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大全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1)

(1)认识平角和周角。

(2)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角的度数大小将角分类。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平角、周角的概念形成和对角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各种角的特征,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认识周角,通过折扇、活动角的操作、PPT课件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周角的画法,使学生明确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2.通过组内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抽象概括出各种角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效地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确定角的分类标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导探究

师(谈话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角是无处不在的。(课件出示五角星)我们在哪儿见过它?观察一下,五角星上有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角?在五角星上能找到直角吗?

师:老师带来了一把折扇,(打开折扇)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把折扇的两个扇柄当作角的两条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角。改变折扇张开的角度,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多的角。你能把折扇打开成一个直角吗?怎么知道它是一个直角?量一量,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90°)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设计意***: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常见的五角星导入,引导学生复习锐角、钝角,然后利用折扇复习角的组成部分,为辨析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不同作铺垫。因为直角是一个很关键的分类参照,所以要求学生用折扇打开成一个直角并量出度数,为探讨角的分类做准备。】

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1.师:分组活动,用折扇任意打开成一些不同的角,并在练习纸上画下来。

师:是不是折扇打开后,在任何情况下都成一个角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折扇试一试。

2.师:我们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1)分组讨论:当折扇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还能不能算作角?讨论后说说自己的看法。(课件演示射线旋转形成平角的过程,师引导学生通过角的概念来判断:它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不是直线,仍然是一个角)

师:猜一猜,它应该叫什么角?(引出平角的名称,然后指导学生画平角,师同时在黑板上示范)

师:同学们知道它是多少度吗?说一说量平角度数的方法。(板书:1平角=2直角=180°)

【设计意***: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画***、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然后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辨析平角与直线的不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认识,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2)师:折扇的一条边旋转一周,扇面完全打开成一个圆形,两条边重合时,它还是一个角吗?(学生小组讨论、判断)

师:虽然两条边重合在一起,但它还是由两条共一个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它仍是一个角。当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与另一条边重合时形成的角,我们叫它周角。(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学生用折扇同时操作,然后教学周角的画法,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周角)

师:怎样才能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并量出它的度数。(课件演示一个周角是由两个平角或四个直角组成,板书: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倾听同伴的解决方法时,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进而有选择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适时、恰当地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师:介于平角和周角之间的角,我们这节课就不研究了,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些资料来看一看。

3.师:以组为单位,把你们在练习纸上画的角集中在一起,给它们分分类。(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分组汇报)

师:谁的分法更合理,更科学?(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角的分类:直角是90°;以直角为标准,比90°小的角叫锐角;比90°大而比180°小的角叫钝角;180°的角叫平角;360°的角叫周角)

师(强调):钝角是比90°大而比180°小的角。

师:请把这五类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课件出示89°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判断这个角属于哪一类角)

师:平角和周角是钝角吗?

【设计意***:这一环节让学生用手中的折扇随意打开成一些角并画下来作为学习素材,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尝试由学生自行确定角的分类标准。在学生发现直观地按形状来分不够精确,不能确定一个角是哪一类时,引导学生变换思维方向,提出按“度数大小”这个标准给角分类。最后通过看书质疑,抽象概括出各种角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师(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的习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能只量一个角的度数,就知道其余三个角是多少度吗?(学生组内交流探究,完成后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演示)

2.师:小组内一名同学把活动角张开成不同角度的角,其余同学说说各属于哪一类角。

3.课件出示五角星。

(1)在这个五角星中,你能找出哪些角?

(2)如果∠1等于70°,那么,能知道∠2是多少度吗?

4.折一折: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设计意***:巧设一定梯度的练习,让学生找一找隐藏其中的平角、周角,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平角和周角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发现与解决问题,并渗透分类的思想,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2)

二、差异化的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职业背景与发展等特点,本文主要通过情景教学模式、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当前软件企业开发实践中流行的建模工具搭建软件工程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加快对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包括:1.掌握软件工程中的统一开发过程、面向对象等思想、方法;2.以UML语言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用例***、时序***、协作***、活动***、状态***、类***等模型,尤其是掌握由用例***开始逐步建立类***模型的过程;3.软件的编程实现与测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复习程序设计课程,掌握NET、PHP、数据库编程、软件测试工具Nunit等,在UML模型基础对软件原型进行代码实现。

(二)分组实践

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一般采用如下形式:学生以开发团队的方式协作开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运用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建模技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和以往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有所不同,软件工程实践中不仅仅要训练、考查学生对软件开发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软件项目的思想、能力的提高。所以,课程实践分组进行尤为必要。本文通过让学生填写课程实践情况调查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专长、特点进行清楚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协调下进行实践小组的组队。在成立小组之初则明确成员在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或者将项目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学生在不同模块的开发工作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实施步骤

本文按照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进行,以学生自主实践,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的方式开展小组分组实践。具体实施步骤如***2。其中: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角色由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担;组内评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际评审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联合完成;教师的在每个步骤中给予小组成员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在每个阶段工作的提交结点上和小组成员共同对阶段工作进行考核、小结。

(四)实施结果

我们选取40个学生作为教学实验样本,分为10个项目实践小组,每组4人。首先,通过学生填写分组情况调查表来了解学生的以往专业背景、当前从事工作类别、未来职业发展意向等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课程学习情况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了思考,促进了参与课程实践的热情。

1.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内容选择意向分析

对大专阶段学习专业对实践角色选择意向的影响统计分析如***3。统计分析表明:大专所学专业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设计工作,但选择意愿仍是比较均衡;大专所学专业为信息技术类的学生则偏重于选择测试、设计工作;大专所学专业为非信息类专业学生则偏重于选择分析、测试工作。进一步分析可知:以往的知识背景、专业对学生选择实践角色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实践角色所承担的工作认识较为全面,侧重于选择技术程度高的编码工作。

2.目前从事工作类别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

我们将学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分类为:计算机类(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测试)、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工作背景对选择角色的意向统计分析如***4。统计分析表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设计、编码角色;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需求分析角色;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软件测试工作;从事其他类别工作的学生(信息、非信息类)学生选择偏向于分析、设计、测试工作。

3.职业发展意向对实践内容选择分析

我们将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分类为:计算机类(编码、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信息类、非信息类。学生职业发展意向对选择承担角色的统计分析如***5。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发展意向为编码(软件工程师、高级程序员)的学生侧重于选择承担编码、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项目管理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测试角色;职业发展意向为信息类、非信息类的学生偏向于选择承担分析、设计角色。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3)

游戏角色以及装备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因为在游戏的角色和装备是玩家的直观感觉。因此设计的标准首先要满足玩家具有良好的体验感,这就要求设计的角色和装备要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符合大众标准。因此在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们进行讲解一些现代的风格元素,使得玩家更加容易接受。本文主要针对游戏装备设计以及游戏角色设计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们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提供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建议。

1 游戏角色和装备在不同类型游戏中的特点

当前游戏种类越来越多,不再是以前主要以网游、RPG游戏、射击类游戏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类游戏、动作类游戏等等各种各样的游戏接踵而至。所以面对这些游戏,如何通过游戏装备的设计来抓住玩家的心,让更多的玩家能够驻足,通过游戏的角色装备展示让玩家拥有想玩游戏的冲动。下面将对一些主流的游戏特点进行介绍:

(1)角色扮演。所谓的角色扮演主要是玩家担任游戏剧情中主人翁,然后根据剧情的设计,玩家犹如身处其中并完成主角的任务。目前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有:《仙剑奇侠传》系列、《古剑奇谭》、《轩辕剑》等等,这些玩家在进行扮演的时候需要完成设定角色的任务,设定的角色在游戏中逐渐成长,这种假设性的动作与玩家在实际的游戏场景中完成交互。

(2)运动射击。所谓的运动类设计有很多,通常会利用三维技术以玩家的第一视角进入到游戏之中,使得玩家可以面对一个真实的三维技术视角,三维地***使得玩家在运动射击过程中可以选择更多的路径,这样玩家的操作和控制性获得了更多的选择。使得运动类射击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例如,当前火爆的CS、CF等等各类射击类游戏,体现出此类效果。

(3)即时战略。即时战略游戏常常会存在着一个非常复杂的背景,并且需要大量的工具、宠物以及人物控制,玩家在扮演角色的时候需要指挥作战、生产、有目的的完成任务。游戏中的策略往往还有资源采集、生产、开拓、后勤以及战争。即时战略游戏玩家需要在游戏中进行排兵布阵,而地方势力不会因为玩家不玩而停下来。

2 游戏角色装备属性机制分析

(1)游戏装备属性的设计理念。游戏中的角色和装备占据着游戏的主要部分,游戏作为玩家的提升,装备则作为玩家的武器。玩家在角色的设定下,使用自己的武器去奋争游戏剧情中的胜利。那么我们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则可以通过游戏玩家的不同尝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习者可以从自己的认知结构上发生变化。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角色实例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则正如游戏中装备,通过不同的装备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2)探索式教育在游戏装备设计学习运行机制。针对游戏装备设计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方法对游戏造型中的角色装备设计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的角色,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书籍等装备,这些都是学生通向学习成功的法宝。在游戏之中扮演的角色不变,但是装备却会改变,装备正如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书籍、工具以及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些将为我们打开成功的门。

3 探究式教育角色装备设计和玩家体验之间的机制分析

游戏角色的设计和装备设计主要包括了创作期和玩家体验期两个重要的阶段。而在目前的教育氛围中,对角色的塑造的重点和装备的特点往往是建立在设计者一厢情愿的思想上,具体表现为刻意的包装对角色的教育性和粗糙地融入教学内容,玩家在进行游戏体验时会有生硬、刻板、不灵活的感受。鲜活的游戏角色设计和装备设计应该具备统筹这两个阶段。尤其是在探究式学习类型的游戏当中,角色外在的特点及内在的内涵,装备的功能、特征、获得、背景等都时刻的影响着玩家在游戏时的体验,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能够不断地激励玩家和激发玩家的游戏兴趣。以下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简单的分析角色生成的途径和过程,最后简单的点评一下装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设计者设计过程和玩家认同和欣赏过程的博弈。首先在角色的设计上,设计者的设计过程是从某些人物角色突出的特征来寻求角色最原始的形象,再结合整体游戏的背景对游戏角色进行说明,再根据一般任务的需求来表现角色的一般特性,这就是丰富角色信息的一个过程,玩家通过游戏体验过程来了解整个角色形象和游戏整个背景,当玩家从创建角色开始就是扮演角色的一个过程,随着游戏的深入,玩家随着角色的成长而了解整个角色的特点和丰富情感以及领略角色各方面的功能。同样的,装备设计也应该和角色设计考虑的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是有所区别,玩家通过扮演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装备,那么玩家首要关心的问题就是装备的好坏以及装备的外形,这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装备的等级、属性、背景、获得方式等是否会给游戏带来不平衡,还有设计者需要考虑设计的装备是否能被玩家所接受。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游戏角色和装备的设计要根据整个游戏背景和玩家的体验为基础,避免自己主观的想法代替玩家的想法的现象出现。

(2)设计者融入教育内容的智慧与玩家追求娱乐功能的博弈。设计者要体现角色内外属性的有机结合或风格统一,就要考虑如何为玩家体验内在属性而设置辅助成分,同时也不能回避属性呈现次序,及要匹配角色某一状态时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等问题。深入探讨探究式游戏学习过程,笔者认为这与加涅所阐述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是相通的,加涅强调教学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内外条件,更要考虑知识本身的复杂水平。

4 结束语

指导学生在角色设计和装备设计中,必须让学生对角色的特征、细节、背景等诸多方面的进行分析,并对装备的特点、属性、光效、背景等进行研究,在强调玩家游戏体验的同时注重游戏的整体平衡。在实际教学中,掌握了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互动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玩家的特点,设计出鲜活游戏角色及配套的装备。

参考文献:

路畅.浅谈游戏角色设计对弘扬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国电子商务,2013(8):272.

梁力木.游戏角色设计 的创意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4)

中***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Processing Examination System 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B/S

Pan Yi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Harbin150000,China)

Abstract:Scientific examination system is helpful for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help teachers work to get a fair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be helpful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Based on the B/S process assessment system design is based on this purpose,its 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lly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role conversion between use.

Keywords:B/S;Database;Process of evaluation

数字化信息在最近几年中爆炸般地扩展到各个应用领域.数据库研究正处在一个各种技术因素迅速发展更新和需求快速变化的时代.数据库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分支,正顺应技术潮流,研究和解决现实世界不断提出的新的技术问题。

一、过程化考核系统数据库的特点

过程化考核系统的开发实际上是包括系统项目及海量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关键之一是大量不同功能和结构的数据库的设计及分布。在数据库的设计中要求考虑以下问题。

(一)教师管理模块和学生管理模块两部分紧密联系。在项目中,由教师模块起主导作用,学生模块利用教师模块分配的任务及题库,教师模块完成对学生模块中的资源分发、成绩评定等内容,两大模块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二)各个课程题库海量数据的保存,需要解决本地库、服务器的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及已存入光盘的信息的存放、读取、使用(查找、浏览)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表现在:(1)修改和删除操作只限于本人所做且尚未由管理员保存的设计文件。(2)管理员有权修改已保存的文档。(3)普通教师可晋级为管理员设置,管理员人数有限制。总之,系统必须能满足对安全性的多种要求,数据库必须有保密环境。(4)数据库共享性要求高。在服务器端,不同的数据使用的频度不同,需对数据结构及处理作精心、周到的设计,处理好共享与速度、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考虑网络性能时,还需防止频繁碰撞,防止对资源的较长时间的独占(限制在秒级)、防止死锁、死机。(5)要求友善与统一的用户界面,有集成化的软件工具,集成化的项目支持环境.

二、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只有用数据库来管理才能有管理的可能。数据的结构将影响整个管理机制的应用,而且一旦建立以后要修改常会出现麻烦。所以一开始就要仔细慎重地搭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结构,本系统选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

共分为15个数据表来完成:

(一)sys_dept――部门表

(二)sys_menu――菜单表――项目所拥有的功能

(三)sys_role――角色表――每一个角色对应各自所需要的功能

(四)sys_role_menu――角色所拥有的菜单表(中间表)――进行角色和功能的分配一个角色对应多个功能

(五)sys_user――用户表――所有系统用户

(六)sys_user_role――用户所对应的角色表(中间表)――进行用户和角色的分配一个用户对应一种角色

(七)tbl_class――课堂表――保存课堂

(八)tbl_class_exam――课堂所包含的习题表――进行课题和习题的分配(一个课题对应多个习题)

(九)tbl_exam――习题表――题库

(十)tbl_student――学生表――从用户表中分离出来的(和用户表主键一对一)

(十一)tbl_student_exam――学生所回答的习题表――学生和其所回答的问题(随机提问、指定提问)

(十二)tbl_student_team――学生所在小组表――学生和其所在的小组(随机分组、指定分组)

(十三)tbl_teacher――教师表――从用户表中分离出来的(和用户表主键一对一)

(十四)tbl_team――小组表――保存分组信息

(十五)tbl_ziliao――***资料表――保存可供***资料的信息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共计15张表来完成。大体上分为:部门表、菜单表、角色表、角色菜单表、用户表、用户角色表、课堂表、课堂习题表、习题表、学生表、学生习题表、学生分组表、教师表、分组表以及资料表。下面详细叙述是怎样划分数据表的。数据库设计本着简单、完整、数据严谨来设计,可大体分为课程类表、学生类表、教师类表及资料类型表。每一种类型表又可以单独细分称几个表来完成数据统计。本系统可以按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管理员角色进入系统。以教师角色为例,角色表需要说明角色名称、角色状态及角色信息。角色名称为教师,需说明所属部门,用户状态、用户名及密码,所授课程名称(这里可以做成下拉列表选择或者直接填写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学生名单等内容。如若角色为学生时,可以设计学生用户表、学生测试表、学生分组表及资料表来完成学生用户数据的统计。具体可参考用户表、角色表等相关表单。系统按学生角色进入系统,可以完成***资料、向老师提问、回答问题、分组等任务。同时得到老师的评分、反馈。以上是对《基于B/S的过程化考核系统》数据库的简单设计,还需在教师学生应用过程中加以实践完善。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5)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的纽带,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深受人们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做好这方面,老师必须从备课抓起,必须做好堂上作业设计这一块。

一、在数学课堂中创设课堂情景,自然渗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从一些具体实例导入课堂,使得上课时,我们可通过设计疑问或一些具体事例,创设课堂情景,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感知某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时,教师可采用发现教学法。在课堂上再现知识发现过程,创设知识发现情景。我们先问学生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多少度?可以让学生动手量他们自己的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再让学生动手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像***(1)那样,把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这样得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再问:怎样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呢?至于如何证明这个定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上面的实验得到启发。如***(2),过点A作MN∥BC,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问题就解决了。

二、设计典型例题,有意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应用的指导与手段。为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通过巧举例题,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意地进行讲解渗透。

(1)化归与等价转化思想。例1:如***(3),已知BM、CN分别是ABC的∠B、∠C的平分线,AEBM,E为垂足,AFCN,F为垂足。求证:EF∥BC。 思路:这个***形可分解成三个基本***形,所以要延长AF、AE分别交BC边于G、Q,得到***(4)是等腰ABQ,***(6)是等腰AGC。再看***(5),在AGQ中,E、F分别是AG、AQ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到EF∥GQ。即EF∥BC。此例把复杂的几何***形分解转化为基本的***形求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法。

(2) 换元的思想方法。例2:解方程组:

+=3

+=5. 思路:设=a,=b ,则方程可化成:48a+16b=3

72a+32b=5

(3) 配方的思想方法。例3:已知 X2+y2-2x+4y+5=0,求x,y的值。思路:配方得(x+1)2+(y+2)2=0,再利用乘法的意义有(x+1)2≥0, (y+2)2≥0,从而得到x-1=0,y+2=0.

除了上述讲解的数学方法外,还有猜想、类比、建立数学模型等等。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获得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教学渗透的结果。

三、归类设计,把分类思想渗透于数学的始终

分类是研究各门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数学的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一般的初中生都害怕讨论问题。同时,不懂得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当遇到需要从多方面去讨论和分析的新问题时,往往会没有思路,束手无策。显然,分类是讨论的先导和源泉。因此,在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我们每次都要站在分类思想的高度,对学生解题的过程及思维进行引导。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有较大的提高。现以“圆周角定理”的教学为例,谈数学分类思想。

要突破分类讨论这一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圆周角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发生过程。如***(7)的变换,其中***(8)是圆周角,延长BC交O于A,变为***(9)。***(9)是特殊的圆周角,圆心在∠BAC的一边上,***(10)中,∠BAC的一边在圆周内运动,形成圆心在∠BAC的内部或外部(证明过程略)。这样做,揭示了“圆周角定理”的形成过程,暴露了分类讨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类能力。

四、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设计此类题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是通过数或形的逐步转化,揭示出未知与已知的内在联系而获得解决。在数学中有很多基本的转化法。如代数中,有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降次法等;几何中,有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等。在数学课堂设计中,要有相对完整的设计,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把这些数学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领略数学思想在数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例4:(如***11)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O半径为10,COSA=3/5,求BC的长。

分析:初中生所学习的三角函数只在RT中。本题已知COSA=3/5,ABC是一般的锐角三角形。因此,可通过转化,把一般的锐角三角形转化成直角三转化成直角三角形。***(12)通过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COE=1/2∠BOC,把COSA=3/5转化成RtCOE中,COSO=3/5,从而求出CE,再求BC. ***(13)通过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这一转化,把COSA转化成COSD,从而在RtDBC中,求出BC。

例5:已知一楼梯的坡度i=1:3,且楼梯高CD=3米,若要在楼梯上铺地毯,且楼梯口再铺上一米长的地毯,求所需的地毯的长。

分析:这个问题,实质把楼梯的步级高转化为楼梯高CD,把楼梯的步级面宽转化成水平线段BD,如***(14)。这样,所需地毯的长应为:AB+BD+CD,而AB=1米,从RTCBD中,i=1:3可求出BD、CD,通过转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只要努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做到把掌握数学方法和渗透数学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初中学生是完全可以领略和接受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刻苦钻研教材,领悟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就能加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使学生领悟并逐渐学会运用蕴涵在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了它们,就可以“以少胜多”,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6)

一、问题设计要把握好几个“度”

1. 广 度

数学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问必须面向班级大部分学生. 因此设计问题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 一般来说,所设问题应使少数优生***思考后能答出,多数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在教师的启发下能答出,这就要求在设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广度. 一般情况下,问题越简单,则广度越大,但随之学生的思维层次越低,通过提问所获得的效果也就越差.

2. 角 度

问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便于学生理解. 一方面,设问的角度要新颖,富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应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角度选的好、选的准,才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同一思维方式思考,以达到知识内化及迁移的目的.

3. 难 度

设计问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双重飞跃,实现由“现在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 因此,设计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 若问题过易,则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若问题过难,则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通常以中等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的难易程度为主,应掌握“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

4. 密 度

“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种,它并没有改变那种“教师灌、学生装”的实质.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张弛得体,跌宕节奏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同时教师在提问后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并对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虑.

二、问题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的思考

1. 设计趣味性问题,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 情景应是学生熟悉的,最好是现实的,真实可信的,从情景中能提出并引起学生求知欲的,且能指向目标的,明确的问题.

2. 设计类比型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

利用设计的类比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x2 + mx + n = 0,考查它的根与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用与m,n相关的式子表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再观察第二组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1),启发学生思考:是否能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一般结论.

这样设计问题照顾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了思维渐进发展的过程,学生踊跃发言,学习情绪高涨.

3. 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追求创新,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又能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状态. 例如讲解“比例线段”时,设计问题:已知数3,6,请写出一个数,使这三个数中的一个数是另外两个数的比例中项. 又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时设计如下问题:在ABC中,点D在边AB上,要使ADC与ABC相似,需要添加什么条件?等等. 这些开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4. 设计研究性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7)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2.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显性化

在课堂上,出示教学目标,能把教学目标转化为教与学的共同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教学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在《三角形的边》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在对比实验中发现,教学目标呈现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的两个方案.

方案1:

【教学目标】

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学会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会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方案2:

【学习目标】

你能说出什么是三角形吗?三角形有哪些基本要素?你知道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吗?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分类吗?给你任意三条线段,你怎样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在教学中,用方案1呈现教学目标的班级,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能够带着目标学习,听课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方案2采用提出具体问题的形式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学习目标中的几个问题而展开,达到了很好的引导效果.

三、课堂学习体验化

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三角形的边》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体验.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运用中,笔者这样进行设计:

(1)小明要从点B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走到点C,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哪一条最近?你能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下吗?

(2)商店和学校分别位于两条交叉的大路边,可是有些学生去商店不是走大路而是走草地,走得多了就走出一条小路来.你说这些同学为什么会这样走呢?

2.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而分析思考、总结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为了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方法,深刻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笔者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得出三角形的两种分类、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活动一】动手摆一摆,请把你手中的小棍子摆成三角形,并说说这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引导学生从最大的角的度数来观察,得出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情况;接着再引导学生从三角形的边长出发,得出三角形按边长分类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同时设计了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为下一步探究做好铺垫.

四、习题训练题组化、层次化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8)

中***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54-03

我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这一单元进行了深入研读,从课标要求到教材编排,从数学知识前后联系以及横向沟通到数学思想,从教学设计到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完整、全面地进行解读。

一、解读要求,说课标

冀教版“多边形”这一单元内容,属于“空间与***形”的知识领域,隶属于***形的认识。***形的认识在空间与***形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单元比例占到了54%,课时比例也达到了33%,所以说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第二学段中***形认识的内容,课标做了详细的规定:①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②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③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④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⑤知道周角、平角等各种角的大小关系。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⑦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⑧认识钝角、直角等各种三角形。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及它们的展开***。⑩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而⑥、⑦、⑧这些目标中除了圆的部分,都是要在本单元教学中达成的二级目标。在达成这些二级目标的过程中,落实“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学会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学段目标,逐步实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形的认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二、纵横联系,说内容

由于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因而教材十分注意把这部分内容有层次、有坡度地分配到各个学段。既强调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又关注它们的横向沟通。

(一)知识的立体整合――纵向联系

以“多边形”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一年级学生已经在初步认识平面***形中,体会了面在体上,能够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二年级下册教材又集中安排了“四边形”的学习,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四边形,并从中能辨认出平行四边形。进入第二学段后,教材在四年级上册安排了“角的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在有了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多边形”。这个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多边形的特征,这既是对四边形认识的深化,又是五年级上册继续学习“多边形面积及组合***形面积”的生长点。

(二)知识的立体整合――内容安排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教材是在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直观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内容的,主要包括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简单的组合***形。结合本单元内容,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和探索乐园,最后安排了主题为“做镜框”的综合应用。在认识三角形这个知识板块中一共安排了4课时的学习内容,分别是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大纲版教材相比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组合***形的认识是新增的教学内容。

(三)知识的立体整合――横向沟通

因为三角形是最基础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三角形来进行研究,所以,本单元浓墨重彩地用四课时来介绍它,纵观这四课时内容,实际是按照整体感知――分类认识――深挖边、角特征来安排的,这也正是研究***形特征最基本的方法。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具有相同的安排。

“三角形的认识”中教材首先选取了自行车、梯子等学生所熟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些实物中的三角形,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揣测三角形的作用。教材借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唤醒学生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接着让学生动手拉一拉用木条做成的三角形架和四边形架,在这样的活动中,加强亲身体验,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安排也是课程标准思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体现。然后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学习画高的方法。最后应用所学,解决问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从生活实物中发现平行四边形后探索它的特征,二是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梯形是通过球门的侧面、大坝和水渠的横截面来认识、比较,发现特征后,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活动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可见,这三课时的教学都是从生活情境***引入,然后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探索出***形的特征。这样的编排正是教材对教师的引领,引领教师去构建“在情境中认知***形,在探索中建构特征,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的高效课堂。

关于组合***形,内容设计的意***是强化***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组合***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探索乐园”的设计除了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边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关系,探索多边形边数与多边形内角和的关系;探索由硬币组成的三角形中,每边个数和硬币总个数之间的关系。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让学生知道还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从而完成从四边形到n边形的拓展,这样就充实了多边形的内涵,使小学阶段直线***形的认识达到应有的高度。

(四)教材编排特点和编写意***

走进教材,慢慢地感知,细细地揣摩,可以读出它的特点、意***:从自行车到伸缩门,从拦河大坝到各国国旗,可以感知教材努力创设情境的特点,了解它要唤醒学生经验、激活学生知识储备的编排意***;从分一分到量一量,从折一折到画一画,看到教材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的特点,了解到它引领教师去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编排意***。从观察猜想到操作探索再到归纳总结,看到教材增强数学学习内容探索性的特点,体会到教材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良苦用心。从修椅子腿到做位置牌,从铺甬路到围鸭场展现了教材“用数学”的特点,了解到教材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编排意***。

有了了解还不够,还要去挖掘,深入地挖掘,挖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应该怎样去给予?

三、体会思想,说建议

数学学习不单单是知识与技能,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本单元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对应思想

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让学生明确底和高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渗透的就是对应思想。

(二)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教材先提供给学生7个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自主分类,这就是基本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的体现。分类的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分类的标准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学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结果。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教师关注,就是教材把分类结果放在了长方形圈内,这实际是要渗透集合思想,可以在此引入韦恩***。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分类的过程,从而落实课标“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的要求。当然,教师不能为了分类而分类,而是应把落脚点放在在分类过程中探索每类三角形的特征上。因此,教师应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分类的过程,在表达中了解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在此,要提及的是因为人教版提出了按边分类,但其结果不是最终目的,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冀教版教材在这个点的设计上就另辟蹊径。首先设计了观察红领巾、交通标志来发现特点,然后着重在测量边、测量角的基础上,交流、体验、认识等腰和等边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在此,教师可以突破教材提示,引导学生用对折比较的方法去感知边和角的特征。

(三)归纳思想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教材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并估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通过不同的、多个三角形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着,教材提出让学生进行验证的要求,通过把三个角“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再次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结论的确定性。不管是量一量,还是拼一拼,教材都是列举了所有类型的三角形,通过验证知道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最后归纳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教材这样编写的意***是渗透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落实课程目标中“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想,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的要求。

(四)转化思想

探索乐园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这种转化思想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研究未知***形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研究未知内容的学习方法。

除了在细节处理上的建议外,对于这个单元来说,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钝角三角形只画出一条内高就可以了,对外高不做要求。三角形不要求按边来分类。

第二,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活动。课程标准中,把经历、体验、探索列为内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深层含义是:经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手段,过程的经历本身就是数学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比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只有一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用五分钟的时间告诉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掌握。但是,教师经常用这样三句话来说明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闻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动手做了就理解了”。由于学生对“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是没有经验基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围,亲身去体验,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反思,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逐步抽象出结论。教材内容这种过程化的呈现正是要教师落实课标中所提出的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的目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9)

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了解学生的思维共性和认知差异。

1.前测是教学设计的学情基础

对于教师设计的探究过程,如果学生不需要探究就明白了,那这种设计就是无效的;如果教师设计教学环节难度很大,学生不能回答不能操作,新旧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联系,那么这个设计也是失败的。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呢?第一,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第二,它必须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做好前测。

2.前测为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感性让数学课堂更具人性化、更精彩生动,理性让数学课堂多了一些数学化。在追求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本身的东西,应让课堂多一些理性,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有效、更科学化。而前测就是让数学课堂科学化的第一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不到位。而做了前测,那分析统计所得的数据,就是我们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的正确依据,它能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有效。

二、设计前测,外化于行

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需要我们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情况,思维状态,以细致详实的前测来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设计有效的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适合自己的学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前测,通过前测去了解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有哪些生活经验?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哪些影响?

1.预习分析法

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设计预习作业。教师通过分析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对新知自学的情况:哪些问题自己能解决,有哪些问题似懂未懂的,还有哪些根本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教学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基本特征,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概括推理能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前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他们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难点到底是什么?学生的空间思维怎么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2.个别谈话法

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后继教材的教学,问题从旧知和新旧的连接点处设计,通过教师与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谈话了解他们新知生长点的掌握情况,确定怎样引导学生迁移或类推,从而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既然不少学生都知道了这个结论,那是不是不用教学了呢?答案显然不是的。教师还要通过个别谈话法,了解哪些层次的学生知道了这个结论?如何知道的,怎么证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预设教学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进行教学前测。

教学前测如下:

教师在班级里选择了6名学生,好、中、差各三名,进行访谈。

问题1:关于三角形你了解哪些知识?

问题2:你还能清楚地记得三角形分类吗?

问题3:关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了解什么?

问题4: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吗?你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10)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思考、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多样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学会按角、边来给三角形分类,体会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

1.(电脑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分类”)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生:知道,三角形的分类。

师:对,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分类”。

复习三角形的构成要素。

师:观察这个三角形的边与边,角与角,顶点与顶点,各有什么差异?

生:边有长短的差异。

生:角有大小的差异。

生:顶点没有差异 。

2.师:我们知道分类,就是对有差异的东西分类,没有差异,我们就无法进行分类。大家想一想,这一节课我们要对三角形分类,可以从哪些差异入手进行分类呢?

师:为什么不说可以根据顶点分类?

生:根据顶点分不出。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一幅***,这是由什么***形所组成的一艘船?师:这些三角形形状一样吗?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别根据角和边的差异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

设计意***: 由学生熟悉的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分析,不仅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而且强调差异是分类的前提,让学生学会预先确定和选择标准,并运用标准对三角形进行合理的分类。

二、活动二

1.探究按角的分类。课件出示学习活动要求:

A、自己先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进行分类

B、四人小组之间交流你们的分类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听一听同桌是怎样想的。

C、准备好你们小组的意见,争取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 先通过自己***思考,亲身动手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任务承担责任的意识,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使学生之间的想法得到碰撞,从而得到分类的共识。

(1)分一分

师:你认为哪些三角形可以分为一类?并说明理由。

生:1、2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有一个直角。

3、4、5、6、7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有三个锐角。

8、9、10、11、12分为一类,因为它有一个钝角。

(2)填一填

设计意***: 在学生操作完成后,要想直接得到结果完成分类,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设计实验报告单,由四人小组变成同桌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又为学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

(3)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点与三者关系

①认识直角三角形

师:谁能给有一个直角的这类三角形取个名字?

生:直角三角形

师:老师手上也有一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什么呢?

生:直角

②认识锐角三角形

师:如果三个角都是锐角,你能给这样的三角形取个名字吗?

生:锐角三角形

师:这个是锐角三角形吗?

师: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三个角都是锐角。

③认识钝角三角形

师:最后一类是什么三角形呢?

生:钝角三角形

师: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生: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板书:一个钝角)

师:是这个吗?(拿起一个钝角三角形,贴在黑板上)

④比较各类三角形的异同及小结

师:观察这三类三角形,每类中至少有几个锐角?

生: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师生小结

⑤用集合表示三角形的关系

师:如果我们把所有三角形都看成一个整体,每类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设计意***: 学生发现了分类的方法以后,重点强调每种三角形的特征,并且能用教具贴在黑板加强板书的直观性,同时用多观察、多提问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利用课件演示用集合的形式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得到的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4)练一练:课本P27 找一找,填一填

三、活动三

1.看看屏幕上的红领巾,它按角分属于什么三角形?按边分又是什么三角形?

设计意***: 联系生活知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道生活实际应用题,既练习了按角分,也练习了按边分,加深对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综合理解与运用。

2.游戏:猜一猜(课本P28练一练第1题)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篇(11)

中***分类号:TP311.52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持续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学院管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在增加,处理日常事情的复杂性在增大,新的办公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前学院处理文件的方式主要靠人工方式来进行,随着不断发展这种方式已经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这使学院文件处理的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下。为了使学院业务流程逐渐规范,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学院各行***部门之间能够方便快捷的联系并能够协同工作,学院非常需要一套基于网络的、功能实用的、适应于实际情况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系统)[1]。

目前的OA系统虽然发展很快,但主要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与学院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我们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需求分析,开发一套能够真正提高工作效率的OA系统。

1 需求分析

(1)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考虑到安全性,我们要提供设置个人权限的功能,并考虑采用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的思想,能够实现:第一,可以添加一个角色、修改已有的某个角色和删除不想要的角色,第二,可以设置角色的权限,第三,能够实现为每个用户分配他的角色。

(2)教职员工资料录入及查询功能:现在,学院教职员工逐渐增加,为了便于对他们的管理,需要设置教职员工资料录入及查询模块,要实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把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宏观方面:比如教职工各个职称层次、各个学历层次和各个年龄层次的分布情况等,微观方面:教职工的成长历程等。

(3)校园机构配置管理功能:学院里的行***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是一个动态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根据学院以后发展需要及时的添加某些机构、修改一个机构、删除已经撤销的机构的校园机构配置管理的模块。并能建立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显示学院机构的隶属关系。

(4)公告显示功能:系统要有公告显示的功能,能够及时的面向全院教职员工会议通知、大型活动注意事项、项目课题申报等内容,让每个人都能及时的获得平台的相关信息。

(5)文件资料传输功能:为了便于教职员工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方便地互相传输一些资料,要设置文件资料传输模块。此模块分为邮件管理和联系人管理两个部分,邮件管理要有一对一发送和一对多发送的功能,联系人管理应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功能,像添加一个联系人、修改某一个联系人的资料、删去不用联系人的信息等功能。

(6)公文流转功能,我们要让需要审批的文件能够在相应的条件下自动进行上报、审批、下发等,能够按照我们的意***设定流转条件,实现自动处理文件。

2 系统的整体架构

OA系统是基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以.NET为开发平台,客户端借助工作流引擎和数据库交换数据,工作流引擎在处理完数据以后,再将处理的结果通过浏览器反馈给客户端,本系统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0[2]。系统的整体架构***如***1所示。

***1 系统的整体架构

系统主要由***2系统的模块结构***中所示共六个模块进行构成,整个系统的基础模块是角色及权限管理模块,用来设置每个用户的角色和分配其相应的权限,从而实现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其对应的资源和拥有其对应的执行权力。

***2 系统的模块结构***

3 系统设计

3.1 角色及权限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设计使得OA系统更加安全,我们的设计思想是先为用户建立不同的角色,然后为每一类角色设置其应用的操作权限,从而,可以保证必要的安全性。在建立一个新的用户时,可以分配给他一个角色,甚至多个角色。角色和用户的数据库表关系***如***3所示。

***3 角色与用户数据库表关系

用户在进行系统登录时必须在用户名称和用户密码中填写正确的内容,系统根据我们输入的内容进行检索,只有在数据库中找到与其匹配的信息后该用户才可以通过系统认证,然后才可以进入到系统中进行操作。

3.2 教职员工资料录入及查询模块

学院教职工不断增加,此模块可以方便地对全院教职员工进行管理。我们设计为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两个子模块。在职人员有增加、查询、删除等功能,退休人员有增加、查询、恢复为在职人员等功能。这里每种操作都需要设置权限,系统管理员根据实际需要分配给教职工相应的权限,并能够随时修改每位教职工的权限。

针对类的设计,第一我们设计了教职员工的基类,第二派生出在职人员类和退休人员类,这完全体现出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此模块的类***如***4所示。

***4 教职员工管理模块类***

3.3 校园机构配置管理模块

学院的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需要也会有变化,此模块提供了管理学院机构的作用,有增加新机构、修改一个机构、删除已经撤销的机构等功能。

学院机构、职工、角色三者之间的E-R***如***5所示,由***可以得知一个职工属于一个机构,可以有多个角色,而一个机构也可以有多个角色的关系。

***5 职工、机构、角色E-R***

3.4 公告显示模块

此模块可以向全院教职员工快捷的通知信息。在设计时先建立函数于后台代码中,然后在文件中读取公告信息,其次把它存入string类型的字符串里面,最后在前台页面中用滚动字幕的形式予以显示。这里我们采用了界面与内容互相分开的设计理念。[3]

3.5 文件资料传输模块

在OA系统中,为了便于教职工之间互相发送文件和相关资料,我们设置了此模块,它的功能***如***6所示。

***6 文件资料传输模块功能***

3.6 公文流转模块

此模块我们根据设计的工作流引擎运作,把工作流技术引入其中,主要有起草公文、公文已发、公文待办、公文已办、委托公文、监控流程、定制类别的功能。

4 结束语

本系统满足了学院对日常办公的需要,实现了规范办学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公经费、加快信息流通的目的,形成了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良好局面,本系统为学院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洪娟.基于WEB模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4:99,202.

[2]刘智能,樊伟.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161-164.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大全

学习

物流分公司工作总结集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分公司工作总结集锦,内容包括物流公司的分公司工作汇报怎么写,物流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汇总6篇。二、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的模式设计与实施原则探究以上的现状与问题直接影响到各子公司的利润指标的完成,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建议

学习

现代诗欣赏集锦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诗欣赏集锦,内容包括现代诗欣赏与创作,硬笔书法现代诗欣赏。主持人(男):在xx草原最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吟唱最美好的旋律,共同抒写人生最动人的篇章!主持人(女):乌拉特草原是xx九大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场之一,孕育了匈奴、鲜卑、突

学习

护士履职总结大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护士履职总结大全,内容包括护士履职总结,护士聘期考核表个人总结。本随机抽取南充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0名合同护士。其中,女492名(92.45%),男8名(7.55%);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5,23±6.79)岁;工作年限1~15年,平均为(7.22±5.29)

学习

迎七一演讲稿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迎七一演讲稿大全,内容包括关于七一的演讲稿,迎七一颂***恩演讲稿。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一切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我将更属于培养我的***和人民。我的人生从此有了新的起点。我也深深知道,***员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学习

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局办公室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育局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提纲,教育局办公室工作周总结。一年来,办公室不断加强***治、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是提高文字水平。今年起草各种文件、材料370多个,约40万字。阅修

学习

开工申请报告集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开工申请报告集锦,内容包括开工申请报告最新版,开工申请书范文大全。4.已委托专业机构提前做好办公区、生产及作业场地和餐厅等人员集聚区域的消毒消杀工作,并每天按规定消毒消杀,做好相关凭证、影像资料等。5.已制定详细的

学习

关于环保的建议书集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环保的建议书集合,内容包括关于环保的建议书合集15篇,关于环保的建议书集锦15篇。关于环保的建议书集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建议书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建议书是人们发表意见,提供建议的一种工具。那么,怎

学习

测量新技术论文集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测量新技术论文集锦,内容包括工程测量技术论文5000字,地铁控制测量2000字论文。1矿山测量矿山测量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是与采矿技术、工程的发展和要求;测绘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等。这三点

学习

意外保险申请书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意外保险申请书大全,内容包括意外健康险理赔申请书怎么填,居民意外保险申请书范文。4、车辆修复及事故处理结案后,办理保险索赔所需资料:⑴机动车辆保险单及批单正本原件、复印件;⑵机动车辆保险出险/索赔通知书;⑶行驶证及

学习

村级文化工作计划集锦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村级文化工作计划集锦,内容包括乡镇文化工作计划,村级文化活动19年开展计划。促进村级计生协会科学和谐健康发展新乡市计划生育协会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12个县(市、区)、6个省级开发区,156个乡(镇、办事处),3574个行***村,总人

学习

汽车销售工作计划通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销售工作计划通用,内容包括汽车销售计划书通用15篇,汽车销售工作计划书。汽车销售工作计划通用1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

学习

人性化管理论文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人性化管理论文大全,内容包括铁路人性化管理论文,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参考论文。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局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珋±s)表示,

学习

产假申请书【精】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产假申请书【精】,内容包括产假申请书怎么写简单,产假申请表。产假申请书【精】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申请书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利用申请书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大家知道申请书的格式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产假申请

学习

地方文化论文集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地方文化论文集锦,内容包括地方文化论文怎么写,地方文化论文怎么收集材料。在肯定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地方文献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质层

学习

护士履职总结大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护士履职总结大全,内容包括护士履职总结,护士聘期考核表个人总结。本随机抽取南充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0名合同护士。其中,女492名(92.45%),男8名(7.55%);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5,23±6.79)岁;工作年限1~15年,平均为(7.22±5.29)

学习

迎七一演讲稿大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迎七一演讲稿大全,内容包括关于七一的演讲稿,迎七一颂***恩演讲稿。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一切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我将更属于培养我的***和人民。我的人生从此有了新的起点。我也深深知道,***员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学习

七五普法规划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七五普法规划大全,内容包括云和县七五普法规划,七五普法规划重点笔记。筹备三个会议。一是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调研“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二是普法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汇报“六五”普法的成果以及研究探讨“七五”普法工作。

学习

数字化教学论文大全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教学论文大全,内容包括数字化教学论文,数字化教学案例技巧与方法的论文。二、自主探究数字化学习的内涵1、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学习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青睐,对它的研究很多。钟启泉等认为,探究学习是

学习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大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输电线路施工总结大全,内容包括输电线路施工总结,输电线路施工总结范文。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使输变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必须提高输变电工程的

学习

公共安全事件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安全事件大全,内容包括公共安全管理事例及办法,公共安全问题案例分析。二、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的措施1.明确档案部门参与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没有

学习

专业舞蹈论文大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舞蹈论文大全,内容包括舞蹈论文范文范例大全,专业舞蹈论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有组织的积极主动参与,***思考,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收集和处理知识技能,并在自主探究和构建知识活动中获取新

学习

元旦祝福短信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祝福短信大全,内容包括元旦祝福短信要最新的,元旦祝福语短信合集40条。5、元旦的曙光就要来了,请对着蓝天微笑一下。我要剪裁个开心时光,为你缝成件幸福衣裳。别忘了,即使活得很现实,也要想得很美好。6、新年到了,思念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