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粘火勺

腊八节吃粘火勺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关于腊八节吃粘火勺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腊八是古代欢***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粘火勺是满族食品,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梁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美食。

粘火勺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梁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发酵和水洗之后,带水磨成粘面子,淋干后分成小团,按压成面饼,中间夹以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馅,还有以烘熟的芝麻加些盐末当馅,叫芝麻盐。再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此饼皮粘、馅甜,营养丰富,是冬季和春节期间民间的主食干粮。

俗话说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项北方传统的腊八节食物,腊八这天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粘火勺以糯米粉为原料,添加大米粉中和粘性,锅中大火熬烂红小豆或是烘熟的芝麻作为馅料。糯米粉揉成面团,中间填入甜甜的红豆沙馅,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出锅后咬上一口,外皮酥脆粘牙,内馅香甜软糯,个头又小巧精致,像极了中国版的铜锣烧。

粘火勺介绍

粘火勺是东北地方特色食品,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粱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美食。

做法

1.首先做好豆沙馅。

2.用开水少量多次烫面。

3.再用凉水把面合起揉好,醒半个小时。

4.开始包粘火勺,像包包子一样,再压成饼状。

5.锅中放油,把粘火勺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6.煎好的粘火勺好装到盘里即可。

北方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最讲究的京津腊八粥

在北京,腊八节时喝的腊八粥的食材绝对不仅仅是8种,而是不下20种,通常掺在白米里的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品种齐全。除此以外,这腊八粥讲究的还不止是食材,还有这做粥的工序,通常是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剥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经过这样精心的选材和熬制,这腊八粥想不诱人都难了。

安徽黔县不吃粥吃豆腐

可别以为只有西北用腊八面代替腊八粥是新奇,在安徽黔县却盛产着一种风味小吃,那就是“腊八豆腐”,每年的腊八节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黄豆作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盐水,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这种自然晒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不仅仅是腊八时候的美味,也是黔县人们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

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腊八节的美好寓意

1、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

但仔细考察,这种信仰崇拜活动在迷信外衣下有其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其直接的物质功利性。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迷信的方式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是无可厚非的,要从迷信的外衣下看到那颗赤诚的心。

2、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腊八节的标志性习俗腊八粥,其实也是农业丰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正如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所说:“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种集中反映农家粮食丰盛、应有尽有的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的喜人景象,能体现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满怀喜悦,能表现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特殊情趣。

3、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一般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但是,腊八节似乎走出了家人的小圈子,人们通过腊八粥的馈赠与接受,建立了更广泛的情感联系。

宋代时,每到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庶民百姓家都要熬制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天子、皇后、皇子等都要向宫女侍从、文武大臣赏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粮、干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用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且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节借助土地出产的农业成果有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腊八节的由来

(一)腊八节起源于“腊祭”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源于“腊祭”的说法比较流行。据百度百科“腊祭”条目: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脚猎大祭以报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腊”与“猎”相通,“腊祭”就是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从以上文字可知,腊八节起源于“腊祭”,与猎取野兽密切相关。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有学者以为,这是把“腊月”的起源误当成了“腊八节”的起源,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位。

因为从时间上看“腊祭”的年代更为久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技术社会形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渔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序列。也就是说渔猎社会早于农业社会。

“腊祭”应该存在于渔猎社会,《周易·系辞下》中有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的说法,说明从伏羲氏时代开始,早期原始人类的经济活动以渔猎经济为主。后来到了农业社会形态,还要祭祀神灵,但不再使用猎取的野兽,而使用富有农业特色的“七宝五味粥”。

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腊”字的“月”字旁是形旁,表示“肉”,“腊祭”实际上是用打猎得来的野兽的“肉”来祭祀神灵。可见,“腊月”是渔猎社会的产物,而“腊八节”绝对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二)腊八节起源于“佛成道日”

栗治国先生在《“腊八”新解》中这样描述腊八节的由来:“佛祖释迎牟尼在修道时因饥饿、困顿而昏厥在了哈比尔邦尼连任附近的菩堤树下,巧逢一位牧羊女打此往过,遂以粮、豆、干果熬粥救活了佛祖,终使其得道成佛,而这一天正好是汉历的腊月初八,佛教界称之为‘成道日’。佛祖‘成道日’煮粥祭祀的活动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节俗。”栗先生随后评价说:腊八节因佛而起的说法只是佛教徒的一种附会而已。”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首先,在时间上,十二月称“腊”,始于我国秦代。而释迎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余年的春秋之时其时十二月并未称“腊”。古印度使用的是印度历而不是夏历。印度历的释迎牟尼成道日在夏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不可能将释迎牟尼的成道日固定在夏历的十二月初八日。

其次,在行为上,佛教寺院僧众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腊月初八日寺院僧众可以用腊八粥供佛,但不等于说腊八粥起源于腊月初八日的释迎牟尼成道。换句话说,是先有腊八粥后有以粥供佛的行为。

第三,在广泛性上腊八节喝腊八粥几乎是全民一致的行为。佛祖的“成道日”只可能在寺庙僧侣和善男信女之中传扬,不可能成为全国百姓统一的祭祀日。

(三)腊八节起源于朱元璋

据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年少时家中十分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一年冬天的腊月初八,又冷又饿的放牛娃朱元璋挖到了一个老鼠洞,从里面竟然挖出一些大米、红豆、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就把这些东西熬成了一锅粥美餐一顿。

谁知这粥奇香无比,令他终生难忘。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当上皇帝,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在每年腊月初八都让御膳房进献此粥,成为宫中定制。后来这一宫中节俗逐渐演化为民间节俗。

学界认为,这也是附会之说。因为皇家、官家的认可和支持只能促使喝腊八粥这一节俗发扬光大,但用皇权强制将其推行到民间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再者,有史书记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就已有,并非起源于明代的朱元璋。南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说:“十二月初八日,大刹寺院谓之腊八,僧众设五味粥供佛名曰腊八粥。”

从起源上看,腊八节被披上了迷信外衣,赋予了宗教色彩,施加了皇权影响,其社会文化意义没有得到真正的彰显。腊八节的文化意义之根就在于农耕文化。

腊八节吃粘火勺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腊八节吃粘火勺

学习

全球热恋经典台词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全球热恋经典台词,内容包括电影全球热恋经典台词推荐,全城热恋的经典台词。在当下社会,我们越来越需要台词,台词起着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什么样的台词才经典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全球热恋经典台词,供大家参考借鉴

学习

西王母的传说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西王母的传说,内容包括西王母的传说故事,西王母的传说完整版。传说是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的名称,以下是整理的西王母的传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

路由器接光纤怎么设置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路由器接光纤怎么设置,内容包括吉比特无源光纤路由器怎么设置,光纤插路由器怎么设置。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下面就是整理的路由器接光纤怎么设置

学习

骑自行车对颈椎好吗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骑自行车对颈椎好吗,内容包括骑自行车锻炼对颈椎有什么好处,骑自行车可以治颈椎吗。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可以说是居高不下,特别是职场人士常常由于工作原因导致颈椎经常疼痛,那么骑自行车对颈椎好吗?下面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

学习

开学季作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季作文,内容包括开学季作文400字,开学季作文范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

学习

好看的幼儿绘本推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好看的幼儿绘本推荐,内容包括优秀的幼儿绘本推荐,幼儿绘本推荐4-6岁。导语:幼儿正是对一切事物好奇的时期,一些优秀的绘本能让他们爱上读书。下面是幼儿绘本推荐,欢迎参考!

学习

电信光纤宽带广告词精选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电信光纤宽带广告词精选,内容包括电信光纤宽带广告词,中国电信广告词。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广告词吧,广告词具有简洁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什么样的广告词才经典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电信光纤宽带广

学习

终南山王维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山王维,内容包括终南山王维古诗,终南山王维拼音。《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笔力劲健,气韵生动,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以下是搜集整理的终南山王维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收藏!

学习

室内设计专业自我鉴定(精选)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室内设计专业自我鉴定(精选),内容包括室内设计自我鉴定,室内设计实习自我鉴定。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期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要我们做好自我鉴定。那么你知道自我鉴定如何写吗?以下是

学习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包括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网,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专门为全省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举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浙

学习

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制度(精选)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制度(精选),内容包括寄宿制学校走读生管理,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

学习

纯音乐钢琴曲排行榜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纯音乐钢琴曲排行榜,内容包括纯音乐钢琴曲排行榜前十名,纯音乐钢琴曲排行榜前十名日本。纯音乐运用它特有的轻快、轻松、轻巧、轻盈,还有轻型的特色来充分发挥它的娱乐功能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纯音乐钢琴曲的排行榜,大家一起去

学习

杨幂《爱情爱情》最新歌词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杨幂《爱情爱情》最新歌词,内容包括杨幂经典爱情歌曲,杨幂唱的爱情歌词。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歌曲都不陌生吧,随着人对歌词的重视,歌词这一文体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借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

学习

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周记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周记,内容包括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周记100字,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周记学习收获。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