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陶渊明的诗

《桃花源诗》陶渊明的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诗》陶渊明的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品赏析

[说明]

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6)。复前行,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然(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3);阡陌交通(14),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5);黄发垂髫(16),并怡然自乐(1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18),具答之(19)。便要还家(20)。为设酒杀鸡作食(2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6)。此人——为具言所闻(27),皆叹惋(2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31),处处志之(32)。及郡下(33),诣太守(34),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35),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6)。未果(37),寻病终(38)。后遂无问津者(39)。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40)。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41)。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42)。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43)。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4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45)。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46)。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47)。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8)。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49)。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50)。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51)?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52)。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53)。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54)?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55)。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2)武陵:晋时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3)缘:沿着。

(4)夹岸:溪流的两岸。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朵。

屈原

《离骚》:“夕飡秋菊之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屈原《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

(6)异:惊奇。之:指桃花林。

(7)穷:尽,走完。

(8)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流的源头。

(9)才通人: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10)豁然开朗:形容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11)平旷:平整广阔。

(12)俨(yǎn 掩)然:整齐的样子。

(13)属:类。

(14)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交通:互相通达。

(15)悉:都,全。

(16)黄发:指老人。

《诗经鲁颂宫》:“黄发台背。”

郑玄笺:“皆寿征也。”

《尚书?秦誓》:“尚猷(犹)询兹黄发。”

垂髫(tiáo 条):指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故称潘岳

《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17)怡然:愉悦的样子。

(18)所从来:从何处来。

(19)具:全,都。之:他们,指桃花源中人。

(20)要(yāo 腰):通“邀”,邀请。

(21)为:远本据曾本、苏写本补。

(22)咸:都。问讯:询问消息。

(23)自云:指桃花源中人自己说。先世:先辈,祖先。

(24)邑人:同乡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5)间(jiàn 见)隔:隔绝,断绝往来。

(26)无论:更不用说。

(27)此人:指渔人。为:给。具言:元备陈述。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间的情形。

(28)惋:怅恨,叹惜。

(29)延:邀请。

(30)不足:不值得,没必要。

(31)扶:沿着。向路:先前进来时的路。

(32)志:作标记。

(33)及郡下:到了武陵郡的城下。

(34)诣(yì意):往见。太守:郡的行***长官。

(35)南阳: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隐居不仕,爱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36)规:计划,打算。

(37)未果:没有实现。

(38)寻:不久。

(39)问津:问路。这里指前去探寻、访求。

(40)嬴氏:指秦始皇。秦为嬴姓。天纪:日月星辰历数,这里指正常的社会***治秩序。

(41)黄绮:夏黄公与绮里季。这里指商山四皓。见《赠羊长史》注(9)。之:到,往。伊人:他

们。指最初来到桃花源的人。云:语助词,无意义。逝:去,逃隐。

(42)往迹:指桃花源中人最初避乱往桃花源的踪迹。浸复湮:逐渐消失埋没。来径;通往桃花

源的道路。

(43)相命:互相招呼。肆:致力。从:相随,结伴归来的意思。憩:休息。

(44)余荫:浓荫。菽:豆类的总称。稷:高粱。一说谷物。随时:按照季节。艺:种植。

(45)靡:无。

(46)暧(ài 爱):昏暗不明。指路为荒草遮掩,若有若无。交通:指行走。鸡犬互鸣吠:即记

中所说“鸡犬相闻”之意。

(47)俎(zǔ 祖)豆:古代祭祀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的仪式。俎用以载牲,豆用以盛肉。犹古法:

仍旧用古代的礼法。新制:新的样式。

(48)童孺:儿童。

纵:尽情,无拘无束。

行歌:边走边唱。

斑白:头发花白的老人。

游诣:游

玩。诣:往。

(49)节和:“育气和暖,指春天。木衰:指草木凋零。风厉:风声凄厉,指秋天。

(50)纪历志:岁时的记载,即历书。四时:四季。

(51)余乐:不尽的欢乐。于何:在哪里。劳:动用。智慧:指心机。

(52)奇踪:奇异的踪迹,指桃花源。

五百:自秦至晋太元不足六百年,五百是举其成数。

敞:敞开,

神界:神仙般的世界。

(53)淳:指桃花源中淳朴的风尚。

薄:指世间浮薄的社会风气。

源:根源。

旋:很快

复:又,再。

幽蔽:深深地隐蔽。

(54)游方士:游于方内之士,指世俗之人。

方:区域,指世间。

《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焉:哪里,如何。

尘嚣(xiāo 消)外:喧哗的世尘之外。

(55)言:语助词,无意义。蹑:踏着。高举:高飞。契:契合,投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人。一天他划着小船沿溪前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百步之内,除桃树外没有其它杂树。芳草鲜艳美好,落下的桃花瓣飘飘洒洒。渔人十分惊异眼前的景色。他继续往前划行,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也正是这条溪水发源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山。山间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透出一点光亮。

渔人离船上岸,进入山洞。山洞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再往前走几十步。便一下于开阔明亮起来。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肥沃的田地,清澈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还能听到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来来往往耕种田地的人们,不论男女,衣着打扮同山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显得那么愉快而自得自乐。他们看到渔人,十分惊讶。问他从何处来,渔人都作了回答。

山里人邀请渔人到家里,为他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跑来打听外界的消息。据山里人自己讲,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带领妻儿。乡亲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于是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如今外界是何朝何代,他们竞不知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之事一一

他讲给他们听,大家听后都感慨叹惜。其他人也分别把他邀至家中,都拿出酒食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向大家告辞。山里人嘱告渔人说:“这里的情况可没有必要对外面的人讲啊。”渔人从山洞出来,找到自己的船,便沿着原路往回行,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来到武陵郡城下,前去拜见太守,述说自己此行的所见所闻。太守马上派人随渔人到桃花源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原路。南阳有位刘子骇,是个高雅之人;听说此事后,高兴地要计划前往寻找桃花源。尚未成行,不久因病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秦王暴***乱纲纪,

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

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

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

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

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

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

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

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

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

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

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

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

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

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

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

高飞寻找我知己。

扩展

《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全诗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描写具体。诗附于《桃花源记》之后,两者珠联璧合,又相互***,并无重复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整体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意思大体一致。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后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应该是不会再也找不着的。其实这在《桃花源诗》里已作了说明,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显然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桃花源记》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具体,富于小说色彩;《桃花源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详细。《桃花源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态度隐藏在文本之后,而《桃花源诗》则由诗人直接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相比,在有些方面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

《桃花源诗》陶渊明的诗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桃花源诗》陶渊明的诗

学习

2021年菏泽学院新生宿舍条件

阅读(89)

大学宿舍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大学生活一天之中最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中度过,所以说,和谐融洽的寝室关系和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让我们愉快的度过四年大学生活。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菏泽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

木兰诗全诗注音解释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木兰诗全诗注音解释,内容包括木兰诗原文注音及翻译,木兰诗原文正确注音。导语:木兰诗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

学习

2018年锦州初中学校排名,锦州重点初中排名详细榜单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2018年锦州初中学校排名,锦州重点初中排名详细榜单,内容包括2019年锦州实验学校中考排名,2017锦州初中学校排名。孩子小升初,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陷入纠结,都想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在择校过程中,家长们总想知道锦州初中学

学习

丁爱华《芦苇》阅读答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丁爱华《芦苇》阅读答案,内容包括初中阅读理解芦苇花的答案,芦苇花阅读理解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

学习

《琴诗》哲理诗有感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琴诗》哲理诗有感,内容包括结合自身谈谈你对琴诗哲理的理解,对琴诗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整理的《琴诗》哲

学习

2018年湖南理工学院重点专业排名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2018年湖南理工学院重点专业排名,内容包括湖南理工学院专业排名,2022年湖南理工学院重点专业排名。一些考生对于湖南理工学院非常感兴趣,想要报考湖南理工学院,为大家整理了2018年湖南理工学院重点专业排名,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

学习

养尊处优的近义词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养尊处优的近义词,内容包括养尊处优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养尊处优的近义词是什么呢。导语:多积累近义词知识,有利于大家展开语文学习。下面是整理的养尊处优的近义词和造句,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习

秋天推送文案(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推送文案(精选),内容包括秋天文案简短有深度,秋天发朋友圈的文案快来选一句。随着社交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家都看到过文案吧,文案用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文案?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秋天推送文案,仅供参

学习

献给父亲的诗散文诗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献给父亲的诗散文诗,内容包括给父亲的一首散文诗,献给父亲的散文诗歌词。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精心整

学习

杜甫的诗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的诗,内容包括杜甫的诗被称什么,杜甫的诗句。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后入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仅供参考,大家一

学习

2013高考作文江苏卷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2013高考作文江苏卷,内容包括2013高考作文江苏卷语文,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高考

学习

琦君散文的特点介绍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琦君散文的特点介绍,内容包括琦君散文的特点,琦君散文母亲读后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帮大家整

学习

激励女人爱美之心的语句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激励女人爱美之心的语句,内容包括激励女人要美丽的句子,激励女人爱美的经典语录。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以下是整理的

学习

山东建筑大学专业排名情况及专业介绍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山东建筑大学专业排名情况及专业介绍,内容包括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排名,山东建筑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排名。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类专业为特色,并兼有文、管等学科专业门类省属高等院校。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山东建筑

学习

雪的诗句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雪的诗句,内容包括雪的诗句古诗,雪的诗句唯美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雪的

学习

莲的诗句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莲的诗句,内容包括莲的诗句古诗,莲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整理的关于莲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学习

形容早春的诗词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早春的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早春的诗词大全,描写早春的诗句。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

学习

立夏初雨的诗句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立夏初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立夏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立夏初雨的诗

学习

描写梅花的诗《独山梅花》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梅花的诗《独山梅花》赏析,内容包括欣赏梅花美景的诗句,独山梅花原文及翻译赏析。《独山梅花》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独山梅花》的原文及作者简介。接下来为你带来描写梅花的诗《独山梅花》赏析,希

学习

彼岸花的诗句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彼岸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彼岸花的诗句古诗,彼岸花的诗句经典语录。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彼岸花的诗句,希望能够

学习

描写帆船的诗句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帆船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帆船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江上帆船航行的景象的诗句有。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

学习

赞美航空工人的诗歌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航空工人的诗歌,内容包括赞美航空工人的经典语录,赞美机械工人诗歌。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