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董传留别》翻译及赏析

苏轼《和董传留别》翻译及赏析

《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苏轼《和董传留别》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董传留别》原文:

苏轼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和董传留别》注释:

1、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卒。

2、麤(cū)缯:粗制的丝织品。麤:同“粗”。大布:古指麻制粗布。《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杜预注:“大布,粗布。”裹:经历。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

4、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唐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瓠叶:《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5、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6、囊空不办:引自《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只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8、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唐赵氏《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文子·道原》:“矜伪以惑世,畸行以迷众,圣人不以为世俗。”

9、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南史·王韶之传》:“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黄皆其辞也。”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语出唐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和董传留别》白话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和董传留别》的背景:

《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留赠董传的。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时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此诗。

《和董传留别》赏析:

第一、二句写董传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裹生涯”词语搭配新颖巧妙。本应是“生涯裹麤缯大布”,但词序一颠倒变成“麤缯大布裹生涯”,就有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生活已是常态。这两句诗赞扬董传虽然贫穷,但勤于读书,因此精神气质非同常人。

第三、四句是说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老儒是指年老的学人。“烹瓠叶”是用典。《诗经·小雅·瓠叶》,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味苦,诗中以瓠叶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简约,但主人并没有以其微薄而废礼,而是情真意挚地“采之亨之”。

第五、六句中“寻春马”是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这里苏轼是说董传即便登科也没钱置办马匹,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是用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所载唐进士放榜日公卿家倾城选取佳婿,“钿车珠鞍,栉比而至”的典故。苏轼的'意思是说,董传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

最后两句是承接前面的两句,对董传给予鼓励,希望冀董传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苏轼写到这里,似乎完全忘记了此诗开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个不得意书生的一点祝福了。

这首诗的特点是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至今让人传诵于口的名句。“诗书”在这里泛指书籍;“气”是指气质风度;“华”指有光彩,与众不同。脱开诗中赞扬董传的语境,单独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就是:那些勤于读书的人身上总会一种儒雅之气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他们看起来与众不同。正因为它概括出了读书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成为了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诗词名句,被广泛引用。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作者主要作品

1、《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5、《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6、《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7、《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和董传留别》翻译及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苏轼《和董传留别》翻译及赏析

学习

陈奕迅我们都寂寞歌词及创作背景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陈奕迅我们都寂寞歌词及创作背景,内容包括陈奕迅我们都寂寞完整版,陈奕迅我们都寂寞。《我们都寂寞》是陈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词,符致逸作曲,歌曲的歌词写出了生活的无奈和伤感,唱进了很多人的内心。下面是整理了陈奕迅

学习

大国工匠观后感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大国工匠观后感,内容包括大国工匠观后感5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300字左右。一、观后感的格式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

学习

苏轼写茶的诗词参考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写茶的诗词参考,内容包括苏轼关于茶的诗词,行香子茶词苏轼。词萌于唐,而大兴于宋。宋代文学,词领风骚。宋代茶文学在茶诗、茶文之外,又有了茶词这样一个新品种。宋以后,元明清及现代,茶词创作不断,但佳作不多。让我们一起来看

学习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为大家

学习

校园招聘简章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招聘简章,内容包括校园招聘简章模板,校园招聘简章海报。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也指招聘组织(企业等)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以下是整

学习

关于汽修专业的个人实习报告

阅读(50)

一段忙碌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这次实习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实习报告好好总结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实习报告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汽修专业的个人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除夕祝福语总汇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除夕祝福语总汇,内容包括除夕祝福语领导,除夕祝福语老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祝福语吧,祝福语可以增进我们和他人的情感交流。怎么写祝福语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整理的除夕祝福语,欢迎阅读与收

学习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需要挑战作文,内容包括生活需要挑战作文800字,生活需要挑战作文7篇。作文写作方法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

学习

研究生药学就业方向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药学就业方向,内容包括药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及前景,药学最有前途的就业方向。药学的研究生,当然基本上学的都是西药,就业会集中在药厂做研发和实验。会很累!加班加点的弄,是正常现象。下面是整理的研究生药学就业方向,欢迎

学习

开放大学专科自我鉴定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开放大学专科自我鉴定,内容包括开放大学自我鉴定100字简短,自我鉴定国家开放大学200字。自我鉴定是个人对一个时段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的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我鉴定。自我鉴定

学习

晨检制度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晨检制度,内容包括晨检制度的主要内容,晨检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晨检制

学习

《培根随笔》好词好句摘抄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培根随笔》好词好句摘抄,内容包括培根随笔好词好句摘抄加赏析,培根日记随笔语录摘抄。《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读之犹

学习

养蚕起源于什么时候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养蚕起源于什么时候,内容包括什么时候养蚕最合适,古代中国养蚕起源于什么时候。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家蚕的祖先认为是野蚕,形态上和家蚕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与家蚕长大后

学习

自写的诗大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自写的诗大全,内容包括心远地自偏全诗,最简单的自己写的诗。诗可以定义为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自写的诗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

苏轼写茶的诗词参考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写茶的诗词参考,内容包括苏轼关于茶的诗词,行香子茶词苏轼。词萌于唐,而大兴于宋。宋代文学,词领风骚。宋代茶文学在茶诗、茶文之外,又有了茶词这样一个新品种。宋以后,元明清及现代,茶词创作不断,但佳作不多。让我们一起来看

学习

顾城的诗加赏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顾城的诗加赏析,内容包括顾城一代人赏析,顾城的门前赏析。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家,顾城的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使得他的诗歌显得特别,形成了顾城自己特有的诗歌艺术风格,下面给大家分享了顾城的诗及

学习

《和郭主簿 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和郭主簿 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和郭主簿其二陶渊明赏析,和郭主簿其一拼音版。《和郭主簿二首》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全诗格调卓奇豪放,语言新鲜生动。下面问大家带来《和郭主簿其一》原文及翻译赏

学习

乔山人善琴徐珂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乔山人善琴徐珂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内容包括乔山人善琴原文及翻译,徐珂文言文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

学习

景色好段摘抄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景色好段摘抄赏析,内容包括景色句子摘抄加赏析,优美景色句子摘抄。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景

学习

巴女词原文及赏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巴女词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巴女谣古诗原文及翻译,巴女词原文。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巴女词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韦应物《滁州西涧》唐诗赏析

阅读(460)

本文为您介绍韦应物《滁州西涧》唐诗赏析,内容包括滁州西涧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韦应物古诗讲解。《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