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调查评估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我县的客运出租车由于从200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县***府决定不予许可办证,6年间积累遗留下很多历史问题及矛盾,因此2013年9月开始许可办证以来,各种情况复杂,需解决的各类问题众多,有时需要边解决边进行,总体上看是平稳顺畅的。解决好客运出租车许可及管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加快解决遗留和现实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基本依据
(一)出租车许可
1.2013年10月10日县人民***府《关于印发县办理客运出租车许可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进行客运出租车许可工作。
2.2013年11月10日县人民***府《关于印发县规范整顿客运出租车市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出租车许可的相关事宜,要求开展全力打击“黑车”,规范整治违法出租车行为,依法处罚和取缔无照经营的出租车。
(二)出租车市场规范整顿
1.2014年1月25日交通运输部、***联文《关于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全国开展联合“打黑”活动。
2.2014年2月16日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迅速贯彻落实开展打击“黑车”工作。
3.2014年2月18日县人民***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立即开展联合打击“黑车”专项治理活动。
4.2014年5月21日县人民***府《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治理活动的通告》要求进一步巩固打击“黑车”成果,继续联合开展活动,建立长效机制。
5.2014年7月27日吉林省运输管理局《关于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营运等违规经营行为的通知》文件要求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巩固联合打击“黑车”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6.2003年1月16日***《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复函***:地方性法规没有出台的,交通运管部门按此办法实行。
三、风险评估
(一)客运出租车现状
截止2014年9月9日,城区共办理经营许可481台;其中取缔的原三轮车转行132台;原有证出租车及原无证出租车符合条件的349台。各乡镇许可还没开始。经普查,镇内现有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轿车车型235台(包括私家车)微型车66台。各乡镇共计907台,其中轿车474台,面包车502台。以上无证“黑车”系从交警部门查档数,其中包括自用车和私家车无法区分,只有抓到现形才可界定为“黑车”出租。
(二)具体风险评估
容易引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
1.城区原出租车有21台,系2013年9月19日
以前落籍的,符合许可条件,但需县出租车许可领导小组开会确定后予以许可,由于会议没有开,所以现仍然没予许可,不予许可理由有争议,因此存在群体上访事件风险。
2.取缔三轮车后,劳动局预留办出租车83人中,2014年6月30日后没有考下来驾照的有29人,如果这29人取消预留资格有群体上访风险。
3.原定2014年10月取缔的铁棚三轮车67人。因原被取缔的三轮车符合条件已办理,这部分人不办,从情理上说不通,届时不办,存在群体上访闹事的极大风险。
4.全县不符合许可条件现存的无许可出租车,被严厉打击后,也存在群体上访的风险。因为车辆在手是事实,车主无法处理该车,这部分群体数量很大,下岗待业等成份复杂,还无力从事其它行业,此情况我们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风险化解
我局做为落实***府许可文件的具体操作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做为全局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抓细抓实,认真宣传贯彻***府文件精神,避免一切工作中的失误。发现问题和苗头,尽早逐级汇报,提出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先行提供信息和参考意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宣传***策文件精神,确保***策的可行性,连续性、稳定性、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做到“苗头”早发现,早汇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预测到的,立即按《县出租车行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尽早全面进入工作,做到“及时、主动、协调、有效”。
综上所述,出租车许可和市场管理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事关行业和社会稳定大局,前段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理解支持,为避免不和谐音符出现,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提前做了风险评估,为真正做到和谐稳定的尽一份力量。
为更好的打好“维护我县交通运输系统稳定”这一仗,”在今年,我认为我们应在原有的工作之上,结合以下几点:
维护稳定工作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局机关各股室和二级单位首先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全系统的各部门、单位和干部对稳定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不要将矛盾和问题推给别人,推给上级,推向社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分工负责制,一般情况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全系统各尽职责。全面排查不稳定因素,各分管负责人对稳定工作要了如指掌,发现苗头,及时处置,坚决防止发现不及时,化解不到位,处置不果断而引发不稳定事件发生。并且及时准确报告维稳信息,畅通维稳信息渠道,件及时准确回复。人人当好维稳信息员。
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如下五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讲清四个观念:
1.讲清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必须增强***治意识;
2.讲清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必须增强责任意识;
3.讲清发展是***绩,稳定也是***绩,必须增强***绩意识;
4.讲清发展测验能力,稳定考验能力,必须增强能力意识。
(二)坚定目标,明确任务,立足四个基点:
1.立足于“防”,做到四个“坚决防止发生”——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较大规模以上,坚决防止发生到省进京集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有全省、全国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
2.立足于“做”,达到四个“切实做到”——切实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单位内部,切实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单位,切实做到把非正常上访人员息抚在属地,切实做到把重点人头稳定在当地,最大限度为我市减轻维稳压力;
3.立足于“保”,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不出大问题、不出中问题,尽量不出小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妥善处理;
4.立足于“硬”,打好一场“硬仗”。
(三)排查问题,化解矛盾,突出四个重点:妥善处理问题、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大力加强治安内保、积极抓好防恐反恐。
(四)慎重对待,用心处理,破解四个难题:辞退合同工问题、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出租车管理问题、公路乱收费问题。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2
1.1我国环境监测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80年改革开放时,全国建成了300多个三级环境监测站,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环境监测网络。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拥有2300多个环境监测站[1],在防污减排、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显著地提高了我国环境管理水平。环境监测方法也从早期基于分析化学方法的污染源监测阶段步入多源环境监测阶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手段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环境监测手段,正由经典化学分析向高精密仪器分析方向发展,并由微量分析(0.01%~1%)发展到痕量(<0.01%)[2];由传统的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监测分析方向发展,并积极引入了先进的遥感、电子、光学等高新技术。监测范围也从狭义的环境质量监测,向包括职业健康等各领域监测方向发展,以科学地跟踪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
1.2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监督的基础。根据监测数据,可以描述和表征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并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可以搞清污染物种类和分布状况,明确污染物的污染途径,预测 污染的发展趋势,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经过综合分析评价的环境数据和信息;同时各类环境监测数据也是制定环境***策、法律、环境管理规定和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然而,随着国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我国环境部门多年沿用的经验布点、表格评价法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简单的测点设计与评价方法,样品采集工作量大,数据难以较科学、全面地反映污染状况,评价分析结果不能有效地揭示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变化规律和潜在的环境重大危险污染源。改进监测与评价方法成为当前环境质量评价的迫切需要[3]。合理地采集数据是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的基础,而科学地设计采点是其核心关键。环境监测内容多、范围广,全面监测的数据庞大,而凭经验设计,或会顾此失彼,而一旦忽略一些重点的测点,则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更不宜于客观的评价。应用数理统计的抽样调查方法,通过科学地设计分析监测样本,从总体中按抽样调查方法,合理选取部分测点为样本,并根据监测结果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总体,既可有效地减少监测工作量,又可科学地提高监测评价质量[4]。传统评价方法只对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评价,未对潜在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很容易忽视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诱发较大的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在环境评价时,不仅应按国家标准作常规检查,同时,应深入分析重要危险源的发展规律,及其危险性,这样才便于针对性地管理,有效减少环境质量事故。因此,加强环境监测测点设计和评价方法的改进,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2基于抽样法的监测设计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与土壤环境监测3部分,其中又包括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3个方面的内容。对高危企业,由于危害元素多、范围广,选测项目需要布设的测点数量庞大,有时会远远超过前2个子项的测点数,因此需要科学地设计。通常大型高危企业需要布设上万个测点,才能满足要求,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质量状况。显然,按目前的监测手段是难以完成的。本文按数理统计抽样调查方法,科学地选择样本,设计监测数据采样点,不仅可大大减少测点,提高测试效率,并可实现科学采集与科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抽样调查方法原理,常规项目测点采用系统抽样法设计,将监测总体各功能区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规律***形,然后按一定的距离间隔设计监测点。选测项目涉及内容较多,应在查阅以往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企业生产危险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定待测项目。对分布有规律的,采用系统抽样法设计,其余则采用分层抽样法设计。特定项目主要是针对已确定的污染源核定复查,可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结构的方法设计。
2.1水环境监测抽样设计
(1)监测对象。水环境调查区域范围为88km2,按水库、河流、灌渠、水塘等地表水形态与地理位置不同,分为5个功能区。常规监测项目为pH、COD,重点监测项目为Cd、Pb、Zn和Cr重金属。本次设计未考虑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2)监测抽样设计。对灌渠、水塘、河流功能区,主要采用平面系统抽样设计,设置2~3个分层抽样。按水源与污染源的方向,采用黄金分割率(0.62/0.50/0.38/0.19)的方法设计测点间距。对水库采用立体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的方法设计,并按污染源分布方向,采用黄金分割率方法设计测点间距。
2.2大气环境监测抽样设计
(1)监测对象。大气环境调查平面范围为88km2,最大监测空间高度为6m。常规监测基本项目为总悬浮颗粒物(TSP)、颗粒物(PM10),重点监测项目为Cd、Pb重金属。(2)监测抽样设计。不再细分功能区,而是以污染源(矿山)为中心,以雷达辐射方式,按系统抽样方法与黄金分割率设计测点。设计3条监测辐射线,辐射线夹角为60°,每条辐射线长5~10km。按黄金分割率由近至远布设测点。每条辐射线布置8个测点。在靠近污染源处,在监测空高6m的高度上增设4个测点。共布设28个大气监测点。考虑风流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处于污染源风流上方,基本测距增加一倍,测点减少一个;风流下方,基本测距离不变,测点增加一个。其它两个方向测点数不变,基本测距按插值法调整。
2.3土壤环境监测抽样设计
(1)监测对象。土壤环境调查区域范围为31683亩,按耕地、林地、山地不同,分为3个功能区。其中,耕地为重点监测区。常规监测的基本项目为pH、CEC,重点监测项目为Pb、Cd、Zn、Hg和As重金属。(2)监测抽样设计。耕地测点网格为300m×300m,采用等距网络系统抽样法设计测点。共设计282个测点。林地、山地按污染源方向,采用矩形黄金分割率和系统抽样法设计测点。林地基本测距500m,共设计112个测点,山地基本测距800m,共设计82个测点。
3环境质量评价
3.1水环境质量评价
(1)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法,其公式如下:Pi=Ci/Si式中:Pi———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第i种污染物监测值,mg/L;Si———环境标准值,mg/L。(2)水环境质量评价。5个调查区域的地表水按不同特征分河水、水库水和农田灌溉水。
3.2大气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大气常规项目中的重点与基本监测项目监测。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评价方法。耕地、林地和山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按国家《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332-2006)的二级标准评价。(2)土壤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其污染指数。
4环境质量评价与重大隐患源分析
4.1环境质量评价
(1)水环境质量评价。从表2、表3和表4可看出,调查区地表水质量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标准要求。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呈现越靠近污染源(矿山)越高的趋势,其中,在靠近污染源的检测点,水中锌的含量较其它测点高7倍,尽管仍在允许范围中,但仍需加强观察。(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从表5可看出,调查区内,大气质量基本符合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标准要求,但镉含量严重超标,超过倍数高达1.8倍,需要加强污染源粉尘治理。(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从表6可看出,调查区内土壤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Cd、Pb、Zn、Hg金属污染指数分别高达3.43,2.52,1.59,1.30。土壤环境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必须严格防范控制。
4.2重大危险源与健康风险分析
(1)重大危险源分析。通过上述评价分析,调查区内影响环境质量的危险源见表7。危险级别按危险指数,结合寿命损失率确定[5]。从表7中可看出,Cd为重大危险源,必须按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的规定进行管理。
4.3防治措施与建议
调查区受矿山重金属污染严重,尤其是镉、铅等重金属在大气与土壤中严重超标,对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尚未构成健康威胁,但为防范进一步的恶化,必须及时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理,相关防治措施与建议如下:(1)制定综合治理方案,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整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强化环境监管,进一步削减矿山污染物排放。督促矿山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和***监控设备稳定运行,实现污染物合理达标排放,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周边环境和地下水;(3)调查区重度污染耕地不再作为基本农田,调作它用,对轻度、中度污染的耕地,实施污染治理修复。
5结论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3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补偿评估;房地产估价机构;风险;防范对策
中***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95-02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use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Assessment of Rural Collectively Owned Lands
ZHAN Hai-bin
(College of ***istr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Hubei 441053)
Abstra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s that real estate appraisal agency faced in house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assessment on rural collectively owned lands were showed,and corresponding risk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collectively owned lands;relocation compensation assessment;real estate appraisal agency;risk;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市区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项目,均面临着拆迁补偿评估。目前拆迁补偿评估业务正成为许多房地产评估机构重要的业务来源与收入来源。但由于拆迁补偿评估涉及到多方面利益关系人,存在着诸多利益博弈,国内有些学者在这些方面已有相关研究[1-2]。房地产拆迁补偿评估机构不仅面临公司本身评估技术水平以及内部评估人员业务水平不足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拆迁评估过程中受众多利益关系人影响导致的评估结果不合理不公正所带来的风险。该文主要分析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及附着物拆迁补偿评估过程中估价机构如何规避面临的风险。
1 拆迁补偿评估中面临的内部风险
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评估过程中面临的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估价机构本身的估价技术水平不足和管理水平不足导致的内部风险。
1.1 估价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的内部风险
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补偿评估过程中技术水平不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拆迁评估前的准备不足。主要包括物资准备与人员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水平问题。物资准备不足,例如评估前准备的测量器材的数量、类型以及其测量的准确精度是否达到相应拆迁评估测量要求,因此拆迁评估前应充分做好拆迁评估中需要的相关物资准备。二是拆迁评估程序的不规范。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评估过程中必须遵照拆迁评估业务流程,拆迁评估程序不符合规范也会带来一系列内部风险。三是拆迁现场测量结果不准确。这是房地产估价机构在从事拆迁评估业务时最容易引起最终出具的估价结果不合理的内部风险,并且最容易导致一系列的经济纠纷。常见的有以下情况:房屋面积测量不准确;房屋结构确定不合理;附着物现场测量与清点不合理[3];现场调查表填写不规范、不清楚[4]。四是估价机构出具的拆迁评估结果不合理。由于拆迁评估业务量大,涉及到众多的评估数据处理,因此房地产估价机构在进行内业处理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在向电脑中输入数据出现的错误;评估确定的估价对象折迁补偿价格不合理。
1.2 管理水平不足导致的内部风险
房地产估价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特别在房地产拆迁评估过程中风险防范更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常见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评估过程中管理水平不足导致的风险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一是拆迁评估业务人员的培训管理问题[5]。二是拆迁评估过程中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人员的责任以及奖惩制度的落实问题。拆迁评估业务一般需要由众多人员组成的估价业务队伍进行,涉及人员多,跨越时间长,一些房地产估价机构由于缺乏完善的责任与奖惩制度,当最终拆迁补偿估价结果报告出现问题时,最容易导致估价人员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发生。
2 拆迁补偿评估中面临的外部风险
2.1 来源于委托方单位个别人员的外部风险
拆迁补偿评估业务是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委托方的委托对待拆迁范围内的估价对象按照当地拆迁补偿文件进行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估。委托方主要是拆迁所在地的当地***府一些职能部门,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人员在拆迁评估业务过程中需要经常与委托方相关人员加强交流与沟通。这一方面有利于估价人员更好地按照委托方的合理要求顺利完成拆迁评估业务,但同时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委托方单位的个别人员故意干涉房地产拆迁估价人员***、客观、公正地进行估价活动,影响拆迁补偿评估结果的客观合理性。特别是对于工业厂房拆迁补偿评估,由于涉及的补偿金额比较大,并且被拆迁的工业厂房产权所有人在当地一般都有较广泛的人脉关系,因此被拆迁房屋及附着物产权所有人一般通过委托方的一些人员对估价机构的估价人员的估价活动进行干涉,达到提高拆迁补偿金额的目的。
2.2 来源于拆迁补偿评估中估价对象产权所有人的外部风险
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人员在拆迁评估业务中要直接面对拆迁评估范围内房屋及附着物产权所有人。在这过程中,估价人员要与待拆迁范围内的估价对象产权所有人就估价对象的状况进行询问了解,并且现场进行调查评估也需要估价对象产权人的积极配合。当然在这过程中估价对象产权所有人一般能积极配合估价人员完成拆迁评估业务,但同时可能面临拆迁范围内房屋及附着物产权人对估价人员正常估价活动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内部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其估价人员在拆迁评估过程中如果责任与奖惩制度具体落实不到位,就容易滋生房地产估价人员与估价对象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勾结,影响拆迁补偿结果的客观合理性。
3 拆迁补偿评估中估价机构风险防范对策
通过以上所述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评估过程中所面临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分析,估价机构与估价人员在拆迁补偿评估中如果不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旦风险真正产生,房地产估价机构与估价人员将面临着高额的经济赔偿,风险严重的可能导致估价人员面临刑事处罚,这种情况在我国已有发生。
3.1 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房地产评估机构对于拆迁补偿评估业务面临的内部风险如上文所述,在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3.1.1 加强对拆迁评估技术人员的培训。首先,在拆迁评估人员现场调查前必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这方面至关重要,因为目前我国许多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一般情况下都没有房屋所有权证,因此拆迁评估时房屋面积需要估价人员现场测量,而房屋面积的准确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很大,也关系到被拆迁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多评,亦不能少评;同时现场调查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包括现场调查的正确流程、现场调查的内容及调查表格的填写规范及填写时字迹清晰的要求等。其次,拆迁评估内业处理人员的培训,包括调查表格数据如何正确输入电脑,输入数据后输入人员至少要对输入的数据与相应的调查表核对1遍,在此基础上由其他内业处理人员进一步复核,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安全保管好输入的数据;出具估价结果报告人员的培训,其内容包括如何正确对估价对象合理定价及估价报告如何正确撰写[6-7]。
3.1.2 估价机构对估价人员的责任与奖惩制度落实。拆迁补偿评估业务一般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工作。因此,必须清楚地划分拆迁评估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实行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公司制度,具体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外业调查表格的填写规范要求。外业调查人员一方面必须在调查表格上详细规范地填写调查对象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外业调查表上填写调查时间、调查人员以及填表人员等相关信息,为防止以后调查表格填写内容出现问题可以追溯相关外业调查人员的具体责任,防止外业调查表格不填写相关调查人员时以后出现问题外业调查人员的相互推脱责任。二是内业处理时相关人员责任明确划分。这主要包括外业调查数据的电脑录入人员和撰写、审核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房地产估价人员的具体责任划分。数据录入人员需要在录入的电子表格上注明录入人员的姓名,而估价报告的撰写人员以及审核人员必须在估价报告转运表上填写相关估价人员姓名,特别在此强调,估价报告审核人员除了在估价人员估价报告撰写好之后认真审核,还必须加强估价报告纸质打印好之后的认真审核,确保估价报告估价结果的客观合理[8-10]。
3.2 外部风险防范措施
房地产估价机构在从事拆迁补偿评估时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来自委托方以及拆迁估价对象产权人2个方面。首先分析来源于委托方的外部风险分析。目前在我国,拆迁评估机构主要接受拆迁评估对象所在地方***府职能部门的委托,因为拆迁评估所涉及房屋拆迁补偿金额一般较大,委托方的一些人员不排除可能受拆迁估价对象产权人的利益贿赂,为拆迁估价对象产权人争取不合理的利益,利用其是委托方的身份,干预影响房地产拆迁评估机构的出具的评估结果,给房地产评估机构可能带来严重风险。同时,拆迁估价对象的产权人也可能为了获得更高的不合理的拆迁补偿,通过对拆迁评估业务委托方的一些人员以及估价机构拆迁评估人员进行利益贿赂,这同样也可能会对从事拆迁评估业务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带来灾害性的风险。对于此类外部风险,房地产估价机构应在做好防范内部风险的基础上,对估价机构从事拆迁评估人员进行外部风险防范教育,特别是要制定严格的公司制度,如果由于估价机构内部人员参与虚假拆迁补偿评估现象发生,房地产估价机构要出台具体严厉的惩罚制度,对这类不遵守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人员要剔除出估价行业,情节严重人员可能要进行刑事处罚。特别要强调,房地产估价机构在拆迁评估外部风险防范上,房地产估价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以身作则,在拆迁评估业务中坚持合法、公平、公正的评估原则,不能因为利益驱动而违背职业道德和触犯法津[11-12]。
4 结语
由于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征地拆迁补偿评估业务,公平、公正的拆迁补偿评估结果对于地方***府推进拆迁项目顺利完成以及对于社会的稳定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事拆迁补偿评估业务的房地产估价机构需要严格遵守房地产评估行业准则,清醒地认识到拆迁补偿评估过程中其面临的内部与外部风险,并且为此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保障房地产估价机构本身以及整个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占辉斌,郭锦墉,詹海斌,等.Shapley-value法在战略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19):35-37.
[2] 詹海斌,占辉斌,吴群.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0):102-104.
[3] 张勇.深入研究补偿条例,巩固开拓估价业务[J].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1(1):1.
[4] 王敦.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中地块编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5):121-126.
[5] 诸葛剑平.企业人力资源混合配置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5(19):154-156.
[6] 王忠郴.当前房屋拆迁补偿评估刍议[J].企业经济,2006(7):17-18.
[7] 冯书剑.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管理办法[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9):5-6.
[8] 古学.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的特征和作用[J].蜀都房地产,2004(A02):25-26.
[9] 王锡光.桂林市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机制的探索[J].中国房地产,2004(4):67.
[10] 杨建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房屋拆迁补偿评估机制[J].中国房地产,2003(7):1.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4
[关键词] ***癌;社区;Gail风险评估模型
[中***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040-02
2007年全球大约46.5万名妇女死于***癌,另有130万***癌新发病例,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1]。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统计数据表明,***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及其构成在过去30年上升了96%,成为对女性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2]。早期发现和早期***,可有效地降低***癌对妇女健康的威胁。然而,受制于医疗资源和临床医学能力,女性***癌的筛查尚无法大面积普及。因此,发展快速、简单、有效的***癌风险筛查工具成为社区***癌预防的重点。本文旨在评价Gail***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我国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选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因***疾患或健康检查在我院进行***彩超或钼靶X线片检查,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癌的患者,年龄40~75岁共103例患者,平均(52.3±6.8)岁。对照组则选自经***彩超或钼靶X线片检查正常的健康体检女性,年龄40~75岁共317例。两组间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职业与文化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对所有前来进行***彩超或钼靶X线摄片的患者及体检者,按统一的“调查表”对其进行一对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疾病史、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活检、种族等因素,其中年龄、***活检为调查对象5年前情况。
1.3 Gail***癌风险评估模型[3]
模型由NCI与BSABP共同设计论证(根据280 000样本人群的随访研究所确立),为NCCN***癌防治策略采用[4]。模型由7个评估因子共9个条目组成,因子内容[5]包括:年龄、***疾病史、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活检情况、种族。Gail模型可评估个人5年内及终生的***癌发病风险,认为5年内发病风险≥1.67%则为高风险。
1.4 统计分析
将调查资料输入电脑进行Gail***癌风险模型回顾性评估,应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进行Gail***癌风险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2 结果
根据调查对象5年前回顾调查资料,103例***癌患者及317例正常对照组,经Gail***癌风险模型评估后分别有98例及20例为***癌发病高风险。通过对表1资料进行Gail模型应用的诊断试验评价,可见模型应用于风险评估的灵敏度为0.951(0.910~0.993),特异度为0.937(0.910~0.964),且阳性预测值达到0.831。
3 讨论
Gail***癌评估模型是现在临床医师最常用的、标准的***癌风险评估模式,是评估患***癌风险的较有效的工具,它主要是基于非可塑性患***癌的风险因素[6]。研究小组使用了1996~2003年美国各地检查过X线照相术的100多万妇女的临床数据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模型在风险因素族群中的预测相当的精确。经过5年的后续观察,患***癌的实测比率为1.40%(629 229例妇女中有8 784例***癌),而通过模型预测的比率为1.41%[7]。
我国的妇女保健体系的资源和临床医学能力有限,社区女性***癌的筛查尚无法大面积普及,难于做到社区女性的***癌防治管理。本研究表明,Gail***癌风险评估模型对深圳宝安区女性***癌高风险人群预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本地区筛查发现社区***癌高风险人群的标准之一。基层医师可以用它(Gail评估模型)来估算1名女子的5年内患***癌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癌高风险女性:一般认为5年发病风险≥1.67%)进行干预,以降低***癌发病风险。在社区干预模式中,Gail***癌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筛查评估工具,并能帮助社区妇女更好地了解患***癌发病风险[4]。
该模型在年轻妇女(40~44岁)及亚洲和拉美裔妇女的群体中***癌发病率的预测上略有估计不足[7-9]。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资料,难免存在回忆偏倚,因此评估Gail***癌风险评估模型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于立足于社区人群的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高道利,王文婉,胡永伟,等.***癌二级预防-上海266 064名妇女自我检查效果的评估[J].中国肿瘤,2008,17(4):264-269.
[2]卫生部***府信息公开专题.2008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女)[OL].moh.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digest2009/T4.htm.2009-06-10.
[3]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Breast Cancer Risk Assessment Tool[OL].cancer.gov/bcrisktool/Default.aspx.2009-06-10.
[4]National Comper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OL]. 省略/images/2008PDF/2008%20Breast%20Cancer%20guideline%20Chinese%20edition.pdf.2009-06-10.
[5]Crispo A,D′Aiuto G,De Marco M,et al.Gail model risk factors: impact of adding an extended family history for breast cancer[J].Breast J,2008,14(3):221-227.
[6]Boiarkina MP,Tsyrlina EV,Poroshina TE,et al.Gail coefficient as a risk factor and prognosticator for the course of breast cancer:correlation with hormonal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clinical and morphologic features[J].Vopr Onkol,2008,54(1):25-30.
[7]Bondy ML,Newman LA.Assessing breast cancer risk:evolution of the Gail Model[J].J Natl Cancer Inst,2006,98(17):1172-1173.
[8]陈立慧,朱丽萍,武静.女性激素与***癌[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64.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动维护稳定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全县交通运输系统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知、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确保系统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第一责任意识,坚持科学发展,稳定为重,切实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的必经程序,切实做到科学评估在前,有效预防在先。
二、范围和内容
本实施方案所指的社会稳定风险是指局属各单位(科室)在交通运输工作中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措施等。
(一)风险评估范围
1、交通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中涉及群众利益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有关事项决策;
2、涉及公路、工程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方面的有关决策;
3、涉及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4、涉及系统内企业组织结构、产权结构调整等;
5、其他涉及群众利益方面的有关事项决策。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
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一是合法性。主要分析评估事项决策的制定是否符合***的路线方针***策和法律、法规,所涉及***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策、法律依据是否充分;二是合理性。主要测评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超越了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可行性。主要测评事项决策或***策出台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四是可控性。主要分析评价是否存在引发的苗头性问题,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化解矛盾的对策措施等。
三、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实施单位(科室)是稳定风险评估和维护稳定的责任主体。
四、评估程序和步骤
(一)全面掌握情况
对拟出台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交通各责任单位、机关各科室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群众、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真实了解所评事项的基本情况,为预测评估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准确评估风险
根据掌握的情况,按照评估内容,对重大事项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重大问题,逐项进行科学分析,准确预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相关专家、人大代表、***协委员以及与决策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众代表参加论证会、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后形成明确的论证意见。
(三)制定化解方案
针对分析研判的具体问题,制定有效化解的方案和处置不稳定因素及重大问题的预案,做到解决问题与重大事项推进工作同步安排到位、同步开展工作。
(四)编写评估报告
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各责任主体要根据评估情况编制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1、基本情况和相关***策法规简要说明;2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情况;3、预防和化解工作预案;4评估结论。实行四级预警机制:即存在重大风险的为一级风险,作出不予实施结论;存在较大风险、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为二级风险,作出暂缓实施的结论;存在一定风险但可以控制的为三级风险,作出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后实施的结论;风险较小的为四级风险,作出准予实施的结论。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按规定必须填写的走访、座谈、论证等有关的表格、资料,由各责任单位(科室)在实施前报局社会稳定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各责任主体单位要充分认识实行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班子,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确保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顺利实施。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风险调查评估范文6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刚刚起步,还处于学习阶段,发展相当不成熟,风险投资市场还未健全,风险投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边实践边探索的阶段,无论是实业界,还是理论界对风险投究竟应从哪几个方面评估,采取什么方法评估,以及由什么样的人或机构来评估等还处于研究之中,没有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评估体系。本文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情况以供参考。
一、国际风险投资评估概况
风险投资的对象是新项目或新创企业,由于市场前景等各方面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是名副其实的一种高风险性的投资行为。要想降低风险,需在投资前较准确地预计风险之所在,投资后对其加以有效的管理控制。可见投资前预测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风险预测取决于有效的风险投资评估决策过程。在风险投资的发祥地美国,风险投资家和金融界的专家将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风险投资家用何种标准来评估一项投资项目的投资潜力?”“风险投资家利用何种模型来对投资进行评估选优?”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采用一定评估指标来判定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对此许多研究机构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投资决策评估指标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表一),管理层素质构成风险投资决策的首选指标,其次是产品市场增长和投资回报率。
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研究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s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对100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评估决策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在24个考虑因素中,首选因素是“企业家自身具有支撑其持续奋斗的禀赋”;其次是“企业家非常熟悉企业自身的目标市场”,第三是“企业家以往领导能力的证明”和“在5到10年内至少能获得10倍回报”。位列最后的是“风险企业将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和“我不会进行追加投资”。调查再次表明,管理素质、产品市场及投资回报等构成风险者进行投资评估决策的几项主要因素。表二列示了该调查揭示的前10个评估决策考虑因素。
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tyebjce and bruno (1984)最先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美国风险项目评价模型。数据基础是从电话调研的46位风险投资家和问卷调查的156个风险投资公司中选出的90个经审慎评估的风险投资案例。他们请风险投资家根据案例对已选好的23个准则评分,标准是4分(优秀),3分(良好),2分(一般),1分(差),此外还分别评出各个项目的总体预期收益和风险。这样得到一组数据后,经因素分析和线性拟合,得出评估基本指标,划分为五个范畴,并根据各范畴指标对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的影响,模拟出风险投资的评价模型。
因此认为对预期收益影响最大的是市场吸引力,其次是产品的独特性,而管理能力和环境威胁抵抗力对预期风险产生影响,兑现能力对两者不产生影响。
相关的研究有:macmillan, sicgel, and subbanarasimha (1985),利用信函方式,通过格式问卷,调查风险投资家评估潜力投资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并对各标准的重要性打分。macmillan,zcmannl,and subbanarasimha在1987年对风险投资的评估指标做了一个类似的统计调查。1988年sandberg,schwerger,and hofercf对其经济统计评价和修正。
rah(1991)t ran turpin(1993)分别分析了新加坡和日本,创业家的人格及经验均被认为是重要的评价依据,而财务因素(financial consideration)则是风险投资中最不重要的方面。
美国vanceh?fried and robcrt d?hisrichz(1994)两位教授联合做了有关调查。他们在三个地区:硅谷,波士顿和美国西北地区各选择六位著名风险投资者,采访其投资项目决策的具体过程。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所选取的案例是真实的和最新的。这18个案例分别是电子等行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种子期:3,成长期:7,扩张期:4,杠杆收购:1,在公司收购:2,重组:1),投资额在5万美元至600万美元之间。实证调研结果分两部分。首先得出15个“基本评估标准”,分战略思想、管理能力和收益三方面。
评估准则分别是战略思想,包括成长潜力、经营思想、竞争力、资本需求的合理性;管理能力,包括个人的正直、经历、控制风险能力、勤奋、灵活性、经济观念、管理能力、团队结构;收益,包括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绝对收益。其次,建立起一个决策程序模型。模型描述从寻找项目到选择出正确方案的六步流程;同时总结出风险投资家在评估过程中采取的多种评估手段示。
edward?b?roberts(1991)对两个风险投资公司进行了深入调查,atlantic capital公司和boston investors公司从事高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有十几年历史,都使用多阶段的评估选择投资项目,但是在评估准则和决策过程有自己的特点edward?b?roberts 详细介绍了两个公司评估风险项目的准则,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同时分析20个已经过审慎评估的项目,提出创业家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
相关的文献还有joshua lerner (1994)提出的风险投资家如何利用联合管理来降低风险;robert?d?hisrich (1995)提出风险家的个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被认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价值不仅是钱,还有管理,信息等管理服务。robert polk等人设计了一个具有58个变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工业新产品的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单独进行技术风险评价对预测高科技新产品的成败十分重要。
我国台湾地区的创业投资事业一直蓬勃发展,从1993年颁布“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以来,至今成立了41家创业投资公司,具估计总资本额已超过200亿台币(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的客座交售刘常勇先生等,在创投公会的帮助下,对台湾地区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统计,总结出台湾地区创业投资事业的特点,经营形态和投资策略;同时总结出创业投资决策程序和评估准则(表四)。决策程序包括如下阶段:投资方案取得阶段,投资方案筛选阶段,投资方案评估阶段,投资方案协议阶段;各阶段评估重点不同。评估准则主要归纳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与投资报酬等五个方面的22个重要准则。认为台湾风险投资家最关注财务和商业因素,具体评价等,风险投资家希望看到的好项目是合适的企业在合适的时候拥有合适的技术,并存在或能够创造出合适的市场,最终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对投资项目的评估提出很高的要求。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家认为,识别投资对象是好项目的关键,因为环境与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预知的,也是无法控制的,只有经营者的强烈愿望和意志,才能克服困难和挑战,确保成功,因此投资对象应是具有创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经营团体。 同时客观的数据资料与科学的实证分析过程,也是筛选好项目必不可少的,投资公司面对每年数百件的申请案例,没有一套严谨有效的投资评估程序,难以做出最适当的投资决策;针对越来越专业化的高科技项目,只有事先充分的信息搜集和审慎的研究评估,才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先防范,将投资风险度降低。
二、我国风险投资评估的现状分析
风险投资在我国目前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吉林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已开展了有关的课题研究,许多专家就如何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风险投资概念及特征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风险投资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
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
风险投资的创业投资体系等。
还有学者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及投资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东南大学经管学院的尹淑娅还对美国santa clarn 大学的tyebjee and bruno(1984)两位教授提出的评估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修改,并用权重和概率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的评估标准做出了量化,对我国风险投资评估的量化作了有效的探索,但是修改的数学模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决定预期收益的预期风险的权重系数如何确定,以及当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的数值计算出来后,应该如何确定一定的数值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投资决策的结果将是否投资该风险项目等,从而影响模型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总之,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步的探索阶段,总体来说有助于了解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的风险投资运营特点,但目前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不多,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国内的风险投资在实践中还处于起步中,目前的主力是***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在项目选择评估中比较侧重于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性,缺乏“通才”式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公司基本上是站在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评估项目,进行项目的投资,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与国外风险评估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学科研究滞后,风险投资评估学理论体系尚待建立。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门系统的风险投资评估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大多数投资公司往往采用一般项目投资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远远不能适应风险投资的需要。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使得对评估中某些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不一致,对一些评估方法混淆不清,运用有误。目前,风险投资评估理论研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实践的发展呼吁着风险投资理论的指导。
(二)我国在进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时,着重于项目自身要素的评估,而对被投资企业素质(尤其是创业者)的评估注重不够。
目前,我国在进行项目评估中,着眼点大多仅仅盯在项目本身的预期经济效益上,进行市场调查,查阅的有关资料,都是为了证明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先进、适用,以及产品需求如何,销售量可能多大,目前及以后年度的销售价格怎样等,从而测算出项目预期经济效益有多大,以之作十分重要的项目取舍标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种短缺型经济,一个重要特征是供给方面的经济性短缺。从供给短缺的现状出发,几乎大多数投资项目都是需要的。通过项目评估往往表明它们都是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但是,仅从项目自身要素出发,以单纯的效益标准来衡量投资是否可行,其条件并不十分充分。项目预期效益好,仅能说明项目是可行的,其投资就不一定可行。因为,投资最终总是要落实到一定区域的某个特定行业的企业。当投资项目估价不准确或被投资企业的素质低下,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其预期的经济效益时,经济效益标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其结论的准确性自然也是值得怀疑的。
(三)缺乏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
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各种条件,它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投资顺利进行和发展的保证,有利于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恶劣的投资环境会阻碍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缺乏专业的风险投资评估机构和中介组织。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风险调查评估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