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原文及译文

《桃花溪》原文及译文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桃花溪》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溪》原文及译文1

原文:

《桃花溪》

张旭〔唐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赏析: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张旭因此而受启发,用陶渊明笔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诗文。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站在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上,向溪里漂动摇荡的渔船大声询问。这里一个“问”字,将诗人自己也写入了画中,静止的景物和活动的人一起构成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看着飘满桃花的溪水,不由得被这里的幽静和美丽陶醉了,仿佛自己就身处在陶渊明诗中描绘的那个桃花林中,他不由得把渔船上的渔夫当成了武陵人,于是,脱口就问渔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一个“问渔船”,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可是这个洞在哪里呢,诗人以一个问句结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这一问,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到达理想环境而内心渺茫惆怅的感情,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言尽意犹存,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七言绝句虽然篇幅短小,但诗人字斟句酌,用精练的文字轻松自然地将如诗似画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妙无穷。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语,让人沉浸在诗人笔下的幽美环境中浮想联翩,意蕴深长。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构思非常巧妙,该诗正面写实景由远及近,然后用一个问句由实入虚,布局新颖,角度变换灵活。诗人文笔简练、清丽自然,诗文意境空灵缥缈、情趣深远。

创作背景: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载于南宋洪迈编定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为“桃花矶”,明清唐诗选本均题为“桃花溪”,认为是唐代张旭所作,作于盛唐时期。而在南宋王十朋编定的《蔡端明文集》中,有一首《度南涧》,内容与这首《桃花溪》相同,莫砺锋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一文中认为它是宋代蔡襄的`作品有着相当有力的证据。李定广则认为莫砺锋的论点不能成立,《桃花溪》的著作权应归张旭。

作者简介: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桃花溪》原文及译文2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⑴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⑵飞桥:高桥。

⑶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⑷尽日:整天,整日。

⑸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翻译: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桃花溪》原文及译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桃花溪》原文及译文

学习

高温预警文案(精选)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高温预警文案(精选),内容包括高温预警文案,高温电焊文案,高温天气文案温柔短句暖心。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文案吧,文案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什么样的文案才让人印象深刻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高

学习

有关一晃孩子长大了的句子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一晃孩子长大了的句子,内容包括感慨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的文案,感慨孩子一晃就长大了发朋友圈,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的心情感慨说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

学习

教师年度述职报告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年度述职报告,内容包括教师年度述职报告个人,教师年度述职报告300字以内。教师年度述职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精心整理

学习

桂林旅游记事作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桂林旅游记事作文,内容包括桂林旅游记事作文300字,推荐一个桂林旅游地点的作文,桂林旅游景点作文400字四年级。导语: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

学习

寒假实习报告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寒假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寒假实习报告范文,寒假实习报告2000字。寒假实习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寒假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

学习

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内容包括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小学,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结尾。秋季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用到发言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那么你有了

学习

有关大学生学生实习报告

阅读(43)

有关大学生学生实习报告4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整理的大学生学生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学生实习报告

学习

面试时自我介绍精选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面试时自我介绍精选,内容包括去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面试自我介绍万能套话。面试时自我介绍精选15篇当去到一个新环境下,可能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开始。写起自我介绍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为大

学习

校园策划书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策划书,内容包括校园策划书范文,校园策划书可以有哪些。校园策划书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面对新的工作,制定好新的目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策划书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策划书犯愁了吧!以下是整理的校

学习

台风安全预警通知(精选)

阅读(633)

本文为您介绍台风安全预警通知(精选),内容包括台风天气温馨提示文字版,深圳台风预警通知最新,学校台风预警通知。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跟通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

学习

有关感谢老师的感谢信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感谢老师的感谢信,内容包括关于感谢老师感谢信15篇,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照顾的感谢信。有关感谢老师的感谢信15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都去使用感谢信,请注意不同的感谢信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感谢信呢

学习

小学生暑假安全演讲稿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暑假安全演讲稿,内容包括小学生暑假安全演讲稿集合8篇,小学生安全演讲稿100篇。小学生暑假安全演讲稿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

学习

中职学校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学校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中职学校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中职学校中层干部工作总结,中职学校每个月的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不妨坐下来好

学习

古朗月行原文及赏析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古朗月行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古朗月行的翻译及赏析,古朗月行原文及译文,古朗月行古诗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

学习

杨继宗传原文及翻译

阅读(29)

明朝的清官中,杨继宗堪称为佼佼者。他居官于天顺(1457—146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三朝,那时的官场已不似明初之严整,官吏贪黩渐成风气,杨继宗却身处其中,不为之所染,以至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学习

《社戏》课本原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社戏》课本原文,内容包括社戏课本生字词,社戏课堂笔记手写,社戏课后反思。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熟知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社戏》课本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北史来护儿传》原文及翻译

阅读(36)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北史来护儿传》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

《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唐才子传杜牧全篇翻译,唐才子传杜牧逐字翻译。唐才子传,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撰者元代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今天我们来看看《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

学习

容斋随笔原文及答案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容斋随笔原文及答案,内容包括容斋随笔原文译文,容斋随笔原文,容斋随笔原文翻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

学习

度心术的原文及译文

阅读(36)

引导语:《度心术》是古代汉族谋略名著。从实用的心理学中提炼出了丰富的“度心”理念,用详实的案例加以阐释,度心术帮你在为人处世、交际办事中抓住对方心理。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度心术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

《左传·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译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左传·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左传晋景公原文,左传·定公十四年翻译,左传定公四年原文。在平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