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芙蓉楼送辛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1

教材简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通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1、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课堂伊始,播放此曲,一方面是对送别诗的一个课外积累,同时是为整堂课渲染一种气氛,使学生初步感受那种离愁别绪,为感悟作者的情感奠定基础,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2、学生谈感受。

资料补充:辛渐是王昌龄的同乡,这次是要送好友辛渐回他们的故乡去,这一送就是一百多里啊!

(设计意***:在此处做资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及那种难舍难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点拨:注意读诗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指导读法:我们读古诗文,光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再次练习朗读)

3、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影响和感受。

(设计意***:通过反复诵读,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学习前两句)

师:同学们对诗的理解和感受谈的都字斟句酌,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

(借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总结。)

1、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齐读)

(2)离别的“寒”内心的“孤”。

(点拨: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独的?)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份孤独!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指导激情诵读前两句。)

总结:除此之外,你知道作者还会为什么感到寒心吗?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3)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

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齐读)

(设计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找含义深刻的字切入,品读感悟,从最初的含糊的印象到对作者复杂的内心的深入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的引导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

四、走进作者内心,感悟人物品质(学习后两句)。

1、小练笔,走进作者内心。

(1)(播放雨声的音效及古诗后两句,创设情境,补白)过渡:面对这苍茫的烟雨,孤峙的楚山,聆听着窗外传来的这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诗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那个无眠之夜,他在想:“————。”

(设计意***:此环节是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再次拉近学生与当时环境、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以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体会作者内心,能与作者对话,同时也为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2)指名发言。

(3)情境创设,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师:于是,在那长亭外,瑟瑟秋风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家人如冰心玉壶般一览无余的爱啊!

师:在那古道边,萋萋芳草地上,我们听到了同样一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朋友如冰心玉壶般纯真的情啊!

师:在那一叶小舟上,茫茫沧海边,我们也听到了那句话(生):————。”(师)那是他对朝廷如冰心玉壶般清澈见底的忠心啊!

(设计意***:此环节仍然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引导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与朗读的欲望,而且这一个个脑海中不断变换的场景,和朗读后老师及时的补充,也会使学生明白,作者那种对家人,对朋友,对朝廷矢志不渝的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改变。与此同时对“冰心”、“玉壶”这两个抽象的词语也已经形象化,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个性化的理解。因此,此时的朗读,已经化为了学生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真实的流露。)

2、感悟人物品质。

(1)师:没有了对亲人的竹报平安,也没有了封封家书中字斟句酌的牵挂,千言万语化作临别时的一句叮咛:“————。”学生再次激情补白。(古诗后两句。)

(2)引导: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的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想)可是他能回家吗?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总结:是的,他要让那些恶势力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都不会屈服,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设计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要回家但又不能回去的内心,从而体会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五、课后拓展

如果你是王昌龄的家人或朋友,听到辛渐的一番描述,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以书信的形式,也可用诗歌的形式。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2

教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

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

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挂***。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3

课时目标: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体会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感受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的决心。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渐入诗境

1、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古诗三首》。

(2)师引导: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记得最熟的是哪首古诗?可以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3)生交流,师适时点评。

(4)师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唐诗,是古典文学中的璀璨明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这些诗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自己的疑问。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古诗。

(1)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2)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借助课文注音读准字音,借助课文注释读懂诗句。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

(3)师指名开火车读诗句,相机纠正字音;小组比赛朗读,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边读边互相指正;师指三名生读,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全班齐读。

(3)师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词语;全班齐读。

(4)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5)生小声认读,师引导:从字形的角度观察,这四个字要记住,难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6)师指名交流,相机讲解。

①讲解示例:“壶”,上下结构,由“士、冖、业”组成。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十”或“土”。

②播放“壶”字的演变视频。

③看完视频后,师引导:“壶”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提示:上面的“士”要写正确)

④师指导书写“壶”,引导学生观察“壶”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板块三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1、诗题入手,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2)关注诗题中的事件——“送”。

①师引导: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的“送”字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哪些疑问呢?在提出疑问之前,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看看能解决你的哪些疑问。

②生交流。

③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④师引导:读了这些诗题,你发现了什么?

⑤生自由读诗题。

⑥示例:这些诗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写的是朋友将要远行,诗人在为朋友送行。

⑦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别董大》《赠汪伦》《山中送别》

(3)引导关注诗题中的人物、地点——辛渐、芙蓉楼。

①师引导生再读诗题,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说说诗题的意思。

②示例:作者是在芙蓉楼这个地方送别友人辛渐的。

③简介芙蓉楼、辛渐及写作背景。

(4)关注诗人王昌龄。

①师引导:这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诗人王昌龄为什么会写出这么伟大的传世之作呢?

②课件出示王昌龄资料。

③生默看课件出示资料,快速地从中提取主要信息。

2、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课件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

(2)师引导: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表达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它与其他送别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体会情感。

①师引导:静下心来看看注释,仔细读读,我们可以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②生交流。

示例1:我从第1、2句诗中体会到诗人凄凉、伤感、孤独的心情。

示例2:我从第3、4句诗中体会到作者高尚、坚定的品格。

(4)学习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①生自由朗读这句诗,师引导:对于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情感?(相机出示课件)

②师: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夜”?

示例: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尤其是在下雨的夜晚,渲染了作者与友人惜别的黯淡气氛。

③(课件出示***片)师引导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秋雨蒙蒙,绵绵不绝,夜色渐浓。王昌龄和辛渐来到江边,抬眼望去,江面雨雾弥漫,凄清静谧。

④师小结: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⑤师指名朗读诗句,引导读出自己的体会。

(5)学习诗句“平明送客楚山孤”。

①师指名读诗句,引导:你又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示例:从“平明”,即天刚刚亮,可以看出诗人和朋友很早就出门了,也许他们彻夜未眠。“孤”字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板书:楚山孤)

②师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③师引导生继续看***: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示例:诗人和朋友来到江边,依依惜别。远处的山,好像也见证着这惜别的情景。

④师相机引导:在作者的眼里,孤独的不仅仅是楚山,孤独的还有诗人的内心。(板书:孤独)

⑤师指导: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6)学习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师引导: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②师指名读第3、4句诗。

③师引导朗读:诗人特意从江宁送朋友到吴地润州,然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诗人站在江边,只觉一夜秋雨,寒意连连,江中远山,孤傲耸峙,离愁别绪,溢满心头。诗人想到朋友马上就会到洛阳,会见到自己洛阳的亲友,诗人就想让朋友告诉亲友……

④生齐读第3、4句诗。

⑤师引导想象: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⑥生交流。

⑦师引导朗读:王昌龄想让友人告诉亲友什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

⑧生齐读:“一片冰心在玉壶”。(课件出示:一片冰心在玉壶)

⑨师生合作朗读。

(师)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结发的妻子问起时,王昌龄还会深情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当年迈的双亲问起时,王昌龄依旧坚定地说——(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引导理解:冰、玉有什么特点?王昌龄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呐喊,是想表明什么?

示例:尽管两次被贬,可诗人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仍然不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

(板书:顽强纯洁清廉正直)

3、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1)(课件出示全诗)师引导: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走进王昌龄,齐读整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送别诗,送别的是朋友,表达的是真情,表白的是自己,这也是送别诗的魅力。越读越能看出诗中的别样的意境,越读越能感受到诗人的情谊深远。(生再自由读)

(3)生自由读后师指名读。

(4)师小结:秋雨绵绵,江水悠悠,寒意阵阵,两个夜行的人,他们是即将分别的朋友。天还未明,早起的两人依依惜别,远处的楚山见证着一切。这寒雨,这孤山,是分别的离愁,更是诗人的心声呀——无论多少凄风冷雨,诗人内心都坚如磐石,纵然孤身一人,也冰清玉洁。果真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匠心啊。

4、默写古诗。

5、拓展练习。收集送别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透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这天,我们学习一首流传至今仍广为传颂的唐朝名诗《芙蓉楼送辛渐》。

2、板题。强调:“芙蓉”的写法、意思。

3、齐读题目。

4、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介绍诗人。

三、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

②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写了些什么。

③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回报交流。

(1)指名读诗。随机学习“壶”字。

再齐读。

(2)从诗的前两行,仿*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想一想: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怎样样呢?

“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

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

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

指名读。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

“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

“玉壶”又是什么样貌呢?

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里的冰一样清正廉洁。在与好友分别的时刻,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自己呢?

出示写作背景。

阴霾的天气,远离的朋友,再加上众口的毁谤,朝廷的贬谪,诗人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应对一切。

所以,临别之时,王昌龄坚强地对辛渐说——

一切的一切,王昌龄没有失望,而是乐观地对辛渐说———

让我们像王昌龄一样,坚强而乐观地说————

(4)同学们已经会从前两句诗中读出孤独、凄凉,从后两句诗中读出乐观坚强。你们会读诗了,你们会吟诗吗?

吟诗,就要入情入境的吟诵,抑扬顿挫慢慢的吟出诗的韵味。

试读。

指名读。

3、拓展延伸。

人生自古重离别。你们还明白哪些送别诗?

4、小结:人生自古伤离别。但是,这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离别将不再是忧伤。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学习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全球通史》读书笔记(精选),内容包括全球通史完整纪录片100集,全球通史读书笔记一章一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

学习

2023考博之联系导师的时间和选择标准

阅读(28)

考博选择一个好导师,往往是最重要的。然而,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合适?导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同学们都知道吗?为帮助大家顺利选择导师,为大家分享考博联系导师的时间和选择标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学习

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通用),内容包括我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350个字,老师的故事作文400字。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学习

形容烤地瓜的唯美句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烤地瓜的唯美句子,内容包括烤地瓜的幽默句子,发烤地瓜朋友圈的句子,烤地瓜句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

学习

抄答案后给老师写道歉信(通用)

阅读(29)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道歉信的事情愈发增多,道歉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检讨自己和感谢对方。怎么写道歉信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抄答案后给老师写道歉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唐诗赏析

阅读(22)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整理的《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唐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诗经》国风·曹风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国风·曹风,内容包括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读后感,曹风的诗经,诗经曹风属于国风吗。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诗经

学习

关于我的房间英文作文(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我的房间英文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我的房间英语作文十句以上,关于我的房间英文作文,我的房间英语作文带翻译简单10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学习

超难绕口令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超难绕口令,内容包括超难绕口令完整版,超难绕口令大全100首,超难绕口令100首。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绕口令吧,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绕口令是民间汉语语言游戏,被广泛传播的绕口令都有

学习

祝福立夏超经典句子(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立夏超经典句子(精选),内容包括今日立夏发朋友圈的祝福,明日立夏祝福短语,立夏最好的祝福句子。立夏到了,我把思念燃烧成明亮的火焰,把快乐涂得阳光灿烂,为你生成幸福云霞,伴你拥抱成功好运,愿热辣的祝福把你温暖,愿你尽享悠闲

学习

游三游洞作文(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游三游洞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游三溪洞作文,游三游洞作文600字,三游洞一日游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

学习

小区物业消防演练总结(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区物业消防演练总结(精选),内容包括小区物业消防演练总结报告,小区物业消防演练总结怎样写,物业小区消防演练总结讲话稿。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

学习

《乞丐囝仔》读后感范文(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乞丐囝仔》读后感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乞丐囝仔怎么读,乞丐之子读后感,乞丐仔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乞丐囝仔》读后感范

学习

中年男性的微信名字(精选1000个)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年男性的微信名字(精选1000个),内容包括中年男性微信名字大全,中年妇女的微信名字大全,微信名字中年男性专用。中年男性作为微信的忠实粉丝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在微信的使用数中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微信名

学习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地理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全套,初中地理面试现场写教案,初中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学习

文言文《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岳阳楼记》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岳阳楼记的教资教案,岳阳楼记教学实录,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文库。在我们的学习时代,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

学习

中班教案《防溺水》(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教案《防溺水》(精选),内容包括预防溺水教案中班反思,幼儿园中班防溺水宣传画,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溺水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

学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毕业诗》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大班教案《毕业诗》,内容包括毕业诗大班毕业朗诵,大班毕业诗完整版,大班幼儿毕业诗。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

学习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毕业诗》含反思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毕业诗》含反思,内容包括毕业诗大班毕业朗诵,大班毕业诗朗诵串词,大班幼儿毕业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

学习

《寒露》教案(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寒露》教案(精选),内容包括寒露教案幼儿园,寒露教案怎么写,寒露教案反思。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寒露》教案(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学习

童眼看世界的教案设计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童眼看世界的教案设计,内容包括童眼看世界教案,童眼看世界绘画教案,童眼看世界教案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精心整

学习

《冰锅盖》优秀教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冰锅盖》优秀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五彩扇子教案优质课,花式冰块教案,冰块造型教案。一、教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