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鲍鹏山,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文学史研究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曾被戏称“鲍子”。鲍子纵笔不羁,见血性,多幽默,更温婉多情。今天为大家推荐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是笔者很喜欢的鲍鹏山老师所作散文之一,讲述了圣人孔子的心灵世界。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1

①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好抬杠的李贽就此讽刺道,怪不得孔子出生之前,人们都点着蜡烛走路。我想,话不能这么说,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乃至于我们沟通了。我们由他知道,即便在那么一个洪荒时代,也是有阳光普照着而万物不择手段地生机勃勃;那时代也发生着我们今天一样的事情: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世态炎凉。在他手订的《诗经》中,我们甚至可以体验到最个性的感受——当那些面孔不一情性各异的个人复活时,那个时代不也就复活了吗?

②孔子生活的时代也真像他所说的,确实是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称霸诸侯,把九州版***闹得瓜分而豆剖。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太惨啦!我已经衰老了!)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他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④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就一闪而现了: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枝蜡烛吗?四面飚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⑤痴人有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孔子属于前者。因情而痴的孔子常常沉湎在过去的怀想之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逝者如斯夫!”这时,他就是一位抒情者,抒得很动情,很感人。在一个抽象的、冷酷的.、沉闷的老子之后,出现一个一往情深、感怀万端的孔子,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一种温软,一种熨帖,这实在是让我们大大舒了一口气,历史终于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一些可怕的心理能量在孔子的歌哭、幽默、感喟中被释放了。

⑥孔子使一些无序的暴力变成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与企望,他使天下英雄入于他的彀中,并带着这些社会精英致力于建构新的理想。当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时,混乱就不再是一无是处,相反,倒往往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生机无穷的魅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但它不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吗?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当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往往自己驾车——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⑦这位可敬可叹的老人,想凭自己个人的德行与魅力来聚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年轻人不容易经受得了各种诱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从未见过一个喜爱德行比得上喜爱美色的人),“吾未见刚者”(我未见过刚强的人),“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未见过喜好仁,厌恶不仁的人),“末闻好学者”(没听说过好学的人)。这些话不也把他的三千弟子甚至七十二贤者都包括在内了吗?要让这些弟子们“无欲则刚”、“好德如好色”都不可能,更何况别人?韩非就曾刻薄尖酸地揶揄孔子,说凭着孔子那么巨大的个人德行,不就只有七十子之徒跟随他么?而下等君主鲁哀公却能让一国人都服从他,孔子本人也不得不向鲁哀公臣服。所以,人是多么容易向权势屈服,而向慕仁义的人是多么少啊。孔子此时的处境,真是令人同情。

⑧但他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可以更改主帅,匹夫却不能逼他改变志向)。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玷污?天下一团漆黑了,不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从适应黑暗而进于喜欢黑暗,为黑暗辩护,他们把这称为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并且得道似的沾沾自喜于在黑森林中占据了一棵枝丫,又转过头来嘲笑别人不知变通。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我很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很喜欢这个词所指称的那种性情与人格。敢于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

——节选自《寂寞圣哲》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 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

B.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孔子出生之前,社会一片黑暗,人们看不到希望,孔子就是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

C.文章第二段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

D.当孔子失败之后倦极归来,他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心凉如水,理想破灭,历史也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

E.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

17. 作者认可宋人的说法:“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文中,作者所说的“长夜”指的是哪些具体内容?(4分)

18. 请简要分析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9. 作者称孔子是“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联系全文看,孔子做了哪些事?孔子的经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像孔子一样的“残烛”不胜枚举,请再举出一个,并结合事例加以探究。(8分)

试题答案:

16. BD(B项“在孔子出生之前,社会一片黑暗”说法太绝对D项“历史也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是黑暗中看到希望后的温暖和激动。)

17.

①洪荒时代,

②周公已逝,礼乐土崩

③到处都是乱臣贼子

④东周国家瓦解

⑤文明毁丧(答4点即可)

18. 结构上

①承上启下,孔子凄惶的晚景让“我”感动承接上文孔子凄凉的失败,为下文写孔子坚持理想、为人们带来希望做铺垫。(1分)

②点题(1分)

内容上:对比,旷野的黑暗与蜡烛的光亮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赞美与钦佩。(2分)

19.

(1)

①深情而痴,寻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寻找能够实现他的主张的人;

②聚集一批年轻人,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知其不可而为之。(4分)

(2)

①构建理想,追寻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令人景仰

②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的社会责任感,给世人带来温暖与希望,令人敬佩。(2分)

(3)举例分析略。(2分)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2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着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了。他的心境更为凄凉了。做生意的端木赐(子贡)来看他,给老师一些周济,他正拄着拐杖在门外看西山的落日,那落日如血的余辉最后一跃染红大地与天空。孤独的孔子问端木赐:“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看我呢?”接着便低吟了一首绝命歌,那简单的字句和厚重的内涵使人想到宇宙中最简单而又最本质的哲理,人间的生死竟也牵动着宇宙的毁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圣人洒泪而尽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16、文章开头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如何表述孔子所处时代特征的?(4分)

17、作者引用孔子的“绝命歌”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文中花了不少笔墨写“蜡烛”,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蜡烛”的作用。(6分)

19、有人评价这篇文字“苍凉悲壮,有一种悲剧之美”。试探究文章是如何选材来呈现苍凉悲壮之美的。(6分)

16、(4分)【解析】通过拟人、想象(2分),形象化地描写了西周古都废墟的荒凉残破(1分),渲染当时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纷乱不堪的局面(1分)。

17、(4分)【解析】表现孔子临终时深深的悲哀(1分),让人联想到一代圣人的伟大人格(1分),感受到他去世造成的巨大影响(1分),不仅影响当时,也影响千秋万代(1分)。

18、(6分)【解析】题目把孔子比喻为“黑暗王国的残烛”,文中着力渲染“蜡烛”如何在“寒意四逼”的环境中“艰难地闪耀”,最后写蜡烛“耀眼地一跳,熄灭了”。“蜡烛”象征孔子的伟大形象(2分)。写出了孔子所处环境的恶劣,表现孔子一生都在追寻却壮志难酬的痛苦,突出了一代哲人的悲剧命运(2分)。“蜡烛”在文中作为线索,勾连首尾,串起材料(2分)。

19、(6分)【解析】从选材上看,文章写的是孔子的晚年(2分),写他的疲倦、痛苦、失败和不幸(2分),突出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挽狂澜于既倒)的人格精神,充满悲壮感(2分)。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阅读题及答案

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通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教案通用,内容包括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下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

学习

520送男友的祝福语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520送男友的祝福语精选,内容包括520送男友祝福语,520送男友小礼物,520送男友的文案。我与你,在细碎的日子里共进共退,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伴相陪,此生,愿与你天长地久。520我爱你,和你甜蜜牵手,一起幸福慢慢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2

学习

关于甜的作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甜的作文,内容包括关于甜的作文100个字,以甜为主题的优秀作文,关于甜的作文通用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学习

欲渡黄河冰塞川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欲渡黄河冰塞川赏析,内容包括欲渡黄河冰塞川的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读音,欲渡黄河冰塞川。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整理的欲渡黄河

学习

求职简历中性格的自我介绍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求职简历中性格的自我介绍精选,内容包括简历自我介绍及求职意向,求职简历自我介绍免费模板10篇,应聘求职自我介绍精选18篇。自我介绍是日常工作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让自己通过自我介绍或

学习

《示儿》说课稿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示儿》说课稿精选,内容包括示儿说课稿部编版,示儿说课稿六分钟,示儿教学评课稿简短。一、说课稿的益处

学习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赏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翻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翻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讲解。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

学习

读《长歌行》有感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读《长歌行》有感,内容包括读长歌行有感400字,长歌行有感80字,长歌行读后感受和收获。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18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精心

学习

那些甜美的回忆作文500字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那些甜美的回忆作文500字精选,内容包括《美好的回忆》作文500字范文,美好的回忆作文500字免费,什么叫甜美回忆作文500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学习

体验黑暗作文400字通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体验黑暗作文400字通用,内容包括体验黑暗作文,黑暗作文400字,黑暗类作文。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先天,后遗等各种疾病,让他们失去了双眼。

学习

《画风》优质教学设计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画风》优质教学设计通用,内容包括《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颖活泼。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

学习

中秋给男友的文案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给男友的文案精选,内容包括中秋给男友的文案长句,中秋文案简短干净,中秋和男友的文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朋友圈发布文案,文案用于分享自己的奇闻趣事和生活日常。想发文案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组织

学习

雨的四季教学反思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雨的四季教学反思,内容包括雨的四季教学反思范文,雨的四季教学反思100字初中,雨的四季教学反思200字。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

学习

关于画风筝的小学生作文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画风筝的小学生作文通用,内容包括画风筝三年级的作文,小学生放风筝作文300字优秀10篇,画风筝的作文怎么写。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学习

《小扇轻摇的时光》阅读答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扇轻摇的时光》阅读答案,内容包括小扇轻摇的时光阅读答案解析,小扇轻摇的时光阅读答案第三段,小扇轻摇的时光阅读批注。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相信很多

学习

《太空垃圾》阅读答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太空垃圾》阅读答案,内容包括太空垃圾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太空垃圾阅读理解答案,太空垃圾阅读题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

学习

小院景色的阅读与答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院景色的阅读与答案,内容包括小院的西面是花圃阅读答案,美丽的小院阅读题和答案,小院的阅读理解。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

学习

《听雨》阅读答案季羡林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听雨》阅读答案季羡林,内容包括听雨阅读答案季羡林版,季羡林的听雨完整版,听雨季羡林短文阅读理解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

学习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内容包括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题库,医院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

学习

《溪居》阅读答案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溪居》阅读答案,内容包括溪居即事阅读理解及答案,一溪居即事阅读短文答案,古诗溪居即事阅读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那么一般好的

学习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内容包括答谢中书书对比阅读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阅读理解题,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学习

《伟大的谎言》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伟大的谎言》记叙文阅读附答案,内容包括伟大的谎言阅读理解答案,伟大的谎言阅读短文答案,伟大的谎言阅读及答案。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