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报范文1
英文名称: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818
国内刊号:11-1892/O6
邮发代号:82-1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联系方式
物理学报范文2
2.D-和L-丙氨酸的低温磁相变——磁场变化下的比热和直流磁化率王文清,沈新春,龚,WANGWen-Qing,SHENXin-Chun,GONGYan
3.抗抑郁化合物SIPI5358与环糊精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何小丹,姜丹,陈琛,储艳秋,丁传凡,翁志洁,李建其,HEXiao-Dan,JIANGDan,CHENChen,CHUYan-Qiu,DINGChuan-Fan,WENGZhi-Jie,LIJian-Qi
4.KDNBF形貌控制及其对热分解行为和感度的影响冯金玲,张建国,张同来,李志敏,杨利,王绍宗,FENGJin-Ling,ZHANGJian-Guo,ZHANGTong-Lai,LIZhi-Min,YANGLi,WANGShao-Zong
5.C2(a3Ⅱu)自由基与若干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温度效应胡仁志,张群,陈旸,HURen-Zhi,ZHANGQun,CHENYang
6.柠檬酸盐体系铜电沉积及其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吴伟刚,杨防祖,骆明辉,田中群,周绍民,WUWei-Gang,YANGFang-Zu,LUOMing-Hui,TIANZhong-Qun,ZHOUShao-Min
7.水合肼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性能的影响常照荣,代冬梅,李苞,汤宏伟,CHANGZhao-Rong,DAIDong-Mei,LIBao,TANGHong-Wei
8.再生水环境中304不锈钢生物膜腐蚀电化学特征李进,许兆义,李久义,焦迪,LIJin,XUZhao-Yi,LIJiu-Yi,JIAODi
9.Schiff碱基过渡金属镍络合物的电化学聚合:阳极电聚合中扫描速率的影响李建玲,高飞,张雅琨,和丽志,韩桂梅,王新东,LIJian-Ling,GAOFei,ZHANGYa-Kun,HELi-Zhi,HANGui-Mei,WANGXin-Dong
10.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傅婧,林瑞,吕洪,王晓蕾,马建新,乔锦丽,FUJing,LINRui,L(U)Hong,WANGXiao-Lei,MAJian-Xin,QIAOJin-Li
11.外电场作用下水化聚全氟磺酸钾膜中水分子的电渗迁移朱素华,严六明,纪晓波,邵长乐,陆文聪,ZHUSu-Hua,YANLiu-Ming,JIXiao-Bo,SHAOChang-Le,LUWen-Cong
12.催化剂对***液模板法制备碳材料形貌的影响甘礼华,刘明贤,陈龙武,胡***,刘洪来,GANLi-Hua,LIUMing-Xian,CHENLong-Wu,HUJun,LIUHong-Lai
13.基于光波导分光光谱技术研究蛋白质与亚甲基蓝的竞争吸附行为邓琳,祁志美,DENGLin,QIZhi-Mei
14.NOx分子在[Ag]-MAPO-5(M=Si,Ti)分子筛中的吸附刘洁翔,张晓光,段中余,刘晓莉,LIUJie-Xiang,ZHANGXiao-Guang,DUANZhong-Yu,LIUXiao-Li
15.隧道结电场辅助下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跳跃许逾群,仉君,袁秉凯,邓珂,杨蓉,裘晓辉,XUYu-Qun,ZHANGJun,YUANBing-Kai,DENGKe,YANGRong,QIUXiao-Hui
16.萘在贵金属Pd、Pt及Pd-Pt催化剂上的加氢活性及耐硫性能张小菲,邵正锋,毛国强,何德民,张秋民,梁长海,ZHANGXiao-Fei,SHAOZheng-Feng,MAOGuo-Qiang,HEDe-Min,ZHANGQiu-Min,LIANGChang-Hai
17.酯加氢反应中影响羧基活化的因素物理化学学报 郑小娟,周娅芬,付海燕,陈华,李贤均,李瑞祥,ZHENGXiao-Juan,ZHOUYa-Fen,FUHai-Yan,CHENHua,LIXian-Jun,LIRui-Xiang
18.5,7-二溴-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催化H2O2选择氧化乙苯卢春丽,伏再辉,刘亚纯,刘凤兰,秦金纬,何乡陵,尹笃林,LUChun-Li,FUZai-Hui,LIUYa-Chun,LIUFeng-Lan,QINJin-Wei,HEXiang-Ling,YINDu-Lin
19.手性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负载RuCl2(TPP)3催化不对称氢化苯乙酮张定林,杨朝芬,孙亚萍,付海燕,李瑞祥,陈华,李贤均,ZHANGDing-Lin,YANGChao-Fen,SUNYa-Ping,FUHai-Yan,LIRui-Xiang,CHENHua,LIXian-Jun
20.负载型非晶态Co-B催化剂在1-辛烯氢甲酰化中的应用龙俊英,马兰,贺德华,LONGJun-Ying,MALan,HEDe-Hua
21.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p-CoO/n-CdS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杜欢,王晟,刘恋恋,刘忠祥,李振,卢南,刘福生,DUHuan,WANGSheng,LIULian-Lian,LIUZhong-Xiang,LIZhen,LUNan,LIUFu-Sheng
22.N掺杂TiO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荷特性与光催化活性张晓茹,林艳红,张健夫,何冬青,王德***,ZHANGXiao-Ru,LINYan-Hong,ZHANGJian-Fu,HEDong-Qing,WANGDe-Jun
23.ACo2O4/HZ***-5催化剂上N2O的直接分解王虹,王***利,李翠清,宋永吉,迟姚玲,王焘,WANGHong,WANGJun-Li,LICui-Qing,SONGYong-Ji,CHIYao-Ling,WANGTao
24.二氧化钛纳米晶溶胶内渗透电极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的提高钱迪峰,张青红,万钧,李耀刚,王宏志,QIANDi-Feng,ZHANGQing-Hong,WANJun,LIYao-Gang,WANGHong-Zhi
25.基于蓝黄磷光二元互补色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器件李艳虎,方园,邹建华,王彪,吴宏滨,彭俊彪,LIYan-Hu,FANGYuan,ZOUJian-Hua,WANGBiao,WUHong-Bin,PENGJun-Biao
26.NaCl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单壁碳纳米管的影响温晓南,张静,顾文秀,金赫华,李红波,李清文,WENXiao-Nan,ZHANGJing,GUWen-Xiu,JINHe-Hua,LIHong-Bo,LIQing-Wen
27.双螺旋金属(Ⅱ)卟啉的结构、电子光谱及其反应活性钟爱国,黄凌,李佰林,蒋华江,刘述斌,ZHONGAi-Guo,HUANGLing,LIBai-Lin,JIANGHua-Jiang,LIUShu-Bin
28.气相中疏水氨基酸的单电子氧化还原性质李伟伟,侯若冰,孙彦丽,LIWei-Wei,HOURuo-Bing,SUNYan-Li
29.海萤荧光素衍生物发光反应关键步骤的理论研究孙颖,任爱民,闵春刚,邹陆一,任雪峰,SUNYing,PENAi-Min,MINChun-Gang,ZOULu-Yi,PENXue-Feng
30.叠氮化氰的光解离机理慈成刚,段雪梅,刘靖尧,孙家钟,CICheng-Gang,DUANXue-Mei,LIUJing-Yao,SUNChia-Chung
31.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获取周期体系中原子的部分电荷李亚娜,吕洋,周立川,陈理,李慎敏,LIYa-Na,L(U)Yang,ZHOULi-Chuan,CHENLi,LIShen-Min
32.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n-AlN和Cr-AlN的半金属性质樊玉勤,何阿玲,FANYu-Qin,HEA-Ling
33.流体力学半径对估算胶体微球聚集速率常数的影响杜嬛,徐升华,孙祉伟,阿燕,DUXuan,XUSheng-Hua,SUNZhi-Wei,AAYan
34.渗透剂的分子体积和极性表面积分率对胰凝***蛋白酶抑制剂2热稳定性的影响刘夫锋,纪络,董晓燕,LIUFu-Feng,JILuo,DONGXiao-Yan
35.硅基芯片表面化学性质对蛋白质固定化的影响周稳稳,廉洁,胡科家,高云华,徐百,ZHOUWen-Wen,LIANJie,HUKe-Jia,GAOYun-Hua,XUBai
36.典型蛋白质折叠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乔辉,李晓琴,徐海松,孔令强,彭宇,QIAOHui,LIXiao-Qin,XUHai-Song,KONGLing-Qiang,PENGYu
37.A1腺苷受体的同源模建及其结构验证柯艳蓉,金宏威,刘振明,张亮仁,KEYan-Rong,JINHong-Wei,LIUZhen-Ming,ZHANGLiang-Ren
38.Sn掺杂ZnO纳米针的结构及其生长机制王杰,庄惠照,薛成山,李俊林,徐鹏,WANGJie,ZHUANGHui-Zhao,XUECheng-Shan,LIJun-Lin,XUPeng
39.双亲性光敏感遥爪聚合物C-PNIPAAm的合成与性能舒巧珍,陈欣,陈开花,江金强,倪忠斌,张红武,刘晓亚,陈明清,SHUQiao-Zhen,CHENXin,CHENKai-Hua,JIANGJin-Qiang,NIZhong-Bin,ZHANGHong-Wu,LIUXiao-Ya,CHENMing-Qing
40.天然杂质对闪锌矿电子结构和半导体性质的影响陈晔,陈建华,郭进,CHENYe,CHENJian-Hua,GUOJin
1.过饱和五硼酸钠溶液结构周永全,房春晖,房艳,ZHOUYong-Quan,FANGChun-Hui,FANGYan
2.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O-与CH3F反应的产物通道吴琍霞,于锋,刘静,戴静华,周晓国,刘世林,WULi-Xia,YUFeng,LIUJing,DAIJing-Hua,ZHOUXiao-Guo,LIUShi-Lin
3.Pt-Se纳米空球修饰玻碳电极上甲酸的电催化氧化颜亮亮,江庆宁,刘德宇,钟艳,温飞鹏,邓小聪,钟起玲,任斌,田中群,YANLiang-Liang,JIANGQing-Ning,LIUDe-Yu,ZHONGYan,WENFei-Peng,DENGXiao-Cong,ZHONGQi-Ling,RENBin,TIANZhong-Qun
4.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立方相WO3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质李文章,李洁,王旋,张姝娟,陈启元,LIWen-Zhang,LIJie,WANGXuan,ZHANGShu-Juan,CHENQi-Yuan
5.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线薄膜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朱燕峰,杜荣归,李静,漆海清,林昌健,ZHUYan-Feng,DURong-Gui,LIJing,QIHai-Qing,LINChang-Jian
6.饱和NaCl溶液浸泡下混凝土试块中有机阻锈剂对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郑雷刚,杨怀玉,ZHENGLei-Gang,YANGHuai-Yu
7.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邹妍,王佳,郑莹莹,ZOUYan,WANGJia,ZHENGYing-Ying
8.电流密度对锌电积用Pb-Ag平板阳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蒋良兴,衷水平,赖延清,吕晓***,洪波,彭红建,周向阳,李劼,刘业翔,JIANGLiang-Xing,ZHONGShui-Ping,LAIYan-Qing,L(U)Xiao-Jun,HONGBo,PENGHong-Jian,ZHOUXiang-Yang,LIJie,LIUYe-Xiang
9.电沉积纳米镍合金在模拟海水溶液中的析氢性能宋利君,孟惠民,SONGLi-Jun,MENGHui-Min
10.二茂铁-肽Fc-Gly-Pro-Arg(NO2)-OMe的合成及其与Cu(Ⅱ)作用刘晓芳,李学强,叶武龙,周彬彬,刘又年,LIUXiao-Fang,LIXue-Qiang,YEWu-Long,ZHOUBin-Bin,LIUYou-Nian
11.纳米阻燃氢氧化镁/聚氧化乙烯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物理化学学报 李亚娟,詹晖,刘素琴,黄可龙,周运鸿,LIYa-Juan,ZHANHui,LIUSu-Qin,HUANGKe-Long,ZHOUYun-Hong
12.原位椭圆偏振光谱研究多孔阳极氧化铝初期生长过程雷惊雷,张李娜,李凌杰,郑莎,王超,谢昭明,张胜涛,LEIJing-Lei,ZHANGLi-Na,LILing-Jie,ZHENGSha,WANGChao,XIEZhao-Ming,ZHANGSheng-Tao
13.球磨改性对(TiCr)0.497V0.42Fe0.083/30%(w)(LaRMg)(NiCoAl)3.5合金复合电极材料储氢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罗永春,张铁***,王铎,康龙,LUOYong-Chun,ZHANGTie-Jun,WANGDuo,KANGLong
14.三种碳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对比研究周艳丽,只金芳,张向飞,徐茂田,ZHOUYan-Li,ZHIJin-Fang,ZHANGXiang-Fei,XUMao-Tian
15.[Mn(AZT)2(H2O)4](HTNR)2·4H2O的合成、晶体结构、热行为及感度性质冯金玲,张建国,张同来,崔燕,FENGJin-Ling,ZHANGJian-Guo,ZHANGTong-Lai,CUIYan
16.V2O5/CeO2催化剂固相反应的Raman光谱研究伍燕妮,郭明,陈芳,罗孟飞,WUYan-Ni,GUOMing,CHENFang,LUOMeng-Fei
17.多孔SiO2·xH2O负载RuB纳米粒子催化喹啉加氢反应张磊,胡博,陈华,李贤均,李瑞祥,ZHANGLei,HUBo,CHENHua,LIXian-Jun,LIRui-Xiang
18.海泡石对膨胀阻燃聚丙烯燃烧和热分解的影响吴娜,丁超,杨荣杰,郝建薇,WUNa,DINGChao,YANGRong-Jie,HAOJian-Wei
19.仿生光催化剂的优化制备、介孔特性表征及其在催化降解苯酚废水中的应用高冠道,李婧,张爱勇,安晓红,周蕾,GAOGuan-Dao,LIJing,ZHANGAi-Yong,ANXiao-Hong,ZHOULei
20.Fe、Mn掺杂干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催化臭氧氧化邻二氯苯性能黄燕,张兴旺,雷乐成,HUANGYan,ZHANGXing-Wang,LEILe-Cheng
21.WO3对MnOx-CeO2/ZrO2-TiO2整体式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影响徐海迪,邱春天,张秋林,林涛,龚茂初,陈耀强,XUHai-Di,QIUChun-Tian,ZHANGQiu-Lin,LINTao,GONGMao-Chu,CHENYao-Qiang
22.大肠杆菌为模板制备Au@TiO2催化剂及其CO氧化反应活性刘玉良,由翠荣,李杨,何涛,张香芹,索掌怀,LIUYu-Liang,YOUCui-Rong,LIYang,HETao,ZHANGXiang-Qin,SUOZhang-Huai
23.Ni2P/TiO2-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脱氮性能宋华,郭云涛,李锋,于洪坤,SONGHua,GUOYun-Tao,LIFeng,YUHong-Kun
24.金纳米粒子比色测定细胞色素c构象变化栗娜,周剑章,林玲玲,韩楠楠,林仲华,LINa,ZHOUJian-Zhang,LINLing-Ling,HANNan-Nan,LINZhong-Hua
25.盐对甲醇微观结构的影响余小春,林珂,胡乃银,周晓国,刘世林,YUXiao-Chun,LINKe,HUNai-Yin,ZHOUXiao-Guo,LIUShi-Lin
26.光致噻吨酮与胺类、酚类、醇类的电子转移和氢转移反应孙倩,王金婷,张立敏,杨茂萍,SUNQian,WANGJin-Ting,ZHANGLi-Min,YANGMao-Ping
27.黄铁矿在维持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还原性环境中的作用陈涛,田文宇,黎春,刘晓宇,王路化,孙茂,郑仲,朱建波,刘春立,CHENTao,TIANWen-Yu,LIChun,LIUXiao-Yu,WANGLu-Hua,SUNMao,ZHENGZhong,ZHUJian-Bo,LIUChun-Li
28.离子液体中有机物溶解度的QSPR模型分析潘善飞,胡桂香,吕杨,邹建卫,俞庆森,PANShan-Fei,HUGui-Xiang,L(U)Yang,ZOUJian-Wei,YUQing-Sen
29.C2-C5直链烯烃在HY和H-Z***-5分子筛上的吸附郭玉华,蒲敏,陈标华,GUOYu-Hua,PUMin,CHENBiao-Hua
30.GenEu(n=1-13)团簇的结构、电子及磁性质井群,葛桂贤,曹海宾,黄旭初,刘效勇,闫红霞,JINGQun,GEGui-Xian,CAOHai-Bin,HUANGXu-Chu,LIUXiao-Yong,YANHong-Xia
31.3-吡咯烷基苯并蒽酮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陈奔,何荣幸,李明,CHENBen,HERong-Xing,LIMing
32.饱和烷烃分子CnH2n+2(n=4-6)的电子动量光谱杨则金,郭云东,朱正和,杨向东,YANGZe-Jin,GUOYun-Dong,ZHUZheng-He,YANGXiang-Dong
33.芴-含氮芳杂环共聚物的载流子注入特性孙冠楠,许海,刘晓冬,刘丹丹,杨兵,田雷蕾,马於光,SUNGuan-Nan,XUHai,LIUXiao-Dong,LIUDan-Dan,YANGBing,TIANLei-Lei,MAYu-Guang
34.N-O键解离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郑文锐,徐菁利,熊瑞,ZHENGWen-Rui,XUJing-Li,XIONGRui
35.三重态类硅烯HB=SiLiF的结构及其与R-H(R=F,OH,NH2)的插入反应李文佐,祝洪杰,程建波,李庆忠,宫宝安,LIWen-Zuo,ZHUHong-Jie,CHENGJian-Bo,LIQing-Zhong,GONGBao-An
36.中药活性成分对血栓素A2受体抑制作用的分子模拟刘海波,崔巍,徐峻,彭勇,周家驹,肖培根,LIUHai-Bo,CUIWei,XUJun,PENGYong,ZHOUJia-Ju,XIAOPei-Gen
37.Cu7S4纳米管的生物分子辅助水热合成与光学性质郭培志,韩光亭,王宝燕,赵修松,GUOPei-Zhi,HANGuang-Ting,WANGBao-Yan,ZHAOXiu-Song
38.液相法制备取向ZnO纳米线阵列的场发射特性张欢,李梦轲,张竞,于丽媛,刘玲玲,杨志,ZHANGHuan,LIMeng-Ke,ZHANGJing,YULi-Yuan,LIULing-Ling,YANGZhi
39.超声辅助法制备双孔空心球状碳化钨及其电催化性能陈赵扬,赵峰鸣,马淳安,乔芸,CHENZhao-Yang,ZHAOFeng-Ming,MAChun-An,QIAOYun
物理学报范文3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一、 实验目的
内容宋体小四号 行距:固定值20磅(下同)
二、 实验原理
原理简明扼要(必须的计算公式和原理***不能少)
三、 实验仪器、试剂
仪器:
试剂:
四、 实验步骤
步骤简明扼要(包括操作关键)
五、 实验记录与处理
实验记录尽可能用表格形式
六、 结果与讨论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范文一:目的要求
绘制在p下环已烷-乙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了解相***和相率的基本概念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系的沸点的方法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
二:仪器 试剂
实验讨论。
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形发生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形向上偏移。
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本实验的主要来源是在于,给双液体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是视加热的时间长短而定 因此而使测定的折光率产生误差。
三,被测体系的选择 本实验所选体系,沸点范围较为合适。由相***可知,该体系与乌拉尔定律比较存在严重偏差。作为有最小值得相***,该体系有一定的典型义意。但相***的液相较为平坦,再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将整个相***精确绘出。
四,沸点测定仪 仪器的设计必须方便与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的测定。蒸汽冷凝部分的设计是关键之一。若收集冷凝液的凹形半球容积过大,在客观上即造成溶液得分馏;而过小则回因取太少而给测定带来一定困难。连接冷凝和圆底烧瓶之间的连接管过短或位置过低,沸腾的液体就有可能溅入小球内;相反,则易导致沸点较高的组分先被冷凝下来,这样一来,气相样品组成将有偏差。在华工实验中,可用罗斯平衡釜测的平衡、测得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数据,效果较好。
五,组成测定 可用相对密度或其他方法测定,但折光率的测定快速简单,特别是需要样品少,但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重复测定三次。当样品的折光率随组分变化率较小,此法测量误差较大。
物理学报范文4
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力,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正向李***道先生所说的那样:“教物理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上有一个实在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并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1.实验设计
为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要解决现实技术问题、知识问题,还是要探索一下教材中将要出现的物理现象等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什么样的,探索书中的知识问题时,应当明白是哪一个问题及什么现象。目的明确,是实验成功的前题。
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归纳为下面几种:
(1)平衡法。用于设计测量仪器。用已知量去检验测量另一些物理量。例如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
(2)转换法。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打点计时器的设计,电磁仪表、光电管的设计等。
(3)放大法。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库仑扭秤、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等。
2.探索性实验的选题
学生探索性实验,并不是去揭示尚未认识的物理规律。而是在经历该实验的全过程之后,对探索性实验有一个实在的感受,掌握探索未知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
探索性实验的选题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任务相适应。在选题方面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根据中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在实验时间上的限制,实验结果的经验公式以一次线性为宜。如: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①线性关系:Y=a+bx
②反比关系:Y=a+b/x
③幂关系:Y=axb
改直:logy=loga+blogx
④指数关系: Y=aexp(bx)
改直:Iny=Ina+bx
以上各式中x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同时又是被测量,a、b为常数。
(2)两个被测量之间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观察性。
(3)经验公式的理论分析不宜过于复杂。
3.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
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数据的读出,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故障的排除等三个方面。
(1)基本仪器的作用。中学物理实验涉及的基本测量仪器有:米尺、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弹簧秤、温度计、气压计、安培计、伏特计、变阻箱、万用表、示波器。
使用基本测量仪器的规范要求是:
①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测量范围允许极限和精密程度;
②对某些仪器如电表等,在使用前,必须调节零点,或记下零点误差;
③牢记使用规则和操作程序;
④正确读取数据。
例如,弹簧秤的正确使用要求是:明确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测量前,记下零点误差;使用弹簧秤时,施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不能使弹簧秤受力过久,以免引起弹性疲劳,损坏仪器;正确地观察读数,记取数据时,不仅要记录最小刻度能指示出来的数,还应读出一位估计数字,数据后面要写明单位。
又如,安培计的正确使用要求是:明确量程;使用前,调节零点;正确连接应与待测电路串联,并注意正、负极性;正确读取数据,注明单位。
(2)仪器、设备的组装或连接。要进行一个物理实验,总是需要先把各个仪器、部件、设备组装起来,并要求装配和连接必须正确无误。具体要求是:布局要合理,要便于观察和操作;连接要正确,简单;实验前要检查,必要时进行预备性调节。
例如,电路实验,操作要求是:
①按照实验原理电路***,安排好仪器、元件的布局,要便于连接,便于检查,便于操作,便于读取数据。
②正确地连接电路。
安培表、伏特表是否分别与待测电路串联、并联,正、负极性是否正确;滑线变阻器的接线是否合理;连接线路是否符合先支路、再并列、后干路、最后接电源的程序;电键是否能控制电路;接线是否简捷、牢固。
③实验前应先检查电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预备性调节。
④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例如,改变电阻器的阻值,是否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最后,正确读取数据。
(3)故障的排除
实验中的故障排除,不单是一种操作能力,它涉及对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对各部件工作情况的了解等,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发生故障时,应根据各部件工作状态及各部件联结处的分析,可能产生故障的几种因素,逐个检查,以致最后排除故障。
总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它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自己创造条件探索问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物理学习中,培养操作能力,应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
第一,操作的认知阶段
要求对操作技能有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操作的映象,要求按规定的程序,做一些目的单纯的定向训练;
第二,操作的阶调阶段
要求反复练习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4.物理实验中的观察内容
观察是对事物和现象的仔细察看、了解。它是思维的知觉,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思维知觉,一般需要重点地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实验的设备和装置,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象、***表,以及教师的规范化操作等等。
(1)观察仪器的刻度。仪器刻度的观察,主要是弄清刻度值的单位及其最小分度值,由此可确定测量值应估读到哪一位。
(2)观察仪器的构造。主要是通过观察,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每个部件的作用、测量范围等等。
例如,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它们的底部都有一个玻璃泡,上部是一根顶端封闭、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管上标有刻度,在温度改变时,液体热胀冷缩,管内液面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体达到的刻度就可读出温度值,温度计由于用途不一,测量范围也各不相同。例如,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一般实验室的水银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20~100℃。
(3)观察仪器的铭牌。通过对仪器铭牌的观察可了解仪器的名称、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条件等等。
例如,有的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滑动变阻器,1.5A50Ω的意思是滑动变阻器允许通入的最大电流是1.5A,最大阻值是50Ω。
(4)观察***像、***表、示意***、实物***。对***像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它反映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量变化过程怎样,物理量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对***表的观察,主要通过观察了解***表的意义、用途、应用条件以及所列物理量的单位。
例如,液体的沸点表反映了不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用它可以查找液体的沸点,单位是℃,因液体的沸点跟压强等条件有关系,表中所列的通常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值。
对示意***、电路***、实物***等的观察,主要观察它们分别反映的是什么物理模型,有何用途,仪器和电路的结构是怎样布局的,各个部件(或元件)如何连接,各部分有什么关系等等。
(5)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通过对实验装置安装的观察,可了解该装置的用途,使用了哪些仪器和元件以及仪器配置的顺序和方法等等。
(6)观察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对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可了解操作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操作实验的顺序和过程怎样(例略)。
(7)观察实验的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主要是观察现象产生的条件和过程。
例如,两根相距很近的平行导线,当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两者会相互吸引;当通入相反方向电流时,两者就互相排斥。
(8)观察实验的数据。实验数据的观察,要求观测的方法要正确,数字的读数要根据仪器最小刻度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记录测量的结果时必须明确数据的单位。
例如,测物体长度,观察刻度时要眼睛正视制度线,不能斜视,观察装在玻璃量筒里或玻璃量杯里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水面凹形的底部相平,观察水银温度计时,视线要和水银面最高处相平。
(9)观察教师的示范演示。对教师示范演示的观察,要观察教师规范化的安装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和正确的操作过程以及演示物理现象、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如何得到实验结果等等(例略)。
5.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方法
物理实验观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对比观察法和归纳观察法。
(1)对比观察法。人们认识事物、现象,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例如,观察物质熔解或凝固时的体积变化,就可以把石蜡放在烧杯里,先用酒精灯徐徐加热使其全部熔解。这时,观察到石蜡液面是水平的,标出液面与烧杯接触的高度。撤去酒精灯,等石蜡冷却全部凝固后,经过观察发现:石蜡面与烧杯接触的高度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表面凹下去了。
又如,在学习沸腾现象时,可以观察液体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并进行比较。这时,要求学生做到细致、敏捷、全面、准确地观察。结果会发现: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达到液面后破裂。通过液体沸腾前、后的情况对比,可以得知: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都进行剧烈地汽化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人为地控制条件,使液体分别在常压、加压、减压下沸腾,比较不同情况下的沸腾现象可知:同一种液体,沸点随外界压强变化而改变;如果研究对象为不同液体,使它们在相同外界压强的条件下沸腾,通过对比实验观察可知,在相同的压强下,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使用对比观察法,有利于掌握现象的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类似现象的区别。
(2)归纳观察法。总结一些现象的一般规律,反映现象的实质时,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即通过对个别现象分别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的结论,再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一般的规律。
例如,为了便于研究质点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就在先确定质量这个因素是不变情况下,观察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确定另一个因素——力是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归纳得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可见,使用归纳观察法,有利于掌握现象的实质以及研究比较复杂现象的一般规律。
总之,培养观察能力,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要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要求观察得准确、全面、细致、敏捷。
6.实验结果的表示
实验结果的表示,首先取决于实验的物理模式,通过被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常见的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是有***解法和方程表示法。在处理数据时可根据需要和方便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表示实验的最后结果。
(1)实验结果的***形表示法。把实验结果用函数***形表示出来,在实验工作中也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有明显的直观性,能清楚的反映出实验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变化进程和连续变化的趋势。精确地描制***线,在具体数学关系式为未知的情况下还可进行***解,并可借助***形来选择经验公式的数学模型。因此用***形来表示实验的结果是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
***解法主要问题是拟合面线,一般可分五步来进行。
①整理数据,即取合理的有效数字表示测得值,剔除可疑数据,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
②选择坐标纸,坐标纸的选择应为便于作***或更能方使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原则。可根据需要和方便选择不同的坐标纸,原来为曲线关系的两个变量经过坐标变换利用对数坐标就要能变成直线关系。常用的有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和双对数坐标纸。
③坐标分度,在坐标纸选定以后,就要合理的确定***纸上每一小格的距离所代表的数值,但起码应注意下面两个原则:
a.格值的大小应当与测量得值所表达的精确度相适应。
b.为便于制***和利用***形查找数据每个格值代表的有效数字尽量采用1、2、4、5避免使用3、6、7、9等数字。
④作散点***,根据确定的坐标分度值将数据作为点的坐标在坐标纸中标出,考虑到数据的分类及测量的数据组先后顺序等,应采用不同符号标出点的坐标。常用的符号有:×■等,规定标记的中心为数据的坐标。
⑤拟合曲线,拟合曲线是用***形表示实验结果的主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作***方法和技巧的关键一环,拟合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转折点尽量要少,更不能出现人为折曲。
b.曲线走向应尽量靠近各坐标点,而不是通过所有点。
c.除曲线通过的点以外,处于曲线两侧的点数应当相近。
⑥注解说明,规范的作***法表示实验结果要对得到的***形作必要的说明,其内容包括***形所代表的物理定义、查阅和使用***形的方法,制***时间、地点、条件,制***数据的来源等。
(2)实验结果的方程表示法。方程式是中学生应用较多的一种数学形式,利用方程式表示实验结果。不仅在形式上紧凑,并且也便于作数学上的进一步处理。实验结果的方程表示法一般可分以下四步进行。
①确立数学模型,对于只研究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的实验,其数学模型可借助于***解法来确定,首先根据实验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线,看其***线是否是直线,反比关系曲线,幂函数曲线,指数曲线等,就可确定出经验方程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Y=a+bx,Y=a+b/x,Y=ab,Y=aexp(bx)
②改直,为方便的求出曲线关系方程的未定系数,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在确定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学模型求对数方法,变换成为直线方程,并根据实验数据用单对数(或双对数)坐标系作出对应的直线***形。
③求出直线方程未定系数,根据改直后直线***形,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解析几何的原理,就可根据坐标系内的直线找出其斜率和截距,确定出直线方程的两个未定系数。
④求出经验方程,将确定的两个未定系数代入数学模型,即得到中学生比较习惯的直角坐标系的经验方程。
中学物理实验有它一套实验知识、方法、习惯和技能,要学好这套系统的实验知识、方法、习惯和技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科学的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加以培养和锻炼。逐步掌握探索未知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
物理学报范文5
95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95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98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3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至兵获市三等奖;94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96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红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至浩获市三等奖;陆继通获县二等奖;2000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大建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98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95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98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98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7年10月与张利平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物理学报范文6
95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95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98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网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3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同学获市三等奖;94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96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同学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同学获市三等奖;陆同学获县二等奖;2000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同学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98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95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98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98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7年10月与张利平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