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5篇)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

参考答案

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2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1.翻译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文运用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请各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傍晚,夕阳将要落山,原先沉入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

2.描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抒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3.参考答案:向往自然,厌弃世俗名利。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3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暴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面对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消散)

B.经纶世务者(筹划)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小题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上:横柯上敝负势竞上

B、绝:天下独绝沿溯阻绝

C.自:自康乐以来自富阳至桐庐

D.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真无马邪

【小题3】下面四个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要爬得更高,伸得更远。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的气势好似奔流而下。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两文作者写景都观察极细,抓住景物特征仔细描摹,描写角度多变。

B.两文都写到了山、水以及猿鸟乱鸣的景象。

C.两文结构相似,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

D.两文都表达了娱情山水的思想,后者更是表达了蔑视功名利禄,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C解析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文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__________。

4、简答。

(1)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意对即可)

2、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

3、欲界之仙都

4、(1)描写了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2)总分总。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5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

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 晓雾将歇( ) (4)四时俱备(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鱼我所欲也

D.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吾与徐公孰美

10.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参考答案:

9、A 10、《三峡》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气氛《答》渲染了山中早上欢快、生机勃勃的氛围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6

【一】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补充:[去月]上月。

1. 解词

(1)晓雾将歇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仆去月谢病 (4) 岂徒语哉

2.翻译

(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二】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附答案】

【一】1.辞官。只。2.略 3.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或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4.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怀,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二】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猿鸟乱鸣 . 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7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

(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4分)(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

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12.(4分)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简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 “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3.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9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③作响;好鸟相鸣,嘤嘤④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⑤飞戾⑥天者,望峰息心;经纶⑦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缥碧(piǎobì):青白色。 ②轩邈(xuāunmiǎo):争高争远。 ③泠泠(línglíng):形容水声的清越。 ④嘤嘤(yīngyīng):鸟鸣声。 ⑤鸢(yuān):一种猛禽 ⑥戾(lì):至、达到。 ⑦经纶(jīnglún):筹划、治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天下独绝( ) ②急湍甚箭( )

③猛浪若奔( ) ④负势竞上( )

⑤蝉则千转不穷( ) ⑥窥谷忘反( )

2.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则短文都从视觉和听觉写景。试从文中各摘出一组(不少于2个小句)相关的句子。

【甲】文 从视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从视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运用了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的手法,试从两文中各摘出一组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都以写景为主,也有抒情的点睛之笔。摘出两文中的抒情句子。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独一无二 ②超过,比……更快 ③奔驰的马

④依凭 ⑤通“啭”,呜叫 ⑥ 通“返”,回来。

2.①树枝纵横交错向上延伸,遮住了天空,虽是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

②傍晚,夕阳将要落山,原先沉入水底的鱼儿,争着跃出水面。

3.【甲】文 视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听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乙】文 视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听觉: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甲】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乙】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0

阅读《三峡》和《答谢中书书》,完成小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①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佛教三界之一,即人间。②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或短语。(2分)

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 )

四时俱备( ) 夕日欲颓(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小题3:有人读了甲文,能大致估算出文中船速,你知道多少吗?请说明理由。(2分)

小题4: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绘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与乙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都是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小题5: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调色高手。甲乙两文写景都讲究色彩搭配之美,请结合两文有关内容分别加以阐述。(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逆流而上 奔驰的骏马 季节 落、落下、坠落

小题1: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小题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示半天,12个小时,距离是1千2白里=600km,所以速度是50km/h

小题1:B

小题1:《答谢中书书》“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色彩缤纷,表露了作者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那青山、花草,色彩十分鲜明,想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面对这壮丽的风光,也难怪作者要发出由衷的赞叹。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1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文题目“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题目中的“醉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义。(4分)

(1)四时俱备备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明_________

8.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

9.对【甲】【乙】两文中四时之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__(3分)

A.【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抓住了各自的景物特点。

C.【甲】文中四时之景在于不变,而【乙】文中的景在于变。

D.【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领悟美景后的自豪。

答案:

6.(2分)范仲淹全集居易7.(3分)(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8.(3分)C9.(4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友人的感谢(或共勉等)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2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眠觉:睡醒。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 欣然起行( )

② 念无与为乐者( )

③因起彷徨( )

④人问其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愉快地,高兴地 2.想到,思考 3.于是 4.原因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的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同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3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插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答谢中书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2.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3.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4

(三)阅读《答谢中书书》和《岳阳楼记》(节选),完成第1113题。(共8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四时俱备 万籁俱寂 一应俱全 声色俱厉

B、康乐以来 全力以赴 持之以恒 夜以继日

C、去国怀乡 忧国忧民 精忠报国 国泰民安

D、长烟一空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一丝不苟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理解:这四句描绘出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帆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理解:四个短句层层渲染了天气的恶劣,营造出悲凉的氛围,与下文春和景明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C、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青绿。

理解:四个短句描绘出一幅春风和煦、波光明丽的洞庭春晴***,与下文提及的“古仁人之心”相照应。

13.“出世”与“入世”是古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两种人生态度在陶弘景和范仲淹身上得以充分地体现。“出世”是远离现实***治,逍遥处世;“入世”是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治抱负。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出世”和“入世”两种态度在谢安和白居易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答案:

(三)(共8分)

11.答案:A(2分)

12.答案:A(2分)

13.答案示例:谢安借病辞官,流连山水,拒绝征召,体现出他无意为官的出世态度。白居易心系灾民,上疏免赋,被贬后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体现出他勤***爱民的入世态度。

(共4分。“谢安”2分,“白居易”2分)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15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5.……共谈‖高峰……仙都‖……

①层:引子,引出写景

②层:具体写景

③层: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6.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答谢中书书》阅读及答案

学习

教材教辅读物排查工作方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材教辅读物排查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清单,小学生教辅读物排查台账,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报告。做好可行性分析是做好工作方案的前提。在一项工作提出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几份工作方案,现在你是否对工

学习

恩爱老夫妻句子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恩爱老夫妻句子精选,内容包括恩爱老夫妻温馨句子,形容老夫妻恩爱的句子,老夫妻感情深厚的句子。恩爱老夫妻句子(精选132句)

学习

读《爱的教育》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读《爱的教育》,内容包括读爱的教育读后感,读爱的教育有感,读爱的教育有感500字。读《爱的教育》1前不久,我读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的书。这本书不仅是意大利小朋友必读的一本书,而且风行全球。成为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这

学习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案,内容包括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二年级美术下雨了教案,要下雨了复习课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

学习

暑期读物《狼王梦》好词好句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暑期读物《狼王梦》好词好句,内容包括狼王梦积累好词好句,狼王梦每章好词好句,狼王梦书本好词好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没少看到经典的好词好句吧,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用或者模仿着写。你还在

学习

个人劳务费合同范本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劳务费合同范本,内容包括劳务费的合同范本,劳务费合同怎么签订,个人与公司劳务费合同范本。个人劳务费合同范本

学习

小学足球课时教学计划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足球课时教学计划通用,内容包括足球模块单元教学计划,足球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足球运球绕杆教学计划。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

学习

班主任评语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评语精选,内容包括班主任评语简短精辟的,班主任评语高中生,班主任评语100字左右。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评语吧,评语对被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其努力指定方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评语吗?以

学习

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总结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总结精选,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村卫生室健康教育总结大全11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国爱牙日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

学习

纪念相爱十周年的句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纪念相爱十周年的句子,内容包括相恋十年纪念日的句子,相爱十周年纪念日的感言,相爱10周年的感谢经典语录。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都不陌生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其实很多朋友都不

学习

答谢中书书优质教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答谢中书书优质教案精选,内容包括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设计,答谢中书书教案,答谢中书书教案一等奖。《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

学习

科普读物读后感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科普读物读后感精选,内容包括科普读物读后感400字,科普读物读后感怎么写,科普读物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

学习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课件。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

学习

小学学校读物管理方案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学校读物管理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小学读物管理妙招,小学生读物管理制度方案,学生读物管理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应该怎么制

学习

《伟大的谎言》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伟大的谎言》记叙文阅读附答案,内容包括伟大的谎言阅读理解答案,伟大的谎言阅读短文答案,伟大的谎言阅读及答案。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来反

学习

《老人与树》阅读答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老人与树》阅读答案,内容包括老人与树阅读答案大全,老人与树阅读理解,一年级老人与树阅读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

学习

计算机二级《C语言》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二级《C语言》选择题题库及答案,内容包括二级c语言选择题技巧,计算机二级c语言操作题操作步骤,计算机二级c语言填空题评分标准。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

学习

父亲阅读答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阅读答案,内容包括父亲阅读答案大全,父亲阅读答案原文,父亲阅读答案现代文。现如今,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整理的父亲阅读答

学习

《轻放》的阅读答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轻放》的阅读答案,内容包括轻放阅读答案,轻放的阅读题讲解,轻放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

学习

大气压强习题及答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大气压强习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大气压强习题,大气压强题和答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练习题附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练习题了,只有多做题,学习成绩才能提上来。学习就是一个反复反复再反复的过程,多做题。大家知道什么

学习

《秋叶》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秋叶》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内容包括秋叶一年级阅读,秋叶阅读练习,阅读理解秋叶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的效果

学习

社联面试题目及答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社联面试题目及答案,内容包括社联面试题目答案,社联二轮面试问题及答案,大学社联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