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以下是整理的《登岳阳楼》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词句注释

⑴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⑵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中国东南。坼(chè),***。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或廊上的栏杆。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白话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赏析

整体赏析

此诗为登楼抒怀之作。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但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水,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这个“水”字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成为两块。“坼”字用得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仿佛整个苍穹是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高远。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写出了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是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内涵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

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的精神痛苦。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景,又运用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同时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都有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首联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并由写自己推进到颔联写洞庭湖,又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颈联转回自身的描写,又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尾联扩展到国事的描写,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到诗人感情的跳跃。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登岳阳楼》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登岳阳楼》赏析

学习

2022教资考试考几个科目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2022教资考试考几个科目,内容包括2022教资考试科目安排时间,教资考试2022年考几个科目。2022教资考试考几个科目,从报考到考试不足两个月时间,如果完成报名后再着手备考,时间将会变得非常仓促。建议考生提前购买教材资料进行备

学习

关于博爱名人故事(精选)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博爱名人故事(精选),内容包括关于博爱的名人小故事50字,博爱故事50个字。博爱是世上最为包容的爱,它可以原谅很多事情,让我们更和平的生活下去,下面整理了关于博爱的名人故事,请欣赏!

学习

教师节感言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感言,内容包括教师节感言简短精辟,教师节感言日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这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感言。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整理的教师节感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房间床的正确摆放位置方向介绍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房间床的正确摆放位置方向介绍,内容包括房间床的正确摆放位置方向,房间床和衣柜的正确摆放位置方向。房间床的正确摆放位置方向介绍,床这个物品是大家平时经常会用到的物品,床主要的效果就是用来休息,同时摆放在屋子内,还能有很

学习

古诗登鹳雀楼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登鹳雀楼,内容包括古诗登鹳雀楼朗诵,古诗登鹳雀楼教学。《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

学习

散文欣赏:《梦长安》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散文欣赏:《梦长安》,内容包括空梦长安散文全文,雨落未央梦长安。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散文欣赏:《梦长安》,欢迎阅读和收藏。

学习

被师范大学录取文案(精选)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被师范大学录取文案(精选),内容包括被师范大学录取祝福文案,被师范录取的文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发布文案,文案用于记录和分享生活中有意义的事。那什么样的文案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被师

学习

个人形象六要素

阅读(185)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形象六要素,内容包括个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个人形象六要素如何提升。礼仪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按照一定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个人形象六要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教资面试不过的人多吗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教资面试不过的人多吗,内容包括教资面试不过的暗示,教资面试不去的人多吗。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下面和一起来看教资面试不过的人多吗

学习

描写海风的优美句子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海风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海风的句子唯美短句,形容海风的精美句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为大家

学习

美丽的汕头作文(精选)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汕头作文(精选),内容包括美丽的汕头市作文400字,美丽的汕头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整理的美丽的汕

学习

索尼录音笔怎么用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索尼录音笔怎么用,内容包括索尼录音笔怎么用和设置,录音笔的使用方法索尼。不管在什么场合,带个录音笔是非常没有错的',它的用处非常大!索尼录音笔来能够带你回味那些细枝末节和震撼你心灵的音乐瞬间,那么索尼录音笔怎么用呢?

学习

教师节诗歌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诗歌,内容包括教师节诗歌朗诵,教师节诗歌简短。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

学习

牛峤《定西番》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阅读(33)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牛峤《定西番》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终南山》古诗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山》古诗赏析,内容包括终南山古诗赏析杜甫,终南山古诗。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终南山》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

学习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译文,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是北宋著名学者欧阳修的一首词。此诗收录在《欧阳文忠集》中。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

学习

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堤上行古诗带翻译,堤上行古诗朗读。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堤上行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

学习

《沧浪亭》赏析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沧浪亭》赏析,内容包括沧浪亭赏析300字,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译文赏析。《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下面为大家带来《沧浪亭》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赏析

阅读(633)

本文为您介绍曹丕《典论·论文》原文赏析,内容包括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典论原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

学习

秦观《鹊桥仙》的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秦观《鹊桥仙》的赏析,内容包括秦观鹊桥仙赏析,鹊桥仙秦观赏析及译文。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接下来

学习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原文赏析,内容包括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

学习

南湖原文及赏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南湖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南湖早春白居易赏析,南湖题诗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