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

《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今属湖南)之时。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1

原文阅读: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译文或注释:

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

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诗词赏析: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治的不满。

绍圣四年,作者因新旧***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治操行遭到***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2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

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

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

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

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注释

津渡:渡口。

可堪:那堪。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赏析: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写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楼台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当然,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为紧接着的两句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人闭居孤馆,只有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

而从时间上来看,上句写的是雾蒙蒙的月夜,下句时间又倒退到残阳如血的黄昏时刻。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实写诗人不堪客馆寂寞,而头三句则是虚构之景了。这里词人运用因情造景的手法,景为情而设,意味深长。“楼台”,令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巍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漫天的雾吞噬了:“津渡”,可以使人产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联想,而如今朦胧夜色中迷失不见了开头三句,分别下了“失”、“迷”、“无”三个否定词,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过或人们的想象中存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则开始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一个“馆”字,已暗示羁旅之愁。说“孤馆”则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而这座“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杜鹃鸣声,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游子归思的意象。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

“可堪”者,岂堪也,词人这重重凄厉的气围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过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载:“鱼传尺素”,是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而只能徒然增加他别恨离愁而已。

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也积得越多,无数“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无重数”的恨。词人这种感受是很深切的,而这种感受又很难表现,故词人手法创新,只说“砌成此恨无重数”。有这一“砌”字,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

如此深重难排的苦恨中,迸发出最后二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即景抒情,写词人纵目郴江,抒发远望怀乡之思。郴江出山后,向北流入耒水,又北经耒阳县,至衡阳而东流入潇水湘江。但实际上,一经词人点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无情的山水似乎也能听懂人语,词人痴痴问询郴江:你本来生活自己的故土,和郴山欢聚一起,究竟为了谁而竟自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呢?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3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代·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赏析

词的上阕在写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出语便已入哀景之中,从后句“桃园望断无寻处”可以想到,楼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设之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是由词人内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怀,无处宣泄所生出无人问津之感。桃花一语又让人联想到了桃花源记一文,诗人也正是想表达出一种离世厌俗的情感。常常文人在***治上不得志后的第一反应大多数也是出世,出离。浸***于佛道的太虚,更是如此。在其稍晚些的作品《宁浦书事》中就提到了“我岂更求荣达”之语。在《反初》中也流露出了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又将情景拉入到了悲凉之谷底,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写尽了词人心中的孤苦凄凉,杜鹃啼血,本就凄凉又怎堪残阳日暮。自古日暮是归途,词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生命将暮,或许在感叹仕途将暮。独在异乡,偏听子规,子规子规,何时子归。诗人或许又在感叹自己离别亲人,远离家乡的哀愁吧。在《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中,少游哀叹“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从景物之凄凉,过渡到了内心之凄凉。在《宁浦书事》“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一语中,他更加直白地流露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感。有理由相信,词人此时听到子规啼夜的心情是无比惆怅的,再加上孤身一人,念及家乡也是情理之中。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寄梅传素,远方的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慰安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这个心灵挣扎的历程,添其此恨绵绵。

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终如砖石垒墙般筑起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作,漂零至于是。”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祸相联。在词史上,作为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正是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

依笔者拙意,对这两句蕴意的把握,或可空灵一些。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不由自己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远方啊!正如叶嘉莹先生评此词说:“头三句的象征与结尾的发问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得这样沉痛,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唐宋词十七讲》)与秦观悲剧性一生“同升而并黜”的苏轼,同病相怜更具一份知己的灵感犀心,亦绝爱其尾两句,及闻其死,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自书于扇面以志不忘。是以王士祯云:“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综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王国维(静安),以东坡赏其后二语为“皮相”。持论未免偏颇。深味末二句“郴江”之问,其气格、意蕴,毫不愧色于“可堪”二句。所谓东坡“皮相”之赏,亦可谓“解人正不易得”。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治的不满。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与翻译

学习

狼国女王读书笔记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狼国女王读书笔记,内容包括狼国女王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狼国女王读书笔记怎么写。狼国女王读书笔记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为大家

学习

低保贫困生申请书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低保贫困生申请书,内容包括低保贫困生申请书范文,低保申请书怎样写。低保贫困生申请书在眼下市场经济活跃的社会,很多事项都需要使用申请书,申请书不同于其他书信,是一种专用书信。大家知道申请书的格式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低

学习

幼儿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八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八篇,内容包括幼儿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幼儿学期工作总结。幼儿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八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

学习

实用的写一个人熟悉的人作文汇总四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实用的写一个人熟悉的人作文汇总四篇,内容包括我最熟悉的一个人400字左右作文,介绍一位自己熟悉的人400字作文。实用的写一个人熟悉的人作文汇总四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

学习

酒店客房工作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客房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酒店客房工作总结范文,酒店客房工作总结经典语句。酒店客房工作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

学习

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表,2022年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

学习

公司企划部工作总结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企划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企划部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保险公司企划部工作总结。公司企划部工作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学习

描写赤壁的诗词精选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赤壁的诗词精选,内容包括描写赤壁的诗,苏轼关于赤壁的诗词,苏轼念奴娇赤壁诗词。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

学习

火烧赤壁的故事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火烧赤壁的故事,内容包括火烧赤壁的故事完整版,火烧赤壁的故事简介,火烧赤壁的故事300字。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下面是为您整理的火烧赤壁的成语故事,希

学习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反思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白桦林的低语》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白桦的教学反思简短,白桦林的低语教学实录。《白桦林的低语》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

学习

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内容包括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有哪些,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及做法大全,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相关推荐。不同的年龄的宝宝的食谱是不一样的,那么一周岁宝宝应该吃些什么呢?不妨试下推荐的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吧。

学习

美丽的徐州作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徐州作文(精选),内容包括美丽的徐州作文500字,关于徐州的作文800字,徐州的美景400字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

学习

《zh ch sh r》教学反思范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zh ch sh r》教学反思范文,内容包括zhchshr教学反思,zhchsh教学反思100字,zhchshr拼音拼读教学。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学习

苹果里五角星教学反思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苹果里五角星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折五角星教学反思,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目标。苹果里五角星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

学习

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入若耶溪翻译及赏析,入若耶溪古诗拼音完整版,入若耶溪的颈联赏析。《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寓含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下面是帮大

学习

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其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其赏析,内容包括听散文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韵律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赏析。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诗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拼音,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学习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译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古诗,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组诗共两首,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

学习

文言文《井底之蛙》原文即译文

阅读(173)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井底之蛙》原文即译文,内容包括井底之蛙古文及翻译,小古文井底之蛙译文,文言文井底之蛙的原文。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

学习

甘草子秋尽古诗原文及注释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甘草子秋尽古诗原文及注释,内容包括甘草子秋暮的古诗,甘草子古诗全文,甘草子诗词赏析。《甘草子·秋尽》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下面是整理的甘草子秋尽古诗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学习

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全篇,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手写,陈涉世家翻译。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要在语文考试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对平时所学教材中

学习

《陈涉世家》原文及对照翻译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陈涉世家》原文及对照翻译,内容包括陈涉世家原文及翻译,陈涉世家原文及其翻译拼音版,陈涉世家原文翻译朗诵。《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下面,为大家分享《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