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天界舞流萤,牛郎夜点灯。鹊桥七夕下,偎语到天明。银汉浅且清,隔水渡疏星。七夕节是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在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七夕祝福吧,一条条简单的七夕祝福,都是给爱人最美好的祝愿。那你知道有哪些七夕节的由来及习俗吗?

七夕由来的典故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

孤儿牛郎和哥哥嫂嫂生活在一起,经常被嫂子***,分家后只分得一头很有灵性的老黄牛相依为命。后来一次放牛的时候,老牛突然口吐人言,告诉牛郎,有仙女下凡,并告诉他如果天亮前仙女回不去就会留在凡间,牛郎按照老牛说的,看到漂亮的织女心生爱慕,偷偷拿走了她的衣服,后来两人很谈的来,织女便作了牛郎的妻子,过着男耕女织幸福的生活。天帝知晓后,大怒,押解织女回天庭,老牛带着牛郎去追织女,王母在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为他们搭成了喜鹊桥,两人在银河上终于相会。此时感动了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这也是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的风俗是什么

1、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2、喜蛛应巧

捉蜘蛛放入盒子内,第二天看看,如果结的的圆网,说明得巧了多,反之则认为得巧少。

3、投针验巧

将针投到水中,看针在水底的影子,如果形成鞋、鸟兽之类的就乞巧成功,如果影子粗的像锤子、细的如发丝就失败了。

4、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其实为牛庆生体现了农耕时代人们对牛的感恩之心,在昔日,农家如果没有一头牛,日子该是何等的艰辛!

6、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7、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8、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

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

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9、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10、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11、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学习

龙族经典句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龙族经典句子,内容包括龙族的句子经典语录大全,龙族句子经典语录,龙族很绝的句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

学习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内容包括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1-10级,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2023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鉴定标准了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仅供参考,

学习

二次转租合同范本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二次转租合同范本精选,内容包括二次转租合同范本免费,二次转租合同怎么写,最简单的转租合同范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租赁房自己之后,住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能居住了,但是合同的日期还没有到期,所以大家为了减少一

学习

进一法去尾法的教学反思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进一法去尾法的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反思文字,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学反思,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

学习

泸州医保查询方式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泸州医保查询方式,内容包括泸州医保查询个人账户,泸州医保查询个人账户查询,泸州医保怎么查询。近年来,我省用创新、协调、共享的理念指导医保发展,注重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医保体制。

学习

与法同行作文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与法同行作文精选,内容包括与法同行作文800,与法同行的作文600字左右,小学生与法同行作文500字。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

学习

二次转租商铺合同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二次转租商铺合同精选,内容包括商铺二次转租合同范本,商铺出租合同中如何注明转租转让,租户把我的商铺转租怎么签新合同。租二次转租房屋要注意什么

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精选,内容包括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照表,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小学,体质健康测试标准2023。体质测试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下面是为大

学习

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三字经讲义: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内容包括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下一句,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的意思,三字经的曰喜怒曰哀惧讲解。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三字经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三

学习

昙花一现说明文通用

阅读(23)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尤其是说明文,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语言确切生动。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昙花一现说明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莲的特点有什么形态特征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莲的特点有什么形态特征,内容包括莲的外形特征有哪些,莲的形态特征,莲的形状和特征。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柄圆柱形,细长。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莲的特点有什么形态特征,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

thinkpad设置u盘启动的操作方法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thinkpad设置u盘启动的操作方法,内容包括thinkpad用u盘启动重装系统教程,thinkpade14如何设置u盘启动,联想thinkpad怎么设定从u盘启动。ThinkPad,中文名为“思考本”,在2005年以前是IBMPC事业部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

学习

茶苗购销的合同范本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茶苗购销的合同范本通用,内容包括茶苗购销合同怎么写,茶叶合作简单版合同范本,茶叶苗木订购购买合同范本。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那么问题来

学习

彝族民歌音乐教案通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彝族民歌音乐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彝族歌曲教学,彝族歌曲欣赏课教学完整版,彝族民歌音乐课教学。教案的编写依据

学习

广州中元节有什么习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广州中元节有什么习俗,内容包括广州中元节有什么禁忌和规矩,广州人过中元节习俗,广州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人们都烧纸祭奠先人。天河区车陂村“沙美梁”祠堂举行“摆中元”活动,该活动已有五百年历史,所谓“摆中元”,即

学习

安徽中秋节的习俗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安徽中秋节的习俗,内容包括安徽中秋节的习俗作文,安徽中秋节的习俗和习惯,安徽中秋节的习俗打火把。习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习惯风俗的意思。习字最早见于,字形作习,上部是鸟羽毛的象形,下部是声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安徽中秋

学习

重阳节习俗的诗句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节习俗的诗句精选,内容包括重阳节习俗的诗句有哪些,重阳节习俗的诗句古诗,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

学习

客家重阳节的习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客家重阳节的习俗,内容包括客家重阳节民俗活动,客家人重阳习俗,客家重阳节的来历。重阳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大节,所以亦有“过了重阳无大节”这样的说法,而重阳节是在9月9日,我们又把这个节日叫做“九月节”。那么,在客家,重阳节

学习

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内容包括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的习俗与由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学习

端午节由来和习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由来和习俗,内容包括端午节由来和习俗资料,端午节由来和习俗动画,端午节由来和习俗幼儿版。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以下是整理的

学习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通用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通用,内容包括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500个字,家乡春节习俗作文1500字,家乡春节习俗作文700字完整。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

学习

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春节的习俗作文三年级300字,春节的习俗作文500,春节的习俗作文120字。一、作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