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格言篇(1)
2、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咱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3、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英国)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盛我荣,国衰我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我的祖国致以可被理解的敬礼。——卢梭
6、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7、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钟爱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我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马克吐温
8、咱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透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9、只有在不仅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10、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咱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车尔尼雪夫斯基
11、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苏霍姆林斯基
12、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出自:唐·骆宾王《萤火赋》类:类似,好象。道:正当的事理。有道德的人,即令在没有看到之处,也不做欺心的事。——骆宾王
13、道德是真理之花。——雨果
1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愉悦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15、天地万物,互养共荣,自然生态,贵在平衡。
16、无私是稀有的道德,正因从它身上是无利可***的。——布莱希特
17、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凯洛夫
18、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咱们有可能来创造自我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19、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20、与人为黄。以求引善。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贤妒能是小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1、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康德
22、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23、两心相印,共偕白首;志同道合,天长地久。红花还需绿叶扶,夫妻相互要支持,世无完人莫奢求,理解体谅长厮守。如对婚姻不负责任,必被良心追究责任。
24、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斯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颗大钻石或珍奇的宝物一样受人欣赏。——巴尔扎克
25、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愉悦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过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哈代
26、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咱们自我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27、心灵美就是精神的美与道德的美。——库申
28、正因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29、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苏霍姆林斯基
30、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31、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谚语
3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33、咱们有无产阶级道德,咱们就应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34、自立才能自主,靠人更须靠己。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5、自知则明,自胜则强。见贤思齐,闻恶自警。律己当严,待人宜宽。满招损,谦受益。
36、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魏晋)嵇康
3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咱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38、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欲人爱己先自爱,欲人尊己先自尊。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39、儿好,女好,有为就好;女亲,儿亲,能孝都亲。莫愧家贫,应教儿女早立志;莫恃家富,须防骄奢出败儿。望子成龙,切莫拔苗助长;志趣各异,还领因势利导。教子德为先,身教胜言传。
40、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无诚不合、无信难行。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
41、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雪莱
4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出自: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杜文澜
43、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44、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45、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因此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46、人要珍惜生命,莫让自然得病。污染破坏一朝易,治理恢复十年难。珍稀物种,灭绝堪忧,关心爱护,德在千秋。
47、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48、就应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好空谈道德——(希腊)德谟克里特
49、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愉悦的生活。——(希腊)亚里士多德
50、胜不骄,败不馁。名利求之须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竞争为乐,恬淡为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
51、树立道德信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
5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53、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愉悦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54、道德活动既受***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洛克
55、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正因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罗素
56、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57、人生就是那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但是是这么一点。——巴尔扎克
5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59、懒惰是死海,会吞没一切道德——欧洲
60、不守时刻就是没有道德。——蒙森
61、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乌申斯基
62、***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63、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康德
64、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明白社会理想到构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1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65、教育务必立足于道德和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撑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我遭到不道德的侵凌。——尚福尔
66、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要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对待。——佚名
67、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68、劳动的崇高道德好处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钟爱和把自我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
69、道德教育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应同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
70、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正因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能够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我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71、要记住,你不仅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72、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73、金钱与贪欲,是最无道德的恶魔——意大利()
74、智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75、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生命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76、生我育我,父母恩深;寸草春晖,铭记于心。孝敬父母,可望儿女孝敬我;***父母,怎教儿女孝敬我。儿女不肖,父母之羞;父母失赡,儿女之羞。
77、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托马斯·曼(保护环境公益广告)
道德格言篇(2)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被败坏的道德践踏了的法律还有何意义。
道德格言篇(3)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道德格言篇(4)
自然环境 作者 来源 1. 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和子孙。 陈雨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城市更需营造都市绿肺。 陆志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 你给小草一点爱,小草给你一片绿。 刘伟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 人人保护环境,环境保护人人。 袁星荣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 当你伸手摘花,美丽已不存在。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 比水更宝贵的是节水的习惯。 毛羽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 大家小家是一家,环境保护*大家。 汪大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 绿草喜人,脚下留情。 汪大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9. 年青时种一棵树,年老时多一个伴。 芮彭年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0. 您留我一片洁净,我还您一个健康。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1. 增添山川一片绿,留给子孙万年青。 张崇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2. 给大地一点绿意,还心灵一片绿洲。 吴先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3. 让鸟儿飞回上海城,让鱼儿游回苏州河。 倪蔚青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4. 为绿色捐款,让地球更纯净。 上海先导广告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5. 栽下申城片片绿,寄上市民深深情。 钱立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6. 手上有情花似锦,足下留意绿如茵。 周天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7. 勿攀枝头烂漫花,留得心中一瓣香。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8. 别让花朵凋谢在您的手中。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9. 栽培文明的幼苗,收获幸福的欢笑。 张建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0. 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 袁立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1. 多一棵绿树,多一片清新;少一朵鲜花,少一处美丽。 安慧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2. 花香、鸟语、人乐,生活美满;地绿、水清、天蓝,人人喜欢。 上海金年艺术设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3. 多一份环保意识,少一份环境污染。 何钧达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4. 天***蓝色月***明,树*绿色水*净。 王永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5. 春*满园为大家,请君留心爱护它。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6. 水清、树绿、天净;国泰、人寿、年丰。 区振棠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7. 植树种草,给后人留下一片荫凉;变废为宝,让上海永现碧水蓝天。 华心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8. 你给我添一份自觉,上海多一份清洁。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9. 植绿护绿申城绿,水清天蓝人人乐。 曹永发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0. 我们与树苗一切成长,祖国与青山绿水共存。 李鸿春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1. 前人多栽一棵树,后人少吃一份苦。 徐立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2. 不节约用水,人们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周树成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3. 绿色家园,需要文明素质呵护。 张泽萌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4. 仪容修美*自饰,市容亮丽*群治。 陈雨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5. 给草木多一份爱,让世界多一点绿。 芮彭年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6. 爱一寸草地,多一份生机。 苏锋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7. 留一点爱给青春,留一份情给绿树。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8. 小树正在生长,请不要摇晃。 刘伟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9. 参天绿树需保护,美化家园*大家。 是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0. 请别打扰小草的甜梦。 朱世红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1. 记住我的情,记住我的爱,路边的小草不要踩。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2.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伤害动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3. 城市的绿洲,生活的希望。 刘忠芝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4. 追寻绿色就是追寻生命,热爱绿色就是热爱生活。 罗健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5. 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6. 人间知音难觅,天涯芳草难栽。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7. 人人动手,擦亮世界每一处。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8. 爱护环境卫生,就是爱护你自己的家园。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9. 今日护我枝,明朝花尽开。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0. 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脚印。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1. 城市美如画,全*你我他。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2. 爱护城市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眼睛。 何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3. 您的关爱,我的风采。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4. 你喜欢我的芳香,我喜欢你的呵护。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5. 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6. 今日护我一片绿,明日花香满人间。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7. 绿化上海,造福于民。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8. 如果风中有花的清香,那一定也有您高尚的气息。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9. 花与文明同在,绿与健康常驻。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0. 珍惜绿色,保护环境,大家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张伟君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1. 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2. 让房屋披上新衣,让阳台布满鲜花,让围墙吐出芬芳,让道路展现 新貌。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3. 让人类和绿色生命相互拥抱。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4. 播种绿色,播种希望。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5. 拥有绿色,才拥有生命。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6. 方寸绿地,滋润人心。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7. 今天我们不保护环境,明天环境绝不会保护我们。 陈长林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8. 家净惠及一点,城洁利向一片。 冯兴发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9. 不要让无限的欲望耗尽有限的资源。 朱慧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0. 不要想到风凉的时候,才想起大树。 沈新放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1. 我的常青,我的绚丽,包含您无尽的关怀。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2. 种绿护绿,让花草树木与我们一同健康成长。 殷丽敏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3. 寸土寸金不够,更要寸土寸绿。 宋心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4. 共建上海绿色家园,同造东方金色乐园。 吴佐忻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5. 请保护我们的地球,让她永远年轻健康。 郭珏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6. 播种绿色,收获健康。 金飞燕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7. 脚下留青,聆听小草絮语;手下留情,喜见繁花吐艳。 韩根荣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8. 手下留情花尽香,足下留意草如茵。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9. 头顶湛蓝一片天,脚下留情一块绿。 徐鸿生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0. 美好的城市,还需要用更美好的心灵去维护。 席宇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1. 一片绿化,一派生机。 陈忠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2. 当你在污染空气的时候,你也在污染自己。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3. 绿化周围环境使社区更美丽,发展民族品牌让国家更强盛。 上海万象股份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4. 草木森森,因有你一颗爱心,河流清清,因有你一份真情。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5. 地上花草天上鸟,都是我们“家”中宝。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来源:中国公益广告网
地址:
道德格言篇(5)
自然环境 作者 来源 1. 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和子孙。 陈雨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城市更需营造都市绿肺。 陆志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 你给小草一点爱,小草给你一片绿。 刘伟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 人人保护环境,环境保护人人。 袁星荣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 当你伸手摘花,美丽已不存在。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 比水更宝贵的是节水的习惯。 毛羽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 大家小家是一家,环境保护*大家。 汪大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 绿草喜人,脚下留情。 汪大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9. 年青时种一棵树,年老时多一个伴。 芮彭年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0. 您留我一片洁净,我还您一个健康。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1. 增添山川一片绿,留给子孙万年青。 张崇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2. 给大地一点绿意,还心灵一片绿洲。 吴先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3. 让鸟儿飞回上海城,让鱼儿游回苏州河。 倪蔚青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4. 为绿色捐款,让地球更纯净。 上海先导广告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5. 栽下申城片片绿,寄上市民深深情。 钱立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6. 手上有情花似锦,足下留意绿如茵。 周天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7. 勿攀枝头烂漫花,留得心中一瓣香。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8. 别让花朵凋谢在您的手中。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19. 栽培文明的幼苗,收获幸福的欢笑。 张建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0. 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 袁立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1. 多一棵绿树,多一片清新;少一朵鲜花,少一处美丽。 安慧芳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2. 花香、鸟语、人乐,生活美满;地绿、水清、天蓝,人人喜欢。 上海金年艺术设计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3. 多一份环保意识,少一份环境污染。 何钧达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4. 天***蓝色月***明,树*绿色水*净。 王永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5. 春*满园为大家,请君留心爱护它。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6. 水清、树绿、天净;国泰、人寿、年丰。 区振棠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7. 植树种草,给后人留下一片荫凉;变废为宝,让上海永现碧水蓝天。 华心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8. 你给我添一份自觉,上海多一份清洁。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9. 植绿护绿申城绿,水清天蓝人人乐。 曹永发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0. 我们与树苗一切成长,祖国与青山绿水共存。 李鸿春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1. 前人多栽一棵树,后人少吃一份苦。 徐立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2. 不节约用水,人们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周树成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3. 绿色家园,需要文明素质呵护。 张泽萌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4. 仪容修美*自饰,市容亮丽*群治。 陈雨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5. 给草木多一份爱,让世界多一点绿。 芮彭年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6. 爱一寸草地,多一份生机。 苏锋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7. 留一点爱给青春,留一份情给绿树。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8. 小树正在生长,请不要摇晃。 刘伟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9. 参天绿树需保护,美化家园*大家。 是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0. 请别打扰小草的甜梦。 朱世红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1. 记住我的情,记住我的爱,路边的小草不要踩。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2.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伤害动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3. 城市的绿洲,生活的希望。 刘忠芝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4. 追寻绿色就是追寻生命,热爱绿色就是热爱生活。 罗健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5. 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6. 人间知音难觅,天涯芳草难栽。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7. 人人动手,擦亮世界每一处。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8. 爱护环境卫生,就是爱护你自己的家园。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9. 今日护我枝,明朝花尽开。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0. 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脚印。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1. 城市美如画,全*你我他。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2. 爱护城市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眼睛。 何东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3. 您的关爱,我的风采。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4. 你喜欢我的芳香,我喜欢你的呵护。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5. 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6. 今日护我一片绿,明日花香满人间。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7. 绿化上海,造福于民。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8. 如果风中有花的清香,那一定也有您高尚的气息。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9. 花与文明同在,绿与健康常驻。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0. 珍惜绿色,保护环境,大家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张伟君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1. 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2. 让房屋披上新衣,让阳台布满鲜花,让围墙吐出芬芳,让道路展现 新貌。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3. 让人类和绿色生命相互拥抱。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4. 播种绿色,播种希望。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5. 拥有绿色,才拥有生命。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6. 方寸绿地,滋润人心。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7. 今天我们不保护环境,明天环境绝不会保护我们。 陈长林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8. 家净惠及一点,城洁利向一片。 冯兴发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9. 不要让无限的欲望耗尽有限的资源。 朱慧莉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0. 不要想到风凉的时候,才想起大树。 沈新放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1. 我的常青,我的绚丽,包含您无尽的关怀。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2. 种绿护绿,让花草树木与我们一同健康成长。 殷丽敏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3. 寸土寸金不够,更要寸土寸绿。 宋心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4. 共建上海绿色家园,同造东方金色乐园。 吴佐忻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5. 请保护我们的地球,让她永远年轻健康。 郭珏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6. 播种绿色,收获健康。 金飞燕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7. 脚下留青,聆听小草絮语;手下留情,喜见繁花吐艳。 韩根荣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8. 手下留情花尽香,足下留意草如茵。 市绿化局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9. 头顶湛蓝一片天,脚下留情一块绿。 徐鸿生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0. 美好的城市,还需要用更美好的心灵去维护。 席宇峰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1. 一片绿化,一派生机。 陈忠华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2. 当你在污染空气的时候,你也在污染自己。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3. 绿化周围环境使社区更美丽,发展民族品牌让国家更强盛。 上海万象股份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4. 草木森森,因有你一颗爱心,河流清清,因有你一份真情。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5. 地上花草天上鸟,都是我们“家”中宝。 佚名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来源:中国公益广告网
地址:.pad.gov/daodeggyopen.asp?ArticleID=200639113321
道德格言篇(6)
言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想弄清语言是什么,但结果是所得出答案可能比什么是道德问题
的答案更多。 4.2 人说语言,但语言却不是人说(utterance )。因此,语言学家索绪尔区分出
“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与索绪尔的划分相同,海德格尔也区分了“语言”
(sprache )和“言说”(sprechen)。不过,海德格尔认为,在语言和言说之上,还有一种更抽
象、更实在、更本真的“道说”(sage)。何为“道说”?道说是语言本身在说,天道在说,逻各
斯在说;而言说是人用语言说,实际上是语言通过人在说。在道说中,存在将自身显现出来,成为
此在。因而,照海德格尔看来,道说是存在本身在说。这也就是他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所说的
“语言作为静寂之音而说”的意思。于是,照海德格尔看来,语言的本质是存在本身在说。 4.3
语言说,亦即存在本身在说,如何说?从诗人那里唤起了哲人的灵感,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
“诗”言说,或精确地说,通过“思”!?nken)之“诗”!?chten )言说。 5.1 什么是“思
之诗”?在《诗·语言·思》中,海德格尔说:“思之诗事实上是存在的拓扑学”。这句话,说得
好调皮,但很深刻,也很到位。海德格尔还有一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语言,就像云是天空的云”。
存在与语言,同一在“思之诗”。 5.2 道德与伦理相关,伦理与语言相关,语言与存在相关,存
在的语言又与诗相关。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地猜想:道德与思之诗可能也相关。 5.3 道德与思
之诗有关,这不是猜想,而是断想。 5.4 思之诗,是存在通过语言“静寂之音”显露自身的那场、
那景。诗,是由句子构成的;句子,是由词构成的。词有所“指”。词既是“能指”(signifier ),
亦是“所指”(significatum),是二者的合一。于是,在词中,在诗中,在语言中,存在“绽出”,
成为此在。词是人的词;语言是人的语言。因而,此在是人的此在。 5.5 何谓人?启蒙思想家说,
人是理性的动物。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说,人是说语言的动物。严格来说,人是有逻
各斯的动物;其中应该包括,人是有道德的动物。无道德,何谓人?无德之人,还是人?因此,人
的存在,即此在,应该包涵道德的存在。因而,道德,人的道德,也应该是此在的“构成元素”—
— 如果我们这里可以用“构成元素”这个词的话。既然此在是通过语言“静寂之音”的思之诗完
成的,道德的存在与思之诗能无关? 5.6 海德格尔在他晚年那封著名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
中说:“存在在思想中达乎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居住在语言的寓所中。思想者和诗人乃是这
个寓所的看护者。只要这些看护者通过他们的言说把存在之敞开状态(offenheit des seins )带
向语言并保持在语言中,则他们的看护就是对存在之敞开状态的完成”。海德格尔的这段话,好精
彩!但海德格尔可能忘记了提醒我们,存在在语言中敞开为此在之时,也会把道德和伦理敞现在语
言之中(但海德格尔确实说过:“语言同时既是存在的家也是人之本质的寓所”)。这就是我对道
德实质和伦理问题的当下理解。在对道德的实质和伦理的涵蕴有了以上猜想和断想后,我们大致就
可以在这些猜想和断想的基础上考虑“经济伦理学”或“(有)伦理(的)经济学”问题了。但问
题先是:应不应该有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 6.1 经济伦理学,如果应该有,如果能成立,就应该
与市场有关。 6.2 什么是市场?经济学家说,市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集合。但照哲学
家看来,市场的实质将会是什么? 6.3 在当代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中,各学科的思想家们
都喜欢使用“游戏”一词。譬如,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曾提出了“语言游戏”(sprachspiel)
这个概念。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也大量使用“游戏”(spiel )一词,并费了好多笔墨
解释了游戏与存在(sein)、游戏与秩序(ordnung )之间的关系。 6.3.1 中文的“游戏”,在
英文中对应的词为“game”。但请注意,德文的“spiel ”,与英文的“game”,有所不同。德文
的“spiel ”,除了英文的“game”含义外,还有“playing ”即中文“玩”的意思。因此,在英
文中,德文“spiel ”所精确对应的含义应是“playing game”或“gaming”。但这翻译到中文中,
就不讲。因为,我们不能把加达默尔的“spiel ”翻译为一个中文名词“玩游戏”,或把维特根斯
坦的“sprachspiel ”翻译成“语言玩游戏”。但我们必须体察到,无论加达默尔的“spiel ”,
还是维特根斯坦的“spachespiel ”,都内涵着“玩”的意思。“玩”,就是行。由于中文的“游
戏”也可以被理解为动词“玩”,用中文的“游戏”对译德文的“spiel ”,还过得去。既然“玩
游戏”是“行”,我们也就可以把这一节的话语!?scourse )与2.1 节中我们所说的“行”联系
起来了。 6.4 在维特根斯坦的晚期哲学中,还有一个中心概念,那就是“lebensformen”。在中
文中,这个词被翻译为“生活形式”。我们可不可以把维特根斯坦的“sprach-spiel”和“lebens-formen”
各词拆解开来,放在一起,再组成一个新词“lebenspiel”(即“生活游戏”)?根据德文组词法
中名词可灵活相连、相加而组成新词的规则,这看来没什么说不过去的。组一个新词“生活游戏”,
这可不是在玩“造词游戏”。因为,有了“生活游戏”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市场(活动)视作为
一种“生活游戏”(但我们却不能把市场视作为一种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有了“生
活游戏”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在“游戏(博弈)论”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科学的话语环境中获得
巨大的理论自由空间,也有大量现成的分析工具(包括数学工具)可用。“生活游戏”将会是比胡
塞尔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更好用的一个概念? 6.5 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和加
达默尔使用“游戏”概念,也都不是在玩“语词游戏”。他们使用“(玩)游戏”概念,都旨在解
释人们“生活游戏”中的“规则”问题。游戏是在规则中玩的,规则内在于游戏之中。这致使维特
根斯坦甚至把规则视作为游戏本身。在《哲学语法》中,维特根斯坦说,“你无法躲在规则之后,
因为没有什么之后”,就包含这种意思。 6.6 既然市场是一种“生活游戏”,它必定有内在的规
则。市场的“内在规则”(即哈耶克所理解的“nomos ”)是什么?人们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说,
市场规则是规制市场的法律、契约、产权,等等。但这些规则均是“外在规则”,即哈耶克所理解
的“thesis”。市场游戏的内在规则是什么?它们可能是市场习俗和商业惯例。市场游戏更深一层
的内在规则则可能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要艰苦建构并想力***证明的“正义原则”,以及人们
按正义原则行事的“imperative”(内在命令、律令)。而所谓的“正义原则”,以及人按正义原
则行事的“imperative”,显然都是道德哲学的范畴,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一个伦理学的价值判断
问题。对这个问题,已过世的大经济学家哈萨尼曾说过一段很到位的话:“除非人们已经接受一种
要求他们恪守契约的道德准则,他们将不会有理性地履行契约的内在驱动。因此,道德并不依赖于
社会契约。这是因为契约从人们对道德的一种验前的恪守中获得其所有的约束力”。这里,哈萨尼
好像是在讲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则问题。 7.1 我的结论是:市场是一种生活游戏,是人此在的一种
形式。市场秩序的伦理、市场游戏中昭显出的道德,是在存在的语言“静寂之音”的那场、那景中
“绽出”的人本质的存在。道德内涵在人的市场游戏之中,也内涵在市场的“诗”中。作为道说
(sage),伦理问题是人的言语确实“不可言说”的。伦理问题不可言说,但道德却是人此在的品
道德格言篇(7)
体育 作者 来源 1.健康是运动的基础,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区振棠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2.以强健的体魄,迈向21世纪。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3.全民健身,重在参与。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4.为了更好地工作,请参加体育锻炼。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5.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挑起事业的重担。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6.小康是目标,健康是基础。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7.您要健康,请参与锻炼;您要幸福,请参加锻炼。 史闻铭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8.劲者健之本,俭者福之源。 黄浦区文明办供稿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9.提倡科学健身,增强国民体质。 陈步家 上海市公民道德格言 来源:中国公益广告网
地址:
道德格言篇(8)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为指导方针的中国***而言,要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打牢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本文拟就弘扬传统美德对加强道德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索和探讨。
一
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它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工夫”。这种道德建设的工夫和方法,值得注意、学习和借鉴的有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全面建设。这种全面建设,一方面表现为,在传统文化看来,道德建设必须从个体到整个社会全体的扩展和扩充,另一方面更表现为,在个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心到意到身的完整要求和从言行视听的严格要求。所以儒家对道德修养,反复强调要正心诚意,反身而诚,时时刻刻拷问自由思想和灵魂。“诚者天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个人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道德的要求,不能表里不一,思想和行为上都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另外,就是这种道德修养必须时时刻刻全面保持,所以在《论语》里,孔子对学生解释“仁”的所指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在言行视听全方面地符合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求在时时刻刻的行动中实践道德行为,即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思想中。
第二,道德建设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在古代,人们把道德自觉看作一种传统美德。个人必须自觉自愿的去实践道德,而不是因为社会要求被迫适应道德规范。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孟子更是走向一个极端,把道德品格看作人内在所有的:“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人必须去实践道德,否则就是违背人的天性。孟子的这种认识虽然不够客观,但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自觉的因素,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三,道德建设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强调道德自律。《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其身”,也就是说,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每天很严格地进行道德反省,进行严格的道德自律,用经常反省的方式来进行道德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当然,这还仅仅是道德自律的一个方面。在道德自律上,儒家还特别强调慎独。这里的慎独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意思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谨慎戒惧,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此***同志曾在《论***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另外,在中国古代,慎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能够对认定的道德观念有所坚持。《五行》说:“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通俗来讲,即对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一心一意坚持,而不是三心二意。
第四,道德修养必须从小事做起。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把“格物致知”当作道德修养的起点。这里的格物致知的物,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当然,对道德修养而言,日常小事也是大事,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指的在日常小事之中,体会到道德修养的真正含义。《论语》作为奠定中国古代道德规范的典籍,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孔子生活中怎样通过日常小事来表现自己道德修养的例子,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而对此,在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的警句格言,更是比比皆是。
二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又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呢?
首先,传统美德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就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道德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道德规范在很多时候,能发挥法律制度等硬性规定所起不到的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对社会规范的有益补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正是认识到道德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意义,我们***一直十分强调社会道德建设。早在1982年,***同志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006年3月4日,******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具体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对道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有着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和规定。
其次,在道德建设的方法上,提倡全面、自觉、自律,提倡防微杜渐。
道德建设在本质上讲,还是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无论是私人品德、职业道德、还是公共道德,归根到底,最终落实下来还是需要个人的自律和努力。因此,就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而言,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使个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可供我们借鉴使用。提倡传统美德精神,有助于加强道德自觉、道德自律的品格形成。
道德格言篇(9)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为指导方针的中国***而言,要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打牢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本文拟就弘扬传统美德对加强道德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索和探讨。
一
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它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工夫”。这种道德建设的工夫和方法,值得注意、学习和借鉴的有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全面建设。这种全面建设,一方面表现为,在传统文化看来,道德建设必须从个体到整个社会全体的扩展和扩充,另一方面更表现为,在个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心到意到身的完整要求和从言行视听的严格要求。所以儒家对道德修养,反复强调要正心诚意,反身而诚,时时刻刻拷问自由思想和灵魂。“诚者天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个人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道德的要求,不能表里不一,思想和行为上都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另外,就是这种道德修养必须时时刻刻全面保持,所以在《论语》里,孔子对学生解释“仁”的所指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在言行视听全方面地符合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求在时时刻刻的行动中实践道德行为,即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思想中。
第二,道德建设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在古代,人们把道德自觉看作一种传统美德。个人必须自觉自愿的去实践道德,而不是因为社会要求被迫适应道德规范。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孟子更是走向一个极端,把道德品格看作人内在所有的:“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人必须去实践道德,否则就是违背人的天性。孟子的这种认识虽然不够客观,但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自觉的因素,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三,道德建设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强调道德自律。《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其身”,也就是说,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每天很严格地进行道德反省,进行严格的道德自律,用经常反省的方式来进行道德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当然,这还仅仅是道德自律的一个方面。在道德自律上,儒家还特别强调慎独。这里的慎独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意思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谨慎戒惧,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此***同志曾在《论***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另外,在中国古代,慎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能够对认定的道德观念有所坚持。《五行》说:“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通俗来讲,即对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一心一意坚持,而不是三心二意。
第四,道德修养必须从小事做起。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把“格物致知”当作道德修养的起点。这里的格物致知的物,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当然,对道德修养而言,日常小事也是大事,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指的在日常小事之中,体会到道德修养的真正含义。《论语》作为奠定中国古代道德规范的典籍,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孔子生活中怎样通过日常小事来表现自己道德修养的例子,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而对此,在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的警句格言,更是比比皆是。
二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又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呢?
首先,传统美德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就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道德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道德规范在很多时候,能发挥法律制度等硬性规定所起不到的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构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是对社会规范的有益补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正是认识到道德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意义,我们***一直十分强调社会道德建设。早在1982年,***同志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006年3月4日,******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具体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对道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有着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和规定。
其次,在道德建设的方法上,提倡全面、自觉、自律,提倡防微杜渐。
道德建设在本质上讲,还是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无论是私人品德、职业道德、还是公共道德,归根到底,最终落实下来还是需要个人的自律和努力。因此,就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而言,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使个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可供我们借鉴使用。提倡传统美德精神,有助于加强道德自觉、道德自律的品格形成。
道德格言篇(10)
二、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观的困境: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一大特点是把语言和存在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哲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遗忘存在的历史。海德格尔为了弄清存在这一哲学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采用了现象学的方法来剖析存在的问题,他把存在理解为一种显现,而这种显现又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他认为语言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把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自己语言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一)海德格尔语言观生涩深奥难懂困境
海德格尔极为重视的哲学这方面的语言,他常常将一些与自然的语言与存在论有关的,都被称之为“道说”的语言[7]。他把存在论观点突破口以这样的语言作为基础来展开和解释的尝试。他寻根于东方哲学摈弃西方传统哲学,比如和我国道家学说,对于这些成果来说对东西双方都是深奥的,是由于这种海德格尔式的生硬与生涩的结合[8]。海德格尔在展开一个命题时使事情更为复杂的,同义反复或一词多义是惯于常采用伎俩,这个过程使读者没有“诗人”气质的凡夫俗子会感到很痛苦不容易抓到实处。例如,“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这是他的一句名言,得其用意先必须理解“道说”、“语言的本质”、“有声表达的词语”等概念,弄清了这些就方便多了,他把作为语言(道说)的语言(语言的本质)带向语言(有声表达的词语)。海德格尔本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变化也是令人难以应对的问题。从他完成教授资格论文的早期一直到《存在与时间》的诞生,早期海德格尔思考问题还是按着传统语言学的方法来的,比如“仅有话语才存在语言,反之则不成立”。前期他认为只有人的存在即“此在”才能更好的显现存在及其根本意义,而且语言性是人的存在的主要方式;在后期海德格尔开始进行转向,注重对语言本性、思想的重要性和语言之于存在的揭示,不再谈“此在”。后期海德格尔正好相反,且不再应用话语概念。
(二)海德格尔对词语原初意义的论证出现了困境
海德格尔曾多次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对古希腊文的翻译,但实际是对“zoon logonechon(会说话的动物)”来说是阐释与表达它的形而上学,不只是对拉丁文的简单翻译这么简单。在海德格尔看来逻辑毫无限制的弥漫和理性的无限扩张,正是这一灾难性解释所导致的这场由古希腊文化向拉丁文化的转变,这进而又对当今时代的技术统治与思想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9]。海德格尔此时陷入了论证困境:第一,海德格尔用“逻格斯”的原初意义否定“逻格斯”日后的新词及其他意思,比如理性、定义、根据、判断、概念、关系等,对于批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主义的,是否显得太过于牵强与绝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会相应的发展,词义是客观存在变化反映会相应的发展与改变,词义均有它合理存在的意义。因此“逻格斯”日后具有新的词义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第二,我们对先有带声的口语、后有书面语在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先后顺序不反对,但从存在论的视角来说,那时的口语今天不存在了消失了,书面语却存在。后世的古希腊文是海德格尔的主要依据,对此海德格尔应该做出合理的阐释。第三,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开始说话,后来社会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简单的文字,后来逐渐形成意义完整的语言,这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但对于人类今天大部分是依靠文字来交流和传递知识而不是“言说”,对这个问题海德格尔没有进一步理清与解释。
(三)语言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认识困境
在现代西方国家中海德格尔对哲学思潮的批判与挑战,其中包括传统的理性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使得海德格尔思想深受西方国家的重视。从而也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态度从肯定走向否定,发生根本的变化。前期他提出的观点与存在论的观点还算和谐,对技术也是持肯定态度。后期海德格尔提出,技术从他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框架”或“座架”,此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0]。那么在他的理论中座架的又有什么作用,海德格尔是这样阐释的,“人被一股力量引领着、规定着,并被座架牢牢的束缚着,这股力量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却能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的”。我们从海德格尔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突出了技术的“框架”力量;人受制于技术的“框架”力量还会对技术失去控制。作为存在物显现的现代人,在存在物与自身的所有的关系中,都以贯彻、实现的制造者的身份并建立为绝对的统治。他对至高无上的存在怎么没有管住受限于他的存在物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尽管这个局面是海德格尔不愿意见到的。
(四)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困境
为了实现反对传统客体的观点与哲学中主体的目标,必然会反对人使用人的语言来传递经验和知识,人对客观世界的主体作用与积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是海德格尔为了实现而做出的努力。“人栖居在语言所筑之家中”任命“诗人与思者”为守护者,这样人为语言效劳,语言到不为人服务,海德格尔把“语言”与“人”分离了。既然“诗人”与“思者”都被任命为“守护者”,那么诗与思是顺理成章有“亲戚”关系。诗与思两者之间真正的相互面对是最广大的分离中遮蔽着自身的分离[11]。为了满足他的观点的需要海德格尔于是进一步提出“相互面对”的本原,并将神本主义引用到了他的理论中,“在辽远之境那里有天、地、神、人彼此通达,切近之现身是为‘世界四重整体’诸地带的‘相互面对’作为近的切近开辟的,切近本身是大道的一种运作不是距离。”但海德格尔又是反对神本主义的。可见,海德格尔的立场捉摸不定。
(五)自然语言与人的语言统一论证困境
海德格尔不赞同人以语言来表达情感、表述和交流对世界的认识,与关于传统语言观是人创造语言的观点。海德格尔否定人具有语言能力的观点。传统语言观遭到海德格尔的否定,为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观来替代传统的。便提出了“语言在说话,人在说话”的观点,按照海德格尔的设想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将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要需要解决的问题[12]。对此从多角度分别对自己的理论进行论述。从属与命令关系,“语言是人的主人”,在他看来人“必须首先听从命令”,因为“道说”的具体内容在未显示之前都是没有表达的、无声的、隐蔽的。试***说明人是被动的,使无声的说变成有声的语言。按照海德格尔的阐述,他认为人只是听从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行驶传递消息的媒介,进而他又提出人要主动“抢先”,化被动为主动“必须已经向消息走去”。他力***构建的人只能听话不能当主体,这个说辞未免太牵强赴会了,不符合他的一贯论点。海德格尔不管怎样不得不要求人去向消息走去发挥主动性。这使得海德格尔陷入了自然语言与人的语言统一论证困境。
三、海德格尔语言哲学思想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
(一)语言与人的方面,在这方面的阐述对保护濒危语言
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启示的在语言与人的关系上,语言被看作是人的活动,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语言,人用以交流思想、表达意义的工具这是传统观念对语言的阐述。人是“语言的”存在者这是海德格尔的观点,这表明了人性本质结构的语言性。语言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意识也不断自我反省,将“生活世界”置于社会中,并将他作为意义建构与认知发展的基础,进而推动存在与语言活动社会的发展,因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语言的民族本质可以在人的语言本质得到极其深刻地阐释[13]。海德格尔指出,如果让“说”对“讲”说出来,“讲”作为对语言的听,这样的发生只能在我们的本质批准进入在特定条件下“说”时才得以发生。正是语言的本质作为这样的允许而在“说”中出场。丰富性、独特性才是语言的真正特性。语言是一种适合人们需要产生的沟通工具,对于命名没有一定的限度也决定了语言的多样化。当人正在进入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进入了一种文化,人的语言规定也可以看作是人的文化规定性。每个民族是以对世界系统的认识为基础的,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这种语言,一定的人类生活方式总有某一语言形式与之相呼应,一定的世界观。每个民族的人对世界的看法都不一样的视角所以也决定了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由于语言控制人的思维反之也是成立的。对濒危语言保护海德格尔给我们很多启示,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濒危,每一族群的文化都有独特的存在的价值与对人类世界的认知***式,也是该民族的文化底蕴独特积淀。语言与人、语言与文化人类没有理由任其自生自灭而不加以拯救和保护[14]。在世界生活中对语言进行传授、学习、运用其实也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工作。我们去分析语言也是有文化限度的,一旦失去了这种限度就会偏离语言的基本含义更严重的可能危及到人的本质,所以拯救和保护语言是人类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我们应义不容辞,其中从根本上拯救语言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将民族语言哲学思考成果化,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并使之融入自己的语言,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与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
道德格言篇(11)
中***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56-02
“修养”的含义很广泛,概括说,主要指一个人在***治、道德、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进行的学习、磨炼和陶冶的功夫,以及经过长久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素质。引申到课堂教学言语道德修养这一概念则主要指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主体在教学言语道德意识和教学言语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教学言语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教学言语道德品质和达到的教学言语道德境界。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提高师生言语道德水平的内在条件,而师生的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主观努力,因此教学言语道德修养具有自律性和自觉性。
一、加强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加强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需要
教师的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言语行为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教师要使自己具有完美的教师素质,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教学言语道德修养,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职业要求的合格人才。这是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作为生命体不断成长的需要。由于社会的前进,任何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需要发展变化的,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教学言语道德水平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这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对自己的影响,必须通过教师自身在具体的教学言语实践活动中的自我修养才能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道德方面问题也会不断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言语行为中,如言语歧视、言语侮辱、言语冷漠等,不但伤害了学生的利益,也有损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利益,更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利益。必须加强教师的教学言语道德修养,只有做到了言语道德修养,就会更好地在职业道德上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教师。
2.加强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教学中师生的言语道德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乃至智慧提升的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要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师生的言语道德修养不可少。一是教师的言语道德修养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而青少年时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等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是极具可塑性和仿效性的。教师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故而,教师的言语道德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的言语道德水平。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最基本的言语道德修养,那么很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你的学生自我教育要求你有一定的教育作风……如果老师不时对这个或那个学生大力恼恨并让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表现为大声呵叱和气愤下随意惩罚学生,力***最厉害地训斥他,那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教育。”[1]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言语道德修养,怎么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呢?更怎么能教化学生呢?二是学生的言语道德修养对自身言语道德的影响。言语道德水平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好坏的重要部分。如果说教师的言语道德修养是影响学生自身言语道德水平的外在条件之一的话,那么课堂上学生自身的言语道德修养是提高学生言语道德水平的内在条件。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具有言语道德的时代新人,还必须有一定的言语道德修养。
3.加强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与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传统应试教育区分开来,体现了注重人伦精神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师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加强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体现,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途径,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师生提高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做指导,教学言语道德修养将很难进行。赞可夫在谈到对教师的要求时也说道:“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受过很好的师范训练,具备很高的一般文化水平和明确的思想***治方向性。”[2]而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理论知识是指导自己言语道德健康成长的方向。因此师生在进行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时,必须要学好一定理论。
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为作为一门研究伦理道德起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必然包含着对言语伦理道德的科学研究,它指导着教学言语伦理道德的研究方向。学习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师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内容。它不仅是师生学习、理解教学言语道德要求的重要依据,而且能够帮助师生加深对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意义的认识,进而增强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自觉意识。其次是语言学尤其是教学言语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习语义学、修辞学、语境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打好语言的功底,提高职业技能,还能更好地使教师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言语道德修养更好地进行。而对于学生来说,语言学理论知识不但是其整个学习内容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还能帮助他们深刻了解语言使用的规律,提高自身言语修养。再次是教学言语道德原则和规范。这是直接影响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师生要认真学习教学言语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容,并经常用这些原则和规范来评价自己、审察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语表现,从而积极进行教学言语道德修养。除了学习以上理论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与教育伦理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也是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内容。
2.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实践
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过程,不仅是学习教学言语伦理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积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的过程。课堂教学实践是理论学习的基础,是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必要路径。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一些关于教学言语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是重要的,但实践的作用更为重大。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学而于行之而止矣”。(《荀子・性恶》)指出学习了以后还要实践躬行,用实践结果来检查自己的言语道德意识和言语道德行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己在教学中的弱点,才能不断深化自身的言语道德修养。蔡元培也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3]实行才是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根本标准。因此,师生只有在课堂教学言语互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言语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到进行言语道德修养的必要性,进而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教学言语的道德素养,这也是进行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目的。这就要求师生双方都积极参入课堂教学互动实践中,多交流,多沟通,互相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言语修养。
3.加强教学言语道德的内省意识
所谓内省就是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有无过失。我国自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就重视这种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论语・颜渊》中提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提倡“内省”、“自论”。孟子用“存心”对内省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的“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提倡“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主张“致良知”的方法。虽然这些都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它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有其合理的一面。今天我们强调加强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内省意识,正是以辩证的眼光看到,教学言语道德修养不但离不开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也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它是不断提升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推动力。内省是教学言语道德修养一个很高的境界,只有做到内省才能在教学言语道德修养过程中做到知行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其修养的自觉本质。它使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从外化变为内化,是教学言语道德不断成长的表现和结果。
做到内省首先要在学习和实践前做到自查,自查自己的教学言语行为的善恶现状。其次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言语行为是否符合教学言语道德标准,再次就是在学习和实践后省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是否合理妥当。内省对于教师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衡量一名教师的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内省程度如何。在对教师的修养水平的看法时,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4]因此,内省是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学生若没有一定的言语道德内省意识,不但很难提升自己的言语道德修养,而且会影响其言语道德的成长。
总之,加强教学言语道德内省意识是进行师生教学言语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教学言语道德修养关键的一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应积极加强内省意识,敢于攀登这言语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