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请看。

师:同学们都开心的笑了,但笑声的背后也得思考,这小虫子们在跷跷板上跑来跑去,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呢?

生:在跷跷板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就能平衡。

师:好,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种平衡现象,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知识。

二、新知探究

1.演示天平,引出等式。

(1)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更精准的工具也用到了这种平衡原理,那就是——天平。

出示天平。

师:请看,它的指针指到刻度的正中,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生:(齐)平衡。

(2)演示天平,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等式。

师:在天平左边放2个50克砝码,右边放1个100克砝码。此时天平又会是什么状态?

生:平衡。

师:后面的同学可能看得不太清楚,老师把它展示在大屏幕上。平衡意味着什么呢?

生:意味着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50+50=100或50×2=100。

师:(小结)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3)引导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

师:那再看看,这时的天平也平衡,你还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生:90+60=100+50。

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说?学生举例。

师:(小结)看得出,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已浮现出了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到天平上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2.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

师:请看(课件演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杯子的质量就是100克。

师:杯子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已知数。

(2)往杯子里倒入水,引出未知数。

师:接着往下看。(课件演示倒入水)

师:此时,水的质量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那就是一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x 、y 、z 、……

师:都可以。

(3)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师:如果想要知道水的质量怎么办?

生:添加砝码。

师:好,添了。

生:不行,再添砝码。

师:又添了。

生:不行不行,换一个轻的试试。

师:现在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前面三次都不能确定水的质量,而最后这次就能够确定呢?

生1:因为前三次天平不平衡,不能确定水的质量。而最后一次天平平衡了,所以能确定水的质量。

生2:前三次左右两边质量不等,就不能确定水的质量,最后一次左右两边质量

师:由此可见,这种相等关系非常有价值,特别重要!你还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100+x =250。

师: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生1:100+y =250。

生2:100+a =250。

教师依次板书学生说的等式。

师:同学们写出了不同的等式,它们表示的意思相同吗?(相同)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

生:都表示杯子的质量+水的质量=砝码的质量。

师:他提到了一个相等关系。可别小瞧这个相等关系,这些等式可都是根据它写出来的。

3.结合情境,再写出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那这几幅***,你还能从中找到相等关系并写出等式吗?

师:四人一组,先找出***中的相等关系,并用等式来表示。组长带头,边说边记录。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先汇报等式,再结合***说出等式的意思。

生1:x +y =2.5,猫的质量+狗的质量=熊的质量。

生2:y +200=z +150,梨的.质量+桃子的质量=香蕉的质量+苹果的质量。

生3:3x =2.4,单价×数量=总价。

4.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师:黑板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式子。仔细观察,左边一组式子和右边一组式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等式。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都有等号。

师:对,它们都是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所以都是等式。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1:左边的等式不含未知数,右边的等式含有未知数。

生2:有的等式只有一个未知数,有的等式有两个未知数;有的未知数在等号的左边,有的未知数在等号的右边。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用红粉笔描出未知数)。

师:像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互相说后集体汇报。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含有未知数,有等量关系。

生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生3: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而且是等式的就是方程。

生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师:正如大家所说,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板书)

师:教科书上也写有这样的结论,请大家在教科书第63页找一找、勾一勾。

5.回顾反思,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我们回头来看看,(课件出示)你认为写出这些方程要注意什么?

生1:要找到题中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

生2: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生3: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小结)你们的意思就是带着未知数,把相等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得到了这些方程。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45+35=80③6(2+y )=42⑤a ÷5=35+b ⑦x ÷4<26

②x -14>72④y +24⑥62÷2=31⑧x -3=19+11

师:刚才这些式子都是你们写的,老师这也写了一些式子。请判断哪些是等式?

生:①、③、⑤、⑥、⑧。(教师在课件上圈出)

师:另外几个为什么不是等式?

生:因为它们没有等号。

师:哪些又是方程呢?

生:③、⑤、⑧。(教师又在课件上圈出)

师:你们怎么都不在圈外面找方程呢?

生:因为方程必须是等式,所以一定要在等式里找。

师:听你这样一说,等式和方程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生1:方程包含在等式里面。

生2:方程一定是等式。

生3: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师:特殊这个词用得好,特殊在哪?

生:特殊在它含有未知数。

师:同学们把关系说得非常清楚,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整理一下(课件出示下***)。从这个***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

2.请看这三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它们是方程吗?

师:(处理第一个,追问)确定吗?为什么?

生:确定,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还是一个等式。

师:也就是说只要它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数,就一定是方程。对吧!

师:(处理第二个,追问)因为它不是等式,所以不可能是方程。

师:(处理第三个,追问)怎么又可能了呢?

生:如果遮住的是未知数,那就是方程。如果遮住的是已知数那就不是方程。

3.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父子俩,我们俩相差28岁, 小明x 岁,爸爸40岁。

(2)36颗糖,平均分给a 个小朋友,每人得3颗,正好分完。

学生***完成并汇报。

师:谁先来说说你写的方程?

生1:28+x =40。

生2:40-x =28。

生3:40-28=x 。

师:这三个方程都能表示小明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小明到底多少岁呢?(12岁)怎么算的?

生:40-28=12(岁)。

师:这是我们以前用的思路,看这三个方程中的第几个与以前的思路一样?

生:第三个。

师:对,第三个方程就是用的以前的思路,未知数没有发挥作用就能算出结果,所以一般不这样写方程。

学生汇报第(2)题(略)。

5.介绍数学文化。

师: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方程,要知道这些方程可是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才逐步演变而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演示方程的演变历史及方程在学习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1:方程的作用很大。

生2:方程的历史很悠久。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我的课件

我的反思

教 学 反 思

1.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建立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课始,设计了平衡木的游戏,课堂教学中又充分利用天平两边平衡的现象引出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用天平两边平衡的直观形象为学生建立具体的等式和方程提供依据,并让学生根据这种直观形象而形成等式和方程的表象。

采用边直观演示边引出等式和方程的方式教学,学生不仅可以直观的发现50+50=100、50×2=100、100+x =250、……等式是怎么得来的,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等式100+x =250中,字母“x ”代表什么数量和为什么要用“x ”去代替这种数量。天平两边平衡的现象,形象的表达了等式的本质特征,直观地反映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等式中的特殊性。直观演示为学生抽象概括方程的本质属性、理解方程的意义提供了强有力的形象支撑。

2.关注学生探索和理解方程的意义的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方程的构建过程,突出了等量关系式,等量关系式是建立方程的基础,相对来说淡化了不等式内容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不仅仅是从外形上认识方程,而是希望他们能从内涵本质上理解方程。

教学设计中,我保留调试天平由不平衡到平衡这一过程,将教材上的三幅***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在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天平才能平衡,再次突出“相等关系”的重大意义。

3.巩固练习中,巧化矛盾。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又要体现练习的趣味性和思考性。通过辨认等式和方程,让学生自主发现等式和方程的联系;通过找***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来表示,巩固学生对方程的认识;通过方程历史文化的追溯,让学生体会方程的价值和作用。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

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

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

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小明又列了两个式子,却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让学生明白,不管墨迹处是什么,第一个都是方程,第二个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小明说,他列的第二个式子也是方程,猜一猜,他列了个什么方程?

4.看来,大家对方程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早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方程有了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配以录音):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很多以前用算术方法解起来很难的问题,用方程能轻而易举地解出来。

设计意***:

动态平衡是为了加深对方程本质的理解判断题中对不是方程的式子的合理解释,进一步明晰了方程的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等式、不等式或代数式,为了让学生感知方程的多样性,防止学生把未知数狭隘地理解为一个或者狭隘地理解为z,在这一题里设计了有两个未知数的,也设计了含有未知数a、y的。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新知学习

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意,再根据***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片。(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 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板书:等式)

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

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

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1、 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 找出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用文字表示出来。

(2) 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关系。

(3) 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

小组合作探讨,汇报交流,得出 :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只数

10x=1600 ,1600÷x=10或1600÷10=x天平左盘放10个x只,右盘放1600

只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像刚才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解决,交流汇报。(1)2003年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2) 3×+100=1000或1000-3×=100 (3)天平左盘3x和100,右盘1000.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 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下面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们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这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想一想x+5是方程吗?2+3=5是方程吗?说明理由。

师: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应符合什么条件?(含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式子、等式、方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1,2,3,4。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学习解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掌握了它会使我们多了一种解题方法,可以使某些较难的应用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义:

介绍天平:(课件出示天平***)

天平实验,引出方程:

1、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里倒人约X克水,使天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100+x=250)

2、教师:①观察100+x=250:这是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②像100+x=250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方程)

小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深入探讨理解:

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集合***来表示吗?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54页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

判断并说胡理由。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不是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

(1)加上35等于91。

(2)的3倍等于57。

(3)减31的差是86。

(4)7.8除以等于1.3。

4、先说出下面题目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用方程表示出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卖出χ筒,还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头大象重5.1吨,一头牛重χ吨,这头牛比大象轻4.75吨。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5、开放题:妈妈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钱为妈妈买几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钱如果买4枝则多3.6元,如果买6枝则少0.6元。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选择有用的条件,你能列几个方程?(同桌议一议)

四、课堂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学生对什么是方程都有所了解,本节课是成功的。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

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

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达简单的等量关系。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程意义的理解难点: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过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达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初建相等关系模型。

1、师出示天平***,

认识吗?

师: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媒体出示三幅***)下面的三幅***中,哪一幅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左***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略)

学生会选择***3,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出示***3天平平衡***

***3为什么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么?

100+100=200

***1和***2为什么不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呢?

你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100+100>100、100+100<500

3、三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脑袋里有等式吗?说一个试试。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还有不一样的吗?(师板书学生说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师:没想到,同学们对等式是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础,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几幅***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试着把它写下来,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

(书上四幅***略)

选一个等式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一种是用语言表达,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突出简洁、清楚)

2、师:的确,这样的一些数学式子能清楚、简洁地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现在写的这些等式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突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也可能见过,如:用字母表示数中、求未知数x等。

三、进一步拓宽对等式的理解。

1、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李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一些现象,仔细看一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呢?

(师出示四幅生活情境***)

(1)铅笔盒与笔记本共20元。

(2)借出的书与剩下的书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确特征,归纳概念。

其实呀,数学上给这样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书)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领悟,挖掘内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举手,是方程的女生举手)

36-7=29、60+x>70、8+x

6+x=14、7+15=22、5y=40

活动结束了,但思考却刚刚开始,就等式和方程的关系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在活动中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五、实践应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列出方程吗?

***1:天平(2x=500)

***2:四个物体16.8元

***3: 两杯水共有450毫升

2、从文字表述中找出方程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50米,走了x分钟。

(2)张师傅每天做x个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个零件。

(3)王涛放学回家后,去商店买了3本精装笔记本,每本y元。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3、李老师头脑中有一幅***,我把它用方程表示了出来,猜一猜,老师头脑中可能会是一幅什么样的***?

出示:5x=200(可提示:如天平***等)

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同桌互说。

六、全课总结:学习到现在你有哪些收获?

从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演变。

***1:买4个小熊猫玩具,每个x元,120元不够

***2:买3个,每个x元,120元还不够

***3:买2个,每个x元,120元正好

延伸:使两只水杯一样多你能有哪些办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

学习

公司进行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哪些问题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进行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内容包括餐饮企业税务筹划的十大方法,劳务公司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个人独资企业税务筹划方法。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学习

请假制度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请假制度精选,内容包括请假制度管理规定范本,请假制度执行不力整改,请假制度及方法。一、请假制度简介国家规定的请假制度:事假,职工因为私事,不能上班,可以请事假,事假期间不支付工资病假,职工因病或者“国家规定的请假制

学习

有时候...有时候的造句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有时候...有时候的造句,内容包括天气有时候什么有时候什么造句,有时候有时候造句二年级大全,有时候有时候的造句怎么造。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各种造句频频出现,造句是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

学习

公司食堂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通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食堂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通用,内容包括食堂整改措施方案范本,食堂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食堂浪费问题整改措施。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措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我们应当如何写措施呢?以下是为大家

学习

家长代表发言稿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代表发言稿精选,内容包括家长代表发言稿简短范文,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家长代表发言稿小学。有很多朋友会在孩子家长会上发言,那怎么样的发言稿才在家长中脱颖而出,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长代表发言稿(精选31篇),希望堆

学习

立足岗位做奉献发言稿通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立足岗位做奉献发言稿通用,内容包括我为岗位做奉献演讲稿,立足岗位做贡献个人发言稿,立足岗位甘于奉献演讲稿。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那么

学习

学校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范本通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范本通用,内容包括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安全监管通报制度,学校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

学习

散学典礼老师发言稿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散学典礼老师发言稿精选,内容包括散学典礼老师代表发言稿范文,小学散学典礼老师发言稿,寒假散学典礼老师发言稿。在当下社会,发言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怎样

学习

开学老师精彩发言稿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老师精彩发言稿精选,内容包括开学教师发言稿精彩句子,开学老师致辞稿,幼儿园开学升国旗老师简短发言稿。梦想在这里起飞,生活在这里灿烂。青春在这里飞扬,人生在这里充实。开学日到了,背上书包,向着学校挺进。下面给大家带

学习

母亲节优美文章散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优美文章散文,内容包括关于母亲节的经典散文摘抄,母亲节的散文朗诵,致母亲节有声散文。导语: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片冰山的岁月。这样的母爱,我们应当珍惜,

学习

优秀生活老师发言稿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生活老师发言稿精选,内容包括优秀生活老师发言稿简短,生活老师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小学优秀生活老师发言稿怎么写。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发言稿的时机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提高发言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

学习

村春节晚会支书精彩致辞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村春节晚会支书精彩致辞,内容包括村级联欢晚会支书致辞,春节联欢晚会村支书讲话,农村春节文艺晚会村支书致辞。一、致辞与致词的区别

学习

感人励志文章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感人励志文章精选,内容包括感人励志文章精选,励志感人,感人励志的爱情文章。初学者如何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喜欢写文章的朋友都是对文学有一定爱好的朋友,喜欢把有趣的事件记录下来从而写成一篇文章。

学习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苏教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整理。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是时

学习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函数高中数学解题技巧,高中数学嵌套函数技巧,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一、函数的概念

学习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六年级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位置与方向》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

学习

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通用,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反思,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

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教案通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味书屋》教学教案通用,内容包括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小学语文三味书屋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学习

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清华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精选,内容包括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清华大学教案,清华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最新版的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

学习

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优质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附反思,内容包括北大荒的秋天课堂实录,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