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挂***,小棒。
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
师:大家发现***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生;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二、探讨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师:一辆车3个轮子,2辆车几个轮子
生:2辆车6个轮子。
师: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 并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摆、数、填,老师个别辅导)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师:好办法,就是没多一辆就多3个轮子。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
2、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师: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 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个3,1×3=3或3×1=3
师;很好,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大家能编出口诀记住1×3=3吗
生:一三得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接下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人摆三角形,一人说算式,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
3、集体交流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学生反馈,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自己编出了3的乘法口诀。下面,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4找规律,记忆口诀。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反馈
师;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想,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师: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三就可以了。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大家试试,用××同学的方法是不是很快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
口诀接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
3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第三题
《伴你成长》1—3题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结合淘气做三轮车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3的乘法口诀。
难点: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瞧,淘气在做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两辆车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分工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摆成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辆三轮车需要的轮子,然后完成表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咱们来试一试。1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
生1X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很好!就这样,那么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3辆呢?……9辆呢?大家依次这样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编口诀,教师巡视,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学生可能会说: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比前一句的结果多3。 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们学过“三五十五”,那么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你有什么感受呢?有哪些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 的乘法口诀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3x3=9 三三得九 3x4=12 三四十二 3x5=15 三五十五 3x6=18 三六十八 3x7=21 三七二十一 3x8=24 三八二十四 3x9=27 三九二十七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课本P16的内容及P17练一练的第1、2两题。
教学目的: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况,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3的乘法口诀本身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这双手做些什么手工呢?
2、 “十一”快到了,小明想给他的好伙伴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3、 看***引入
说说***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提出数学问题,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呢?3辆呢……9辆三轮车分别需要多少个轮子?
二、 探讨新知
1、 数一数,填一填。
(1)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2) 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填的。
(3) 启发学生说出表格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 引导学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个3,第二格表示2个3……第九格表示9个3。
通过数一数,学生经历了用3连加的过程,算出得数,理解三轮车的数量与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强化对几个3得几的体验,为学习3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 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1) 教师示范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三角形。
(2) 摆一个三角形,列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
(3) 引导学生说出:它表示几个3,怎样列式,怎样编出3的乘法口诀,并及时板书:
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 2×3=6 二三得六
… … …
… … …
… … …
3、 记一记:
(1) 观察:3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 讨论:怎样才能记住3的乘法口诀?
(3) 找规律,记口诀,
① 请同学们选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一记,并自由读口诀。
② 同桌两个互对口诀。
③ 比一比,看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三、 巩固练习
1、 课本P17,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
2、 课本P17,练一练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总结
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