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以下是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②浓缩液的体积:500x()=100(ml)

③水的体积:500x()=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补充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x()=94(人)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x()=90(人)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x()=96(人)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5)学生进行检验。

(6)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2、4、5、6、7题。

教学追记: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如“做一做”第2题,以人数为比例进行分配的,我在教学时添加了一道例题,教学后再让学生独力完成第2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也对这种类型题掌握得较扎实。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由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关于稀释液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2、利用课件出示例2。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4)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5)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汇报,并集体订正。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提示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3、 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1、解决课前分卡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1,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练习题与例题的异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练习题2,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比较本题与例题及练习1的异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四、拓展延伸

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教师介绍“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x3=36(棵) 12x2=24(棵)

第二种:2+3=5

60x3/5=36(棵) 60x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学习

压面条作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压面条作文,内容包括煮面条的作文300多字,煮面条的优秀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压面条作文,供大家参考借

学习

腾达路由器拨号设置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腾达路由器拨号设置,内容包括腾达路由器拨号设置方法,腾达w308r路由器可以拨号上网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接触到路由器吧,该如何设置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腾达路由器拨号设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描写鲸鱼的好词好句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鲸鱼的好词好句,内容包括描写鲸鱼的好词好句好段,描写鲸鱼外形的优美句子。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大家肯定对各类好词好句都很熟悉吧,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好词好句才经典

学习

形容实现心愿的诗词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实现心愿的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终于达成心愿的诗句,新年许心愿诗词。心愿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心中的愿望。语出《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王善来墓志》:“不以在世公侯,动於心愿。”接下来,为你带来形容实现心愿的.诗词,希望

学习

描写松鼠的句子汇总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松鼠的句子汇总,内容包括描写松鼠的句子,赞美松鼠的唯美句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

学习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内容包括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学反思,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和整改措施。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

学习

《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内容包括矩形的性质教学案例与反思,矩形的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矩形的性

学习

描写大雪纷飞的唯美诗句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大雪纷飞的唯美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大雪纷飞的唯美诗句句子,大雪纷飞白茫茫的诗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描写

学习

花团锦簇的成语解释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花团锦簇的成语解释,内容包括花团锦簇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花团锦簇怎么组成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

学习

高中《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翻译

阅读(15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及翻译,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实词。《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

学习

八年级《矩形的性质》评课稿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矩形的性质》评课稿,内容包括八年级矩形单元分析的教案,八下矩形判定优质课评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

学习

ipad充电器发烫正常吗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ipad充电器发烫正常吗,内容包括ipad充电器严重发烫正常吗,ipadpro原装充电器充电发烫。在生活中,很多人发现充电器在充电的时候发烫。那么ipad充电器发烫正常吗?下面就让jy135来告诉大家吧,欢迎阅读。

学习

开学计划英语作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计划英语作文,内容包括开学新计划作文300字左右,开学计划英语作文30词。计划像一座桥,连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去的地方。同样的,计划是连结目标与目标之间的桥梁,也是连结目标和行动的桥梁。下面是开学计划英语

学习

先锋者与成功者作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先锋者与成功者作文,内容包括成功者与先锋者,先锋者与成功者作文1000字。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整理的先锋者与成功者作文,仅供参考,大

学习

《检阅》教学设计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检阅》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检阅教学反思,检阅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

学习

关于《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

学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三个儿子课文教案设计。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

学习

小学语文公开课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公开课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晏子使楚公开课教案,小学语文晏子使楚课堂实录。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

学习

猫教学设计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猫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猫教学设计思路,猫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

学习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三国鼎立的教案,三国鼎立教案部编版及课后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

学习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内容包括两只鸟蛋教学设计方案,两只鸟蛋课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

学习

《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