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爱国古诗

杜甫的爱国古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爱国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中。出师:出兵。

鉴赏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才智品德崇敬和功业未遂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评说,又有现实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起伏不平。这首诗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作者那追慕先贤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作者凭吊是成都郊外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景象。然而,自然界春天来了,祖国中兴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作者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作者将自己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爱国精神。通过这种爱国思想折射,作者眼中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耿耿忠心。

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三国时代,在广阔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作者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作者对诸葛亮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作者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美好憧憬。

诗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中功业未成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治家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力量。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作者忧国忧民之心。

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命运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惋惜。

扩展:杜甫简历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 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 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低阶官职,负责看守 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饿 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 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 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 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 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 首》,为剿灭安史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 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与安史叛***的邺城 (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 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 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杜甫的爱国古诗

学习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一年级下册小池生字组词,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池课文讲解。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

学习

中班幼儿学期末评语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幼儿学期末评语,内容包括中班幼儿第一学期评语,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期末评语大全,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期末评语大全集。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用到评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评语是指含有说明、解释或评论的话。你所见过的评语是

学习

新学期个人的学习计划

阅读(35)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整理的新学期个人的学习计划,供参考!

学习

学期小结怎么写200字(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学期小结怎么写200字(精选),内容包括学年小结200字左右怎么写,小学生四年级学期收获小结400字,学期总结200字左右。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感想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小结吧。那么如何把小

学习

学期教师评语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学期教师评语,内容包括学期教师评语大全50字,学期教师评语200字高中女,高三学期教师评语200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评语,肯定对各类评语都很熟悉吧,评语能够使被评价对象思想上产生与形成自觉地按目标的要

学习

校园文化标语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文化标语,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标语100条,小学校园文化标语,校园文化标语口号大全。校园文化标语11、探索、求知、明理。

学习

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阅读(62)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现状也亟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关系到教育效能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下面为你带来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习

爱护环境的标语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爱护环境的标语,内容包括爱护环境的标语有哪些,爱护环境的标语画,爱护环境的标语搞笑。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标语吧,标语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那什么样的标语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为大家收

学习

家乡的环境作文(精选)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家乡的环境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家乡的环境作文600字,家乡的环境作文400字左右,家乡的环境作文150字。一、作文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习

诗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诗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内容包括诗歌表现手法,诗歌表现手法答题模板,诗歌表现手法思维导。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

学习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案(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案(精选),内容包括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案内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主题班会教案,中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

学习

小学教育资助工作总结范文(通用)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资助工作总结范文(通用),内容包括小学学校资助工作总结,小学2019年资助工作总结,教育资助工作总结范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

学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内容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本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司法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合同,签订合同可以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大家知

学习

师德师风考核结果报告范文(通用)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师风考核结果报告范文(通用),内容包括师德师风考核表范文,师德师风总结500字单篇,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10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

学习

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古诗《小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内容包括一年级下册小池生字组词,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小池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池课文讲解。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

学习

202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技巧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202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技巧,内容包括高考古诗词鉴赏八大必考题型,2023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2018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多数人肯定都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简单来说,

学习

古诗春日全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春日全文,内容包括古诗春日全文及译文,古诗春日全文朱熹,古诗春日全文意思。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

学习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总结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总结,内容包括爱国卫生运动活动总结,全国爱国卫生月总结。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总结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

学习

小学古诗大全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古诗大全,内容包括小学古诗大全300首1-6年级必背,小学古诗大全300首必背,小学古诗大全300首1-6年级。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

学习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内容包括从意境的角度赏析古诗词,古诗词鉴赏意境试题,意境最美古诗词50首鉴赏一年级。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

学习

大班语言古诗风教案(通用)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语言古诗风教案(通用),内容包括幼儿园大班江雪古诗教案,大班古诗回乡偶书教案,大班古诗教案江南绝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

学习

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诗句七言古诗,描写春天刚开始的古诗,春天的诗句59首。《春兴》是唐代大臣武元衡的诗作。此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下面,为大家分享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希望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