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赏析吧,那么怎么去赏析一首古诗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1

【题解】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乃祖咏应进士试时所作试帖诗。按规定,试帖诗应该是五言六韵十二句,但作者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人问其故,他回答说:“意尽。”(《唐诗纪事》卷二○)终南,山名,在陕西西安市南。诗中描写雪后天晴,山北高处尚存积雪,虽有阳光而城中反增寒气。“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特殊景象,写得非常生动准确。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上以此为古今咏雪最佳诗。

【全诗】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①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即山的北面。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远望,只能见到终南山的北面。秀:美。②此句意谓远望岭巅的积雪好像浮在云上。③林表:树梢。明霁色:雪停后出现的阳光使树梢很明亮。④此句意谓傍晚时城里人感到反而比下雪时更加寒冷。

【注释】

①此诗又题“望终南残雪”。据《唐诗记事》载, 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照规定, 应试诗须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 咏仅写此四句就交卷,别人问他为何不依规 定写就,祖咏说:“意思已经完满了”。后被传 为写文章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之佳话。诗 写立足长安城,南望终南山阴岭残雪之景。② 阴岭: 泛指终南山的北麓诸峰。③林表: 指 树梢。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翻译】

终南山岭北多么秀美,积雪好像浮动在云端。林表被涂上初晴光色,薄暮时京城更加天寒。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试的诗。祖咏应时要求写成五言六韵(12句)的律体,他只写了四句就交了卷。别人问缘由,他答“意已尽矣。”这首诗传神地描写了终南雪景和望雪的感觉。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作者在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自然看到山的阴面,所以有“终南阴岭秀”之句。又因为终南山峰高入云,积雪未化,所以有“积雪浮云端”之句,这两句都是“望”之所见。这两句一方面写了山高,另一方面写了雪厚。同时写出了诗人面对如此景物而产生的一种轻盈飘荡的感觉。“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是“望”的时间。“霁”是天晴,“暮”是傍晚,作者自长安城遥望六十华里外的终南山,所看到的是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余光平射,染红了林表。而且最后一句还写出了观雪时所感——“寒”,而且是“暮寒”,晚上比白天还要冷。令人感到终南山的寒意超越了空间来到城里,使寒冷的感觉更加突出。

这首诗仅仅二十字,由观赏到感觉,由色彩到精神,充分全面的表达了主题,难怪祖咏没有按唐时考试的规定,应试诗作五首六韵十二句的要求,而只写此四句便交了卷,最终被录取。

【点评】

唐诗名。五绝。祖咏作。见《全唐诗》卷一三一。诗题又作《雪霁望终南》、《终南霁色雪》、《望终南残雪》。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传说此诗为开元十二年(724)诗人应进士试之作,《唐诗纪事》卷二○载:“有司试《终南山望馀雪》诗,咏赋曰:‘终南阴岭秀,……’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诗中写从长安远望终南山上残雪之情状:“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二十字,紧扣诗题,极有层次地描摹望中终南馀雪之景以及由此引起的感受,写得形神兼备,蕴藉有味。清施补华评该诗:“苍秀之笔,与韦相近。”(《岘傭说诗》)王士禛称此诗为“古今雪诗”中之“最佳”诗作(《渔洋诗话》卷上)。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2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的'是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⑵阴岭:指的是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指的是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诗人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诗人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的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让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将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终南望余雪》全诗原文及赏析

学习

关于我的家乡英语作文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我的家乡英语作文,内容包括英语作文我的家乡40词,英语作文我的家乡八句话。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

学习

徐志摩的诗《你去》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徐志摩的诗《你去》,内容包括徐志摩的诗你来或你不来,徐志摩的诗你在或者不在。徐志摩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写诗的,他的诗贯彻了新月派诗人对诗歌节律美的追求,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令人读

学习

死灰复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死灰复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包括死灰复燃讲的是什么故事,死灰复燃说的是谁的故事。在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整理的死灰复燃故事告诉我们

学习

玩泥巴作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玩泥巴作文,内容包括玩泥巴作文1000字,泥巴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

学习

《别董大》的诗意及赏析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别董大》的诗意及赏析,内容包括别董大的诗意,别董大的古诗的诗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

学习

日语学习之全然详解

阅读(74)

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大家知道全然这个词的用法么?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日语学习之全然详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梦见摘香蕉有什么寓意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梦见摘香蕉有什么寓意,内容包括梦到摘香蕉是什么寓意,梦见捡香蕉何寓意。梦见摘香蕉是什么意思?梦见摘香蕉好不好呢?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梦见摘香蕉有什么寓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幸福与我背靠背初中作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幸福与我背靠背初中作文,内容包括幸福近在咫尺初中作文,幸福伴我成长初中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

学习

感恩老师最暖心短句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老师最暖心短句,内容包括感恩老师最暖心短句一年级,感恩老师最暖心短句文案。什么是感恩感恩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带给我们温暖与美丽。只要长存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会拥有一切美好的处世品格。阳光就会照耀我们,雨露就会滋

学习

市场监督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监督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内容包括市场监督管理局个人工作总结,市场监督管理局年度总结。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

学习

诗经·定之方中全文原文翻译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定之方中全文原文翻译,内容包括定之方中原文及翻译,诗经羔羊全文及译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诗经·

学习

玩泥巴幼儿园教案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玩泥巴幼儿园教案,内容包括玩泥巴幼儿园教案,幼儿园玩泥巴案例。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玩泥巴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

学习

用速字怎么组词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用速字怎么组词,内容包括迅速的速组词,速字组词和拼音怎么写。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以下是

学习

励志的感谢语句摘抄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的感谢语句摘抄,内容包括励志的句子摘抄,感谢自己励志。感恩的人每个人都有,只是缺乏表达的勇气,于是便把对父母的那份感谢及那句“我爱您”深藏于心里。以下是精心准备的励志的感谢语句摘抄,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学习

《别董大》的诗意及赏析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别董大》的诗意及赏析,内容包括别董大的诗意,别董大的古诗的诗意。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

学习

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恨别杜甫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恨别杜甫翻译,恨别杜甫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恨别杜甫原文

学习

《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九歌云中君原句,九歌云中君赏析。《九歌·云中君》这篇文章表现了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九歌·云中君》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学习

谢亭送别古诗赏析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谢亭送别古诗赏析,内容包括谢亭送别古诗赏析答案,谢亭送别古诗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

学习

王守仁《勤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王守仁《勤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王守仁勤学原文及翻译,王守仁文言文阅读。勤学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王守仁《

学习

赵氏孤儿的原文及翻译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赵氏孤儿的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赵氏孤儿原文完整版,赵氏孤儿1原文及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下面

学习

梅尧臣鲁山山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梅尧臣鲁山山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鲁山山行古诗词鉴赏,鲁山山行古诗原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

学习

《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内容包括生命课文全文,生命是什么课文原文。《生命生命》是现代作家杏林子的散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生命生命》课文的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