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碑·李商隐

韩碑·李商隐

《韩碑》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以下是文学网整理的《韩碑》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沙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解】

(1)元和:唐宪宗年号。

(2)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3)列圣:前几位皇帝。

(4)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5)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6)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7)封狼:大狼。

(8)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9)都统:招讨藩镇的***事统帅。

(10)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11)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12)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13)行***司马:指韩愈。

(14)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15)蔡:蔡州。

(16)贼:指叛将吴元济。

(17)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18)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19)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20)度:裴度。

(21)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22)愈:韩愈。

(23)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24)稽首:叩头。

(25)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26)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27)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28)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29)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30)公:指韩愈。

(31)斋戒:沐浴更衣。

(32)濡染:浸沾。

(33)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

(34)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35)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36)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

(37)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38)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

(39)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40)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

(41)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42)喻:领悟,理解。

(43)谗:进言诋毁。

(44)拽:用力拉。

(45)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46)斯文:此文。

(47)若:像。

(48)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49)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

(50)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51)相与:相互。

(52)赫:显耀。

(53)淳熙:鲜明的光泽。

(54)书:抄写。

(55)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56)明堂基:明堂的基石。

(57)曷:何,怎么。

【韵译】

元和天子唐宪宗的姿质神圣英武;他是何人呢真可与黄帝伏羲媲美。

曾发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耻大辱;坐定法宫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贼割据了五十多年;宛如狼生貙貙生罴暴臣代代相继。

他们不凭借险要山川却占据平地;依仗利器援戈挥日肆意作歹为非。

唐宪宗有幸得到贤明的宰相裴度;匪徒们暗杀他不死是神明的辅助。

他腰悬相印兼任***队的统帅出征;天气阴沉秋风惨淡漫卷天皇大旗。

李?公武道古文通都是裴度大将;礼部员外郎李宗闵命为随***书记。

行***司马就是那智勇双全的韩愈;十四万大***威武雄壮象虎豹熊罴。

攻入蔡州捕获匪首吴贼献于太庙;裴度功勋无人可比朝庭封赏也高。

皇上说你裴度的功劳应该数第一;你的从***韩愈应当写个平淮西碑。

韩愈叩头又跪拜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说镌刻于金石的文章我能做好。

自由把撰拟国家大事称为大手笔;此事重大不能交给一般职司草拟。

当仁不让我不推诿古代早有先例;他直说得皇上点头称许表示满意。

韩愈回家虔诚斋戒严肃坐进小阁;笔酣墨饱挥酒文章多么痛快淋漓。

采撷尧典舜典典故歌唱帝王丰功;以清庙生民诗经雅体把宪宗称颂。

别具体裁的文章写成又抄在纸上;清晨在宫殿红阶前再拜呈送君王。

奏章写着臣子韩愈我敢冒死上言;歌颂神圣功德文章应当刻于石碑。

石碑高有三丈字体大小如同酒盅;碑用巨鳌背负顶端还盘绕着螭龙。

文句奇特语辞庄重很少有人明白;有人在皇上面前诋毁他为文营私。

石碑因此被用百尺长绳拽倒在地;又用粗沙大石磨掉了碑文的字迹。

但韩公的这篇文章宛若天地元气;它早就深入人心沁进人们的肝脾。

就象铭刻着古人著述的孔鼎汤盘,鼎盘虽已不存在铭文却万代留芳。

唉呀宪宗与裴度他们是圣皇圣相;相互声威显赫淳正光明广为流传。

韩公的这篇文章如果不传示后代;宪宗的事业怎能与三皇五帝媲美?

我愿把它抄写一万本诵读一万遍;即使口角吐沫右手生茧也无所谓。

将此篇碑文永远流传七十有二代;作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石千秋显炜。

【翻译】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司马韩愈,十四万大***,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讲解】

韩愈的《平淮西碑》,歌颂了平叛战争,突出宰相裴度的战略决策之功,着眼于宣扬唐朝廷削平藩镇割据的战略方针,表现出独特的***治卓见。段文昌重撰的碑文,对李愬的功绩叙述充分,但在大处方面逊于韩碑。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极力推崇韩碑,一再强调裴度的决策、统帅首功,功不可灭,体现出他将国家治乱归于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强烈的向往对宪宗和裴度在伐叛战争中的明断果决和相互信任,而对宪宗后来信谗推碑之举不无微词。

本诗叙议相兼,而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裴度奉命任统帅讨平淮西叛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诗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段,是对韩碑的热烈赞颂。

这首诗气势磅礴。诗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争和安史之乱以来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联系起来,表明此役关系到国家的中兴。接下来写淮西藩镇长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气焰,以反衬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寻常。

第二段开头四句,承接开篇四句,先点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圣耻”的关键在于“得圣相”。随即直入本题,叙述裴度统兵出征,简明直率,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愬武”四句,从麾下武将文僚一直叙述到勇猛的士兵,表现裴度的最高统帅形象和猛将精兵如云的宏大声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三段开头两句,承上启下,从平蔡过渡到撰碑,是全篇的枢纽。奉命撰碑的过程,不但写了宪宗的明确指示,韩愈的当仁不让,而且写出宪宗的颔首称许,韩愈的稽首拜舞,韩愈受命之后,作者再用详笔铺写撰碑、献碑、树碑的过程。“点窜”二句,用奇警的语言写出韩碑高古典重的风格,“句奇语重”四字,言简意赅,揭出韩碑用意之深刻。紧接着又写推碑和诗人对这件事的感慨。写推碑,直言“谗之天子”;抒感慨,盛赞“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认为韩碑自有公正评价,推碑磨字也不能消除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影响。

【评析】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 “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

唐宪宗时,宰相裴度兼任新义***节度使和淮西宣慰处置使,都统***队平定淮西。其时韩愈作为行***司马。淮蔡平定以后,他随裴度还朝,宪宗诏其撰写 “平淮西碑”。韩愈以为淮西之役是裴度能坚持宪宗的主张取胜的,从整个战役看,他的作用更大些。因而在碑文中稍侧于称赞裴度的功绩。但在战斗中,先攻入蔡州擒住吴元济的,却是唐邓随节度使李?。因而引起李的不平。李妻又系宪宗姑母唐安公主之女,常出入于宫中,便向宪宗诋毁韩氏碑文的不实。于是宪宗下令磨去韩文,重命翰林学士段文昌另写。

实际上,攻破蔡州,李?确立大功,然而裴度却是整个战役的领导者,作用自然更大。况且韩碑既未抹煞李?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以为此诗“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翔,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同时还认为段文昌文“较之韩碑,不啻虫吟草间矣。宋代陈?磨去段文,仍立韩碑,大是快事。”这个意见也比较中肯。

诗分为五个部分。从开头到“长戈利予日可麾”,为第一部分。写宪宗削平藩镇的决心和淮西藩镇长期跋扈猖獗。从“帝得圣相相曰度”到“功无与让恩不訾”,为第二部分。叙写裴度任统帅,率***平蔡的功绩。从“帝曰汝度功第一”到“言讫屡颔天子颐”,为第三部分。叙写韩愈受命撰碑的情形。从“公退斋戒坐小阁”到“今无其器存其辞”,为第四部分。叙写撰碑、树碑、推碑的过程,并就推碑抒发感慨。

从“呜呼圣皇及圣相”到“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结束,为第五部分。赞颂宪宗、裴度的功绩和韩碑的不朽价值。

这首诗叙议相兼,吸取了韩诗散文化的某些优点,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屈复《玉溪生诗意》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朱彝尊说:“(句奇语重)四字,评韩文,即自评其诗”,这些都颇有见地。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的腐败,宦官弄权,朋***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四十五岁时死于郑州。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成就: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根据刘学锴、余恕诚的整理研究,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594首,又《集》外诗16首,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录入4首,共存诗614首,但是有的诗显然为误入。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此外,还有十来首怀疑是李商隐的诗作,不过证据欠充分。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感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题诗类似的风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应酬和交际。在李商隐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李商隐《东还》诗脍灸人口,赏读该诗,可看出李商隐所表露归去寻师学仙只是一句托辞,所谓学道不过借此疏解自己内心不平与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更有面对朝***种种荒***无道的愤慨以及对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唐皇朝的哀叹。

《东还》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云嵩阳寻旧师。

注:郑板桥十分喜欢这首唐 李商隐《东还》诗,常用其独特的“板桥体”题写赠送亲友,故后来误把这首李商隐《东还》诗认为是郑板桥写的,在“郑板桥集 - 诗词”、《书七绝十五首长卷》等书箱中都被收录。《东还》诗作者是李商隐!

诗歌风格:

李商隐的诗歌体现了他的思想,其人基本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中实用,对儒学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辞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诗歌影响:

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晚唐时期,韩偓、吴融和唐彦谦已经开始自觉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北宋初期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在当时颇有影响,但是未学到李商隐诗歌精髓,成就非常有限,影响力也随着欧阳修等人走上文坛而消失。此外,王安石对李商隐也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一些诗作“虽老杜无以过也”(《蔡宽夫诗话》)。王安石本人的诗歌风格也明显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明朝的诗人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明清二朝喜欢写艳情诗的人更是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例如明末诗人王彦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注:《疑云集》是否为王彦泓作品集,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香艳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无题诗: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无题》(八岁偷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无题》(万里风波)

另有5首在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有些研究者(如杨柳)认为李商隐诗集中部分有题目的诗也应该属于无题诗一类,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往往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字为题(如《昨日》、《日射》等),或者诗题与内容本身毫无联系(如《为有》、《一片》等)。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所以此说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许多人倾向于将《锦瑟》、《碧城三首》、《玉山》等诗与无题诗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写法和意境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隐晦的笔触表现一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事实上,正是这种一言难尽的情形,使得无题诗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都试***对这些诗的真正含义作出解释。然而没有一个人的注解能够非常令人信服的阐明诗中的涵义。

觉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等肯定是男女之情的诗句,而且不是一般的男女之情。唐人对于男女之情没有太多的约束,如果李商隐是和一般的歌女什么的来往,就可以像杜牧一样大大方方地说什么“楚腰纤细掌中轻”之类的话。联系到电影《2046》上那个周慕云最后也是一腔郁闷,想说又无处说,只好无奈地挖个树洞,把话说到树洞里,猜想李商隐多半是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而且这位有夫之妇的身份很不寻常,甚至可能是皇妃之类高贵的人,因为大家一会看下《碧城三首》那几首,暗喻了女主角的身份之高,恐怕只有皇室中人才够得上。在唐代,未婚男女间的私情以及官宦才子们和风尘女子的私情都是比较能被社会容忍的,像《莺莺传》和《李娃传》什么的都是这样,像《非烟传》上,步飞烟和书生陆象私通,就被她老公绑在柱上活活打死了。所以李商隐这些《无题》诗作只能认为就是和那位和李商隐有情的美丽的女子来往的诗作,并非全是李商隐所写。之所以这样说,是觉得《无题》诗中有一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只有美丽的女子才会这样细致地注意到镜中鬓改的细节,唐朝还有位美丽的诗人叫做薛媛,有首诗也不错,她诗就是这样写的:“欲下丹青笔,先拮宝镜寒。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看。”倒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同一机杼。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总结了前人关于无题诗的笺注工作,从中可以看出诸家观点之大不同:“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持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至实有寄托者多,直做艳情者少,夹在不分,令人迷乱耳。”

历史争议:

1、血缘谜团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但是没有***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2、生卒年考

关于李商隐的生年,《新唐书》、《旧唐书》均无明文记载,但可凭借可靠的材料作出推断。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李商隐作《仲姊志状》文云:“返葬之礼,阚然不修。至会昌三年,商隐受选天官,正书秘阁,将谋龟兆,用释永恨,会允元同谒,又出宰获嘉,距仲姊之殂,已三十一年矣。”由会昌三年上数三十一年。则可知李商隐仲姊死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而据李商隐会昌四年所做的《祭仲姊文》,我们可知李商隐比其仲姊仅小一岁。所以,李商隐的生年必在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

关于李商隐的卒年,《旧唐书》本传载:“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大中为唐宣宗年号,始于元公847年,汔于公元859年。共十三年。这里的大中之“末”应当是指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裴坦于大中十一年为中书舍入,至大中十三年尚以中书舍人权知责举。温庭筠谪为随县尉,正当其时。那么,所谓“前一年”者,当是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李商隐死于这一年。

3、卒葬地考

关于李商隐的墓葬地点,还有三种说法。一处位于沁阳市山王庄镇庙后村,另一处位于荥阳市豫龙镇苜蓿洼村南。前者是李商隐的原籍所在地,后者是其祖辈迁居所至的家乡。由于李商隐晚年生活的资料稀少,他死亡和埋葬的地点还没有定论。最后一处位于博爱县江陵堡村。

沁阳李商隐墓的文献依据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河内县志》的古迹***和乾隆年间的《河内通志·陵墓》里的相关内容。《河内县志》里标示出了“李义山墓”的所在地。《河内通志·陵墓》明确记载:“李商隐墓,在府城东。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

韩碑·李商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韩碑·李商隐

学习

高速公路如何保持安全车距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高速公路如何保持安全车距,内容包括高速公路车速超过100保持多少车距,高速公路怎么保持车距。高速上如何确认车距呢?很多朋友可能说目测就行了,新手和晚上或者能见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就很难目测了,是这样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

学习

夏目友人帐语录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夏目友人帐语录,内容包括夏目友人帐语录摘抄,夏目友人帐语录壁纸。人类还真是脆弱的生物,我最讨厌脆弱的东西。明明就很脆弱还去帮人,明明就没有能力还要拼命的去保护谁。以下是搜集的夏目友人帐语录,欢迎阅读。

学习

山西养老保险缴费网上缴费流程

阅读(677)

本文为您介绍山西养老保险缴费网上缴费流程,内容包括山西养老保险怎么网上缴费,山西灵活就业网上缴费后怎么查询。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

学习

谜中谜趣味谜语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谜中谜趣味谜语,内容包括谜中谜趣味谜语故事,谜中谜趣味谜语及答案。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

学习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鉴赏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鉴赏,内容包括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作背景。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下面是给大家带

学习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及赏析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及赏析,内容包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意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作背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什

学习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作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作文,内容包括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作文,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出自哪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

学习

电子科技公司实习报告

阅读(46)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电子科技公司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一曝十寒的成语意思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一曝十寒的成语意思,内容包括一曝十寒的成语意思是什么,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记得都

学习

洛阳栾川旅游攻略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洛阳栾川旅游攻略,内容包括洛阳栾川旅游攻略路线,洛阳栾川白云山旅游攻略。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

学习

派出所实习报告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派出所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派出所实习报告1500字,派出所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报告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

学习

歌曲网名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歌曲网名,内容包括适合当网名的歌曲名字,歌曲网名id。1、始于初见

学习

祝自己女王节快乐的句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祝自己女王节快乐的句子,内容包括祝自己女王节快乐,祝福自己女王节快乐朋友圈。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句子才是

学习

房地产估价实习报告

阅读(73)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整理的房地产估价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原文及赏析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沁园春·寄稼轩承旨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沁园春寄辛承旨翻译,沁园春·寄幸稼轩翻译。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

学习

《李西涯与程篁墩》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李西涯与程篁墩》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内容包括李西涯与程篁墩文言文答案,李西涯与程篁墩文言文翻译。阅读是语文考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李西涯与程篁墩》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

《终南别业》原文及译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别业》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终南别业原文,终南别业王维拼音版。基于格律来讲,把古诗文分成近体诗文和古体诗文,其中近体诗文也叫做今体诗,而古体诗文则可以叫做古风或古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终南别业》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

学习

诗经·定之方中全文原文翻译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定之方中全文原文翻译,内容包括定之方中原文及翻译,诗经羔羊全文及译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诗经·

学习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终南望余雪原文,终南望余雪全诗。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赏析吧,那么怎么去赏析一首古诗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恨别杜甫翻译,恨别杜甫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恨别杜甫原文

学习

《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九歌云中君原句,九歌云中君赏析。《九歌·云中君》这篇文章表现了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王守仁《勤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王守仁《勤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王守仁勤学原文及翻译,王守仁文言文阅读。勤学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