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练习试题及答案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棹小舟(  ) 曳铁钯(  ) 湮(  ) 啮(  ) 溯流(  ) 臆断(  )

3、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棹: 曳: )

⑶湮于沙上(湮: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啮: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但: )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⑵众服为确论( )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9.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

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傎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参考答案

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 2、略

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埋没在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意近即可)

4、⑴经历⑵船桨,这里意为划、摇;拖着⑶埋没⑷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的意思⑸只

5、略 6、B 7、略 8、⑴指讲学家所说的话⑵代石兽

9、CB

10、C

11、D

二: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 )

③阅十余岁 ( ) ④一老河兵闻之 (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石兽为什么会在河上游出现?请简述老河兵的理由。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4 分 )

参考答案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起②事物的道理 ③经过、经历④代指讲学者的话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5. 老河兵认为: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把石头迎水一方的沙子冲走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像这样不断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大意对即可)

启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经历 ⑷只

13.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D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注释: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过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牵引。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 律。

17、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杮,削下的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被。

20、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没。

22、颠:通“癫”,疯狂。

23、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4、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25、盖:因为。

26、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9、倒掷:倾倒。

30、如是:像这样。

31、遂:于是。

32、溯(sù)流:逆流。

35、固:固然。

36、如:依照,按照。

3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8、但:只,仅仅。

39、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40、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荒唐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人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事物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简析:

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知识拓展]

创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和尚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经验,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作品点评

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词韵文研究所所长汪泰陵《清文选》:“本文虽然短小,但结构却相当严谨。寺僧的话、讲学家的话、特别是老河兵的话,一层深似一层,犹如剥笋一般,极具说服力。文章的语言亦精炼准确,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在。”

后世影响

此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2017版)被选入人教版《语文》2016***审定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无不达”(嘉庆帝***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纪昀《河中石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学习

滴水穿石阅读答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滴水穿石阅读答案,内容包括滴水穿石阅读答案四年级,滴水穿石课外阅读题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

学习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拼音,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朗诵。《咏喇叭》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下面内容

学习

关于车祸的作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车祸的作文,内容包括与车祸有关的作文,关于车祸的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

学习

宽容是美德阅读做练习

阅读(65)

小学的阅读是对文学进行的基础训练,主要要培养孩子识字阅读的能力,培养阅读习惯,打好语言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度进行理解,最后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下面是宽容是美德阅读做练习,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车祸的作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车祸的作文,内容包括车祸无情人有情作文,与车祸有关的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

学习

朝天子咏喇叭全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朝天子咏喇叭全文,内容包括朝天子咏喇叭全文拼音版,朝天子咏喇叭全文原文。《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全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

学习

《三体》经典语录摘抄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三体》经典语录摘抄,内容包括三体经典语录摘抄100句,三体诗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整理的《三体》经

学习

团队破冰小游戏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破冰小游戏,内容包括团队破冰小游戏户外,团队破冰小游戏适合5人。合理适度的游戏允许人类在模拟环境下挑战和克服障碍,可以帮助人类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培养规则意识等,但大多游戏对人于实际生活中

学习

教师节代表致辞

阅读(59)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致辞吧,有些致辞超出了某种仪式本身的约束,上升到议论说明更广泛的问题就兼具了演讲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致辞才是优秀的致辞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节代表致辞(精选4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学习

做阅读短文的技巧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做阅读短文的技巧,内容包括做阅读短文的技巧有哪些,阅读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书本知识是大梁,把未来的大厦支撑,再加上个人的努力,成功就巍巍屹立。世界读书日,愿你书香满屋,气质华美,幸福指数上升。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做阅读短文的

学习

论文答辩申请书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答辩申请书,内容包括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研究生论文答辩申请书。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

学习

经典英文摇滚歌曲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英文摇滚歌曲,内容包括经典英文摇滚歌曲100首完整版,经典英文歌曲。摇滚歌曲是一些让你在前一两分钟内感到毛骨悚然,这些经典的摇滚间歌曲将会深远的影响我们的文化。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经典的英文摇滚歌曲,大家一起去欣赏

学习

中国摇滚歌曲有哪些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摇滚歌曲有哪些,内容包括中国摇滚歌曲有哪些比较经典的,中国摇滚经典歌曲。导语:看摇滚音乐人如此的叛逆狂躁,他们不仅没有把我们驯化成坏女孩,反而教会了我们善良,思考和反省,下面是带来的中国摇滚歌曲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有“龙”字的成语大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有“龙”字的成语大全,内容包括有龙字的成语大全四个字,有龙字的成语。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学习

惜奴娇的赏析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惜奴娇的赏析,内容包括我已多情惜奴娇解释,念奴娇原文及翻译。惜奴娇

学习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原文翻译,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

学习

《河中石兽》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河中石兽》,内容包括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河中石兽朗读。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

学习

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歌词赏析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唐七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歌词赏析,内容包括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部完整歌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唐七公子的书。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歌曲吧,到了互联网的时代,歌词被赋予了更智能化的性能,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歌

学习

诗经《君子阳阳》注释及翻译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君子阳阳》注释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君子阳阳诗经,君子阳阳原文及翻译。《王风·君子阳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一说是描写东周乐官奏乐歌舞的诗,另一说是丈夫邀妻子一起跳舞的诗,表现了君

学习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内容包括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赏析。《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宝玦(jué)是环状有缺口的玉。这首其实在咏伯乐:戴宝玦的公

学习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李贺马诗其五赏析,李贺南园诗译文及赏析。《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

学习

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内容包括宋玉神女赋,宋玉神女赋欣赏。《神女赋》此赋序文,由于“王”与“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