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现实;期望
自20世纪末以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降低决策风险、优化学校组织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改善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彼得·德鲁克(Drucker,P.)认为:“正确的管理需要从大量正反不同的意见中产生,有效的管理往往是以对立意见的冲突、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不同的判断为基础的,而不是从异口同声中产生的。”[1]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民主的原则要求每一个教师能够通过某种有规则和有机的方式,直接或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代表,参与形成他所在学校的管理目的、方法和内容的过程中去。”[2]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且不少学校也在尝试进行“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管理”等模式,但由于现实中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校长或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手中,他们对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因而在我国中小学的管理实践中,广大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或决策过程,即便让教师参与,也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虽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法定的一项***治制度,是教师行使民利的基本途径,但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代会“形存实亡”,[3]充其量也只是健全学校机构、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或“空架子”,不仅其义务不明确、不具体,且责任仅限于对领导负责,教师参与仅仅是象征性的。[4]
就目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状况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义、价值、内容、范围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程度以及教师期望参与的状况、程度等缺乏深入地探讨。为此,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以北京市某区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和期望两种状态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本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教师期望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第二,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及存在问题;第三,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第四,不同人口背景(性别、年龄、学历等)的教师实际与期望参与的差异;最后,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在初步接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首先开发了相关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在对问卷进行小范围试测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之后,于2009年2-4月选取了北京市某区的三所完全高中、三所完全初中、三所小学,共计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共390名。发放问卷39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322份,占91.5%;无效问卷30份,占8.5%。全部数据采用了SPSS13.0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T—test检验。问卷处理结束后,本研究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一、教师在行***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在学校行***事务方面,实际状况“不参与”的居多,而在期望参与方面,以“教师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对于一般的行***事务,如学校招生录取、课程表和日常安排表编排、学校班级的编排等事项,无论是实际还是期望,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不参与”。
对于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的制订、校园规划等事项,实际状况“不参与”(分别为42,9%、27,3%),“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45.3%、30.4%);而教师则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分别为50.0%、44.4%)以及“参与团体表决”(分别为32.9%、26.7%)。可见,教师在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希望能有更多的参与。
对于教学方面的有关问题,如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25.8%和36.0%,而期望“参与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52.2%和24.8%。
对于与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问题,如:教师任教科目和班级的安排、教师兼任行***工作以及班主任的安排等,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分别为57,1%、64.0%、51.6%;而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其余依次是“参与提供意见”和“参与团体表决”。
二、教师在教学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于教学和学生有关的问题,如科研与学术交流活动、校内考试、学校召开教学会讨论各科教材教法的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奖惩辅导办法、学生课间活动或团体活动等事项,教师的实际状况是“参与提供意见”“参与共同讨论”“被授权自行管理”三种情况大致呈均衡状态。而就上述事务,教师的期望是,首先“参与共同讨论”,次之“参与团体表决”或“被授权自行管理”。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实际参与程度虽然比其他领域较高,但就教师的本意而言,此方面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评价方面,如职称评定、进修聘任、优秀教师的评选与推荐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评定等,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为主,其次是“教师参与提供意见”和“教师参与共同讨论”。但是,教师期望“参与共同讨论”与“参与团体表决”。
三、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的层次虽然比其他事项要高、且多样化,但仍未达到教师的期望或需求。而在其他事项上,教师也期望“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凡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教学相关问题,如教师分房、奖金和医疗等福利,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31.7%,“参与共同讨论”占31.1%,“参与团体表决”占27.0%。教学设备添置和书刊购置,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15.5%,“参与提供意见”占40.1%,“参与共同讨论”占38.2%。对于后勤事务中的其他事项,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比例最高,约占80%左右,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为主。从上述统计来看,涉及与教师教学专业有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程度最高,其次是涉及教师个人权益的有关事项,尽管如此,上述教师实际参与的程度都远未满足教师的期望。
四、不同人口变量的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的差异
根据数据处理及访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而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明显低于教师的期望,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主要以“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居多,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主。在学校的教学、行***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教学事务,在涉及与教师教学和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行***和后勤事务维度,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要高于其他事务。
第二,经数据处理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存在差异。无论是实际参与还是期望参与,男教师均高于女教师,而男女教师的实际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男女教师在期望参与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
第三,从研究结果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期望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各个年龄段和总体的平均数来看,均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而教师实际参与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和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教学事项的实际参与而言,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参与程度明显高于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
第四,本研究将教师的学历分为:中师、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际参与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期望参与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五,本研究将学校类型分为小学、完全初中和完全高中。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实际参与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方式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而对于期望参与而言,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则存在明显差异。如:在行***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要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在教学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也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团体表决”;但在后勤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程度明显低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六,本研究将学校的历史,分为: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和51年以上四类。不同校史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就实际参与来说,校史为51年以上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行***、后勤事务各方面实际参与程度明显高于校史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学校的教师。就期望参与而言,在教学、行***、后勤事务各方面校史为31-50年的教师,期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其余由高到低,依次是校史11-30年、51年以上、10年以下学校的教师。五、分析及建议
(一)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存在差异的原因
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总体偏低、类型单一,教师的实际参与多数表现为象征性、形式上的参与,而教师对教学、行***和后勤事务的期望参与程度较高。在教学、行***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在教学事项的参与程度最高;而在行***和后勤方面,凡涉及与教师专业和个人权益有关的事项,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其他事项。美国学者穆尔(Mule,z.)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究其原因,一是就教师自身来看,教师更多地希望通过参与教学,让自己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伴随新课程改革***府及社会公众对学校质量日益重视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已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更多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二是从学校管理者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只有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就学校行***、后勤事务而言,大多数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偏低,根据本研究的访谈,其原因可概括为:第一,学校管理者的民主管理理念滞后,素质有待提高。有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学者夏福尔(Shaffer)发现校长越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管理的程度就越高;英国学者安布罗斯(Ambrose)和海勒(Heller)的研究也表明校长的权威人格、体恤程度是影响教师参与的重要因素;法国学者威斯(Weiss)指出教师若按其希望参与管理,其工作满足度会相对提高。[6]第二,教师参与管理的水平有限、技能较低。伴随我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进程,尽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教师参与管理的知识、途径、技能等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多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7]第三,时间上的限制。由于学校事务繁多、教师工作量又大,因此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看来,对于与教学、教师个人权益关系不密切的管理事务,最好不让教师参与,而是由管理者作出决策后再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影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因素分析
第一,年龄因素。赫塞(Hersy,H.)和布兰查德(Blanchard,K.)的情景领导理论认为,管理的有效性是通过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的,而选择的依据是下属的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程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8]21-30岁的教师正处于角色转变和适应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低,他们需要学习和参加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更关注教学事务,而对于行***和后勤事务则关注的较少。41岁以上的教师,处于事业的稳定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高,因而他们不像21-30岁的教师那样在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既关注教学事务,也关注行***和后勤方面的事务。
第二,学校类型因素。高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小学和初中教师,原因主要是高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学生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同理,初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也高于小学教师。
第三,校史因素。校史越悠久的学校,教师在学校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都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其学校组织文化已基本形成,并已成为全校教师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三)对学校管理的若干建议
要有效进行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的组织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提升教师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一,树立真正尊重教师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师,其实质就是要重视和培养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管理,可以激发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升自我价值和工作效率,同时教师参与也将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进而提升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
第二,要提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和水平,还需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寻找途径。美国学校管理比较成功的学校,大部分都设有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让教师共同参与协商,决定学校***策。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通常有:资深领导团体,成员大部分为资深教师;课程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课程方面的建议;行***管理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行***管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学习领域委员会,提供教师在各学习领域所需的专业协助,此委员会也必须向课程与管理委员会提供建议。只有让教师多渠道地进行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三,让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还需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师可利用的时间和他们可能接触的各种资源、信息”“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他们应优先考虑的事项”“教师对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心理认可区及应承担的基本义务”。美国学者道森(Dawson,J.)指出,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三个因素,以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所提升。但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三因素常常被忽视。本研究的访谈也表明,使用教师的非教学时间会带来不少缺陷。所以,学校管理者在考虑教师参与时,应给教师预留机动时间。对于教师切身利益或对他们而言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学校管理者也应关注该事务与教师的相关程度,否则教师将会有“被利用”之感。对于行***事务,学校管理者应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可区及教师应承担的基本义务,既使教师有所参与、畅所欲言,又不损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性。
第四,发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有学校行***领导人、***、团、队、工会负责人以及教职工代表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成为学校的管理机构。旧学校重大的人事、财务、利益分配、发展规划制定等,最终都要经校务委员会作出决定。而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是:定时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与学校领导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领导咨询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等。同时,建议设立网络意见箱制度。网络意见箱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一条便捷途径,不受时间限制、不记名,可以避免面对面交谈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或不愉快。
[参考文献]
[1]IANMACPHERSON,ROSSBROOKER.PositioningStake—hddeminCurriculumLeadership:howcanteachereducatorsworkwithteacherstodiscoverandcreatetheirplace?[J],Asia—Pacific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2000,28(1):128—149
[2]陈如平,杜威论民主的教育管理叫,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58—62
[3]余秀琴,民主与法制视野内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4]张志峰,从教师视角看校长负责制:对G市6所公立学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6(5):3—8
[5]REACD,MUNNP,MCAVOYLIBAILYL,ARNOTTO,ADLERM.DeveleingtheManagementofSchodsinBfitam[J]EdncatmnalAdmnistrationQuarterly,1997,33(2):43-50
[6]秦梦群,教育行***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书出版公司,1988:356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人性化;策略
中***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29-02
现代企业管理都提倡人性化,在小学的学校的管理中也是如此,学校的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提高,所以无论在教师管理还是学生管理中,都必须注意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本文所探讨的是教师管理,故暂不对学生管理进行分析。学校教师管理实施“人性化”,就是在管理过程中,真正的以教师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为他们提供一切培训和提升自身的平台,不惜余力地促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一、教师管理人性化的理论依据
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国际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第一主角,旨在挖掘出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挖掘每个人身上的潜能,促进每个人的发展,这是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确立的管理理念和必须树立的管理哲学。因此,作为小学校长,应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
二、如何实现教师管理的人性化
1.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社会主义提倡人人平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处事以公,讲求原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对于教学成绩较好的教师,还是对暂时赶不上进度的教师,无论是对于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还是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人事分配要遵循学校制度,按照严格的程序;安排工作,要依据岗位分工,人事相宜;评职晋级应民主评议,不特殊对待,更不应幕后操作。这样,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创立公正公平的环境,对待教师只有全凭能力,不论亲疏,力争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大家毫无怨言,心服口服,并且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而且这个理念是以下几点策略的根本,只有做到人人平等,才能顺利实施以下几点策略。
2.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我的一位朋友在一所私立小学任教,据他所说,那所学校不但在学生管理上十分严格,甚至对教师的管理都十分严格,规章制度之多令人压抑,教师一不小心就会被全校通告,扣除当月工资,毫无商量的余地,也不给人改正的机会。学校所提出的决策让教师喘不过气,怨声载道,疲惫不堪。甚至有很多教师不堪学校的重压而辞职离开。可想而知,这样的学校管理是有问题的。在课堂上,只有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学生才敢尽情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同样的,对于教师管理,我们学校管理者也应当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增进同教师的沟通,发现教师的所思所想、困难疾苦,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校长代表着学校的灵魂、学校的思想。一名好校长要努力为老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师尽情地发挥其教学才能。
3.创设民主开放的氛围。每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教职员工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这就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实施民主管理,创设民主开放的氛围。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发扬民主,让师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其对工作、学习、学校的热情,使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师生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所以,学校必须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无论大事小事,均应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大家评”的民主程序;作为学校校长,应亲自带头,注重班子团结和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求真务实、民主坦诚,畅通信息、共谋发展。总之,作为小学校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民主氛围,尊重人、善待人,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要主动听取意见,采纳群众建议。
4.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奖罚分明才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奖罚分明呢?必须有考核才能有奖罚。一套不科学的考核方式,一种奖罚不明的制度会使勤奋者和懒惰者待遇同等,所以会挫伤勤奋者的工作积极性,助长懒惰者的懒惰风气,使学校管理朝着消极、懈怠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在提倡一种新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学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明确的教师绩效考核系统,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绩效奖励工资部分在教师总体工资中所占份额并不很大,但它奖勤罚懒,其激励作用会十分明显。同时,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还要贯彻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的基本原则。在学校建立起一套人性化、规范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上这些虽是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关怀,但并不是说仅仅靠这些就能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这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融洽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展拳脚。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师资培训,加强教学交流等等方面的努力,也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探索,篇幅有限,本文不再赘述。
学校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是刚性方面的标准,是指管理中的技术层面,而艺术是柔性方面的标准,是挖掘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所讲述的前三点均为柔性管理艺术,落实的好,则会促进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落实不好,则可能打消教师积极性,使学校发展受到影响。而奖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则是刚性的管理科学,用的恰当,也会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教育教学热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以上四点构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策略,这种人性化管理要逐步形成一门科学,并成为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还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完善其理论体系,使学校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校长,以人性化管理为载体,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的心灵家园将是我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文翠.浅析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理念[J].科技信息,2012,(07).
[2]蒋金苗.浅谈学校人性化管理策略[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1).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3
很多***院校都设立关于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但是在执行中仅仅注重形式而达不到设定效果。比如论文题目审核,应该由相关专家进行严格审核,在执行中,相关专家对于提出意见极为保守;教师指导记录表,为了应付检查,指导教师会授意学生根据学校的最低要求酌情填写。
二、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控制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为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指明方向母校培养目标为研究型人才,而***学院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在学院发展的总体部署下,突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卓越会计师人才”。在这培养目标下,毕业论文的工作注重应用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向。
(二)规范毕业论文管理规定,落实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根据学院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学院发展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详细规定关于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规定在第七学期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和以系主任为组长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在第十周前各专业学院提交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三)及时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和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严肃纪律和要求毕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落实后,各系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向学生阐述开展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论文流程、毕业论文的管理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明确毕业论文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同时召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会,主要向指导教师阐明关于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毕业论文的流程、指导教师如何在系统中录入题目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等重要问题。通过“学生-指导教师”两条线在分别明确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责任和要求,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相关规定上达成一致。
(四)查阅资料,充分论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选题开题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后,选题工作正式开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系选题近些年来一直采用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指导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关系确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题目,题目可以教师提出,也可以学生提出教师审核。院系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题目审核把关,题目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开题报告。
(五)指导过程做好指导记录,确保指导工作留有痕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是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最少“三稿三审”,按月填写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情况,并保留至少3份有批改痕迹的毕业论文初稿备查。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开展院系两级中期检查,对于指导不负责的老师和学生进行督促和批评,确保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杜绝学生抄袭情况,要求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报告。
(六)发挥评阅环节的监督检查作用,充分准备进行答辩在评阅环节增设教师评阅反馈意见表,如果评阅老师确实认为学生论文质量较差,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的或者不能达到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要求的,填写评阅反馈意见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在进行评阅分组和答辩分组的环节,均是在保证完全回避原则的前提下,把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同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避免某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标准过严或者过松的情况。
三、结束语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4
下面将2015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15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15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15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15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15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5
代码 专业名称 类别 考试时间 主考院校
10月23日 10月24日
8:30-11:00 14:00-16:30 8:30-11:00 14:00-16:30
020103 财税 专 00064纳税检查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山东经济学院
00066货币银行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05 金融 专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山东经济学院
00066货币银行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09 国际贸易 专 00088基础英语 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092中国对外贸易 烟台大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专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
04729大学语文
020203 会计 专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山东经济学院
00156成本会计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 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0122房地产评估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69房地产法 聊城大学
00173房地产金融 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4729大学语文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山东大学
00853广告学(二)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0199中外民俗 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02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山东大学
00201饭店餐饮管理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228 物流管理 专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372国际物流导论 青岛大学
05362物流英语
020231 劳动和社会保障 专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20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0258 企业管理 专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7522运营管理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山东经济学院
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 专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山东财***学院
05362物流英语
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专 00275社会问题 00273社会工作实务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聊城大学
00274社会***策与法规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30301 行***管理 专 00012英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0312***治学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49***府经济管理概论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0012英语(一) 0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
00386幼儿文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395科学.技术.社会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4729大学语文
040103 小学教育 专 00409美育基础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0408小学科学教育 00395科学.技术.社会 山东师范大学
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 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 00412小学班主任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40106 教育管理 专 00012英语(一) 00429教育学(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31心理学 山东教育学院
00448学校管理学 00444教育***策学 04729大学语文 00446现代教育管理技术
050102 秘书 专 00163管理心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509机关管理 山东师范大学
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514外国秘书工作概况 曲阜师范大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214 外贸英语 专 00596英语阅读(二)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0794综合英语(一) 聊城大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303 公共关系 专 00643公关心理学 00644公关礼仪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鲁东大学
00646公共关系写作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7公关语言
00853广告学(二)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山东轻工学院
04729大学语文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山东轻工学院
04729大学语文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00012英语(一) 02159工程力学(一) 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2232电工技术基础 山东大学
02230机械制造 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专 00012英语(一)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198线性代数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山东大学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80704 电子技术 专 00012英语(一) 02346电视技术 02198线性代数 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曲阜师范大学
02269电工原理 02348电子测量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 04729大学语文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02400建筑施工(一) 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39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山东建筑大学
02387工程测量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81310 营养、食品与健康 专 05745人体营养 05743基础营养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741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 山东大学
05747临床医学总论 05748疾病的营养防治 04729大学语文 05750食品卫生法规与监督
05744食品加工与保藏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00012英语(一)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山东大学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务 04729大学语文
030111 律师 专 0092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921商法原理与实务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烟台大学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112 法律 专 00242民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44经济法概论 山东大学
00261行***法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0529文学概论(一) 00429教育学(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031心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
00536古代汉语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207 英语 专 00596英语阅读(二)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0794综合英语(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50208 日语 专 00606基础日语(二) 00844日语阅读(二)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608日本国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07128日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50308 新闻学 专 00012英语(一) 00654新闻采访写作 00853广告学(二)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山东大学
00655报纸编辑 00657新闻心理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04 财税 本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68外国财*** 00070***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山东财***学院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106 金融 本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大学
020110 国际贸易 本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青岛大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121 调查与分析 本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142计量经济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155 文化产业 本 04123外国文化导论 04127文化市场与营销 00853广告学(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04129人类文明史 04137民俗文化 04122文化产业与管理 04135会展产业概论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大学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
020204 会计 本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烟台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山东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经济学院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06011旅游学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00798商务交流 11291网络金融学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青岛大学
07031物流管理概论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山东理工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青岛大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山东轻工业学院
020222 物业管理 本 05398住宅建筑与居住区规划设计 00122房地产评估 06730土地资源资产管理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青岛大学
11287物业管理会计 05565物业管理法规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经济学院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青岛大学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 本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25劳动关系学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323劳动经济学 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59 企业管理 本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5126技术创新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财***学院
030107 经济法学 本 00865证券法 00863企业法 00254海商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青岛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05678金融法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0278社会统计学 00279团体社会工作 00281社区社会工作 00287发展社会学 山东师范大学
00286福利经济学 00300社会福利服务 00285中国福利思想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302 行***管理学 本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19行***组织理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2中国行***史 山东大学
00320领导科学 00316西方***治制度 00323西方行***学说史 山东师范大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0幼儿园课程论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03家庭教育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05939教育科学方***(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1教育经济学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教育学院 鲁东大学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00643公关心理学 02047社会心理学(二) 06057生理心理学 02108实验心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06058学校心理学 06056心理学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104 秘书学 本 00320领导科学 00261行***法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218 商务英语 本 00600高级英语 00796商务英语 00947国际商务管理学 00603英语写作 山东财***学院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曲阜师范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302 广告学 本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640平面广告设计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641中外广告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432 室内设计 本 05424现代设计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05424现代设计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50 电脑艺术设计 本 05424现代设计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420物理(工) 山东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山东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0705 电子工程 本 02194工程经济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420物理(工)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02356数字信号处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38光纤通信原理 00420物理(工) 北京邮电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02373计算机通信网 02369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0709 计算机网络 本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山东大学 山东财***学院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3141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2198线性代数 00420物理(工)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173软件开发工具 02376信息系统开发 山东大学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4737C++程序设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经济学院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0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02799兽医临床医学 02797家畜饲养管理学 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大学
0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00705 社区护理学 本 0362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03626社区康复护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3628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山东大学
03699护理学研究(二)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106 法律 本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63外国法制史 00169房地产法 山东大学 青岛大学
05678金融法 00257票据法 05680婚姻家庭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108 律师 本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29证据法学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财***学院
05678金融法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540外国文学史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41语言学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201 英语 本 00600高级英语 00830现代语言学 00603英语写作 山东大学 烟台大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202 日语 本 00012英语(一)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0601日语翻译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青岛大学 鲁东大学
00610高级日语(二)
050305 新闻学 本 00529文学概论(一) 00659新闻摄影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44经济法概论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2***治学概论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限制报考专业
020118 餐饮管理 专 00977餐饮业法规 00982餐饮服务 00978烹饪工艺学(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限济南青岛东营威海报考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30403 公安管理 专 00359保卫学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0356公安管理学 00358刑事侦查学 山东警察学院
00361公安法规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限公安、武警在职人员
050407 音乐教育 专 00721基本乐理 00429教育学(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31心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 限济南考生报考
04729大学语文
050211 朝鲜语 专 00849朝鲜语阅读 00627朝鲜语基础(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631朝鲜语语法 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限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聊城
04729大学语文
0803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专 10718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0726数控机床与编程(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825机械基础 青岛科技大学
05875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限劳动技校在校生报考
10723流体传动与控制
080602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 02652自动控制原理 04549微机原理及应用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0764电工原理(一) 青岛科技大学
10738工厂电气设备控制 限劳动技校在校生报考
100701 护理学 专 02901病理学 02903药理学(一) 02113医学心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山东大学 潍坊医学院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02996护理伦理学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100703 中医护理学 专 03014中医护理基础 03015中医内科护理学 02113医学心理学 03017中医妇科护理学 山东大学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03016中医外科护理学 03019中医骨伤科护理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18中医儿科护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100801 药学 专 02535有机化学(三) 03023药物化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26药理学(二) 山东大学 潍坊医学院限医药系统在职人员
03033生物药剂及药物动力学 03024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技术 04729大学语文 03031药物分析
100803 中药学 专 02535有机化学(三) 03037药用植物学 03044中药药剂学 02932方剂学(二) 山东中医药大学 限医药系统在职人员
03038中药化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46中药药理学
100901 卫生事业管理 专 00308临床医学概论 02867卫生统计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2881预防医学(一)(含流行病学) 山东大学 潍坊医学院限从事卫生管理在职人员
03055卫生事业管理(一) 02910医学伦理学 03707***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20119 餐饮管理 本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0987餐饮美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烟台大学 限济南青岛东营威海报考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860公安行***诉讼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限公安系统在职人员
04729大学语文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11427歌曲作法(二)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限济南考生报考
050223 韩国语 本 00012英语(一) 01111高级韩国语 01115韩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 01112韩国语概论 青岛大学 烟台大学 限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聊城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00702 护理学 本 03006护理管理学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潍坊医学院 青岛大学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6
一、小学科学化与人文化管理的分析
文化一词最初来源于“观平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意思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人文”因素纳入到教育的参考范围内。
1.小学的科学化管理
小学教学过程中落实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终身发展为基本的考虑因素,加大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小学科学化管理的依据;始终坚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学校的日常教育给予科学的指导。在努力实现小学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加强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对于学校的日常管理给予具体的指导、评价与监督,以实现对学校日常管理的具体化指导。对于学校教职工的管理,则要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确定学校更高效的管理措施。
2.小学的人文化管理
小学教育管理的人文化模式,要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目标和宗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而健康发展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要求广大教职工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自身人格魅力、崇高品质的培养,对教职工开展一定的文化教育,以提高教职工服务于教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二、落实小学科学化与人文化管理的措施
1.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意识,深化教育科研改革
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因而必须提高教师教学的创新意识,深化教育科研改革的力度,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注重对教学大纲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引导教师集中学习新课改理念,抛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结合时展的要求,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
2.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小学科学化与人文化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理念革新的重点。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必须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大力支持教师进行短期、定期的进修,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供种种便利,如,在准假制度上要适当放宽标准,要大力提倡教职工的读书与学习活动等。
3.重视学校人文环境建设
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方针,结合理论上研究课,逐步建立并完善三级教学与研究网络,由校级中心教学与研究组设立并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全校区设立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综合学科中心和年级教研组,以集中推广中心教学与研究小组成果。在每一学期开始的阶段,校中心教研组都要集中教师设立并开展各阶段的主题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将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校要认真挑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研究,从而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要结合教育教学主题对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重点和难点,引导教师积极思考,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将新课程理念应用实处。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7
论文摘 要 在远程教育背景下,基于网络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确保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效果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的工作有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教师解决问题策略,以创造出和谐的虚拟小组学习氛围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新型教学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策略体系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为网络小组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网络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管理类型
网络小组学习中,教师作为一个管理者身份出现,教师是小组学习的灵魂,小组的学习气氛,学习成果,学习方式都受教师管理的影响。其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的,根据教师管理方式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类型:
(一)散沙型
散沙型是指小组成员之间是相互孤立的,他们之间没有组织,相互交流时间比较少。在这种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没有发挥出管理者的作用,小组成员之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此情况的发生。
(二)俱乐部型组织
在这个类型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平等,沟通顺畅,像俱乐部中成员一样,在教师的管理下,成员之间乐于交流,小组之间环境氛围和谐,大家在开心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知识。
(三)专家型组织
这种小组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在这个小组是一个参与者,成员之间的讨论可以达到专家水平,认识较深刻,并会带动其他成员参加讨论,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组织。是小组学习的最高水平。
二、网络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小组合作也主要利用了基于网络的合作方式。而在此合作过程中,我们主要由以下的方式开展网络协作学习:
其一是通过QQ邮件
其二是通过BBS平台进行小组主题讨论、小组分工完成任务等方式。
网络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操作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1)教师的时间、小组成员内部时间很难统一,网络小组讨论开展的时间不准时。学生教师登陆的时间不统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感觉没有规划性。
(2) 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题而且讨论过程各人观点显得零散,很难组织,得出结论。故而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无系统的、无组织的、零散的。
(3)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有时只有其中一两个人发言,而其他人却保持沉默,形成一种“搭车”现象,只有小组几个成员成为讨论的框架,其他人坐等观看,或一些只表示态度而不发表具体的观点。
(4)教师不能把握学生心理,成员讨论彼此保留,不能畅所欲言。只围绕教师的观点进行讨论,思维不开阔,认为只要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
三、教师对网络教育的小组合作模式教学中的问题应对策略
根据邢台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采取了分阶段渐进式的小组培养。在网络小组学习中分为不同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教师的管理方式管理任务都有不同。针对每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采取不同的策略:
第一阶段即熟悉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训练,小组成员之间像散沙没有集体感,此时的小组为集中控制型组织,在管理上宜采取集中管理模式,教师暂时作为一个领导者、组织者。主要职责是熟悉学生,我们称之为“破冰”。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职责是做好领导者。
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介绍这种学习的模式,告知学生的任学习务,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有所了解;教师介绍自己,领导学生打破初次进行学习的神秘感,打破学生初次网上讨论的陌生感,让学生主动在教学平台的BBS上主动介绍自己,认识彼此形成良好的“虚拟小组”氛围。避免形成无组织的管理小组,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第二阶段:建立俱乐部型组织阶段
第一阶段完成后,应该使小组形成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方式。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只能独处某一单调的空间,是“一点不成线”了。学生在计算机终端学习不能直接面对老师,师生缺少感情交流,师生间只是通过“屏幕”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变冷,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运用适当引导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起和谐讨论氛围。
教师应在网上要多登陆平台观察学生动态,及时给与学生回复,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使教师的人格力量很难通过“电线”直接感染学生。
第三阶段:学生网上学习总结阶段
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以后,教师给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学生真实填写自己的情况,并写出自己网上学习的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体会和收获中得到启发,发现在网络教育小组学习中的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网络小组学习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了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化小组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时空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真正达到终身教育的。对于网络小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学生的个人因素,但主要是教师的管理因素制约着他们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参加讨论时间、参加次数等,因此,我们应给予解决,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丰富小组生活,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小组成员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建构,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注释:
1.选自《教育心理学》 第十一章
2. 引用《基于网络协作学习方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肖俊洪《远程教育与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远程教育,2011.1
[2]宋霁《基于合作学习原则的网络协作学习研究》2009年1月
[3]林秀曼等《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2004年第1期,41-44页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8
网络信息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监控管理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征,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民航大学历来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以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观念及对其质量的责任感为基础,利用网络科学技术,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个要素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周期性的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其规范有序,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管理质量与效率。
一、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毕业设计是一项“教学时间长、知识综合性强、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环节,包括:题目申报,题目审核、师生互选、任务下达、调查研究、文献检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到不同的管理要素、管理流程和工作重点,这些都增加了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师生互选环阶段的学生选题为例,可供每个学生选择的毕设题目平均为160个左右,3000个学生要完成自己的选题,就会产生480000种不同的组合。如果不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就很难提高学生选题的效率,也很难保证学生选题的公平性。因此,在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选题审批制度,提高选题工作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教学效果。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太窄,以致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有的选题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就业去向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搞原专业的设计题目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敷衍了事,不求上进,只求通过。为了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选题的原则应为:①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专业研究内容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内容;②题目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与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鼓励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选着对方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可少量选择满足教学要求的自拟题目。
指导教师确定选题内容后,将题目相关信息申报至信息管理系统,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通过后,才能供学生选择,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及时反馈专家意见,要求修改或更换,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毕业生可以在选题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题目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不清楚的地方可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在选题阶段,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避免了选题的盲目性。指导教师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查询学生历年学业成绩,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适合题目的毕业生,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双向选择。
三、建立开题论证制度,科学评审工作任务
开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的起点,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校坚持开展开题报告评审论证制度,设计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题目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按照项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要求、主要设计思路、成果与形式等。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和学院领导小组分级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开题报告审核制度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题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法,为优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奠定了基础。
四、推行专项检查制度,加强过程监控督导
1.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和学生任务落实情况。题目选定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了任务书,督促学生按时填写网络周志。学生根据任务书认真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度,编制完善开题报告,并接受指导教师及学院审查。
2.中期着重检查教风、学风和工作进度。校、院两级集中抽查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教师指导进程和学生出勤及周志填写等情况。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或进度迟缓的学生进行了督促。各学院分别召开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情况,查找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学督导组开展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问卷调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以及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进度和质量等。
3.后期检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给出成绩后,经加权得出综合成绩。目前采取的比例是30%、20%、50%。各单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小组,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按专业构成,一般3~5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做组长,成员在年龄上注重老、中、青搭配。发挥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五、落实学生诚信机制,实行“二次答辩”制度
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及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在答辩前期,对每个专业随机抽取10%的学生进行检测。针对第一次检测没通过的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修改后予以复测。复测合格可申请答辩。凡被抽到但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者、或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者,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答辩结束后,对推优及申报参赛的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全部。
为进一步跟踪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和完成质量,评估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成果,学校建立二次答辩制度。所有被取消6月(第一批)答辩资格或6月(第一批)答辩不及格者,各学院可在7月组织完成第二批答辩。第二批答辩学生的论文必须达到合格标准且全部,否则无资格参加答辩。未通过者,只能延长学业,参加下一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本科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选题质量、开题任务、专项检查、过程控制等环节综合考虑,形成校院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闭合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兴杰,梁志星,初晓,阎威.基于网络技术的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0-12.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9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1来表示:***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府管理和公共***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篇10
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地方多科性大学来说,立足于本地生源,服务于本地的企业和社会,更需要操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出色的学生。然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而言,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因此,传统的物流管理教学方法亟需改进和创新。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强,强调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和学习去建构物流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认知结构。因此,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
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相关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取材于管理当中的实际情境或者事件,由教师设定商业管理的情境,发动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以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情境的设定者,把握着整个案例讨论的发展方向,学生是讨论和参与的主体,通过教师对情境的设定以及引导,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转化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这种实践能力也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内涵。物流管理当中的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案例
由教师按照理论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以物流行业实践为基础,在众多案例当中选取恰当案例进行背景介绍和问题的设定,明确案例的分析目标,建立清晰的案例分析线索。
(2)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5-6人,就案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时间限制在15-2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由学生,由学生自己组织讨论。
(3)小组发言
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推举一人上台进行发言,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介绍,并允许其他小组就解决方案和分析过程展开提问,互相讨论。
(4)教师总结
小组发言完毕之后,由老师逐一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2.研讨式教学法
起源于德国高校的研讨式教学法,是贯穿于物流管理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引入中国后,经由中国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已经成为教学当中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提高。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教师选题
由教师根据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个课程架构的梳理,选取相关研究课题。
(2)学生选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基础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选取。
(3)形成报告
学生围绕选取的课题进行资料的查阅,文献的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报告。
(4)分组讨论
让学生围绕报告进行分组探讨,开展交互式研究。
(5)成果汇报
由小组推荐优秀成果,进行课堂汇报。
(6)教师评议
对推荐的优秀成果,由教师进行鉴定,在课堂上进行评议,对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升华。
3.结语
地方多科性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性非常强。文中介绍的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都是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创新,理论转化实践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芳,朱伟.改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8期,2014.3
[2]黄立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
胡娟(1981-),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区域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余凌(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物流技术经济。
杨瑶(198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博士(已获),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小学教师管理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