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纵囚论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纵囚论(欧阳修)

原文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①。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馀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②。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③。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④?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⑤;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⑥?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⑦。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⑧。

注释

①苟:苟且。幸:侥幸。

②录:登录于册,录取。大辟:死刑。馀,同“余”。纵:释放。

③无后者:指没有囚犯超过期限。

④冀:希望。

⑤贼:盗窃。此指窥察。

⑥此名:指“恩德入人深”之名声。

⑦若夫:至于。

⑧立异:指建立“不常之法”。逆情:违背人情。干誉:求取名誉。

鉴赏

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六年,太宗亲自审讯了三百九十名死囚犯,并放他们回家,约定来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到了第二年秋天,死囚犯如数归来。太宗感其信义,遂全部予以赦免。欧阳修有感于此事,遂发表议论,撰成此文。

欧阳修一反流俗的看法,认为这件事不可作为“常法”,甚至批评唐太宗此举是为了求取仁德的名声。文章反复辩驳,逐层深入,写得明快犀利。

作品注释

①刑戮:刑罚或处死。

②苟:只***眼前。

③唐太宗之六年:632年(唐太宗贞观六年)。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一定作为的皇帝,他在位年间,国势强大,社会较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④大辟:死刑。辟,法。刑法。大辟意为最重的刑罚。

⑤罪大恶极:罪恶大到了极点。

⑥意:估计。

⑦冀免:希望赦免。

⑧贼:用作动词,窃,私下行动,引申为窥测。

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都是儒家崇拜的古代的明君。

⑩干誉:求取名誉。

唐太宗李世民

作品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公元633年,李世民下令让将近400人囚犯回乡一年,等到来年秋收后再回到狱中受刑。这些犯人感激不已,等到第二年秋收后,所有犯人一个不差地全部归狱。李世民很是高兴,当场赦免了所有犯人。这就是著名的“四百囚徒归狱案”。

《纵囚论》就唐太宗纵囚一事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事不足为训,并明确地提出了“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这一论点。这是一篇对传统见解进行辩驳的议论文。

作品赏析

文章主旨

这是一篇史评,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

文章开门见山,警拔有力。从“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定下了全文的基调,标出全文的主旨。接着从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以君子与小人相比较,反复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违反法度,只不过是借此邀取名誉的一种手段。议论纵横,深刻入髓。

本文据史立论,层层辨析,论证充分,结论高远,警醒人心也。

行文特点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结构严密。全文基本上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在提出问题时,作者肯定地指出,纵囚一事本身就不近人情。分析问题时,文章从唐太宗、囚犯的不同的心理活动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不过是上演了一场“上下交相贼”的闹剧。同时,他还从唐太宗登基六年来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证明了偶尔的纵囚也解决不了问题。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笔法,确实犀利无比。在解决问题时,作者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必本于人情”。

本文的反问句较多,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第二段中采取问答的形式来论证,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欧阳修(公元1007年—公元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学习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作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作文,内容包括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作文,相信自己相信明天太励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相信

学习

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内容包括不想长大的句子经典语句,不是不想长大而是不想变老。生,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更是回眸一笑的洒脱。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我不想不想长大好词好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习

简历的名字写法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简历的名字写法,内容包括简历需要写真实名字吗,简历的名字怎样写。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近,这时候需要提前写好简历了哦。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好简历吗?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简历的名字写法,仅

学习

妈妈鼓励女儿的话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鼓励女儿的话,内容包括妈妈鼓励女儿的话大全,妈妈对女儿学习鼓励的话。妈妈鼓励女儿的话(精选130句)鼓励孩子可以是口头上的表达,也可以是非语言的表情和动作,如默默地注视、点头、微笑、拍拍孩子的肩膀、握着孩子的手等。

学习

公共场所的标语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公共场所的标语,内容包括公共场所的标语有哪些,公共场所的标语和告示。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标语了吧,标语在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宣传形式。究竟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以下是整理的公共场所的

学习

最好笑的校园笑话大全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最好笑的校园笑话大全,内容包括最好笑的校园笑话,校园笑话大全笑到肚子疼。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会说笑话或者听笑话吧,笑话具有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给人突然之间笑神来了的奇妙感觉的特点

学习

妈妈鼓励女儿的语录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妈妈鼓励女儿的语录,内容包括妈妈鼓励女儿的歌曲,妈妈对高三女儿鼓励文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语录是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妈妈鼓励女儿的语

学习

作文评语的写法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评语的写法,内容包括作文的评语该怎么写,作文评语的格式。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

学习

在女儿升学庆典上的讲话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在女儿升学庆典上的讲话,内容包括女儿升学庆典父亲怎样讲话,父亲在女儿升学庆典上的讲话。庆典,指庆祝典礼,是各种庆祝礼仪式的统称。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参加庆祝仪式的机会是很多的,既有可能奉命为本单位组织一次庆祝仪式,也

学习

贺信的写法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贺信的写法,内容包括贺信的写法范文,贺信的写法和注意要点。贺信,表示祝贺的书信,大家知道写贺信的要求吗?下面就告诉大家贺信怎么写?

学习

化工见习报告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化工见习报告,内容包括化工见习报告总结,化工见习报告册。报告的特点1.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学习

在女儿婚礼上的贺词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在女儿婚礼上的贺词,内容包括在女儿婚礼上的贺词五篇,舅舅在外甥婚礼上贺词。婚礼的由来

学习

金融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阅读(29)

金融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下面是为你整理的金融专业就业方向,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

《蛋壳里出来的奶奶》读后感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蛋壳里出来的奶奶》读后感,内容包括蛋壳里出来的奶奶读后感20字,蛋壳里出来的奶奶读后感350字。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蛋壳

学习

木兰诗全文,木兰诗是哪个朝代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木兰诗全文,木兰诗是哪个朝代,内容包括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的,木兰诗表现了木兰诗的什么。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文言文,相信大家都有读过。木兰诗是哪个朝代的?木兰诗中讲的是谁?下面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

学习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全文赏析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全文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小雅谷风详细讲解,赏析诗经小雅中的句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

学习

《马说》全文与翻译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马说》全文与翻译,内容包括马说最后一段翻译,马说全文加翻译。导语:本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下面是给

学习

《徐文长传》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徐文长传》文言文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徐文长传文言文知识点,鉴赏文言文徐文长传。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

学习

杨氏之子文言文及翻译

阅读(48)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杨氏之子文言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

刺客列传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刺客列传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内容包括刺客列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刺客列传文言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

学习

商鞅轶事文言文翻译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商鞅轶事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商鞅轶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

学习

周公诫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周公诫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周公诫子文言文翻译,周公诫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作者陈师道因家境贫寒,无力养活妻儿。其岳父在元丰七年(1084)携师道之妻及三子同赴四川,陈师道因母老,不能同往,待生活好转,一家人始得重聚。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