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的历史意义

古代瓷器的历史意义

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瓷器,这些瓷器到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是古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古代瓷器的历史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瓷器的历史意义

中国瓷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它的发展历史足以构成一张年谱。中国瓷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细细探寻、品味。下面,中国名瓷网带各位藏友跨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中国瓷器的痕迹。

年谱与瓷器的发展演变

一、汉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瓷器的起源

名窑:越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青瓷、瓷罐的出现

青瓷是瓷器制作中最早出现的瓷品。其特色是釉色呈青黄、淡黄、纯青等色,故称青瓷。

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瓷壶、瓷瓶、瓷尊、白瓷的出现

三、唐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中国开始出口瓷器

名窑:长沙窑、陶窑与霍窑、邢窑、耀州窑、磁州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唐三彩、瓷盒、执壶、花釉的出现

四、五代十国***时期的瓷艺

名窑:柴窑

五、宋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宋代的瓷器综述、宋瓷的出口、景德镇建镇

名窑:龙泉窑、湖田窑、五大名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青白瓷、玉壶春瓶、窑变釉、葫芦瓶、提梁壶、注碗、胆瓶、梅瓶

六、元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元代的瓷艺综述、元瓷的出口、景德镇设“浮梁瓷局”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卵白釉、青花瓷、釉里红、多穆壶、蓝釉、僧帽壶、法华彩、觚

七、明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明代的瓷艺综述、明代瓷器的外销

名窑:御器厂、德化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红釉、甜白釉、永乐瓷、三彩、宣德瓷、天球瓶、黄釉、成化瓷、斗彩、红绿彩、牛头尊、嘉靖瓷、五彩、万历瓷、将***罐、象腿瓶

八、清代的瓷艺

相关历史意义:清代的瓷艺综述、清瓷的出口、“官搭民烧”制度

名窑:郎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棒槌瓶、康熙瓷、油锤瓶、凤尾尊、太白尊、粉彩、观音尊、珐琅彩、马蹄尊、雍正瓷、灯笼瓶、墨彩、赏瓶、乾隆瓷、贲巴壶、盉式壶

九、近代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帽筒、浅绛彩、洪宪瓷。

古代瓷器的工艺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这件原始青瓷尊[1] 是原始瓷器的一个典型代表。器口作喇叭状,无肩,深腹束腰,底部有外撇的圈足。胎体坚硬,厚薄均匀,造型规整。器内外均施有青黄色釉,胎体与釉层结合紧密,底部无釉处露出浅灰白色的瓷胎。外壁装饰的纹饰排列整齐、朴素雅致。此尊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这件浙江省上虞县面官镇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为我们展示了瓷器烧造工艺发展的初期情况。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中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

青花矾红彩始于明初宣德时期,是把釉下青花同釉上红彩(铁红)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经高温、低温两次烧成。常见***案为海水行龙或海兽,它的做法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绘海水,留出行龙或海兽纹的空白地,高温烧成后再在空白地上用矾红彩补齐***案,然后低温二次烧成。这类器物造型种类不多,主要有墩式杯和高足杯等。

古代瓷器的对外交流

中国瓷器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 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 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青瓷、白瓷 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因器表均施有一层薄薄的青釉而得名。商代青瓷已具备了胎质灰白、火候达1100℃以上、胎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等瓷的基本特征,但它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以及烧窑技术上还比较原始,故称它为原始青瓷。西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分工,原始青瓷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城邑规模扩大,瓷器的烧制更加集中和专业化。此时烧制的瓷器,在胎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技术等方面已不同于原始青瓷。在造型上有精致的加工,多仿青铜器,如提梁三足鼎......整套编钟等。

青瓷

秦汉两代,***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瓷器生产也出现了新的局面。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到东汉晚期,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中国瓷器的出现,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国时期的青瓷仍保留着前代的许多特点,它的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施釉均匀。器物上的装饰常见的有弦纹、水波纹、铺首、方格网纹和耳面印叶脉纹等,并在谷仓上堆塑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极为生动。

西晋的制瓷技术益加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的用途也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东晋人口南移,南方出现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要量进一步增加。这时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作简单的褐色斑点。南朝时期,青瓷上出现莲花瓣装饰。北方一度陷于战乱,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白瓷

白瓷的烧制,始于6世纪的北齐,当时尚属初创。隋统一全国,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瓷器生产除了继承北朝的青瓷外,还成功地完成了白瓷的烧制。这样,中国瓷器便由青瓷发展到了白瓷的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唐代建立了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帝国。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远销到国外。当时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邢窑白瓷质地坚硬,制作精致,胎釉洁白如雪。在它的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白瓷窑──定窑。此外,河南巩县、密县、登封、郏县、荥阳、安阳,以及山西浑源、平定,陕西耀州,安徽萧县等,都兴起了烧白瓷的瓷窑。唐代南方的越窑青瓷,以新的面貌出现。许多瓷窑受其影响而烧制青瓷,形成了越窑青瓷系统。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的概括。河南的禹县、郏县、鲁山等地区的瓷窑,还烧制出一种黑瓷地上带***白色、中间呈现出蓝色针状的斑块装饰的花瓷,这一新兴品种为后来的钧窑窑变釉的烧制打下了基础。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局面,商品经济相应地发展起来。各方面对瓷器的需要量增加,制作技术又有较大发展:①宫廷皇室需用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官办瓷窑严格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造型多仿古,以青瓷为主,注重釉色美。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烧制的瓷器严禁民间使用。②广大城乡民众所需要的日用瓷器,由南北各地民间瓷窑进行生产。由于它是商品生产,销路好的瓷器各窑争相烧制,一窑创新,各窑模仿,结果就形成了各种窑系。北方主要有定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钧窑系;南方有龙泉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这些瓷窑不受宫廷规格的束缚,定窑的印花,耀州窑的刻花,钧窑的铜红窑变釉色,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龙泉窑的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景德镇窑青白瓷的色质如玉等,各具特色。③对外贸易用瓷,瓷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烧制有仿龙泉窑的青瓷和仿景德镇窑的青白瓷两大类,它们分别属于龙泉窑系与青白瓷系。各类瓷窑在经营性质上是不同的,官窑与民窑具有严格的界限。官窑生产出类拔萃的精品,民间不得使用,而宫廷需求有限,时烧时废,得不到发展。民窑则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向前发展。民间瓷窑的大量兴起,是宋代瓷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青花、釉里红和各种彩瓷 元代瓷器虽然继承了宋代南北各个主要瓷窑的生产,但北方瓷窑没有多大的创新之作,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如宋代。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则超过宋代,得到了较大发展。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瓷器的进步。它的青花与釉里红瓷器的烧成,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青花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上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它的蓝色彩绘是在釉下,故又称“釉下蓝”。青花瓷器具有呈色淡雅、永不退色、题材丰富与实用美观等优点,一出现,便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釉里红瓷器的作法与青花相同,只是呈色原料为氧化铜,因其不易烧成而未能与青花瓷器一样得到发展。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给景德镇带来了繁荣。

明代在景德镇设置专为生产御器的官窑(见彩***[明代景德镇瓷器御制厂(选自《景德镇陶录》)])。又对民窑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等手段,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得到普遍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青花瓷器,色调浓艳,具有元代青花的许多特征。明成化时,在釉下青花的瓷器上,再加上红、绿、黄、紫等彩,这就是著名的成化“斗彩”。明嘉靖、万历时,又兴起了“五彩”。清代也在景德镇设御瓷厂,但烧瓷主要都在民窑。清康熙时继承与发展了五彩,并创烧了“珐琅彩”。清雍正时期又烧制出“粉彩”。清乾隆时的突出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清代瓷器,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

中国瓷器深刻地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治文明

17世纪后叶,中国曾向欧美出口大量的纹章瓷。纹章瓷通常指带有欧洲诸国贵族、***团、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或曰纹章的,根据特殊需要而大批量特制的中国瓷器。

17世纪后期,法国宰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在广东订制了大批带有甲胄、***徽、纹章***案的瓷器,他还委托法国商人在江西用景德镇瓷制造他们夫妻俩的瓷塑像,表现路易十四和夫人身穿中国丝绸织锦做成的中国式服装载歌载舞的情景。此后纹章瓷便在欧美等地盛行起来。俄国彼得大帝也在中国订造瓷器,绘制双鹰国徽,直到现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康熙年间烧造的有俄国国徽的彩瓷。曾经有许多墨西哥人来我国订制绘有自己家族标志徽记或勋章***案的成套餐具或茶具。至今在墨西哥人中间,仍有不少人保存着这些瓷器,作为传世之宝。

对于某些国家皇室贵胄来说,收藏和使用精美的中国瓷器,似为他们崇尚文明和追求高雅乃至炫示国力的象征。因此,千百年来,收藏、展示中国瓷器成为各国皇室豪门的最大爱好。华盛顿和杰弗逊两位美国总统都有自己专用的中国瓷器餐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专门有一个收藏中国瓷器的瓷宫;波兰王约翰有一个专门陈列中国瓷器的中国厅;德国的一些宫殿,如恩斯巴赫、夏洛腾堡等,以收藏中国瓷器著称;英国女王玛丽二世醉心于中国瓷器,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陈列各种瓷器;在泰国首都曼谷的大皇宫里,陈列着许多中国瓷器中的珍品和景泰蓝;瑞典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宫”;在苏丹的宫殿里,自15世纪就一直使用中国瓷器做餐具,并特别建造一座名为“中国哈奈”的建筑以收藏这些珍品;在东非埃塞俄比亚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老教堂,在这个教堂里,保存着一个精美的中国明代瓷坛,被视为镇堂之宝,瓷坛内保存着16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著名的万王之王察丹格尔的心脏。

欧洲的某些君主对中国青花瓷器迷恋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在有关的法令中甚至规定了瓷具制作的用色。土耳其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我国宋代的青花瓷盘,每逢有国宾来访,总统接待贵宾时,才将这些瓷盘摆在接待室里,以示对国宾的敬意。

这些由世界各国的国王或总统等皇室贵胄或则根据他们的特殊要求绘制的如国徽之类章纹的中国瓷器,或则收藏等等,无疑具有彰明较著的***治意义,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某些国家的***治文明。

在一些国家具有货币职能,可与人的“生命”等值

中国瓷器对各国社会生活乃至经济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菲律宾,拥有中国瓷器的数量往往成为衡量个人财产、社会地位、名誉声望的重要标志。瓷器还成为金银的等价物,在市面上流通,还可以用来作借贷的抵押品和缴纳法庭罚金的“货币”。

1717年4月19日世界外交史上发生了奇闻:奥古斯特二世与邻国普鲁士国王达成一项交换协议,用自己的600名骁勇的御林***将士换回127件中国瓷器。这批瓷器中有18只选型各异、釉彩纷呈的大型花瓶,世称“近卫花瓶”,至今仍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内。这是中国瓷器具有与人的“生命”等值的一个例证。

苏门答腊的巴塔克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若男人对妇女有非礼行为,则须用瓷器赔偿损失。部落之间、家庭之间发生械斗,和解时以中国瓷器作为赔偿。一般是一条人命索赔一只瓷瓮。在这里,中国瓷器同样具有了“人的生命”一般的珍贵价值。中国瓷器还是世代相传的传家宝。菲律宾新郎给新娘的聘金全部或部分是瓷器。在17、18世纪,拉美一些国家赋予中国瓷器货币的职能,向***府缴纳税金时可用中国瓷器。

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某些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方式

瓷器作为一种日用品,特别是作为饮食器皿,在欧亚非美四大洲传播,美化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日常饮食、宫廷宴会具有了一种文明风范,甚至改变了一些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中国瓷器对印度人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饮食文化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中世纪以前,中国的瓷器还没有出口到印度时,印度人吃饭时十分简单,地上铺上一张芭蕉叶,再将食物放在叶子上,用手抓着吃,基本没有什么餐具。但是一些宗教传入印度后,特别是中国瓷器不断从海上运来,使印度人改变了生活习俗,他们吃饭时也用起了桌子,在桌子上摆着盛食物的陶瓷器具。

从18世纪开始,中国的瓷器开始在欧洲有了极大的市场。有人统计,在18世纪的100年间,从中国输入到欧洲的瓷器达到了6000万件以上,有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和青白瓷等。这种大规模的进口,真正改变了欧洲许多家庭的生活,过去的餐具一下子就被中国瓷器代替了。

中国瓷器成了欧洲千家万户民宅室内喜爱陈设的装饰品。如在荷兰,民居中的壁炉上、器物的托座上,就喜爱安放中国瓷器装饰点缀,舰艇的玻璃橱中,也摆放着中国瓷器。特别是饮茶习惯在英国等国成为时尚后,瓷器成为欧洲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古代瓷器的历史意义

学习

母亲出殡悼词(精选)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出殡悼词(精选),内容包括母亲是教师悼词怎么写,母亲悼词最后落款怎么写,母亲去世感人灵堂简短悼词。为了对死者的逝世表示惋惜,常常需要准备一份语言质朴的悼词,悼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学习

悼念农村母亲的悼词(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悼念农村母亲的悼词(精选),内容包括九十岁母亲悼词范文,农村悼词母亲很感人的,农村通用悼念母亲悼词。一、悼词的写作方式

学习

搬家小学作文(精选)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搬家小学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小学生搬家作文怎么写,搬家的作文600字通用23篇,搬家500字优秀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

学习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通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通用),内容包括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四大名著,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650字,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高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

学习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及答案(通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及答案(通用),内容包括三国演义关于典韦的歇后语5000个,20-30个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三国演义关于赵云的歇后语5000个。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歇后语吧,歇后语的分类,有各

学习

描写人物的品质的成语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人物的品质的成语,内容包括描写人物的品质的成语有,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成语,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成语。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

学习

三国人物诸葛亮歇后语及答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三国人物诸葛亮歇后语及答案,内容包括三国演义诸葛亮歇后语大全及答案,诸葛亮摆空城计歇后语下一句,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下一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歇后语吧,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习

客服年终总结个人范文(通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客服年终总结个人范文(通用),内容包括客服年终总结个人范文大全,2022客服年终总结,电商客服个人年终总结。顾客服务的原则1、保证顾客满意

学习

客服工作年终总结范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客服工作年终总结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客服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022客服年终总结,物业客服主管年终总结。时间过得飞快,一年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一定有很多需要梳理的事情,来总结过去的一年,展望充满期望的下一

学习

五一假期二三事作文(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五一假期二三事作文(精选),内容包括五一假期二三事作文,作文五一假期发生的事600字,五一假期趣事作文600字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

学习

出去旅游的心情说说(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出去旅游的心情说说(精选),内容包括出去旅游的说说心情短语,旅游心情说说句子最适合发朋友圈,旅游的说说心情朋友圈幽默。随着社交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在闲暇时发表说说,用以分享日常生活。你知道什么样的说

学习

美丽的彩虹作文(通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的彩虹作文(通用),内容包括美丽的彩虹的作文,关于彩虹的优美作文,美丽的彩虹作文300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

学习

全国爱牙日科普宣传活动方案(精选)

阅读(61)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爱牙日科普宣传活动方案(精选),内容包括全国爱牙日科普宣传活动,全国爱牙日科普,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的总结7篇。爱牙日的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预防。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全国爱牙日科普

学习

关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内容包括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完整版,大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幼儿园大班教案50篇简短。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为大家

学习

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

阅读(34)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识历年都是作为重中之重的部分出现,而常识部分中古代诗人别称在人文历史常识中也会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整理的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中国古代最美的十大爱情诗词赏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代最美的十大爱情诗词赏析,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最美十大爱情诗,古代最美的10首经典诗词,古代著名的十大爱情诗词。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吧,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

学习

古代名言佳句整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名言佳句整合,内容包括古代名言警句大全,古代名言警句摘抄,古代名言人生哲理。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

学习

关于古代的名人名言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古代的名人名言,内容包括关于古代的名人名言大全,古代名人名言短句摘抄,古代名人名言诗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还在找

学习

冬至古代皇帝祭天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冬至古代皇帝祭天,内容包括古代皇帝冬至祭天大典,古代帝王冬至祭天大典蕴含的文化,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冬至祭天。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冬至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冬至古代皇帝祭天,希望对大家有

学习

古代伤感的爱情诗词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伤感的爱情诗词,内容包括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大全,伤感爱情诗词经典名句,古代爱情伤感文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

学习

古代伤感爱情诗词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伤感爱情诗词,内容包括古代伤感爱情诗词大全,伤感爱情诗词经典名句,催人泪下的伤感爱情诗词朗诵。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词吧,诗词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学习

古代人是如何拜年的呢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人是如何拜年的呢,内容包括古代人是如何拜年的,古代人拜年的正确方式,古代人怎么拜年的。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拜年已成为传统习俗,古今大同小异。随着电话拜年、短信的拜年,贺年卡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那么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