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模板

高二教案例1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现在请大家考虑: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一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继续溶解?大家先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地参加学生间的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继续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观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师:应该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实验中,注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现在,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min实验结束]

师:停止实验操作。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继续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使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应该说是“加热”还是“升高温度”?

生戊:是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升高温度是加热的结果。升高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升高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实验说明,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可以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如果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减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教师边讲边板书如下内容]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切的含义。

实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要用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必须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生壬: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须使溶液达到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教师边讲边板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查阅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齐]: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齐]: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准确?

生丙:应该说: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写在胶片上的下列练习题]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教师提问以上各题,学生都能指出1~3题中的错误。特别是第(3)题。学生认为,既然某物质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没有剩余的固体物质,溶液就不是饱和状态。所以,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不是20g]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高二教案例2

一、案例二次开发的流程

“教材二次开发”将教师定位为课程的开发者,将目光聚焦于教材,将课程标准、学生的需要、评价和反思作为整个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教材二次开发”系统[2]。由此可见,地理案例二次开发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系统。因此,案例二次开发就需要地理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合学生需求的地理案例。

(一)案例二次开发的一般流程

(二)案例二次开发的教育诉求

高中地理教材一纲多本的格局使案例的呈现多样化,案例运用个性化。因此,地理教师需要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特点,对教材案例进行适切的二次开发。地理案例的二次开发应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依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选取适合自己学生的案例进行二次组织。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需求、突发的意外情况及时调整地理教学案例,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与自身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地理案例,从而有效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二、 案例二次开发的策略

(一)增加乡土案例 提高学习兴趣

《标准》建议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等[3]。因此,地理案例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等突出特征,所以它适合作为生活中地理教材的教学。由于地域差异,地理教材中很多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背景差距较大,学生在理解这些案例的时候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应注意选取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教材案例台风及其危害时,增加南京市近年来受台风登陆影响的时间、次数、危害等内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台风登陆的有关知识,继而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南京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段、台风带来的天气特征及其危害,然后自然地引出面对台风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的问题思考。再比如,在讲解工业区位选择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南京市工业分布***,给出南京市扬子石化及南钢等工厂的选址布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业布局的问题、合理性及以后随着城市扩张应如何更加合理布局等问题。面对熟悉的案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创设案例情境

随着学校教学硬件的日益完善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运用ARCGIS MAP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工具对城市道路***层和人口密度***层进行叠加,分析南京市商业网点选址。

(三)不同版本教材案例整合 提高教学效率

全国性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有四个版本:人教版、中***版、湘教版、鲁教版。不同版本教材的案例选择、案例编排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不同版本案例进行选择性整合或重新编排。例如,在学习“流域开发与治理”这节课时,由于人教版教材是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学生对田纳西河比较陌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难以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困难。在此情况下,笔者选用鲁教版教材“流域开发与治理”中以长江流域为例的案例,结合南京位于长江附近的实际进行流域开发与治理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同感,且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本节课知识的同化,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案例二次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的选取应具有典型性

地理案例应该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例子,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境中一个地理问题,一个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应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地理案例进行教学,这些案例应紧贴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并与教材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互补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案例的二次开发中,应该关注的是开发的案例能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地开发地理案例。教师开发的案例只有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需要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案例二次开发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案例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和载体。因此,学生需要的满足是案例二次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寻案例、积累案例,提高学生参与地理案例二次开发的积极性。学生开发的教学案例往往来源于学生自身生活体验或熟悉的情境。这些案例就地取材,贴近学生生活,亲近学生自身文化和经验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挖掘地理案例的有效信息

地理案例不等同于地理素材,地理素材主要通过详细的地理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难点。而地理案例往往隐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一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则包含或者蕴含在地理案例之中,从这些案例中可以提炼出地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特点、变化及影响等一系列相关的地理信息。这些重要的地理信息往往会被地理教师所忽略,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对地理案例缺乏一定的敏感性,案例教学时不能有效提取案例的有效信息。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案例的学习与研讨,学习案例教学与案例二次开发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掘案例中的地理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师应注重日常教学案例的积累

新教材给地理教师留出了可利用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教材案例进行二次开发。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案例二次开发意识。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的过程,而是对教材不断充实、调整、创造、完整的动态过程。教师只有具备案例二次开发意识,才会对生活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案例具有敏感性,才能把教材内容与开发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拓展,最终为教学所用,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及各种信息来源中提炼地理案例。科学而准确地捕捉与提炼地理案例,需要地理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对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只有在完全理解教材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整合案例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地理教材的研究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地理教材案例的二次开发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高二教案例3

1 教学档案管理的类型和内容

1.1综合管理类档案

包括上级部门下达的教学指导材料;学校教学管理;学院教学会议记录;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研活动;教学工作计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管理队伍情况等。

1.2专业实验室建设类档案

包括实验室建设的材料及实验室的论证、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报告、安装调试、保修单、移交文件、检修使用故障记录、使用情况统计等。

1.3教学与实践类档案

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课表、学生测评;试卷管理;调课记录;期末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考核表等。

1.4学生管理类档案

包括专业学生名册;学籍更改;各门课程成绩册;学生个人档案,学位清册;就业指导;毕业生去向;毕业生调查等。

2 教学档案的作用

2.1查考与凭证作用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记载。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因此,在查考材料和处理问题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无可质疑的证明材料。高校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编写校史、查阅学生情况等都起着重要的历史凭证作用。

2.2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所学校和学院的教学质量如何,这些都与教学档案息息相关。有完整的教学档案也就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和成果,并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才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2.3为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教学档案。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从宏观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2.4教学档案是教学经验交流的有利工具

学校要发展,有时需要接受兄弟院校的建设经验,要了解学校的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将这部分档案进行科学地集中统一管理后,势必方便兄弟院校间的经验交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教学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面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规范程度低,层级归档机制不明,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不强,不少教学档案散存于部门或个人手中,没有定时收集整理;档案材料不归、漏归现象严重。

3.2数据不统一,材料不规范

统计数据繁多,相互间不一致现象严重。诸如学生学籍异动、毕业论文答辩、科研获奖统计、历年考研学生人数统计等各类数据出处甚多,相互不一;有的教学档案未按档案归档要求进行规范。

3.3教学档案服务方式落后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新时代,但很多学院的教学档案信息仍停留在运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手段明显滞后。

4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策略

4.1树立正确的教学档案管理思想

教学档案的管理应由主管教学的院长具体领导负责。加强教学档案工作应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教学档案室,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把分散在教学部门和个人手里应归档保存的教学文件材料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二是要配备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三是要把教学档案工作真正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计划,把教学档案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4.2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制度,使档案管理能够做到按章办事。将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同年终考核及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挂钩,从而增强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归档的积极性。教学档案要确定保管价值与保管年限,同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依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库存资料、分类原则、目录编码等进行调整,使教学档案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保持动态平衡,以便于开发利用。

4.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档案人员不仅要精通档案管理业务,还要了解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熟悉手工管理方式,还要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技能;不仅要会立卷归档保管,还要有科学管理、主动服务、有效提供信息资源的意识。为此,就要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

4.4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编目管理,实现自动检索,提高查询效率。建立了一批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优势,实现档案材料的远程检索与鉴定利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明艳.初议院系教学档案的管理[J].考试周刊,2008,(14):169-171.

[2]曾菊君.高校系部教学档案管理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08,(1):84-86.

[3]武艳芹.浅谈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J].宿州学院学报,2008,(2):132-134.

高二教案例4

【预习指导与目标】

1、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到第19页,认识烷烃的结构。

2、能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明确化学性质。

3.认真思考,规范完成预习案,并将预习中的疑问填写在我的收获与疑问栏中。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知道烷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认识烷烃的结构特征,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命名规则,会对烷烃进行命名。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好的理解烃和烷烃

【情境导学】

展示球棍模型,激发学生兴趣

【预习案】

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结构特点

(1)典型烷烃分子结构的分析

名称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

甲烷

CH4

CH4

sp3

C—H

σ键

乙烷

CH3CH3

C2H6

sp3

C—H

σ键、

C—C

σ键

丙烷

CH3CH2CH3

C3H8

sp3

C—H

σ键、

C—C

σ键

正丁烷

CH3CH2CH2CH3

C4H10

sp3

C—H

σ键、

C—C

σ键

正戊烷

CH3CH2CH2CH2CH3

C5H12

sp3

C—H

σ键、

C—C

σ键

(2)烷烃的结构特点

①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相似,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以伸向四面体四个顶点方向的sp3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σ键。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②它们在分子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像这些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可用通式表示。

③链状烷烃的通式:CnH2n+2(n≥1)。

2.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表2-1并结合你已学知识内容,填写下表:

物理性质

变化规律

状态

烷烃常温下存在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

溶解性

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同种烷烃的不同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的小

(2)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等都不发生反应。

烷烃之所以很稳定,是因为烷烃分子中化学键全是σ键,不易断裂。

②特征反应——取代反应

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

之所以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是因为C—H有极性,可断裂,CH3CH2Cl会继续和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更多的有机物。

③氧化反应——可燃性

烷烃燃烧的通式为CnH2n+2+O2nCO2+(n+1)H2O。

如辛烷的燃烧方程式为2C8H18+25O216CO2+18H2O。

二、烷烃的命名

1.烃基

2.习惯命名法

烷烃(CnH2n+2,n≥1)n值

1~10

10以上

习惯名称:某烷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汉字数字

同分异构体数目较少时

“正”“异”“新”区别

如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用习惯命名法命名分别为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3.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

(2)编序号

(3)注意事项

①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②相同取代基要合并,必须用汉字数字表示其个数。

③多个取代基位置间必须用逗号“,”分隔。

④位置与名称间必须用短线“-”隔开。

⑤若有多种取代基,必须简单写在前,复杂写在后。

例如,下***所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训练案】

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判断题

(1)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碳碳单键(

)

(2)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

(3)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

(4)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5)丙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

(6)光照条件下,1

mol

Cl2与2

mol

CH4充分反应后可得到1

mol

CH3Cl(

)

(7)标况下,11.2

L己烷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9.5NA(

)

2.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 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已知烷烃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6倍。

(1)烷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可能存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B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B与Cl2发生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

(1)判断两种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的关键:一看是否是同类物质;二看是否结构相似;三看是否至少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2)比较烷烃的熔、沸点的思路

(3)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光照)、②氧化反应(点燃)。

烷烃的命名

1、判断题

(1)失去一个氢原子的烷基的通式为—CnH2n+1(

)

(2)烷烃命名时,1号碳原子上不可能连甲基,2号碳原子上不可能连乙基(

)

(3)乙烷、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乙基、丙基也只有一种(

)

(4)某烷烃的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

)

2.按照系统命名法写出下列烷烃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1)2,4-二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检测】

1.(2020·湖北省滩桥高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⑥所有的烷烃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A.①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0·湖北省滩桥高中高二期中)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

)

A.5种

B.6种

C.8种

D.9种

3.(2020·广东省高二月考)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2,3-三甲基己烷

4.(2020·甘肃省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与D2O互为同素异形体

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沸点各不相同

C.CH3OCH3与CH3CH2OH互为同系物

D.的名称是2-乙基丙烷

5.(2020·江西省靖安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

6.(2020·北京高二期末)如***所示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4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写出有机物a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任写一种与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填字母)。

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训练案答案

1答案 (1)× (2)× (3)× (4)√ (5)× (6)× (7)×

2答案 A

解析 a为,d为,a和d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①正确;b为,c为,b和c都是烷烃,互为同系物,②正确;a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③不正确;a中—CH3上的H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烷烃和环烷烃都能发生取代反应,④不正确。

3答案 (1)C5H12

(2)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

(3)①C(CH3)4+Cl2C(CH3)3CH2Cl+HCl

②C5H12+8O25CO2+6H2O

解析 根据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6倍,推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设其分子式为CnH2n+2,求得n=5,则分子式为C5H12。

烷烃的命名

训练案答案

1、答案 (1)√ (2)√ (3)× (4)×

2、答案 (1)3,3,5-三甲基庚烷 (2)4-甲基-3-乙基辛烷

解析 按照系统命名法对烷烃进行命名时,首先选主链,称某烷;然后编碳号定基位;最后再写名称。需注意①中有2个—C2H5,故其最长碳链含7个碳原子,据位次和最小原则应从左端编号。②中也应注意展开左端—C2H5,确定主链含有8个碳原子,故为辛烷。

3、答案 (1)

(2)

解析 由有机物的名称确定烷烃的主链及其碳原子数,再依据支链位置写出碳骨架,最后根据碳四价原则补写氢原子。

【课后检测】

1答案 B

解析 ②烷烃性质稳定,不能被紫色KMnO4溶液氧化,无法褪色,故②错误;④烷烃的通性是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④正确;⑤乙烷与溴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⑤错误。

2答案 D

解析 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若分子上的所有的H原子依次被氯原子取代,则可得氯代物6种。但考虑同分异构现象,其中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各有2种同分异构体,而一氯代物、五氯代物、六氯代物只有1种结构,所以最多共有9种氯代物。

3答案 B

解析 A项3,3-二甲基-4-乙基戊烷:该命名中没有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不满足取代基编号位之和最小,该物质正确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错误;C中碳链的首端选错,编号应该从距离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正确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错误;D项甲基的个数与甲基的位置序号不吻合,错误。

4答案 B

解析 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H3CH2CH2CH2CH3、、,其沸点各不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故B正确;CH3OCH3与CH3CH2OH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的主链含4个碳,正确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D错误。

5答案 D

解析 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只含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显示一组峰,A错误;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含4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显示四组峰,B错误;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含4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显示四组峰,C错误;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含3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显示三组峰,D正确。6答案 (1)2-甲基丙烷 (2)CH3CH2CH2CH3 (3)b (4)CHCH (5)bcd

高二教案例5

1Checkthehomeworkexercises.

2Revisesimplephrasesforaskingpermission:askindividualSsCanIborrowyourbook,please?MayIopenthewindow?CouldIuseyourpen,please?etc.HelptheSstoanswerYes,ofcourse.ThengettheSstoaskeachotherforpermissiontodothings.

Step2Presentation

SBPage7,Part1.Booksclosed!TelltheSsWangBingwantstodotwothings.Whatarethey?Listencarefully.SpeechCassetteLesson5.Playthetapeorreadthedialogue(playingbothpartsyourself).GettheSstotellyoutheanswer.(Smoke;usethephone.)ThenaskCanhesmokeintheoffice?Whynot?(No;it‘snotallowed.)andCanheusethephone?(Yes.)

Step3Languagefocus

AskHowdoesWangBingaskforpermission?Whatwordsdoesheuse?PlayorreadthedialogueagainandnotetheanswersontheBb:

DoyoumindifIsmoke?

WouldyoumindifIsmokedintheofficenextdoor?

IwonderifIcoulduseyourphone.

Addthewordsrevisedearlier:

Can/May/CouldI...?

Explainthattheseareallwaysofaskingpermissiontodothings.TelltheSsthatDo/Wouldyoumind...?=Does/Woulditbotheryou...?NotethePastTenseformintheconditionalphraseWouldyoumindifIdid...?

Thissoundsverypolite.Playorreadthedialogueagain.ThistimetheSslistenandrepeat.Thentheypractisethedialogueinpairs.Notethatnon-smokingofficesmeansofficesinwhichsmokingisnotallowed.

Step4Practice

SBPage7,Part2.GothroughthephrasesinthetableandmakesuretheSsunderstandthem.Goahead=Pleasedo.Carryoutashortdrill.SaytotheSs:

T:Youwanttoborrowmypen.UseDoyoumind.Ss:DoyoumindifIborrowyourpen?T:No.Goahead.Youwanttousemydictionary.Use

Wouldyoumind...?

Ss:WouldyoumindifIusedyourdictionary?T:No.Goahead,(etc.)

Practisenegativereplies.AskindividualSsWouldyoumindifIkeptyourpen/threwyourdictionaryoutofthewindow?etc.ThentheSsworkinpairs,askingtheirpartnersforpermissiontodotheactionsinPart2.

Step5Dialogue

SBPage7,Part3.Gothroughthemodeldialoguewiththewholeclass.MakeitclearthatBisunwillingtohelp,butagreesintheend.GettheSstomakeupsimilardialoguesandasksomepairstoactouttheirdialoguesinfrontoftheclass.

Step6Workbook

WbLesson5,Exx.1-3.

Readandactoutthedialogueinpairs.Calloutseveralpairstogiveouttheirperformanceinfrontoftheclass.

DiscusstheanswerstoEx.2inpairs.Thenchecktheanswerswiththewholeclass.TheSsareencouragedtogivedifferentanswers.

ForEx.3,gettwoSstoreadaloudthemodeldialogue.Youmayusedifferentexpressionstomakeanotherdialoguewithastudentaboutthesamepicture.ThenlettheSspractiseinpairswiththeotherthreepictures.Finallycalloutseveralpairstogivetheirdialogues.

Step7Consolidation

PractisethedialogueinSBPage7,Part1again.

Homework

高二教案例6

(一)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http://而其真实记录的教学档案,详细、真实地展现了教学工作的全貌。院系领导借助已分类的教学档案,研究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为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分析,从而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学规划的制订和完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从教学档案中去寻找依据,这些依据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能为开展教学评估、规范办学提供重要材料

高等院校评估是一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有效措施。任何一所高校要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评估的程序,还是各级指标体系的数据结论,其支撑材料都离不开二级学院原始的教学档案信息。如果没有这些真实可靠的档案和数据作为依据,再好的自评报告也会显得空洞乏力,就难以在评估专家面前准确地阐清历史事实,分析学校的过去和现状,难以科学地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评估工作就难以进行。因此齐全、完整的教学档案是学校顺利通过教学评估的必要条件,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的结果,是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三)能为考核教师工作成绩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督查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行为主载体的教学档案,客观地记录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历史情况,反映了教师的执教态度、行为和水平,如授课计划、教案讲搞,试卷批阅,及学生评教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原始材料,是检验教师是否在按照教学基本要求严谨治学、是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断拓展与提高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档案为考核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供重要依据,建立了教学档案可使考核消除“口与无凭”的障碍,使之有凭有据。

(四)为领导制订科学决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和咨询

教学档案以知识载体的形式凝结着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载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的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它收集了历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文件、合作办学、各种类型的教学会议、教材建设一体化方案等等,这些档案可以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比较详尽的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是一个学院教学活动的一部历史,借助它,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认清现状,开拓视野,预见未来,从中寻求学校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作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

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院系领导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教职工档案意识淡薄

有的院系领导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而对发展基础之一的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还是在专兼职人员的配置和培训方面,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二)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有相应的技术规程来规范它。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导致教学档案的形成、收集、分类、整理以及归档程序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另外尽管有的院系有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归档范围中的内容过于抽象:只大致规定了一些需要归档的材料内容,而没有关于归档的时间要求和奖罚措施,档案材料的形成对象和移交对象不够明确,这种归档制度,实际上是一纸空文,没有真正意义,引不起执行者的高度重视,从而造成档案的收集不全,档案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

(三)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缺乏专业队伍

要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比较稳定且业务能力较强的专、兼职档案工作队伍。但目前多数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由教学秘书兼任,他们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管理和日常事务,档案意识和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缺乏档案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必然会使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学档案材料管理手段落后,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是目前多数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档案管理还未能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不能适应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便快捷地检索、调取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同时由于现代化水平不高,档案的文件级目录及文件的重要内容未能录入计算机,增加了档案检索的难度,致使档案利用耗时长、查准率与查全率较低,难以适应现代教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生成的教学档案数量成倍增加,如果不利用现代化手段,就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三、措施与对策

(一)引起领导重视,加强全院教职工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转贴于 http://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质量取决于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作为院系领导,首先要克服档案人员和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要把其真正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列入主管领导议事日程,把教学档案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列入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重视档案人员的配备,保持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的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动寻求教学和科研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学院其他人员应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档案形成者的档案意识与档案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深入反复地进行教学档案工作意识的教育,增强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二)建立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二级学院应依照《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对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档案保管借阅制度以及立卷归档的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教学档案管理者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不仅相关领导要承担相关责任,还要让院系所有的教师都承担一定的教学档案责任,对各自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教学档案员统一汇总后存档;学校档案部门要加强对院系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的培训,定期开展对基础档案工作的督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规范的管理制度,促进院系教学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稳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学院领导要将教学档案员的工作成绩与待遇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提高学历层次等涉及兼教学档案员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给他们提供条件,激发他们对档案工作的热情,也能使教学档案员安心从事档案工作,维护档案员队伍的稳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工作质量,档案部门要做好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完成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能力。另一方面,兼职档案员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院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等相关的工作任务,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建设服务。

http://

高二教案例7

院系教学档案是指作为高校二级教学单位的院系在教学、师资、质量工程、学籍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字和声像资料。这些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依据和参考,是有效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规范教学档案管理,有利于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教学管理水平。

1.院系教学档案的内容

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种类复杂,根据各项内容的特性及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文件。主要是学校教学管理文件(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工程、选课管理、专业建设和学籍学位等方面的材料)。

1.2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规划、专业设置结构与布局、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材料。

1.3日常教学管理材料。主要是各学期一些常规教学材料,例如学期课表及教学任务书、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听课记录、期中教学检查安排及总结、教学检查通报、毕业论文原始材料、考试安排及考场登记表、学生学籍管理的原始材料、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学生的双签到、教师质量信息反馈表等材料。

1.4教学研究材料。包括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项目、试验示范区项目等材料。

1.5获奖情况的材料。包括教师、学生的各类荣誉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主要是各级各类表彰论文获奖以及参加各种竞赛获奖。

2.院系教学档案优化管理的意义

2.1教学档案优化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教学档案是高校师生在教学实践与工作中形成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衡量教学管理工作成效高低的重要尺度。优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健全教学档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2.2教学档案优化管理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如何,在评估的量化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考察方面就是对其教学档案材料管理水平的检查。这项工作主要是由专家对评估材料进行检查,系统地审阅学校各项工作形成的原始档案材料,并通过审阅原始档案材料,了解学校各项的工作发展过程,从而做出客观评价。由此可见院系教学档案优化管理工作在衡量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3教学档案的优化管理是畅通教学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师生员工人数多,不严格规范管理就会导致教学工作陷入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同时,教学档案中教学计划是否完善,课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籍管理是否严格,成绩管理是否准确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只有使教学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建立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3.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档案意识淡薄。院系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档案的真正价值。由于这种认识,导致有些人需要文件时乱翻乱抽,借阅、转阅从不登记,自己不妥善保管也不及时归还,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散失于个人手中;大多数教学和教辅人员由于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有备好课、教好书才是教师的职责,至于教学成果是否归档保存似乎与己无关;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并且缺乏必要的档案专业基础知识,致使管理人员忽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3.2材料收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院系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或活动,档案无法形成,致使教学档案杂乱而无体系性,残缺而无完整性,有些拼凑的材料缺乏科学性。如:“多归”:导致档案不严谨,有的档案人员按经验办事,不该归的档案也归;“乱归”:导致档案不系统,一些重要文件没有正规行文,一些文件材料形成过程中还有签字“以姓代名”,时间只有月、日,没有年度的情况。“少归”:导致档案不完整,有的教学工作只是口头布置,虽然留下了文字记录,却没有留下声像、***表等材料,破坏了材料的完整性。

3.3管理人员不足。根据相关规定,各院系必须有一名负责人分工主管该部门的档案工作,并视情况配备一至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而各院系兼职档案员的角色通常由教学秘书来或教务员兼任,兼职档案人员更换频繁。这一现象在教学档案管理中暴露出许多弊端,兼职档案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身兼数职,日常事务繁忙,加之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对档案业务知识不甚熟悉,而且随着高校行***人员的精简和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增多,埋头于日常事务的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档案工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院系教学档案的建设及管理水平提高。

4.院系教学档案规范管理的措施

4.1强化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档案法规和本校、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教学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教学档案管理全面实行“三纳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四同步”即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生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使教学档案原始材料在有序的过程中得以积累,从根本上保障档案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起由分管领导院系部门专兼职档案员等为主要成员的教学档案管理网络,并由上而下建立起严密的层层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检查评比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督促兼职档案人员搞好平时教学文件材料的保管、立卷、归档工作。

4.2加强宣传,提高档案意识。深入细致地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强化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工作部门领导,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搞好教学档案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同时使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件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必须完整地归档保存。只有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克服教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误解,促使他们关心和参与档案工作,主动地无保留地完成教学档案所需的教学资料的移交、归档。要把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纳入有关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通过日常宣传,使档案意识深入全校师生员工的心中,为优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4.3注重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的好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较强的现代化管理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还应了解教育学知识、熟悉教育过程和教育规律。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是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提高教学档案工作质量的关键。

4.4促进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和手工操作方法越来越不适应,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档案管理服务成为必然选择。只有科学的、规范的教学管理,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教学档案。因此,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将电子档案归档,把部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服务,可以大大地方便师生检索和查询资料,有利于查到查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5.结语

院系教学档案的管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教师和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认真扎实的工作。只有多方面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宝鹏,胡爱玲.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J].四川兵工学报,2009,(3).

[2]刘丽华.构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优化管理体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0).

[3] 李雪丽.关于对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8,(8).

[4] 王慧勤.加强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之我见[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7).

[5] 赵长湖.浅谈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

高二教案例8

一个优秀的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不是简单的试题堆积、知识点罗列,而是需要做好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借鉴其概念到高三化学教学案编写中,“起”是主题,寻求合适的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承”是巩固,通过问题组教学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网络;“转”是发展,通过类比迁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合”是目标,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起――情境创设,载体新颖

二轮专题复习的目的是:强化重要考点、清除弱点盲点、提高统摄能力。具体来说,二轮复习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从而将一轮复习的成果提升为现实的考试能力。一轮复习完成后,教师已经对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归纳。二轮复习若是简单的“炒冷饭”,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因此就需要教师寻求新的教学载体来创设新的、真实的教学情境。这个新载体的选择,既要新颖,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又要务实,能够发散承载众多的高考考点。

联氨又称肼,是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物质。说其“熟悉”,是因为其在考试中经常以信息的形式出现,学生对其“眼熟”;说其“陌生”,是因为这种物质并未在教材中出现,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基础。教师以联氨为载体,提供联氨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等相关信息,学生必须通过阅读信息来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承――问题驱动,模块融合

1.2.1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知联氨结构。

素材一:联氨又称肼,它可看成是氨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衍生物。

1.2.2思考问题

(1)联氨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

(2)联氨分子是分子(极性/非极性),分子中N原子采取杂化。

(3)配合物[Co(N2H4)6]Cl3的中心离子是,配位原子是,1 mol[Co(N2H4)6]Cl3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

1.2.3分析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他们的思维。

氨气的结构与性质是必考内容之一,属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通过阅读素材一,学生完成由已有知识NH3分子结构到N2H4分子结构的推导,并以此为基础,完成相关3个问题组的思考,从而完成相关物质结构知识点的复习。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由于问题组的难度不大,教师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考试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不是***、单一的,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二轮复习,要在综合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做到知识模块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善、更优化的知识网络。在《解密“联氨”》这个教学案中,教师巧妙地通过3个学生活动整合,复习了一系列的知识点,完成了4个知识模块的融合,见表1。

1.3转――类比迁移,发展思维

1.3.1探究活动

活动二:探秘联氨性质、用途。

素材二:纯净的联氨是无色高吸湿性的液体,熔点为275 K,沸点为387 K,能与水、甲醇、乙醇等液体混溶。

活动三:揭秘联氨制备。

素材三:联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其机理与氨水相似,其强度比氨水弱。水合肼(N2H4・H2O)是二元弱碱(25 ℃,K1=5×10-7,K2=5×10-15)。

1.3.2思考问题

(1)氨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2)联氨能与水、甲醇、乙醇等液体混溶的原因是。

(3)联氨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4)常温下,某浓度N2H6Cl2溶液的pH为4,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5)若0.2 mol/L N2H4・H2O溶液与01 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c(N2H5+)c(Cl-)(填“>”、“

1.3.3分析

类比迁移是用熟悉问题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题策略,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之间在某些地方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提出新问题和获得新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解密“联氨”》这一课中,处处可以见到运用类比迁移的影子。

(1)素材一:由NH3分子结构到N2H4分子结构;

(2)素材二:由NH3的性质到解释N2H4的物理性质;

(3)素材三:由NH3・H2O的电离到N2H4・H2O的电离;

(4)由0.2 mol/L NH3・H2O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到0.2 mol/L N2H4・H2O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任何一个陌生的情境,其知识的落脚点必定在教材上。本学案3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问题都需要学生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来解决。通过上述这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运用类比迁移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复习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

1.4合――活动探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普通高考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思想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并向“素养立意”的方向靠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5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简称化学核心素养)。高考越来越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核,复习教学也必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教学时间宝贵,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仍然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力***通过表2中的学生活动,“润物细无声”的达到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1)信息阅读:强调审题过程中信息的阅读与提取。

(2)符号表达:学生板演物质电子式、结构式、化学(离子)方程式,展现学生典型错误。

(3)同伴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激活学生思维。

(4)语言表达:强调文字题规范表达方式的再现。

(5)化学计算:课堂上拿出时间让学生算一算,练一练,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2关于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编制的三点思考

2.1责任为先,精准定位

在高考***策的影响下,学生能够用于化学学习的时间有限,这就意味着高三化学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要谋定而后动,由“面面俱到”变为“精准定位”,精简复习内容,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复习。

2.2分析学情,建构问题

教师要通过作业批改、课堂反馈、平时测试后的成绩分析等途径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做到心中有数,而后才能组织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困惑点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组,以问题驱动教学,追求更全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激发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

高二教案例9

2.真核细胞有丝***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3.无丝***方式的过程和特点(A:知道)。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有丝***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有丝***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学生实验。第1课时讲述植物细胞的有丝***;第2课时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的实验。通过对比动植物细胞有丝***的异同,总结有丝***的特征。最后,简述无丝***和减数***,概括细胞增殖的意义。讲课内容和实验的内容应有机结合。

本节教学手段的运用,要考虑到关于细胞增殖知识的特点,可运用自制的剪贴***、投影片、录像等手段,体现细胞有丝***过程的连续变化,把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直观地表现出来。

本节教学内容的引入,可以讲述以下几点:①多细胞生物一般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和分化,最终生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②单个细胞和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期都是有限的,多细胞生物体内衰老、死亡细胞的补充,以及生物种族的繁衍,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③细胞***的方式有三种,本节主要学习细胞有丝***的知识。

在讲述细胞周期时,可从分析一个新细胞(子细胞)的诞生开始,分析它的两种发展方向:一是随着生长、分化而成为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直至衰老、死亡;二是保持连续***的能力,通过***产生新的子细胞,开始它的新的生命周期,周而复始。受精卵、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动物的一些上皮细胞等就属于这种具有连续***能力的细胞。分析细胞周期时,要注意分析***间期是一个周期的开始,是为***期作准备的时期。另外,应让学生注意,间期要比***期的时间长得多,要引起学生对间期的重视。

在分析细胞***间期时,要引导学生思考:间期应为***期准备什么才能使***后的子细胞继承母细胞的特性?在讲述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时,要联系染色质结构的知识。使学生理解这种复制与合成最终表现在染色质细丝的倍增上。每条染色质细丝(将来的染色体)都产生出另外一条跟自己完全一样的染色质,由于着丝点连在一起,而没有分开。

在***期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利用剪贴***显示各***期的主要变化;②注意把核膜、染色体、纺锤丝的行为变化和染色体最终平分复制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这些变化的协调性和合理性;③为了突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可用模型模拟染色体的平分过程;④注意强调两个子细胞间及子细胞与母细胞间染色体(内部的DNA)的数目和种类相同;⑤在讲述细胞板形成时,要联系高尔基体的作用。

在讲述动物细胞有丝***时,可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全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里,教师可进一步强调动植物细胞有丝***的共同特征,使学生理解这些特征对生物的重要意义。

对无丝***和减数***的处理,按教材内容讲述即可,不必过多发挥。

五、参考答案

复习题一、1.(D);2.(C);3.(D);4.(D)。

二、1.染色质、核仁、核膜、中心体等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的变化是:

染色质复制后的DNA缩短变粗,由染色质成为染色体。

核仁逐渐解体。

核膜逐渐消失。

中心体由一组中心粒变成两组中心粒,两组中心粒分别位于两极,每组中心粒周围发射出放射状星射线,纺锤体形成。

2.这是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需要的时间大大长于***期。

3.有丝***中期的细胞,主要特点是全部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根据染色体的这个变化特点找到***中期的细胞。

4.全部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时,是在有丝***的后期。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此,全部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的行为,可以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实验讨论题实验三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六、参考资料

细胞的增殖周期细胞从前一次***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结束为止,这样一个周期叫做细胞增殖周期。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把细胞增殖周期划分为***期和静止期两个阶段。当时认为***期是细胞增殖周期中的主要阶段。近年来,由于放射自显影和细胞化学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细胞增殖过程的动态研究也日趋深入。现在了解到,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所谓“静止期”却是细胞增殖周期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的一系列代谢反应,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所以现在都把“静止期”叫做间期。

现在,一般把细胞增殖周期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期。细胞在前一次***结束之后就进入间期,这时就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间期一共分为三个分期。间期结束就进入有丝***期。根据目前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周期可以分为G1、S、G2、M四个小分期,如下表:

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个分期,各有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不同的特点。

(一)G1期的特点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G1期是一个生长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特别是合成DNA的前身物质、DNA聚合酶和合成DNA所必不可少的其他酶系,以及储备能量。

(二)S期的特点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时刻。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成两个子细胞。

(三)G2期的特点G2期又叫做“有丝***准备期”,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在G2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其合成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M期纺锤体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

(四)M期的特点细胞一旦完成了细胞***的准备,就进入有丝***期。细胞***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将它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M期的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间期中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M期浓缩成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活动,保证了将S期复制的两套DNA分子平均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有丝***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细胞器

1.中心粒

中心粒的结构通常是一对互相成直角的圆筒状小体,直径0.25μm,长度不定,位于邻近核模的细胞质中。筒壁由9组大约呈30°倾斜排列的三联微管组成,从横断面看像一个风车。在一对中心粒的周围是一团透明的电子密度高的中心粒周围物质,这个复合物称为中心体。

中心粒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育周期,才能达到成熟并且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DNA合成前期(G1期)的细胞有一对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到DNA合成期(S期)时,两个中心粒稍有分离,在距母中心粒的一定距离(约50~60nm)处,与其垂直的方向复制出一个子中心粒。DNA合成后期(G2期)的晚期到有丝***期(M期),子中心粒不断长大,逐渐分离,移到两极的两对中心粒形成晕,并且组成纺锤体及星体。到***期末期,每个子细胞各获得一对中心粒──一个母中心粒和一个子中心粒。

2.着丝点

长期以来,着丝粒和着丝点这两个术语是作为染色体上纺锤体附着区域的同义语使用的。遗传学文献中多用着丝粒一词,而细胞学家多用着丝点一词。后来,在电镜下研究哺***类染色体超微结构时发现,主缢痕两侧是一对三层结构的特化部位,认为是非染色质性质物质的附加物,称为着丝点(***2-10)。在主缢痕区存在着丝粒,由此把染色体分成二臂。着丝粒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称为着丝点。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各个时期,或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

***2-10中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

(示着丝点分为内、中、外三层,上面附着有微管)

细胞质***广义说来,有丝***应该包括细胞质***。但是,也可以把细胞质***看做是一个单独的阶段。

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与核***协调进行的,细胞质***起始于中后期。细胞质***面一般总是和纺锤体的赤道面一致,其方向约在核***中期就已确定。如果在中期时用离心法改变细胞的纺锤体的正常位置,细胞***面方向并不随之改变。但是,如果在中期之前改变纺锤体的位置,细胞质***面的方向也就随着发生改变。

动物细胞在进行细胞质***时,先是在要形成***面处的细胞质收缩,环细胞表面出现一条窄的凹沟,这条沟叫做***沟。***沟环绕细胞表面一圈,使细胞呈哑铃状。它的形成和细胞膜下方的细胞质微丝有关系。

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它的***方式不同于动物细胞(有花植物的花粉粒的成熟***与动物细胞一样,形成***沟),最主要的差别是植物细胞在进行细胞质***时,有细胞板的形成。细胞板产生于晚后期或早末期。

无丝***关于无丝***的问题,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无丝***不是正常细胞的增殖方式,而是一种异常***现象;另一些人则主张无丝***是正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主要见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等。

无丝***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血细胞中看到了。因为***时没有纺锤丝出现,所以叫做无丝***。又因为这种***方式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直接***,所以又叫做直接***。

无丝***的早期,球形的细胞核和核仁都伸长,然后细胞核进一步伸长呈哑铃形,中央部分狭细。最后,细胞核***,这时细胞质也随着***,并且在滑面型内质网的参与下形成细胞膜。在无丝***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当然也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但是,这并不说明染色质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实际上染色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当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倍时,细胞核就发生***,核中的遗传物质就分配到子细胞中去。至于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如何分配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原核细胞的DNA复制和细胞质***原核细胞的***包括两个方面:(1)细胞DNA的复制和分配,使***后的子细胞能得到亲代细胞的一整套遗传物质;(2)细胞质***,把细胞基本上分成两等份。

原核细胞的DNA分子是环状的,无游离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过解旋和半保留式复制,形成了两个一样的环状DNA分子。复制常是由DNA附着在细胞膜上的部位开始(***2-11)。在DNA分子复制完成之后,便开始了细胞质***。当然,在开始***之前需要细胞生长,细胞的生长反映了细胞内按比例地合成一定量的结构蛋白酶。

***2-11细菌细胞DNA的复制和细胞***

高二教案例10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认识一些有关环保的单词;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了解目前世界环境的现状并能学会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尽可能多的使用有关环保的单词。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能尽可能的去保护它。

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The teacher starts the lesson by presenting the following pictures and asks the students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Students enjoy the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the ways of losing weight.)Show students pictures of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设计意***:通过***片导入2008奥运这一时事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想说,并由北京沙尘暴自然过渡到全球环境问题。

Step 2:Talk about problems of the earth

Some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tsunami,typhoon, earthquake, damage the environment.

(How do they damage the environment?)

Step 3:Discussion

Did you do anything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in your daily life?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our daily life?

设计意***: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答案。以此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Step 4:vocabulary learning and extension

Ask students to read a passage about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otel and then learn some new words that include the prefix‘eco-’

O计意***:通过阅读环保型旅馆的介绍性文章,学生掌握更多与环境相关的单词,并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词汇规律,介绍eco-前缀的词汇,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Step 5:Summary

We know that our earth is in danger and is facing many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 a citize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 protect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d like you to remember the sentence: If everyone takes action, our environment will be much cleaner.

Homework: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or human conducts that cause damage to our environment.

教学反思:

1.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工具和手段

多媒体教具的使用让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课堂活动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二教案模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高二教案模板

学习

小学教育艺术论文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艺术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小学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小学生艺术课程建设论文范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艺术教育不可缺乏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能否抓好活动这个重要载体,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校高

学习

教师暑假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暑假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怎么写,暑假教师培训心得模板。1、学习让我们自身升华这次培训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学员可以聆听专家教诲,也可以与各位专交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将各自的教

学习

化学初三学习总结模板

阅读(24)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

学习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暑假培训总结大全11篇,关于暑期教师培训的汇报。培训内容管理人员教研室县进校20-24/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及中小学教学衔接、中考命题与教材观、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学习

审计质量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质量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审计情况汇报范文,审计项目汇报材料范文精品。4材料价差材料价差调整一般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供验工计价资料,设计单位按照《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

学习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模板,内容包括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知识梳理,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一)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其英文表述为:BehaviorScience,是在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

学习

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端午节活动小结怎样写,端午节活动方案活动总结。

学习

幼儿班级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班级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幼儿园班级总结模板格式,幼儿班级活动小结模板。我园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职责感。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经过学习,让大家明确

学习

阿波罗登月计划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模板,内容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讲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卫星。维吉尔・格里森:“阿波罗1”号;爱德华・怀特:“阿波罗1”号;罗杰・查菲:“阿波罗1”号。曾登月的航天员到2009年为止,只有下列12人曾登月,并且都只执行过

学习

退伙申请书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退伙申请书模板,内容包括个人退伙协议范本,退伙申请书双方主体怎么写。6、应提交公司章程及董事长、董事、监事等任职文件。7、开办合伙企业,需提交合伙人的书面协议。(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生活垃圾管理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垃圾管理模板,内容包括垃圾处理管理思路怎么写,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pdf***。第四条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城市生活

学习

学校安全检查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安全检查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学校安全检查汇报材料ppt,学校安全检查汇报发言稿。二、认真开展检查,查清安全隐患按照安全大检查工作安排,后勤处对各单位进行了抽查检查,主要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应

学习

幼儿教师思想工作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师思想工作模板,内容包括幼儿教师工作成果简短,幼儿教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的总结。第二,幼儿教师工作特殊性的需要。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她们工作中面对的是一群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

学习

整合营销策略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整合营销策略模板,内容包括整合营销方案10例,整合营销策划案例知识点。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媒体的使用和竞争非常广泛,也使得各种营销要素结合运用的效果低下,单一的营销渠道很难实现营

学习

小学教育艺术论文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艺术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小学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小学生艺术课程建设论文范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艺术教育不可缺乏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能否抓好活动这个重要载体,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校高

学习

教师暑假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暑假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怎么写,暑假教师培训心得模板。1、学习让我们自身升华这次培训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互动的平台,学员可以聆听专家教诲,也可以与各位专交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将各自的教

学习

化学初三学习总结模板

阅读(24)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

学习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暑假培训总结大全11篇,关于暑期教师培训的汇报。培训内容管理人员教研室县进校20-24/7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及中小学教学衔接、中考命题与教材观、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学习

审计质量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质量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审计情况汇报范文,审计项目汇报材料范文精品。4材料价差材料价差调整一般由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供验工计价资料,设计单位按照《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

学习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模板,内容包括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知识梳理,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一)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其英文表述为:BehaviorScience,是在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

学习

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端午节活动小结怎样写,端午节活动方案活动总结。

学习

地理老师支教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老师支教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支教老师的汇报总结,个人支教工作总结范文大全。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心灵的接触。体育课也不例外。为此,我利用课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