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赏析

《涉江》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涉江》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章·涉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章》中的一篇。此诗可分为五段。下面是带来的《涉江》赏析,希望你喜欢。

《涉江》屈原写道"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奇服"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呢?

屈原的"奇服"是他性格、志趣和人生信念的标志牌,它从一个侧面传达出了诗人的***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佳人喜红粉,壮士爱宝剑。喜欢把长长的宝剑挂于腰间,充分表现出屈原以壮士自许的安邦定社稷的雄心。峨冠博带的装束是古代士大夫身份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表明屈原对自身治国才干的自信和施展抱负的强烈愿望。至于"明月""宝璐"则是屈子内质修美、怀瑾握瑜的操守的十分鲜明的昭示。屈原正是以这种新奇的服饰来向世人表明自己安邦治国的文韬武略和洁白清忠的高贵品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奇服"才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物语意义。

其次,我们更要看到,诗人用"奇服"来表明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高洁人格,是在他受到以楚襄王为代表的妥协投降势力的排挤打击,第二次被放逐之际,是在***治上处于逆境的情况之下。那么,这时的"奇服"就不仅具备了显示志向、表明才德的作用,而且具有了表明爱憎、怨君忧国、睥睨群小的意义。诗人这种虽处涸澈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依然正道直行,坚持自己的爱国主张,董道不豫,不变心从俗的坚强性格、爱国情怀、***治信仰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都通过"奇服"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了。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赏析

(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一个明媚的夏日,当阳光渐渐地布满整个大地时,她起身梳洗,青丝如瀑,人面桃花,身若素柳。雨后的江南,湿润,清澈。芙蓉花随着微风带着雨的味道轻轻摇曳,有着让人迷醉的芬芳。

推开门,寂静的庭院,她望见远方袅袅升起的一缕炊烟,明明是炎热夏季,心境却不可抑制的荒凉。孤身一人迈向江边,驾着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一叶扁舟,再莲中穿行,衣袖盈香。手轻轻的拂过水面,一圈圈涟漪在指尖晕开。轻吟那首采莲的歌,却无法倾诉心中的事。“君是还顾旧乡客,同心天涯隔,欲将莲折却何赠。”,两弯淡淡的柳叶眉轻皱,如新月一般的眼眸,在那一片花海中,固执的寻找着自己想要的'那一株………女子的眼睛忽然一亮,似洒了万千星光于眸中,那里,一朵粉红色的芙蓉,正迎着晨光,缓缓地,慢慢地,张开自己柔嫩的花瓣儿。她将花朵摘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似是捧着天下最珍贵的宝贝…….

(二)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她的目光,痴痴地,望着手中的荷,目光却渐渐的涣散开来,似是透过芙蓉,在怀念着什么。她是为了谁,才采这一株荷花呢?这时注意到,她的发式,已是妇女的发髻,她已为人妇了吗?是新婚吗?她那样怅然的面容,是丈夫因事外出了吗?“君是还顾旧乡客,同心天涯隔,何以莲折却忧伤流水没。”她的目光,似乎一直在远方,她所思念的人啊,一定在她目光目光的尽头,同她一样,满怀思念吧。“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唉,”这已是男子今日,第七次叹气了,一天中,似乎总是在叹气。都是青壮年,其中有不少新婚的人,背上行囊,远离家乡,告别妻子,只为了谋生。人在天涯,心却遗落在了家里,家中的***,妻子,牵动着他内心少有的柔情与悲伤。他摸出临行时,妻子所绣的香囊,似乎还有荷花的香气,香囊上的并蒂莲,灼灼的开放着,红红的颜色,却刺痛了他的眼。离家已经快一年,回家的路啊,为何如此漫长?归心似箭,一路风尘仆仆,只为了早日见到他们,可那长长的路啊,似乎蔓延到天际……

(四)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

她一直在等候,一直在思念,那封信夹在留下的书中。话语如昨,边角却早已泛黄。固然忧伤,仍用一生相候。只等,明年春末,菡萏在开。墨香悄悄地晕上素袖,他不知,只着薄裳,浅卧案头。梦中,溪边浣衣,薄暮渐过,笑音入远,流水不为留。剩下的,是若有若无的荷香在心头萦绕。那年春雨不曾想,莲舟恰过荷叶伞。待到与君离别时,连绵秋雨剪不断。

他一直在向着她的方向行走,一直在努力,他们之间,若有一百步,那么,她只需在原地,等他。他也不愿分离,也想家。想要和她一起男耕女织,日出而落,日落而息。但是,并不是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所以,只能离开。

明明是相爱的两人,却分离在了天涯,才会有,这么浓的哀愁吧…….

创作背景

关于此篇的写作时间,则有许多分歧,大概有以下四种意见:一说是作于楚怀王时期,这种意见以汪瑗为代表,汪瑷《楚辞集解》认为此篇“末又援引古人以安慰,其词和,其气平,其文简而洁,无一语及壅君谗人之怨恨,其作于遭谗人之始,未放之先欤!与《惜诵》相表里,皆一时之作”。第二种说法是作于楚顷襄王初年,如林云铭《楚辞灯》说作于顷襄王二年(公元前297年)。戴震《屈原赋注》也说:“至此重遭谗谤,济江而南,往斥逐之所。盖顷襄王复迁之江南时也。”第三种意见认为作于被放逐期间,时约顷襄王九年(公元前290年)左右,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哀郢》,《涉江》皆顷襄时放于江南所作,然《哀郢》发郢而至陵阳,皆自西往东。《涉江》从鄂渚入溆浦,乃自东北往西南,当在既放陵阳之后”,又说:“顷襄即位,自郢放陵阳。……居陵阳九年,作《哀郢》,已而自陵阳入辰溆,作《涉江》第四种意见认为是临死前的作品,如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破郢后,屈原被赶到江南,“接连着做了《怀沙》《惜往日》《涉江》诸篇,终于自沉了”。以上诸说中,汪瑗作于怀王时代说不可取,因其词实际上并不平和,其作于放逐后之情景甚为明显。在作于顷襄王时代之说中,蒋骥说较为可取,因从整篇文章的思想来看,此时的屈原对楚王已完全失望,与《离骚》等中年之作不同,虽具体年代有待商榷,但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写作时间当在《《九章·哀郢》》之后。

作者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楚国的***治更加腐败,郢都也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亡。其传世作品保存在刘向辑集的《楚辞》中,主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

《涉江》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涉江》赏析

学习

表示死的词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死的词语,内容包括表示死的词语有哪些,表示死的词语及其解释。词义教学对学生掌握字形有很大帮助,可以减少机械记忆,增加意义识记。以下是表示死的词语,欢迎阅读。

学习

介绍爸爸的英语作文(通用)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介绍爸爸的英语作文(通用),内容包括介绍爸爸的英语作文40字,介绍爸爸的英语作文八句话。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

学习

没有结果的结果作文欣赏

阅读(100)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没有结果的结果作文欣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关于蚕宝宝怎么养才不会死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蚕宝宝怎么养才不会死,内容包括蚕宝宝怎么养才正确,蚕宝宝怎么不会死。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下面是整理的蚕宝宝怎

学习

形容冬末初春的诗句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冬末初春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初春寒冷与心情的诗句,形容初春的诗句。形容冬末初春的诗句,你知道的有哪些?冬天过了,春天要来了。经历了寒冷的冬天,春天万物开始慢慢复苏,大地有了新的颜色,一片生机。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形容冬末

学习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汇编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汇编,内容包括陶行知教育名言100条,陶行知教育名言。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整理

学习

异业合作方案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异业合作方案,内容包括异业合作方案流程,异业合作方案怎么写。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

学习

《飞夺泸定桥》中学生读后感(通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飞夺泸定桥》中学生读后感(通用),内容包括飞夺泸定桥读后感100个字,飞夺泸定桥读后感一年级。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整理的《飞夺泸

学习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最新消息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最新消息,内容包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最新规定,最新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

学习

年度考核结果的报告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考核结果的报告,内容包括年度考核结果情况报告,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年度考核结果的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晏子使楚》课文原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晏子使楚》课文原文,内容包括晏子使楚课文原文内容,晏子使楚课文原文朗读。《晏子使楚》是战国末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

学习

过程与结果的名言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过程与结果的名言,内容包括过程与结果的名言感悟,过程与结果的名言警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

学习

国足比赛观后感500字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国足比赛观后感500字,内容包括国足1比3越南观后感,国足比赛观后感。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整理的国足比赛观后感500字,希

学习

简单的转让店铺合同(通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的转让店铺合同(通用),内容包括转让店铺合同怎么写,简单的店铺整体转让合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可以使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你所见过的合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简单的

学习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翻译赏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寄东鲁二稚子原文,李白寄东鲁二稚子翻译。《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以下是整理

学习

牛峤《定西番》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阅读(33)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牛峤《定西番》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登岳阳楼》赏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登岳阳楼》赏析,内容包括登岳阳楼赏析讲解,登岳阳楼赏析100字。《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以下是整理的《登岳阳楼》赏析,一

学习

《终南山》古诗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山》古诗赏析,内容包括终南山古诗赏析杜甫,终南山古诗。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终南山》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

学习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译文,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是北宋著名学者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诗收录在《欧阳文忠集》中。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

学习

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堤上行古诗带翻译,堤上行古诗朗读。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

学习

《沧浪亭》赏析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沧浪亭》赏析,内容包括沧浪亭赏析300字,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译文赏析。《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下面为大家带来《沧浪亭》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赏析

阅读(633)

本文为您介绍曹丕《典论·论文》原文赏析,内容包括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典论原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