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翻译作品

梁实秋翻译作品

中国著名作家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等。下面是整理的梁实秋翻译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梁实秋翻译作品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 (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 新月 1928

《结婚集》 (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 中华 1930

《 彼得潘 》 (小说)英国巴利著 商务 1930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 商务 1933

《职工马南传》 (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 商务 1932

《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奥赛罗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哈姆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 暴风雨 》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7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 黄河书局 1944

《 情史 》 英国乔治·艾略特著 重庆黄河出版社 1945

《 呼啸山庄 》(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 台.商务 1955

《百兽***》 英国奥威尔著 台.正中 1956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文星 1967

《雅舍译丛》 (诗文集) 皇冠 1985

《莎士比亚全集》 (戏剧37集、诗3集) 远东 1986

《 沉思录 》 古罗马 马克斯·奥勒留

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着作《英国文学史》。

作品风格/梁实秋

文学主张

他是中国国家社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的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

从文学创作的主体来说,梁实秋认为文学是天才的创造。梁实秋一再说,“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独创”,“文艺是少数天才的独创”,“大多数人就没有文艺,文艺就不是大多数的”。并且在梁实秋看来,不但创作的主体只能是极少数的天才,就是鉴赏文学也是极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最高的艺术只能少数人能了解……艺术自有许多的等级,所以艺术的鉴赏亦有很多的等级。”对于一般民众的文艺要求的满足,梁实秋给他们安排了说书、唱戏、通俗文学作品等艺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能理解这样的作品,他们也只对这样的艺术感兴趣,至于伟大的艺术作品,想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那自然只有伟大的艺术家们才能欣赏、体会。梁实秋看到了不同的艺术主体对艺术有不同的要求,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梁实秋的错误在于夸大了天才等英雄人物的作用,完全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和接受中的作用。

文学题材

从文学题材上来说,表面上梁实秋主张题材无限制论。他说:“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根本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限制。”题材是不应该加以限制了,但如何处理题材,却并不是任意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用梁实秋的话来说,就是“批评家并不限制作品的题材,他要追问的是作家的态度和作品的质地。”这里,梁实秋所说的虽然是批评家,其实也代表了梁实秋心目中作家处理题材的态度,因为梁实秋心目中,批评和创作是大体一致的,对不符合人性的题材,作家应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符合人性,比如说,

对通奸这样一件事,不是说不能写,但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应该以艺术的方法指出,这样的事情是悖乎人性的,不合伦理的,这才是正确的处理题材的方法。可另一方面,梁实秋又说,“艺术的题材和艺术的方法又绝非可以离开,只有高贵的题材才值得用高贵的方法。”高贵的方法只有高贵的题材才配用,那么,要想创造出高贵的作品,自然更要用高贵的题材了。题材虽不可限制,但题材的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才是梁实秋心目中真正的题材观。在《现代文学论》《论诗的大小长短》《诗与伟大的诗》等文中,梁实秋一再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当有一定长度,这其实是他心目中这一观点的折射。梁实秋看到了作者在处理题材上应起的积极作用,却又人为的将作品的题材划分为上中下几等,这是由他的贵族主义思想决定了的,可以说,梁实秋骨子里的贵族主义精神注定了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走不出这样一个怪圈。

文学批评

梁实秋认为,文学批评不是鉴赏,而是判断。他说,“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之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这个普遍的固定的标准是什么呢,梁实秋说:“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标举。”接下来,梁实秋分析了批评的目的:“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换言之,批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作价值判断,指出哪些作品是伟大的,哪些是低劣的;另一方面,批评家还需指出这些作品哪些是符合伦理的,他们又是如何符合的。梁实秋所说的伦理,主要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梁实秋一生都是儒家伦理的信奉者,他说,“儒家的伦理,在我看来,大致是不错的。”而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文学批评家才能够做到,因此,梁实秋认为,只有批评家的批评才是批评的正宗,“批评家的意见无论其与民众的品味是相合或相反,总是那一时代的最精到的意见。”

翻译家梁实秋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除了早期创作一些诗歌外,主要作品是戏剧,现存的剧本共有37部。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炼优美,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的诗集也以感情丰富、诗句绚烂而著称,可以说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永恒的经典。

莎士比亚戏剧的最早中译本,是田汉的《哈孟雷特》,发表在19的《少年中国》杂志上。之后,1926年张采真译《如愿》,1930年戴望舒译《麦克倍斯》。然而,在中国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两人:一位是朱生豪,一位是梁实秋。朱生豪从1937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至1944年先后译有喜剧、悲剧、杂剧等31种,可惜他英年早逝,有六个历史剧和全部诗歌没有来得及翻译。梁实秋1930年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1936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8种,至1967年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共历时37年。梁实秋是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学翻译家。他191月生于北京,19考入清华留美预备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夏回国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先后任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1987年11月3日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编纂英汉词典,他编写了30多种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也是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大师。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梁实秋的作品并没有在内地继续出版,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文学论争,是在左翼作家和右翼作家之间展开的,而梁实秋是当时的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评论派的成员。1928年《新月》杂志在上海创刊,梁实秋发表文章,提出文学无阶级性,鲁迅和其他左翼作家多次撰文与之论战。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实秋只身南下,在重庆《中央日报》编辑副刊,提出文学可以与抗战无关的主张,受到了进步作家的批评。两次论争之后,梁实秋在***阵营和进步人士中的名声不大好。

1948年冬,梁实秋经过痛苦的抉择后作出了众所周知的选择。他几经周折,辗转到香港,翌年6月到台湾。

***后,梁实秋的名字是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梁实秋翻译和出版莎士比亚的戏剧都比朱生豪早,但梁实秋的译本并没有在内地流传。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共12卷,收莎士比亚31部戏剧,此后内地一直沿用这个译本。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以朱生豪译本为基础,经方平等人补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11卷,所收剧目37部,现在流行的就是这个版本。然而,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历时长、工程大,而且尚有鲜为人知的奇特经历。

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使我能于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

其实,翻译莎翁的剧作不是梁实秋个人的选择,而是胡适先生的倡导。正由于胡适先生的倡导合乎梁实秋读第一流书的主张,才使得梁实秋接受了这个挑战。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计划。胡适共物色五人担任翻译,他们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计划五至十年完成。对这样一个庞大计划,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就十分积极,他不仅明确答应承担一部分任务,而且拟定了八条具体实施计划,得到了胡适的首肯。从此,梁实秋文学实践中极其壮丽辉煌的诗篇开始了,他个人的命运注定和伟大的莎士比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没有辜负胡适先生的期望,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年复一年地工作着。特别是当闻一多、徐志摩等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全部任务承担起来。胡适先生对梁实秋的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有一次,他赴美国开会,临行前还带了梁实秋刚译完的《亨利四世》,说:“我要看看你的译本能不能让我一口气读下去。”胡适还对梁实秋说,等全集译成之时他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全集译成开酒会之时胡适已经去世了。

抗战爆发前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四部悲剧,四部喜剧。“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梁实秋不得不逃离北京,抗战八年间他几乎中断了莎翁剧作的翻译。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之暇,他又把荒废多年的莎翁剧作翻译工作重新开始。这时父亲已满70岁,有一天,老态龙钟的父亲拄着拐杖走进梁实秋的书房,问莎剧译成多少,梁实秋很惭愧这八年交了白卷,父亲勉励他说:“无论如何要译完它。”一句话,说得梁实秋心头发热,眼含热泪。他说:“我就是为了他这一句话,下了决心必不负他的期望。”

梁实秋一个人承担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没有稳定的环境,二没有可查阅的资料,其翻译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妻子程季淑给予最直接的鼓励与支持,梁实秋不可能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妻子季淑经常询问梁实秋一天译了多少字,当梁实秋告诉她译了3000多字时,她就一声不响地翘起她的大拇指。她虽然不看梁实秋的译稿,但很愿意知道梁实秋译的是些什么,所以莎士比亚的几部名剧故事季淑都相当熟悉。当梁实秋伏案不知疲倦时,季淑不时地来喊他:“起来!起来!陪我到院里走走。”她这是让梁实秋休息。梁实秋回忆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漫漫长途中陪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像漫长无尽的马拉松赛跑一样,梁实秋在经历了顽强拼搏之后,终于到达了终点。1967年,由梁实秋一个人***翻译的莎士比亚37种剧本全部出齐。这个奇迹极大地震撼了台湾文化界。8月6日,台湾的“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中国语文学会”等团体联合发起,在台北举行了300多人参加的盛大庆祝会,向为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建立功勋的梁实秋致敬。当天的《中华日报》报道说梁实秋是“三喜临门”:“一喜,37本莎翁戏剧出版了;二喜,梁实秋和他的老伴结婚40周年;三喜,他的爱女梁文蔷带着丈夫邱士耀和两个宝宝由美国回来看公公。”

此后,梁实秋没有松劲,又用一年的时间译完了莎士比亚的三部诗集。至此,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40册算是名副其实地完成了。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第一版由台湾远东***书公司1967年出版,1968年全集40册出齐。当年出版梁实秋的译本时轰动了整个台湾,高中、大学、社会人士几乎人手一本,甚至许多学校还指定其为阅读书籍。梁实秋在翻译出版《莎士比亚全集》过程中,与远东***书公司老板浦家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约定,莎氏全集译好后全部交给远东,远东出资一次买断,所以至今《莎士比亚全集》梁译本的版权仍归远东***书公司所有。

梁实秋的中英文造诣皆首屈一指,当年台湾中学生没有英文教科书上课,浦家麟即找到梁实秋,请求他编写英文教科书。梁实秋风趣地对浦家麟说:“您是食客,我是大师傅,您点什么,我就做什么!”因而与远东***书公司展开了一系列出版物的合作。

最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从台湾远东***书公司引进版权,出版了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中英文对照版,这是梁译本《莎士比亚全集》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首次在内地出版发行。梁译本的最大特点为:白话散文式的风格;直译,忠实于原文;全译,决不删略原文。除此之外,梁译本还有独到之处:一是加了注释。莎翁作品原文常有版本的困难,晦涩难解之处很多,各种双关语、熟语、俚语、典故也多,猥亵语也不少,梁实秋不但直译,而且加了大量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二是每剧前都加了序言。序言中对该剧的版本、著作年代、故事来源、舞台历史、该剧的意义及批评意见等均有论述。正因为梁译本有如此特色,广电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莎士比亚全集》将会受到读者和学界的广泛欢迎。

梁实秋翻译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梁实秋翻译作品

学习

初中生物教案通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生物教案通用,内容包括教资初中生物教案怎么写,初一生物教案十篇,初中生物教案汇编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收

学习

连夜解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连夜解释,内容包括连夜解释意思,连夜的词语解释,屋漏偏逢连夜雨解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词语吧,下面是整理的连夜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信息化2.0教研组研修方案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化2.0教研组研修方案精选,内容包括信息技术2.0教研组研修计划,信息化2.0教研组活动方案,教研组信息化教学研修计划。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家

学习

推广垃圾分类的宣传稿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推广垃圾分类的宣传稿精选,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方案,垃圾分类宣传稿范文,关于垃圾分类的朗诵稿。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习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内容包括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屈原的浪漫主义的诗歌。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屈原的作品,欢迎大家一起

学习

教育信息化2.0教研组计划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信息化2.0教研组计划精选,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计划,教育信息化2.0教研组研修计划,教育信息化2.0研修计划。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

学习

冰箱里的对话作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冰箱里的对话作文精选,内容包括三年级作文冰箱里的对话,冰箱里的声音作文,冰箱里的对话作文100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为大

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生物教学总结通用,内容包括初中生物教学总结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总结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学总结与反思。怎样学好初中生物

学习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生物教师个人研修计划精选,内容包括初中生物校本研修计划,初中生物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初中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怎样学好初中生物

学习

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地理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初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初中地理西亚教学反思,初中地理工业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成分

学习

大学班长班级工作总结范文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班长班级工作总结范文通用,内容包括大学班长总结范文10篇,电焊班长的工作总结范文,班级总结范文班长。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

学习

工作差错情况说明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差错情况说明,内容包括工作疏忽情况说明怎么写,工作出了差错情况说明,工作差错报告怎么写。说明书是以应用文体的方式对某事或物来进行相对的详细描述,方便人们认识和了解某事或物。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工作差错情况说明,仅

学习

老舍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老舍介绍及其相关作品,内容包括老舍简介及代表作品,老舍十大经典电影作品,老舍适合小学生的作品。老舍是一个含蓄、内敛的人,不属情感型作家,绝不擅长直抒胸臆式的铺陈渲泻。下面为您带来老舍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学习

宣传稿范文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宣传稿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宣传稿范文大全,宣传稿范文公文写作,宣传稿范文600字。宣传稿的介绍宣传稿的写作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所以大家对于宣传稿范文的写作方法和宣传

学习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内容包括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屈原的浪漫主义的诗歌。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下面为大家带来关于屈原的作品,欢迎大家一起

学习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课本,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拼音。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

学习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翻译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韩愈《答李翊书》原文和翻译,内容包括韩愈答李翊书,韩愈答李翊书翻译及原文,古诗文网韩愈重答李翊书。《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书信体论说文。李翊曾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技巧,韩愈写了这篇文章作答。此文比较

学习

晋献文子成室文言文翻译和赏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晋献文子成室文言文翻译和赏析,内容包括晋献文子成室原文及翻译,晋献文子成室,晋献文子成室赏析。《晋献文子成室》出自《礼记·檀弓下》,该文讲的是晋国赵文子宫室落成,晋国的大夫发礼前往致贺之事。下面是为你准备的晋献文

学习

春日原文及翻译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春日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原文及翻译拼音,春日淇上作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收集了春日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学习

英文forget oneself的汉语翻译与用法

阅读(23)

英文forgetoneself具体的中文意思有多种,我们要知道每一种汉语翻译与正确的用法。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英语forgetoneself详细的汉语翻译形式以及用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学习

《送陈章甫》翻译及赏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送陈章甫》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送陈章甫翻译,送陈章甫注音版,送陈章甫朗诵。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

学习

陈遗至孝原文及翻译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陈遗至孝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陈遗至孝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陈遗至孝,陈遗至孝原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