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论文大全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1)

经过查找资料,和同学讨论,并结合书本,我了解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可以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可以被5整除。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就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通过学习求两组数的最大公约数,我发现了如果两个数成倍数情况,那么最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成互质数情况,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数学的天空色彩斑斓,那是理性之光射向艺术殿堂产生的美景。我在数字中遨游,在数字中学习,捕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中应用。虽然有时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努力去学习,去和同学们讨论,和老师交流,一定会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阵阵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家家户户盼望的春节。俗话说春节要辞旧迎新,那可就免不了要道商场去采购年货了。今天,我和妈妈,小舅舅还有外婆一起到中央商场添置新年的衣服。傍晚,我和妈妈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满载而归,我跟爸爸说:“爸爸,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去买了好多东西,可划算了呢!让我给你一一道来:

我们四人边走边逛,一件美丽的衣服映入我们眼前。妈妈问导购人员,说:“这件衣服多少钱?”那位阿姨说:“小姐,您好,这件衣服原价1006元,现在春节期间,本商场特地展开部分商品打折促销的优惠活动,这件衣服打85折。”“85折?那就是,1006×0.85=855.1元”妈妈接着说:“我们都是你们家的老顾客了,给点折扣吧!”导购人员说:“那我给你打8折吧!”我心想:“8折?1006×0.8=804.8元。”“阿姨,这804.8元要不吧零钱给去了吧,整800元,过年多吉利啊!”阿姨想了想说:“恩,好吧,看在这小姑娘这么可爱讨喜,你又是我老顾客的份儿上那就要你们800元吧,到收银台结账后还可以凭发票去服务台领一包价值20元的花生呢。”

就这样,我们顺利的买到了新年的第一件衣服,还领了一包价值20元的花生。“爸爸,你看,我们这次购物划算吧!原价1006元的衣服我们花了800元买到,还送了20元的花生,再减去20元,哈哈780元买到了这件衣服,哈哈,可不要小看我哦!”“恩,真能干,看来以后爸爸要向你学习咯,哈哈!”爸爸笑着说。

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可见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们也要学好数学,将数学运用的我们的生活中来。最后,祝大家马年快乐!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妈妈说,外公家养的两只母狗“格格”和“花花”最近一前一后生了两只小狗,于是我缠着妈妈带我去看。

星期天,我们来到了外公家,看到了这2只小狗,它们都非常有特点。一只长得胖嘟嘟的,象个小肉球,灰色的皮毛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另一只则长得比较“秀气”,浑身雪白,象穿了一件洁白的外衣,依偎在“狗”妈妈的怀里,好可爱哦!根据出生的时间和颜色,外公分别给它们取名为老大灰灰,老二白白。

一到“狗屋”旁,我就被调皮可爱的小狗们吸引住了,全然不觉外公已经来到我的身边。外公说:“媛媛,你快要上四年级了,今天外公考你个问题,看你能否答出来?”“没问题!”我自信地回答。外公指着小狗说:“这2只小狗出生的日期非常有趣,老大和老二出生在相邻月份的1号,这两个1号分别是星期三和星期四,你知道是哪两个月的1号吗?”咋一听,这个问题挺难的,但不服输的我还是积极动起脑来,我不由联系起三年级时学过的年月日知识:由相邻两个月的1号是星期几,如果只差一天,说明第一个月的天数除以7余1天,哪个月的天数是这样的呢?哦,有了,29除以7余1天,一年中只有二月份有可能出现29天,由此可以断定老大、老二分别出生在二月、三月的1号。

我把想法告诉了外公,外公高兴地夸我真聪明,那2只可爱的小狗好象也为我猜出了它们的生日而欢快地跳来跳去呢!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4暑假里,我到外公家玩,受到了外公的热情招待。外公家如今仍烧着大锅,他每次都用很多木材来烧。

一天,外公将一大堆木材抱出来,笑着对我说:“小亮,外公考你一个问题。”我信心十足的答应了。外公说:“我手里这根木材大约3米长,我想把它锯成20段,你看我要锯几次?”听完问题,我心里乐开了花,太简单了。我从外婆那要了一把皮尺,先算好每段的长度(3米=300厘米,300÷20=15厘米)于是我拿着皮尺一段段的量,忙活了很久才知道要锯19次。

站在一旁的表哥着急地说:“你这么算多费时间啊。如果我要把3米的木头锯3段,需锯几次?”我想了想回答两次。表哥问:“你如何算的?”我答道:“用段数3减去1就等于要锯的次数啊。”表哥笑了笑说:“对呀,要锯4段,5段,6段······依次类推啊。这么算不就节省了很长时间吗?爷爷给你出的这道题,有很多解决的方法,但你要善于找到最简便的方法。这就需要你开拓思维,从智解题啊。”我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我从这件事中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勤思勤问就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5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干什么事似乎都离不开它。在幼儿园老师就教我们用手指认数,那时候我们常常利用一双手的十个手指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现在,我们虽然不需要用它来计算简单的加减法了,但是有时候我们在做一些数学题目时还是会用到它,比如,我们在三年级学习“年月日”时,用它来帮我们记忆大月和小月。

有一次,我在看《趣味数学》时,遇到一道题目:一个小孩在数手指,他按这样的顺序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请问,第36个是哪个手指?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2)

学年论文是学生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完成的学术性的文章,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分析解决所属专业领域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并作为检验学生一学年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二、学年论文的任务与要求:

结合所学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布置选题范围,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对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论题要求明确具体,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

学生围绕论题广泛收集材料,认真进行整理分析,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学生在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搭建论文框架。以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由指导老师审阅。学生根据论文提纲写出论文,在对文章反复修改后打印出来,上交指导教师。

论文要求格式规范,有摘要、关键词、标题、作者、正文、参考文献,字数在3000-6000字之间。

三、学年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1.论文必须用A4规格纸打印,***表应按要求绘制,

2.设计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书写。设计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3.作者姓名及学号:设计题目下空一行书写作者姓名。用宋体四号字体书写,作者姓名后面加“()”括号,在括号内书写“学号”两个字后加“:”号再写学号。

4.专业和年级:作者姓名及学号下一行书写。用宋体五号字体书写并加“()”括号,在括号内书写院系名称空一格书写专业名称及年级和班级名称加“,”接着书写“内蒙古”空一格书写“呼和浩特”空一格书写邮***编码(010022)。

5.指导教师及姓名:专业和年级下一行书写。“指导教师”四个字用宋体四号字体书写并加“:”再书写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用楷体四号字体书写。

6.摘要:指导教师及姓名下空一行书写。“摘要”两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空两格书写,摘要的内容用5号楷体字。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 1

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摘要以150~300字为宜。

7.关键词:摘要的下一行书写。“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空两格书写。其后为关键词用5号楷体字,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8.中***分类号:关键词的下一行书写。“中***分类号” 五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左起空两格书写并加“:”再书写中***分类号码。

9.正文:中***分类号下空一行开始书写正文。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书写。

(1)标题层次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一级标题“1”用黑体小四号字体,二级标题“1.1”和三级标题“1.1.1” 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左起顶格书写。

(2)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3)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10.注释:正文下空一行书写。“注释”两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顶格书写。引用文献条目从“注释:”下一行开始书写。

11.参考文献:注释的下一行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顶格书写。参考文献条目从“参考文献:”下一行开始书写,用宋体五号字体。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12.页面设置

(1)页眉

奇数页 页眉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3)

1.论文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A4纸打印,不得小于或大于此规格,字迹清晰。

2.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

论文装订顺序如下:

(1)论文封面:使用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封面,不得使用复印件,并将封面上的有关信息填写准确、完整、清晰;

(2)论文评定纸:使用由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评定纸;

(3)论文原创声明:论文原创声明的格式参见附件1,须打印后亲笔签名;

(4)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一般为300字。在内容摘要所在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小四号宋体字,具体格式参见附件2)

(5)论文目录:要求使用三级目录;

(6)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二部分;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三部分。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下左右均应大于2cm;

(2)行间距:20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0磅);

(3)字间距: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4)页码居页面底端靠右排列。

二、正文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2.正文以及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注释采取小五号字;

3.标题序号: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级标题和三级标题后必须加顿号,二级标题和四级标题之后不许加顿号,即带括号的标题不许加顿号。

例:

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一)特殊的过错原则

1、医疗事故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1)我国现行立法概况

4.论文脚注:论文脚注一律采用word自动添加引注的格式,引注采用脚注方式,脚注位于每页底端,采取连续编号方式。(操作:插入引用脚注尾注)

脚注格式(脚注格式部分内容引自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2页。略有改动。):

(1)论文类:

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出版物及版次,页码。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12页。

尹田:“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载梁慧星主编:《民商***丛》(第29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207页。

梁慧星:“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3日,第5版。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社及版次,页号。

例:

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

李双元、徐国建主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构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网上作品类:

作者:“文章名”,具体***,最后检索日期。

例:

李扬:“技术措施权及其反思”,载,2006年3月24日最后检索。

(4)法律法规类:

《法律法规名称》第x条第x款。(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1条。(即不可使用“第九十一条”)

(5)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三、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为小四号宋体字。一般应将参考文献区分为期刊类、著作类、法律文书类。

2.具体格式:

(1)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卷号或期数。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及版次。

例: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超级秘书网

(3)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四、其它事项

1.认真进行文字校对,论文错别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2.正文所有小标题、各段段首必须空两格(即空出两个中文字符的位置),格式错误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3.论文所有标点必须采用中文标点(除外文文献外,一律不许使用英文标点);所有数字必须采用半角,禁止全角数字。误用标点符号和数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4.注意论文的学术规范,杜绝抄袭。

附件1: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4)

一、论文装订

1.论文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a4纸打印,不得小于或大于此规格,字迹清晰。

2.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

论文装订顺序如下:

(1)论文封面:使用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封面,不得使用复印件,并将封面上的有关信息填写准确、完整、清晰;

(2)论文评定纸:使用由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评定纸;

(3)论文原创声明:论文原创声明的格式参见附件1,须打印后亲笔签名;

(4)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一般为300字。在内容摘要所在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小四号宋体字,具体格式参见附件2)

(5)论文目录:要求使用三级目录;

(6)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二部分;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三部分。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下左右均应大于2cm;

(2)行间距:20磅(操作:格式 段落 行距 固定值 设置值20磅);

(3)字间距:加宽1磅(操作:格式 字体 间距 加宽 磅值1磅);

(4)页码居页面底端靠右排列。

二、正文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2.正文以及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注释采取小五号字;

3.标题序号: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级标题和三级标题后必须加顿号,二级标题和四级标题之后不许加顿号,即带括号的标题不许加顿号。

例:

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一)特殊的过错原则

1、医疗事故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1)我国现行立法概况

4.论文脚注:论文脚注一律采用word自动添加引注的格式,引注采用脚注方式,脚注位于每页底端,采取连续编号方式。(操作:插入引用 脚注尾注)

脚注格式(脚注格式部分内容引自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2页。略有改动。):

(1)论文类:

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出版物及版次,页码。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12页。

尹田:“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载梁慧星主编:《民商***丛》(第29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207页。

梁慧星:“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3日,第5版。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社及版次,页号。

例:

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

李双元、徐国建主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构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网上作品类:

作者:“文章名”,具体***,最后检索日期。

例:

李扬:“技术措施权及其反思”,载,2006年3月24日最后检索。

(4)法律法规类:

《法律法规名称》第x条第x款。(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1条。(即不可使用“第九十一条”)

(5)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三、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为小四号宋体字。一般应将参考文献区分为期刊类、著作类、法律文书类。

2.具体格式:

(1)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卷号或期数。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及版次。

例: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3)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四、其它事项

1.认真进行文字校对,论文错别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2.正文所有小标题、各段段首必须空两格(即空出两个中文字符的位置),格式错误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3.论文所有标点必须采用中文标点(除外文文献外,一律不许使用英文标点);所有数字必须采用半角,禁止全角数字。误用标点符号和数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4.注意论文的学术规范,杜绝抄袭。

附件1: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5)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问题;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秉持新课程理念,在内容编排上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 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理念及内容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新教材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称为“双基”. “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 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长期以来,注重“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大优点.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规则等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 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概念、规则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展计算和推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形成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 美国教育心理学者加涅(Robert M.Gagne)将概念、规则看成是智慧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提出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由概念学习上升到规则学习的层次关系,这是有道理的. 尽管近年来有学者把“双基”发展成“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但“四基”毕竟是在“双基”之上发展起来的,任何新的理论都不能颠覆“双基”的地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界对数学新教材忽视“双基”的质疑声不断. 笔者结合使用新教材的切身体验及与一线教师访谈后,认为对新教材的质疑绝不是无稽之谈.

(一)教材中数学概念表述不严谨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在一定阶段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总结,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和出发点.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 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 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 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 ”

概念的清晰表述要借助于严谨规范的定义.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概念的掌握要建立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之上. 但新教材多处对数学概念没有下定义,只是给出了概念的一些正反例证,让学生“感觉”概念的内涵. 教材呈现数学概念时多采用举例子的方式进行描述,如“像这样的……,叫做……”. 现举相关例子如下:

1. 三年级下册中对“小数”的解释是:“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 四年级上册中对“射线”的解释是:“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3. 五年级下册出现的“因数”“倍数”“带分数”“最简分数”“众数”等概念都没有作出具体定义,仅列举了一些相关例子.

数学概念缺乏严谨规范的定义表述,而只是形象化地描述,这样的描述未涉及概念内在的逻辑属性,仅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认识,难以深入透彻,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 定义的缺失难以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半生不熟的模糊状态,难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概念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会严重影响后续对概念的运用.

(二)教材中重要规则不醒目,重点内容不突出

规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发现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出的计算公式、处理事物的法则或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定律等,这些公式、法则、原理、定律都叫“规则”. 规则学习也称命题学习. “小学数学命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较高层次的学习,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都要以熟练掌握规则为前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说到底都是对规则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因此,规则学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为教材,篇幅中的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重要内容的呈现一定要明了、清晰、醒目. 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但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呈现不醒目,重要结论、规则没有以黑体字或其他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次要信息和关键信息区分不明显,结构松散、内容凌乱. 这样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也对教师和学生把握重点内容和整理知识造成不便. 现就相关问题举例如下.

1.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节,页尾方框中的内容就是四则运算的重要规则,但由于其出现位置和字体在整个篇幅中不够醒目,所以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2.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节,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步骤和规则不够系统详细,只是几句简单的问答.

此外,教材中还有多处存在类似问题. 五年级下册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的“分母通分”介绍不够详实,例题演示过于简单. 六年级上册中分数除法的过程和规则不清楚,等等. 受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教材中重点内容不突出,篇幅花哨凌乱,例题的演示、讲解不够透彻,使得学生学完书本后犹如过眼烟云,难以留下实质性的东西.

(三)教材内容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

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就是通过验证而形成的科学结论. 就数学课而言,主要包括定义、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 数学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要关注数学结论. 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从例子到规则”的原则,注重让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由过程导出结论. 但教材中多处为开放式结尾,过程翔实而结论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形成结论. 现列举教材中的例子如下.

1.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自己得出读大数的方法,却并没有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这一节的内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真正能够掌握大数读法的学生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掌握读数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步骤和方法.

2. 四年级上册中“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怎样进行计算,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此外,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及“角的度量”等内容也都是只有过程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步骤等结论.

教材中结论缺失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访谈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使用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教材注重理解与应用,却淡化了对基本结论的掌握,特别是忽视了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 为弥补这一缺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要总结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抄写下来. 但这样做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受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总结出的结论良莠不齐,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也就出现了一些教师“拿着过去的教材把定理和定义补齐”的现象;二是教材篇幅小,无足够空间誊写教师的“圣谕”,抄在笔记本上则容易丢失;三是低年级学生受书写能力限制,无法完成抄写任务.

新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窥探出发现法教学的影子. 发现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发现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过程而去“发现”,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发现而获得的结论. “要使学生打好“双基”,必须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因此,为了便于教学,教材非常有必要把重要结论整理在书中

此外,发现法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考虑到教学设备、***书资料、教学时间、教师教学能力等诸多因素. 新教材在教育欠发达地区不适应性更为明显.

教材内容系统性、严密性欠佳

新教材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将同一个问题分散在不同年级学习,致使知识呈现不够系统全面、深入透彻. 总体上看,教材内容零散、跳跃性大,系统性、严密性欠佳.

(一)内容衔接有断层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中始终没有交待小数的读法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但在随后的练习题中却出现了“读出小数”和“比较小数大小”的练习题,例题与练习题难度不匹配,例题肤浅、难度小,课后练习题却难度大. 又如,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一节中,始终没有介绍什么是“圆”,却直接引出了“圆心”“半径”等圆的相关概念;四年级上册练习十二第8题突然冒出“对称”概念,但前面并没有与“对称”相关的知识做铺垫,而较为系统的“对称”知识在五年级下册才出现. 教材知识衔接之间存在断层,内容跌宕不平,加大了学习难度.

(二)知识系统性欠佳

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过于肤浅,直到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中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最好是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年级下册出现了统计和数据分析,但没有继续引出统计***的画法;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一节引出了“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但却始终没有交代什么是“直角”. 同样,对于“周角”也只画出了***例,却没有进一步解释周角,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这样就使得教材内容零散,系统性不强.

(三)练习题目设计不严谨

三年级下册第35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前提为“一间教室大的草坪,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问“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这个题目设计明显不严谨,问题应改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1天用?”否则无法计算.

对改进教材内容编排的几点

建议

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的编写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内容自主加工,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数学教学专家. 这种理想化的设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我国大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由于水平所限,难以胜任“用教材”这一使命. 因此教材内容编排应尽量做到具体化、细致化和可操作化. 这样既可以为教师教学带来方便,也可方便学生自学. 成功的教材编写应该在没有教师的讲解下,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内容,但新教材中的定义、规则、结论不详,内容零散,不利于自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1989年颁布的NCTM(全美数学教师协会)《数学课程标准》由于不重视基础训练而遭到众多批评. 2005年,一些数学家达成了几点共识,其中包括:(1)数学需要使用有关精确定义的对象及概念进行小心推理. (2)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整数运算的法则,这些基本算法是数学的主要智慧结晶之一. 这些共识促使NCTM《数学课程标准》做了修改和补充. 2006年,NCTM的《数学课程焦点》力求在保持创造、发展的同时,强调数学基础的重要性. 我国***2011年通过审查正式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新《标准》中重申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相信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不久也将提上日程. 在此,建议教材作如下改进:

(一)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凸显基础知识的地位

1. 教材对数学概念表述要严谨规范

建议教材对数学概念做形象化描述后再做出严谨规范的定义,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 教材内容要重点突出

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结论等应以强调的方式呈现,如统一用醒目的黑体字或单独在特殊位置呈现等,使教材内容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 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清主次、有的放矢.

3. 教材内容应使“过程”与“结论”并重

教材应在注重“探索”“发现”的同时注重“结论”的归纳与整理,既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又要注重掌握通过发现后获得的结论.

以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节中“大数的读法”为例,大数的读法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要掌握大数的读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步骤.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可以将大数的读法和程序归纳如下:① 标出数位;② 分出数级;③ 读出数字.

再以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节为例:可以把角的度量的方法和步骤归纳为:①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②选定量角器的一边,使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③从量角器选定的一边出发,从0刻度数起,角的另一边所指示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总结整理出发现后获得的具体结论,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就会有章可循,结合练习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智慧技能的形成.

4. 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6)

回忆在学校的生活(大一到大三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大四一开始便参加工作了,而且现在已是第8个月工作了矣),总结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吧:

综合成绩:

1、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2、大学三年综合素质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德育总评优秀,智育总评优秀,体育总评优秀,能力总评优秀,毕业生专业实习成绩优秀;

3、2005-2006学年综合素质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4、2004-2005学年综合素质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5、2003-2004学年综合成绩素质排名专业第三名,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创业方案活动:

6、在2006年举办的“东方前城(前城车世)”杯金华市首届青年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和青年创业项目征集推介活动中获得“最佳方案奖”;

荣誉称号:

7、2003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训先进个人”称号;

8、进入《2007届毕业生学子英才》专刊库;

9、2003-2004学年,获校“三好学生”证书;

10、2004-2005学年,获校“三好学生”证书;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

12、2004.6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四级;

13、2005.6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六级(444分);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14、2006.5,获《高级无线电调试工》职业证书;

15、2004已通过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

16、2006已通过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课题研究:

17、2005-2006获校级课题《微分方程在交通方程方面的应用》结题证书;

数学建模成绩:

18、论文《比赛项目的排序问题》获05年“中国机电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全国二等奖;

19、论文《流感病毒***苗接种的数学模型》与《楼市也疯狂》获0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三等奖;

20、学术论文《道路改造中的碎石运输问题》获04年“中国机电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

21、学术论文《长江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获05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一等奖;

22、论文《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获06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二等奖;

23、学术论文《工件加工排序问题》获06年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同梦杯”数学建模竞赛校三等奖;

24、学术论文《太湖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获05年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数学建模竞赛成功参赛奖;

高等数学成绩:

25、获“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省二等奖”;

26、获“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数学竞赛”校二等奖;

计算机仿真竞赛成绩:

27、2006.6参加国家***协同《计算机仿真》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论文题目是:《交通灯管理》,但未获奖;

28、获“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仿真竞赛”校二等奖;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

29、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作品:《多功能数字钟》,获“浙江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校三等奖;

30、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作品:《发出多种声音的电子乐器》,获“浙江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成功参赛奖;

程序设计竞赛:

31、校选拔赛中,获“浙江师范大学程序设计竞赛第三名”;

学术论文:

32、2003年,文章发表在校级***训特刊上;

33、多篇数学建模浙江师范大学校级刊物上、网站等;

34、学术论文《流感***苗接种的数学模型》在“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优秀论文评选”中被评“特等奖”,并被邀请在北京“发现杂志社”的《发现——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专刊中首次发表;

体育竞赛类获奖:

35、2005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运动会女子4*400米接力赛团体第三名”;

36、2005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运动会女子4*100米接力赛团体第三名”;

个人能力:

37、2004年,担任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班班长,相当于校协会部长职务;

38、2004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

39、2005-2006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

40、2005-2006年,担任班学习委员;

41、04年,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一届社团联代表大会”;

艺术创作:

42、获“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学院03级新生寝室文化设计竞赛”一等奖;

集体荣誉:

43、2003作为主要贡献者,所在社团数学建模协会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精品社团”称号;

44、2005作为主要贡献者,所在社团数学建模协会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精品社团”称号;

45、2006年,作为班学习委员,所在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级”;

业余***校:

46、2004.12,浙江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七期***校结业;

47、2005.5,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入***积极分子”;

48、2006年5月份,即成为入***积极分子后刚期满1年,班里竞选“预***”,我没有入选(能力太突出,所以引来妒忌!),觉得很丢脸,于是就发誓不再参与班级***组织的有个会议及与***有关的任何评选及其各种活动。

工作经验:

49、2004年暑假半个月,在温州市培开电脑有限公司实习。在电脑销售部门,电脑知识培训部门,

技术部门等实习;

50、2004年,担任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基础班班长,相当于校级协会部长职务,处理各大小学生活动事物; 52、从大一开始到现在,课外时间一直兼职家教;

53、2004年下半年,担任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会长职务、校数学建模协会研究分会部长职务,开展20来项协会活动并作记录;

54、2005-2006年度,担任班学习委员、信息学院数学建模协会技术部部长,作数模技术性辅导;

55、2003.7-2006.8,在苍南县兴港服装辅料有限公司、苍南县兴港工艺品有限公司兼职总经理助理;

56、06年9月初在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高压车间、低压车间、检测室)专业实习1个多月;

57、06年10月-现在,在浙江省国际技术设备招标有限公司,从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技改项目设备招标,***府采购、工程招标。任职项目经理,负责:技术文件中/英文翻译,根据招标流程办理各项招标事物,并且拟定各流程中/英文文件,兼部门财务管理等。

教育培训经历:

58、2003-2004学年,进入“校电子协会兴趣爱好者班”,参加电子设计培训;

59、2004年2月-4月,进入“校数学建模协会学分制基础班”参加培训;

60、2004年9月-12月,进入“校电子协会学分制基础班”,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62、2005年8月15-9月2日,进入校“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 64、2006年2月-4月21日,进入“校数学建模协会提高班”培训学习;

65、2006年2月15-4月15,进行浙江省程序设计竞赛赛前培训;

66、2006年3月-4月,进行《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赛前培训学习; 68、2003年9月-2007年6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就读;

69、2007年2月,进行企业“5S”管理培训;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7)

如今,科研成为一个被国内外广大学者讨论的话题。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国内高校的科研组织制度还很薄弱;美国提倡大学生早期进入科研领域,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国内,许多高校有本科生科研组织和活动,但覆盖面积小、力度有限,许多大学没有充分培养科研的后备力量;国外大学生的科研选题大多数接近国民经济和社会现状,学生的科研成果相当丰富,而在国内,大学生的科研选题偏向人文类,涉及的具有实际意义、指导意义的选题较少,思维较局限。虽然,关于科研的报告很多,从中也了解了一些科研现状,但是,关于科研的某些内部要素,阐释的还不是很清楚。再者,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或是参考资料,或是静态的比对,动态的富有变化性的研究方式较少。因此,我们本次的科研,将进一步调查科研中存在的盲点,拟用不一样的调查方式进行研究。这对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科研,更有效地从事科研活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横比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直属的“211”重点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本项目就以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选择四百名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属性的不同,划分为文理科,再根据陕师大的特有情况,分为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通过横向比较,来分析我校学生参与科研的具体情况。

(一)大一学生参与情况分析

1.参与情况及原因

总体来看,大一学生参加科研的人数并不多,非师范生参与人数略多于师范生,而文理科的差别并不大。

大一学生参与科研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得学分,在非师范生和文科生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应导员的要求,但也有为数不多的非师范生学生是为了找工作做准备。

大一学生未参加科研的最原因主要是不感兴趣,当然也有学生感觉是浪费时间和认为本科生不具备科研的能力。这些原因的根因都可以归结为对科研的普及和认知不够。

2.参加级别、课题来源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2.35%的学生的课题级别是校级一般,只有9.4%的学生申请到了国家课题。另一项数据表明,高达92.94%的学生科研选题是从学校提供的题目中选择的。从选择课题的类型上看,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学术探讨型的课题。

3.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

根据数据显示有49.41%的大一学生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是专业取向,另外有34.17%的学生是因为导员的推荐。而非师范生中,还有26%的学生是根据以后的就业方向,文理科生大多数也是因为专业取向。

4.科研后期现象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一的学生认为在科研活动中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其中最主要的是团结协作能力。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完成目标。对于参加科研的学生来说,其中有68.23%的学生认为做科研是有意义的,并且有43.53%学生认为参加科研越早越好。

(二)大二学生参与情况

1.参与情况及原因

总体来看,大二学生参与科研的人数较少。具体来看,参与科研的大二学生中,师范生多于非师范生,理科生多于文科生。(详见表一)

大二学生参与科研最主要原因是获得学分。另外,由于导员的要求参与科研的学生占了很大比重,而提升综合能力和为找工作增加筹码这些主动性因素对学生参与科研的影响相对较小。

大二学生未参与科研的主要原因是对科研不感兴趣。

2.参加级别、课题来源

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申报科研的级别越高,申请的人数越少。非师范生较师范生的的科研级别高,理科生较文科生的科研级别高。非师范生自己选择课题多于师范生,理科生自己选择课题多于文科生。

3.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

总体来看,大二学生的科研课题主要是社会现象调查分析类和学术探讨类,科学实验类课题选择较少,尤其是文科生极少进行这类课题的研究。比较来说,师范生主要考虑的是兴趣爱好,非师范生的选择则更多基于以后的就业方向。

4.科研后期现象

大二参与科研的同学认为在科研过程中主要是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超过90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目标。45.9的学生认为科研能力应该从小培养。

(三)大三学生参与情况

1.参与情况及原因

有大概80%的大三学生参与科研。比较来看,参加科研的师范生占52%,非师范生占48%;参加科研的文科类学生48%,参加科研的理科类学生占52%。

有32%的学生参加科研的原因是为找工作增加筹码,各有23%的学生参加科研是因为得学分和导员要求。其中,师范生中参加科研为得学分的人数所占比例大,非师范生中为工作增加筹码的人数较多。

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参加的原因是对科研没有兴趣,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错过了科研时间而未能参加科研。

2.参加级别、课题来源

55%的学生参加科研的级别都是校级一般,16%的学生参加科研的级别是部级。有57%的科研小组的题目来源于学校提供,43%是自己选择,大多数课题类型属于学术探讨。

3.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

有31%的学生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都是专业取向,22%是根据兴趣爱好。有39%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对科研选题有很大影响。

4.科研后期现象

64%的学生基本达到科研目标,在科研过程中,绝大部分与导师的交流是很多的,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与导师的交流是很少的,甚至是没有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次是社会实践能力。

(四)大四学生参与情况

1.参与情况及原因

从大四学生问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在科研参与人数方面继大三的高峰期后有所回落;而参与的同学中师范生人数约是非师范生的两倍,文科类与理科类人数相差不大。

大部分大四的学生参与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找工作增加筹码,仅有约8%的学生是为了提升综合能力。其中师范生参与科研为得学分的人数要高于非师范生,而非师范生为找工作增加筹码的人数要多于师范生。

2.参加级别、课题来源

在所参与的科研级别方面,校级一般约占45%,校级重点约占35%,部级约占20%,科研题目多是学校提供。在课题类型方面,大四学生以学术探讨类和社会现象调查类为主。文科类学生则主要做学术探讨类,理科类学生多是做社会现象调查类。

3.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因

大四的学生选择课题方向主要是专业取向和以后的就业方向,无论师范非师范,文科理科,都是偏重于以后的就业方向。

4.科研后期现象

认为自己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者与认为自己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者持平。数据显示,约有35%的学生认为科研的参与在本科阶段最为合适,约30%的学生认为科研能力要从小培养。大四的学生多数认为科研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

二、纵向比较

(一)大一年级至大四学生科研的参与度比较

总体来看,大一年级至大四学生科研的参与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了一种线性发展过程。据不完全统计,大一年级学生参与科研的人数不多,仅为总人数的20%;大二参与科研的学生较大一略有增加,约为学生总数的1/3;大三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很高,参与率为约80%;大四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在继大三的高峰期后有大幅回落,与大二年级的科研参与率基本持平。由此

具体来看,各年级的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科研参与度都相差不大,大二和大三的理科生的科研参与率略高于同年级的文科生。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科研参与度随年级变化有较大变化,大一年级参与科研的非师范生略多于师范生,大二年级则少于师范生,大三年级基本与大二年级相同,而大四年级师范生的科研参与率则是非师范的两倍。

可见,大学生随着年级知识的增长,科研的参与度不断增加。大四由于面临就业或深造等的选择,科研参与度大幅下降。

(二)大一年级至大四学生参与及不参与科研的原因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各级各类学生参与科研的原因有着一致性,共同的最主要原因是参与科研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另外,由于导员的要求参与科研的学生占了很大比重,而提升综合能力和为找工作增加筹码这些主动性因素对学生参与科研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四学生更多注重科研对于未来工作的积极意义。(下转第335页)

(上接第333页)存在着少数同学因随大流而参与科研。可见,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主动性相对不足,对科研对自身的深层和长远影响认识不足,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未参与科研的学生大多是对科研不感兴趣,也有对科研意义的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看出的一点是,不参与科研的非师范生较师范生对时间有着更多的关注,这大概基于他们对于未来的更强烈的危机感。另外,也有部分学生没有抓住机会,错过了科研申报时间,这与学校对科研的组织和宣传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大一年级至大四学生科研级别与课题来源比较

从统计数据来看,各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科研级别越高,申请的数量越少。课题选择上,各年级主要依赖于学校提供。但是,从纵向比较来看,校级一般项目由大一年级的62.35%降低到大四年级的45%,部级课题由9.4%上升到20%,自主选择的课题从大一年级的7%上升到大三年级的43.4%,都体现了我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不断增强。

三、总结和思考

通过我们这次科研项目的一系列调查、数据分析和整理以及最后的思考,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参与科研中,总体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校方及教师都对其高度重视,热心地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科研。但我们仍发现一些问题:(1)科研宣传力度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真正了解科研并参与进来是从大二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本科生阶段是从事科研的黄金时期,但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科研意识。(2)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科研素质不高。由于学校缺乏鼓励性***策和足够的科研硬件条件,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数量较低。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3)教师参与过多,学生缺乏自主性。正是因为第二点,导致很多第一次接触科研的学生十分茫然,因此就求助导师和导员。而此时导师和导员建设性的意见,往往因为学生缺乏思想而变成决定性意见,最后使学生在科研中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锻炼,(4)科研题目取向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思维。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文科类还是理科类,科研课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学校提供,且属于学术探讨型,都更加侧重于对理论的探讨。其中,师范生的选题原因侧重专业取向,非师范生则侧重于以后的就业方向。学生的科研选题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限制,跨学科的科研研究所占比例很小。

就以上问题,我们小组拟定了以下解决方案:(1)加大科研宣传力度与培训力度。在学生刚入校时就开始进行科研相关知识的宣传,学校可以将科研开设为一门课程,组织相关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系统地教授,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科研,掌握正确的做科研的方法。(2)学生主导,教师为辅。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知识,就能够自主地开展科研,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在进程中得到实质性地锻炼。教师的辅作用也十分重要,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帮助,提出指导性、建设性或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3)纵横交叉,形成网络。学校提供条件例如,可以成立科研兴趣组,使那些想参加科研的学生都聚集在一起,寻找兴趣相同的队员组成科研小组,由此就可以打破年级、专业、示范和非师范生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更自由、更广泛地组成团队,使团队成员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李晓丹.乌鲁木齐地区薄弱小学教师科研现状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Z3)

[2]陈韫春.基于论文和专利的我国科研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8)

第一、参考文献类别:

[M]代表专著;[C]代表论文集;[N]代表报刊;[J]代表期刊;研究报告为[R],

[D]代表学位论文;[A]代表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章;[Z]代表其他,[P]代表专利。

第二、参考文献排列格式:

著作***书类[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页码.

[1] 李***, 郭耀煌. 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1-134.

[2]Freud, Sigmund. Three Case Histories[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3: 20-40.

[序号]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40.

学术刊物类[序号]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页码.

[2] 郭耀煌,谢秉磊.一类随机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的策略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03, 17(4): 114-115.

***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EB/OL].发表或更新/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3] Ingalls R G., Gynthia K C. The Compaq Supply Chain Analysis Tool [EB/OL]. (1999-05-08)

[2006-03-03]. Informs-cs.org/wsc99papers/ 174.pdf .

补充: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字体要求:

1、封面: 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加粗小二

2、开题报告正文: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3、参考文献格式: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小四

Note:参考文献要求:

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字体要求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用宋体五号字。若为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则在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五号阿拉伯数字。

3.正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宋体小四号,应当达到15000个字左右。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所有段落开头均缩进2个字。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节编号,如第2章第3个公式为(2-3),并与段落右边线对齐。

45.每一章另起一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1,1.1,1.1.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断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5.***表要有名称,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名位于***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表按章节编号。例如:表2.7为第2章第7个***表;***3-1为第3章第1个***。***表不要跨页。凡引用的***表,需在***表名后用相应的中括号〔 〕加以标注,(如:〔1〕)。这里的标注号应与参考文献的序号为同一个号。

6.封面及任务书等由学生到(校***书馆一楼)装订处购买,封面不得复印。并在装订处装订论文。

7.除封面外,第一页是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是:按申请写作时间。

第二页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两字为黑体小二号,居中,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内容用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五号,缩进2个字,后面的内容用宋体五号,一般用3-5个词组即可,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即设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三页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二号),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五号,后面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与英文摘要内容同样相距12磅。英文摘要顺延中文摘要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四页为目录。目录 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目录页顺延Abstract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目录依次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致谢、附件1:开题报告、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页码数字用小四号。

说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并非正文,不要设置页眉!

8.参考文献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提示:结束处不要加句号!

例:〔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期刊:[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特别提示: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依次在正文引用处进行标注,标注方法:位于引用处最后一句话的句号内,具体操作:在工具栏打开格式-字体-上标。(例:如〔1〕)。

9.致谢页位于参考文献之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

10.附件1: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各部分之间不需另起一页)

开题报告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准考证号)、姓名,均为黑体四号并居中。

说明:开题报告的标题应为论文题目,而不是开题报告四个字!

开题报告中紧接着是摘要(只需中文)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包含3至5个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这里摘要和关键词均不需要开头缩进。然后是正文,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为12磅。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9)

【关键词】高校师生 心理契约 责任强度 演变***普

1 引言

心理契约问题在经济组织中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学界对心理契约这一源概念的理解开始出现意见分歧,由此而引发的学派之争也持续至今。其中,被称作为“双向观”学派的一方支持argyris[1]、schein[2]、levinson[3]等学者提出心理契约概念时的原意,认为它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一整套期望,存在相关的两个主体;而被称作为“单向观”学派的另一方支持rousseau[4]、robinson[5]、morrison[6]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用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和信念,强调只有一个主体。由于前者需从主体双方的相互期望着手展开研究,而双方的期望往往又并不一致,因此实证研究面临着诸多各种困难;后者则因只考察员工一方的信念而便于进行实证研究,故近十余年来广为国内外学者所采用且研究成果颇丰。

我们认为心理契约缔结从本质上说也是双方的要求被相互认同的结果,是“以要约-承诺的方式产生的”[7],但双方的相互期望只是缔结心理契约关系的前置要件[8]。因此,我们虽不赞成把双方未书面化的期望都直接当作心理契约,却仍支持“双向观”学派坚持应在双向视角基础上研究心理契约问题的基本观点,并明确反对“单向观”学派将其转移到对个体信念问题研究的方向上去[9]。

为推进双向观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攻克双向观心理契约实证研究的难关,我们此前以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论证和实证研究上展开了一系列探索,验证了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只有部分与各自的自我期望契合而构成心理契约等假设[10],并在此基础上对师生双方的心理契约责任项进行了维度划分 [11]。由于我们前期的研究都是从师生两个群体总体上把握的,没有区分不同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强弱差异。为此,本文将对各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强弱变化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运用师生心理契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2 研究假设与数据选用

2.1 本文的研究假设

前期我们运用德尔菲法对师生心理契约维度进行研究后,将师生心理契约中的学生责任划分为科学智能自我培养与社会智能自我培养两个维度;将师生心理契约中的教师责任划分为敬业品格修养与教学技能提高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相关性与回归分析,论证了教师履行其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对学生社会智能的培养有显著影响,而履行教学技能提高责任则与学生科学智能的培养关系密切[12]。

高校学生(本科)在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中,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都是动态变化的。学生相关需要随着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对所在学校教师了解的增加,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自我期望和对教师的期望。因此我们认为,虽然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科学智能与社会智能的培养贯穿始终,但不同年级学生与教师由期望转化为心理契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大一阶段不但是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特点的关键期,而且许多重要的基础课也在大一阶段开设,所以大一阶段学生在与教师达成的心理契约中科学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相对较强;大二学习阶段学生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特点已经适应,学生开始重视自己社会智能的提高并较多地参与社团活动,在师生心理契约中则表现为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增强,而科学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强度相对减弱;大三开设的专业课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谋生的技能,学生在该阶段表现为通过专业课学习提高自己科学智能的责任强度再次增强;与此同时,大三学生日益接近毕业离校走上社会,因此大三学生对提高社会智能的意识也进一步提升。而大四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压力减少,为毕业奔赴工作岗位后能够顺利适应社会,毕业班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更为突出。

根据以上不同年级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期望及其自我期望作相应调整,进而与学生达成的心理契约责任也将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基于以上理论推导,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有待验证的假设:

假设1: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强度在四年中高低波动。

假设2: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强度在四年中逐渐增强。

假设3: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相关责任强度与学生相关责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2.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本文所用的问卷量表是我们前期开发并已成功用于心理契约实证研究的两套问卷。两套问卷中a卷为学生问卷,b卷为教师问卷。我们将高校教师①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从学生期望和教师期望两个视角展开调查。

问卷调查在两所重点大学进行,其中学生样本以班级作为抽样单元,按院、系、班级进行多段抽样,院、系均按不等概率抽取,班级按等轴抽样法选取;教师样本一年级的任课教师以承担公共基础课的院系为抽样单元,二年以上的任课教师以学生所在院系为抽样单元。数据采集选择自填问卷的集中填答法,以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调查中发放学生问卷696份,教师问卷207份。回收学生问卷624份,教师问卷188份,回收率分别为89.7%,90.8%。其中有效学生问卷593,教师问卷179,有效率分别为95.0%,95.2%。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有效学生问卷分别为157份,146份,151份,139份,各占总数的26.5%,24.6%,25.5%,23.4%。几个年级教师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5份,49份,43份,42份,各占总数的25.1%,27.4%,24.0%,23.5%。

2.3 数据选用与研究预期

上述数据导入spss16.0英文版统计软件后,我们分别将各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合并,并添加区分变量(0=学生,1=老师)加以区别。随后,我们选定区分变量(0=学生,1=老师)为分组变量(grouping variable),以有关学生31项期望和有关教师24项期望为检验变量(test variables) 对合并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根据统计输出结果中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下sig.(2-tailed)列的显著性水平,判断师生就某项期望是否达成一致而缔结为心理契约。当某项期望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时,我们即认为师生之间在该项期望上达成了一致而转化为师生心理契约,反之,则认为未被对方接受认同而仍然是单方面的期望。此前,我们曾对31项有关学生的期望及24项有关教师的期望进行t检验,在无差异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题项中,有关学生的期望为25项,有关教师的期望为14项,即这些期望被确认为师生双方达成心理契约的各自责任。

随后,我们采用德尔菲法对师生心理契约内容进行维度研究,对师生心理契约25项学生责任与14项教师责任进行维度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科学智能自我提高责任为13项,社会智能自我提高责任为12项;教师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和教学技能提高责任各7项[13]。

本文研究选用的数据源于此前我们问卷调查采集,并经t检验确认为师生达成心理契约的上述学生25项数据和教师14项数据。预期的研究目标是按师生上述心理契约两个维度,分析发现师生心理契约各自责任在不同年级中的强弱演变规律,并绘制出相应的演变***普。

3 假设验证与演变***普

3.1 假设验证

有研究文献从员工对组织承诺的需求度、组织承诺的强度、员工须履行义务的强度及义务与承诺的关联度等方面探究心理契约的强度问题[14]。本文从实证角度依据师生在likert五级量表中的选择来判断心理契约的承诺强度。为便于按通常习惯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将likert五级量表中1-5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作了反转处理,然后用spss软件对四个年级师生在量表中的期望程度选择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师生达成心理契约的承诺强度与均值大小成正比),结果得出四个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承诺强度如表2所示。

该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1、假设2,即在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中,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心理契约责任强度一到四年级是高低波动的;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心理契约责任强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逐渐增强。从表2均值统计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本文假设3得到了部分验证,即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责任强度随学生期望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教师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强度虽然呈现出的一定波动,但与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责任强度三、四年级比一、二年级高的总趋势也是一致的。

3.2 演变***普与矩阵四方***

为直观反映以上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本文绘制的高校1-4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承诺强度的演变***普如***1-4所示。

对以上***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如果分别将***1与***2及***3与***4用矩阵四分***的形式予以简单表征,那么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责任与教师责任各自两个维度的强弱,还呈现出如***5、***6矩阵四分***所示的分布特点。

这一特点的发现,也使本文提出的假设3通过矩阵模型,从另一角度给予了验证支持。

4 结果讨论与后续研究

本文根据高校本科学生四个年级在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动态变化的特点,在我们此前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维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为高校有关管理者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师生的相互期望有效运用师生心理契约提供相应的依据。该研究结论提高了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而是否具有重复的可证性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检验。此外我们推测,若对各年级师生的相互期望分别进行t检验,不同年级师生达成的心理契约内容可能会略有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检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rgyr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homewood illinois: dorsey press,1960.

[2] schein, e. h. how to break in the college graduate harvard [j].business review,1964(11).

[3] levinson, h., price, c. r., munden, k. j. et al. 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4]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j].employe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journal,1989,vol2.

[5] robinson s l, kraatz m s, rousseau d m. chang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

[6] morrison e w, robinson sl.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

[7]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论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界定与形成过程[j].学术研究,2003(10).

[8] 曹威麟,赵利娜,郭江平.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演进与调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9] weilin ***. renfa zhu: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7, (8).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师生 心理契约 责任强度 演变***普

1 引言

心理契约问题在经济组织中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学界对心理契约这一源概念的理解开始出现意见分歧,由此而引发的学派之争也持续至今。其中,被称作为“双向观”学派的一方支持Argyris[1]、Schein[2]、Levinson[3]等学者提出心理契约概念时的原意,认为它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一整套期望,存在相关的两个主体;而被称作为“单向观”学派的另一方支持Rousseau[4]、Robinson[5]、Morrison[6]等学者的观点,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在雇用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和信念,强调只有一个主体。由于前者需从主体双方的相互期望着手展开研究,而双方的期望往往又并不一致,因此实证研究面临着诸多各种困难;后者则因只考察员工一方的信念而便于进行实证研究,故近十余年来广为国内外学者所采用且研究成果颇丰。

我们认为心理契约缔结从本质上说也是双方的要求被相互认同的结果,是“以要约-承诺的方式产生的”[7],但双方的相互期望只是缔结心理契约关系的前置要件[8]。因此,我们虽不赞成把双方未书面化的期望都直接当作心理契约,却仍支持“双向观”学派坚持应在双向视角基础上研究心理契约问题的基本观点,并明确反对“单向观”学派将其转移到对个体信念问题研究的方向上去[9]。

为推进双向观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攻克双向观心理契约实证研究的难关,我们此前以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论证和实证研究上展开了一系列探索,验证了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只有部分与各自的自我期望契合而构成心理契约等假设[10],并在此基础上对师生双方的心理契约责任项进行了维度划分 [11]。由于我们前期的研究都是从师生两个群体总体上把握的,没有区分不同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强弱差异。为此,本文将对各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强弱变化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运用师生心理契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2 研究假设与数据选用

2.1 本文的研究假设

前期我们运用德尔菲法对师生心理契约维度进行研究后,将师生心理契约中的学生责任划分为科学智能自我培养与社会智能自我培养两个维度;将师生心理契约中的教师责任划分为敬业品格修养与教学技能提高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相关性与回归分析,论证了教师履行其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对学生社会智能的培养有显著影响,而履行教学技能提高责任则与学生科学智能的培养关系密切[12]。

高校学生(本科)在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中,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都是动态变化的。学生相关需要随着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对所在学校教师了解的增加,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自我期望和对教师的期望。因此我们认为,虽然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科学智能与社会智能的培养贯穿始终,但不同年级学生与教师由期望转化为心理契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大一阶段不但是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特点的关键期,而且许多重要的基础课也在大一阶段开设,所以大一阶段学生在与教师达成的心理契约中科学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相对较强;大二学习阶段学生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特点已经适应,学生开始重视自己社会智能的提高并较多地参与社团活动,在师生心理契约中则表现为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增强,而科学智能自我培养责任维度强度相对减弱;大三开设的专业课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谋生的技能,学生在该阶段表现为通过专业课学习提高自己科学智能的责任强度再次增强;与此同时,大三学生日益接近毕业离校走上社会,因此大三学生对提高社会智能的意识也进一步提升。而大四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压力减少,为毕业奔赴工作岗位后能够顺利适应社会,毕业班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更为突出。

根据以上不同年级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期望及其自我期望作相应调整,进而与学生达成的心理契约责任也将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基于以上理论推导,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有待验证的假设:

假设1: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强度在四年中高低波动。

假设2: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责任强度在四年中逐渐增强。

假设3: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相关责任强度与学生相关责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2.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本文所用的问卷量表是我们前期开发并已成功用于心理契约实证研究的两套问卷。两套问卷中A卷为学生问卷,B卷为教师问卷。我们将高校教师①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从学生期望和教师期望两个视角展开调查。

问卷调查在两所重点大学进行,其中学生样本以班级作为抽样单元,按院、系、班级进行多段抽样,院、系均按不等概率抽取,班级按等轴抽样法选取;教师样本一年级的任课教师以承担公共基础课的院系为抽样单元,二年以上的任课教师以学生所在院系为抽样单元。数据采集选择自填问卷的集中填答法,以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调查中发放学生问卷696份,教师问卷207份。回收学生问卷624份,教师问卷188份,回收率分别为89.7%,90.8%。其中有效学生问卷593,教师问卷179,有效率分别为95.0%,95.2%。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有效学生问卷分别为157份,146份,151份,139份,各占总数的26.5%,24.6%,25.5%,23.4%。几个年级教师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5份,49份,43份,42份,各占总数的25.1%,27.4%,24.0%,23.5%。

2.3 数据选用与研究预期

上述数据导入SPSS16.0英文版统计软件后,我们分别将各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合并,并添加区分变量(0=学生,1=老师)加以区别。随后,我们选定区分变量(0=学生,1=老师)为分组变量(Grouping Variable),以有关学生31项期望和有关教师24项期望为检验变量(Test Variables) 对合并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根据统计输出结果中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下Sig.(2-tailed)列的显著性水平,判断师生就某项期望是否达成一致而缔结为心理契约。当某项期望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时,我们即认为师生之间在该项期望上达成了一致而转化为师生心理契约,反之,则认为未被对方接受认同而仍然是单方面的期望。此前,我们曾对31项有关学生的期望及24项有关教师的期望进行T检验,在无差异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题项中,有关学生的期望为25项,有关教师的期望为14项,即这些期望被确认为师生双方达成心理契约的各自责任。

随后,我们采用德尔菲法对师生心理契约内容进行维度研究,对师生心理契约25项学生责任与14项教师责任进行维度划分,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科学智能自我提高责任为13项,社会智能自我提高责任为12项;教师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和教学技能提高责任各7项[13]。

本文研究选用的数据源于此前我们问卷调查采集,并经T检验确认为师生达成心理契约的上述学生25项数据和教师14项数据。预期的研究目标是按师生上述心理契约两个维度,分析发现师生心理契约各自责任在不同年级中的强弱演变规律,并绘制出相应的演变***普。

3 假设验证与演变***普

3.1 假设验证

有研究文献从员工对组织承诺的需求度、组织承诺的强度、员工须履行义务的强度及义务与承诺的关联度等方面探究心理契约的强度问题[14]。本文从实证角度依据师生在Likert五级量表中的选择来判断心理契约的承诺强度。为便于按通常习惯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将Likert五级量表中1-5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作了反转处理,然后用SPSS软件对四个年级师生在量表中的期望程度选择均值进行统计分析(师生达成心理契约的承诺强度与均值大小成正比),结果得出四个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的承诺强度如表2所示。

该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1、假设2,即在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中,学生科学智能自我培养的心理契约责任强度一到四年级是高低波动的;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的心理契约责任强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逐渐增强。从表2均值统计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本文假设3得到了部分验证,即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责任强度随学生期望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教师敬业品格修养责任强度虽然呈现出的一定波动,但与学生社会智能自我培养责任强度三、四年级比一、二年级高的总趋势也是一致的。

3.2 演变***普与矩阵四方***

为直观反映以上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本文绘制的高校1-4年级师生心理契约各维度承诺强度的演变***普如***1-4所示。

对以上***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如果分别将***1与***2及***3与***4用矩阵四分***的形式予以简单表征,那么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学生责任与教师责任各自两个维度的强弱,还呈现出如***5、***6矩阵四分***所示的分布特点。

这一特点的发现,也使本文提出的假设3通过矩阵模型,从另一角度给予了验证支持。

4 结果讨论与后续研究

本文根据高校本科学生四个年级在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动态变化的特点,在我们此前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维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为高校有关管理者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师生的相互期望有效运用师生心理契约提供相应的依据。该研究结论提高了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而是否具有重复的可证性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检验。此外我们推测,若对各年级师生的相互期望分别进行T检验,不同年级师生达成的心理契约内容可能会略有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检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rgyr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Homewood Illinois: Dorsey Press,1960.

[2] Schein, E. H. How to break in the College Graduate Harvard [J].Business Review,1964(11).

[3] Levinson, H., Price, C. R., Munden, K. J. et al. 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4]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J].Employe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Journal,1989,Vol2.

[5] Robinson S L, Kraatz M S, Rousseau D M. Chang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

[6] Morrison E W, Robinson SL.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

[7] 杨杰,凌文辁,方俐洛.论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界定与形成过程[J].学术研究,2003(10).

[8] 曹威麟,赵利娜,郭江平.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演进与调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9] Weilin Cao. Renfa Zhu: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7, (8).

数学四年级论文篇(11)

2.四级秘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五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四级秘书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五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部门审核认定、以四级秘书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数学四年级论文大全

学习

教师对学生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对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论文100字,教师培养学生论文2500字。一、具有高尚的师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语文教师本身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和行

学习

高中学生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学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中学生论文,高中优秀论文10篇。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

学习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师论文范文欣赏,小学老师课堂管理论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且不少学校也在尝试进行“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管理”等模式,但由于现实中

学习

人体解剖学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人体解剖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论文主题,人体解剖学关于人体方面论文。1.2以医学研究为目的的解剖实践《汉书》记载:西汉后期王莽挟天子令诸侯,东郡太守起兵,公元16年王莽捕获***徒王孙庆后,“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

学习

医学沟通学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沟通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医学人际关系与沟通论文范文大全,医患沟通论文范文模板。1.2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录像观摩及现场实践。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前将事先准备好的医患纠纷案例交

学习

银行会计学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会计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银行会计学论文3000字左右,会计学银行方面的论文题目。(二)我国中央银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我国中央银行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对各项资产进行确认、计量,按各项财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学习

乡村振兴设计大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振兴设计大全,内容包括乡村振兴设计文本,乡村振兴设计构思。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

学习

个人发展规划大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发展规划大全,内容包括个人发展规划范文大全,个人发展规划简短20个字。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3,在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略显稚嫩;4,虽然理科知识比较好,但对于文科的知识积

学习

安全申请书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申请书大全,内容包括终止安全监督申请书,安全资料申请表怎么写。受理人: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发证机关盖章)____年____月____日(第一联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存档)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不予受

学习

教师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大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爱岗敬业事迹材料大全,内容包括老教师爱岗敬业个人简短事迹,纪检干部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材料。二、爱校如家,工作兢兢业业该同志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生活上“既当爹又当妈”。由于唐老师的爱人在大录镇小学工作,他既要像一般老

学习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继续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学生教育论文完整范文,毕业论文小学教育。1.2经费来源单一目前,我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经费来源为区教育厅和县教育局,主要来源为县教育局,也就是说,教师的培训经费全部来源于财***,可见,我县体

学习

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大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双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大全,内容包括英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12篇,双语教师跟岗实习自我总结。1.我校石油机械工程双语教学现状根据***颁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我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率先调

学习

家长家庭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家庭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大全,家庭教育经验交流论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

学习

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生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素质教育论文发表,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二)家长素质和方法落后1.家长本身行为素质落后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家长们的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将自己不好的方面如拜金

学习

乡村振兴设计大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振兴设计大全,内容包括乡村振兴设计文本,乡村振兴设计构思。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

学习

单位自评报告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单位自评报告大全,内容包括申报单位自评范文,单位自评报告的格式及范文。为严格保密纪律,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加强机关的保密工作,我委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地点为团委办公室,团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各部负责人为成员

学习

美术课程论文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课程论文大全,内容包括美术教学论文10篇范文大全,美术论文大全简短。二提升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为了有效提升技工学校美术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过去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大师资

学习

个人出纳述职报告大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出纳述职报告大全,内容包括出纳述职报告ppt范文,出纳述职报告5分钟演讲。一、加强***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职工的信任,更好的履行好职务,就必须不断

学习

语文九年级总结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九年级总结大全,内容包括九年级语文大汇总,九年级下期语文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九(11)、(1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已是毕业班,教学任务自然较繁重。时间很仓促,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经过不断努力最后还是

学习

企业培训礼仪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培训礼仪大全,内容包括企业培训课程礼仪,企业员工礼仪培训内容怎么写。2.现代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准则,规范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会活动不断增加,在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商务场合中,商务

学习

结算申请书大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结算申请书大全,内容包括结算申请书,申请结算资料怎么写。被申请人xx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xx省xx市xx路xx号。法定代表人马xx,总经理。申请事项:依法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xxx万元银行账户存款或同等价值的其它财产。事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