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面跟着来看看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贺《南园(其五)》原文及赏析 篇1

李贺这首述志抒情诗以及下面的两首诗就是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李贺在辞去奉礼郎的职务之后,回到了昌谷。此时,他在思想上产生了剧烈的斗争,掀起了阵阵思想上的波涛。在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支配下,李贺产生了投笔从戎的念头。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首诗。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鉴赏:

唐王朝自绵延八年的“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各地方藩镇形成了自立一方的割据力量,他们不服从中央***令,自立制度,父死子继,出现了***国家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李贺这首述志抒情诗以及下面的两首诗就是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李贺在辞去奉礼郎的职务之后,回到了昌谷。此时,他在思想上产生了剧烈的斗争,掀起了阵阵思想上的波涛。在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支配下,李贺产生了投笔从戎的念头。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首诗。

这时候,诗人的思绪已经飞越关山,到了平定藩镇的前线,他似乎看到自己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那锃亮锃亮的吴钩,驰骋沙场。这时,他似乎在向幻想中的自己提出发问: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佩剑带刀,奔赴战场,去收复被乱臣贼子占据的五十州美好江山?

此处以发问起首,透露出诗人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绪,以及急迫的心情。山河破碎、个人的遭遇,不由得他不急切地想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为国报效,也改变自己怀才不遇的困境。

三、四两句承接一、二两句,继续用设问的句法,进一步抒发出强烈的感情。“若个书生万户侯?”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最高的褒荣—— 绘***凌烟阁,有几个是书生呢?这二十四个功臣皆是在沙场上,在战争中奋斗、搏击出来的!这是羡慕、是向往、是自愧,也包含着一种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际的激愤情绪。从整首诗看,虽有激愤的情绪,但并不低沉,并不悲伤,而是激越昂扬,有强烈的鼓舞力量!

诗歌在创作上是一气呵气,气势是一泻而下;但由于感情是复杂的,百感交汇,所以从诗的内在蕴藉来说,又有波澜起伏、一波三折的韵致。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持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是和上一首同时写成的一首述志诗。上一首是正面叙述自己要投笔从戎、为收复被藩镇割据的五十州国土出力的感情;这一首则是从反面—— 否定学文、以为学文无补于事。

诗的开头两句构置了一幅临窗苦读的画面。这两句中,“ 晓”是诗眼。又是一个夜晚即将逝去,拂晓将临之时,天边的天幕上已经隐隐地露出冷清的一抹曙色;一弯残月挂在窗前,射出一缕惨白的余光。诗人还在窗前惨淡凄冷的气氛下,寻章摘句,弄些雕小技般的诗赋,似乎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终老此生了。

这令人悲哀的气氛、这令人悲哀的`遭遇,它激起读者深沉的同情,也引发读者怀着沉重心情去思索:

是啊,难道就这样终老此生?这,也正是诗人描绘这一画面时的思索!所以曾经是使诗人那么醉心的书山跋涉、诗海徜徉的生活,现在却显得那样凄冷孤独,渺小卑微。

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想翅膀又腾飞起来,它又越过千山万水,穿过寥廓的空间,到了河北道所属的地域。这里年年月月在厮杀,到处都是剑影刀光,而那些悲秋的文章,即使有如宋玉忧国忧民的情怀,又何益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诗写到这里就更加沉痛,更加悲切了。一位向来以创作为自己生命主要内容的诗人,竟然发出了文章何用的哀号,这哀号是诗人的心在流血,是心血沸腾时发出的撕裂人心的呼唤!

有人说此诗隐晦曲折,有人说这首诗含蓄,看来都未得要领。这首诗的特点恰恰是明朗,心灵之火在喷涌。开头两句似乎是含蓄,但这只是诗的蓄势,把气势蓄满,为后两句忿愤之情的喷发作了势态的积蓄。

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写完上面两首,诗人的思绪在继续扩展、升腾,他要付诸于行动了。开头两句沿着上一首“习文无用”的思维轨迹前进,人的思想超越了时间,把时间退回到一千年前的空间去,看到了司马相如这样一位大才子,看到了东方朔这位号称聪慧机智的卓越人物。

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使人更感到悲伤了。一个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到悲惨的境地;一个是无法实现抱负,为了能够为社会所容,只能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结果变成了小丑一般的人物,留了个“俳优”的不光彩的名声。才华、机智如司马相如、东方朔那样的人物,文场尚且如此,学文的结果如何,就不难预料了。这是诗人承接上一首的思绪,想到了古代人物的遭际,这样就更加强调他学文无用的信念。

三、四两句是他的行动方案。经过上两首的思想矛盾和彷徨,诗人坚定了,他将行动起来了。买一柄宝剑,找一位武艺高强的名师,习武学艺,然后驰骋沙场,干一番事业,搏取个凌烟阁上绘像的功绩。在前线***幕之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为国出力,建功立业。

这里表面上似乎是由于诗人找到了出路,情绪上也转为昂扬。但从诗人的内心来说,他并不是乐意弃文习武,投笔从戎,这只是在现实中屡受挫折、寻求不到出路的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感情悲痛。

诗中把历史人物和现实状况融汇在一起描写,古今一理,使得诗人的感慨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形象的现实感。

李贺《南园(其五)》原文及赏析 篇2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赏析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诗人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的行动,身佩***刀,奔赴疆场,那种气概十分豪迈。“收取关山”是从***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不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更是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男儿”两句,诗人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非常不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从表面上看,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体现了反衬的笔法,又表现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他的生活与感情。但这一首不借诗人的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在豪情中也流露出愤然之意。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原文及赏析

学习

陶渊明的精神:菊花、古剑、酒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陶渊明的精神:菊花、古剑、酒,内容包括陶渊明始创菊花酒,陶渊明的鹿酒。引导语: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千古绝唱。庭院栽菊,高山赏菊,他甚至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爱菊。每有暇日,便坐青松之下,饮酒

学习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案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案,内容包括howdoyougettoschool教案分析,howdoyouusuallygettoschool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

学习

My school 英语作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My school 英语作文,内容包括myschool英语手抄报,myschoollife。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

学习

外观时尚的笔记本电脑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外观时尚的笔记本电脑,内容包括外观时尚的笔记本电脑推荐,外形炫酷的笔记本电脑。许多人在购买电脑时都会追求外观时尚的感觉,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外观时尚的电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古剑奇谭经典台词语录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古剑奇谭经典台词语录,内容包括古剑奇谭经典台词语录大全,古剑奇谭2经典台词。导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语录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

学习

男女必知的接吻技巧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男女必知的接吻技巧,内容包括男女拥抱接吻完整版,男女法式接吻技巧。接吻是一门学问,有些人的吻教情人难以忘怀,有些人的吻却让情人无法继续,那么接吻有什么技巧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关于男女必知的接吻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关于庾澄庆报告班长歌词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庾澄庆报告班长歌词,内容包括报告班长庾澄庆,报告班长庾澄庆动画。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庾澄庆报告班长歌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以长大为话题的作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以长大为话题的作文,内容包括我长大想当一名医生二年级作文,那一刻我长大的作文450个字。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应用频繁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题目自由的特点,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这类

学习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内容包括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赏析。《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宝玦(jué)是环状有缺口的玉。这首其实在咏伯乐:戴宝玦的公

学习

超级演说家的观后感范文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超级演说家的观后感范文,内容包括超级演说家观后感,刘媛媛超级演说家寒门贵子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整理的超级演说家的观后感,欢

学习

武则天语录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武则天语录,内容包括武则天语录王者荣耀,武则天语录霸气。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指一个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武则天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学习

大班语言《妙妙和喵喵的信》活动教案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语言《妙妙和喵喵的信》活动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园大班妙妙和喵喵的信,幼儿园大班妙妙和喵喵的信优质课。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帮

学习

具荷拉的资料简介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具荷拉的资料简介,内容包括具荷拉个人资料,具荷拉直播时痛哭。具荷拉(1991年1月13日-2019年11月24日),在韩国光州广域市出生,韩国女歌手、演员、模特、主持人,前女子演唱组合KARA成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具荷拉资料简介相关内容

学习

武则天观后感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武则天观后感,内容包括武则天观后感300字,武则天观后感简写。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武则天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

学习

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内容包括宋玉神女赋,宋玉神女赋欣赏。《神女赋》此赋序文,由于“王”与“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宋玉《神女赋》作品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学习

穆旦诗歌《春》赏析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穆旦诗歌《春》赏析,内容包括穆旦春原文,诗歌我看穆旦赏析。在诗人的笔下,春天的歧义尤其纷杂,像春天本身的繁花盛景那样,诗人在“春”或“春天”的题目下所铺开的往往是一场浩大的盛宴,赋予春天异常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下面

学习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全诗翻译赏析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全诗翻译赏析,内容包括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翻译,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注音版。《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对友人科考落第一事多方给予慰藉

学习

诗经裳裳者华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8)

小雅·裳裳者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多数学者认为此诗是周天子赞颂诸侯的诗,也有人认为此诗可宽泛地理解为对相悦者的赞美之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诗经裳裳者华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秋风送寒杏叶黄翻译,梧桐叶落秋风萧瑟原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

学习

李贺作品精选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作品精选,内容包括李贺代表作品100首,李贺的代表作品是哪个。李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艺术个性的一位诗人,他以虚幻荒诞、幽峭冷艳的诗风著称,锻词炼字,抒怀言志,在奇崛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倾倒后人。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李贺

学习

李贺最著名的诗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最著名的诗,内容包括李贺最著名的诗句,李贺最著名的诗是哪一首。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

学习

李贺写的诗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写的诗,内容包括李贺写的诗句,李贺写的诗有什么。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下面是收集的李贺写的诗,欢迎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