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论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这是一个基本看法。汉代以前民间已经有古代的“风谣”出现,比如春秋末期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秦始皇时的“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西汉时民间歌谣已经开始大量流行五言诗,如西汉长安的“城中谣”,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之后所附: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些歌谣被采入乐府后,便成为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西汉乐府中的“饶歌十八曲”中已经有五言体,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体已经占了主要地位。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也开始学习写作五言诗,东汉初年班固的《咏史》便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文人五言诗中。有署名的作品不多,大量是无名氏的作品。

东汉无名氏的五言诗又被称作“古诗”,古诗本是魏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通称,后来专指东汉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钟嵘的《诗品》提到的古诗有五十九首,今存三十首左右。尽管很多东汉五言诗都消亡了,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精华部分都保留下来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来曾有过很多推测,或称是枚乘所作(见于《文心雕龙·明诗》),或称是曹植、王粲所作(见于《诗品》),均不可靠。近代研究者多以为,这些诗是东汉桓、灵时代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并非一人之辞、亦非一时之作。这个看法,无论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还是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来看,都是可信的。

具体说,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来看,东汉班固的《咏史》是最早的作品,其表现手法还不成熟。而古诗十九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人五言诗,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来看,十九首所描写的洛阳还非常繁华,这说明应该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前,因此也不可能晚到曹植所处的建安时期。

一、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甚盛,许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追逐功名,便不惜到处奔走,因而形成了“游宦”之风。游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做官,一种是不能做官。而一旦他们仕途失意、功名不遂,游子便会牢骚满腹,感慨万分。又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学素养,所以往往借诗抒情,这便是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由于十九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

(一)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思

这是就游子、思妇而言的。这类作品数量较多,成就也较大。如思妇思念游子的《行(hang)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表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而游子思家的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这些相思离别的歌咏,是十九首的重要内容,而透过游子、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又可以使读者感到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时代的背景,而这正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表达伤时失意之苦闷

这是就游子本人而言的。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有感于人生的短暂,希望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表现出一定的自敬、自励,其中也有一些流露了知识分子失志后的牢骚苦闷和纵情享乐的思想。如《生年不满百》中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等。

总体看来,十九首虽然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东汉末年那样一个***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有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不过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所接触的社会矛盾也是不深的,诗中弥漫着伤感的气氛。但值得注意的是,十九首对文人的心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心理刻画非常深刻、独具特色,标志着人性的觉醒,标志着文学向人学的转变。虽然说文学的真正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其实这种觉醒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和抒情小赋中就已经出现端倪,就已经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就是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因为中国文化的早熟,宗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中过早的式微,超自然的人格神没有最终在历史中留驻,宗教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之所,所以人们从春秋战国之际就开始思考人的精神的归属问题,人生意义的寄托问题。追寻的结果是,儒家选择了社会,道家选择了自然,儒家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寄托人生价值,即追求人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在社会历史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文人的宦游即是追求立功之举,而***的年代使他们的追求落空,最终失去了人生寄托,因而产生人生如寄、时光怵惕的感伤情绪。同时,在这种感伤和思考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于是道家思想中的物我同一,齐生死等万物的思想也流露了出来,如《驱车上东门》中讲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而坟墓上“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然后想到“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因此可以说,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先声。

二、艺术特色

(一)高超的抒情艺术

十九首中篇篇都是言情之作,与乐府民歌不同的是,作者抒情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叙事,而是靠事物的烘托融情人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典型的就是《迢迢牵牛星》一诗,通篇全是写景,诗人写天上没有情感的牵牛织女星,全是看到的情景,但情在其中,情景相生,真有化工之妙。

另外,它还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抒情,如运用梦幻、化鸟等浪漫主义手法来抒情,起到了独特的效果。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歌为了表达相思别离之苦,运用了化鸟这样一种独特的想象:“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凛岁云暮》)通过愿意化为双鸿鹄和晨风鸟的想象表达思念之深。

还有梦幻、分离造成的思念之情日积月累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幻觉。弗洛伊得认为,人的潜意识处在强烈的压抑中,当人在清醒的时候它像海底的冰山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这种压抑往往会在梦中得以释放。梦幻是长久离别造成的心理缺失的补偿机制。

在古诗十九首中,梦幻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隋表达得尤为深切,如《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呜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徙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此诗写远行之人到年岁将尽时还不见还家,思妇一方面盼着他回来,同时还担忧丈夫没有寒衣怎么抵御严寒。由于思念太深而产生了猜疑:“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正因为这种思念加猜疑的复杂感情使她因此生梦,后面即写梦中事。庆幸的是“良人惟古欢”,不曾抛弃旧爱,且“枉驾惠前绥”,丈夫委屈自己亲自驾车来接自己同去。这梦中事、梦中情全是思妇昼思夜想的情景。可是好梦太短,“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良人随梦而来,乘梦而去,留下的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

(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抒情、叙事、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非常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青河畔草》,通过这首诗可以想象,在绿草青青的河畔,有一座长满垂柳的园林,园中的楼上有一位美丽的***,当此美丽的季节在凭窗远望,思念游子。对画中人物作者有特写镜头,“娥娥红粉妆”,配上周围的风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多用比兴手法

十九首中比兴手法运用最多、最自然、最贴切的,奠过于《冉冉孤生竹》,诗中先以“孤竹”结根于泰山之阿起兴,接着以“菟丝(新婚女子的自比)附女萝”来比喻婚后夫妻感情的缠绵,然后是“伤彼蕙兰花(女子自比),含英扬光辉(新婚女子的美丽)。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又是比中有比。

(四)语言自然精练、生动含蓄

十九首的语言都是不加雕琢、平平道出,“若秀才说家常话”,但却是句平意远、自然过人,所谓深中浅貌、短语情长、耐人咀嚼、禁得回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等。而成语典故的信手征引和叠字双关的巧妙运用,更增强了语言的这一特色。成语的运用如《明月皎夜光》一诗,其中的“不念携手好”,用了《诗经·邶风》里的话;再如《东城高且长》中的“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其中的“晨风”出自《诗经·齐风》中的《晨风》,“蟋蟀”则见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叠字运用方面,以《青青河畔草》最为典型,《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大量的叠字。双关语的运用如《客从远方来》,“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其中的“长相思”是一种丝棉,用在棉衣里;“缘”是指袖口的装饰,讲的也是夫妻之情。这对十九首语言的.优美和表现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古诗十九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其在思想上的成就在于开了文学向人学转变的先河,是文学自觉的先声;其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标志着五言诗这种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诗体形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都说明古人对十九首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是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是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并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是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的体系。

四是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

努力决定成败作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努力决定成败作文,内容包括努力决定成败作文600字,努力决定成败的作文800个字。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

学习

班干部竞选演讲稿

阅读(29)

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班干部竞选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表示很混乱的成语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很混乱的成语,内容包括表示很混乱的成语是什么,形容世道混乱的成语。导语:一片混乱的状态,表示所有事物都混在一起,乱不堪言。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形容混乱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

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教案,内容包括圆柱与圆锥教案,圆柱与圆锥试卷讲评课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整理的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

学习

表示温暖的成语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温暖的成语,内容包括表示温暖的成语有,表示温暖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学习

简历细节决定成败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简历细节决定成败,内容包括个人简历细节决定成败,个人简历让人更能记住你。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面临求职找工作的挑战,这时候需要提前写好简历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简历头疼,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简历细节决定成败

学习

有关猪的谜语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猪的谜语,内容包括有关猪的谜语套路,有关猪的谜语幼儿。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谜语都不陌生吧,谜语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主流、民间、典雅和通俗风格四种类型。你知道经典的谜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猪的谜语,希

学习

《沧浪之水》读后感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沧浪之水》读后感,内容包括沧浪之水读后感,沧浪之水中的浪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沧浪之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立夏称人的祝福语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立夏称人的祝福语,内容包括立夏祝福语大全,立夏的祝福语简短10字。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祝福语吧,祝福语可以起到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你所知道的祝福语是都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立夏称

学习

策字组词的词语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策字组词的词语,内容包括策的拼音和组词,策字组词。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一个汉字通常能跟很多个别的汉字组词,就会形成不同的意思,现在就来带你们认识一下策字的组词吧,请看下文。

学习

城市谜语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谜语,内容包括城市谜语,城市谜语大全儿童版。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下面为大家带来城市谜语,快来看看吧。

学习

怀念母亲课文主要内容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怀念母亲课文主要内容,内容包括怀念母亲课文主要内容20字,怀念母亲语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他对两个母亲的思念。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怀念母亲课文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

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内容包括课后服务一校一策,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策方案。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课后服务一校一

学习

元稹一生挚爱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元稹一生挚爱,内容包括元稹写给韦丛的诗,元稹和韦丛的故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的这两句诗道尽了自己对亡妻韦丛的真情,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元稹与一生挚爱——韦丛,欢迎阅读。

学习

关于冬至古诗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冬至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冬至古诗词,关于冬至古诗二年级。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冬至古诗,希望对大

学习

清明王禹偁古诗的意思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王禹偁古诗的意思,内容包括清明王禹偁古诗的意思及注释,清明王禹偁古诗讲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自古至今有不少关于描写清明的古诗,那

学习

描写大草原的诗句古诗集锦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大草原的诗句古诗集锦,内容包括描写美丽大草原的诗句,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美丽景象古诗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精心整

学习

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怎么写,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2022。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

学习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怎么写,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整理的职工思想动态分

学习

电力员工思想动态分析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内容包括电力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电力公司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记录。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公司是否关心员工的要和想法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电力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学习

牧童改写古诗作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牧童改写古诗作文,内容包括牧童古诗改写成短文,改写牧童作文50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

学习

课文月光曲的主要内容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课文月光曲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月光曲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关于月光曲课文的大概内容。导语:课文《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下面是为您整理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