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赏析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赏析

此诗是王勃在异乡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是所作,他在诗中表明心中已经厌倦南方的愁苦,并将思乡之情寄托于鸿雁身上,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下面给大家带来《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创作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如这首《蜀中九日》及其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王勃其人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王勃曾有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为“王杨卢骆”,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四人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杨炯《王勃集序》上也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刘祥道赞其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亡,时年27岁,一说,26岁。关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根据杨炯的《王勃集序》。上面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岁。据此推断,王勃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另一种说法根据王勃自己写的《春思赋》:“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咸亨二年即671年。据此,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现在大多数学者多以后一种说法为准,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时年27岁。后世的人们只知《滕王阁序》文采的不朽,却不知当时王勃对旅途上萍水相逢的知己的怀念。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 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代表作《檄英王鸡》,《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名家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唐人绝句类于无情处生情,此联(下二句)是其鼻祖。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彼以南窜,欲返无期,觉北流之可羡;此以南留,日久怀旧,惊北飞之搅思。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似对非对,初唐标格,不得认作律诗之半。

明王世贞《唐诗广选》:首二句与李于鳞“黄鸟一声酒一杯”一法,而各自有风致。崔敏童“一年又过一年春”二句,亦此法也,调稍卑,情稍浓。

清乾隆《唐诗直解》:两“他”字好对,不板。

明袁宏道《唐诗训解》:首二句辟起,自有风致。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初唐七绝,味在酸成之外。“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赏析

学习

斑羚飞渡故事梗概

阅读(40)

《斑羚飞渡》沈石溪创作的小说,选自其小说集《和乌鸦做邻居》。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故事梗概,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欣赏。

学习

感恩母亲节作文

阅读(82)

感恩母亲节作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感恩母亲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夜晚,静谧的天空中几颗星星在顽皮地

学习

最新疟疾宣传日活动总结

阅读(75)

快乐有趣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经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一定有不少可以总结的东西吧。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最新疟疾宣传日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阅读(40)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整理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1大学英语四级是我们每

学习

中秋节优秀演讲稿范文

阅读(47)

中秋节优秀演讲稿范文中秋节优秀演讲稿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了,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

学习

虎兔交替的经典春联(精选)

阅读(86)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春联吧,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春联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虎兔交替的经典春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医疗器械销售合同汇编

阅读(59)

医疗器械销售合同汇编15篇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建立,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签订合同也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那么大家知道合同的格式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疗器械销售合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医疗器械销售合同1需方:_______

学习

十佳大学生演讲稿范文

阅读(47)

十佳大学生演讲稿范文6篇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整理的十佳大学生演讲稿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十佳大

学习

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精选)

阅读(49)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章程,章程明确了组织内部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成员的权利起到保障作用。那么拟定章程真的很难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描写东北冬天的诗句

阅读(45)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东北冬天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天气炎热的祝福短信

阅读(80)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短信吧,短信可以由移动通信终端(手机)始发,也可由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短信平台服务器始发,还可由与移动运营商短信平台互联的网络业务提供商SP(包括ICP、ISP等)始发。那么你所知道的短信都是

学习

换季保养的广播稿

阅读(46)

但是,面对名目众多的保养项目,车主们应该如何做到科学保养,不花冤枉钱呢?在此秋冬季节更替的时刻,小凹就为大家带来一篇汽车换季保养的好攻略!

学习

谷雨节气的经典谚语

阅读(43)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谚语吧,谚语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还记得都学过哪些谚语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谷雨节气的`经典谚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2)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整理的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关于思乡之情的古诗和赏析

阅读(44)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思乡之情的古诗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人日思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52)

《人日思归》是隋朝诗人薛道衡的诗,该诗使用平实自然的语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却又身不由己的苦恼。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日思归》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赏析汇总

阅读(50)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好词好句吧,积累好词好句,了解每个词的用法,在摘抄过程中增加阅读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好词好句才经典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立春时节诗歌赏析

阅读(108)

一个春字,宛如铁马踏冰河,踏开了,就是春江水暖,一枝梨花春带雨。接下来为你带来立春时节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诗经君子阳阳赏析

阅读(34)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一说是描写东周乐官奏乐歌舞的诗,另一说是丈夫邀妻子一起跳舞的诗。本文是分享给大家的诗经君子阳阳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及赏析

阅读(47)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为大家分享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九歌·东君原文及赏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九歌·东君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九歌湘君原文翻译及赏析,九歌东君原文,楚辞九歌东君原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