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李贺全诗赏析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

《秋来》全诗在深远的悲愤和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下面是整理的《秋来》李贺全诗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1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释】

⑴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壮士:诗人自称。

⑵衰灯:暗淡的灯光。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⑶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⑷不遣:不让。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

⑸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⑹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⑺“恨血”句:《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白话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

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

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赏析】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七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2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①。

谁看青简一编书②,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③。

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千年土中碧⑤。

注:

①络纬:蟋蟀。寒素:寒衣。

②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此指自己的一部诗集。

③香魂吊书客:此泛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自己。书客:诗人自指。

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⑤恨血句:《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赏析:

衰灯络纬,桐风落叶,此诗一开始就营造了凄凉冷落的氛围——夜晚,昏暗的油灯,凄凉的蟋蟀的鸣唱,还有窗外凄凉的秋风和飘飘的黄叶,构成诗人生活的环境,也传递出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感受。壮士悲秋,一个“惊”字,表达出这个自诩壮士的诗人猛然意识到又一个秋天到来了,而自己依旧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惊愕。

接下来作者告诉我们他在抚卷长叹,慨叹自己的文章无人欣赏,生满了蛀虫,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

如此秋夜,如此愁怀,“思牵今夜肠应直”,纵使柔肠百结,也应被愁绪扯“直”了,这一个“直”字表达出生活对诗人生命的残酷无情,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痛彻心扉的生命体验。在生活中知音难觅,无人赏识,那就向古人中寻觅吧,那冷雨中不是有古代诗人的“香魂”来抚慰他吗?冷雨与香魂,凄凉与温馨,此处用词造境的反差产生出强烈的艺术张力,给人震撼,不禁使人想起蒲松龄那句话:“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志异·自序》)这是一种生命旷古孤独的体验。

秋夜、秋风、秋雨,已把秋之凄凉道尽了,但诗人似乎还嫌不够,还要再加上一个“秋坟”,在这片秋坟里还要飘满呜呜咽咽的鬼的吟唱!鬼吟唱的是什么?是鲍照的《行路难》吗?在这里凄凉的氛围被渲染到极致。

李贺此生充满恨憾,恨怀才不遇,恨老大无为,恨世道不公。他这绵绵无绝期的“恨”,让他相信自己的“恨血”也会如苌弘的血一样,千年之后,化成“碧玉”。这最后一句“恨血千年土中碧”,既表达了对人生苦闷的愤恨慨叹,又告诉我们,他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获得世人的赏识,他为此而执着。

无限凄凉无限恨,此诗频频运用了“魂”“鬼”“坟墓”这些象征着死亡的意象,有人说这是李贺的绝命诗。信乎!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3

《秋来》  

[唐]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作品赏析:

本篇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岁月将暮。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我们仿佛听到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鱼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自己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我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多么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象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则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正是千古同恨!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习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至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一变而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

注:

1: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古今注》:"络纬,亦曰莎鸡。诗疏:络纬鸣,懒妇惊,促织也。"素,秋天色白,故曰素秋。王琦云:秋风至则桐叶落,壮士闻而心惊,悲年岁之不我与也。

2: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蠧:《呉佑传》:"杀青简以写经书。"注云:"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蠧,谓之杀青,亦谓汗简。"花虫,蠧鱼,蛀书虫也。粉,碎屑也。王琦云:竹简久不动,则蠧虫生其中。空蠧,虫蛀而空也。

3: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香魂,古诗人魂也。《文苑英华》作乡魂。书客,自谓也。

4: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鲍照有《蒿里行》诗。蒿里,坟地也。《荘子》载: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此句言怨恨不能消也。

附:

刘辰翁评曰:非长吉自挽耶?只秋夜读书,自吊其苦,何其险语至此?然无一字不合。

黄九烟评曰:唱诗之鬼,岂即书客之魂耶?鲍家诗,何其听之历历不爽。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4

李贺《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

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

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赏析

《秋来》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以桐风、衰灯、寒素、冷寸、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编织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感叹命运不济、报国无门,写尽了作者心中的悲凉和痛苦。全诗寄情于物,以浪漫主义的以幻写真的独特手法,在深远的悲愤和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

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5

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注释】

⑴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壮士:诗人自称。

⑵衰灯:暗淡的灯光。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⑶青简:青竹简。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⑷不遣:不让。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蠹(dù):蛀蚀。

⑸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⑹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⑺“恨血”句:《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作品赏析】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秋来》李贺全诗赏析

学习

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哪个学校比较好 实力更强

阅读(736)

本文为您介绍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哪个学校比较好 实力更强,内容包括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理工大学比较,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区别。很多同学在填志愿的时候,都会很纠结一个问题,自己到底该填哪一所学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习

网易云热评句子大全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网易云热评句子大全,内容包括网易云热评扎心句子,网易云热评惊艳文案。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

学习

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内容包括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完整版,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时长。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动画、音

学习

硬盘用久了会不会变慢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硬盘用久了会不会变慢,内容包括硬盘用的时间长了会越来越慢吗,硬盘传输速度忽然变慢。在常规选项里面我们点击一下磁盘清理,电脑会显示正在计算可以释放多少空间。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硬盘用久了会不会变慢,欢迎阅读。

学习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君子于役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

学习

郑州二本大学排名参考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郑州二本大学排名参考,内容包括郑州最好的二本大学排名,郑州二本院校录取分数线排名。“郑州二本大学排名,郑州二本大学名单一览”这一话题在今年这个夏天又一次得到不少考生热议,对此分析总结了众多数据,整理出郑州地区二本

学习

朋友圈说说【荐】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朋友圈说说【荐】,内容包括朋友圈说说文案,朋友圈说说配。朋友圈说说【荐】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说说,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想发说说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以下是

学习

2021年四川专科学校排名大全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四川专科学校排名大全,内容包括2021年四川专科学校排名,四川排名前十的专科大学。四川专科学校有哪些?2021年四川专科学校排名情况如何?排名前五名是哪些学校?详情内容如下:

学习

毕业的感言【热门】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的感言【热门】,内容包括毕业感言走红,六年级毕业感言。毕业的感言【热门】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时就可以将其写成一篇感言,让自己铭记于心。那么好的感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

学习

哈佛大学入学条件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哈佛大学入学条件,内容包括哈佛大学入学条件是什么,哈佛大学入学条件研究生。哈佛大学的学生各个都成绩特优,要么每科普遍都很好,要么就单科超群突出,学生多才多艺这是不在话下。以下为大家整理了哈佛大学入学条件,希望对大家有

学习

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内容包括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李凭箜篌引唐李贺拼音版。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李贺的

学习

推广普通话的推广方案(精选)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推广普通话的推广方案(精选),内容包括推广普通话的建议和策划方案范文,幼儿园小班普通话推广活动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

学习

无锡太湖旅游景点攻略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无锡太湖旅游景点攻略,内容包括无锡太湖旅游景点攻略图,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太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岛屿的山水景观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天然湖泊风景区。以下是整理的无锡太湖旅游景

学习

廖俊波的故事事迹(精选)

阅读(7935)

本文为您介绍廖俊波的故事事迹(精选),内容包括廖俊波的英雄事迹,人民樵夫廖俊波事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

学习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君子于役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

学习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内容包括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翻译及赏析。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

学习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原文及赏析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

学习

《丰乐亭游春》翻译赏析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丰乐亭游春》翻译赏析,内容包括丰乐亭游春翻译,丰乐亭游春其三翻译及赏析。《丰乐亭游春》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抒情含意深厚,情致缠绵,余音袅袅。

学习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阅读(129)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内容包括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翻译赏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学习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拼音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

学习

幽涧泉赏析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幽涧泉赏析,内容包括幽涧泉原文翻译赏析,幽涧泉。《幽涧泉》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描写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弹琴的过程,表现琴师孤清高尚的品格,诗人也借此表现自己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的孤高性格。以下是收集

学习

宾至翻译及赏析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宾至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宾至原文及翻译赏析,客至和宾至对比赏析。这是杜甫的草堂来了一位客人,杜甫以此诗记录了对‘宾客’的客套话。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宾至翻译及赏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