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

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

高音,音乐术语,这里是指真声的一种歌唱方法;高音永远是唱歌中的核心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演唱者有没有实力;只要科学的练习发声技巧,人人都可以具备唱高音的能力。下面是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打开喉咙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在歌唱时如果能将喉咙完全打开,那么歌者自身的感觉应该是喉咙即有向外扩张,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贝基先生说:“正确地打开喉咙是感到颈部往四周扩张。”“要感到喉咙的的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这才是对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贝基先生在课堂上常常做这样的手势,就是将两只手自两肩像推开两堵墙一样向外推,以示说明这种力量的方向和感觉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6 向后仰头,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二、寻找面罩共鸣的方法

我认为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就是说,当歌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她)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如果说打开喉咙是要求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那么,要想把声音送进面罩,还必须同时把鼻咽腔打开。所以贝基先生说:“我所说的打开喉咙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开。”……如何做到在打开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时,把鼻咽腔也完全打开,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呢?我把贝基先生的做法按着我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段。

1.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贝基先生说:“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2.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他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3,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除不张大嘴外,贝基先生还要求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4.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5.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正像斯基巴说的那样:“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那样自然。”

【男生唱歌高音发声技巧

一、在中低声区“放下喉打开咽”是唱好高音的基础

对于一个初学声乐的男高音来说,用正确的方法唱好中低声区,是解决高音的前提。而这个“正确”方法的概念,就是首先要在中低声区“打开咽喉”去练唱,这是唱好高音的基本功。但有些初学者却往往弄不清“高”与“低”这对矛盾统一体关系。他们往往“求成”心切,不愿在中低声区下功夫,缺乏牢靠的在中低声区练习“放下喉打开咽”的正确共鸣状态的歌唱体验。一开始学习就盲目地爬高音,唱大作品。这样的学习者虽然每天努力地练声练唱,由于方法不得当,声音总显得苍白紧张,稍遇高音便变成喊叫。这样练的后果,不但练不出优美辉煌的高音,反而养成许多挤卡的毛病,甚至把嗓子唱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男高音的学习过程也是这样,先在中低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去发展高音才是正确途径。因为声乐学习是把“人身”作为“乐器”,演唱中低声区时参与歌唱的肌肉、腔体相对比较松弛,正确的共鸣状态容易调节和形成,这时更容易打开咽喉去歌唱。男高音初学者应首先在这种状态下在中低声区,这一段音域去体会打开咽喉的感觉。这种打开咽喉的感觉,正如声乐教师们譬喻为之的“半打哈欠”的状态。重要的是要体会这种“半打哈欠”状态喉是自然放下的,后咽部在这种状态下是上下打开的,下巴这时也是放松收回的,而这几点又恰恰与歌唱时的共鸣状态相吻合。男高音初学阶段,最好带着这种状态,用下行音阶唱u或mao音进行练习更有利于喉的放下和咽部的打开。

在这一学习阶段,练唱的歌曲不要急于唱音域较宽的作品,甚至可以只摘选优秀歌曲当中某一句易于上口,开口音较多的乐句作为练习用,如黄自《花非花》的前一句(低音从中央C练起)

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蒂·卡普阿曲)选择歌曲的第一句(低音从中央C开始练起)

把这些乐句移调练唱,最低音从C’开始.待最高音唱至“e2时再往下降。这样反复练习,一边体会喉咽打开的状态,一边带着感情色彩把乐句唱得优美动听,待喉的稳定、咽部的打开在中低声区已成为一种歌唱习惯后.再考虑拓展音域逐步半音半音地向高音区的“换声点”过渡。

二、用“反向着力联想”解决换声点的过渡

男高音演唱的一大难点在中低声区向高音的转换过渡,也可称为“胸腔”、“喉咽腔”共鸣向“头腔”共鸣的过渡,这个换声点一般在”f艺音左右。“换声点”对一些男高音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中低声区较宽阔的男高音向高音区过渡会更感觉困难些。要想把“换声点”唱好,首先应在第一阶段“半打哈欠”放下喉打开咽的基础上采用“反向着力联想”来解决“七”“下”共鸣过渡这对矛盾。男高音在唱C`一e2这段音域时,虽然采用以“胸腔”“喉咽腔”为主的共鸣状态,但万万不可只想喉咽部而忽略了“鼻咽腔”的存在,一定要注意在喉稳定、咽部打开的基础上把声音的位置多往上想一想,要带着“鼻咽腔”共鸣去练唱,要感觉到鼻梁眉心处“高泛音”共鸣的存在。这种唱“低”想“高”“反向联想”的效果会使中低声区更具有明亮“色彩”,更有“穿透力”和“金属音色”,同时也为“换声点”后的以“头腔”“鼻咽腔”为主的共鸣状态做好铺垫,使中声区和高声区音色衔接自如。如演唱意大利歌曲《重归苏莲托》开始的前半句。

打开喉用高泛音共鸣把这前半句唱好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半句”音色的统一和衔接。

如果前半句从e,一e2唱得较沉闷,后半句的到来会使人感到很突然,从音色上容易形成上下两截不统一的感觉。但从一开始便把共鸣着力点往上想一想,带着头腔、鼻咽腔存在的观念去演唱情况则不同,使声音一进入歌曲便很迷人,让人感觉高音的到来舒适和自然。

另外.唱中低声区时,这种向`’上”的“反向着力联想”为抒情歌曲的演唱更增加迷人的魅力,使声音轻柔舒展动人,更能抒发出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如《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前一句。

如果带用鼻咽腔共鸣去演唱,抒情之意。

又如黎英海改编的塔塔尔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则更具思念。

这首歌在演唱时,要带有轻柔明亮的高泛音共鸣意念,把声音的着力点往鼻咽腔想一想,这就会使歌曲不仅更具有抒情特色,而且为下一句的到来做好音色衔接准备。

以上举例是唱“低”想“高”的反向着力联想。那么,在唱“f2换声点左右这几个音时,恰恰要在带有喉咽打开高泛音共鸣的基础上,把声音的着力点往下往后想一想,这是因为在“换声点”时,共鸣腔的运用将发生状态的变化,共鸣将由以中低声区“胸腔”“喉咽腔”为主的共鸣状态转换为“鼻咽腔”“头腔”为主的共鸣状态。这种转换是以声带更加拉紧、咽喉更站定为基础的。在这个转换点上,用力稍不平衡就会产生“破裂音”或导致音色不统一。我们应在唱“换声点”时加强喉咽部和声带的拉力,这时的感觉要在保持住“高泛音”共鸣的同时把着力点往“下”往“后”想。这里所说的“下”和“后”,主要是指喉的更加稳定和后咽壁的更加站定。这种“联想”也恰恰起到在唱高音时又不完全丢掉“喉咽腔”共鸣的混声效果,使音色从低到高的过渡不留痕迹。如第二、三句从中低声区向高音转换的相继出现,声带和喉咽如不能很有效地站定,这两个音就很难唱好。这种站定,歌唱时要在前一句中低声区的基础上把声音的着力点往下往后想一想,这样就会使这两个音不至于振动不平衡而使音色与前一句中低声区衔接不起来。

歌唱当中的这种唱“高”想“低”以及唱“低”想“高”的“反向着力联想”将为“换声点”问题的解决铺平上下统一的道路。

三、关于声音的“靠前”与“靠后”

在男高音的教学与歌唱中,有人主张声音“靠前”,有人主张声音“靠后”,并常为此争论不休。这个问题,除存在人们对声音的审美差别外,还有一个在共鸣运用中对方法和效果的认识问题。一个出色的男高音演唱时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声音通畅,穿透力强,明亮靠前,这一点恐怕是多数人的共识。而问题恰恰出在寻找这种“美”的“靠前”声音效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误差。有些初学者,在听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后,便认为漂亮的男高音音色非“靠前”去寻找而无出路。于是在练唱中,一味追求“靠前”,久而久之,大师们漂亮的高音不但没能找到,反而把自己的嗓音弄得又挤又卡,甚至把声带唱坏。而另一种情况是,当听到声音宽厚的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时,又盲目地模仿,把声音尽力往下压,这样当然也唱不出漂亮的男高音音色。

以上两种倾向,都走了极端,甚至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必然会产生“靠前”“靠后”之争,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男高音具有穿透力的明亮音质的得来,是以打开咽喉、声音畅通为基础的。“靠前”“靠后”只是共鸣需要和生理动作的一种感觉,应把二者看为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不能只盯着一点而不顾其它。在感觉上,打开咽腔,应该说是靠后的动作,但如果不顾声音共鸣的整体走向,把声音仅停留在喉咽部,那将产生沉闷的感觉,明亮的男高音音色便无从谈起。为此,正确地认识声音的走向,在男高音歌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声音自声带发出经打开喉咽腔,应继续向上流动,这时,整个后咽部起桥梁和润色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把喉咽腔和鼻腔连接起来。所以男高音后咽部必须站定,把来自喉咽腔的声音向鼻咽腔传导反射,以引起头腔鼻咽腔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下贯通、穿透力强、色彩明亮、靠前的男高音音色。而这种音色的获得,是离不开喉咽腔的打开,离不开后咽部的站定,离不开鼻咽腔的高位释放的(指高泛音共鸣)。从运用共鸣的感觉上来说,这一系列的声音走向,是沿下沿后抛向前方的。可以说声音的共鸣,没有“后”就没有“前”,没有“下”就没有“上”。练唱时,既要想到“后”,还要想到“前”,既要想到“下”还要想到“上”。“靠后”可以说是某一阶段的具体过程,“靠前”是综合的目标和效果。这种“前”“后”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歌唱中,特别是在“美声唱法”中是不容割裂开来的。

【高音区的发声练习方式推荐

高音是所有学习声乐的人都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来掌握一定的方法,除非是由于声区的原因,一般都可以唱高音的。如果你的嗓音属高声部,就一定能练出高音来。

练习高音的方法首先要找到演唱中声区是的平和心态,然后以不变的状态来唱高声区。另一种办法就是注意在演唱高音时不特意深呼吸和用力,尤其是注意喉咙部分一定要自然,你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高音用力,使喉咙捏紧,造成音越高,劲越大,喉咙越紧。另外就是演唱中多注意情感的表现,实际上现在的许多歌星都没学过声乐的发声方法,但他们很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演唱得很投入,当真实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演唱方法的问题。实际上声乐演唱就是表达一定的情感,所以以情带声可以极大的缓解发声方法的问题。

高音区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现,有着激发听众情绪、振奋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会给整个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响亮的、金属般的高音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找到了自然声区,打好了中声区的基础,又掌握了换声区的技巧后就可以进行高音的练习。唱高音时,两颧骨要更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要更加积极向上,兴奋。随着音高向上,下颌需要松弛地向下,向两侧向后拉;小舌头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气,使喉咙更加打开,喉头不可随音高往上移动,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气的状态,当然这个状态必须有气息的支持。唱高音的方法是训练中的一个难点,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也已经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要因人而宜,采取适合自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一个就是支点提法:在唱歌的时候好像声带不长在喉咙里,而长在了胸口,唱每一个字都不要离开这个支点,嘴放松唱,这样把注意力往那儿一想,一下子声音就得到平衡了。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好几个问题:如果唱高音喉头容易上提的话,你一想到胸口就不想喉头了,支点一低,喉头也自然放松,下放,喉头放下以后,喉咙自然打开。还有声带都有长在胸口处,气息当然就不能超过声带,那一定在胸口的下面,气息也就往下沉了,稳定了。这基本是找到了正确的发声方法。

第二个反向提法是“喉下换字”的比喻。喉下换字的办法,就是说一般唱高音时喉头都容易高,那就在喉下一寸或者二寸左右的地方换,或者“贴着肩膀换,在脖子根换”。这样唱的时候,喉咙最容易打开,而且声音比较容易垂直,容易进入头声,容易找到高音的焦点位置。

【高音演唱的诀窍

不同的嗓音类型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德米特列耶夫所著《歌唱时的喉头位置》一文中的论点来加以说明。德米特列耶夫对于歌唱时的喉头位置,作了专门的科学测定与比较。通过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歌唱时喉头位置的高低是与嗓音的类型有关的。我们研究过的所有男低音与男中音的喉头都是放下来的,而大部分高的女高音则都将喉头提起或是保持在安静时的水平上。在戏剧女高音、女中音与男高音身上却不存在这种规律——他们的喉头位置则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提起、有的放下、有的保持在安静时的位置上。”形成这种不同的喉头位置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每一种嗓音类型,在歌唱时都需要一定的口、咽喉管。歌唱者自身的口、咽喉腔管道的长度若短于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那么就必须放低喉头的位置,以拉长口、吼咽腔管道;若长于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就必须提高喉头的位置,借以缩短口、喉咽腔管道;若恰好符合所属声音类型所需的标准长度,歌唱时,喉头则保持在安静时的水平上。

不同的歌唱方法和歌唱声音特点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歌唱声音的不同审美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歌唱方法与不同的歌唱声音特点。而这些不同的歌唱方法和不同的歌唱声音特点,又需要歌唱时运用不同的喉头位置来表现。我国名族唱法在歌唱声音和演唱技巧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名族相比,有很大不同。我国民族唱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字、腔、声、情、味”五个方面,要求嗓音要“甜、脆、圆、润、水”,讲究“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合、撮),要求发声和吐字紧密结合。歌唱时,每个字都必须做到准确地吐字、归韵、收音,因而,口腔内部器官的活动比较复杂,较多地使用口、鼻、头腔等上部共鸣,而对口咽腔、喉咽腔以及胸腔的共鸣使用较少,使得歌唱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吐字准确、清晰、自然,歌唱声音清脆、明亮,字、声、情的.结合协调、自然。这种歌唱方法和歌唱声音特点容易促使喉头处于较高的位置。

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需要不同的喉头位置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体裁、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特点的声乐作品,必然要求歌唱者发出的实际的声音效果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又必须通过控制和调节发声器官——主要是调整喉头的位置和状态——才能实现。所以说,不同的声乐作品的艺术效果,需要歌唱时运用不同的喉头位置来表现。

女高音训练音区选择

女高音的训练方法和其他声部的训练方法一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在训练的全过程中,既要遵循常规的有定论的共性原则,更要注重和把握好这个声部的自身特性。特别是在女高音训练之初,以哪一个音为基本点切入是这个声部训练的关键之处。

树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混声歌唱

混声是女高音进行演唱的基石,如何快速准确地进入混声的歌唱状态,是女高音训

练之初的首要问题,其中音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选择了过低或过高的音区都会影响对女高音的训练进度,也容易对其音色的形成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毛病。选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之间,这段音区是相对比较恰当的。为什么要在训练的开始阶段选择这个音区?这是由于未经训练的女高音的真假声区别得非常明显,不容易将真假声无痕迹地混合在一起。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过多地强调真声或假声都是不可取的。而这段音区位于高声区和中低声区的交汇阶段,将这段音区把握好,会为以后的声音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声区统一的歌唱观念

能否在各个声区之间自如地过渡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换声区解决不好,会造成声区不统一,低、中、高声区脱节,音色和音量不一样。女高音是多以头声为主进行歌唱的,因此女高音只要假声运用得当,演唱高声区并不感到太困难,但她们从高声区下行到中声区时将出现假声、真声过渡和声区的统一问题。女高音除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容易出问题之外,在中声区与低声区的换声点也常常出现麻烦,要么声音太虚,要么完全用真声,过渡很困难,常出现真假声打架的问题。女高音天然的高泛音比男声多,使得中声区与高声区之间的换声点较之男声不明显而且好过渡一些。又因有的女高音纯用假声也能演唱,所以高声区与中低声区之间的换声区往往被忽视。当选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d之间这段音区时,就等于直面了换声区问题的焦点,这样就加速了进行混声的训练过程,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无论歌者的嗓子自然条件稍好一些还是稍差一些,从长远角度讲,要想唱出美妙的声音就必须确立规范的声音概念。在科学的方法面前人人平等,训练之初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声区统一的概念,从而更进一步确立混声歌唱。

哼鸣切入快速混音!

自然声区的训练是歌唱嗓音发展的一个基础。这段声区有几个音属于自然声区,有几个较高的音则属于换声区,所以这部分音区的训练要非常小心,音量不宜太大,以中强度为好,嘴巴不要张得太大。这个声区训练的要求就是要自然,不能施加任何不必要的力量,气息要有充分的支持,但是不可僵硬,要给人轻松的感觉。训练之初在练声曲目的选择上要多以下行音阶为主,训练以哼鸣进入确立声音的位置。其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嘴唇轻合并使口腔内不能留有空隙,用鼻子吸气,气要深吸到底而且反复快速多吸几次,这样可以使空气在鼻腔内能够刺激到声音的高位共鸣点。第二步,在明确鼻腔内高位共鸣点的前提下,适量吸气轻轻哼出,把声音安放在共鸣点上。

注意试探用气,音量要小,感觉把声音哼到头腔里去。同时注意区别低位置的鼻音哼鸣,低位置的鼻音哼鸣时鼻翼的震感稍强一些,而正确的高位置的哼鸣鼻翼的震感相对弱一些。第三步,当能够熟练掌握闭口哼鸣时就可以把嘴张开进行开口哼鸣。注意保护好声音位置,闭口哼鸣与开口哼鸣的感觉是相同的。开口哼鸣时要保持下巴和舌的放松。训练过程中当遇到小字二组的c音左右时,声音会出现憋卡现象,会出现破裂音,这时不要用力要自然地顺过去。在正确哼鸣的基础上引入“啊”母音,其感觉也与哼鸣一样尽量以顺为主。注意“啊”的开口不要过大,舌头放松,舌面放平,下巴放松,要求同哼鸣的感觉一样,而且“啊”的音感位置也同样放在高位共鸣点上。当然,练声曲目有很多,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也可再引入其他的母音。但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声乐训练是一项既复杂而又细致有步骤的双向教学活动,要深入了解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有分析、有计划地训练。

掌握好换声技巧是达到声区统一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在声乐教学上就不能生搬硬套,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灵活运用。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 d 这段音区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可以上下浮动两度左右。在女高音中声区的训练中,如果能抓住过渡音区的关键环节,就会为向高音区和低声区两个方向的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就会较容易地掌握全部声区的发声方法,从而就会加快学习的进程,取得较好的成绩。

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

学习

考研备战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考研备战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内容包括从零开始备战考研,考研冲刺30天的雷区。考研初试即将到来,考研冲刺最后阶段正是考研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全方位完善,从各方面调整自身状态,以便以最佳状态迎接考研,下面是

学习

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内容包括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简短,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

学习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内容包括我最好的朋友200字作文,我最好的朋友作文150字。朋友是什么,是能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来问你出什么事了,朋友是什么,朋友是不管你出什么事他始终能在你身边陪着你度过困难,朋友是什么是你快乐时和你

学习

抖音很火的短句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抖音很火的短句,内容包括抖音很火的短句三观正,抖音很火的短句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

学习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作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作文,内容包括家乡的戏曲400字作文,家乡的越剧作文300字。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

学习

形容反常天气的成语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反常天气的成语,内容包括最反常的天气打一个成语,天气反常预示着什么。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为您提供的形容反常天气的成语,欢迎阅读!

学习

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内容包括福州长乐市旅游景点有哪些,长乐有哪些旅游景点。长乐区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长乐区拥有空海陆三轴交通,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属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之一

学习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心得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施工组织设计

学习

海带的家常做法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海带的家常做法,内容包括海带的家常做法汤,海带的家常做法凉拌。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是常见的一种食材。那么,海带怎么做好吃一些?下面给大家带来海带的做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青春需要雕琢作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需要雕琢作文,内容包括青春需要雕琢作文400字,青春需要雕琢作文素材。一、什么是作文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学习

刘禹锡的代表作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刘禹锡的代表作,内容包括刘禹锡的代表作有什么,刘禹锡的代表作诗句。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学习

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舒婷双桅船赏析及原文,舒婷的神女峰原文。《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下是跟大家分享舒婷《神女峰》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

学习

关于三亚的传说

阅读(8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三亚的传说,内容包括关于三亚的传说故事,海南三亚鹿回头传说。三亚市,是海南省地级市,别称鹿城,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三亚的传说,希

学习

推荐几款6岁儿童营养食谱

阅读(177)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几款6岁儿童营养食谱,内容包括推荐五款儿童营养食谱,6岁孩子食谱大全及做法。6岁大的宝宝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那么6岁儿童吃什么好呢?以下是带来的推荐几款6岁儿童营养食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电脑关机时停止响应的解决方法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电脑关机时停止响应的解决方法,内容包括电脑显示器驱动停止响应又恢复,电脑显示驱动停止响应并已恢复。导语:在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电脑卡住或者不响应的时候,都会选择强制关机,不过,这样会比较伤电脑,有时候电源突然短路,还有可能对

学习

lomo相机的使用方法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lomo相机的使用方法,内容包括lomo相机怎么用,lomo风相机使用教程。相机一般指照相机。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下面为大家整理的lomo相机的使用方法,希望可以帮

学习

世界名人的七种学习方法

阅读(53)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下面和一起来看世界名人的七种学习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学习

牙膏去黑头的方法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牙膏去黑头的方法,内容包括牙膏去黑头的方法早晚用吗,牙膏去黑头小妙招。这些年,那部分人为了去黑头也是尝尽各种方法,最近听说牙膏可以去黑头而且效果还不错?那牙膏去黑头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告诉大家牙膏去黑头的方法。

学习

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内容包括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水培,滴水观音的养殖方法用什么肥料。滴水观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达2米,茎粗壮,叶柄长,大叶型。开花时,花蕾形似观音莲花状,观赏价值高,大家多用于室内盆栽装饰。这里就跟大

学习

家用投影仪安装方法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家用投影仪安装方法,内容包括家用投影仪安装方法讲解,投影仪幕布怎么安装。现在很流行在自家安装投影仪,那么家用投影仪怎么安装呢,下面是分享的家用投影仪安装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学习

职称英语背单词的方法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职称英语背单词的方法,内容包括职称英语培训哪家正规,职称英语背单词。众所周知,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背单词是基础,单词记不住,词汇量少,文章看不懂,做题就会寸步难行。所以在准备职称英语复习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以下是帮大

学习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内容包括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有,怎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导读:负责任是一个态度和一项本领。责任感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让你的孩子变得有责任感,是维持亲子关系的关键一招。那么怎样让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