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原文翻译

《周郑交质》原文翻译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周郑交质》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郑交质》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周王室自平王东迁以后,日渐衰微,再也无法控制诸侯国,以致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本文从“信”“礼”的角度来叙事论事;周、郑靠人质来维持关系,谈不上“信”,上下之间的“礼”也破坏了。在文中,作者把周、郑称为“二国”,就暗含讥讽之意。文中描写了周平王的虚辞掩饰与郑国的强横,反映了那个时代诸侯之间互相提防戒备和弱肉强食的***治面貌。

【译文】

郑国武公、庄公担任周平王的卿士。平王对虢公比较信任,打算把权力分一部分给虢公,于是郑庄公埋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啊!”因此,周和郑就交换人质。平王的太子狐就住在郑国作人质,庄公的公子忽在周作人质。

平王死后,王室的人想把权力全部交给虢公。四月,郑国祭足领兵强收了王室所管的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走了成周的禾。从此周郑就互相怀疑猜疑了。

君子说:“诚意不是发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没有用。能懂得将心比心地办事,并用礼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如果确有诚意,那么,山溪、池沼、沙洲旁的野草,大苹、白蒿、聚藻之类的野菜,方筐、圆筥、鼎、釜等简陋器皿,停滞的死水,路旁的积水,都可进献鬼神,也可奉献王公。何况君子订立两国的信约,遵礼行事,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呢?《国风》中有《采蘩》、《采苹》,《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这四篇诗都是表彰忠信的呢。”

【简析】

本文前两段,只用寥寥七十多字,就把春秋初期周王室和它的同姓诸侯国郑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出来。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就想分***给另一个姬姓国国君虢公,以保持***权的平衡。然而,郑庄公不买周平王的账,对周平王准备采取的这一举措怨恨不已。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为了达成妥协,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为诸侯国国君的郑庄公,居然采用了进入春秋时代以后各诸侯国间普遍采用的一种外交手段,即交换质子。那么,这一外交手段是否奏效了呢?第二段的记述则对这一举措做出了历史否定。历史的辩证法雄辩地证明,周、郑由“交质”到“交恶”,其根本原因,是利益和权力再分配问题上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决定周、郑双方关系的最终原则是利益和权利的再分配。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左传》作者不可能揭示周、郑由“交质”到“交恶”的历史本质,但由于作者是“用事实说话”,所以,还是使我们看到了这一时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动向。而“用事实说话”,也正是此文的最大特点。至于此文用较多的文字阐发诚信的重要性,那只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因为在历史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以后,就很难看到各诸侯国“要之以礼”并“行之以礼”的事情了。尽管如此,在我们今天建立新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诚信原则还是应该继承发扬的。

【讲解】

周朝自平王东迁以后,王室渐衰,控制不了诸侯国,以致发生了与郑国交换人质的事件。本篇从“信”“礼”二字着眼,批评周、郑靠人质来维持关系,谈不到“信”,也谈不到上下之间的“礼”。称周郑为“二国”,就含有讽刺的意思。写周平王的虚词掩饰,郑国的强横,都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

看来事情还起源于周平王的所为。郑庄公是他任命的辅***大臣,不知何故,周平王又要分权,贰:表明不再专门依靠郑庄公,分出职责也即权力给虢君。庄公就对平王口出怨言,而周平王却矢口否认:“无之。”郑庄公是理直气壮,周平王却装模作样,但都完全违背了常理。任用大臣本属王室的内***,我帝王的事情,你一路诸侯、一个臣子竟要干涉,这不是想翻天吗!周平王完全可以用君臣之道痛斥其大不敬,甚至可以查办其是否存在谋篡的动机。但实际上是另一结局——周郑交质,二者交换质信:周平王之子狐到郑国,庄公的太子忽赴周,互为人质以示诚信。王室衰微、郑庄公的霸道昭然天下,所以,把这位郑庄公列为霸主,应该是名副其实。刚刚***,这天子的权威已荡然无存,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盟誓又能维系多久呢?果然,第二年周平王病逝以后,其孙周桓王(因太子早死诸臣立之)继位,诸臣认定拟将大权畀(bi)——交给虢公,郑庄公立即翻了脸。四月祭足率领郑***来夺收温城的麦子,温城是周版***内的城邑。到秋天郑***变本加厉,直接到成周——就是周的国都洛阳来抢收庄稼。周郑互相怀恨,关系急遽恶化。

君子曾说:诚信不是发自内心,即便交换人质也没有用。以光明磊落和相互体谅来规范双方的作为,以礼数来约束,即使是没有人质,又有谁能够离间他们呢!苟——只要——有明彰的信用,即使是溪涧池塘中沚洲上的小草,田字草(蘋ping)白蒿(蘩fan)水草(蕴wen、藻)这些非正规的菜,方的筐圆的筥(ju)这些竹器、锜(qi)釜这些有足无足的容器,积水池的'脏水(潢汙huangwu)、沟里的流水(行hang、潦lao),都可以用作祭祀鬼神,也可以代替珍馐进献给王公——心诚的实质要高于堂皇的形式。何况是君子结成的两国间的信约,应该是以礼数规范行为,又何必要用人质呢!《国风》的文章《采蘩》、《采蘋》,《大雅》的文章《行苇》、《泂酌》,都是明昭忠诚信的。

《周郑交质》说明,自春秋起始的东周,从平王东迁立国,就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连姬姓的宗室诸侯也不再忠心辅佐。天子和诸侯的信用,要用交换人质来作保证,成了天大的笑话。郑庄公不循礼法开了先例,王纲已堕!郑庄公五霸之首的面目,已经是昭然天下。周平王的任用不一,也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线,交质为的是重建信任再续交好。但是周平王死后,其孙年幼继位,手下的大臣又准备将权力交给虢公,就再次引起郑庄公不满。后来双方战事不断。除了本文所说的两次夺粮,后又有郑庄公来朝,但周桓王未与礼待,为此郑庄公恼怒了,竟将周天子名下的许田出卖给了鲁国。周王室怒而伐郑,但因为***事力量的不济而遭败绩,且桓王因此负伤。

拓展:《周郑交质》文言文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官名)。(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偏心于虢公)。”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四月,郑国的祭足帅***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周和郑互相仇恨。君子说:“信用不发自心中,盟约抵押也没用。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用礼教约束,即使没有抵押,谁能离间他们呢?假如有真诚的信用,山涧溪流中的浮萍,蕨类水藻这样的菜,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献给王公为食,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按礼去做,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啊?《国风》中有《采蘩》、《采苹》,《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诗,都是昭示忠信的。”

注释

1、卿士:周朝执***官。

2、贰于虢:二心,这里有“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权一部分让虢执掌。虢(guó),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士。

3、交质:交换人质。

4、王子狐:周王平的儿子。

5、公子忽:郑庄公太子,后即位为昭公。

6、崩:去世。

7、畀bì:交给。

8、祭(zhài)足:即祭仲,郑大夫。温,周朝小国,在今河南温县南。

9、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阳市东。

10、中:同“衷”,内心。

11、明恕:互相体谅。

12、要:约束。

13、间:离间。

14、明信:彼此了解,坦诚相待。

15、沼沚:小池塘。毛,野草。

16、苹:水生植物,即浮萍。蘩,白蒿。蕴藻,一种聚生的藻类。菜,野菜。

17、筐莒(jǔ):竹制容器,方为筐,圆为莒。锜(qí)釜,饮具,有角为錡,无角为釜。

18、潢:积水池。污,积水。行潦,流动的积水。

19、荐:享祭,祭祀。

20、羞:进奉。

21、《采蘩》、《采苹》:均为《诗●召南》篇名,写妇女采集野菜以供祭祀。

22、《行苇》、《泂(jiǒng)酌》:均为《诗●大雅》篇名,前者写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颂忠厚。后者写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

23、沚:水中小块陆地

24、池塘

25、表明

26、潢污:不流动的积水

赏析:

作者:佚名

文章先简要记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方面揭示了郑庄公两次入侵东周之地,强逼平王立质、咄咄逼人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东周王室已然衰微、任人欺凌、委曲求全的历史情状。并由此得出结论,周天子与郑庄公想通过交换人质来缓解矛盾、取信对方的做法是不可靠、也不可取的,因为周郑之间并没有诚信之心,又不依“礼”行事,所以双方即使交换了人质,也还是不能够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君子通过对此事的评论,指出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要建立在彼此体谅、坦诚相待的基础之上,强调了恪守礼仪、忠于信义的重要性。

文章虽然不长,但叙事朴实,议论周严,有事实,有根据,有结论,语言中肯,说服力很强。文末“君子日”一段评论,以信和礼为标准。一针见血地指出周郑交质之非。数层转折与整齐的排旬,使作者的论断显示出不可逆转的气势,空灵排宕、辞采纵横而又风韵悠然。

自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权威早已实际崩溃。但周王及诸侯都没有将此事捅破。周郑交质作为一个可供观测或曰方便标记的事件点而成为周王权威崩溃的标志。《左传》认为周郑交质“无信(已堕落到需靠人质故曰无信)不礼(周郑上下失序故曰不礼)”,是东周“礼崩乐坏”的缩影。

在《周郑交质》中,君子对双方都有责难,但侧重于批评周王室。左丘明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其不能以信服人,是以礼驭下造成的。周、郑由“交质”到“交恶”,其根本原因,是利益和权力再分配问题上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决定周、郑双方关系的最终原则是利益和权利的再分配。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左传》作者不可能揭示周、郑由“交质”到“交恶”的历史本质,但由于作者是“用事实说话”,所以,还是使我们看到了这一时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动向。而“用事实说话”,也正是此文的最大特点。至于此文用较多的文字阐发诚信的重要性,那只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因为在历史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以后,就很难看到各诸侯国“要之以礼”并“行之以礼”的事情了。《周郑交质》这篇文章反映了《左传》崇霸贬王思想。全文先讲事实,再进行评论,这是《左传》的典型写法。君子的议论以“礼信”为中心,引经据典,辞理畅达。对后世史论有极大的影响。

《周郑交质》原文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周郑交质》原文翻译

学习

列宁的故事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列宁的故事,内容包括列宁的故事阅读,列宁的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列宁的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爱国的杜子威》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的杜子威》阅读题及答案,内容包括爱国的杜子威课外阅读答案,爱国的杜子威阅读。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

学习

销售矿石经理述职报告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矿石经理述职报告,内容包括水泥销售经理个人述职报告,矿业销售员年终总结。我们眼下的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销售矿石经理述

学习

超可爱的少女心句子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超可爱的少女心句子,内容包括手帐句子可爱少女心,少女心可爱爆棚的句子有哪些。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

学习

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胎教的方法有哪些,内容包括胎教的方法有哪些心理学,胎教最好的方法有哪些。胎教的方法有哪些,有很多的孕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会给宝宝进行一些胎教,研究表明,进行胎教可以让宝宝更加的聪明,常见的胎教方法有很多,下面为大家解答胎教

学习

移调的方法有哪些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移调的方法有哪些,内容包括移调最佳方法和技巧,移调最佳方法有哪些。移调所变化的是整个音乐的调高,就如同将C调的歌曲改为用D调来唱一样。那么大家知道移调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学习

手账本写物作文600字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手账本写物作文600字,内容包括写物的作文600字优秀初中作文,400字手账本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手账本写物

学习

解释的解释及造句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解释的解释及造句,内容包括意思的解释和造句大全,意思的解释及用法。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解释的

学习

财神庙经典对联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财神庙经典对联,内容包括天下第一财神庙对联,财神庙对联带横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对联吧,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是好的对联

学习

济南社保卡和医保卡是一张卡吗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济南社保卡和医保卡是一张卡吗,内容包括济南社保卡和医保卡是一张吗,济南旧医保卡如何换新社保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

学习

迟子建经典语录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迟子建经典语录,内容包括迟子建经典语录100句,迟子建经典语录。导语: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下面为大家带来

学习

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原文译文鉴赏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原文译文鉴赏,内容包括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赏析,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

学习

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内容包括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有哪些,抢救车封存管理。抢救车,包括车体及放置在车体上的医用橱柜,医用橱柜包括柜体和箱盖。下面跟着来看看抢救车封存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

签证邀请函中文版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签证邀请函中文版,内容包括签证邀请函中文版下载免费,中文版签证延期邀请函。签证表示允许其出入本国国境或者经过国境的手续,今天为大家准备了签证邀请函中文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内容包括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译文,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

学习

元稹古诗离思赏析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元稹古诗离思赏析,内容包括元稹诗词离思,唐元稹的离思其二。元稹,是我们古代著名大诗人,他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下面是整理收集的

学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内容包括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默写题及答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文言文及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

学习

离思元稹原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离思元稹原文,内容包括离思元稹原文翻译及赏析,离思元稹原文加拼音。导语:《离思》是唐代诗人元稹所著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五首,其中《离思》第四首是一首悼亡诗,下面为你整理的离思元稹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

离思元稹赏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离思元稹赏析,内容包括离思元稹赏析及解析,离思元稹赏析感受。《离思》是唐代诗人元稹所著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五首,其中《离思》第四首是一首悼亡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已逝妻子韦氏的深深思念之情。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离思元稹赏析

学习

观沧海的赏析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观沧海的赏析,内容包括观沧海的赏析简短,观沧海的赏析题目及答案。《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

学习

《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内容包括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20处,红楼梦好句赏析感受。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阅读不少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好句,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红楼梦》好句好段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

顾城的《远和近》赏析

阅读(337)

本文为您介绍顾城的《远和近》赏析,内容包括顾城的远和近赏析带题目,顾城的远和近赏析百度文库。《远与近》,在一九八三年前后曾经作为难懂的“怪诗”而引起争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远与近》,在一九八三年前后曾经作为难懂的“怪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