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廖行之

如梦令廖行之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如梦令廖行之,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梦令

作者:廖行之

朝代:宋

体裁:词

雨歇凉生枕簟。不梦大槐宫殿。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离恨。离恨。无奈晓窗鸡啭。

作者简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拓展)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拓展阅读: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

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

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

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如梦令廖行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如梦令廖行之

学习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英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英文,内容包括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英文版,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英文100词带翻译。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收

学习

学校开展网络文明活动方案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开展网络文明活动方案,内容包括学校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总结,网络文明教育活动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开展网络文明活动方案,仅

学习

网络公司企业口号(精选100条)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公司企业口号(精选100条),内容包括网络企业使命口号大全,网络科技最响亮的企业口号。网络公司企业口号(精选100条)

学习

高考大学自主招生教师推荐信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大学自主招生教师推荐信,内容包括高中自主招生老师推荐信,老师给高考自主招生推荐信范文。在现实生活中,推荐信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推荐信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推荐信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帮大

学习

受益匪浅的意思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受益匪浅的意思,内容包括受益匪浅的意思解释,受益匪浅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学习

客家梅州的导游词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客家梅州的导游词,内容包括梅州客家博物馆客家人导游词,梅州市导游词介绍作业。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汉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下面是整理的梅州客家的

学习

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内容包括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1.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学习

旗袍的特点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旗袍的特点,内容包括旗袍的特点有哪些,旗袍的特点300字。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学习

有关初雪的文案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初雪的文案,内容包括有关初雪的文案短句,初雪文案高级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发什么样的文案才不会烂大街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初雪的文案,仅供参考,欢

学习

龙利鱼的价值与禁忌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龙利鱼的价值与禁忌,内容包括龙利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吃龙利鱼的十大禁忌。龙利鱼的.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这种海鱼非常受到人们的推崇,多吃海鱼不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学习

描写初雪的诗句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初雪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初雪的诗句古诗,描写初雪的优美段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初雪的

学习

传奇家族名字大全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传奇家族名字大全,内容包括传奇家族名字大全集,传奇家族名字大全最拉风。1、丿sakura灬皇家

学习

徐州的游玩攻略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徐州的游玩攻略,内容包括徐州游玩攻略一日游,徐州游玩地点推荐。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

学习

《送友人》古诗赏析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送友人》古诗赏析,内容包括送友人古诗赏析题,送友人古诗赏析翻译。《送友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

学习

《点绛唇》李清照宋词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点绛唇》李清照宋词赏析,内容包括点绛唇李清照宋词,点绛唇李清照古诗欣赏。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

学习

《点绛唇 李清照》阅读答案

阅读(43)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点绛唇李清照》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李清照点绛唇翻译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李清照点绛唇翻译,内容包括李清照点绛唇翻译及原文,点绛唇李清照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整理的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