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名句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赏析一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 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及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及赏析

学习

闲鱼夸奖买家的句子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闲鱼夸奖买家的句子,内容包括闲鱼给买家好评的句子,闲鱼夸买家的句子长的。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帮

学习

周公解梦梦见无头鬼的吉凶寓意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周公解梦梦见无头鬼的吉凶寓意,内容包括做梦梦见鬼预示好还是坏,做梦梦到无头鬼好不好。梦见无头鬼是什么意思?梦见无头鬼好不好,代表着什么?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梦见无头鬼的相关解法,快来看看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乐不思玩作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乐不思玩作文,内容包括乐作文600字,乐的作文六年级。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

学习

路由器怎么设置防蹭网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路由器怎么设置防蹭网,内容包括路由器加密防蹭网,手机设置路由器防蹭网步骤。有时家里有台式电脑,和笔记本,还有带WIFI的手机或其它设备要同时上网,又不想拉网线,影响美观不说,放床上用,还得被线拉着,多不舒服呀,所以无线路由帮了大

学习

赞美农民的成语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农民的成语,内容包括赞美农民的成语有哪些,赞美农民朴实的成语。耕种是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那么描写农民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描写农民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以做自己该做的事为题的作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以做自己该做的事为题的作文,内容包括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文,自己经历的一件事作文400字。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

学习

歌手大赛主持词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歌手大赛主持词,内容包括歌手大赛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歌手大赛主持词规则。一、主持词的内容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与结束语组成。

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写作背景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写作背景,内容包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简单的说来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社会环境,所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写出了这种文章或小说。下面

学习

言志的原文及翻译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言志的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言志的原文和翻译,言志诗全文翻译。《言志》是明代文学家唐伯虎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同时唐寅也用这首诗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专事自

学习

讲好冬奥故事共赴冰雪之约征文

阅读(224)

本文为您介绍讲好冬奥故事共赴冰雪之约征文,内容包括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主题征文,圆梦冰雪相约冬奥征文400个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征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

学习

平板与笔记本区别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平板与笔记本区别,内容包括平板与折叠屏手机,平板和笔记本区别。有打算购买电脑的朋友们,对于到底选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上都比较纠结,平板与笔记本区别有哪些?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习

关于忍的名言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忍的名言,内容包括关于忍的名言简短,关于忍的名言或诗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忍的名言,欢

学习

《小石潭记》全文和翻译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小石潭记》全文和翻译,内容包括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全文和翻

学习

潮怎么组词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潮怎么组词,内容包括潮怎么组词两个字,潮怎么组词四年级上册。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

学习

春归唐庚翻译及赏析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春归唐庚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春归唐庚阅读答案,题春归寺唐庚表达了什么情感。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春归唐庚翻译及赏

学习

晏殊《浣溪沙》赏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晏殊《浣溪沙》赏析,内容包括晏殊浣溪沙赏析及答案,晏殊浣溪沙赏析翻译。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以下

学习

吴文英《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阅读(49)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吴文英《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古诗词原文及赏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芙蓉楼送辛渐赏析,内容包括芙蓉楼送辛渐赏析简短,芙蓉楼送辛渐赏析及意思。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

学习

李白《送杨子》原文翻译与赏析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送杨子》原文翻译与赏析,内容包括送杨子李白尾联赏析,李白送杨子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别》(一作《送杨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整理的李白《送杨子》原文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学习

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相思会原文翻译及赏析,相思的原文及翻译。《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以下是整理的相思原文、

学习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

阅读(57)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

杜甫《又呈吴郎》古诗词赏析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又呈吴郎》古诗词赏析,内容包括杜甫又呈吴郎全文,又呈吴郎杜甫原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提起古诗词,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令人头大的古诗词赏析?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