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女儿节古老民俗再现

乞巧女儿节古老民俗再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便是其中之一的瑰宝。不知道大家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乞巧女儿节古老民俗再现,希望大家喜欢!

七夕将至西汉水旁又过“女儿节”七天八夜民间乞巧再现古老民俗

西汉水支,漾水河畔;有女歌之,所为乞巧。8月14日至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第七届乞巧女儿节将在我省陇南市西和县开幕;而8月17日,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的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也将在北京同期举办。8月12日上午,省***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第七届乞巧女儿节的相关情况。

甘肃陇南西和、礼县两县交界的西汉水流域,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秦文化的重要源头。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形成了陇南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西狭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古老独特的文化现象。在陇南各种特色文化中,乞巧女儿节极具历史传承色彩和时空穿透力。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乞巧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2月,陇南市全面启动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据介绍,陇南乞巧女儿节已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和演变,其参与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持续时间之长、程式之严谨、气氛之热烈、想象之奇妙在全国绝无仅有,是中国乞巧文化的“活化石”。今年的第七届乞巧女儿节,将举办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的乞巧文化保护传承论坛和以“乞巧情·女儿梦”为主题的国际女性书法作品展(已征集19个国家女性书法家160幅作品)。活动期间,西和县各乡镇群众还将自发组织开展盛大的民间乞巧活动。此外,歌舞情景剧《乞巧情韵》届时也将浓情上演,以原生态的形式,融合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完整展示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民俗。

七夕:从女儿节到情人节,***民间共同推动古老节庆新生

8月25日是农历七夕,随着七夕的临近,手机APP里经常能看到各类“送女朋友什么礼物最合适”“直男该怎样给女朋友送礼物”等推送。在年轻人心中,传统节日七夕已然和情人节划上了等号。然而,如同***大盘鸡、武汉热干面等我们原以为是地方传统的特色美食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产物一样,七夕直接和情人节划上等号,甚至是21世纪前后的事情了。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并没有把七夕主要当作情人节来过。

那么,回到历史中,七夕对古人意味着什么?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和七夕融合到一起的?七夕节又是如何变成中国情人节的?比之于“2·14”的西方情人节,我们在把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来过的时候,又应该发掘出怎样不同的文化内涵?

牛郎织女与七夕的结合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若干与节俗相伴随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这些叙事承载着自古以来民众与节俗相关的生活经验、文化想象、民族情感、历史观念、伦理道德等群体记忆。有些民间叙事对于节日的内涵和传承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为典型的是牛郎织女传说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位置。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七夕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密不可分的,提到七夕节,就会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说起牛郎织女,也离不开他们在七夕相会的情节。但从历史上来看,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时间远早于七夕节。七夕节在汉代才有文字记载,而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就以神话的形式流传了。

“牵牛”和“织女”原本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星座名。在农历七月的黄昏时分,古人仰望星空,织女星是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这使织女星与七月联系在一起;而七月为夏秋之交,正是女性忙着纺线织布为缝制冬衣做准备的时节,古人就将之命名为“织女”。而“牵牛”名称的由来与八月的星象和生活相关。八月黄昏时分,牵牛星代替织女星成为高悬中天的亮星,而八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适宜选择牲畜作为岁末的牺牲来给神明献祭,牛则是最重要的祭品之一,因此被命名为牵牛星。

在古代没有光污染的情况下,中华先民们仰望着天空,逐渐将这两颗星星做了人格化的想象。从先秦到汉代、三国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是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的悲剧。早在诗经中就有对牛郎织女不得相见的记载,正如东汉《古诗十九首》之一所咏唱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直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相望不能相会的故事跟七月七这个日子还没有什么关系。而汉代已经有了七夕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的习俗有“作曲及磨具”。从汉代到三国时期,牵牛织女的故事跟七夕节是分立的、无关的。

到西晋时期,出现了牛郎与织女二星在七夕相会成婚传说的确切记载。如傅玄《拟天问》中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牛郎织女相会选在七月七的原因,一方面是织女星是标志夏历七月的星,七月正是织女星在人们的视野中最亮的时候;另一方面跟古人习惯以数字重叠的日子为节日和对数字“七”的崇拜有关。古人认为“七”有利生殖、转生、长生,双七更是吉利数字。牛郎织女相会是神仙相会,而且含有阴阳结合、有利生殖的意思,放在七月七正合适。

作为“女儿节”的七夕

即便七夕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加持,但是古代的七夕也并没有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情人节”。晋代以后,七夕节被称为“乞巧节”,逐渐成为女性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说是古代的“女儿节”。古代七夕节的习俗主要有四个方面:乞巧、乞子、乞食、晒衣曝书。

乞巧,可理解为向织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艺。穿针引线是最具代表性的七夕活动。在七夕晚上,皇宫内的宫女还要进行穿针乞巧的比赛,最先完成的宫女便是“得巧”。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织。

但乞巧习俗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乞巧最常见的方式为在星光下以线穿针,而传统文化中绳线是与姻缘有关的,俗语说的“牵线”“千里姻缘一线牵”都有线在内。故以针线乞巧实际上是祈求姻缘、子嗣。

乞子也是古代七夕节的主要节俗活动之一。在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多子意味着多余的'劳动力,也可以“养儿防老”,古代劳动人民普遍认为“多子多福”。因此妇女们在七夕节这一天,向上天乞求,渴望能够拥有更多的孩子。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七夕节传统乞食的食物主要包括“巧果”和雕刻“花瓜”。巧果多为面粉做的点心,花瓜则是多以冬瓜和西瓜为原料,在此基础上雕刻成花灯的模样。种生求子也是古代七夕节俗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按照传统规矩,将黄豆、绿豆、小麦等农作物浸于碗中,等待它们生长出嫩芽,然后捆在一起。

七夕到时正值秋初,标志着季节转换,这一天有打扫房间、晒衣曝书的习俗,古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清除霉菌和寄生虫。

应该说,在古代,七夕节的主轴并不是爱情,中国古代也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情人节”。在春秋战国以前的上古时期,儒家礼教尚未占据独尊的地位,男女有较多的自由交往和表达爱情的机会,往往在郑重的仪式之后,青年男女可以纵情交流、择偶。随着宋明以降程朱理学的兴起,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多,愈发强调“男女之防”、“男女授受不亲”,尽量隔绝婚姻之外的男女交往。即使夫妻之间也否认相互间的平等爱情,讲究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中国古代自然没有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变身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转型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潮的传入,帝制中国的崩溃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推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制度日渐瓦解,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和追逐爱情的权利。

在20世纪三十年代,沿海地区一部分受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过情人节。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

近年来中国国力的增强,让人们开始重新检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试***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挖掘出爱情的元素,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与“2·14”情人节相抗衡。

如果要在传统节日中寻找一个最接近情人节的,那就非七夕节莫属。自晋代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后,这个爱情婚姻故事就成为七夕节的主要内容。由于封建礼教对爱情主题的压抑,七夕习俗以乞子、乞巧为主,爱情表达活动居于次要位置,但乞子、乞巧也是与婚姻紧密相关的。白居易《长恨歌》中就写唐玄宗与杨贵妃把七夕节当情人节来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1世纪以来,国人愈发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据笔者所见,第一个将七夕节发展为情人节的建议是在1993年。此后,在2002年河北省第一届“七月七日爱情节”开幕式上,有学者指明把七夕节打造成“中国情人节”的目的,在于“张罗一个节”与“西方节日相抗衡”。七夕节也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已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七夕节的主题由古时“乞巧节”转变到如今的“情人节”,在社会上有了新的定位和内涵。

虽然在学者、商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七夕节焕发了新生,但是作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对很多人来说,似乎只是换了个时间重新过一遍西式情人节,缺乏自己独特的内涵。在笔者的调研中,不少人过七夕,也依旧是模仿西方情人节送玫瑰、送巧克力、送礼物、吃烛光晚餐等等,再加上微信或支付宝发红包。这样的七夕,似乎只能成为西方情人节的投影和简单复制。

“中国情人节”何以可能

如何赋予七夕不同于“2·14”情人节的内涵和仪式,这是一个值得学者、商家和大众去共同讨论和尝试的问题。

 

2020年8月的新余仙女湖全景。 新余市委宣传部 供***

支撑起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与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纠缠在了一起,互相影响。而最早记录仙女下凡,被留在凡间的故事,则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一文。其中记录了豫章新喻县一男子,在田间看见六七美貌女子,不知是仙,拿走了其中一女子往返于天界和人间的毛衣,最终与仙女结婚生子的故事。这是仙女下凡故事最早的原型。其中提到的豫章新喻县,就是现在的江西新余。

 

新余仙女湖里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都”的石碑,后面是2020年8月初正在搭建的央视七夕晚会设施。

今天的新余,是***认证的“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新余既是七仙女文化的发生地,又是七仙女文化重要的流传地。新余的七夕文化在历史上十分兴盛。清同治年间的《新喻县志》中曾收录南宋年间新余才女孙淑的诗文:“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开取金盆看五生。”从诗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新余七夕节的乞巧风俗十分兴盛。每到七夕节晚上,未婚少女在月亮底下来到乞巧楼前,供奉瓜果,祭祀牛郎织女,乞求牛郎织女把纺织女红技巧带给她。据康熙十二年《新喻县志·卷二·疆域》载:牵牛、婺女皆星名。新余系牵牛、婺女星的分野。这反映出古代新余人对牛郎织女星已十分熟悉,牛郎织女的故事已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认为,七夕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青年男女的恋爱之情,还有夫妻之情,更包含家庭和睦、稳定婚姻之情。要全面理解七夕文化内涵,把“情”扩展到天长地久。牛郎织女的责任是养家,对子女和家人负责任,而不仅仅是青年人的恋爱。

灵魂需要肉体,节庆也需要自己的载体。围绕着七夕文化和仙女下凡,新余市近年来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中央电视台的“天下有情人”七夕晚会,已经连续四年在新余录制。与此同时,每年的七夕,新余市***府还会举办七夕文化研讨会,邀请各路学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

 

今年的七夕,新余市***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面向全国征集30对新人举行“文明实践新风尚,不要彩礼要幸福”的新风婚典,在七夕之夜许下爱的承诺,一同见证新时代新风尚新婚俗。当地***府也努力把新余打造成汉服爱好者的集结地,从全国征集300名汉服爱好者参与,举办一场古色古韵的百人汉服集会。通过汉服秀表演、古典舞表演、中国风歌曲演绎、古代婚庆民俗展演、礼仪文化展示等环节,集中展示汉服、民俗及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传情之夜也是一大看点,8月28日当晚,邀请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彭敏到现场,与诗词爱好者现场PK,将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表达“爱”为主题的诗句进行展示,现场观众可以运用“飞花令”等挑战项目来进行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是传统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在全球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传统节日地位明显下降,七夕节也面临生存的危机。在20世纪末期,除了在个别地方,七夕这个曾经广为流行的传统节日已名存实亡。但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七夕节的蓬勃生机。七夕节的蜕变表明,只要我们能够对其进行适应时代的改造,传统节日完全可以死而复生。我们也期待着在***府、企业、民间的共同探索之下,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能够更加找到自己独特的内涵,焕发无限的生机

乞巧女儿节古老民俗再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优求知网 » 乞巧女儿节古老民俗再现

学习

足球英语单词汇总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足球英语单词汇总,内容包括足球运动员的英语单词怎么读,football足球英语单词。球迷footballfans~不管你是不是球迷,你都可以Get下面这些球赛相关的表达,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足球英语单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

2021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填报指南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2021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填报指南,内容包括湖南2021高考填报志愿指南,2021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时间表。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

学习

小学生必备名言警句大全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必备名言警句大全,内容包括小学生名言警句励志经典,小学生必背名言警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

学习

六一简单又漂亮手抄报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六一简单又漂亮手抄报,内容包括六一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六一手抄报简单第一名。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培养综合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为大家整

学习

植树造林补植补造方案

阅读(190)

本文为您介绍植树造林补植补造方案,内容包括植树造林的总结及方案,植树造林国家每亩补多少钱。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植树造

学习

结婚请柬怎么写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结婚请柬怎么写,内容包括结婚请柬怎么写正规范文,结婚请柬怎么写。结婚是一对新人的人生大事,需要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福。邀请亲朋好友到场最传统最正式的方式就是发婚宴请柬。貌似写婚宴请柬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里面却又很大

学习

win7系统开机无桌面怎么办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win7系统开机无桌面怎么办,内容包括win7系统开机无法进入桌面怎么办,win7开机直接进入桌面的方法。我们开机是登入系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最近有用户在反映:自己在win7系统开机后,出现桌面无显示的情况,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

学习

关于书的名言名言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书的名言名言,内容包括资给以书遂成大学用一句名言概括,为人忠厚老实多读诗书的名言。书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书的名言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习

幼儿园毕业典礼环境布置策划方案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毕业典礼环境布置策划方案,内容包括幼儿园毕业典礼活动策划方案,幼儿园毕业典礼环境创设流程。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

学习

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内容包括赠李白的翻译及赏析,赠从弟古诗翻译赏析。《赠从弟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反映了诗人当时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和憎恶仕途而又欲罢不能的苦闷。以下是搜集整理的赠从

学习

张艺谋电影《狙击手》观后感范文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张艺谋电影《狙击手》观后感范文,内容包括张艺谋的狙击手观后感100字,张艺谋狙击手观后感500字。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张艺谋电影《狙击手》观

学习

关于狗的英语谜语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狗的英语谜语,内容包括关于狗的英语谜语简单,关于狗的谜语有哪些。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

学习

元旦环境布置方案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环境布置方案,内容包括元旦节中心环境布置的方案,元旦环境布置美篇词。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元旦环境布

学习

理综组助力高考口号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理综组助力高考口号,内容包括高三理综助力高考口号,理综组高考加油口号。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口号,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口号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口号才是好的口号,以下是

学习

传说中古老的健身舞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传说中古老的健身舞,内容包括70年代健身舞,美国古老健身舞。相传远古阴康氏时,洪水泛滥,“水道壅塞不行其原”,人们受了阴冷潮湿,“筋骨瑟缩不达”,于是,创造了一种舞蹈让人们跳,伸展人们的筋骨,使人恢复健康(《吕氏春秋·古乐篇》

学习

民俗风俗接春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民俗风俗接春,内容包括接春是哪里的习俗,接春的吉利话。立春是一年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立春这天,普天同庆,接春的各种仪式比欢度新春佳节还要隆重。民间流传着接春或接春牛的风俗。在那经济不发达

学习

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精神内涵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精神内涵,内容包括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2023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时间。民俗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艺术现象,还表现为一种符号和文化载体,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特征探究的论文

学习

民俗农业谚语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民俗农业谚语,内容包括农业谚语大全,中国民间关于农业谚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话。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民俗农业谚语,欢迎大家

学习

安徽民风民俗资料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安徽民风民俗资料,内容包括关于安徽的民风民俗,安徽和县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安徽民风民俗资料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魔戒再现读后感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魔戒再现读后感,内容包括魔戒再现的读后感,魔戒再现完整版。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魔戒再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

学习

独特的山西民俗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独特的山西民俗,内容包括山西当地特色民俗介绍,推荐一种山西的民俗文化。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地带的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的长河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使这片大地上的民俗有自己的独特之

学习

襄阳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襄阳的民风民俗作文范文,内容包括襄阳的民风民俗作文,襄阳风俗习惯的作文500字。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