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关于白露节气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白露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干支历申月结束及酉月起始;时间点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气候特征

物候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详见雨水节下。

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天气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是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时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形成细胞脱水,导致农作物枯萎或*亡的灾害。 有时虽然植物表面没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以下,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称作黑霜,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

白露农事需注意

白露节气,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紧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菌核***等***害。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传统习俗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20]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贫血、失眠、*经衰弱等多种疾***,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的“社日”。古代把土地*和祭祀土地*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收、祭祀*灵的喜庆活动。

生活谚语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白露麦,硕茬粪。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棉怕白露连阴雨。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大背小背耪一锄,划破地皮有好处。

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

始进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棉怕白露连阴雨。

天气好,吐絮好。

几日无太阳,吐絮就不畅。

白露不低头,割倒喂老牛。(指晚稻)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底粪小麦苗粪谷。

麦子铺底粪,越长越有劲。

种麦上足粪,家里座上囤。

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底肥上不足,追肥也难促。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深耕不细耙,苗子难出齐。

深耕不耙深,苗子难扎根。

犁要深细,耙要透平。

贪耕不耙,枉把力下。

光耕不耙,枉费犁铧。

贪耕不耙,满地坷垃。

白露节,枣红截。

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到,摘花椒。

白露到秋分,家畜配种带打针。

白露到秋分,家禽快打针。

白露节到,牛驴上套。

养鱼没啥巧,饵足水质好。

鱼吃多种草,看你找不找。

水草是粥,旱草是饭。

种田靠肥料,养鱼靠饵料。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白露节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白露节气

学习

二十四节《秋分》教案精选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四节《秋分》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秋分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秋分大班活动教案,节气秋分的教案。秋分时节,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候平均气温”划分的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下面

学习

小学寒假十课观后感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寒假十课观后感精选,内容包括小学生寒假十课观后感简短山东,暑假10课观后感小学生,小学生寒假十课第一章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

学习

关于立冬的诗词范文通用10首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立冬的诗词范文通用10首,内容包括立冬诗词大全全文,陆文圭立冬诗词赏析,关于立冬的诗词古诗。立冬的含义

学习

把握幸福作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把握幸福作文精选,内容包括捕捉幸福作文通用27篇,关于幸福作文10篇,把握幸福800字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

学习

关于立冬的诗词精选21首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立冬的诗词精选21首,内容包括关于立冬的诗词原创,关于立冬的诗词书法,关于立冬的诗词。一、诗词的基本含义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学习

乒乓球运动中如何把握重心移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乒乓球运动中如何把握重心移动,内容包括乒乓球在移动中如何保证重心平稳,乒乓球横拍正手重心移动,乒乓球运动的重心交换如何练。乒乓球运动中,无论进攻或者防守,都必须考虑身体重心的移动。运用身体重心击球,是提高击球质量的

学习

唐诗二十首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唐诗二十首,内容包括唐诗二十首必背,唐诗二十首歌曲,唐诗二十首幼儿3-6岁早教。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

学习

他只要自由是什么歌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他只要自由是什么歌,内容包括他说不难受他只要自由,他只要自由是哪首歌的歌词,他只要自由dj版。歌词“他只要自由”出自歌曲《预谋》,是歌手许佳慧的专辑《一拍两散》中的一首歌曲。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他只要自由是什么歌,

学习

发抖音的句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发抖音的句子,内容包括发抖音的句子点赞量最多,发抖音的句子配自己的照片,发抖音的句子教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

学习

有关寒露的诗精选45首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寒露的诗精选45首,内容包括有关寒露的诗句经典,有关寒露的诗歌,有关寒露的诗句和书法。一、寒露简介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

学习

发动机维修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发动机维修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内容包括发动机维修需要注意什么,换了新发动机后需要注意什么,大修后的发动机应该注意什么。对于汽车的发动机,很多车主在保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和误区,对于这些今天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相关

学习

抖音热门文案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抖音热门文案精选,内容包括抖音热门文案去哪里找,抖音热门文案短句干净治愈,抖音热门文案素材。▼※目录※▼【1】抖音热门文案(1-50句)【2】抖音热门文案(51-100句)【3】抖音热门文案(101-150句)【4】抖音热门文案(150-200句)抖音

学习

白露节气的习俗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白露节气的习俗,内容包括白露节气的习俗画,白露节气的习俗与特点,白露节气的习俗要吃什么。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学习

2022寒假十课答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2022寒假十课答案,内容包括2022寒假10节课答案,2022寒假十课,2022年寒假第十课答案。2022寒假十课答案

学习

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芒种节气的诗句有哪些,描写芒种节气的古诗,哪句诗句写了芒种的节气。芒种,“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芒

学习

描写小暑节气的古诗精选18首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小暑节气的古诗精选18首,内容包括描写小暑节气的古诗词,小暑节气古诗大全,24节气小暑古诗四句。小暑到,热情浇,问候到,开心泡,祝福到,送美妙:愿清清爽爽“暑”于你,清清雅雅“暑”于你,清清凉凉“暑”于你,轻松清福“暑”于你!下

学习

二十四节气霜降主题教案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四节气霜降主题教案精选,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霜降主题班会教案,二十四节气霜降手工制作,二十四节气实践作业霜降。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

学习

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精选,内容包括描写谷雨节气的诗句古诗,描写谷雨节气的经典诗句,描写谷雨节气的诗。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

学习

立秋节气习俗吃什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立秋节气习俗吃什么,内容包括立秋吃什么食物最好,立秋节气民俗吃什么,立秋后吃什么对身体好。立秋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习俗活动,吃一些传统美食来迎接秋天的到来。这篇

学习

小暑节气的谚语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暑节气的谚语精选,内容包括小暑节气的谚语有哪些,小暑节气的谚语歌谣,小暑节气的农事谚语。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小

学习

小暑节气的古诗精选20首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小暑节气的古诗精选20首,内容包括小暑节气的古诗词,小暑节气的古诗四句,小暑节气的古诗介绍。小暑时节,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暑节气的古诗

学习

霜降节气的风俗教案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霜降节气的风俗教案精选,内容包括霜降节气的风俗教案小班,幼儿园二十四节气霜降教案和反思,霜降节气手工教案。群燕不见了踪迹,大雁已经南翔。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霜降节气的风俗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