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精选10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1
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马可·波罗小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到东方经商,来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并朝见过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
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术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
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
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宠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2
对《游记》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法国学者颇节在为《游记》作注时,根据《元史。地理志》的记载,认为扬州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行省,十四年为路,推测马可。波罗在此期间担任过江淮行省或路的长官。颇节在为《游记》一书撰写绪言时,又断定马可。波罗在1277——1280年间曾做过扬州及其附属27个城池的长官,实际上即行省长官。英国学者亨利。玉耳认为1277年马可。波罗才23岁,到中国才两年。马可。波罗做的应是扬州的路长官,而不可能做到行省这样一级职位很高的长官。做官的时间应在1282年到1287或1288年。
玉耳认为,马可。波罗担当行省长官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刺木学译本造成的。该译本说“马可。波罗曾代上述之一男爵治此城三年”。玉耳说,代上述之一“男爵”一语可能是译者加的注释,后人发生了误会。元代官制,路的最高长官是达鲁花赤(蒙古语,即长官)。按照玉耳的说法,马可。波罗在扬州做官应是达鲁花赤或副达鲁花赤,而不是总管。
杨志玖先生指出,如果马可。波罗在扬州做过江淮行省长官,或扬州路的达鲁花赤,或是总管、同知,那么《元史》或江苏、扬州的地方志中不会没有记载,扬州当地或许还有遗迹可寻。
扬州地处富庶的淮南地区,又当南北运河与长江的交会点,自唐以来,一直是名闻中外的国际贸易港口。从东南亚以及波斯、大食等西亚各国到中国来的人,大多到过扬州,有的还在扬州定居,其中有经商的、传教的、也有做官的。扬州地方志中不乏此类记载。然而,关于马可。波罗在扬州的做官一事,非但《元史》中没有记载,江苏与扬州的地方志中也没有记载,且
扬州既未发现遗迹,也未见流传民间的传说,这是十分奇怪的。
《马可.波罗游记》的译本很多,其中一本记马可。波罗“奉大汗命居住此城中三年”,并未提到做官。如果马可。波罗仅在扬州城中居住而未做官,那么地方志中不见记载是可能的。
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确曾在扬州一带居住过或活动过。马可。波罗说他到镇江前,在爪洲曾看到建有寺院的江中石岛,此岛应是镇江的金山或焦山。马可。波罗提到当时镇江路总管府副达鲁花赤马薛里吉思在镇江曾修建了两所基督教堂,与元朝修的《至顺镇江志》记载一致。
1982年4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没有》的文章。作者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他的《游记》系根据导游手册及道听途说成书的。如果此说成立,则马可。波罗做扬州总管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杨志玖先生经过考证说,无论从中国的史书或《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都可证明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并且到过中国的南方。至于“所谓马可。波罗曾做扬州总管一说,只是文字翻译的误会,以致误以为真。从马可。波罗本书中的记述,是得不出这个结论的。”“我们只能说:”据马可。波罗本人讲,他曾在扬州做过三年官。如此而已。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3
大家都知道马可波罗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旅行家,可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得到这个的吗?
在他小的时候,马可波罗的父亲就已远度重洋,来过了中国。在他幼小的心里便已播下了种子:中国是美的,中国又是神秘的。他17岁那年,终于有机会和他的父亲、叔父踏上了去中国的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越过四个国家,三个大沙漠,一个平原,来到了中国。那时中国的国王忽必烈中国的国王忽必烈,很看中年轻有为的马可波罗,让他在中国当官,还派他出使老挝等离我们近的国家。马可波罗也很乐意的接受。在中国当了17年官的马可波罗,为我国的航海技术更进一步,使我们和多个国家联盟。他还是一个不懂就问的人,碰到不懂的地方,他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一次,他在出使老挝,发现当地的人都是用盐币(用盐做成的小饼,两边凹凸不平)来做货币,便好奇地询问当地人,为什么要用盐币来做货币,这表示这什么……当地人见他这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便告诉他:“这是因为从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这种货币了……”马可波罗在中国当完官回家后,那里正在打仗。马可波罗没几天就被捕了,可他在狱里还写了一本《东方见闻》。
出版后深受人民的喜爱,这本书一直畅销到东方,马可波罗才告别了人世。 中国人民一直记着他为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4
《马可·波罗》今天看完了,掩卷遐思,马可·波罗不愧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我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而且也可算是一位作家、总督。因为他写了风靡世界的名著《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人充满了对东方帝国的憧憬与向往:那是一个黄金遍地、珍宝充满的神秘帝国。哥伦布的世界旅行就是以它为导航的。
马可·波罗历经四年来到了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结下了深厚友谊,忽必烈几乎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特别信任与宠爱。马可温柔敦厚,爱写作,常把自己每日观察所得记下来。
在中国,有中国石拱桥——赵州桥,说望之如“长虹卧波”、“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可以上天。他考察了西南的西安、四川、云南。记录了蒙***与缅甸的大象兵激战的场面。
在中国,他还考察了东南的苏杭,做过苏州总督,当然也有对当年成吉思汗对常州的屠城与镇压。在西部,还记录了赤海的叛乱与平息。
马可在中国居住了24年,对中国的道路、驿站、税关、建筑、名胜都有详细深刻的了解。可以说比我们这些中国人还了解中国,而我们了解些什么呢?不应该向马可学习吗?
1291年,为护送可可真公主到了波斯。从泉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1293年到达。可可真公主下嫁波斯新王子之后,马可从黑海回到威尼斯。
马可是中意两国人民的信使,促进了中意两国人民的了解,也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治家。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顽强、坚毅、勇敢、忠诚、信念、观察、写作······马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5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它是13世纪最著名的旅行家,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亲和叔叔经过长途跋涉穿越了欧洲和中亚。在1275年马可波罗来到了元朝,他被元朝的富丽堂皇而惊艳到,便决定留在元朝。
皇上见马可波罗是其他地方的人,便给他封了一个大官儿,并做自己的翻译。马可波罗因此立下了不少功劳哦,也获得了许多的钱。于是,他便跟皇帝说,皇上我想回家,皇帝便说要不然你在这再留几年吧啊?马可波罗无奈便只能留到这儿。于是,他到了期限别跟皇帝说皇帝我必须要回去了,皇帝便送她回自己的家乡,回家乡的时后便碰见自己家乡叛变。自己被当成***被抓了起来,进了监狱,他就跟他的狱友说,我告诉你啊,我去了元朝,他们太富有也太厉害了,他的狱友听了他的故事便答应为她整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这就整理出来了《马可波罗游记》的故事。无论如何,《马可波罗游记》向欧洲人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马可波罗在书中盛赞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繁荣。这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好奇和探索,促进了中西交往,给世界带来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6
1253年,马可波罗出生于水上之城威尼斯,家族世代为贸易商,1260年,马克的父亲尼古拉和叔父,玛杜兄弟俩从君士坦丁堡来到蒙古大帝的首都上都,见忽必烈大王,1266年兄弟俩拿到忽必烈大王赠于的一块雕刻有大雕符号的金牌通行证,所以通行非常方便,又由上都出发,回威尼斯。1271年,17岁的马可随父亲和叔父,自威尼斯出发,一块儿来到中国。渡过地中海,横穿欧亚大陆,来到中国旅行。他们翻越了无数陡峭险峻的山峦,穿过了许多荒无人烟的沙漠,历尽了艰辛。
1295年,马可?波罗带着不菲的金银珠宝,还有关于中国人的生活秘密,回到了自己暌违已久的故乡威尼斯。可是,威尼斯人根本就不相信,这个“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冒险家所讲的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他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百万马可”,意思是说,他所讲的故事乃是“一百万个谎言。看了标题和其中的有关杭州和东南亚的几章,杭州的街道和运河,都相当广阔,船舶和马车载着生活日用品,不停地来往在街道上和运河上。连接运河两岸主要街道所架的桥,都有高级的建筑技术,使桥身高拱,以便竖有很高桅杆的船只可以从下面顺利通过。
杭州城内有十个巨大的广场和市场,街道两旁的商店,不计其数。每一个广场的长度都在一公里左右,广场对面则是主要街道,运河跟一条主要街道平行,河岸上有庞大的用巨石建筑的货栈,存放着从印度或其他地方来的商人们所带的货物。这些外国商人,可以很方便地到就近的市场上交易。一星期中有三天时交易日子,每一个市场在这三天交易的日子里,总有四万人到五万人参加。
杭州街道全铺着石板或方砖,主要道路的两侧各有十步宽的距离,用石板或方砖铺成,但中间却铺着小鹅卵石。阴沟纵横,使雨水的.一流入运河。街道上始终非常清洁干燥,在这些小鹅卵石的道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一样地,不停奔驰。马车是长方形的,上面有篷盖,更有丝织的窗帘和丝织的坐垫,可以容纳六个人。从二十六公里外的内海所捕获的鱼虾,每天被送到杭州。当你看到那庞大的鱼虾数量,你会想到怎么能卖得完。可是,不到几小时的光景,就被抢购一空,因为杭州的居民实在太多。
通往市场的街道都很繁华,有些市场还设有相当多的冷水浴室,有男女侍者分别担任招待。杭州人不管是男是女,终年都用冷水沐浴。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认为冷水对身体有益。当然,也有热水浴室,不过专供外国人使用,因为外国人不能忍受那冰一样的冷水。杭州市民每天都时间,大都在晚饭之前。
杭州主要街道的两旁,矗立着高楼大厦。男人跟女人一样,皮肤很细,外貌很潇洒。不过女人尤其漂亮,眉目清秀,弱不胜衣。她们的服装都很讲究,除了衣服是绸缎做的外,还佩戴着珠宝,这些珠宝价值连城。
这就是欧洲威尼斯王国商人马可波罗笔下的十三世纪中国杭州的景象。真是让中国人汗颜!不怪乎,白杨说,明皇朝让中国倒退了整整三百年!也由于这篇游记,使欧洲的探险家前仆后继,寻找通往遍地黄金的大汗乐土之路。
看了这些描述,我觉得欧洲之行所作的游记,实属多余。十三世纪中国已建立起高度的文明与繁荣!而那时的欧洲人尚未开化。他们看到当时的中国,就像乡下人进大都市,满目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惊奇得目瞪口呆!跟我们这群游客今天看到的繁华欧洲一样惊奇。
读史,让人感到心情的沉重!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7
马可波罗对大部分人来说相信不是一位陌生的人。可是对于那少数的人就可能十分陌生:“他是谁啊?是发明家?是艺术家?”,实际上,他是一位不折却有扣的探险家。
马可波罗对外国往中国的发展做出过很多的“贡献”——他告诉意大利人中国有很多的“黄金”、“钻石”,还说中国人拿“棍棒”来吃饭,真的对意大利有很大贡献啊!就因为中国人拿棍棒吃饭,外国认为中国很富有,同时也很野蛮。老马说了:“中国人非常粗鲁。”人家中国人不服气了:你们外国还拿菜刀吃饭呢,连筷子都不认识?你们外国人更野蛮!你们凭什么说中国?你们外国人如果文明,怎么那么多人吃生肉?马可波罗倒好,平自己的胡编乱造编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依我看,因该叫《胡编乱造+瞎说版马可波罗游记》,打开的第一页不是讲中国风俗,而是讲自己的胡编乱造!就因为这些观点,误导了多少意大利的花季儿童!意大利人也不想想:哪个国家会拿棍棒吃饭?食人族也是用手来吃。难道中国人比食人族更野蛮?大错特错!可是他们还是相信,就是因为马可波罗去过中国!你说他没去过瞎编,你没道理,没理由啊!你说是真的,可是整本书都在胡说,你叫我怎么办?马可波罗不懂得这些,只能靠他那蚂蚁般的智慧来胡思乱想。谁也阻止不了。意大利人也不懂亲身实践来证明是否正确,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英美国家那儿去了。这下好了,中国成了一块美味的烤肉,四周都是狼,左右为难啊!后来,这块烤肉和四周的狼结婚了,生出了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
马可波罗说中国人皇宫屋顶上都有黄金,那是水晶琉璃!连这都不知道!如果真的是黄金,半夜睡觉掉下来一块金砖把人砸死了怎么办?马可波罗可不管这些,还让自己胡说八道。这下好了。《胡编乱造+瞎说办马可波罗游记》当中记载了中国各种私事,连远征日本和和波斯国王结亲家都写了,谁会喜欢让别人把这种私事给公布了?幸亏国际学派给我们留了面子,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没有去过中国。胡说八道!马可波罗是去过中国,可是他的游记就是胡说八道!但是仍然有人相信他。搞不懂!就因为马可波罗写的那本Nonsense的游记,让中国陷入了慌难之中。也让世界成立了马可波罗是否胡说八道的国际学会。也给了历史又一道解不出的难题。让大家对历史又多了一个困扰。
现在,马可波罗还是人类的一个谜!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8
要学纯正的意大利语就得去意学习,特别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在该国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还能熟练掌握意大利语,并兼通西班牙语,可谓一举多得。而意大利由于留学费用低廉但教育质量过硬,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 据介绍,通过马可·波罗计划赴意学习的高中生高考成绩只需达到专科线以上,由意大利***府安排进入该国公立大学,取得A2级意大利语水平就可获得意留学签证。
由于意大利***府至今都把教育作为非盈利的产业,所以***府对本国学生和国际学生都统一采取全免学费的***策,留学意大利的花费仅为去英、美、澳、加等国费用的1/3左右。
据悉,从2005年7月意大利与中国***签订了互相承认学历的协议以来,已经有不少国内学生到意大利留学。据了解,意大利的本科学制为3年,硕士为2年,博士生为3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与国内基本相似。意大利最为特长的专业包括设计类、建筑类、美学和音乐类的专业等,学生毕业后往往不愁就业。在奖学金方面,米兰大学、罗马大学、特兰托大学等学校,都向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另外意大利卫生部也给中国青年学者到意大利的优秀学院学习提供奖学金。
参与马可·波罗计划的学生去意大利留学学费全免。根据大学不同的***策,学生每年交500到1000欧元不等的注册费,每年的生活食宿等费用约为4000欧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为五六万元左右,比去英美等英语国家读书要节省2/3的费用。如此低廉的费用,是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承受的,而且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外出打工,家庭基本没有经济负担。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9
学生参加马可波罗或者***兰朵计划,在国内进行相关学校专业的预注册,获得有条件录取,在意大利进行半年的语言学习并通过学校考试后,即可开始专业学习。语言达到指定水平的学生可直接进行国际预注册,获得有条件录取,直接去意大利参加入学考试,通过学校考试后开始专业学习。马可波罗计划对应的是意大利的综合性大学,***兰朵计划主要是为艺术、音乐和设计专业的中国学生提供在意大利艺术和音乐类院校学习的机会。
这种方式适合无语言基础或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可到意大利进行6个月的语言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如果通过了最终的意大利语考试,可以直接在其选择的艺术或音乐类学院注册学习。
与德国相似,意大利实行公立教育,免学费,只需要一定的注册费,每年生活费为5至7万元人民币。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 篇10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以经商为业的父亲尼古拉和叔叔玛窦从威尼斯启程,东渡地中海,取道小亚西亚半岛、底格里斯河谷,穿越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尽千辛万苦,于1275年到达元朝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
元世祖忽必烈隆重地接待了这几位不远万里而来的异国客人,对年轻有为的马可。波罗尤为器重,曾派遣他到全国各地巡视并出使南洋各国。
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回国后因参加战争被俘,关在热那亚监狱中。马可。波罗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比萨城文学家鲁思梯谦用法文记录整理成《东方见闻录》,俗称《马可。波罗游纪》或《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游记》共4 卷229 章,其中第二卷叙述中国部分约82章。据《游记》载,公元1277——1280年间,马可。波罗曾两次奉命巡视南方:第一次经河北、山西、四川到云南;第二次沿运河南下,到了淮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镇江、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地。《游记》详细记述了马可。波罗足迹所至的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人情及宗教信仰等。
马可。波罗讲到扬州时,说扬州当时“被选为十二省城之一”,又说他“曾亲受大可汗的命令,治理这城三年之久。”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名人马可·波罗的真实故事(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