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整理的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译文

天帝在人间设下一些险阻,剑门之险雄居天下。

连绵的群山抱护着西南,山壁的石角指向北方。

两崖如同相并的两堵高墙,岩石的纹理刻画出城郭的形状。

这里确乎是一人奋勇当关,百万人马无法靠前。

蜀地的珠玉财宝流向中原,连岷山、峨眉也为之气色惨淡。

想那三皇五帝的时代,蜀地百姓安居乐业亲密无间。

后代君王务以柔远,设宫纳贡致使淳朴的风俗中断。

直到今天一些英雄豪杰,仍想据蜀称霸***江山。

王者要并吞,霸者要割据,你争我夺拼力相残。

我要向天帝问罪,我要铲除这致乱的重山!

想到这种据险作乱的事情还会间或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惶恐无言。

注释

剑门:即大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间,有栈道七十里,叫做剑阁。

设险:天造地设的险要。

石角:山峰的巨石。

崇墉(yōng):高峻的城墙,用以形容两崖。

城:指都色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郭:指外城。

关:指剑门山,山壁中断如关口。傍,靠近。

珠玉:一作“珠帛”,指征效的财物。中原:黄河中游地带,这里指代京都——朝廷所在地。

岷峨(míné):岷山和峨眉山,岷山在四川北部,峨眉山在四川中南部。凄怆:悲伤。

三皇五帝:传说中最古的一些帝王。三皇,说法不一,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见班固《白虎通》。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后王:致夏商周三朝的君主。柔远:语出《尚书·舜典》:“柔远能迩。”指对边远地区实行安抚怀柔***策。

职贡:意思就是规定各地方担负一定的劳役,按时交纳一定的贡物。也就是劳役和斌税。道:指上文所说先王时“鸡犬各相放”的***治。

霸王:称主称霸。割据叫霸,统一天下叫王。

并吞:指王者,如秦始皇等。割据:指霸者,如公孙述、刘备等。

真宰:指天,古人以为天主宰万物,故称。

铲叠嶂(zhàng):削平重叠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的开始八句,突兀而起,描写了作者初见剑门山那种惊愕的神态。如此奇险、雄壮的大山,真是地造天设。山山相连环绕西南,山上的石头犄角都指向北方。两崖高耸,仿佛墙壁,砌垒之状,宛如城郭。只要有一个人怒而据守,即使百万人也莫敢近前。这些生动的描写,一方面是采用赋的手法,直接描绘山势的雄奇、险要和壮伟,展现了壮阔宏大的气势,十分形象,使人如临其境。诗中用“险”字、“壮”字来形容剑门,全篇都从这二字生发开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诗中采用了赋中有兴的手法,寄寓了深刻的***治思想。尤其是“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二句,意蕴丰厚,耐人寻味。”诗人从险峻的山势中,已经清醒意识到,这样险要的地理环境,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随时都有脱离中央王朝,地方割据的危险。“石角”,表面是写山,其实是象征那些居心叵测的地方***阀。

在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作者针对时事,抒发议论。诗人先写当前朝廷剥削百姓,珠玉等物日往中原,故蜀民穷困,以至岷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其中“走”字系由《韩诗外传》中化用而来,卷六云:“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同‘由’)主君好之也。”这就委婉曲折地指出了唐王朝对四川人民的苛敛和搜刮,从而揭示了天下致敌之由。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又从历史的角度抒发议论。回想上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那时人们不分彼此,连鸡犬也是随便放的。而夏商周之后,虽对远方实行怀柔***策,但其设官受贡,开了后世苛捐猛征之先,并且对跋扈之徒也逐渐失去了控制,致使地方***阀高视阔步,称王称霸,彼此互不相让,厮杀得难解难分。这些议论,句句是说历史,而句句又联系着现实。

最后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发动战争,割据祖国之人的强烈愤怒,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诗人说:我要谴责天公,真想铲平这重山叠嶂;想到割据一方的事将来会不时发生,我不禁临风惆怅、沉默无言了!这最后四句十分重要,是全诗的关键所在。“罪真宰”、“铲叠嶂”云云,与篇首对险、壮的极力描写,遥相呼应,使上面的描写落到实处;“恐此复偶然”,又是对“并吞”、“割据”等议论的总结,并进一步表达了对今后形势的忧虑。陈贻焮先生说:“诗人所虑者有二:一,剑门天险,利于***阀扼险割据,古已有之,今亦难保无虞;二,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若诛求太过,难免结怨生乱。这也就是这首诗的主旨。”(《杜甫评传》中卷)这深深的忧虑,使得全诗的结尾显得更为沉郁有力。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却又有意宕开一笔,“临风默惆怅”,生动地画出了诗人欲言难言的形象,隐隐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给人以悠然意远之感。诗歌突兀而起,经中间的转折变化,到最后的稍稍宕开,全诗像狂澜陡涨,腾挪跌宕百姓流转,把作者心潮变化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领悟到雄奇阔大、苍茫浩远的诗意。

杜甫在诗中议论,是开了宋人的以议论为诗先河,但杜甫的诗中议论也不同于一般宋诗。一方面,诗人的议论与景物和人事的描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议论建立在生动的形象之上,自然生发。另一方面,作者在议论中融注着自己的激情,语语扣人心弦,因此毫不枯燥。再一方面,作者的议论处处针对着现实社会,因此毫不空泛。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宋代: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译文:

自古以来来客登上高楼都会引发伤情,更不要说穿过万里遥望京城。

故人看不见傍晚的云雾缭绕,远在他乡的游子思归之情就像春水涨潮。

我体弱多病年年都要靠药来维持,生活环境恶劣只能在“柴荆”中维持生计。

希望各位臣子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我年岁已高,却深切渴望太平。

注释:

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阀割据。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

瘴疠:山川湿热蒸郁之气,人中之辄病。内病为瘴,外病为疠。《南史》:“寄命瘴疠之地。”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投老:垂老,临老。

赏析:

首联“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两句诗记叙登楼伤情,交代了作者的身份与处境,奠定全诗的悲凉感情基调。“吴京”一词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的牵挂与担忧。

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两句诗将“故人不见”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和春水涨潮相融;一个“合”字,将傍晚时分晓雾将歇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一个“生”字,精准展现了春天冰消雪融,江河水涨的画面,工于炼字。

颈联“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两句诗叙述诗人的体弱多病、所处地理环境恶劣、生活困窘潦倒,只得在“柴荆”中勉强维持生计,叙事中渗透着感伤和无奈。

尾联“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同时表达了年岁已高的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抒发了作者的一片忠贞的爱国豪情。

综上,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担忧,更多地希望朝廷能够尽早收复失地,以及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宋代: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译文:

自古以来来客登上高楼都会引发伤情,更不要说穿过万里遥望京城。

故人看不见傍晚的云雾缭绕,远在他乡的游子思归之情就像春水涨潮。

我体弱多病年年都要靠药来维持,生活环境恶劣只能在“柴荆”中维持生计。

希望各位臣子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我年岁已高,却深切渴望太平。

注释:

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阀割据。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

瘴疠:山川湿热蒸郁之气,人中之辄病。内病为瘴,外病为疠。《南史》:“寄命瘴疠之地。”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投老:垂老,临老。

赏析:

首联“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两句诗记叙登楼伤情,交代了作者的身份与处境,奠定全诗的悲凉感情基调。“吴京”一词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的牵挂与担忧。

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两句诗将“故人不见”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和春水涨潮相融;一个“合”字,将傍晚时分晓雾将歇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一个“生”字,精准展现了春天冰消雪融,江河水涨的画面,工于炼字。

颈联“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两句诗叙述诗人的体弱多病、所处地理环境恶劣、生活困窘潦倒,只得在“柴荆”中勉强维持生计,叙事中渗透着感伤和无奈。

尾联“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同时表达了年岁已高的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抒发了作者的一片忠贞的爱国豪情。

综上,作为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担忧,更多地希望朝廷能够尽早收复失地,以及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剑门原文翻译及赏析

学习

清明节扫墓

阅读(48)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学习

元宵节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46)

元宵节,流行于福建省仙游县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英文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学习

考核个人总结

阅读(48)

考核个人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考核个人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考核个

学习

元宵节的由来

阅读(46)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关于剑的诗句

阅读(46)

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剑的诗句,欢迎阅读!

学习

青春期句子

阅读(49)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整理的青春期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端午佳节经典诗词

阅读(38)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端午佳节经典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热闹的国庆节

阅读(44)

热闹的国庆节_国庆节作文1000字今天是国庆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的生日,来到大街上,很多公司的门口都贴上了“国庆快乐”、“欢度国庆”的字样,还挂上了大红灯笼。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夜幕悄悄的降临了,天空里“哧溜”出

学习

初三英语作文范文:Television(精选)

阅读(38)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初三英语作文范文:Television,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精选亲情作文300字

阅读(73)

精选亲情作文300字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亲情作文

学习

【精选】五年级快乐作文汇总八篇

阅读(80)

【精选】五年级快乐作文汇总八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快乐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学习

【热门】春天写景的作文四篇

阅读(51)

【热门】春天写景的作文四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春天写景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春天写景的作文篇1

学习

微信付款如何防骗

阅读(82)

微信付款现在已经十分普及,那么使用微信付款的时候,应该如何防止被骗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微信防骗的五个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业务员的月度工作总结

阅读(40)

业务员的月度工作总结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业务

学习

关于思乡之情的古诗和赏析

阅读(45)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思乡之情的古诗和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人日思归》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53)

《人日思归》是隋朝诗人薛道衡的诗,该诗使用平实自然的语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却又身不由己的苦恼。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日思归》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赏析汇总

阅读(51)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好词好句吧,积累好词好句,了解每个词的用法,在摘抄过程中增加阅读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好词好句才经典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立春时节诗歌赏析

阅读(108)

一个春字,宛如铁马踏冰河,踏开了,就是春江水暖,一枝梨花春带雨。接下来为你带来立春时节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语智部·狄仁杰原文及翻译

阅读(39)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文言文翻译吧,那么怎么翻译一文言文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智部·狄仁杰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学习

诗经君子阳阳赏析

阅读(34)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一说是描写东周乐官奏乐歌舞的诗,另一说是丈夫邀妻子一起跳舞的诗。本文是分享给大家的诗经君子阳阳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唱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完整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

学习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及赏析

阅读(47)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为大家分享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