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论文范文1
随着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高技术战争理论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队后勤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那么,经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实践与洗礼的作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队的美***在后勤管理理论方面上有哪些新的发展呢?本文将就美***后勤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作一些探讨。
一、聚焦后勤
美***《2010年联合构想》把“聚焦后勤”定义为:“信息、后勤与运输技术的融合,它能对危机作出快速反应。既能跟踪和调拨包括在运物资在内的各种资产,又能在直接***事行动的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级输送恰当编组的配套后勤力量和持续后勤保障力量。”“聚焦后勤”完全适应愈益分散和机动的部队的需要,并能从世界任何地点进行投送,其提供保障的时间将以时或日计,将使未来的联合部队变得更加机动、多能。也就是说,“聚焦后勤”是“后勤的精确应用”。
美***“聚焦后勤”要求:一是通过依赖包括现代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在内的各种信息优势与技术创新对部队实施灵活的、持续的后勤保障,强调“直达运输”和“分离式”保障,进一步减少部队对战区大量物资储备、大规模划区保障部队和后勤基础设施的依赖性。二是通过对后勤物资流和信息流的科学管理与支配,使美***部队能够准确跟踪并及时转移包括正在运输途中的各种物资,减少后勤保障的规模,实现更加灵活、精干的战斗部队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部署与支援。三是通过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与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国防信息系统以及万维网的集成与互通来实现对美***的快速持续的后勤保障。
二、精确制导后勤
精确制导后勤理论是由兰德公司根据海湾战争以及未来战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后勤保障与管理理论,是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产物。它是引用精确制导武器(pgm)在战场上所起到的效果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高度自动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达到:一是以最小的保障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事保障目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勤尾巴,降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非全任务能力(nfmc)。
美***的“精确制导后勤”与传统后勤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以信息和速度代替数量规模。随着高技术战争对后勤保障的信息与速度需求的不断增大,美***的后勤保障由数量规模转向信息与速度,认为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后勤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对后勤保障需求与后勤管理数据的科学统计与计算来提高保障效率。二是注重后勤资源的共享。美***“精确制导后勤”强调后勤资源的共享,每一种后勤资源(包括一种易损配件、一支维修分队或一套后勤配送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与场合下有相同的适用性。以此来建立灵活的后勤管理与保障机制,减少后勤保障资源的数量。三是根据***事行动类型和战场环境来建立后勤管理与保障机制。美***认为不同的***事行动类型和战场环境对后勤保障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和配置不同的保障箱,切实有效的增加部署要素,来提高后勤保障速度与减少后勤保障资源冗余。
三、定向后勤
“定向后勤”是指将信息、后勤和运输技术有机结合,能对危机作出快速灵活反应,即使物资在运输途中,也可根据需要跟踪并转移,并将特殊的保障物资和给养直接发放到最需要的各战略、战役及战术单位。美***认为,这种灵活定向保障更加适应日益增多的分散单位和机动部队的需求,实现了联合、快速后勤支援。美***实施“定向后勤”主要包括:
(一)建立“定向后勤”自动化系统
美***目前研制和装备的“全资产可见性系统”和“在运物资可见性系统”是美***实施“定向后勤”的重要系统架构。前者可以对从后方厂家到前方散兵坑的物资发送进行全程跟踪,包括物资装备的位置、状况及承运人本文由收集后者将利用射频装置、搜索装置和与卫星联接的计算机系统,追踪补给物资调运情况。这两个系统将大大提高美***物资分发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空运、海运和预先进入阵地等方式,减轻部署时的辎重负担,从而完善定点后勤供给系统,扩大目前的供给范围,延长供给时间。
(二)建立后勤管理一体化体制
这是美***后勤管理集中统一原则的重要体现。美***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将战略、战役和战术级后勤编组成一个结合严密的统一体,在战略层次的“高级后勤主管”统一负责,通过对信息、后勤和运输技术等各管理对象要素的加工与处理,对全***的后勤
转贴于
物资包括在运物资、特殊的保障物资和给养物资实施管理。其基本模式是,在“高级后勤主管”的领导下,战区后勤部门对前方后勤保障活动进行指挥、控制和协调。作战地域由战斗后勤部门负责,其后勤主管将确定保障编组和调节保障量。战略、战役和战术各层次的后勤主管在被保障部队的整个作战空间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连成一体,全面掌握从工厂到散兵坑的所有后勤保障活动。
(三)建立与强化战场管理系统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2
[摘要]近年来,武警部队遂行任务日趋复杂,特别是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是顺利完成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本文从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后勤应急保障准备、进行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训练、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突发事件;武警部队;后勤保障
[中***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94-02
1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后勤应急保障准备
突发事件突发性强,不易预测,平时必须立足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精心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
11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的理论准备
理论从来就是行动的先导,尤其面对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这样一个新课题,更需要加强后勤理论的研究,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做好后勤应急保障准备的各项工作。
(1)要加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后勤战例研究。由于武警部队尚缺乏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的实战经验,因此,应在总结以往各地作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外***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除了美国对阿富汗的***事打击后勤应急保障经验外,就是俄罗斯两次***战争后勤应急保障的经验。我们应该从这两个战例的认真比较和分析中,把握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从我国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从武警部队后勤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后勤应急保障方案。
(2)重视国际后勤的研究。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已经发展为一种国际间的联合行动,其后勤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国际后勤。美***2010年联合构想把“多国后勤”,作为未来联合作战四大方针之一的“聚集后勤”原则,并编写出版了多国行动的后勤应急保障,从理论上为多国后勤提供了战略和战役指导。同时以扩大双边和多边后勤协议为龙头,以提高多国***队间后勤相互适应性和信息分享能力为技术指标,以签订应急行动保障合同为手段,以参与北约建立多国后勤中心和太平洋地区高级***官后勤研讨会为契机,将国际后勤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国际后勤的研究是适应突发事件国际化趋势的必然。
12完善相关后勤法规和标准制度
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及其后勤应急保障法规体系,是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准备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基础。目前,在我国处置突发事件及其后勤应急保障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处置突发事件的迫切性,应根据防暴条令、防暴后勤保障条令、联勤条例等基本法律法规,在总结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方向的后勤应急保障实际,制订与处置突发事件相配套的后勤保障条令,确保处置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研究制定后勤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我国武警特色的、有利于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后勤***策和标准制度,以便于实战中遵照执行。
13做好保障方案制订和战场后勤准备工作
首先有关各级后勤部门应针对自身可能担负的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任务、恐怖活动特点和突发事件重点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后勤组织指挥、力量编组与配置、机动路线与方式、保障内容与方法、后勤防卫措施等,切实使保障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加强重点地区社情、民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以便在后勤应急保障中准确把握***策和策略。最后摸清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和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可供动员的实际情况,为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时的物资筹措提供准确数据。尤其要对重点地区民情、自然地理和气候变化等情况了如指掌,做好处置突发事件重点地区的战场后勤建设工作,着力加强重点地区的道路、后勤仓库、医疗机构和其他后勤设施的建设,以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2进行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训练
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属于一种特殊的后勤保障,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作战后勤保障相比,既有共同之处,更有明显的区别。
21搞好重点地区的训练
从以往的情况看,我国的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地区。这些地区或是高山峻岭,或是戈壁沙漠,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加之与多国接壤,成为恐怖组织开展武装***活动的基地。因此,加强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准备尤其是特殊地形的***事训练,成为武警部队首当其冲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2搞好重点部队的训练
突发事件不是全面战争,不能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战法。当恐怖活动出现时,通常只需动用重点部队来承担处置突发事件。承担处置突发事件的重点部队,主要包括特种部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和应急保障部队。对这些部队,除完成后勤应急保障训练任务外,还应加大处置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内容的训练,使这些部队成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铁***。
23搞好重点内容的训练
(1)突出应急救援训练。大规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电力、交通、供水等各类设施的破坏,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困难,这就要求后勤部门必须具有很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应急救援训练的内容通常包括: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人员救治的组织与实施,野战食品的筹划与补给,有关设施设备的抢修等。
(2)搞好后勤的联合训练。突发事件***事行动是一种联合作战行动,这就要求必须实行联合后勤应急保障,而有效的联合保障则来自于有效的联合训练,后勤联合训练就外延来讲,主要包括警地一体的联合训练,警地联合行动、一体保障将是未来反恐***事行动的重要手段。武警部队是处置突发事件作战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在遂行特种作战行动中,更担任着主要角色,因此,必须将警地一体化保障和训练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从条令条例、编制体制、教育训练等各方面加以重视。
(3)强化后勤官兵自身的心理素质训练。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官兵,一旦面对极度惊恐、紧张的突发事件,往往容易患上恐惧症,从而影响作战和后勤应急保障工作的效能。在新的形势下,应把***治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治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后勤官兵还应掌握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策、分发救援物资、安置受难群众和与当地群众交往、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等。
3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保障体系
处置突发事件涉及范围广、后勤应急保障的协同单位多、强有力的指挥保障体系,是有效实施后勤应急保障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建立便于集中指挥、便于各方协同的体制和机制,以统一部署后勤力量,协调战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效能。
31建立警地一体的保障体制
依靠地方***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发挥部队和地方整体保障的威力,是后勤完成保障任务的重要保证。在未来的处置突发事件中,同样离不开警地一体的联合行动。由于处置突发事件的后勤应急保障主要是通用保障,较少涉及专用保障,而突发事件的地区通常又相当集中,这就为建立警地一体化的后勤应急保障体制创造了重要的前提。因此,在保障体制的设计上,要按照警地一体化的模式,明确各系统和各级后勤部门的职责、任务及相互关系,分工负责,确保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的组织与实施。在保障力量的使用上,将警地的仓储、医疗、餐饮、物资供应、交通运输、装备修理、电信等单位纳入统一的使用计划,对各系统、各单位的后勤物资品种、类别、数量等建立数据库,并入后勤信息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形成警地一体化的后勤保障体系。
32建立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
警地一体的后勤保障体系,必然要求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从突发事件的实际看,在整体上一般应由警地最高专属机构统一组织区域内的后勤保障。同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区域、规模和保障任务,在重点地区建立后勤指挥机构。指挥机构通常以担负处置突发事件的部队后勤指挥机关为主,吸收地方等各方相关人员参加,各指挥机构要根据突发事件对后勤应急保障的要求,一般承担指挥协调、信息处理、抢救抢修、物资筹供、交通运输、后方防卫、***治工作与心理作战等工作内容。明确后勤力量的配置及任务、专业勤务保障、保障关系的调整、地方动员力量的使用等,尽量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效率。各指挥机构在警地一体的后勤指挥方式上,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统一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凡属于处置突发事件的重大后勤问题,应统一计划、统一决策,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对于一些局部性的后勤应急保障问题,则可授权下级后勤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实施。二是属地指挥与垂直指挥相结合。属地指挥是一种以当地***、***府指挥为主的指挥模式,也是处置突发事件最常用的指挥方式。参与联合保障的武警、公安以及当地***府部门的后勤力量,可根据上级指挥机构总的保障意***,分系统实施垂直指挥,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后勤应急保障的时效。三是逐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后勤系统实施逐级指挥。特殊情况下,指挥机构可越级对执行保障任务的部队乃至个人实施指挥,以确保突发事件后勤应急保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武警部队要保持箭在弦上[EB/OL].http:newsxinhuacom,2013-01-29.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外***;后勤绩效;绩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60
[中***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01
在当前的***事后勤管理工作中,后勤绩效管理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何利用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事后勤绩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成为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平衡计分卡在当前外***的后勤绩效管理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实用特点,与外***在后勤绩效管理中的实际工作内容,开展平衡计分卡在其后勤绩效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为这一绩效管理工具在我***后勤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提出有力帮助。
1 平衡计分卡在当前外***后勤保障中的主要应用
在当前外***后勤应用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外***后勤管理工作的实践调研中发现,平衡计分卡主要应用在以下实际工作中。
1.1 平衡计分卡在外***后勤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外***后勤管理过程中,大型***事行动的后勤保障如何做好战略性支持一直是***队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外***后勤保障过程中大量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平衡计分卡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具有均衡处理后勤保障中各项工作的优势,同时这一工作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是以发展模式为基础理论完成的。这为当前外***后勤管理中大规模采用这一模式进行后勤绩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1.2 平衡计分卡在提升外***后勤管理效率中的作用
随着***队规模与物资保障情况复杂性的提高,当前外***对于***队后勤保障效率的提高具有迫切要求。如在美***后勤管理尤其是海外驻***管理中,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对其全球***事战略反应速度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平衡计分卡模式的采用,因其注重实际工作平衡的特点,对于***队后勤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当前的外******事保障过程中,平衡计分卡所提供的管理报告可以很好地保证后勤信息负担减少,极大地节约***队后勤绩效管理时间,提高后勤绩效工作的整体效率。
1.3 平衡计分卡在外***后勤管理团队合作促进中的作用
在***队管理过程中,团队精神是***队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在当前的外***后勤管理实践中,如何保证***事后勤保障中合作有序进行成为后勤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在联合国维和过程中,多国合作***事行动中,后勤保障的开展需要多方***事力量的参与才能完成,这种合作管理模式的开展是当前***队后勤保障的工作难题。在外***当前的实际管理中,平衡计分卡实现了***队内各个后勤部门以及各个***事力量间的功能组合,保证了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同时考虑部队内各个环节的作用与功能,合理制定与选择后勤绩效管理的可行方案。
2 外***后勤绩效管理使用平衡计分卡的启示
在分析平衡计分卡在外***后勤以及绩效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后,就其对我***后勤管理的启示作用开展研究。
2.1 为后勤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持
在当前的***队后勤绩效管理中,外***利用平衡计分卡开展的***队战略发展后勤保障工作内容对于我***后勤保障的开展提供了以下参考:一方面,我们需要利用战略发展眼光做好后勤成本核算,降低国家在***事费用中的负担;另一方面,要保证全面后勤管理的开展,实现***队后勤全面建设的开展。因此,在当前的外***后勤绩效管理中,其工作的战略目标为:在为***队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实现后勤保障的最优化。
2.2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在后勤中的运用
在当前我***后勤绩效管理过程中,外***应用平衡计分卡提升绩效管理质量对我们产生了以下启示作用。
2.2.1 关注***队内部顾客维度
在当前的***队后勤保障服务中,我们要引进外***后勤保障中的高效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如在***队内部不同级别与职责的管理部门、***官、士兵以及勤杂管理部门等各类顾客。其后勤管理活动水平取决于***队内部各顾客对后勤管理的需求与评价。这种工作的开展,对于后勤保障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2 加强后勤保障中财务维度控制管理
在当前的***队后勤保障中,财务基础稳定是***队后勤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在***队后勤保障中,不追求利润的特定,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实现后勤保障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队的后勤成本,有效控制***队日常后勤预算和支出。另外,在当前的***事后勤保障中,保证后勤资源配置与***队需求目标的一致性也是我***当前后勤绩效的重要内容。在以上的绩效工作中,平衡计分卡的管理作用得到了充分利用。
2.2.3 促进后勤保障中内部流程维度调控管理
在当前的***队后勤保障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清晰划分物质管理过程,以防在后勤物资管理信息的协调与沟通中因信息不畅给后勤管理带来问题。同时,***队在后勤管理中还应严格保证后勤物资流动调度中不出现资产流失问题,防止***队利益受到损害。这种损害的内容包括个人对后勤物资的侵占、物资非常态损失等问题。在当前的外***后勤绩效管理中,这类问题是***队后勤保障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3 结 语
当前我国***事后勤保障管理过程中,如何做好后勤绩效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前外***在后勤绩效管理中大量采用平衡计分卡,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针对平衡计分卡在后勤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当前外***后勤绩效管理中这一工作模式的实用方式,开展实践研究,为***事后勤保障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4
武汉市中医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 要】医院后勤保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保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和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影响了医院职工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切实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效果。因此,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需求,提高医院后勤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医院后前管理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医院;后勤保障;以人为本
作为医院工作的关键内容,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卫生服务理念的改革,后勤改革工作已经提上日程,需要改变传统的后勤保障管理意识,做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成为医院后勤保障改革的重要内容[1]。只有切实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才能为医院职工提供优秀的管理服务,促进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医院***水平,确保患者身心健康。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逐步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和过渡,创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义务。后勤保障工作与医院职工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能够让医院职工切实感觉到医疗服务改革带来的实惠,并且医院改革已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因此后勤管理工作需要调动广大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为创建和谐医院、提高医院竞争能力创造良好的保证[2]。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详细地阐述了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1 以人为本是做好和谐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理论基础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认为在企业等经营组织过程,人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现代管理工作过程中,所有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都需要围绕人们的需求开展工作,注重人的培养和塑造,激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人们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以便能够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因此,激励原则和措施可以通过实施外部刺激,达到满足医院管理和职工需求[3]。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以人为本非常重视人这一关键因素,其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不同,其要求医院后勤管理过程中,要理解人、团结人、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并且能够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医院后勤职工人员积极性的高低、是否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严重影响医院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因此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医院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2 以人为本做好和谐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形势所迫
目前,随着医院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进步,以人为本做好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后勤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大多数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存在“两低一高”的现象,也就是职工的文化程度偏低,职工技术水平偏低,年龄层次偏高,并且许多的后勤职工年龄较小,普遍存在后勤管理工作低人一等和没有前途等现象,因此后勤管理职工人员的晋升、住房和奖金分配存在严重的差距,导致许多专业技术人员产生抵触的工作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后勤管理保障工作的水平,许多的后勤管理人员无法承担第一线的服务任务。因此,后勤管理保障工作需要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加强培训,创造一个技术能力强、思想水平高的后勤管理队伍,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其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后勤管理的相关医疗设备、医疗仪器和机械等信息化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职工素养要求也逐渐提升,迫切需要提高后勤职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后勤管理部门是支持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部门,其可以有力的保障医院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因此后勤管理部门需要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需求。
3 如何以人为本做好和谐医院后勤保障工作
做好以人为本的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后勤保障职工的德育体育,激发职工的工作兴趣。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工作思想,可以认真的组织后勤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医院的各类德育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员、团员日,开展职工德育体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水平,改变传统的后勤管理工作意识,克服消极、懒散、懈怠的工作态度。(2)建立后勤管理工作竞争机制,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后勤管理工作引入竞争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劳动用工制度,坚持实施双向选择,施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宁缺毋滥的原则。其次是在后期管理部门的内部分配制度上,要能够打破大锅饭,消除传统的平均分配原则,实施计件薪酬,多劳多得,同时,积极组织和支持后勤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学习,不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提高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3)制定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制度落实效率。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管理效果,不仅仅需要提高职工管理的综合素质,强化职工思想水平、专业技术进行培训,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全程化管理,重点落实各项制度。因此,制定严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可以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的各项,进行人岗匹配,建立多劳多得的劳动纪律,构建奖惩有序的奖惩制度,构建完善的后前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并且要落到实处,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提高医院后勤保障措施的落地效率。
参考文献
[1] 吕***飞. 浅谈医院后勤保障的改革和管理[J]. 管理观察,2011(19).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5
一、加强修养,明确责任,不断提高***治业务素质
一年来,自己作为后勤总经理,能积极参与学校和集团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干部培训,能自觉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学习调研,自己深刻认识到,随着学校快速发展下后勤集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为高校后勤服务涉及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学校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范围广、任务重、难度高、责任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阶段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我们高校后勤安全等工作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增强了自身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后勤集团的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学校,围绕学校的发展,坚持服务宗旨,把握“服务经营型”后勤集团改革战略目标,加强集团资源一体化,服务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构建集团文化,着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坚持规范管理和服务创优的发展方式,着力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使高校后勤工作能够有定位、有目标、有作为。
二、强化培训,岗位练兵,持续打造能征善战团队
自己非常重视员工的日常培训,常抓不懈。坚持以人为本,把600多外聘员工当成自己家人一样,帮他们办实事和好事,关心他们的生活。同时,注重后勤文化建设和家园文化建设,使员工真正融入到高校后勤这个大家庭,把校园当做自己的家。使大家与单位共呼吸,同命运,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共同推动高校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教育大家规范作业,注意安全,质量第一。在全体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上,实行外出参观与本单位培训相结合、单位组织集训与个人自修相结合、学习***治法律与学习业务专业相结合,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并且完善了人才交流引进及干部考核,聘用轮岗等制度,打造一支特别守纪律、特别能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后勤铁***。
三、围绕保障,创新机制,建立符合发展的后勤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需求,在自己的倡导下,我们以服务保障为中心,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学校改革要求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具体做法是:一强化服务,规范经营:过去的一年,中心按照“服务经营型”建设发展思路,工作重心逐步向服务保障工作转移,对原办理有工商执照的公司,根据经营情况进行了清理,先后注销了江明文化公司、江达节能公司、江勤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褔祉物业管理公司等,规范了中心经营管理机制,强化了相关部门服务保障职能。二理顺服务机制,配套实施机构调整:学校机构设置调整成立了后勤服务保障中心,明确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和思路,在坚持集团运行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校内服务保障职能和要求。为了更好适应学校发展要求,中心及时进行了机构设置调整,在原二级机构保留的同时,按校内服务体系进行了更名,原各公司印章统一由中心管理,加强经营性活动、合同和各类文本的审核和管理,对外经营性活动的管理不断规范,重要是各部门服务保障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校内服务机制得到了理顺,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四、服务创优,狠抓落实,彰显优良后勤服务传统
1、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传承良好的中心文化特色。将中心制度建设、管理建设、队伍建设等全部纳入活动,进行部署和要求。活动开展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中心服务质量优质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中心群众广泛参与,用“争先创优”活动内容和要求指导中心服务工作实践。另一方面,在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中,***支部给予行***组织开展的创建工作大力的协助,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我们把活动的创建与表彰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中心组织的“***员示范岗”、“优质服务窗口”、“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以及“服务承诺制”等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各部门还分别组织有“优质服务示范岗”、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创建活动,在创建中,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在活动中,特色的中心文化悄然形成。
2、抓好日常服务保障基础工作,全面落实绩效目标任务,保持和发扬了“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后勤服务传统:日常服务工作是中心的基础工作,保障着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生活,中心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将学校下达的年度责任目标纳入日常管理加以落实,工作中,始终把学校的需求放在首位,坚持把师生的利益作为前提,务实地计划和解决好了“实惠于师生”的几件实事,切实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成果落实在了一年的服务保障工作实践之中。在过去的一年里:物业服务部大力倡导和践行适应时展的服务管理理念,从制度化管理入手,努力提升教室管理、环卫工作和维修服务效率。在圆满完成各项基础工作同时,花房自产各类草花502万余盆,培育各类植物1500盆,为美化校园环境奉献了辛勤汗水。水电保障部坚持实行行业化的规范管理,水电设施维修维护到位,运行确保正常。巡查检查制度化,责任严格落实。节能降耗工作常态化,取得一定成效。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巨幅增长,教学办公设备大量增加情况下,全年学校用水110.28万吨,用电1374.1万度,用0#柴油160吨,实现水电回收226万元,水电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合理性增长。
五、精细管理,强化标准,建立了后勤绩效考核机制
2014年,中心实施工资增量的绩效考核分配,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检查考核力度,完善了检查考核细则,严格了发放规定,中心各项工作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推动。部门工作计划性不断增强,劳动纪律管理更为严格,岗位责任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文明服务和规范化服务有所加强,办公和服务环境大为改观,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全年,中心自筹发放绩效工资40.95万元。在廉***建设方面,没有出任何问题。
六、下一步有待提高的问题
1、更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大胆创新与后勤广大职工一起努力办好教职工、学生满意的后勤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项目管理;后勤保障;对策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分支的其中一个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管理理论和项目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者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后勤保障作为现阶段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极易被弱化,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非专业性组织机构,它的存在却是必不可缺的。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的相关信息,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非对称的。简单来讲,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各种环境之下,在市场经济中,它典型的表现就是持有信息者所掌握了解的信息一般来说都比需求方掌握了解的多,在项目管理上,行使后勤保障职责的部门掌握着整个企业的相关资源(如车辆、人员信息等),而需求方(其他专业部门)对这类信息的了解不是那么全面,因此,在对单一事件来讲,只有当需求方准确清楚地描述了自己的需求,后勤保障职责在充分了解了之后、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才能够迅速地、准确地完成相关工作。
那么,项目管理中后勤保障的信息不对称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项目管理中组织机构的分工
为达到最优化的项目管理效果,项目管理往往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整体分工,以便项目人员可以在责任领域中更加专注地完成项目所需的工作,提升整体项目管理水平,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分工,使得各个组内的人员对后勤保障的专注点不同,每个组都会关注后勤保障与本组本职工作相关、有交集部分的信息,降低其他“无关”的信息的关注度,从而导致了在组织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信息传播具有限性
信息的传播通常是以信息源为中心,不是以物理波的方式均匀传播,而是放射性地向外扩展。后勤保障的信息量大多来源于上层管理者基于项目整体管理最优而制定的文字性制度,具体表现形式有管理程序、管理规定、管理通告、通知等,这些信息的传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传播的范围(如相关管理制度的分发范围)、渠道(以何种途径进行分发)等,这些都导致了信息传播的有限性。
3.经济个体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信息获取能力
先天性的个体差异虽然都有所不同,但是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水平。后勤保障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其部分信息往往带有管理者的导向性,掌握了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不同经济个体的信息获取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信息的对称分布。
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中,信息资源的掌控已经成为个人、部门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后勤保障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也逐渐开始成为项目管理者今后进行项目信息的合理优化配置中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项目之间、项目内部之间所获得的信息往往都是非对称的,这对项目管理者来说,都会影响着其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向,进行影响整个项目团队的效率,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项目管理者都重视了信息不对称。那么,如何在内部的项目管理中最小化减少后勤保障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效率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项目内部的诚信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项目内部的诚信建设,主要是为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主要是指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可靠性、社会责任感和可信任程度。诚信是项目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都是需要建议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这样才有一个完善的、可以将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调动起来,从道德上保证信息资源的可传递性,在信息认知度上做到“人人平等”。因此,一个好的项目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是要重视诚信制度的建设的,项目管理者要对项目负责,对员工负责,只有这样,才可以缔造出优良的项目发展环境,整个团队才有凝聚力,才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项目内部的信息网络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针对信息资源受传播途径、传播范围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项目管理者需要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完善项目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将后勤保障工作的相关流程、管理制度、责任人等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结合在一起,建设以数据共享为目的的集成数据环境,这样可以减少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滞后、信息丢失对项目发展所起的副作用,还可以平衡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外,将后勤保障相关流程加入项目管理的信息网络中,营造阳光透明的管理环境,更有助于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
结论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的水平部仅仅只是需要提升技术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依托着后勤保障的服务水平。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管理史中,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当仁不让的其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使得项目管理在项目与项目之前、项目内部之间掌握的信息是不均衡的,而对这种不均衡信息的把握和也能左右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后勤保障中的信息不对称只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而从后勤保障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对项目管理的影响也是一个很有时代性的话题,这对信息时代的项目管理发展方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项目管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后勤保障的信息不对称、并加以有效合理地利用,才可以使项目在管理中规避风险,提升水平,创造出不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芳,俞家文.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信息搜集[J].当代经济,2007,(09):80-81.
[2]吕士陶.略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信息工作[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1):56-61.
[3]李明慧.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结果与治理[J].技术经济,2004,(01):62-63.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医院
Evaluation on support capability of mobile squad of medical service in military hospitals
【Abstract】 AIM: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on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capability of mobile squad in military hospitals. METHODS: Delphi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s were employed to consult and collect the experts points of view or estimation. After two or three rounds of consultation, the opinions of the experts were generally the same in some aspects.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elements of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capability, we found that the support capability was composed of organization and command capability, emergency response and mobile capability, medical evacuation capability, field adaptation capability.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weight of mobile medical support squad were established. CONCLUSION: We established a set of evaluation standards on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capability of mobile squad in military hospitals, and made some suggestions through applying it in military hospitals.
【Keywords】 hospitals military; mobile medical service squad; support capacity
【摘要】 目的: 建立***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对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进行科学评估. 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分发问题表的方式,征求、汇集并统计专家个人的意见或判断,并经过二至三轮咨询使专家对某问题的意见趋于一致的方法. 结果: 通过对保障能力构成的要素进行分解,明确保障能力的构成,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机动能力、医疗后送能力、野战环境适应能力,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及权重. 结论: 我们提出了一套***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评价标准,评估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能力,提出工作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医院,***队;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
0引言
***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应急保障力量,在未来作战中将承担大量的伤病员救治任务,其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效能[1],因此,对***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函寄调查表的方式,征求、汇集并统计专家个人的意见或判断,经过二至三轮咨询使专家对某问题的意见趋于一致. 我们请校内部分专家对初步拟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行审核,主要评估其内容和可行性,然后将拟订的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寄送22位专家教授进行评定、征询、进一步论证各分级指标的合理性,解决三级指标内涵的界定和权重赋值. 在专家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工作性质、专业和单位分布以及对***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的熟悉程度,最后综合专家的意见,得出结论.
2结果
通过对保障能力构成的要素进行分析,明确保障能力的构成,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机动能力、医疗后送能力、野战环境适应能力[2],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及权重. 我们构建了***队医院相关指标体系(***1).
2.1组织指挥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即***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组织、计划实施卫勤保障的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 计划组织能力,控制协调能力,药品、器材保障能力,卫勤指挥信息化能力. 只有具备较强的卫勤组织指挥能力,才能保证***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有效发挥.
***1***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略)
2.2应急机动能力应急机动能力是指***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能力. 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 “应急”是野战医疗所、保障旅卫生营的突出特征,“机动”是基本属性. 只有具备应急机动能力才能完成战时频繁机动的卫勤保障任务,是构成***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必备的能力.
2.3医疗后送能力医疗后送能力即战时***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对伤病员的救治、后送及对医疗信息处理的能力. 主要包括: 伤病员救治能力、伤病员后送能力、医疗信息的处理能力. 具备优良的医疗后送能力是***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2.4野战环境生存能力野战环境生存能力是指***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在自然环境特殊情况下和战场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主要包括:防卫能力、生活保障能力、特殊环境适应生存能力. 战时***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工作环境主要在野外,未来战争可发生在海上、高原或酷热、严寒地区,***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野战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完成未来作战卫勤保障任务.
3讨论
我们采用专家咨询方法,构建了***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制定***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状况调查表,并深入到、、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实地调研、检验,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认为目前***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方面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3.1加强卫勤领导理论知识培训,着力提高卫勤指挥能力卫勤领导是卫勤保障工作的组织指挥者,他们的组织指挥能力直接影响卫勤保障工作的质量. 未来战争的卫勤保障工作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复杂化密切相关,对组织指挥能力要求更高. 组织指挥能力来源于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卫生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 指挥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卫勤指挥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提高***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指挥员的能力素质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一是送学深造;二是在职培养;三是任务锻炼,充分利用各卫勤分队参加重要***事演习、重大任务保障的机会进行培养锻炼[3].
3.2构建卫勤指挥信息化网络系统,提高卫勤指挥信息化水平目前***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指挥手段相对滞后,信息化指挥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机动中的通信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把卫勤指挥信息网络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要达到这个要求,***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快卫勤指挥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步伐,着力解决好机动中的网络信息传输,尽快形成与后勤保障体系、指挥体系相适应,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指挥网络;二是加强软件建设,重点在于管理信息系统及伤病员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构建功能齐全、兼容性好的野战医院“战时卫勤管理信息化系统”.
3.3加强新伤类、尤其是特殊武器伤的防治研究,提高战伤救治水平***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在常规武器伤的救治能力方面,由于平时医疗活动,实践机会比较多,常规武器伤的救治技术过硬、医疗设备储备雄厚,具有了较高的能力,在《战伤救治规则》的指导下,能够很好的完成野战环境下的救治任务. 但在特殊武器伤的救治方面,主要停留在理论学习方面,缺乏近似实战环境的适应性训练,特殊武器伤的救治能力比较低. 必须加强新伤类的防治研究,深入探索战伤的致伤因素、发生规律和特点,力争在新概念武器损伤救治方面有所突破[4].
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的需要,总部、***区及医院自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了***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建设力度,使***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装备水平和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还有不少问题. 除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还应进一步加强跨区远距离投送与机动的机制建设,加强野战环境适应能力,这些方面的改善将会极大地提高***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晨芳,杨一风,范兰英. 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动态评估模型初探[J]. 国防卫生论坛,2003,(2):82-83.
[2] 孟全来,徐雷,刘运成. 浅谈***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构成[J]. 卫勤杂志,2005,(3):142-144.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海关后勤保障 体制机制
在优化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过程中,应加大行***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吸收丰富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能的转变、机构的优化、制度的完善、机制的健全,增强综合能力素质,提高总体效能。本文以下着重对优化社会转型期下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进行了一番思考。
1.加强海关后勤保障工作
1.1培养奉献意识,增强服务能力
海关后勤工作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之处在于其能够为全局***务提供有利的保障,良好的服务于全局,较之于其他工作,后勤工作必须树立起奉献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这是由后勤工作的性质而最终决定的。在整个单位工作中,后勤工作占有重要地位,是做好其他工作的重要保障。虽然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要良好的服务中心;后勤工作虽不是大局,但又与大局紧密相连;后勤工作不是小事,但却要从小事做起。如果缺乏良好的奉献意识,就算具备较高的能力,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服务,而如果只有奉献意识,没有一定的服务能力,那么,该意识将无任何意义。所以,应将这两者有机综合起来,在树立良好奉献意识的同时,增强服务能力。
1.2加强角色意识,增强专业能力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各自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而在不同的角色背后承担的责任各异。海关后勤工作按照各类工作内容也进行了不同的分工,对于后勤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树立起后勤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后勤保障的角色意识,明确定位,清楚自己的职责权利,永记自己的责任及使命。另外,除了对自己的角色予以明确外,还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后勤工作同样有着专业分工,比如,技术管理、水电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等。每个人实际工作过程中都要遵循专业化的要求,在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时,还要增强服务质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服务好海关的各项工作。
1.3加强进取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实际中,怎样强化与履行后勤管理职能,怎样不断增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进取意识,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后勤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如管理、服务、保障等诸多方面,它的服务内容和要求也从之前的后勤服务一般性事务工作逐渐的转变为后勤***策制定等事务上来。倘若一味的因循守旧,采用过去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方式办事,那么,是很难跟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所以,做好社会转型期下的海关后勤工作,还需不断的总结、创新与提升,所有的后勤工作者要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进取心态,勇于创新,推动后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4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后勤工作者应充分的认识到后勤工作不只是做事和服务,还必须加强学习,树立良好的理想思维,强化学习意识,不仅对科学文化、后勤业务知识加以学习,同时,还要加强理论修养及锤炼,不断增强自身理性思维能力和工作水平,满足海关对后勤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
2.优化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的几点建议]
2.1后勤保障体制的优化措施
(1)整合关务保障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应始终遵循精简、效能、统一的基本原则以及关警深度融合保障一体化的规范标准,对管理资源进行统一整合,确保管理达到专业化与集约化的水平,从而构建起一个职责清晰、运行有序、保障能力高,不仅可以彼此制衡,同时又可有效避免权责脱节的资产、设备管理体制。笔者认为,对于直属海关方面,应结合所有关区具体情况,对关保部门内设机构进行一番详细的整合与设置,针对装备计划、采购、配置、使用等各环节,实施集中式的管理,主要对以下几个机构进行优化设置。
首先,设置相应的资产(不包括房产在内)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各种装备、设备、资产(包括警务装备在内)的使用管理职能,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归口管理力度,对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整合,从而获取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效益最大化。其的核心任务是:明确界定固定资产产权,详细清查和登记固定资产;对海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予以全面管理,加强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全面监督和指导关区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做好关区固定资产管理资料归档工作等等。
其次,设置相应的资产处置机构;有机的整合各种固定资产(包括警务装备在内)报损报废管理职能,加强对报损报废资产处置工作的归口管理力度,确保处置管理工作具备较高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水平,将处置工作的功能作用全面发挥,促进资产处置收入的不断提升,避免资产流失或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其的核心任务是:针对拟报损报废资产,实施拍卖、评估、竞价以及销毁等方面的处置工作,对报废资产残值予以回收,在办理资产报废手续时应齐全等。
另外,设置相应的基建房管机构;有机的整合基本建设、房屋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房产、基建等工作的归口管理力度,对各种工程的审批、招标、竞价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促进工程管理实现专业化、规划化目标,增强基建、房管的工作水平。它的核心任务是:进行年度关区行***用房基建与修缮计划的编制;对工程报批、招投标、审计等方面的手续进行办理;担任工程质量的监理与验收工作等。
(2)处理好后勤保障部门间的工作关系;实际中,应遵循管钱、用钱和管办分离的原则以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彼此制约、协调的要求,明确财务工作、关保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将财务收支***策管理和具体事务管理这两者分离开来。笔者认为,可把公有产权房物业费管理等职能纳入到财务部门中,把基建建设管理职能纳入到关保部门,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财务收支***策管理,不涉及具体事务管理,也就是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只担任“管”这一职能,而不涉及“用”;关保部门主要任务是对公务车辆使用与日常管理等职能进行管理,担任“管”这一职能;服务中心车辆保障队以及汽修厂只服务于日常公务用车保障以及车辆维修保养等工作,担任“办”这一职能。笔者认为,应分别设置***府采购管理监督机构和执行实施机构,要求***府采购执行实施机构严格遵循***府采购计划与有关规范标准,在采购实施方面发挥“办”这一职能;关保部门代表着海关***府采购一职,主要对***府采购计划进行详细的制定,采购计划由采购执行机构负责采购.
2.2后勤保障机制的优化措施
(1)完善资源统筹整合机制;当前,应积极构建统一的后勤保障管理信息平台,综合财务、关保等后勤保障部门信息化保障,以确保后勤保障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统筹目标,真正做到统一管理、规划、预算以及配置目的,不断推动海关后勤保障工作朝着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方向迈进。
(2)完善***府采购工作机制;财务部门要统一管理好***府采购预算工作,有效监督采购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关保部门要全面考虑***府采购预算与海关工作具体需求,进行装备采购计划的详细编制,明确集中采购任务,加强审批和把关各单位的分散采购情况,同时,遵循规范的采购***策与市场竞争的原则,和有关供应商间签署统一的购买合同等,这样,采购执行机构就能够采购到价格低、质量优的商品。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海关后勤保障体制机制的优化措施,增强后勤保障能力,构建和谐海关,推动海关事业朝着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后勤保障论文范文9
关键词:运输部(分)队;运输效益
以***区为基础的联勤体制,是基于***区在未来区域性强、有限性突出的局部战争中,承担战略支援下的***作战任务时,能够组织三***后勤力量,对三***作战部队实行统分结合的联勤保障。联勤***交运输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三***一体、***民一体、通专一体、供管一体、就近就便、方便部队的原则对三***统一实施保障。***区(战区)联勤部***交运输部或联勤部***交运输油料处作为战区部队公路运力使用管理的主体,按供应保障关系,统一掌管、调剂和使用所直供部队的汽车运力。当前各***区最丰富、最普及的交通运输资源,要数公路运输资源。公路总长达100多万公里,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加上***队编配运力和地方大量公路运力,为公路***事运输和部队沿公路的摩托化开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汽车运输部(分)队作为公路***事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在***区***作战和联勤保障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按照“就近保障”的原则,合理分布汽车运力
联勤体制下公路***事交通运输保障的优势之一是打破了过去三***自成体系的保障模式,可以实现就近保障,可以以最小的运力、最省的费用、最短的里程、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交运输保障任务。但前提是必须在战区联勤系统内对三***汽车运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布局。当前,战区内三***汽车运力分布疏密不同、强弱不等、忙闲不均。从宏观上造成对流运输、空车行驶里程增多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致使***事经济效益下降,战时极易造成各部队指挥混乱、交通不畅、协调困难、保障无力等问题。同时还涉及后勤分部和办事处建制的汽车部(分)队的撤消、调整、归并等问题。这就需要按照“就近保障”的原则,对当前汽车运输部(分)队布局进行优化。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为:某战区内有被保障单位x个,位于(xi,yi),日平均需求量为di(单位:吨)。汽车运输部(分)队y个,位于(pxi,pyi),设日供应能力均为gj吨。计划将汽车运输部(分)队数目调整为y-n个,并要求调整后汽车运力的分布最优。设从汽车运输部(分)队j向被保障单位i的日运输量为cij。运力分布最优的目标是总的吨千米数最小,约束条件有两个:一是满足各被保障单位的需求,二是不超过各保障单位的运输能力。
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假设被保障单位的数目为6个,汽车运输部(分)队的数目为3,要求将汽车运输部(分)队的数目调整为2个,并且调整后的分布最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最佳位置a为(7.24,7.74),b(5.69,4.92),分别计算三个汽车运输部(分)队a1(5,1),a2(2,7),a3(4,4)与最佳点a,b的距离,a1的距离最大,运输***事经济效益最低。理论上应该撤销a1,保留a2,a3,可实现运力分布最优。
论文建立的优化模型为联勤体制下汽车运输部(分)队的布局提供了理论上的优化方法,同时还要与战区保障实际相结合,立足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公路运输保障的需求和本战区所担负的战役运输保障任务,认真分析和科学预测重点方向和地区的保障需求作为确定战役运输力量整体布局的依据,对模型进行补充和修改,优化组合诸多运输联勤要素合理均衡,最大限度的提升联勤汽车运输部(分)队的运输保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