3-14.
[2]孙爱红,姚雅红.我院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1-143.
[3]娄湘红,李萍.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2):9-12.
[4]张爱华,李秀玲,张丽辉.科室护理绩效再分配的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94-95.
[5]陶红,胡静超,王琳,等.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的研制[J].第二***医大学学报,2009,30(11):1292-1296.
[6]盛桂兰,江震.护理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试点病区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70-3372.
[7]蔡德芳,董云春,李长琼,等.基于护士分管病人的护理绩效考核[J].护理学报,2012,19(1A):36-39.
[8]黄霜霞,梁金清,金晶,等.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在输液室的应用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976-979.
[9]苏纯音,胡雪萍.护理垂直管理体系下的绩效分配新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46-2047.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6)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6
【中***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8-01
建立较为完善、科学的急诊科护士绩效量化考核体系是提高整体急诊科合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先决条件[1]。而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急诊科护士量化考核方式,是激发以及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培养护士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2,3]。本中心于2012年6月-12月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小组制量化考核,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中心实际急诊护士只有10名,均为女性,年龄22-42岁,平均(27.2±0.5)岁。其中护师2名,主管护师1人,护士7人,工龄2-20年,学历本科以及本科以上3人,大专4人,中专3名。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理小组。任命3名护师为小组组长,综合考虑护士的岗位层级、工作能力以及日常工作表现、护士的性格特点等,将护士均衡得分派到3个小组中去,以成立组长负责制的急诊科护理小组。
1.2.2 考核方法。制定小组制量化考核登记本,每名护士量化考核成绩设置为满分100分,实施个人和小组内各个成员加、见分值公平、公正地全部累计在登记本上。①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要根据护理质量检查、具体考核等情况,由量化考核小组长辅助下实事求是的对小组成员以及小组进行量化考核,要遵从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②护理部考核:护理部按照三级质控标准对科室夜晚查房、护理质量等检查,然后将考察情况及时向科室反馈,科室护士长负责人要根据反馈的内容,找出亮点,对照着量化考核标准,落实到责任人以及所属的小组,分别给予个人、小组的加分和减分并认真记录。③科室医生评价:拟定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科室医生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急诊科护士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团队能力、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以及慎独精神等进行评分,分为好1分,一般1分,差0分。小组每月根据得分对前三名护士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④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工作责任心这几个方面,分为满意2分、较满意1分,不满意0分。小组每月根据得分对前三名护士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
1.2.3 绩效评比方法。护士长组织各组小组长,每个月对小组成员以及小组的量化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对考核前两名的小组给予不同程度的绩效奖励,并可以以奖代惩,激励小组带动小组成员的个人发展进步;对小组成员进行评分考核,每月月底将护士个人的当月的加分和减分分值进行统计作为当月的量化绩效考核成绩,并根据成绩进行绩效奖金分配,根据加分情况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如护士加分为20分,扣分为5分,则总分为15分,假如每分绩效奖金为20元,则该护士的总绩效奖金就是300元;如护士加分为10分,扣分为15分,则总分为-5分,则当月无绩效奖金。年终累计总分,作为个人职称晋升。岗位晋级以及年度评优等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1.3 评价方法。对小组制量化考核实施前后16名、20名医生和34例、38例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和得分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生和护士满意度评价情况。小组制量化考核实施后医生以及患者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较实施前高,护理质量也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小组制量化考核实施前后医生以及患者对急诊科
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情况(例,分)
注:与实施前相比,*P
2.2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价情况。实施前综合量化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4.50±1.26)分,实施后护理质量平均为(97.68±1.37)分,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上可看出在小组制量化考核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实施前提高。综上,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小组制量化考核能有效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整体护理质量,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院的要求已经不再仅限于***机基础护理,而是更多的注重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致力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准则,以有效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绩效考核是对护理服务进行深化的关键环节,此种绩效考核方法对于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而仅采用单纯的护理质量考核指标,虽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较差,而且忽视了对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技术的考核,不利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1]。因此,谋求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大多数医院治理研究的方向。现在对我院实行关键指标法以加强科室护理绩效考核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首先确定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年资系数、岗位系数、专业素质等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同时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些指标进行评分估计。
1.2 方法 首先选择护理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在选择关键指标时,应当遵循客观、简单、容易操作的原则,同时要正确的把握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尽量的减少主观因素对指标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共选择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年资系数、岗位系数、专业素质5个指标作为实行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将医院的发展目标和科室的工作目标渗透到绩效考核指标中,以使每一位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执行指标[2]。按照每个指标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不同,分别赋予这些指标不同的权重,护理工作量占40%,护理质量占40%。年资系数占5%,岗位系数占10%,专业素质占5%。护理工作量总分为40分,主要是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差异进行考核计算,护理质量总分为40分,主要是根据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及院、科两级对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检查情况进行考勤计算。年资系数总分为5分,主要是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进行考核计算。岗位系数总分为10分,主要是指医护人员的岗位工作不同,所占比分不同进行考核计算。专业素质总分为5分,主要包括医风、医德如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等,以及医护人员的培训、临床带教情况等进行考核计算。将上述考核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中,自动计算出考核分数,每月对医护人员实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金分配[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考核数据进行t检验,对所有医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关键指标法的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通过将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运用,临床上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实行关键指标法之前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3 讨 论
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是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业绩考核,这对于提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关键指标法是医院通过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实行关键指标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及提升医院的信誉和形象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4]。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医护人员实行关键指标法进行科室护理绩效考核,实现了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关键指标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优质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此种激励方法形成了一种较好的管理导向和激励机制,对于医护人员的考核数据公平、公正,以使医护人员感受到奖勤罚懒的准则,从而充分的调动其工作热情,并主动进行人在认真工作,以获得患者的好评及管理者的赞赏,从而实现了护士满意度的提高。同时,临床护理质量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关键指标法对于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意识,以促使医护人员能够在保证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下,以提高对患者的内涵质量,并主动的关注自身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对自身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由此也就保证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5]。而由于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更多的关注,使其能够更好的对待患者,对于患者的服务更加热情、周到,以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努力,从而收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好评,通过反馈到医院管理者,以对医护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从而实现其总体考核分数的提高,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更好的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关键指标法在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红慧.量化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1,74(10):87-88.
[2]沈志峰,魏晋才.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54(05):65-66.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 护士;“三基”理论考核;PCDA循环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51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on increasing "three basic" theory test results of nurse
DAI Jun-qiu,CHEN Ai-min
(Yangzhou Wutaishan Hospital,Yangzhou225003)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on increasing "three basic" theory test results of nurse.Methods:PDCA circul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in nursing department "three bases"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management in 2012.
Results:The "three bases"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percent of pass in 2012 (97.5%) was higher than 2011 (92.2%).Number of non-compliance results from 33 person-times in 2011 decreased to 10 person-times in 2012.The number of non-compliance times of a nurse reduced from 9 to 4,who was failure in annual assessment.
Conclusion:PDCA circulation method are helpful to the enhance of nurse "three bases"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Key wordsNurse;"Three bases" theoretical examination;PDCA circulation
“三基”理论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及保证护理安全的基本前提[1-3],也是确保医院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4]。我院是一所正在申报、准备创建专科三级甲等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照创建标准对“三基”理论知识的相关要求,发现距离甚远,故提高医院临床护士的“三基”理论知识水平已成为护理部护理管理的重点所在。PDCA循环法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过程[5],我院自2012年5月起,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提高医院临床护士的”三基”理论考核成绩管理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资料选自2011~2012年在我院护理岗位工作并参加医院护理部考核的护士个人存档成绩。2011年参加护理部临床考核护士共460人次,其中本科124人次,大专281人次,中专55人次;平均工作年限(15.4±7.3)年;平均年龄(35.3±9.2)岁。2012年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参加考核护士共465人次,其中本科127人次,大专285人次,中专53人次;平均工作年限(15.5±8.1)年;平均年龄(35.8±9.5)岁。两年护士学历、工作时间及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011年度对临床护士“三基”理论考核管理给予医院常规培训及考核管理,2012年度则在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计划(P)
2.1.1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医院护理人员(尤其工龄10年内的年轻护士)的“三基”理论考核水平,距创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人人达标(≥80分/人次)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2011全年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三基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不达标达33人次;“三基”考核达标率为92.2%。(2)最差考核护士1名,全年9场次考核结果全部不达标。
2.1.2原因分析。(1)护士个人素质不高。20世纪90年代初期招聘职中毕业护士、近7年内招聘中专及未经历高考的“3+2大专”毕业护士是考核不理想的重点人群(占80%),主要表现为部分护士“三基”理论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及考试技巧;少数护士对精神科护士考“三基”有抵触情绪,对“三基”考试是否达标持无所谓的态度。(2)管理督促不严。部分护理单元护士长重视不够,督促管理不到位,护理部对考核成绩不理想的护士无针对性的提高方案;护理部及护士长奖罚力度不够。(3)考核时间安排有欠缺。护士资格考试、中级职称考试等均集中于5月份,就2011年而言, 临床护士5月份考试不合格率达16%,远高于全年9场次考试平均不合格率7.8%。
2.1.3提出改进方案。(1)成立护理部、科室护士长和护士长三级“三基”理论考核成绩提高改进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小组长,小组成员由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组成。(2)合理安排考核时间。护理部组织“三基”考试时间避开5月份,2012年9场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份后完成。(3)提出“三基”理论知识考核目标管理方案。(4)将“三基”理论知识提问列入护士长中夜班查房内容。(5)根据江苏省 “三级专科医院” 创建“三基考核人人达标”的标准,结合我院2011年“三基”考核达标为92.2%现状,提出2012年“三基”理论考核达标率达95%的考核目标。
2.2实施(D)
2.2.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PDCA循环、目标管理相关知识及护理部“三基”理论考核相关文件,了解护理部考核总目标。
2.2.2各护理单元在护理部考核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各护理单元考核分目标(努力实现参与考核人次全部达标;各护理单元达标率不低于95%;不产生新的考核不达标护士),与护理部签订“2012年度三基理论考核护理单元目标管理协议书”;护士与护士长签订“2012年度三基理论考核护士个体目标管理协议书”( 努力实现参与考核场次全部达标;原考核成绩不达标护士努力缩短达标距离,考核达标率较上一个年度提升50%以上)。
2.2.3根据水桶理论找出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短板所在[6]。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将既往考核不达标及考核分数偏低的护士重点列出,实行分组管理,护士长给责任组长授权管理,责任组长对重点人员重点负责,适时关注参与考核护士的想法、学习进度与效率;护士长与责任组长、护士本人一起分析考核不达标或考核分数偏低的原因所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如对读书及考试能力不强的护士指定“一对一”帮扶,传授读书与应对考核的技巧;护士长对考试态度不端正的护士,作适时启发、引导,帮助护士认识考核达标、精神科护士掌握“三基”理论知识的意义所在。
2.2.4护士长在护理部考试前一周组织科内预考,考后对试卷进行分析,帮助护士加深对考核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
2.3检查(C)
2.3.1界定考核范围。考核范围为以唐维新主编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霍孝蓉主编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及“三基”习题篇(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主要教材,参考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教材。
2.3.22012年护理部共按计划组织临床护士”三基”理论考核9场。护理部将护理单元每场考核成绩及时反馈于护士长,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考核结果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全面反馈。护士长中夜班查房就考核范围不定期提问在班人员,护理部每周一将上周护士长查房“三基”理论知识提问“人员、提问内容及成绩”反馈给各护理单元。
2.3.3护士长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于护士个体,对每场考核成绩居医院前3名者予以奖励;对考核成绩未达标者予罚款。对存在问题,护士长与责任组长、护士本人一起做进一步的原因探讨,做好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同步控制工作[7],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激发护士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以期增加护士达到考核目标的自信心与学习效率[8]。
2.4处理(A)
2.4.1护理部对照“目标管理协议书”对各护理单元及护士个体进行年度考核,对全年护理部组织考核总平均分名次居前10名护士个体予以奖励;在院内组织推广护理单元全年考核总平均分第一、第二名护士长的管理经验及考核成绩优秀护士的学习方法与应对考核经验。
2.4.2对考核不达标10人次进行新一轮的原因分析,提出新一轮的应对方案并组织实施,进行再一次的效果评价,转入新一轮的PDCA循环。
3结果
2012年护理部护士“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由2011年的92.2%提高至97.5%,超过预期的95%目标;2012护理部护士“三基”理论考核成绩不达标人数由2011年的33人次下降为10人次,原全年考核均不达标的1名护士由9场次减少为4场次。
4讨论
4.1计划是临床护士 “三基”理论考核水平提高的行动指南本研究在计划阶段找出了护士个人素质不高、管理督促不严、考核时间安排有欠缺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建立“三基”理论考核提高改进小组、合理安排考核时间, 提出“三基”理论知识考核目标管理方案,将“三基”理论知识提问列入护士长中夜班查房内容,提出考核目标的具体方案,使后面的行动实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是“三基”理论考核水平提高的行动指南。
4.2 实施重视“三基”理论考核水平,提高过程中的目标管理本研究在实施阶段通过各护理单元、护理个体目标管理协议的签订,使每一位护士都能清楚地知道“三基”理论考核目标所在;护士长通过对责任组长的授权管理,护士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使提高“三基”理论考核水平目标实现有了可能;接着,护理部考试前一周科内提前预考,是护士长对护士考前知识的一次摸底和考前强化,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9],激发了临床护士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意识,增加了她们对“三基”理论考核的重视程度,是提高临床护士“三基”理论考核水平的中心环节。
4.3检查实现了对护士 “三基”理论考核水平提高的有效环节控制PDCA在检查阶段是对临床护士“三基”理论考核水平提高所进行的阶段性环节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是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本研究中,护士长夜查房“三基”理论知识提问,周一的具体反馈;护士长对护士在科内、护理部考核成绩的及时反馈,使护士个体对“三基”理论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调整下一步的行为[10];根据阶段考核结果对护士进行奖罚激励,是激励护士积极争取每次较好考核成绩的动力之一,也是护士长实现有效环节控制的有效手段。
4.4处理是对提高护士“三基”理论考核水平又一次新的循环开始反馈处理是PDCA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11]。年度护理部对考核优秀护士长、护士个体的奖励与全院经验推广,是对优秀人员所作努力及取得成绩的认可与 “正性强化”,同时也是对其他护士、护士长的一次“代受强化”,激发了护士“三基”理论学习与考核的主观能动性;效果评价使护士了解自己的考核成绩在科内及全院的所在位置,有助于护士个体确立下一年度的“三基”理论考核目标。对于效果评价仍然存在的10人次考核不达标,护理部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护理部管理思路,不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为推动下一次的PDCA循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期达到创建“专科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三基”考核人人达标的考核目标。
参考文献
[1]石美霞,杨辉,商临萍.护理“三基”培训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2(4下旬版):1109.
[2]杨红叶,黎艳,那文艳,等.强化“三基三严”培训促进护理工作发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55-1756.
[3]李玉容.医院推行“三基”护理训练必要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1):125-126.
[4]周敏,邱燕静.临床护士三基培训及考核的管理[J].上海护理,2011,11(1):82-83.
[5]杨晓媛,李世英,李洁.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7,5(2):10-12.
[6]杜卓才.短板理论与支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交通,2011(6):22.
[7]刘秋艳.管理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25.
[8]马红霞,程淑英,赵阳.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对医学院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191-1192.
[9]戴珍娟,夏平英,许晖.预考制度在护理“三基”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307-3309.
[10]殷智红,叶敏.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86.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9)
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考核机制,在医院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强化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约束机制,构建结构合理、运转高效和监管有力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和科室进行严格考核,强化职工质量意识,对于确保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护理质量管理纳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中,促进护理工作发展。本院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 开展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的目的、意义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考核是医院发展的既定目标。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规范性要求,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实施,结合医院质量控制和日常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医院发展目标,在医院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在整合及优化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一种难以被模仿的、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1]。在医院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强化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约束机制,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从经济目标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的转变,打造硬件过硬、技术过硬、服务过硬、老百姓认可的医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好基础,谋取医院跨越式发展,有效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
2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护理质量控制
2.1 考核体系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制定《***支部、***员管理考核办法》、《科室一般工作人员考核指导意见》、《单项奖奖励办法》及《二十五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等多个配套文件,健全考核组织,以月考核、季考核、半年考核和年度考核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核,评分办法按照医疗、医技、职能、后勤科室四个系列分别排序,各项考核标准按权重进行评分。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科室进行奖惩排序,并作为科室及个人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切入点,在全院上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以评促建,全面促进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2]。做到了职责明确、指标清晰、量化评分,动态考核,综合评定,分类计酬。为了实现医院管理的既定工作目标,完善了质量安全管理考核组织体系,设立二十三个专业考核组,护理质量考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专业考核组。
2.2 考核标准 护士进行各项工作的标准是护理核心制度,也是护理行为的法律保障,给护士清晰、明确的指引,利于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和高效。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只有正确认识护理核心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以优质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3]。现代护理管理应具有科学的计划性,可测量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运用管理艺术,实现管理零缺陷,资源零浪费,环境零障碍,员工零抱怨,服务零距离,患者零遗憾。最终达到满意的结果,即患者满意、领导满意、医生满意、护士自己满意[4]。制定完善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机制,强化制度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根据护理核心制度内容制定出具体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6项。分为护士形象标准;护士文明规范服务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危重患者护理标准;病房管理质量标准;***室质量标准;换药室质量标准;急救药品与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标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护理记录单质量标准;护理表格书写质量标准;护理站、更衣室、库房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重症医学质量标准;急救质量标准;婴儿沐浴室质量标准;产房质量标准;新生儿监护室质量标准;手术室质量标准;供应室质量标准;血透室质量标准;门诊护理质量标准;介入导管室质量标准;预防保健质量标准;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质量标准,共计26项标准,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全部内容,考核标准具体可操作性强,使护理人员行为有规范,工作有要求,奖罚有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3 考核方式 护理质量考核方式由每月护士长分组大质控、护士长夜查房、护理质量管理委员成员季度考核完成。月考核大质控由全院护士长每月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分组进行检查考核,分急救品物品,出院病历,护士形象,护士文明规范服务,护理站、护士更衣室、护士长库房;特殊科室管理;病房管理;护士长管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情况;健康教育口服药;***室、换药室;皮肤管理小组;在院护理文件书写;院内感染控制组。各质量控制检查考核小组按时完成考核任务,由护理部汇总后,每月20日前将考核结果以打分的形式交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办公室;护士长夜查房由每天值夜班的护士长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打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组织委员会护理专家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分析。全院23个专业考核组将考核结果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办公室计分汇总,每月对考核结果认真分析,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在全院进行公示,对扣分及奖惩情况进行点评,每月《质量控制信息简报》,并按照考核方案及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报财务科兑现奖惩,年终汇总给科室排序,作为当年评优评先的依据。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对落实优质护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讨论
医院管理模式是按照医院工作客观规律,运用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发挥医院的整体功能[5],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渗透到临床实践的全过程并使之常态化,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内涵质量,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6]。医疗质量是临床医疗的中心工作,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包含医疗过程的质量管理,而且还包含医疗服务环节的各个方面[7]。在考核工作中,院领导高度重视,把开展全面质量考核工作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其他院领导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副院长为主任的考核办公室,具体负责起草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了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设立了二十三个专业考核组织。护理质量考核组织由护理专家组成,在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依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完成全院护理质量考核工作,护理质量考核在科室评分奖罚排序过程中占0.25的权重,占有较大权重,体现出医院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确立建设目标,创新服务理念,狠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树立护士品牌形象,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规范护理服务行为等,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8]。
在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文件制定及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医院严把程序关,相继召开了院长办公会、院长办公会扩大会议、科主任护士长中层干部动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多次会议,进行研究、布署,讨论、通过考核方案,不断总结、修订方案,汇报进展,交流经验,召开全院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全票通过考核方案后,以红头文件形式印发到全院各科室,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文件资料汇编到医院网站在全院学习落实,整个过程严谨而有序,为方案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医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全员参与,上下一心,考核部门严肃认真,被考核部门重视有加,考核工作公开透明,达到了预期效果,考核职能部门忙起来了,全院各科室动起来了,医院各项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了,全面质量管理考核的目的达到了,医院要立足长远,健全机制,主抓落实,重在实效,推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护理质量管理考核为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管理方式,对一个循环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合理、不规范操作的纠正,改进措施的制定,再落实到下一个循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循环,最终实现医院全面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整改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换成了过程控制,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9]。此项工作的启动,护理质量考核组高度重视与全院各部门精诚合作,积极主动完成考核任务,做到了事前有计划、事终有结果、事后有反馈,真正做到行为规范,依法执业,形成上下同把质量关,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落实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以全面质量管理考核为抓手,以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为准绳,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旭东,韩九娥,何光峰.创建医院特色文化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32-133.
[2] 刘庆忠,贺爱燕,李向红.强化质量完善服务构建和谐医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2):21-23.
[3] 张云霞.掌握护理核心制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56-57.
[4] 唐敏.护士长与现代护理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105-106.
[5] 周舞.创新医院管理模式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25-126.
[6] 刘世庆.浅谈本院医疗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75-76.
[7]梁铭会,马丽平.关于我国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 管理,2011,30(10):8-10.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10)
【中***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53-02
绩效考核是通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对照和评定职工对职责履行程度,以及确定工作成绩的有效管理方法。护理人员的绩效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1]。为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按照护理部要求,制定了ICU量化绩效考核方案,经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室属于综合ICU病房,开设床位12张,设有护士32人,护士长1人,年龄20~37岁,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护士15人,本科学历 13人,大专学历 14人,中专学历5 人,在ICU工作5年以下19人,5~10年8人,10年以上5人。收治的病人以各类大手术后的病人为主,护理风险高、护理技术要求高以及岗位责任重,但科室绩效收益不高,造成护士积极性受挫,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基于以上因素,我科实行了量化绩效考核。
1.2 方法
1.2.1 确定绩效考核方案:由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根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护士绩效考核指导方案为前提,结合科室实际护理工作情况,质量控制要求及综合护士意见制定了ICU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并设计了工作量统计表,考核对象为ICU所有护士。护理绩效侧重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基于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质量考核结果而出台考核办法,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天数、护理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考核奖惩标准。每月护士个人绩效 = 夜班津贴+(各项补贴+出勤津贴+工作量化津贴+患者满意度津贴)-质量管理考核处罚。①各种补贴:根据职称的级别及是否参与科室质控给予补贴。②出勤天数:白班2分,夜班3分,向夜班护士倾斜。③护理工作量:包括护理病人数,每班护理1名病人得1分、新收病人数,每收治1名病人得4分(参与者平均分配)、高难度护理操作,每完成一次得2分如:动脉穿刺置管的配合及护理、床旁CRR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及消毒等。④患者满意度,每月取总绩效的500元进行激励。⑤护理质量考核奖惩标准,包括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考评、医生对责任护士的考评、护士与护士间的考评。
1.2.2绩效的计算方法:(科室绩效的总金额-各项补贴-满意度补贴)÷所有护士当月量化绩效总分值=每分所对应的绩效金额×个人量化绩效分值+各项补贴+满意度补贴-质量管理考核处罚=个人当月实际绩效金额。
1.2.3效果评价的方法:将绩效考核实施前(2011年)和实施后(2012年)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率进行对比。护理质量考核内容为十知道、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操作等;满意率考核的内容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考评、医生对护士的考评、护士间的考评。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3.1 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传统绩效分配以职称确定分配系数,较少考虑岗位风险特点,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不强。量化绩效考核运用护理工作数量、质量等效率指标,较好体现了不同病情、***手段和护理方法所蕴藏的专业技术含量、风险、效率与责任的差别[2]。打破了传统的“平均分配原则”和“不平等分配原则”,解决了绩效分配的敏感问题,护士劳动价值的合理评估与补偿得到了充分体现,激励了护士工作热情,使护士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自上而下逐步形成了“定责、守责、尽责”的良好风气,不再简单满足于工作任务完成,形成了人与事、护士与科室密切关联、融为一体的良性循环新格局,营造人人按制度执行、按规范操作的氛围,护士队伍得到稳定自实施绩效考评以来科室护士零辞职。
3.2 量化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入ICU的病人,由于病情紧急危重,大多需要接受长时间、不同方式的生命体征监测及相关生化参数监测,同时接受强化***和特殊护理,因此对患者或家属来说是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地方。然而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加强有效沟通,是促进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察觉患者因不能说话表现出的挫折感,为患者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如看、听、触、应答、理解、使用***片画册、肢体语言、让清醒、配合的患者书写等,及时解决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每日在探视时间详细的告知家属患者在ICU内的情况、病情进展等,使患者得到家庭的支持及***疾病的信心。ICU护士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率。
3.3 量化绩效考核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部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月对ICU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定,计算出ICU月绩效分配额度。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质量考评的重要性,积极查找原因,及时改进,按要求认真落实床旁责任制护理,掌握所管病人“十知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完成基础护理,确保病人“三短六洁”预防感染发生,护理操作规范。充分体现了PDCA循环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促进了管理效能,使存在的质量问题得到持续改进[3]。
3.4 量化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长是护理工作最基层和最直接的领导者,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实施者,同时也是实施绩效考评的主体[4]。通过运用管理手段制定量化绩效考核,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效能的有效手段,惟有建立和实施好绩效考核,方能全面推进护理的各项工作。
4小结
护理人员量化绩效考核是对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和过程进行考核,科学运用绩效考评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和客观依据[5]。量化绩效考核的落实,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尊重,使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积极的调动作用,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管理水平,树立了优质的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1] 张蓉,高莉.护理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讨论[J].护理研究,2007,21(2A):309-310.
[2] 张秀华,杜萍,丁牧原.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的实施与体 会[J].护理杂志,2010,27(11B):1741-1742,1744.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11)
这次会审会议主要有3个任务。①是受国家环保总局委托,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城考”结果进行会审,审核结果报国家环保总局,同时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正在创模的城市也要将“城考”结果报送省局审核;②是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结果会审,其中包括了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会审;③是考核结果专家会审。会审会议技术性强、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希望各位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出色完成会审任务。
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我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抓手。会审是考核的重要环节,是对各市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的检阅,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其负责人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公正的总结评价。*年是“*”最后的一年,关键的一年。*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结果,既是各市*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的体现,更是对各市“*”环境保护计划完成情况的检阅。
下面,结合今天的考核会审会议、“*”和*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和接下来环保责任考核的工作思路讲3个方面的意见。
一、"*"环保工作回顾
“*”期间,在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广东,积极推进绿色广东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编制和实施环保规划,积极开展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加快推进珠江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完善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监管,各项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年全省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同时,我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江河、重要水库和饮用水源水质总体良好。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们更成功处置北江韶关段镉污染事故,取得了“北江沿线没有一个城市水厂停水,没有一个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恐慌事件”的全面胜利,全省环保战线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磨练,获得了省委省***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编制和实施环保规划,提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水平。
先后编制和实施了《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以及全省主要江河水质保护规划和污染防治规划。从*年起,省***府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并取得丰硕成果。《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20年)》已由省人大形成决议并全面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环保规划立法;《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20年)》也已通过人大立法,近期将开始组织实施;《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已上报省***府审议。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府部署,组织开展“实施绿色广东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探索环境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子。
(二)大力实施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了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等重大环保工程,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环保投资指数连续四年达到2.5%以上,*年预计超过500亿元。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至*年底,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3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预计可达到40%以上。列入珠江综合整治的11个重点江河湖库8个水质有所改善,粤西小东江、中山歧江河这两个生态恢复典型的生态和水质以及惠州西湖和肇庆星湖水质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二是燃煤、燃油火电厂脱硫进程加快。已完成烟气脱硫机组装机容量586万千瓦。三是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建成了26座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日处理量为2.5万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为5万吨/年。汕头市特种废弃物处理中心建成投产,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三)严格污染源管理,环境监管得到加强
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意见》、《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40个项目依法做出处理。加强重污染行业环境管理,对电镀、制浆、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积极推进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监测和《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固体废物监管。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命名清洁生产企业52家,对133家污染严重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
(四)加强环境法制,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
“*”以来,颁布和修订了《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环保***工作进一步深入。连续三年开展维护群众权益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典型的环境违法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召开情况通报会,向社会通报专项行动情况和五宗环境保护违法违纪案件,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出动环保***人员12万人次,检查排污企业6万多家,查处违法案件近5000宗,罚款金额4000万元。全省环保系统共受理群众投诉8.14万宗,处理率达到96%以上。全省挂牌督办108宗案件。
(五)生态示范和绿色创建取得新的进展。
已有“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52家,26家省控重点污染源的清洁生产审核通过验收。中山市、南澳县成为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全年新增185个省级生态示范村镇;新建始兴南山、南雄恐龙化石群和兴宁铁山渡田河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通过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深圳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环境监察试点通过考核验收。肇庆市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深圳、珠海、汕头、中山、惠州和江门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正在加大力度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广州、佛山、东莞、河源等市正在按计划全面推进创模的各项工作,其中广州和佛山市的创模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争取年内创模成功。
(七)加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污染事故,我省加强了对生产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废物,以及位于饮用水源地和人口集聚地区企业的环境监察,开展环境安全教育,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先后开展北江、西江、东江等干流沿线重点污染隐患排查,并分别就韶关小冶炼、四会南江工业园、博罗小电镀、增城小漂染等四大环境重点问题召开现场协调会,推动环境难点问题尽快解决。我省建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及时收贮废源,到目前为止,共收储废放射源602枚,放射性废物2000多公斤,较好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我省还制定和完善了《广东省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和《广东省核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二、环保责任考核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要求和省委、省***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意见,*年我省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考核,加强了对各市落实环保目标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了各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的分解落实。同时对环保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细则进行调整、完善,为下届***府任期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体系的全面调整打下奠定基础。
(一)深化环保***责任考核,调整和完善考核体系。
为落实省委、省***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和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整改阶段关于“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充实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改革考核方法,完善考核程序,提高考核的公信力”的要求,开展了改革深化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的调研,制定了改革工作方案,并起草了考核体系调整意见,经反复征求意见、认真修改调整和局务会议审核后上报省***府;调整意见已于去年底经省***府同意印发,*年1月1日开始实施(*年度考核)。虽然调整的内容不多,却充分说明了我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管理思路。
(二)调整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现场检查工作思路。
增强年度现场检查组的力量,扩大现场检查的影响力,由省委组织部、省***、省财***厅、省建设厅和省环保局等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城市*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和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引起了各市***、***府的高度重视,有效促进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化。
认真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对考核结果进步较大、考核结果存在疑问或技术支撑材料不足等情况,需要到现场进行核实的,认真核实相关数据、资料和环保责任考核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做到对省委、省***府负责,对被考核城市负责。05年初已经对04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现场检查,今年没有对05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现场检查,重点转向现场核查和日常检查掌握的信息。我局各部门多有大量的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工作安排,且相当部分与我们的环保责任考核工作直接相关,为节约行***资源、减少重复检查、提高考核绩效,本着整合资源、信息互享、共同推进工作的原则,我局正着手建立和规范环保责任考核现场检查与信息反馈工作机制。
(三)强化环保责任考核的日常监督管理。
将考核与环境保护投诉处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和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日常的考核管理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严肃考核纪律,加强日常抽查的工作力度,我局组织对部分市的近岸海域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同步比对监测和比照分析,形成了考核抽查抽测办法。今后将定期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跨界断面水质和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的抽查,抽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这些措施将有效保障考核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
三、开拓创新,开创环保责任考核工作新局面。
*年是“*”的开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客观分析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深刻领会“*”规划思路,扎实推进环保责任考核的关键一年。
“*”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市化、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对广东未来发展的制约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已经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也对我省各级***府如何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以“*”发展为契机,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规划纲要草案把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包括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广东削减15%的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20%等资源环境方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要求***府确保实现,否则将会以违法受到追究。
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府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并将目标量化为约束性指标,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绩考核体系督促地方***府官员重新定位,凸显了切实转变***府职能的根本要求,反映出促进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将有力地引导各级***府更新思想、明确思路,转变职能、正确定位,在执***和管理过程中切实履行保环境护的法定职责,把握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更快更好发展,使以环境优化经济具备了更坚强的法律保障。这些指标的实现,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五个统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切实履行和落实各级***府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责任,调整和深化相应的考核机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必须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各级***府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
(二)切实贯彻落实《决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12月3日,***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是***中央、***深刻分析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决定》全面提出了在环保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要求“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体现了以污染治理化解环境压力、以资源节约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思路,针对环保***、体制、机制、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破解之策,是一个总结过去、指导当前、筹划未来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五年乃至*年里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任务进行了规划,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指南,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决定》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将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作为环境保护的“龙头”制度。
《决定》明确指出,地方人民***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区域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评优创先活动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建立问责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的问题。
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府环保责任的重要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重大举措。《决定》进一步了强化了各级***府的环保责任意识,强化了环保责任考核和问责追究,也对环保责任考核工作的内容、范围、深度、广度和力度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环保责任考核必须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所确定的环境目标、任务和要求,我们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三)全面实施《关于对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细则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的意见》(粤环[*]125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两年多来,对有效促进各级***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考核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考核的公信力,按照***书记“完善考核。要积极引入环境评估因素,改革***绩评估和干部考核机制”的指示精神和黄华华省长、许德立副省长来我局调研时提出“要创新环保责任考核机制”的要求,对《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细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将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变化、污染排放强度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充实和完善我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体系。
调整意见进一步充实和规范了考核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了考核的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简化了对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总量控制指标的考核,增加了重点源***监控(测)设施建设的考核,加强了对规划编制实施情况和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等的考核,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为了更好地实施调整意见,省局将组织业务培训,加强调研和指导,各市也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按照新的调整意见布置、分解和落实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四)加快制定下届***府任期环保目标任务和深化环保责任考核改革。
随着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决定》的出台,“*”规划的颁布实施,对各地提出了新的、明确的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工作更应该跟上形势的发展,深化改革。结合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各级***府的意见和建议,调整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及其实施细则,使考核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更加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府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促进我省环境质量的改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