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

《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

在我们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

被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离骚》段落里,有一句“芳与择其杂糅兮”,而其中的“泽”字在教材中注释为“污浊”,对于这样的解释,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难以理解的,谁又能将光泽、润泽、恩泽一类的美好事物与污浊联系起来呢?

“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义项分别为:

1、聚水的洼地;

2、雨露;

3、光泽,润泽;

4、恩泽、恩惠。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泽”有两个读音:读zé时的义项有:

1、沼泽,湖泽;

2、雨露;

3、润泽,润饰;

4、津液,如汗水、唾液等;

5、恩惠,恩泽;

6、读shì时解释为:通“释”,放弃。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

1、聚水的地方;

2、湿;

3、金属、珠玉等的光;

4、恩惠。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光泽,润泽”义项的例句为:屈原《离骚》:“芳与泽杂糅兮。”(芳:芳香。杂糅:混合揉合。)如果这一注释正确,那么,“芳”和“泽”本来就是同一类美好事物,又如何“杂糅”呢?

同样,如果教材中注释为“污浊”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在工具书上没有相同的注释,而只有相反的注释呢?况且,古汉语的法则是“例不十,法不立”,仅以这一例句,可能无法原其说。

因此,笔者认为,在《诗经·秦风·无衣》中,“泽”被注释为:通“襗”,内衣。那么我们可以由“内衣”引申为“汗垢,污渍”,这样来解释《离骚》中的“泽”,也许会更合理。

屈原离骚赏析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屈原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屈原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屈原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屈原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屈原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屈原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屈原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屈原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屈原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屈原诗人在***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屈原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屈原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屈原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屈原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赵逵夫)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屈原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屈原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屈原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屈原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屈原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屈原诗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2012年,由八旬清华大学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教育家韩家鳌教授历时半年时间用草书完成《韩家鳌[2]草书离骚》一书,并写有“骚体文章久不闻,皇皇屈子第一人;悲吟侘傺湘沅上,遥祭苍空写招魂”的诗句。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受到文学、艺术、教育等各界的一致赞誉。

《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离骚》中“泽”字注释的探析

学习

海拉尔区旅游景点介绍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海拉尔区旅游景点介绍,内容包括海拉尔区旅游景点,海拉尔区西山公园哪些景点。海拉尔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市辖区之一,收集了海拉尔区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学习

十五部欧美经典喜剧电影推荐

阅读(227)

本文为您介绍十五部欧美经典喜剧电影推荐,内容包括喜剧电影爆笑前十名欧美,欧美喜剧电影大全普通话。喜剧电影是电影的一种类型,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幽默。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十五部欧美经典喜剧电影推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广州高中前6排名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广州高中前6排名,内容包括广州高中排名前50名,广州高中排名最新排名。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

学习

韩国移民的条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移民的条件,内容包括韩国移民中国人数,韩国移民真实生活。由于与中国邻近,自古两国文化交流频繁。在文化背景方面,两国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是吸引着国人移民韩国的原因!以下是韩国移民的条件,欢迎阅读!

学习

潍坊前十高中排名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潍坊前十高中排名,内容包括潍坊最好的高中排名前十,潍坊市排名前十的高中。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初中合格毕业生,一般学制为三年制,即高一、高二、高三。接下来为大家整理出潍坊前十高中排名,希

学习

天下第一桥作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天下第一桥作文,内容包括万里长江第一桥作文,天子山天下第一桥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

学习

广安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

阅读(43)

大家都知道,一个春节习俗要流传下来肯定有它的原因,一个习俗不可能毫无缘由能够流传几千年。下面整理了广安市过年春节习俗大全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学习

关作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关作文,内容包括关于新冠作文,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整理的关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全国智能手机前十名排行榜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智能手机前十名排行榜,内容包括老年人智能手机排行榜前十名,智能手机质量排行榜前十名。现在可以说,几乎都是智能手机的天下了。2022年我们全国的智能手机各种各样都有,在排行榜前十名会不会有我们的手机呢?下面是给大家

学习

《一一对应》教案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一一对应》教案,内容包括《一一对应》教案反思,一一对应的数学教案小班。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帮大家整

学习

彼岸花的诗句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彼岸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彼岸花的诗句古诗,彼岸花的诗句经典语录。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彼岸花的诗句,希望能够

学习

2021年四川高考作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四川高考作文,内容包括2021年四川高考作文是什么,2021年四川高考作文范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

学习

iphone基础操作教程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iphone基础操作教程,内容包括iphone基本操作技巧,iphone基础使用教程。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

学习

青樱桃经典散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青樱桃经典散文,内容包括樱桃林散文100篇,土樱桃散文10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青樱桃经典

学习

甘棠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甘棠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内容包括恭送左公西行甘棠注释,诗经甘棠原文注释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

学习

王维《息夫人》译文及注释

阅读(40)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王维《息夫人》译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离骚》解释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离骚》解释,内容包括离骚解释及注释,离骚解释一句一译。在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

学习

怎么给word加上注释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怎么给word加上注释,内容包括word怎么在旁边加注释,word注释栏怎么去掉。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用文字解释字句。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那么怎么给word加上注释呢?以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