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韵译

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ú)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á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tā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虽年老,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治家、卓越的***事家、统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赢得:剩得,落得。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佛(bì)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拓拔焘在打败南朝刘宋王玄谟***队后,追至长江北岸,在瓜不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这首词,虽有豪放之因素,但细究可发现,此词风格非“豪放”一词所能全面概括。从整体上来看,此词并非一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豪放之文,而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这就为本词定下了较高的格调。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在其另一首词作《南乡子》中,他就以万分钦佩的口吻赞扬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江东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正如明代杨慎所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江河不改,青山依旧,但历史却是风云变换、物是人非了。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在上半阕中,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以此顺势写来,自然流畅,含蓄蕴藉,共蕴含了三层意思:一、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给作者带来的无限怅惘的感受:时间一如滔滔长逝的流水,不禁抺去了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也卷走了风流人物的风采神韵,当年的英雄所留下的也只有荒芜的“寻常草树”而已。二、由于世无英雄,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致使曾经英雄辈出的锦绣江山痛落敌手,中原人民沦为异国之奴,而又看不到收复国家的希望。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作者心中翻江倒海般的丧权辱国之痛。三、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悲凉之感、怅惘之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奠定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基调。这三层意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感情饱满而真挚,情绪热烈而低沉,完美地勾画了一个忧国忧民、急于收复故地却又屡遭排挤的爱国志士的形象。燕、后秦时,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有气吞万里之势。而如今,英雄了得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的宋金议和。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在此,作者将笔锋从沉寂远去的历史拉向切近的自身,开始追忆住事,回顾自己一生。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南渡,至开禧元年至京口上任,正是四十三年。这四十三年中,金国与宋朝战事不断,连年不绝。而作者虽一直极力主战,并为收复故国不畏艰难,戎马一生,但眼看英雄老去,机会不来,于是心中自有一腔无从说起的悲愤。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最后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果然韩侂胄一伙人不采纳他的意见,对他疑忌不满,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辛弃疾渴盼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以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非是辛弃疾的缺点,这首词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二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辛弃疾生平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疾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学习

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精选,内容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法院,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调研报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研报告。消费者,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消

学习

冰箱调温度怎么调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冰箱调温度怎么调,内容包括冰箱调温度怎么调标准,智能冰箱温度调节教程,冰箱调温度怎么调显示屏。面对着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由于我们的星星冰箱需要适应,每个季节,而达到最好的食物冷藏效果,所以在每个不同的季节,我们都需要

学习

医院护士爱岗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护士爱岗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精选,内容包括护士敬业奉献模范主要事迹范文,爱岗敬业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护士爱岗敬业事迹的范文。遵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护理工作范围内做到宁肯自己十分辛苦,也不让病人一事

学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内容包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等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

学习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通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范文通用,内容包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的文案,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该怎么写,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范文400字。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

学习

消防月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月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消防月活动方案100例,2023年消防月活动方案,消防月活动方案。游玩时不要带火种上山,不要点火野炊,不要乱丢烟头。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火柴,消防安全从点滴小事做起。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学习

化学平衡说课稿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平衡说课稿精选,内容包括影响化学平衡条件说课,化学平衡移动说课稿,化学平衡的评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收集

学习

传统钓鱼的调漂技巧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钓鱼的调漂技巧,内容包括传统七星漂怎么调漂,传统调漂的正确方法,传统漂找底调漂技巧。钓鱼是一项技术活,男女老少皆宜。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传统钓鱼的调漂技巧的内容,供您参考和借鉴。

学习

基层护士的先进事迹材料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基层护士的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内容包括基层优秀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护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护士先进事迹简短50字。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护理三级操作技能。以下是整理的基层护士的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

一般请假扣工资有哪些计算方法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一般请假扣工资有哪些计算方法,内容包括10月请假扣工资的计算方法,劳动法请假扣工资的计算方法,请假了工资怎么计算。请假,意思是因事或因病无法参加工作或学习,向领导请求准许休假。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一般请假扣工资有哪些

学习

我的平衡车作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平衡车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平衡车作文300字,我的平衡车作文400个字,我的平衡车作文480字。我的平衡车作文1我有一个平衡车,它外表漂亮,感应灵敏,我非常喜欢它。

学习

基层护士事迹材料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基层护士事迹材料精选,内容包括基层护士事迹材料标题,基层护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乡镇优秀护士事迹材料5000字。护士被称作天使的职业,它需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以及耐心,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了解诊疗护理常规,熟练掌

学习

螃蟹如何保存才新鲜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螃蟹如何保存才新鲜,内容包括新鲜螃蟹怎么保存在冰箱,吃剩螃蟹怎么保存才新鲜,螃蟹蒸熟怎么保存才新鲜。吃螃蟹最重要的是讲究新鲜,所以要保存好螃蟹,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螃蟹如何保存才新鲜,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英文会议纪要经典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会议纪要经典范文,内容包括英文会议纪要范文及格式模板,会议纪要范文十篇英文,英语会议纪要范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会议纪要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法定公文,是下行

学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精选,内容包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等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

学习

《鹤冲天·黄金榜上》古诗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鹤冲天·黄金榜上》古诗赏析,内容包括鹤冲天黄金榜上,鹤冲天黄金榜上朗诵,鹤冲天黄金榜上翻译及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

学习

《蓝桥驿见元九诗》译文及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蓝桥驿见元九诗》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古诗讲解,蓝桥驿见元九古诗解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

学习

《草船借箭》的片断赏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草船借箭》的片断赏析,内容包括草船借箭的精彩赏析,草船借箭摘抄及赏析,草船借箭片段赏析。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的片断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注释翻译和全文赏析通用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注释翻译和全文赏析通用,内容包括诗经小雅鹿鸣翻译注释,鸿雁诗经翻译及赏析,诗经鸿雁之什全文解析。对于诗经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诗经小雅鸿雁之什你们了解多少?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注释翻译和

学习

《鲁连台》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23)

《鲁连台》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会无间,语言素朴而笔带豪气。以下是整理的《鲁连台》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韦应物《晚归沣川》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韦应物《晚归沣川》赏析,内容包括夜对流萤作韦应物赏析,晚归沣川赏析,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

学习

《晚晴》诗词赏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晚晴》诗词赏析,内容包括晚晴诗词,晚晴翻译及赏析,晚晴的诗词。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整理的《晚晴》诗词赏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